📖 ZKIZ Archives


政法委磨刀中共首重保衞政權

1 : GS(14)@2017-01-14 12:25:27

中共政權岌岌可危?中央政法委前日召開全國政法工作會議,傳達總書記習近平重要指示,稱2017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一年」,要把維護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放在首位。會上多處理提到抵禦「推牆」、防止顏色革命。


■孟建柱點名批評《炎黃春秋》抹黑。

這次會議習近平沒出席,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轉達習的指示,要求全國政法系統「提高對各種矛盾問題預測預警預防能力,為黨的十九大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多維網指,習新年寄語透露出,今年中共政法工作重心是「矛頭向外」。參會北京西城法院副院長劉建勳披露,此次政法會議有別以往,旗幟鮮明提出「維護政權和制度安全就要防止國際敵對勢力製造顏色革命;反對抹黑黨和軍隊歷史,並借此否定執政地位;警惕個別公眾知識分子與境外反華勢力勾結」。政法機關一向被視為中共維護政權的「刀把子」,習的「重要指示」顯示不但不會「封刀」,還更磨刀霍霍。


左派引述辱毛等同顛覆

中央政法委下屬微信公號「長安劍」發文解讀稱,近年國際形勢空前複雜,國內矛盾叠加,不穩定因素增多。妄圖顛覆中國政權的圖謀也開始「變臉」把戲,試圖通過社會活動、社交媒體乃至「維權」幌子侵蝕執政之基。政法系統鐵腕化解了「軟威脅」,包括查辦周世鋒等律師顛覆國家政權案、侵犯狼牙山五壯士、邱少雲等革命先烈名譽權案,「反滲透、反分裂、反間諜、反邪教、反恐怖五路並進,抵禦『推牆』企圖,為中國守住了政治底線」。昨有內地左派人士引與會者稱,孟建柱在會上點名批評《炎黃春秋》洪振快抹黑英雄和山東建築大學鄧相超侮辱毛澤東的行徑,着重指出「辱毛就是推牆,就是要顛覆國家」。毛左認為此意義重大,「顯示高層領導認識到,否定毛主席必然導致亡黨亡國」。不過,官方新聞並未報道孟建柱有講這些講話,相關左派博文昨午也被刪。央視網/新浪微博/微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4/198964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606

【香港二十年】「政權點都會將你推向懸崖」「97少女」無悔抗命被捕:尋回自己的地方

1 : GS(14)@2017-06-10 12:46:55

■周可愛為參與佔中對抗強權,放棄赴台升學夢想。李家皓攝



【本報訊】九七後,香港人陷入身份認同的迷思。特區護照註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電視機的國歌短片老是常出現,金紫荊、五星旗日日高升。然而,主權移交以來,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身份認同問卷調查,一直都顯示,主流香港人始終以「香港人」自居,而非「中國人」或「中國的香港人」。生於1997年的周可愛,有話要說。記者:周婷周可愛生於1997年1月,在香港土生土長。2010年,教育局向全港學校發出通函,鼓勵學校定期舉行升旗禮,總是酷熱的回歸紀念日,理所當然是通函中建議升掛國旗的日子,談到回歸,周可愛也是第一時間想起升國旗,「總之某個日子一定要升旗,個個(同學)望住中國國旗係咁升,就只係咁樣」。撐通識科啟發思考千禧年後,不少教育政策改動跟國情扣上關係,先是在沒有研究理據支持下力推普教中,2012年政府強推國民教育科,終憑12萬人上街推翻。政權見縫插針,動作越密、越強勢,更令周可愛反覆思量,「畀我一種好不安嘅感覺,亦都好憂慮,原本好地地,點解又要加啲嘢?又話要認識中國國情多啲?係因為未認識夠?定因為升旗時冇對住國旗流眼淚?」與此同時,新高中學制下通識教育乃必修科,周可愛以學民思潮反國教一役,作為獨立專題研習(IES)題目,意外令她從學生運動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睇到之鋒、阿庭(周庭)嘅演講,去唔同地區擺街站,好純粹嘅感覺係,大家差唔多年紀,有對比喺度,更加想知點解佢哋做到?自己係咪都應該做到?」對她來說,這絕非一份單純的通識科功課,反而是影響一生的作業。2014年中,完成文憑試的她加入學民思潮,不足數月便參與傘運,同年12月11日金鐘佔領區清場時,她是最年輕的被捕者。建制派近年攻擊通識科,指科目教年輕人反叛抗爭,周可愛直斥建制派言論荒謬,認為通識科只是啟發學生思考。她的同輩縱受相同教育,仍不乏擁抱中國、政治冷感者。



【2012年】■周可愛因反國教一役而投身社運;圖為當年群眾高舉交叉手勢反國教。

【2014年】■佔中期間,周可愛留守到最後一刻,成為最年輕被捕者。


「一國兩制係畀你發夢」

生於九七,周可愛說,以其年紀難對回歸有感覺,小學讀常識科時第一次認識一國兩制、高度自治與三權分立,她曾經覺得是理想的概念,「行政、立法、司法分立,當時覺得『嘩,如果沿用呢個概念,香港咪會越嚟越發展得好囉?』」可惜的是,書本所教跟現實太不一樣,去年初銅鑼灣書店事件,徹底摧毀她對一國兩制的認知,由疑中留情、變成完全絕望。「(一國兩制)係幻象,係某啲人講出嚟,畀你哋發吓夢」。周可愛坦言,不敢想像2047年香港的模樣,但仍想努力尋回屬於自己、適合生存的地方,「因為呢一刻,我仍然有一個機會去改變,仲有時間,我唔想太快下定論」。佔領運動前,周可愛本已獲台灣一間大學取錄,為了留港抗命,她放棄了赴台升學的夢想。事隔兩年半,早已成年的她跟不少港人一樣,經歷傘運後一段低潮,但她說不後悔,「嚿石頭(政權)點都會將你推向懸崖,壓迫唔會因為你好攰、因為你想唞而放過你,都洗濕咗個頭,咪繼續行落去囉」。廿年過去,如果中港撕裂已在年輕人心中植根,人心回歸、認同身份,是否尚有可能?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7/200469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768

派系權鬥 涉中共政權合法性

1 : GS(14)@2017-06-18 11:17:57

【拆局】「郭文貴爆料殺傷力大,但究竟能起甚麼作用卻不得而知。個人認為離十九大越近,出來的訊息越多。」中國近代史學者章立凡對《蘋果》表示,郭大爆料事件反映中共不同派系權鬥由於十九大到來白熱化、公開化;事件不僅涉十九大,更涉中共政權合法性。也有分析指,事件背後不排除是中共失勢派系反撲,意欲擴大習王之間的疑忌,分化兩人政治聯盟。


失勢派系分化習王

章立凡指,郭文貴借海外輿論平台爆料與中共拉鋸,一面倒王岐山一面挺習近平。他此番爆料公開提及江澤民、曾慶紅,並對中共這一代領導人讚譽有加,耐人尋味,派系權鬥背景基本公開。章提及郭的上司(即已落馬的國安部副部長馬健)本來就屬「慶親王」派系。章認為,中共因權力和利益存在鬥爭,需要進行利益勾兌,所以出現郭爆料事件。事件引發的爆炸不僅涉及十九大,更涉及中共政權的合法性。他表示,中共權鬥猶如在朽木搭建的擂台上拼拳腳,一方面要有效出拳,另一方面還要穩住台不倒。他說:「郭文貴爆料在體制內外持續發酵,官方應對和民間解讀各取所需。爆料能否形成骨牌效應解構體制尚待觀察;但從中共根本利益而言,保住政權是各派系高度一致的共識。」《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8/200598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728

北韓釋放6天 美大學生離世特朗普揚言對付平壤殘暴政權

1 : GS(14)@2017-06-22 07:42:12

■瓦姆比爾去年3月被押上庭,判勞改15年。美聯社



被北韓拘留近一年半而變成植物人的美國大學生瓦姆比爾(Otto Warmbier),返國六日後前天在醫院離世,終年22歲。家人指瓦姆比爾之死是北韓造成;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要對付平壤的「殘暴政權」。



上星期二才跟兒子團聚,瓦姆比爾父母前天宣佈壞消息,兒子在當地下午2時許與世長辭,「很不幸,我們兒子在遭受北韓人可怕對待與折磨下,恐怕只能得到我們今天所承受的後果」。雖然兒子返國以來一直處於「無反應清醒」狀態,但父母相信他走得安詳,「上周二他返到辛辛那提時無法說話、甚麼都看不見,亦對別人言語毫無反應,看來很受難甚至是痛苦……縱然我們無法再聽到他的聲音,但他表情已變得平和,相信是感受到自己已回家鄉」。



「表情平和 感受到回鄉」

「無反應清醒」是描述永久植物人狀態的新醫學名詞。瓦姆比爾上周二抵美時要由人抬落機,其後醫生檢查他身體狀況,證實早在北韓已陷入昏迷的他能呼吸及開合眼睛,但對外界毫無意識,未知原因,只能證實他沒遭虐打,但同時並無北韓所指的肉毒桿菌中毒迹象,腦組織嚴重受創可能是心肺功能驟停令腦部缺氧所致,但健康年輕人鮮有這情況。俄亥俄州有驗屍官表示會查他死因。「這(北韓)是個殘暴政權。」特朗普回應事件,揚言「會對付北韓」,他相信瓦姆比爾在拘留期間「遇上很多不幸事情,但我們總算將他帶回家及父母身邊」,又指他的死「令我的團隊更決心要避免無辜的人落入毫不尊重法治與人權的政權之手」。國務卿蒂勒森直指北韓要對瓦姆比爾遭受的非法禁錮負責,並要求北韓釋放另外三名正遭拘留的韓裔美國公民,分別是牧師金東哲、平壤科技大學教授金學成及另一名教授金尚德。



■瓦姆比爾上周二被送回美國時要人抬下機。美聯社

美韓促釋放在囚公民

南韓總統文在寅亦對瓦姆比爾家人表示慰問,並促請北韓盡快釋放另外六名正在平壤被拘留的南韓人,且確保他們安全,但遭北韓拒絕。瓦姆比爾去年1月參加由中國青年先鋒旅行社(Young Pioneer Tours)舉辦的旅行團遊北韓,其間被指在入住酒店偷政治宣傳海報被捕,之後在記者會聲淚俱下承認犯錯,3月被裁定顛覆國家罪成判處勞改15年。旅行社對瓦姆比爾遭遇「深表同情」,強調曾嘗試跟他接觸但被平壤當局拒絕,表示以後不會再帶美國人遊北韓。瓦姆比爾在北韓為何變植物人,仍是個謎。有觀察家指北韓視美國囚犯為籌碼,應不會故意傷害他,可能是與衞生惡劣和醫療差有關,自己醫不好他就急急送回美國,並相信有北韓高層會為此感後悔,但亦有論者認為北韓根本不理會外界反應。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1/200631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165

打壓民調 封殺學者 干預任命政權屢毀學術自由 鍾庭耀:社會受苦

1 : GS(14)@2017-07-01 09:26:43

鍾庭耀



【香港20年】【本報訊】97年主權移交以後,政權之手屢屢伸進大學,建校百年的香港大學首當其衝。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身處風眼,回歸不久即遭逢首任特首政治干預,近年又被梁振英陣營及左派夾擊。在風雨中巍然挺立的鍾庭耀告誡政權,若為一時自我感覺良好而摧毀學術界文明理性的中間力量,終令整個社會停滯自斃。記者:周婷



鍾庭耀1987年起在港大任教,時任校長王賡武曾表明支持他做民意調查。王於1995年退休,回歸後兩年即發生震驚社會的民調風波。時任特首董建華的特別助理路祥安涉透過港大校長鄭耀宗、副校長黃紹倫向鍾庭耀施壓,要求停止特首民望調查。鍾既是受害人,也是吹哨者,公開聆訊還他一個公道,「整個社會用放大鏡審視學術自由,好好醜醜,之後順利咗一段時間,係好多人付出換來一段平靜」。



■回歸至今,政權屢干預本港院校自主,其中2015年,梁振英被指圖干預港大副校任命,逾4,000師生校友集會聲援陳文敏。

將學者邊緣化滅聲

平靜非必然,2004年教院又發生干預風波,換來教統局前官員羅范椒芬下台,無形之手再次蟄伏。2011年末中聯辦前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約見電子傳媒,點名批評鍾庭耀的身份認同調查,指區分為中國人、香港人「不科學、不邏輯」,左派報章連日群起附和。鍾慨嘆,郝是借學術之名攻擊其研究,「其實係小問題被放大,最終都係講政治正唔正確」。隨着佔中逼近,2014年恒地副主席、政協常委李家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告御狀」,斥港大民研發放不利北京及港府的民調結果。特首梁振英及其智囊也乘勢發炮。鍾庭耀形容,以上皆是「高層級」攻擊,旨在將相關學者邊緣化、甚至滅聲。


「梁振英帶頭鬧學校」

他說,梁振英「耐唔耐『語言偽術』,直接、間接批評一下我哋,梁先生更加好識得用群眾對付群眾,(製造)對立同撕裂」。大學制度本應是阻隔政權干擾的防火牆,但在回歸後逐漸失效,「梁振英會帶頭鬧學校,下一層又唔係楊鐵樑嗰種校委會主席(楊在千禧年民調風波中決定作公開聆訊),我哋好難預期佢(現任校委會主席李國章)捍衞學術自由」。大學籌募資源的壓力也是另一考慮,佔中過後尤甚,梁振英更於施政報告狠批港大學生報《學苑》搞港獨。鍾說:「有啲人覺得唔應該畀咁多資源(大學)獨立自主,因為佢哋(學者)係反動人士,又搞佔中、又教唔聽話嘅學生。」但他強調,不論社會、政治氣氛如何改變,科學研究的精神才是學者唯一應依循的準則,「如果政府係不受歡迎,科學就會話畀你聽政府不受歡迎,任何一個科學家做出嚟都係(顯示政府)不受歡迎」。當沉默和自我審查成為習慣,學術自由也隨之失守。鍾庭耀以近日敏感詞「港獨」為例,「如果社會話畀你聽,呢一瓣你唔好掂,但(完成研究)之後你發覺,獨立先係人類社會趨勢,(如果發佈)你死得,你預咗後年唔使喺度做」。當學者的思想因而受牽制,已違背讀書人的本份。他強調,學術自由並非「你畀自由佢,佢支持你」,而是貴乎自由探討,讓學者找出問題、及時預警,以便應對社會危機,否則整個社會將承受苦果,「你(政權)以為自己感覺良好,但成個社會其實係退步緊,外圍環境出現變數,你並唔知道」。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9/200722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120

蒂勒森:無意推翻北韓政權

1 : GS(14)@2017-08-04 06:11:56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前日出席國務院新聞發佈會,談及北韓局勢。他重申美國無意推翻金氏政權,願與北韓談判,但前提是對方必須棄核。不過有共和黨元老級參議員就透露,特朗普已在考慮軍事選項。


稱美絕對願意談判

國務卿蒂勒森指,美國不是北韓的敵人和威脅:「我們不尋求政權更替,不尋求兩韓統一,也不是為在三八線駐兵找藉口。不過你們(北韓)擺出不可接受的威脅,美國必須回應。」蒂勒森強調美國絕對願意談判,又警告北韓棄核以外的選項「並不吸引」。前總統奧巴馬政府也致力尋求和金正恩政權對話,但不成功。特朗普近日批評中國在約束北韓上「只說不做」,蒂勒森認為,美國並非將北韓問題歸咎中國,但畢竟中國和北韓關係特殊,是北韓最大貿易夥伴,只有中國有機會直接影響北韓,促成具建設性的對話。然而,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受訪時引述特朗普指,絕不容許北韓擁有威脅美國本土、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如果北韓繼續挑釁,開戰將不可避免,屆時將有數以千計北韓人死亡。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全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3/201102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557

圓方集:政權的殘暴

1 : GS(14)@2018-01-15 03:28:14

「一地兩檢」本應是好事一宗,特區政府本來可以挾民意自重,給反對派來個下馬威,但是中央選擇用最粗暴的方法去推銷,權力之「得理不饒人」實在可怕!這個假期看了三本書,整體印象是:政權是很可怕的動物。我看的三本書是:1)章詒和《伶人往事──寫給不看戲的人看》;2)吳學昭的《吳宓與陳寅恪》,作者吳學昭是吳宓的千金;3)郭岱君主篇的《重探抗戰史──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三本書的內容分別是關於戲劇、學者和戰爭。時空由民國初年到文革。先說《伶人往事》。本書描述一些對於非京劇迷來說比較枯燥的人和事,也寫得非常生動,書的重點是這些在舞台上響噹噹不可一世的名角,如何和中共這個新政權交往,那種對權力的膜拜,躍然紙上。當然亦免不了提到反左反右和文革種種運動期間,這些卓然有成藝術家被權力玩弄的慘況。陳寅恪被稱為中國當代最有學識的學者,吳宓是陳寅恪的忠實粉絲,兩人都是歷史學家,吳宓視陳寅恪亦師亦友。晚清民初的新文化運動之際,他們堅持中國傳統文化,這種堅持,令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運動中飽受煎熬。陳寅恪因為是國寶,而且堅守不談政治,尚能相對明哲保身。吳宓卻沒有那麼幸運,被打入牛欄。

從不同時空看歷史

《重探抗戰史》的作者包括大陸、台灣和日本學人,我特別欣賞編者的一句話:「談中日大戰又怎可以沒有日本人的觀點呢?」。但是,作者用了大量《蔣介石的日記》作材料,所以評論上難免受蔣氏的角度影響。書中提到的一個觀點,我在其他書籍中也曾看到:決定抗日是不可為而為之,是蔣介石利用抗戰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當時不少學者包括胡適及陳寅恪基於國力原因,客觀上都不支持和日本公開為敵。論軍力,當日中國士兵的效率是日本兵的十份一,因為國軍的配備、訓練、通訊和動員能力都遠遠落後於日本。淞滬大戰,蔣介石作出重大犧牲,派出嫡系的中央軍傾全力主動出擊。國軍損失慘重,但蔣卻在軍閥群中確立了領袖的地位。看歷史可以從不同的時空去看:如果你看中國過去十年的歷史,你會折服於中國的經濟起飛;如果你看中國過去五十年的歷史,你會驚愕於中國共產黨政權的殘暴;如果你看過去一百年的歷史,你只會感到為政者的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套用陳寅恪的話「上詐下愚」;為了權力,犧牲了百萬計的人命……如果你是看一萬年甚至是一千萬年的歷史,人類只不過是蒼海一栗而已,萬事又何必那麼上心呢?張宗永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8/202681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8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