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都市的悲哀 李嘉誠在香港推出16平米“蚊型”公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027

李嘉誠 「不賺最後一個銅板」的箴言曾被奉為圭臬,但長實最近推出的16平米「蚊型公寓」,卻被媒體痛批「賺盡最後一分錢」。嘗試本週在新界推出新樓「嵐山」,有43套實用面積僅16平方的微型戶型,創下香港「最小戶型記錄」。該戶型居室面積僅8平方米多,和香港監獄的單人囚室相仿。媒體紛紛驚呼,李嘉誠是想藉此榨盡每一個香港人的錢,連剛畢業的小年輕都不放過。不過媒體罵歸罵,這種迷你戶型卻頗受年輕貴族的青睞,近年來已經成為香港最受歡迎的戶型,有時甚至要用「哄搶」來形容。迷你戶型雖然面積小,但總價也低,在樓價常年居高不下的香港,這類戶型成了資金不足的置業者唯一選擇。你身在大城市,享受各種便利性的同時,卻也得忍受面積小如牢房的居所。這不能不說是大城市的悲哀。蚊型公寓面積「堪比牢房」本週,長實在香港新界大埔區的新樓「嵐山」開售,不聲不響地刷新了新盤「小戶型」的紀錄——其中一套「開放式」戶型實用面積僅177平方英呎,折合約16平方米。新盤資料一面世,長實馬上被套上「無良開發商」的帽子,媒體冷嘲熱諷,紛紛送上「劏房豪宅」。長實最近在香港推出的「小戶型」,小得可以媲美香港監獄的單人牢房。香港樓價長年居高不下,小戶型的面積就越來越小得令人稱奇。包括恆基、華人置業、信和置業等開發商,近年來都曾推出總面積不到20平方米,居室面積小於10平方米的迷你戶型。「嵐山」這次引發爭議的戶型,居室面積只有8平方米多,而香港赤柱監獄單人囚室甚至都有7.5平方米。熱銷的「窮人恩物」然而,輿論罵歸罵,開發商每次推出這類迷你戶,卻總是意外地受歡迎,有時甚至要用「哄搶」來形容——最近信和置業推售的九龍大角咀新盤奧朗-禦峰,其中包括一大批面積在20平方米左右的迷你戶,僅僅開售半天就售罄,收到的預訂更超購21倍,早上9點開售前售樓處已經排起長龍。事實上,這種面積也小得有些「不人道」的迷你戶型,也是這兩年才開始在香港流行。最直觀的原因當然是小戶型面積小,總價也低,在樓價常年居高不下的香港,這類戶型成了資金不足的置業者唯一選擇。例如嵐山的超小戶型,最低僅售165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32萬元),相對於過去較常見的50平方米左右的兩房小戶型,總價低了一半以上。這就像許多地產中介一針見血地在推介中說的,真正是「窮人恩物」。單身貴族青睞迷你戶這類迷你戶的買家,不少都是首次置業的單身人士,或是沒有子女的年輕夫婦。全球不少研究都認為未來單身和無孩小家庭將越來越多,因此也令超小型住宅的發展長遠看好。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有多部樓市論著的曾淵滄博士更多次撰文,鼓勵政府、開發商興建超小型公寓。他認為大多數單身人士,其實只需要一間如同酒店單人房那樣的住所,傳統設計給一家三口以上居住的2、3居室,對於不富裕的單身一族而言根本是浪費空間。「就像超市也推出多種微波爐食品,對象就是這些不煮飯的單身者」,他相信,由於這類家庭的增加是時代大趨勢,因此在長實之後,其他開發商也一定會跟隨。可憎,可悲?現在,「牢房豪宅」是否看起來沒那麼面目可憎了?事實上,長實旗下「嵐山」的迷你戶開售四天以來,也一直是最受歡迎的戶型,這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精緻豪華,不但有單人廚房,浴室還裝有浴缸,甚至有個小小的陽臺(下圖)。這個開放式單位還被設計成與旁邊一套三居室的大單位相鄰,而且可以打通,長實更美其名曰「1+親」,指最適合年輕家庭帶著老人一起居住,也的確有不少買家將兩套住宅同時買下。事實上,沒有開發商建房子是為了「良心」,無論建豪宅還是小戶型,出發點無非都是為了公司的利潤。「迷你戶」越來越小,其實只反映了這類住宅的需求越來越大,也折射出香港地產市場正從過往的炒作豪宅,轉變為更多由自主需求主導市場。房子越來越小,房子的總價也隨之越來越低,解決年輕人的剛需,其實未嘗不是一件讓樓市變得更健康的好事。你身在大城市,享受各種便利性的同時,卻也得忍受面積小如牢房的居所。這不能不說是大城市的悲哀。(本文內容來自於新浪財經彭琳的文章《李嘉誠怎樣賺盡香港最後一個銅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61

十三款獨立APP之後 豆瓣終於要推出豆瓣APP了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31/144594.html

豆瓣網旗下共擁有13款應用,但沒有一款應用名叫「豆瓣」。直到今天,這個路線終於發生轉折。
 

據騰訊科技瞭解,豆瓣正在向部分用戶內測一款名為「豆瓣」的應用。該應用主打信息搜索查詢功能,集合了豆瓣旗下各大門類,包括電影、電視、書籍、音樂和同城活動的各類評分評論信息。

當用戶想要查詢某電影評分或某本書的書評時,這款「豆瓣」應用將能提供直接幫助。

此前,豆瓣針對移動端的思路是將產品按照各個領域分類提供,比如推出獨立的豆瓣電影、豆瓣購書單、豆瓣FM、豆瓣音樂人等應用。豆瓣創始人楊勃也曾提出過,不會推出一個叫豆瓣的移動客戶端,因為每個領域的產品都是獨立的,可以跳出PC端的產品邏輯做出新的功能設置。可隨著今日「豆瓣」應用的出現,過去的思路開始改變。

豆瓣應用:偏重實用性信息查詢工具

內測中的「豆瓣」應用並沒有將網站中的社交功能引入,而是偏重於做信息搜索查詢工具。據瞭解,書影音評分和評論也是豆瓣用戶使用最多的功能。

根據騰訊科技的體驗,豆瓣應用的產品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豆瓣應用界面

1.搜索功能突顯

產品在首頁頭部設置了一個顯眼的搜索框工具。用戶在裡面輸入想要查詢的內容名稱後,也能點擊分類條目如電影、電視、書等縮小搜索範圍。

搜索框下提供了五大類別,點擊相應類別,如電影、電視,就會看到近期的熱門電影、電視節目列表。

2.評分和評論信息展現更清晰

豆瓣應用中的條目展現頁相比於豆瓣電影裡的展現有明顯差異。比如評分呈現的位置更為顯眼,用戶能更快地瀏覽到其他用戶貢獻的評論信息。

一個值得注意的亮點是,在顯示評論信息時,會讓用戶優先看到自己關注的友鄰的評論。這個產品思路目前在PC端還沒有完全體現。

\

豆瓣應用中的討論功能

3.添加討論功能

討論功能是豆瓣應用針對移動端特別設置,該功能在PC端並不存在。這個類似於即時聊天的功能可以讓用戶在裡面隨時和大家討論相關內容信息,比如看完《後會無期》,點擊「加入討論」按鈕,就會進入群裡看到大家的實時聊天信息。

如果用戶在裡面看到感興趣的友鄰,也能單獨和他人進行對話聊天。

\

心願單,部分音樂可直接播放

4.心願單實時提醒用戶關注的信息

進入到想看、想聽、想參加列表的信息就是用戶的心願單。這裡會及時提醒想要看或想要聽的東西已經上架或可在線觀看。

由於產品還在內測,部分功能還處於完善期,比如用戶不能對他人的評論點「有用」或者進行回應。想要在這裡面關注他人也並不方便。此外,產品內還並不提供直接購買電影票或購書功能。

從豆瓣應用的思路來看,這款應用並不是一款僅僅針對8800萬豆瓣註冊用戶的產品,而是適用於所有想要借助豆瓣來瞭解和查詢信息的人群。把豆瓣積累了9年的信息數據借助移動應用釋放給更多人,幫助他們做出決策,這是豆瓣應用最實用的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690

摩根大通緊隨高盛推出新一代衍生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434

摩根大通

作為導致金融危機的元兇之一,信貸衍生品再度成為了投行們趨之若鶩的“寶貝”,繼高盛(Goldman Sachs)之後,摩根大通(JPMorgan)也開始了新一代信貸衍生品的設計,金融市場或迎來革新。

當前,摩根大通正在提供一種和高風險貸款指數相關聯的互換合約,這將方便投資者押註此類債務。而高盛則在計劃一個100億歐元的結構性投資,該計劃將債務轉化為最高級的證券。同時,ETF基金ProShares上周推出由公司債構成的信用違約互換交易所交易基金。

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信貸衍生品被稱為是“金融業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它能幫助銀行降低風險,但這種做法也導致了市場系統性崩盤的危險。從理想化角度講,金融監管可以要求披露足夠的信息,使投資者能夠評估風險,從而樹立信心。但得不到監管的衍生品市場的問題是,投資者知道得太晚了。

而現在,華爾街又開始回歸到這條金融創新的道路上。

摩根大通的總回報互換合約與金融信息商Markit的iBoxx USD Liquid Leverage Loan指數,該指數反映了規模7500億美元杠桿信貸市場的情況。這個合約允許投資者向交易所繳納一定費用以在交易到期時獲得該指數的共回報,但如果指數錄得虧損,投資者也要賠償交易對手。

該類互換合約允許投資者放大收益,因為投資者可以以相對少的抵押物交易較大的債務資產池。

Newedge USA LLC的首席策略師Lawrence McDonald表示,在2007年金融危機的巔峰時刻,這樣的革新就存在,但是許多投資者沒有註意到,這些信貸衍生品是最為明顯的風險指標。

雖然信貸衍生品能夠給市場註入活力,但同時也帶來了兩個嚴峻挑戰,它們可能促成“向安全地帶逃亡”現象,並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Brean Capital LLC的宏觀策略負責人Peter Tchir預計,一些基金已經使用更高的杠桿來獲得的投資者所預期的收益。我們正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金融市場中將出現更多複雜的衍生品,但這也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657

紅十字會:將很快推出俄羅斯救援物資入烏詳細方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390

國際紅十字會表示,正在針對俄羅斯救援物資進入烏克蘭的細節方案將很快出臺。(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俄羅斯、德國、法國和烏克蘭於17日在柏林舉行了會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會談結束後說:“關於人道主義援助的所有問題都已經得到解決。”不過,他在柏林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補充說:“我們未能在達成停火和政治進程方面取得積極的結果。”

紅十字會發言人Galina Balzamova說,紅十字會願“很快”推出細節,解決救援車輛等相關問題。她表示,國際紅十字會對戰亂地區的人道主義危機感到十分擔憂。

烏克蘭軍方發言人Andriy Lysenko昨日表示,親俄分裂分子在盧甘斯克地區炮擊了一系列民用車輛,致數十人死亡。

拉夫羅夫表示,

只要他們繼續采用軍事解決方案,只要基輔當局利用軍事勝利來獲取人民的支持,我就不認為我們現在的努力有任何意義。

他說,在德國、法國、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四方會談上,俄羅斯與烏克蘭並沒有達成一致。

歐洲領導人正在推動俄烏雙方停止沖突。烏克蘭稱,俄羅斯向親俄武裝分子提供了武器等支持。由於沖突,西方已對俄羅斯采取了經濟制裁,警告將把俄羅斯經濟送入衰退。俄羅斯否認對親俄分裂分子提供了任何幫助。

紅十字會正在計劃從日內瓦向Rostov地區派遣更多人員。紅十字會計劃對從俄羅斯前往烏克蘭的救援卡車進行檢查和伴隨。在他們開始檢查卡車之前,紅十字會官員要求了安全保證。據俄羅斯政府稱,這些卡車用以運送人道主義援助。

烏克蘭同意在紅十字會的監督下,讓俄羅斯的卡車、物資跨過邊境。根據協議,俄羅斯約275輛卡車的物資將在邊境檢查站接受紅十字會的檢查,此後紅十字國會將分發這些物資。紅十字會發言人Balzamova說,

我們需要參與各方的保證。一旦我們得到安全的保障,檢查將會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86

華爾街推出新款衍生品 新一輪衍生品大潮來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647

去年3月,對沖基金Hayman Capital Management的創始人Kyle Bass做了一個驚人的宣言:日本激進的年輕銀行家們正在推出複雜的場外衍生品。這些衍生品與2008年導致金融危機的衍生品如出一轍。(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Bass的警告或許是睿智的。受低利率和低波動性的影響,投資者們正在通過某些美國信用衍生品獲得更高的回報。

一些市場人士表示,這些衍生品的卷土重來提出了一個問題:2008年以來的金融改革是否有效?盡管利率互換等標準化的衍生品在交易所進行交易,並進行集中清算,然而,繁榮的場外產品交易並非如此。監管部門很難對場外交易進行監管。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Tavakoli Structured Finance總裁Janet Tavakoli稱,

我們什麽都沒有改革。我們現在的杠桿和衍生品風險高於以往任何時候。

在雷曼兄弟倒閉期間,這些衍生品的風險被演繹的惟妙惟肖。一旦波動性爆發,這些複雜的衍生品會讓投資者蒙受巨大的損失。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對沖基金West Wheelock Capital董事總經理Manish Kapoor表示,

市場不需要另一場雷曼危機。息差放寬或者利率走高將對這些衍生品造成巨大的影響。

新一輪債券衍生品的爆發主要受到了投資者尋求高回報以及華爾街尋求新收入的推動。其中,總回報互換(Total Return Swap)和針對CDS的期權正在推動公司債券市場的井噴。

總回報互換(TRS)讓投資者基於標的資產的表現獲得回報。在這里,它讓投資者在不持有標的資產的情況下,獲得高杠桿的、針對債券表現的風險敞口。下行風險是一旦債券價格迅速下跌,投資者將需要向對方進行支付。

Cairn Capital的首席投資官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新的TRS真的非常非常有趣。現在,有許多TRS產品以債券指數為基準。我們甚至開始發現針對TRS的期權。

金融服務和數據公司Markit兩年前開始授權公司將其債權指數做成TRS產品。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估計,以這些指數作為標的的TRS產品規模將於今年達到100億美元。而新的以高杠桿債券指數為標的的TRS將可以進一步提升提升交易額。

針對CDS指數推出的期權被稱作“Swaptions”。Swaption增長迅速。其增長迅速的部分原因是其不進行集中清算。Swaptions讓投資者可以保護自己的投資組合免受市場大幅波動所導致的“尾部風險”的影響。

據花旗集團分析師,目前每周約有600億美元的CDS指數期權換手,這高於2005年一個月200億美元的頻率。

巴克萊交易部門主管Bob Douglas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巴克萊對這些Swaptions的未來感到激動。在衍生品市場中,Swaptions是一個極具增長潛力的產品。我們已經為此加大了容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58

花旗:歐洲最快12月推出萬億規模歐版量化寬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283

花旗經濟學家Guillaume Menuet預測歐洲央行最快在年底實施量化寬松,規模可能將在1萬億歐元以上,中長期通脹預期下降迫使歐洲央行必須采取行動。(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Guillaume Menuet在題為“歐洲央行QE:為什麽,何時,怎麽做?”的研報中寫道

增強我們對QE的觀點——歐元區複蘇乏力,這得到了二季度GDP和三季度經濟調查數據的支撐。目前經濟存在下滑風險,歐元匯率依然過高,存在巨大的潛在產出缺口,物價水平持續低於通脹目標,所有這些都強烈指向歐洲央行很快將宣布大規模QE。

12月份比9月更有可能——我們不認為QE會在9月歐洲央行會議上公布,主要是預期6月份會議的結果將緩解融資壓力,再加上歐洲央行AQR和壓力測試結果目前還未公布。歐洲央行肯定希望9月和12月定向長期再融資(TLTROs)獲得強勁的投標。所以,我們預期QE將在2014年四季度末,或者2015年一季度到來,歐洲央行將全力捍衛通脹目標。

1萬億歐元購債計劃——越來越多跡象表明中長期通脹預期正在下滑,歐洲央行必須捍衛自己的使命和信用,我們認為這將導致激烈的行動。我們認為歐洲央行購債計劃,政府債券對私人部門債券比率為60:40,購買的私人部門資產將集中在銀行債券和貸款。

(點擊放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90

澎湃新聞:中國存款保險制度年內肯定推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896

8月27日,澎湃新聞援引知情人消息稱,存款保險制度的最終方案“終於在央行、銀監會等主要監管部門之間達成一致”,“年內肯定出臺。”(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談妥了的中國版存款保險制度方案中,不光是銀行,全部存款類機構都需要強制投保,以防發生恐慌性擠兌。也就是說,不僅是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外資行將納入存款保險制度,所有農商行、農信社乃至村鎮銀行都將被涵蓋其中。

按上述方案,並非所有存款都能享受“保險待遇”,儲戶在單個賬戶存款超過50萬元,超出部分不在“保險”之列。當然,超過50萬元額度的儲戶可以將自己的存款分成若幹份,分別存到不同的銀行或賬戶。

但存款保險制度方案仍存變數。比如,需要建立一個存款保險機構是共識,不過,究竟是一步到位還是分兩步走,則有爭議。澎湃新聞報道還稱,

從目前“談妥”的方案看,中國版存款保險制度會先從存款保險基金起步,等到條件成熟時再成立存款保險機構。

其中,存款保險基金將設在央行的金融穩定局。早在2004年,金融穩定局就專門設立了存款保險處。

“分步走方式,是和今年3月央行拿出來供各部委討論的方案一致的。”另一知情人士說,“這麽做,其實也是考慮到,先把存款保險制度的框架搭起來,等過渡到獨立的存款保險公司,再解決(存款保險公司的)最終歸屬問題。”

由央行來牽頭設計存款保險制度、以及負責初期運作的問題基本沒有什麽爭議。不過,對後期成立的存款保險公司的監管權、定位和具體運營問題,不同監管部門之間是有不同聲音的。

“重組權歸屬央行。”上述人士同時稱,也就是說,一旦銀行打破“大而不能倒”的神話,將由央行負責其破產重組。

“存款保險制度建立前,在發生危機,也即銀行凈資產不足賠償存款人存款的情況下,由(民營銀行)發起人承擔全部責任,自掏腰包補上;等到制度建立後,則有一部分會由存款保險基金給予補償。”上述人士說。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提及,本月初,中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目前存款保險制度出臺的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而央行行長周小川在3月曾提及,存款保險制度有望在今年推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此前也明確:將“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納入2014年的重點工作。

馬駿還表示,存款保險制度將對銀行實行全覆蓋,並且銀行推出存款保險制度不分先後。

對於存款保險制度的主要內容,《上海證券報》曾指出,“強制保險”、“有限賠付”和“風險差別費率機制”將是重要要素;我國的存款保險賠付限額可能覆蓋99%以上賬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14

2015年蘋果要推出12.9英寸超大iPad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976

彭博新聞社援引知情人士稱,蘋果公司的供應商正準備生產蘋果史上最大的iPad,預計將於明年一季度開始生產。(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知情人士稱,新的iPad將會搭載12.9英寸屏幕。蘋果目前生產的iPad有9.7英寸和7.9英寸兩款尺寸。針對更大屏的iPad,蘋果公司已經與供應商合作超過1年。

蘋果首席執行官Tim Cook正在重整iPad系列。iPad的銷售是蘋果第二大產品收入來源。而缺乏新款外加市面上大屏手機的出現,使得iPad銷量連續兩個季度下滑。

蘋果的供應商最近開始制造一個更新的9.7英寸的iPad,並準備生產新一代iPad Mini。據預計,兩款產品將在感恩節假期到來前上市銷售。

蘋果也將推出大屏幕iPhone。蘋果公司將於9月9日召開產品發布會。新的iPhone將有兩種新尺寸:4.7英寸和5.5英寸。

韓國的LG Display以及臺灣AU Optronics的股價攀升至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LG Display上漲了1.4%,收於35200韓元。AUO股價上漲6.6%,至14.65新臺幣。

大屏幕iPad的潛在客戶是企業用戶。設備可以承擔更多傳統筆記本電腦的功能。今年7月,蘋果公司公布了一項與IBM公司的合作。庫克表示,這次合作將成為未來iPad銷售增長的催化劑。

IDC分析師Jitesh Ubrani表示。盡管平板電腦銷售增長已經放緩,但他預計企業、學校和政府將成為設備的大買家。今年二季度,這些組織占平板電腦銷售的16%,高於去年同期的13%。Ubrani表示,

我們預計,在企業市場中,更大的平板電腦將表現更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29

(重磅推出)滬港通銀行股上證路演之壓軸----招商銀行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1654936

.
第一篇  公司風采

  

      招商銀行成立於1987年,總部位於中國深圳,業務以中國市場為主。本公司高效的分銷網絡主要分布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環渤海經濟區域等中國相對富裕的地區以及其他地區的一些大中城市。主要依靠自身資源和努力從一個區域性銀行發展成為中國具有相當規模和實力的全國性商業銀行。2002年4月,本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9月,本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招商銀行向客戶提供各種公司及零售銀行產品和服務,亦自營及代客進行資金業務。作為中國領先的零售銀行,招商銀行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廣為人知的品牌、品種繁多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在公司銀行業務方面,招商銀行為企業提供貸款、結算、托管等各類服務,並在現金管理方面具有明顯競爭優勢。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實力,招商銀行得以不斷拓寬服務渠道,開發和不斷升級招行的網上銀行服務、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掌上電腦銀行,令客戶能夠更快捷、方便地獲取招行的服務。

  憑借出色的業績表現、管理能力和公司文化,招商銀行被國內外權威機構組織授予“中國區最佳私人銀行”、“中國最佳零售股份制商業銀行”、“亞洲最佳財富管理銀行”等眾多獎項。

  招商銀行以“盈利能力領先、服務質量一流、基礎管理紮實、品牌形象卓越的有特色的創新型銀行”為戰略定位,始終以客戶為中心,並朝著“力創股市藍籌、打造百年招銀”的目標不斷前進。

招商銀行在路演中心配備了一段視頻,可惜上傳不了到雪球,@雲蒙 一個字一個字把他們敲下來了:地址為:http://region.roadshow.sseinfo.com/sseroadshow/gsfc.do?id=30&tabId=835 


聯想柳傳誌:招商銀行沒有四大國有銀行那樣的基礎,但硬是靠創新走出了一條新路,在中國的銀行界獨樹一幟,聯想和招行的合作,像工資代發、員工個人銀行業務、企業年金的托管業務、弘毅基金的投資托管業務、招行都做得非常的出色。在我了解情況的時候,我們有關的負責人,說了招行是一籮筐的好話。

萬科王石:因為個人學習的機會,我在美國呢,前幾年,在使用銀行卡上進行比較,感覺我們招行就是在工業發達國家的美國,做得也是非常優秀的,這我深有體會。

壹基金李連傑:在我的心目中,招商銀行就是社會精英,所有白領、公益愛好者的家。

鳳凰劉長樂:他在理念方面,對我們非常多的一些提攜和提示,比如招商銀行因您而變的策略,對鳳凰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借鑒。招商銀行敢為天下先的這樣一種氣度,對鳳凰來說,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央視楊瀾:招商銀行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企業,她以人為本,為客戶服務的這種精神,貫穿在她的每一個細節當中。

百度李彥宏招商銀行為中國銀行業的發展貢獻了許多個第一。

五礦集團周中樞招商銀行不管是在業界還是在公眾界,都是有口皆備的。

中國聯通常小兵:招商銀行一定會培育出更多用戶喜愛的、方便、快捷、優質的服務。

華誼兄弟王中軍:招商銀行對客戶的服務是非常的周到和熱情,但我體會更深刻的還是招商銀行的創新精神。

複星集團郭廣昌:招商銀行很有創新精神,對客戶的服務也很好。

萬通控股馮侖:招行其實是我最親密的一個夥伴,因為我走到哪都帶著她,身上揣著最重要的卡就是招商銀行卡,有了她就有一個安全感。


第二篇  嘉賓介紹

招商銀行派出了最強大的陣容:

董事長 李建紅 先生

行長兼首席執行官 田惠宇 先生

副董事長 張光華 先生

常務副行長兼財務負責人 李浩 先生

行長助理 王良 先生

董事會秘書 許世清 先生


第三篇   互動交流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下午好!
  招商銀行2014年中期業績說明會現在開始。我是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許世清。很高興這次能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供的平臺舉辦中期業績說明會。在此,非常感謝上交所提供這麽好的平臺和服務,也感謝各位投資者、分析師、媒體記者的朋友從不同的城市趕來參加招行的業績說明會,謝謝大家對招行的大力支持!
  首先,我介紹一下本次會議招行參會人員情況。今天在主席臺就坐的有李建紅董事長、田惠宇行長、張光華副董事長、李浩常務副行長兼財務負責人、王良行長助理。在前排就坐的有招行洪小源董事、連柏林行長助理、總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和上海分行行長。
  今天參會的來賓包括146名國內外機構投資者、分析師,以及來自24名媒體界的朋友。我代表招行對大家的光臨表示熱烈歡迎!對大家長期關註和投資招商銀行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的會議議程包括:
  一、李建紅董事長介紹招行2014年中期業績概覽;
  二、田惠宇行長介紹招行2014年上半年經營信息;
  三、李建紅董事長介紹2014年下半年展望與策略。
  四、問答交流
  本次說明會將全程使用普通話進行。下面,有請李建紅董事長。

董事長李建紅、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 招商銀行2014年中期業績PPT演示中。 提示:您可查閱會議文檔欄目,了解相關信息。 (註:會議文檔就是主貼上傳的PDF文件)

招商銀行路演互動交流情況:


1、招行新任董事長李建紅先生上任後對招行的發展戰略有何調整?

答: 近年來,招行秉承“力創股市藍籌,打造百年招銀”的願景,堅持效益、質量、規模均衡發展的戰略思路,踐行“因您而變、因勢而變”的經營理念,實現了資本效率、運營效率和管理效率的不斷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正在努力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最佳商業銀行。
  去年以來,招行順利實現了管理層的新老交替。新班子堅持加快轉型和穩健發展,堅持以服務為主線,提升專業化能力,再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業務發展以零售金融為主體,以公司金融和同業金融為兩翼,打造輕型銀行,實現二次轉型的新突破。
  近期,招行將重點抓好四項工作:一是加強戰略管控,通過深化戰略研究、細化戰略目標、優化戰略措施和強化戰略管控,確保戰略目標實現。招行不僅要做百米健將,更要做馬拉松冠軍。二是加強風險管控,關鍵是加強執行力,確保風險管理的體系、流程及工具及時和全面覆蓋所有業務領域,消除風險管理的盲區和盲點。三是加強資本管理,控制資本消耗,打造輕型銀行,持續健康發展。四是董事會要按照市場化原則,推動激勵和約束機制的不斷完善。


2、田行長對零售、公司、同業三大條線業務發展有何設想,資源如何調配?

答: 三大條線業務發展的定位是“一體兩翼”,即以零售為主體,爭取未來五年零售金融在全行稅前利潤中的占比每年要提升3個百分點;公司金融和同業金融作為兩翼,更加聚焦、更加專業,為零售金融提供有力的支持。
  零售金融要打造最佳銀行,業務重點是財富管理、小微金融、消費金融。公司金融要打造專業銀行,業務重點是現金管理、供應鏈金融、跨境金融和並購金融。同業金融要辦成精品銀行,業務重點是大資產管理和金融市場業務。
  “一體兩翼”是招商銀行輕型銀行戰略的具體化。主攻方向明確後,就要調整兵力部署,至少要做好兩大工程:一是管理變革和流程改造,組織架構、風險管理、運營管理、人力資源、IT系統等一切資源都要圍繞戰略定位來組織和配置;二是建立市場化機制,充分釋放招行混合所有制的紅利。
  “一體兩翼”的發展是輕型的發展,是有技術含量的發展,是有招行特色的發展,是有核心競爭力的,因而是可持續的。


3、市場傳言招商基金旗下全資子公司招商財富規模突破7000億,實際情況如何?招行對於招商基金有何發展戰略?

答: 截止2014年8月8日,招商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存續規模2083億元,已發產品累計規模達到8382億元,組合總數2671個,存續組合數1007個。
  我們的戰略目標及定位:秉持“長期、穩健、優良、專業”的發展方針,以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作為發展的戰略核心,對內將招商基金打造成為招行境內的核心資管平臺,對外將招商基金打造成為業內一流的現代資產管理機構。
  關於我們的目標,具體來看:一是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在國內資產管理行業居於領軍地位;二是在招行系統內能發揮重要的資管平臺功能,有效滿足內部客戶需求;三是業務和產品多元化,精通國內外、一二級投資市場,同時具備股權投資、房地產投資、藝術品投資等能力;四是有專業的營銷能力,註重規模質量協調發展。
  具體實施路徑方面:(1)重點培育多元投資管理能力,持續強化投研實力,提升投資業績,形成公司的特色業務;(2)實施多元化經營策略,推動公募與非公募業務齊頭並進穩步發展,加快資產管理子公司的業務拓展,將其打造為招行的類信托平臺,拓展招商基金投資管理能力;(3)積極開展產品創新、業務創新、營銷創新,以持續創新帶動公司不斷發展壯大;(4)提高風控意識,保障公司的穩健運作和新業務的風險管理;(5)加強營銷中臺建設,提升服務品質,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用優秀的業績來回饋客戶信任。


4、招行2014年上半年的NIM變化的情況?NIM比同業下降較多的原因?2014年全年NIM的發展趨勢?預計未來NIM能否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答: NIM基本情況是這樣的:
  2014年上半年,招行集團口徑NIM為2.57%,比上年同期下降 32BP,比上年全年下降25BP,比今年1季度下降8BP;銀行口徑NIM為2.63%,比上年同期下降33BP,比上年全年下降26BP,比今年1季度下降8BP。
  上半年NIM下降原因方面:
  以銀行口徑為例,與上年同期相比,招行上半年NIM下降較多的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同業業務加快發展,同業資產、負債占比分別為13.65%、22.84%,同比分別提升2.04個、8.02個百分點,同時利差由上年同期的81BP收窄至59BP,總體拉低凈息差約19BP;另一方面,受利率市場化推進影響,存款利率上浮及定期化趨勢並進,加之結構性存款增長較快,存款成本率由上年同期的1.90%上升至2.07%,拉低NIM約11BP,其中結構性存款日均余額1199.42億元,平均成本率4.59%,推高存款成本率11BP,進而拉低NIM約7.4BP。
  關於全年NIM走勢預判:
  一方面,隨著近期經濟企穩概率的增加和資產結構調整的推進,資產端收益率預計將穩中有升;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場化推進的影響下,負債端成本存在上升的動力,但在近期貨幣政策穩中趨松的導向下,負債端成本上升的幅度預計放緩。總體來看,在外部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如降息等)的情況下,預計全行NIM降幅趨緩,同業排名居中。


5、截至2014年6月底的不良貸款余額和生成情況為何?新生不良的主要貸款類型、主要行業和地區分布為何,是否有擴散的趨勢?今年哪個季度會出現不良數據的峰值?預計全年不良會達到什麽水平?2014年重點關註的風險領域包括哪些行業、客戶?招行今年加快了資產處置的力度,全年核銷計劃/資產處置計劃?已處置資產結構如何?

答: 不良貸款基本情況如下:截至2014年6月末,集團不良額236.97億元,不良率0.98%,較年初增加53.65億元、0.15個百分點。
  不良增量結構方面:從行業投向來看,本集團公司貸款不良增量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和采礦業受個別大戶影響不良也出現上升。從區域來看,本集團不良貸款增量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並有向環渤海、中部、西部蔓延的趨勢。從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不良余額均有所上升,但主要以小型企業以及個別產能過剩行業中的大型企業為主。
  不良生成情況方面:不良生成率1.43%,公司、零售、信用卡不良生成率分別為1.80%、1.01%、0.86%,零售和信用卡不良生成率保持在較低水平。從區域看,長三角仍是不良生成高發區域;從規模看,小型企業不良生成率高於大型、中型;從行業看,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仍是主要不良生成行業。
  關於後期資產質量預判: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銀行業資產質量仍將面臨較大挑戰,鋼鐵、煤炭、造船、水運等產能過剩行業,煤貿、鋼貿、大宗商品貿易、互保圈等風險敏感領域存在不良率進一步上升的可能性,我行將高度重視房地產、平臺等重點風險領域,通過資產組合管理、行業限額管理、重點領域的名單制管理和大額客戶的集中度管理等手段,積極防控風險。我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 2014年在GDP降至7.0%、M2增長12%、房價下跌10%的情景下,全行不良率仍可保持在較低水平。
  資產處置方面:上半年招行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累計處置不良99.61億元,遠超去年全行全年水平(69億元)。其中:清收28億元,占比28%;核銷38億元,占比38 %;轉讓34億元,占比34%。

6、中國銀監會於2014年9月12日下發銀監辦發2014年236號文《中國銀監會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加強存款偏離度管理的有關事項的通知》。此文件內容為何?對招行的存款管理將產生何種影響?招行近半年對公存款增長較快,這一政策的出臺將對招行的對公存款產生何種影響?對貸存比產生何種影響?

答: 《通知》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為出發點,其目的在於督促商業銀行改進績效考評制度、約束存款“沖時點”行為、促進負債業務健康規範運行,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規範績效考核體系,商業銀行不得設立時點性存款規模考評指標,不得設定單純以存款市場份額或排名為要求的考評指標等;二是明確禁止高息攬儲吸存、非法返利吸存等、通過理財產品倒存、通過同業業務倒存等違規吸存和虛假增存方式;三是設立存款偏離度監管指標,月末存款偏離度=(月末最後一日各項存款-本月日均存款)/本月日均存款*100%,對於月末存款偏離度超過3%的銀行暫停市場準入,對於連續超限或偏離度超過4%的銀行進一步提高處罰力度等。
  此政策預計將對商業銀行的傳統吸存模式及負債結構產生一定影響。首先,將促使商業銀行改變傳統時點攬存模式,轉為註重存款平穩增長和負債結構優化,表外理財時點回表、同業存款轉自營存款等突擊增存和違規攬存行為將逐步減少或轉化。其次,為同時滿足不斷提高的流動性監管要求,商業銀行將更為偏好長期穩定存款,在改善資產負債表期限結構的同時或將導致一定程度上負債成本的上升。總體來看,此政策有利於規範吸存行為,防止惡性競爭,服務水平在存款營銷中的重要性必將更為突出,我行優質的服務水平將受益於此次監管規範。
  今年以來,我行對公存款增長較好,主要源於客戶基礎有效擴大、綜合金融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以及結構性存款等新產品的營銷和推廣等方面因素,並且我行近年來持續註重日均存款的增長,在考核、日常管理方面主要以日均存款指標為主要參考,此項政策的出臺對我行對公存款增長並無影響。我行後續將進一步提升服務、擴張渠道、拓展客群,合理安排存款進度及主動負債策略,進一步優化負債的業務、產品、期限等結構,不斷提升負債業務競爭實力。
  截至6月末,我行人民幣時點和月日均貸存比分別為66.52%和70.52%,較年初分別下降8.29和4.16個百分點,均大幅低於75%的監管要求。此項政策出臺後,在存款偏離度和貸存比監管並存的情況下,月末時點上將對存款規模形成上下限的雙重約束,但若存款和貸款均能平穩運行,存款偏離度和貸存比均能夠滿足監管要求,從我行情況來看,此項政策的出臺對貸存比管理並無影響。

主持人-董事會秘書許世清 :
  由於時間關系,招商銀行2014年中期業績說明會到此結束。再次感謝大家的參與!


第四篇 會議文檔

(見本貼PDF文件)


第五篇  現場圖片


 正在加載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13

證監會:註冊制改革方案計劃在年底推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42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今日回應媒體對於發行註冊制改革進展的問題時表示,按照計劃,註冊制改革方案計劃在今年年底推出,目前相關準備工作正在進行當中。這是繼該監管機構另一發言人鄧舸在9月2日向新華社表示下半年將推進註冊制改革後,一次更加明確的表態。

9月初,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修訂《證券法》的決定。本次修訂,最大的關註點無疑是新股發行的註冊制改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在取得了法律的保障後,證監會方可名正言順地推進註冊制,減少改革阻力。

實際上,早在去年,證監會主席肖鋼便這樣形容股票註冊制的改革效應:

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自身的一項重要變革,是解決金融市場深層次矛盾的重要途徑,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一環。它的實現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將發生質的變化;標誌著中國資本市場將徹底打破政府的行政管制,建立起一整套嚴格監管體系;更代表著中國資本市場由幼稚到成熟、由無序到規範、由碎片到有機、由功能缺失到回歸本源的根本改變。

新華社援引分析人士指出,發行核準制和註冊制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有實質性審核內容,在核準制框架里,證監會的主要精力放在企業盈利能力、是否有關聯交易等實質性審核上。而註冊制實施後,監管原則將從“行業監管”轉為“功能監管”,審核內容也將發生根本性轉變,原來的重點審核內容交由投資者自主判斷,而形式性審查的信息披露內容將成為未來關註重點。

該社還援引了業內專家稱,推進股票註冊制改革不僅順應了當前市場的發展要求,也是還權投資者的體現,從此監管層將不再為企業背書,行政審查的環節也將大幅減少,市場各主體歸位盡責,專業性不斷提升。

那麽市場寄予厚望的註冊制具體有哪些特點呢?不妨看看新華社的相關介紹吧

信披是靈魂 以註冊制為中樞的監管體系正在形成

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我國明確提出股票發行註冊制,隨後中國資本市場便圍繞著這個目標掀起了一場全面而深層次的改革。

其實,各個國家和地區對註冊制並沒有統一規定,實行的內容也不盡相同,但有一個基本特點,那就是股票發行審核一定要以信息披露為中心,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監管層對發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充分性和及時性進行審核。

分析人士指出,發行核準制和註冊制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有實質性審核內容,在核準制框架里,證監會的主要精力放在企業盈利能力、是否有關聯交易等實質性審核上。而註冊制實施後,監管原則將從“行業監管”轉為“功能監管”,審核內容也將發生根本性轉變,原來的重點審核內容交由投資者自主判斷,而形式性審查的信息披露內容將成為未來關註重點。

業內專家認為,推進股票註冊制改革不僅順應了當前市場的發展要求,也是還權投資者的體現,從此監管層將不再為企業背書,行政審查的環節也將大幅減少,市場各主體歸位盡責,專業性不斷提升。

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改革目標指導下,中國資本市場必將發生質的變化。

信披是註冊制的靈魂。在這樣的理念下,監管層對新股發行流程重新梳理,建立申報即披露制度,發行方對自己的言行承擔責任,將所有的信息放置於陽光下,市場變得更加透明,公平原則得以體現,投資者利益得到更充分保護。

同時,一系列的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相隔十年的新“國九條”出臺,從新股改革到退市、並購重組,從新三板、區域市場到OTC私募等,信息披露貫穿改革,一套以註冊制為中樞的監管體系正在形成,它將為下一步的改革奠定堅實基礎。

去“偽市場化”的艱難 讓嚴刑峻法保駕護航

其實,IPO由核準制改為註冊制已經被呼籲多年,但遲遲未能推進,業內專家分析,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陷入了“市場化”迷局,要打破現狀,就要首先走出“偽市場化”困境。

1月IPO重啟後,正當大部分人們認為註冊制即將到來時,以奧賽康為代表的企業IPO被及時叫停時,瞬間引發了空前爭議。市場再一次用血淋淋的教訓發出警示:盲目的市場化不可行,市場化不意味著放任自流,當務之急需首先對“圈錢”、亂定價等行為進行嚴格限制,否則將會給廣大投資者帶來不可想象的災難。

有約束條件的市場化未必是件壞事。3月後證監會再度微調新股政策,用規則拓寬了募集資金的使用範圍,同時增加了老股轉讓的約束條件,“三高”問題首次在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中得到緩解。但也引來了新質疑,發行價成了可以計算的數學公式,由於一級市場的壓制,新股在二級市場接連爆炒。

可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改革應該首先抓住市場的主要矛盾,只有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其他問題才能迎刃而解。知名財經評論人皮海洲表示,雖然“三高”發行和新股爆炒都不是好事,但兩害相權取其輕,寧要新股炒作也不要“三高”發行,畢竟“三高”發行是“圈錢市”的烙印。

市場化改革是艱難的,正是因為一開始定位的偏差,導致後來的糾錯過程十分痛苦,而“偽市場化”又讓各方付出了沈痛代價。

實踐證明,有約束條件的市場化改革或是適合當前國情的最佳選擇,而這個約束不是行政管制,也不是窗口指導,而是一套真真正正強大的、讓市場各方有敬畏之心的法制體系。法治興則市場興,市場化必須以法治化作為保障,只有用法治化這套“嚴刑峻法”對各方行為進行約束,註冊制改革才能真正推進。

令人欣喜的是,一套嚴格地監管體系正在形成,從機構黑名單制度到有獎舉報制度,再到誠信數據庫正式運行,嚴格執法的理念正在貫徹著整個改革,它是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

新雛形顯現 註冊制以市場自身強大為前提

近日,一些數據引發人們關註。首先,據證監會官方數據顯示,6月IPO重啟的首批企業中,近年來首次出現網上中簽率高於網下申購的情況;此外,據權威機構對6月以來9只企業IPO情況的分析結果顯示,打新投資者參與1月打新卻未參與6月的投資者共有103.66萬人,占打新總數的46.74%;該數據還顯示,受中簽投資者惜售影響,炒新投資者入場時間有所延後,新股上市兩周平均2.17萬人買入,低於1月2.53萬人的平均水平。

這組數據表明,或受申購中簽率、打新收益水平雙雙下降的影響,6月有近半打新投資者選擇離場,同時在二級市場炒新中,新增投資者數量沒有增反而減少,這說明獲取巨額收益的人群,恰是一級市場網上中簽的普通投資者。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打新投資者結構、收益情況的變化,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釋放了一個信號,那就是一級市場開始向二級市場讓利,發行人向投資者讓利,公平原則更加體現,新規則讓習慣一級市場暴利的機構投資者大跌眼鏡,市場新雛形逐漸顯現。

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對新華網記者表示,該變化能否長期保持取決於後續的IPO發行情況,下半年證監會還會按照這個思路完成新股發行,目的是讓市場各方對新規則全面適應,從而建立市場良性發展的新環境,為註冊制的真正實現做準備、打基礎。

當前中國A股市場出現連續上漲,上證綜指創出一年來新高,這是宏觀經濟穩中向好、改革措施效果顯現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為市場集聚了信心帶來了人氣,更為下一步改革創造條件奠定基礎。

然而註冊制改革不是空口號,還需以資本市場真正強大為前提。當前中國資本市場在註冊制改革路上的確發生了蛻變,但這場蛻變仍不徹底,離最終目標還有距離,改革依然任重道遠。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