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粉紅兔子與白色小雞的癒療系貼圖,讓日本插畫家卡娜赫拉攻占LINE的排行榜, 《富比世》雜誌更形容她是:世界頂級的數位貼圖企業家。 一隻呆萌的粉紅小兔兔,與經常「凸槌」的白色小雞,你可能喊不出它們的名字,但一定看過朋友傳給你的LINE貼圖。這對風靡日本、台灣、香港與泰國的可愛好搭檔,是「卡娜赫拉的小動物」插畫系列主要角色,而念起來有點拗口的「卡娜赫拉(カナヘイ╱Kanahei)」,其實正是創作者的化名。 由於全家便利商店從去年十一月底起,連續推出三波「卡娜赫拉的小動物──可愛萬物論」全店行銷活動,兔子與小雞從手機裡跳出來,變身成抱枕、帆布袋、摺疊傘、體重計等生活用品,讓卡娜赫拉在台灣的知名度大幅提升。東方線上甚至為此做了網路聲量調查,台灣網民討論「卡娜赫拉」的熱度,從去年十一月的一千多則,短短三個月即暴增至一萬八千則。 她,低調神祕出道13年 真面目從未曝光全家整合行銷部部長吳雅卿進一步分析,近年肖像走紅有三大要素,分別是「萌」、「潮」與「陪伴感」,卡娜赫拉的創作即符合了萌與陪伴感,「我們全店行銷的選角策略,近年也傾向從通訊軟體、社群中去挖掘潛力明星。」別以為卡娜赫拉是日本新進竄紅的插畫家,她「出道」已有十三年,但真面目從未曝光過,更沒有人知道卡娜赫拉的真名;連在LINE的貼圖頒獎典禮上,她都堅持戴著長頸鹿面具上台,十足神祕低調。 三月底,卡娜赫拉赴港出席簽名會,回程途經台灣,在九份、饒河夜市的旅程縫隙中,我們才有機會在台北東區的咖啡館,與卡娜赫拉會面。即使與新垣結衣、戶田惠梨香等日本女星相比,卡娜赫拉的容貌也是毫不遜色,但她堅不露面,「我是我,作品是作品,光芒應該聚焦在作品上。」她堅定地說。 卡娜赫拉成為貼圖天后的奇幻旅程,得從二○○三年說起,當時她還是個十七歲的女高中生,卻已經擁有個人網站,更在網站上發布自創插畫桌布與表情符號,免費提供下載。「其實,我只是想要一個和同學不一樣的手機桌面。」她說。 在那個彩色手機剛上市、臉書與LINE都還沒成立的年代,簡單的動機,卻讓卡娜赫拉創作的可愛桌布與表情符號,在日本女高中生間「傳來傳去」。從家鄉愛媛縣的小生活圈一路傳遍全日本,更因此被日本青少女雜誌《SEVENTEEN》的雜誌編輯發掘,每月提供一頁彩色插畫,讓她自由發揮。 這股「傳來傳去」的擴散力,大抵就是卡娜赫拉在日本女性間維持高人氣的原因。之後卡娜赫拉更不斷拓展作品面向,除了平面插畫,也畫人物漫畫,以及3D的CG動畫、Flash動畫等,成為全方位的插畫、漫畫與動畫家。 雖然擁有許多粉絲,成名極早的卡娜赫拉,影響力始終局限於日本國內,直到一四年五月,LINE開放插畫家上架原創貼圖,同時舉辦原創貼圖大賞活動(LINE Creators Stamp Award),「我立刻就在推特(Twitter)上宣布我要參加。」「過了這麼久,我的讀者也都和我一樣,變成上班族或是家庭主婦,高中女生的小世界,漸漸出現了同事、家人,還有小孩。」育有兩個小男孩的卡娜赫拉說,很多從《SEVENTEEN》時期就跟隨她的粉絲反映:「最近都沒有適合我們這個年齡層的作品。」「好懷念以前卡娜赫拉的表情符號哦!」她,超級搶手 亞馬遜、迪士尼上門合作 沒有LINE的時候,人們就已經在簡訊使用笑臉、哭泣、生氣等簡單的表情符號。 善於掌握人心的卡娜赫拉一出手,連續兩年,「卡娜赫拉的小動物」貼圖都獲得LINE原創貼圖大賞第二名,在臉書的貼圖下載量,也高居日本國內第二名;在台灣,更一度創下單月貼圖傳送次數超過兩億次的紀錄。 最適合「傳來傳去」的LINE貼圖,一舉打開了卡娜赫拉的海外知名度,各項海內外合作案也陸續找上門來。 播出《精靈寶可夢》、《火影忍者》等走紅卡通的東京電視台,便是在一四年與卡娜赫拉簽下角色授權合約,迄今推出的文具、雜貨、填充玩偶等周邊商品,已經超過四百種。亞馬遜、迪士尼等國際級企業,也都與卡娜赫拉合作聯名貼圖,影響所及,甚至讓美國《富比世》雜誌以「世界頂級的數位貼圖企業家」來形容卡娜赫拉。 東京電視台統括部部長桔梗純分析,每個時代走紅的角色都與傳播媒介有關,史努比藉著報紙連載漫畫出名;迪士尼人物則是電影推動;「卡娜赫拉在LINE貼圖的人氣很高,再加上社群網站流行,這些都讓插畫家比以前更有發展空間。」根據LINE的統計數據,截至今年二月底,來自全球的LINE貼圖創作者,已經累積達五十二萬名,成功上架的原創貼圖數量則突破二十三萬組。在前仆後繼的貼圖浪潮中,已推出十四版貼圖的卡娜赫拉,幾乎每一組都能攻占熱門排行榜,堪稱是最能療癒人心的貼圖天后。 畫了十三年才達到今日成就,卡娜赫拉建議想要走這條路的人,「一定要持續畫、繼續畫,一直讓作品有曝光的機會,才能吸引粉絲;總之,就是要堅持下去。」她,創作規律 不因惡評就放棄死忠粉絲 陪同受訪的經紀人佐佐木、同時也是卡娜赫拉的先生透露,他們的孩子只知道媽媽是設計師,「但不知道媽媽就是卡娜赫拉的作者,家裡也沒有擺設任何相關商品。」「我們住在鄉下地方,出名會帶來困擾。」明確區別出插畫家與母親的身分;但在生活空間裡,卡娜赫拉並未將工作與私生活區隔開來,以十分自律的態度要求自己,「我每天早上七點目送小孩出門上學,九點開始工作。因為太專心,常一回神已經是傍晚,六點就要準備家人的晚餐。」且因臥室、工作室、廚房都是一步之隔,「我會一邊畫畫,一邊去廚房做事,等小孩九點睡覺後再去工作。」拜社群網路之賜,卡娜赫拉雖然不常接觸人群,卻能在推特上與讀者互動、獲取意見,讓LINE貼圖更加實用。不過,有喜歡的聲音,也會有討厭的聲音,這是每位公眾人物都無法逃避的問題。 面對惡評,卡娜赫拉顯得很冷靜,「我十七歲的時候就遇過惡意批評了,一開始我當然很受傷,但過幾年我就想開了。」她說:「人有百百種,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要喜歡我;只要記住還有其他人喜歡卡娜赫拉,而我不能因為這些惡評,就犧牲了喜歡我作品的人,對嗎?」延續了日本動漫作品傳遞「愛與勇氣」的核心思想,卡娜赫拉將LINE貼圖化為現代社群互動的最大值,看似無聲,卻傳送出人與人之間會心一笑的契機。 卡娜赫拉的創意煉金術 1. 傳來傳去力量大 不斷推出可以代替文字溝通的LINE貼圖,迄今已有14版。 2. 國際大咖加持 與亞馬遜、迪士尼合作,由卡娜赫拉畫出該企業的經典角色貼圖。 3. 從鐵粉找靈感 在推特上與粉絲互動,獲取「情緒情報」,轉化為創作養分。 撰文 / 鄧寧 |
如果有機會沿著雙北的自行車道騎一圈,你可以發現沿途一群又一群的流浪狗,綿延不絕。這個景象並不特別,台灣許多地方流浪貓狗只有越來越多,從未減少。在許多人眼中,這是個複雜難解的問題。當本刊編輯部內部討論這次動保的議題時,也曾這麼認為。 但,在由童子賢出面召集的座談會中,我們卻很意外的聽到幾個動保團體都指出:台南市找到方法,而且做得不錯,「我要給賴清德按一個讚!」童子賢也說。台南市為何能脫穎而出,讓常質疑政府管理方式的動保團體服氣?究竟「賴神」如何克服難解的動保習題?我們特地跑了一趟台南進行了解。 台南市流浪動物愛護協會理事長郭順雄指出,台南市直到八、九年前都還是全台排名前三的流浪動物問題城市,每年要處死上萬隻野貓野狗。 但如今攤開農委會動保統計,六都中有本事在二○一五年率先交出零安樂死好成績的,僅有台南市與高雄市,但台南市所內死亡率還不到六%,高雄市則是本島縣市中倒數第二差的二七%。而且,如果比較六都的動保人力與預算,台南市編制內人力僅有三十五人、每年實質動保業務費只有兩千多萬元,資源並不充裕。 可以說,無論從「業績」與「成本」看,台南市動保管理堪稱台灣的模範生。 第一招:從源頭管理 里長帶路,普查流浪動物五年 深入了解,我們發現,台南市之所以能夠找到解方,原因在於從源頭進行管理。當多數縣市至今仍對野外流浪狗貓數量毫無概念時,台南市過去五年已經下基本功,有系統的進行流浪動物數量普查。 不過五年前根本還沒有零安樂死壓力,為何賴清德會願意早人一步開始練基本功?賴清德接受本刊專訪表示,過去自己擔任立委時,台南市爆發過安南區三歲女童被野犬嚴重咬傷,以及成大外籍客座教授騎車被狗追、發生意外變成植物人兩起重大事件,讓他感觸良多,同時小時候也養過狗,一直覺得這是重要市政問題,「流浪動物也是城市的一分子。」「不能沒選票就不做。」 學醫的賴清德認為,解決流浪動物問題,就像醫師開處方治病一樣,要先知道問題有多嚴重,才有辦法開處方。 回憶當時首次聽動保業務簡報時,他第一個問的問題就是「到底外面的流浪狗有多少?」為了搞清楚台南動保處無法清楚回答的問題,他下令動員民政系統支援動保處做流浪動物普查,同時成立四十四人(含志工)的動物管制隊並劃分責任區,之後管制隊人員為每隻流浪動物拍照,鄰里長負責協助帶路尋找流浪動物,並確認照片內是否為當地常出沒的野犬野貓。許多人說管理流浪動物所費不貲,但賴清德表示:「這件事是花工,但不花錢。」 第二招:結紮後放回 大膽執行,跟動保團體化敵為友 首次普查結果出爐,賴清德發現台南市光流浪狗就有近一萬隻,「量要解決,不然沒辦法!」確定病因後,第二步則是運用動保團體資源,加速落實TNVR(誘捕、絕育、疫苗施打、回置)流浪動物絕育措施,讓二〇一二年總量還有近萬隻的流浪狗,成功在三年內減量五七%,提早為實踐零安樂死奠定良好基礎。 其實直到現在,台灣動保界對公共資源該放在廣建收容所,或加速落實TNVR仍爭論不休、無法形成共識,甚至動保法僅規範可以捕抓卻沒有允許回放,加上不少民眾也對結紮後的流浪動物放回社區有意見,所以過去無論中央或地方,幾乎沒有官員敢大膽支持結紮放回,頂多只是補助獸醫院結紮,因此大多成效不彰。 但賴清德認為,該做什麼選擇,這是「一點都不掙扎,很容易判斷。」他直言,台南市沒那麼多經費開收容所,而且官方收容量再多也抵不過流浪貓狗數量,所以做結紮放回是一個合理的管理方式。 賴清德勇於扛起施政責任支持TNVR,台南市動保處則透過對貓狗友善的鄰里長,影響較冷漠的鄰里長接納流浪動物,同時也與動保團體化敵為友、分工合作讓管理能更有效率,從二○一一年至一六年五月,台南市累計已投入超過二千三百萬元,並為約一萬五千隻流浪犬完成絕育。 第三招:培育工作犬 讓兇狗學會聽話,提升認養率 另外,賴清德很得意的是,他開出另一個處方籤:幫流浪狗狗找工作增加領養率。 「現在有保全,不用狗幫忙看家;有食品公司,也不需要狗幫忙打獵,人類社會這樣的變遷,讓很多狗都『失業』了!」台灣之心常務董事、獸醫師林雅哲這樣形容流浪狗的處境,這與賴清德的想法類似,「我們培訓流浪犬變成工作犬。」 台南市動保處長李朝全表示,許多被民眾通報住進動物之家的流浪狗,都是因為太兇悍,但同時,台南市也有很多魚塭、畜牧場需要兇悍的看守犬,如果能透過適當訓練讓這些狗學會聽從飼主指揮,就能讓弱點變優點,找到願意收養的新飼主,因此開始委外找專業訓練師來提供專業協助。目前五年累計培訓並媒合成功四千五百八十二隻工作犬,尤其對於較難被認養成犬與大型犬,更了提升認領養率。 別以為賴清德推動動保就是一帆風順,一位長年在第一線衝鋒的台南市動保處員工就指出,最開始的時候,不僅動保團體不相信、不願幫忙,還有一個團體是每兩星期就找市議員開記者會,攻擊台南動保做不好,也有愛護動物人士積極投書到市長信箱與動保人員筆戰,鄰里長對市府回置流浪貓狗有意見其實也不少,都是一步一腳印用耐心去溝通,才會有最後動保人士認同,不只願意幫忙TNVR,甚至還願意捐戶外狗屋給動保處。 「真的都是管理,不需要很多錢。」賴清德認為重點找到源頭問題,才能提出正確處方。他還舉例,台南處理飆車族問題也是同樣邏輯,先以車號追人,把過去三年查出近四百位飆車少年列案,然後派專人做家庭訪問,結果發現當中八成屬正常家庭小孩,而且七八%只是「剛好有閒,朋友邀約」才去飆車,最後他請員警加強輔導協助排除校園、家庭等問題,結果原本不知情的父母得知小孩飆車,家庭功能恢復,問題就迎刃而解。 流浪動物雖然棘手,台南市府團隊願意面對問題,又透過邏輯清楚的管理,再結合當地動保團體資源支援,依然做出讓大家眼睛一亮的成績。 撰文者林洧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