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證監會核發IPO批文 籌資總金額不超過61億元

3月24日,證監會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10家企業的首發申請,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61億元。

其中上交所主板有:陜西康惠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鐵流離合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瑞斯康達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新鳳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有:實豐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今飛凱達輪轂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創業板有:江蘇正丹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長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藝文化創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將有實豐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長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藝文化創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上述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61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715

證監會核準10家企業IPO批文 籌資總額不超59億元

證監會3月31日核發IPO批文,預計籌資總額不超過59億元。

其中,上交所主板:廣東世運電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新經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格爾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中小板:海南鈞達汽車飾件股份有限公司、周大生珠寶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傳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創業板:深圳友訊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將有上海格爾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

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上述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59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805

證監會核發10家企業IPO批文 籌資額不超過51億元

4月14日,據證監會官方微信消息,證監會核發10家企業IPO批文,籌資總額不超過51億元。

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以下企業的首發申請,上交所主板有: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奧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鳴誌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江陰市恒潤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壽仙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中小板有: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創業板:太龍(福建)商業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金陵體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將有江陰市恒潤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太龍(福建)商業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金陵體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

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上述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51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476

證監會核發10家IPO批文 總金額不超過60億元

4月21日,證監會今日核發10家企業IPO批文,籌資總金額不超過60億元。

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以下企業的首發申請,上交所主板有:重慶秦安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先達農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農墾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金牌廚櫃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海鷗冷卻塔股份有限公司、展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中小板有:廣東香山衡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偉隆閥門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創業板有:杭州雷迪克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煙臺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將有山東先達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金牌廚櫃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偉隆閥門股份有限公司、煙臺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上述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6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300

證監會核發10家企業IPO批文 籌資額不超過58億元

4月28日,據證監會官方微信消息,證監會核發10家企業IPO批文,籌資總額不超過58億元。

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以下企業的首發申請。

其中,上交所主板:上海保隆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頂點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馬傳動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中小板:貴陽新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天聖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創業板:廈門弘信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晶瑞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民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將有貴陽新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民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上述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58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286

證監會核發10家企業IPO批文 籌資額不超過46億元

5月5日,據證監會官方微信消息,證監會核發10家企業IPO批文,籌資總額不超過46億元。

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以下企業的首發申請。

其中,上交所主板:艾艾精密工業輸送系統(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誠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日播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華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我樂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中小板:深圳市安奈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三利譜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創業板: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雷利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將有艾艾精密工業輸送系統(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三利譜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上述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46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33

證監會核發10家IPO批文 籌資總金額不超過63億元

證監會5月19日消息,當日,證監會核發了10家企業的IPO批文,籌資總金額不超過63億元。

其中包括,上交所主板:山東惠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永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素時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菲林格爾木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中小板:深圳市衛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長纜電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交所創業板:寧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必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株洲飛鹿高新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806

獨家|華林證券IPO過會3個月,核準批文卻遲遲未來

華林證券於今年2月6日過會,截至目前已3月有余遲遲未拿到證監會核準批文,與之相比,過會更晚的南京證券在過會1個半月後已成功拿到IPO批文。

這引起了市場人士的猜疑。但也有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可能是因為IPO審查程序的關系。華林證券相關人士回應第一財經記者稱:“IPO的節奏是由證監會把控,我們也在積極地關註自身的IPO進程。目前華林證券仍處於靜默期,所以不方便做出回應,靜觀其變比較好。”

此前華林證券於2011年著手沖刺過IPO,但由於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原董事長薛榮年被處罰,華林證券登陸IPO的夢破碎。時隔7年華林證券再次沖刺A股,目前仍在等待證監會IPO批文,公司表示近期發展目標是“抓住時機求轉型”。

遲到的IPO發文

今年以來,已有5家券商成功過會,其中包括華林證券、南京證券、中信建投、長城證券以及最新過會的天風證券。而今年第一家過會的華林證券遲遲沒有收到證監會核發的IPO批文,而在3月13日上會的南京證券也於4月27日拿到了發行批文。未上會的證券公司中,國聯證券、紅塔證券目前處於“預先披露更新”狀態,中泰證券為“已反饋”狀態。

一般而言,企業遲遲未拿到證監會的IPO批文有幾大原因。某中型證券公司投行部人士對記者分析稱:“一種情況是企業規模較大、融資規模較大會對資本市場造成抽血的效應引發股市震蕩,譬如在3月8日過會的富士康,就是由於其融資規模過大——達272.5億元,加之當前A股並不穩定,因此截至目前還未拿到IPO批文。另一種情況是公司發生了一些事情,譬如涉及公司內部管理層發生變動、公司涉案、遭遇立案調查等,但這就很難說了。”此外,公司遇到突發事件也會影響到IPO進程,比如在過會後遭遇他人舉報證監會就要求其進行核查,等待核查後再下發IPO批文,但這類事情比較少,因為一般遭舉報多發生在過會之前。

此次華林證券IPO擬發行2.7億股,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公司資本金,以滿足業務規模擴大對資本金的需求。業內人士表示,華林證券體量較小,此次IPO募集的資金也較小,因此應該不是第一種情況。

北京一家中型券商投資銀行事業部的執行董事表示,公司遲遲未拿到IPO批文,可能與IPO的審查程序相關。該執行董事稱,一般企業過會分為有條件過會和無條件過會。有條件過會則是企業在審核一家企業時認為該企業存在一定的瑕疵,但這件事情不足以影響該企業過會則會進行有條件過會,遺留兩三個問題等待其回複或整改,等塵埃落定之後證監會再予以其IPO批文。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其拿批文的速度。

該執行董事說,無條件過會則是正常情況即企業按照一般流程過會即可。一般而言,從過會到批複,發行人與保薦機構還要做的工作包括會後事項審查、重大事項提示、封卷等三個步驟。據悉,各家投行會後事項審查主要解決的問題還是集中在運作方面的瑕疵。譬如在這一過程中或存在流程性的步驟比如封卷等會影響其拿批文的速度。如果這些流程比別人晚,譬如部分文件蓋章比較晚或材料提交晚會影響其拿IPO批文的速度。但影響時間不會太長。

但是,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華林證券屬於無條件過會。

上述中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只有券商遭遇行政處罰、重大處罰會對IPO的申報產生影響。第一財經查閱,盡管華林證券人員在2016年和2017年由於違法買賣股票等原因遭遇行政處罰,但這均屬於個人遭遇行政處罰而非華林券商本身。前述中型投行人士表示:“這些處罰在券商經營中較為常見,並不會對其IPO產生影響。”華林證券在招股書中稱,在2014年至2017年華林證券穩步在B類BBB級以上,有2次被評為A類,公司不存在因違法違規受到證監會及派出機構行政處罰、監管措施或是被司法機關處罰而在分類評級中被扣分的情形。

2月初在發審會上,發審委會議對華林證券提出詢問的問題主要涉及華林證券發生多起業務風險事件、開展承攬業務涉及的經濟糾紛、2017年發行人經營業績出現下滑等問題。

對於華林證券已有3個月之久未收到IPO發文,市場有諸多猜疑。

對此,華林證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清者自清,“IPO期間是企業比較特殊的時間段,華林證券敬畏資本市場。IPO的節奏是由證監會把控,我們也在積極地關註和了解自身的IPO進程。很感謝各界對華林證券的關心,受信息披露有相關規定和程序的影響目前華林證券仍處於靜默期,所以不方便做出回應,靜觀其變比較好。”

另外,記者致電華林證券此次IPO的會計師事務所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但兩位負責華林證券的註冊會計師沒有接聽電話。

華林證券兩次沖刺IPO

華林證券發源於公司前身為成立於1988年的江門證券,2003年2月通過增資擴股後更名為華林證券。值得註意的是這家中小券商在2011年就有登陸A股的打算。這與一位遭遇過被處罰的投行大佬薛榮年密不可分。

2011年曾在平安證券任職11年、曾擔任平安證券總經理的薛榮年加盟華林證券,擔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跟隨他的投行團隊也集體跳槽到華林證券,平安證券的諸多保薦項目也隨之被華林證券“挖了墻腳”。彼時華林證券想借薛榮年的實力籌備登陸A股的事宜,卻不料2013年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事發,薛榮年則在2015年12月因涉嫌內幕交易被監管部門調查,其涉嫌內幕交易非法獲利總金額超5億元。該投行大佬被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撤銷證券從業資格,被迫辭去華林證券董事長職務,華林證券登陸IPO的夢破碎。

7年後再次發力IPO。當前該券商實際負責人為林立,其此前也與平安系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自2006年至2015年曾任“平安系”的監事。自2016年3月至今任華林證券董事長,天眼查顯示林立旗下有34家公司。

華林證券三大股東,最大的股東為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持股71.62%,其背後的掌舵人為林立和鐘菊清,第三大股東方為深圳市希格瑪計算機有限公司持股8.43%,其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是鐘納。值得註意的是,華林證券招股書顯示,鐘菊清為林立的母親,鐘納和林立是表兄弟關系。

(華林證券股權結構。圖片來源:華林證券招股書)

從整體上看,當前華林證券屬於中小型券商。Wind資訊顯示,2017年其總資產為145億元,凈資產為37億元、凈資本為33億元,在可供比較的89家券商中排名66、70、56名。與其他33家上市券商相比華林證券排在最後一個梯隊,2017年中信證券歸母凈利潤為114億元,華林證券2017年戰績並不理想,僅略高於中原證券、第一創業、山西證券,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2億元、4.23億元、4.09億元 ,緊隨其後的是國海證券和太平洋證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76億元、1.16億元。

從歷年的戰績來看華林證券業績突飛猛進在於2015年。從2008年至2014年其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在0.2億元到2.37億元之間跳躍。2014年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為1.88億元,2015年大幅飆升至8.16億元,漲幅達3.3倍,此後又呈現逐漸滑落之態,2016、2017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89億元、4.63億元,降幅分別為27.8%、21.4%。從歷史上來看,2015年受益於資本市場的上揚,券商在2015年的業績普遍較好,隨後2年又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不盡相同。其業績主要依賴於經紀業務和投行業務。

華林證券在招股書中表示,近期公司的發展目標是抓住時機求轉型,通過IPO、再融資等多種方式補充凈資本,同時繼續新設營業部、覆蓋全國主要大中城市,提升核心業務能力,並完善業務資質,積極申請公募基金牌照、主經紀商(PB)業務資質和其他業務資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752

富士康獲IPO批文,未披露募資金額

5月11日,證監會發布消息,我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富士康及其承銷商將與上交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刊登招股文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892

寧德時代獲IPO批文,募集資金大幅縮減

5月18日,證監會核準了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籌資總額不超過60億元。據悉,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其中,“獨角獸”寧德時代備受關註,業界預計寧德時代的上市將刷新創業板的市值最高紀錄,成為創業板市值第一股。

值得註意的是,寧德時代此次募資金額較此前預披露招股書大幅縮水。根據預披露招股書,寧德時代計劃募集資金人民幣131.2 億元,其中68%的資金將用於湖西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32% 的資金用於動力及儲能電池研發。

目前寧德時代在國內市場的主要乘用車客戶包含吉利、 上汽、北汽、福汽、東風、長安、寶馬、蔚來等,主要客車用戶包含宇通、福汽、 湖南中車等,並且已經進入寶馬、大眾等國際一流整車企業的供應體系。

業績方面,2015年-2017 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 57.03億元、148.79億元及 199.97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人民幣9.51億元、30.89億元及42.88億元,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皆呈大幅度增場趨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3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