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經評論:翠華靠紅資打救?

1 : GS(14)@2016-09-30 08:07:23

最近不少飲食業上市公司紛被「染紅」,有上市不足兩年的海鮮酒家富臨(1443)賣盤予大陸新三板公司,亦有譽宴(1483)以及在港經營Italian Tomato的惟膳(8213)亦於本月賣盤予中資公司,餐飲股今期流行染紅。有業界人士認為,內地企業看準本地餐飲股代表行業具優勢,資金流入本港亦非壞事,亦代表本港飲食股具吸引力。他強調,雖然本港飲食業生意因經濟環境轉差而受損,但投資並非看短線,認為賣盤並非壞事。而原本經營茶餐廳的翠華(1314)年內亦不斷傳出賣盤消息,繼更換管理層、創辦人被踢走後,早幾日該股亦一度停牌,市場風聲鶴唳,不過最後只宣佈同為創辦人的何庭枝及張汝桃將部份翠華股權出售予主席李遠康,終究翠華會否如一般飲食股染紅?自翠華改走中高檔路線及進軍內地市場後,不單業績平平,質素亦每下愈況。有次與友人到翠華,午飯時間竟然不用等位,減少的不僅是自由行旅客,還有員工數目,令餐廳職員做不停手。另有飲食業界人士曾表示,本港餐飲市場越來越難做,人手又不足,中高檔餐廳或連鎖快餐店亦如是,業界人士形容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另有業界認為,現時很多準新人選擇酒店而非酒樓擺酒,令傳統酒家逐漸被淘汰,可見香港這一美食天堂或再容不下傳統餐廳,內地資金打救本港餐飲股「翻生」或會是出路之一。歌都有得唱:「怎樣流行,都不要越坐越近」,即使今期流行餐飲股染紅,承諾服務市民「1314」的翠華會否順向潮流,向內資跪低?記者:范穎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30/197860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680

百厭B倒狗餅落馬桶天真笑當無事打救靠狗狗

1 : GS(14)@2016-10-11 08:11:48

英國一隻「百厭星」日前將一大包狗糧全部倒進馬桶內後,竟自豪坦承狀舉扮無事,可愛得連讓母親都不忍出言苛責,但結果就苦了父親,還有狗狗!該名母親日前在網上分享片段,可見馬桶內竟浮滿無數啡色圓狀的狗餅,還穿着尿片、一頭金髮的布萊克(Blake)站在座廁旁,揮舞着一把地拖,似在苦惱如何解決「蘇州屎」。母親問布萊克是否他搞鬼時,他語氣自豪地應「是」。布萊克似是要證明這是自己的狀舉,他轉過頭便放下地拖,再舉起狗糧袋倒向馬桶,不過裏面已空空如也。母親見狀亦感無言:「我們要怎樣清理它們?」布萊克頓時懊惱地望向母親「噢、噢」叫,又俯身撐在馬桶上望向狗糧,似是才明白自己做錯事。片刻,布萊克便想出好計策,掩上廁所蓋「掩耳盜鈴」。母親亦無眼睇,同意掩上廁所蓋,「我不想執手尾,爸爸一會會想辦法清理」。此時狗狗走進洗手間前,看到心愛的狗糧被倒進馬桶,不願浪費吃了幾口。母子倆對能置身事外,有爸爸與狗狗幫忙清理,不禁相視而笑。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1/197975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527

鳴鏡高懸:等待智者打救世界

1 : GS(14)@2016-11-22 00:21:22

英國脫歐及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越來越多人擔心民粹主義抬頭,影響全球經濟及社會穩定。其實筆者在一兩年前已在個人網站評論世界極端主義、製造矛盾的政客正在已發展軍事強國抬頭,因大部份該地(包括香港)選民怨氣極深,排外情緒日益高漲。全球經濟不景氣,政府通脹數據未能反映因資產價格飛升對市民的負面影響,大部份打工仔、甚至專業人士都面對不同程度的生活質素下調壓力,零利率損害艱苦工作儲蓄族群的利益,中央銀行政策基本上只照顧有資產(但佔人口少數)階層,這情況預計只會日益惡化。經濟學的「長波理論」早已道出這情況:世界每大約60年應會發生一次大戰,使全球經濟、政治「推牌再來」。這巧合地和中國人的「一甲子」一致,經過60年發展,經濟周期已到頂部,要建設的都已經建設,因為經濟低迷,各國政府大量印錢,力求避免經濟滑坡。這周期因科技發展,超級通脹沒出現,但導致產能過剩、工作被機器人取代,通縮滯脹同時出現,民怨沸騰,保護主義抬頭,極端領袖出現,跟着就是戰爭發生,大規模破壞後再大量重建,真正需求湧現,周而復始,萬象更新。不幸地,我們現在的情況與二戰前很相似。相信絕大部份人(包括筆者)都不希望戰爭發生塗炭生靈,只希望智者出現能打破萬物皆有周期的宿命。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1/198401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487

樂視網稱有百億打救 業界存疑 A股尚未復牌 賈躍亭旗下酷派彈14%

1 : GS(14)@2016-12-30 08:07:29

【明報專訊】負面消息纏身的樂視年尾意外送驚喜,旗下於深圳上市的樂視網有望獲百億資金「打救」,在樂視網仍未復牌的情况下,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入主的酷派(2369)在消息刺激下飈升近14%。不過鑑於此前賈躍亭「煙霧彈」舉動甚多,有分析員對於該百億資金會否到位,仍是疑慮重重。

明報記者 武君

樂視網前日公告,已經引入戰略投資者,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涉及交易規模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不過公司稱交易仍存在不確定性,需要進一步磋商以簽訂正式合作協議,將繼續停牌,停牌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0個交易日。公告未有說明投資者身分及具體條款;樂視網去年曾引入鑫根基金作為戰略投資者,當時以5.39%的股份換來對方投資32億元。

主力購境外版權或影響港視頻

樂視網在港進行多項股票投資,樂視網持股58.6%的樂視致新持有TCL多媒體(1070)20.09%的權益,關聯企業中亦包括酷派多家附屬公司。除了投資股票之外,樂視網旗下樂視網信息技術(香港)主要在港進行境外版權的採購及終端產品海外銷售業務。雖然樂視強調本港和內地視頻版權有區分,但樂視網的財務狀况,最終或間接影響本港視頻業務。

其餘業務剛起步 仍在燒錢

在視頻和電視業務之外,賈躍亭大舉開展新業務,如手機、汽車、影業和金融等,不少剛剛起步,仍處於瘋狂燒錢階段,而超級汽車等非上市業務主要是靠上市公司資金反哺,賈躍亭曾稱,要在超級汽車上投資400億至500億元。

在樂視的業務系統內,上市公司只有樂視網及酷派,不過賈躍亭也不忘充分利用內地私募投資對科網概念的熱情,非上市公司亦進行了大規模的融資,各個生態業務在一級市場上也已經融資逾200億元。據第一財經計算,自2010年以來,包括樂視網上市平台和非上市平台的整個融資規模,或已經超過800億元。

協議沒約束力 資金未必到位

但就是如此巨額規模,還是無法填補及追上燒錢程度。至於是否真有百億資金投入,市場人士普遍存疑。耀才證券研究部高級分析員阮子曦表示,樂視網引入100億元投資應該是用公司股權來交換,但其汽車投資是天文數字,加上手機等業務燒錢速度之快,難說是否足夠,以前樂視也曾說過要引入政府資金,後來也是不了了之,對於是次宣稱的百億資金,需持觀望態度,不能盡信。亦有分析人士表示,框架協議不具約束力,且該100億元還沒有到位,也沒有說明何時到位,以及是用於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公司,仍不足以消除市場疑慮。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096&issue=201612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560

北水打救 港股尾市喘穩

1 : GS(14)@2017-04-08 20:10:58

【本報訊】特朗普上場後首次動武,向敘利亞發射巡航導彈,消息拖累恒指早市最多跌291點,失守24000點關,低見23982點;至下午3時A股收市後,尾市買盤吸納,收復大部份失地,收市報24267點,僅跌6點,跌幅0.03%;國企指數亦只失2點,收10273點。成交略增至888億元。港股通淨流入金額達28.6億元,創3月21日以來新高。全周恒指在4月份首周的4個交易日,累升155點,國企指數持平。內地股市未受影響,滬綜指保持4連升,收市升5點,收報3287點,再創2016年1月熔斷以來15個月高位,深成指收報10669點,升13點。滬深兩市成交5,664億元人民幣。


中國糖果4日累升134%

地緣政治風險增,金礦股及油股均造好,招金(1818)及紫金(2899)均升逾2%;三桶油亦造好,中石油(857)升2.3%,中海油(883)升1.49%,中石化(386)升1.39%。港交所公佈,3月份日均成交821億元,比2月升0.6%,股價昨微跌0.05%,收報195.9元。獲娃哈哈太子女宗馥莉買殼的中國糖果(8182),昨再爆升50.8%,全日高收0.445元,成交達2.3億元。中國糖果周一宣佈獲宗收購不少於50%股權,由於娃哈哈業務從沒上市,令市場產生憧憬。消息公佈後,股價4個交易日累升134%。娃哈哈集團發言人向內地傳媒表示,有關收購為宗馥莉個人行為,與集團無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8/199833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634

【科技籽】《週刊少年Jump》黃金年代不再 《全職獵人》復刊打救

1 : GS(14)@2017-06-16 01:48:40

厚厚一本的《週刊少年Jump》,實在很難儲,尤其在香港。



【科技籽:發燒專科】網絡不發達的年代,是港、日漫畫的黃金時期。日本《週刊少年Jump》的《Slam Dunk》(男兒當入樽)1993年開始連載,《龍珠Z》連載又未完結(1995年8月完結),加上《幽遊白書》等大作,創下每期銷量超過600萬本的傳奇!香港亦有《EX-am》、《天下少年》分途連載Jump的作品,但來到現在大作相繼完結,又有網上電子版,《週刊少年Jump》今年1月至3月的每期平均印刷數只有191.5萬本。不少fans期待冨樫義博的《Hunter×Hunter》(全職獵人)月尾再次連載,會帶來甚麼衝擊?



近年最多人鬧的日本漫畫家,應該非冨樫義博莫屬,不是他畫功差兼無橋,反而他的作品質素一直很有風格很高質(連載時的草稿除外),而且故事引人入勝,卻因為他每年只連載約10話,令fans極度失望,因愛成恨,更把《Hunter×Hunter》列入「有生之年」、「結局要個孫燒畀我」漫畫之首。2016年連載了11話,官方理由是因為作者腰痛,網民卻估計他是懶惰愛打機愛打麻雀,每逢看到有他的新消息,都會以《生存確認》為題,揶揄他「原來未死」。再來每次宣佈連載再開之後,網民又會猜想他打麻雀輸到無錢,或暫時未有機打,手痕畫幾話。說說數字,其實自2006年開始,每年連載話數已經非常不穩定,最叻2010年連載了20話,2015年卻完全休載,達成「休載率100%」成就,外國更有fans幫他製作了網站「Hiatus×Hiatus」(休載×休載),大量統計數字圖表(https://hiatus-hiatus.rhcloud.com)。來到今年,上月尾剛剛正式宣佈6月26日出版的《週刊少年Jump》30號,將會有《Hunter×Hunter》連載再開。fans怎樣看?香港漫畫網站「紙本分格」一員、《男兒當入樽》專頁「Slam Dunk-4814 Days After」主理人Karman說:「我睇佢都係連載10話左右,夠數出單行本又會停。」應該早已沒期待,加上作者最愛玩的國民RPG《勇者鬥惡龍》最新11集會於7月29日推出,情況的確不樂觀。



在《爆漫》中,我們看到成功的少年漫畫都要有熱血、友情、勝利的元素。「都未必,《死亡筆記》有熱血同勝利,但冇友情喎,佢殺晒自己啲friend喎。」Karman說。

Karman平常都只看單行本,喜歡把漫畫書拿上手的感覺。

Karman很喜歡冨樫義博,近期日本推出的《Jump流》,找來不同漫畫家示範畫漫畫。


創653萬本銷量 老翻即期《龍珠》中文手寫版

《週刊少年Jump》於1968年7月創刊,起初是雙周刊,到1969年轉為周刊,70年代代表作有橫跨40年至2016年才完結的《烏龍派出所》,還有1979年開始連載的《筋肉人》。如果你是40歲開外的漫畫迷,80年代要數經典會有《北斗之拳》、《魁!!男塾》、1984年開始的《龍珠》、1985年的《城市獵人》、1986年的《聖鬥士星矢》、1987年的《JoJo奇妙冒險》,去到1989年《週刊少年Jump》銷量已突破500萬本,那個年頭香港漫畫迷應該要去「大丸」買書,而且不是即期。之後近一點,還在看報紙的你應該最年輕都三十多歲吧!來到我們的黃金年代了!有《Slam Dunk》、冨樫義博代表作《幽遊白書》,還有1993年的《地獄老師》、1994年的《熱鬥小馬》、《浪客劍心》。1995年創下653萬本銷量紀錄。那絕對是全盛時期,在香港,未有授權漫畫推出時,已經有「海豹」等多間出版社推出不同版本單行本,當年在很多賣漫畫、遊戲的商場,更有即期的《龍珠》連載影印本賣,即是把日本《週刊少年Jump》的《龍珠》,用塗改液塗去日文對白,換成手寫中文對白,再影印出售,有不少學生會夾錢買來看,我經歷過,記得那應該是悟空變超級撒亞人的時期。年紀比我小的Karman卻只是聽過,「雖然我好鍾意《Slam Dunk》,但嗰個年代我仲讀緊小學,連《天下少年》都冇買,係睇單行本。」所以他手上的《天下少年》只從他在網上認識的「網友O」手中借來,為要研究當年港、日《Slam Dunk》結局的不同之處。



《Hunter×Hunter》今次連載再開,由361話開始,比較一下,只是早其一年開始連載的《One Piece》(右圖),已經去到868話。

不時會出現的《冨樫義博生存確認》日本網民改圖。


第一個黑暗時期

「我覺得嗰個年代係最勁嘅,不但有之前講嘅大作,仲有桂正和嘅作品。之後《Slam Dunk》、《幽遊白書》完了,還有《One Piece》(1997年)、《Hunter×Hunter》(1998年)、《Naruto》(火影忍者1999年)等作品頂上。」不過其實於1996年《Slam Dunk》完結之後,也出現過短暫低潮期,在1997年銷量曾跌至230萬本,當年《浪客劍心》已經是擔大旗之作。再來到十多二十歲的漫畫迷,應該都已習慣上網睇漫畫吧!就算之後會買回單行本收藏,但網上看最新連載方便得多,當然亦一早已經沒有港版《週刊少年Jump》了。說到港版,當年因為《龍珠》、《Slam Dunk》版權分別由「文化傳訊」、「自由人出版社」取得,所以才會分途推出連載主打《龍珠》的《EX-am》,以及主打《Slam Dunk》的《少年畫王》,之後《Slam Dunk》版權再易手至「天下出版」,才有《天下少年》出來。不過,雖說是每周連載,但也要遲日本一星期。說回日本,上年《火影忍者》、《暗殺教室》、《Bleach》、《烏龍派出所》、《美食獵人》相繼完結,《One Piece》單天保至尊,應該是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當然,日本有合法的網上電子版也是主要因素。



1996年6月21日,香港《天下少年》的封面,你出世未?

Karman在網上買回這幾期《週刊少年Jump》,因為還有井上雄彥的4期完連載《Hang Time》,以Jordan神為主題。

當年井上雄彥在黑板上畫的《10 Days After》,曾推出不同版本的印刷版,不過也只是記錄黑板上的畫面。


港版獨有《Slam Dunk》結局篇彩稿

Karman可說是香港的《Slam Dunk》專家,最愛漫畫家井上雄彥。「當然鍾意打籃球睇《Slam Dunk》,更加喜歡井上老師特立獨行嘅個性,好似會喺第1部完結後去神奈川縣一間高中嘅課室黑板上畫《10 Days After》,又會為展覽親自畫畫到開展前夜,見到fans又會出嚟同佢哋打籃球,親民得嚟有一種獨特嘅魅力。」想到在這個專題找Karman訪問,還因為看到他早前一篇在「紙本分格」的分析文章,就是說《Slam Dunk》結局篇有香港獨有的彩稿。「當時有個網友話我知,我真係冇印象亦唔知有件咁嘅事,半信半疑下,網友直情拎番本《天下少年》上嚟,同我啲《週刊少年Jump》對比,咦,真係喎,就算日本版嘅彩稿都唔係呢種彩色,之後問佢借咗嚟逐個位對,發現都有幾多唔同,而且真係未喺其他地方見過。如果當年呢啲彩稿係為香港版而畫,咁都幾犀利。」那個犀利年代,曾經歷過的你,現在還有看漫畫嗎?還有追哪一本《週刊少年Jump》作品?還有拿着實體書看嗎?我們那一代漫畫迷都喜歡揭來揭去、看完再看的感覺,趁現在有點熱血有點衝動,快去摷你床下底的漫畫出來翻看吧!



1993年至1994年,還有桂正和的《DNA2》。

若不是Karman提起,也不記得當年香港初有授權版日本漫畫,《龍珠》單行本因想緊貼日本進度,而分途推出最新和第1期,那是1992年8月。

早年天下推出的完全版《Slam Dunk》,當然也要收藏。


《Slam Dunk》結局篇連載對比,右邊就是港版獨有的彩稿版。

令fans又愛又恨的冨樫義博。


《週刊少年Jump》50周年展

《週刊少年Jump》明年踏入50周年,將分三期舉行展覽,第一擊於7月18日至10月15日在東京六本木Hills森美術館舉行,漫畫迷值得一去朝聖。



記者:陳孝義攝影:林栢鈞編輯:馮秀珍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14/200546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493

財經評論:Mini K打救K場?

1 : GS(14)@2017-09-17 17:29:34

唱K曾幾何時大行其道,但現時提起,感覺已經有點「娘娘哋」。不過,Red Mr上月率先將內地盛行的Mini K(迷你電話亭K房)引入香港,似乎有機會轉化危機。
Mini K早於內地非常流行,大型商場實有一部。記者數年前於內地試玩後,一直期待若然Mini K打入香港,對傳統K場該有多大衝擊,只是想不到引入Mini K的不是new player,而是與Neway一同壟斷K場的Red Mr。現時Red Mr共設三部Mini K,分別位於銅鑼灣及尖沙咀分店,每部投資額達6位數字。記者最近經過,Mini K居然要排隊,此情況已是近年K場少見。雖然Mini K只是一個有三面玻璃小空間,最多能坐兩人,但戴着耳機高歌,加上沒有K房煙味,唱起來也有一點氣氛。目前全國約有3萬間Mini K,根據艾媒諮詢(iiMedia Research)「2017年中國線下迷你KTV專題研究報告」,預期明年Mini K於內地的市場規模甚至可升至70億元人民幣(約82億港元)。或許,K場生意只是一場規模戰。目前Red Mr普通K房每位收費近百元起跳,黃金時間收近300元,雖然不是按鐘計,而且有餐飲成本,但一間K房同時起碼可以容納5位客戶,人數至少是Mini K的兩倍。而Mini K30蚊唱15分鐘計,唱足一小時才賺120元,對Red Mr而言應不算特別好賺,但能夠趁其他new player進場前,將其收歸旗下,起碼無被打殘。不過,Mini K於內地能夠成功,不得不提由微信帶挈,微信於內地幾乎無孔不入,Mini K連接微信系統,唱K期間自動錄音上載,可即時傳送予朋友,甚至可用來參加歌唱比賽,又是另一種玩法。至於引入香港後,如何加強與社交平台合作、平衡香港貴租成本,看來仍要探路。記者:陳洛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3/201515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160

知己知彼:iPhone X打救中國市場?

1 : GS(14)@2017-09-17 17:38:11

近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iPhone開始失寵,蘋果市佔率逐漸被國產手機品牌蠶食,2015年尚守住三甲之位,今年第二季首次跌至第五位,更被小米爬頭。而今次適逢蘋果十周年,iPhone X隆重登場,究竟可唔可以令疲弱嘅大中華市場鹹魚翻生?蘋果曾經係內地市場的寵兒,由2012年起,一直穩佔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嘅頭三位,銷售增長強勁,但依家大中華市場的嘅業績就變成「陀衰家」。要翻身首先知自己衰啲乜,正所謂喺邊到跌低就喺邊到企返起身。原因有好多,但喺呢個咩都睇樣嘅世界,蘋果最主要衰在iPhone6、iPhone6s、iPhone7外型太相似。大陸人搶新iPhone係為乜?當然係為炫富,錢唔係問題,越貴越好,但係買左新iPhone冇人睇得出就係問題。傳咗咁耐,千呼萬喚始出來,新鮮出爐嘅iPhone X外型有重大突破,摒棄Home鍵,採全螢幕設計,邊框幼窄,係現時螢幕最大嘅iPhone,令人眼前一亮,仲比iPhone7甚至iPhone8更輕更薄。雖然售價分分鐘上萬,香港人可能唔捨得買,但大陸咁多土豪,一萬幾千蚊對佢地嚟只係散紙。正式開賣時,中港兩地勢必掀起新一輪炒iPhone熱潮,到時iPhone X就唔止一萬,炒高幾成仍會有價有市。相信iPhone X可以拉升蘋果大中華地區的銷售,只要出貨量保持平穩,在今年第4季或明年第一季,蘋果有望重返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三甲。風吹知
https://www.facebook.com/windknows/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5/201532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221

萬達海航 先後獲巨企「打救」

1 : GS(14)@2018-02-20 08:06:13

【明報專訊】去年中國一場「排查風暴」,打擊一眾海外收購進取派包括海航、萬達等巨企,但萬達去年先獲富力(2777)及融創(1918)以逾630億元收購資產,近日又再獲騰訊(0700)、融創以340億元接手退市時高息招徠的投資者持股,連同今次恒地(0012)在海航債務死線前出手買地,到底接手民企資產是否「國家任務」?

有接近內地發展商人士分析,海航、萬達所遇到的均是政治問題,非單純「數字」可解決。中資一向採「不做不錯」原則行事,但今次恒地出手後,加上收購溢價不大,相信「中資會見機即收」。海航先出售非上市體系的地皮,保留上市公司國際建投(0687)亦是為日後留一手。

海航料暫時減少在港投地

但海航是否能藉此脫身,他直言今次賣地,海航及建投帳面看似獲利,但要計及前期費用、延期還款的利息上升或罰息等,相信仍是「帳面賺錢、帳底虧錢」,亦相信建投尚需出售餘下的兩幅地理位置較次等的地皮解困,因中港銀行在風暴一日未明,都不敢再實質借錢予海航系。

另有市場人士稱,恒地接貨較中資「名正言順」,看似「無執到寶」,但事實上地價已被海航推高,日後恒地開高價亦無可厚非。至於海航曾稱有意繼續在港投地,上述人士相信海航為保平安,將不敢再亂發展,入標也可能只是「做做樣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360&issue=201802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5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