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文化籽】橫度《龍虎門》重現報攤 復刻香港打不死精神

1 : GS(14)@2015-09-25 01:25:36

集體回憶有價。有人替黃玉郎(左)復刻經典之作《龍虎門》,他耍出王小虎功架以示支持。死忠粉絲邵仲衡(右)更變身他最愛角色火雲邪神,與偶像來個隔空交手。



【文化籽:藝文沙龍】數港漫經典,《龍虎門》肯定排首位,它曾橫掃各國唐人街,它不只是一本漫畫,而是一個時代。看中本土回憶有市有價,出版社「創造館」總監余兒膽粗粗復刻原名《小流氓》的這本港漫始祖,復刻版沿用舊式橫度印刷,追求原汁原味,堅持在書報攤發售,希望再培訓讀者每周追書習慣。余兒:「本土有市場,就像荔園與《大時代》,重出江湖總能成為熱話,因為那些年單純美好,抗爭故事都洋溢人情味。」


復刻《龍虎門》等於重塑一個「打甩門牙帶血吞」的大無畏時代。紙媒窮途,舊原來可以這樣的懷。明天起,一個報攤將會出現兩個版本的《龍虎門》,新舊過招。今年港漫風起雲湧,連載25年的《風雲》在年初畫上句號,一個武林的終結,喚起另一個老江湖復活,卻都反映一個殘酷真相──港漫黃金年代已過。連入行半個世紀,事業大起大落的《龍虎門》原創作者黃玉郎也黯然紙媒沒落,已進入網媒帶動紙媒的被動格局,故縱然《龍虎門》版權不屬於他,仍願意受訪支持,親述《龍虎門》蘊藏的香港精神。「《龍虎門》絕對能代表香港當時的社會意識,勤力、有勇氣、不怕捱、打不死,這些精神元素很重要,是今日香港繁榮的支柱。」65歲的黃玉郎侃侃而談,解釋打不死非指打架,而是「做事業也好、工作上遇到困難不怕,做錯了仍然努力拼搏」這現今香港已流失的骨膠原。本身是漫畫編劇和作家的余兒說:「昔日整個年代也很單純,做出版的很單純,社會也很單純,本土得來開心。」《龍虎門》寫草根英雄的抗爭故事,拳腳無情還是看到人情味。「像去打羅剎教,主角雖各有想法,但只要認定自己手執正義旗幟,便萬眾一心目標一致,總之你不對我便去對抗你,當時的人就是這樣純粹和簡單。現在我們的社會也在不斷抗爭,但情況複雜得多,就算去對抗邪惡,自己本身也可能心術不正。」問玉郎大帝,他筆下的龍虎群英若然生於兵賊不分、人獸同途的當下香港亂世會否很「忙」,難為正邪定分界?抵死的他拋出一句:「會打錯人囉。」由《小流氓》到《龍虎門》,世界觀擴大了,但羅剎教、白蓮教不是帶讀者周遊列國,而是黃玉郎精心部署的「覺悟」:尚武縱是潛藏慾望,但在現實世界縱遇不公也不能武力解決。「是啊,以暴易暴只能在武林,在現實社會行不通。《小流氓》由第七十五期開始,我已覺得背景已不可以在香港,轉戰日本,然後很多故事搬到異鄉。」



復刻復刻《龍虎門》明天出版,周刊形式推出,每本售十七元。

新著黃玉郎最喜歡的角色是石黑龍,坦言根本就是寫他自己:「夠爽直、開朗之餘又帶點霸氣。」

元祖今次復刻《龍虎門》,以橫度原汁原味推出絕對是賣點。



邵仲衡:沒錢買《小流氓》就偷

「拳頭暴力加血腥,打到捧住啲腸你會覺得很過癮。」因《大時代》重播而爆紅的邵仲衡是《龍虎門》粉絲,幾歲人仔第一本自掏腰包買的港漫就是《小流氓》,在灣仔長大的他,1969年與家人品茗後在酒樓門口報紙檔,被《小流氓》創刊號拳頭與枕頭並重的封面吸引,「小時候有錢一定期期買,沒錢也要偷,偷到差點被拉上差館也無悔。」邵仲衡佩服黃玉郎的創作,加上武俠元素,是當年男孩成長養份兼十九區通識。「不是中國不是台灣,《小流氓》和《龍虎門》是典型香港孕育出來的一種視覺語言。說的是正義感、嫉惡如仇、是非對錯,它影響着香港人長大。」當年公仔書被視為教壞細路的「打書」,邵仲衡是被長輩沒收再買過、蓋着棉被期期追看一族,當年畫聖誕卡送給同學也是畫王小龍與王小虎。「Omega眉、黃玉郎式肌理與棍風,影響我很深。」



邵仲衡當年十歲未到,為了追看《小流氓》連偷書都夠膽,他愛當年港漫繪出一個單純、正邪對立和有人情味的世界。

「電話風筒」和「電話鞋」不是周星馳首創,黃玉郎幾十年前已經想到此橋,還得戚說周星馳是他讀者。





黃玉郎:靈感來自春園街市井之徒

港漫還有社會功能。「七八十年代香港開始經濟起飛,卻累積貪污等社會問題與不公,港漫作為宣洩的工具,甚至成為草根生活一部份,當時《小流氓》轉載於報紙,我們也會去買報紙。」1975年10月香港政府正式通過「不良刊物法例」,警方派員往書報攤取締、抓人,氣勢似要把漫畫趕盡殺絕。黃玉郎在窮途末路的絕境下,邀同行包括同敵共商對策,發起自律運動,請業界停止出版色情書,還決定開辦漫畫日報連載《小流氓》,乘勢把之易名《龍虎門》,改為橫度出版,先在《金報》每日連載,然後全彩色印刷。他的策略是博港府不敢對抗報紙,結果《龍虎門》短短二十期之間,銷量由七萬攀升至十五萬,奠定了黃玉郎統一香港漫畫界大業的基礎,八十年代香港更晉身為世界三大漫畫出產地之一。「我真的以為要被滅頂,呢鋪冚包散。」黃玉郎說得咬牙切齒。一個鯉魚翻身,他把打擊變成機會,逼自己一天寫兩版變成四版漫畫,戒賭減少去蒲,結果開創了港漫周刊式出版的新世代,《龍虎門》為他的王朝賺大錢,「多得政府與輿論對漫畫業的衝擊,令我發揮了潛能,也令香港漫畫界更容易入屋,開創了漫畫新紀元。」黃玉郎回憶說,《小流氓》故事靈感來自當年他居住灣仔,在春園街附近出沒的一群市井年輕人。「他們老闆是個肥佬,這班爛仔不是黑社會,平時寸寸貢又不至於蝦蝦霸霸,我覺得他們很有趣,加了武俠想像把他們畫了出來。」黃玉郎強調,書名雖然叫《小流氓》但主角都是正義人物,只是不想把漫畫造作地改名成《小英雄》。天馬行空似乎是黃玉郎天賦,後天則靠中國四大名著(除《紅樓夢》)、金庸、梁羽生、古龍、《武俠世界》,讓他可以寫出百變招式和劇情,還有電影的幫助。「都因張徹導演,否則《小流氓》何來這麼多血到處噴?」被我喻為cult王的黃玉郎笑指。



昔日《龍虎門》的橫度封面,期期都是嘔心瀝血之作。

黃玉郎不時在漫畫加插心聲,連年曆卡遲印好也會向讀者交代,玉郎信箱會於稍後的復刻版精選重刊。

紙媒末路,余兒獨走偏鋒復刻經典《龍虎門》,他深信有死硬粉絲市場,若出書反應理想,或會辦展覽、設計相關精品。



余兒:只求輸少或平手當贏

余兒認為,《小流氓》轉為《龍虎門》是被公認黃玉郎最巔峯的時期,應該有粉絲追捧,故復刻消息一出,不少郎粉已踴躍表態,掏十七元買書冇問題,但希望復刻版保持原裝賣兩毫的價錢標籤。「愛得深才會如此執着,黃玉郎和那個時代,真是有一班很死忠的粉絲。」他初衷是把《龍虎門》寫成小說,在研究過程中發現舊漫畫的封面吸引,萌生復刻念頭。向文化傳信買版權、自資六位數字出版,余兒坦言只求輸少或打平手當贏,不期望可以吸納新讀者,但求能令粉絲或錯過了的舊人重拾集體回憶。余兒說:「《小流氓》於第九十九期易名為《龍虎門》轉橫度,這版本僅存活過約三年,如果現在冇市場,證明這東西已沒有時代價值,消失了也不需可惜。」由兩毫子賣到17元,《小流氓》創刊至今變為《新著龍虎門》,九死邪功永遠無限復活,外傳與潮華版合訂本依然如枝竹火腩飯,是男人的浪漫,可惜昔日的香港精神早已進入「虛無」境界。



1969年,黃玉郎創作市井英雄對抗黑幫壞分子的《小流氓》,創刊號有拳頭又有枕頭,深得香港仔共鳴。

李小龍電影深深影響了香港,更間接刺激《小流氓》的銷量,當時《小流氓》甚至用李小龍當封面。



記者:鄭天儀攝影:梁志永、伍慶泉、鄧鴻欣編輯:陳漢榮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924/193065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613

陳景祥﹕南海升溫 打不起來

1 : GS(14)@2016-07-13 04:44:04

【明報專訊】海牙國際仲裁法庭昨天就菲律賓提出的南海仲裁案作出裁決(執筆時仍未知結果),中國一直強調「不參與、不接受、不承認」的強硬立場,認為仲裁結果只是一張廢紙,但與此同時,中國對仲裁結果卻表現出焦慮的一面,包括軍方在南海進行連串實彈演習、外交部主動和新任菲律賓總統拉關係緩和氣氛,還有是要求撤銷仲裁。

中國表面強硬 難掩焦慮

有關南海主權的爭議歷史,近期有大量文章深入分析;領土和領海的紛爭有所不同,北京經常說的「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的神聖領土」,是以歷史引證某地原來就屬於中國,然而領海就有所不同,在國際領海爭議中,「歷史水域」的概念不被接受,所以在官方的宣傳文字中間,北京極少用「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海」的說法。

領海劃界在國際上沒有「普世標準」,各國都只是按本身利益提出訴求,中國與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東盟國家在2002年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其中第四條規定,有關爭議應由直接相關的當事國通過談判協商解決。現在菲方不透過談判解決爭議,卻提起仲裁,中國認為菲方是違背了「約定必須遵守」的國際原則,這方面中國是有道理的。

此外,中國在2006年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內的規定,指仲裁庭不應對領土問題作出裁定。《海洋法公約》第298條有「排除性聲明」,不接受第三方強制爭端解決程序,中國因此堅持,仲裁庭不應管轄南海爭議案。

不過,儘管中國和菲律賓都循國際法或國家協議為自己的行動辯護,然而歸根究柢,國際領土或領海的爭議,背後都是由實力較量決定最終結果,菲律賓不斷挑戰中國的底線,主要原因還是有美國在背後撐腰。隨着仲裁結果公布,南海爭議會否因為各方無法妥協,而爆發一場軍事衝突?

菲美有國防協約 美軍仍克制

美國與菲律賓在60年前就簽訂了國防協約,如果南海局勢升溫,美國就要承擔軍事支持菲律賓的責任。過去兩周不斷有報道指美國正派遣航母和驅逐艦駛入南中國海,但至今為止,美國仍沒有公開提出就南海主權聲索問題與菲律賓展開合作建議;換句話說,美軍現在南海僅屬展示實力,但與菲方沒有任何「協防捍衛南海」的計劃。

隨着南海局勢升溫,一場名為「中美智庫南海問題對話會」7月5日在華府召開,出席者雖並非現任官員(有前任的如國務委員戴秉國),但雙方卻表達了要繼續溝通協調的意願,顯示南海上空雖「戰雲密佈」,爆發戰事的機會卻不高。

[陳景祥 齊物論]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46&issue=201607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467

【唔係鐵係聖衣】星矢30年MV 高登二創聖鬥士:我是打不死的小宇宙

1 : GS(14)@2016-08-09 07:33:04

04年,地下樂隊Libido將星矢日文主題曲前半首,二次創作成為好熱血嘅廣東話版。


有一種Language,叫做星矢。一句「無敵嘅聖衣」,邊個高登仔唔識唱先?撞正動漫《聖鬥士星矢》30周年,今日起銅鑼灣有一比一真人原大嘅聖衣展覽。呢個時候,小編發揮咗小宇宙,搵來兩批對星矢極有影響力嘅人物,世紀合作搞番首MV。有今生,冇來世。04年,香港地下樂隊Libido,將星矢日文主題曲,二次創作成為「無敵嘅聖衣」,更曾登上高登十大膠歌之一。08年,廣州網絡歌手常愚蠢(真名:黃春暉),將後半段再三次創作成為終極版,並且重新演唱,成為網絡間紅透百幾萬hit rate嘅星矢迷必然朝聖之經典歌。但其實,今日出街嘅呢首世紀MV,本來就不會存在……***一個月前,小編知道一比一聖衣會嚟香港展覽,已經萌起撮合呢首世紀合唱嘅念頭,但係人生嘅挫敗同星矢趴低嘅次數一樣咁多,種種原因底下,令呢首歌胎死腹中。直至10日前,件事先有突破性發展,小編終於聯絡得上Libido,我哋用咗10日時間,經歷咗錄歌、8號波、去band房、去荒山野嶺。終於,聖衣如期到港,Times Square答允提供場地拍攝,連身在廣州嘅常愚蠢,亦被大家嘅小宇宙感動咗,自拍片段畀《蘋果》剪輯。呢件事證明,世上係有小宇宙嘅。然後,《蘋果》獨家2016年版《聖鬥士星矢》港中大合唱MV,先至可以面世。呢種叫做乜嘢精神?呢種就係星矢式打不死永不放棄嘅精神,係星矢教曉我哋嘅。10日前,小編諗過放棄,但好在冇。有嘢想做,就要坐言起行;唔郁,就輸一世。***有一種Language,叫做星矢。常愚蠢兄係廣州人,佢喺訪問中同小編講出最激動人心嘅一句︰「粵語係世上最霸氣嘅語言,冇之一。」小編聽到喊咗出嚟。亦因為呢個原因,佢嘅三次創作,堅持用廣東話去作詞,而唔係普通話。對,仲有乜嘢完美得過,一首用廣東話演唱嘅《聖鬥士星矢》?場地︰Times Square鳴謝︰常愚蠢‧射手座;Libido‧處女座攝影︰峰‧雙魚座;Neo‧雙魚座文‧採‧編‧導‧剪︰Roy‧天馬座





認住佢,佢叫阿Ky,就係佢發明咗「無敵嘅聖衣」呢句萬能key,之後先至會出現「無敵嘅結衣」。

08年,輪到佢,廣州網絡歌手常愚蠢,將星矢主題曲尾段再三次創作,網上較為流傳嘅版本,亦係由佢主唱。

燃燒吧!時代廣場星矢30周年展!



靚仔一輝,似女人嘅阿瞬係佢弟弟。呢句歌詞終於有畫面喇!

冰河真係好cool,佢一直企喺度,冇出過聲

各位星矢迷放心,紫龍隻眼醫返好喇!



成日last minute先出現嘅一輝,今次提早出現喇!

今次全賴有樂隊keyboard手Maggie,如果唔係佢及時回覆小編嘅pm,就撮合唔到今次世紀大合唱。更要感謝Maggie幫手混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09/197292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127

打不忠牌無着數 特朗普急縮

1 : GS(14)@2016-09-27 08:02:06

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前發生「情婦風波」,共和黨特朗普早前揚言,打算請希拉莉丈夫克林頓舊情婦弗勞爾斯(Gennifer Flowers)坐第一排「踩場」,惟其陣營急稱沒有此事。分析相信,打不忠牌對特朗普毫無好處。民主黨女策略師馬什表示:「他幹嗎要這樣對希拉莉?(丈夫不忠)不是她責任,婦女不會認為這樣對她公平。他的鐵粉會喜歡此舉,但他亟需爭取的白人大學程度女選民不會,這樣做只會傷害他自己。」民調顯示他在這些女選民支持率落後希拉莉25個百分點。


「自己也玩女人」

反特朗普共和黨女策略師帕克亦指,民調顯示就算不太喜歡希拉莉的女選民,亦會對她受不忠牌打擊感同情,特朗普「自己也玩女人,還公開吹噓,他不能佔道德高地」。有過三段婚姻的特朗普,本身情史也不見得乾淨,隨時攻擊不成反受罪。美國《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7/197830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236

【飲食籽】打不死!華香雞重出江湖

1 : GS(14)@2016-12-01 08:09:13

58歲的華香雞老闆陳志強,生意上曾經歷大起大跌,卻有副打不死的精神。



【飲食籽:識飲惜食】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華香雞,曾經是老一輩的美好回憶。1988年,它的第一間外賣店登陸荃灣,後來更越做越好,全盛時期有十多間分店偏佈港九。四年多前,它卻逃不過禽流感及加租的厄運,黯然退下戰場,全線結業。最近,這老朋友重現江湖。再次選址荃灣,不介意位置偏僻,不介意由零開始,久別重逢,老闆陳志強最想說的只有一句:「我回來了!」



華香雞的誕生,由40年前開始。「本來我和家人是想移民泰國的,怎料輾轉來到香港,還在這落地生根。」1976年,乳臭未乾的18歲汕頭小伙子陳志強,因機緣巧合來到香港,卻改變了他的一生。書,讀不多,也不諳英文,惟有由低做起,當上一年多廚房工後,為了想賺多幾分錢,就跑去地盤做當時最危險最辛苦的「釘板」。「想當年釘板好搵錢的,做茶樓每月賺500元,釘板每日已賺500元了!我又好慳,嫖賭飲吹全不碰。」強哥還笑說,當年每朝會吃個糯米雞做早點,貪其又大又飽肚。而午飯,就選個最便宜的,但求有米落肚便行。就這樣,兩年後他就儲了人生第一桶金,以兩萬多元頂了親戚一塊六畝地的農場來養雞。不消兩年,他賣雞賺來的錢已足夠再購入錦田另一塊十畝大的農場,正式開展其養雞事業。「別人着重研究雞怎樣養才會大得快,又省飼料,我卻喜歡研究雞要怎樣養才美味。」強哥就由飼料出發,親身到台灣跟雞農學習養雞技術、烹調及銷售技巧等。「以前在大陸讀書,學過『五進法』。將雞分成五組,分別以五種飼料餵,再選出最肥的一群,以五個不同配方餵飼,如不同產地黃豆粉、花生麩等,逐個試,試到最好為止。」這方法,令他的雞比其他農場出品的更肥美大隻,且能多賺兩元,當時不少著名做雞饌的酒樓也是向他入貨,如三悅及悅香飯店等。但強哥還未滿足,「供貨予酒樓,每隻雞只要20多元,但他們卻賣百多元,中間的利潤可想而知有多少。所以我的目標是要開食店,自己賣雞。」他笑說。講得出做得到,1988年,屬於他的第一間「華香雞」終於誕生。


寂寂無聞小店 變人氣食店

「起初的雞還未叫華香雞,朋友說這不就是『強哥味道』嗎?還揶揄是『強哥雞』。」就這樣,一間寂寂無聞的小店,搖身一變成了人氣食店。高峯期還開設超過10間分店,每日賣過千隻雞,每月賺5至10萬也非難事。可惜好景不常,在最得意之時,他遇上了無情的禽流感。「我人生遇過幾場災難,第一場就是1997年的禽流感,蝕了過千萬元。」痛定思痛,賣雞不成,他改為經營其他菜館,如做經典粵菜的「三元樓」、潮州菜「雅姿娘」、客家菜「自家人」及上海菜「大滬人家」等,百花齊放。然而,縱然捱得過2003年的金融海嘯,偏偏在2009年,他又遇上了另一場災難──瘋狂加租。「最典型是,最好生意的花園街華香雞店,本來10萬租,卻加到25萬,當然要走人。其他分店也是這樣,最少加一半甚至一倍。」強哥語帶欷歔道。一間關門又一間,最後在2012年,他將全部16間的店統統結束。不過,令他黯然離場的原因,其實還有一個,「當時父母剛過身,就發生了兄弟爭產事件,就是錦田那幅地。這是很傷心的事,浪費我很多精力,不是處理生意,而是處理兄弟間的關係,也是令華香雞停步的原因。」累了,算了。舊事重提,強哥的心畢竟仍是痛。



華香雞 每隻$138味道比白切雞豐富,滲出啖啖馥郁的香料味,雞肉嫩滑無比,卻仍富彈性。

茶香雞 每隻$138有客人形容是升級版的豉油雞,帶有濃濃的烏龍茶香味,色香味俱全。

華香圍村盆菜 $1,200(鮑魚需另加$220)重開第一年,華香雞還推出賀年盆菜,有蘿蔔、豬皮、土魷、門鱔乾及燜腩肉等,還有半隻華香雞及茶香雞,份量足12位用,需要預訂。


紹興醉香雞 每隻$138以紹興酒、花雕酒及其他香料浸兩小時的醉雞,酒味濃郁,卻沒絲毫苦澀味。

清湯煮牛腩煲 $60清湯牛腩煲也是強哥的得意之作,湯底用了牛骨熬製,他用潮州煮法配上芹菜,湯底清甜惹味,令人一試難忘。


再次起步 為街坊也為子女

時至今日,三年多過去,雖然爭產案還未有最終判決,但強哥決定收拾心情,重新開始,今年6月將「華香雞」再現人間。「自從停了,很多朋友及食客在街上見到我和太太,也會問我們何時再開,說再也找不到相同的味道。」一班熟客,相信也是令他再起步的原因,「我祖籍是客家,又是潮州出世,可能我有客家人的韌力,又有潮州人的堅持,沒理由我在這時候退休吧!」故味重嚐,招牌的華香雞風采依然,最重要仍是新鮮。雞是來自廣州的三黃雞,要即劏即煮,不能冷藏,而且要過三次冷河,皮的脂肪才夠爽。烚好後翌日就直送香港,到店內才以秘製的白滷水浸熟,溫度不能太高太低,浸約45分鐘就剛剛好。雞肉嫩滑無比,卻仍富彈性,「白滷水最初只有11種香料,現在有約17種,我堅持選世界各地最好的香料,如丁香就要用印度產的。」強哥另一招牌菜還有茶香雞,這雞要用滷水加入生抽及老抽,浸約45分鐘上色後,要用茶葉再熏45分鐘。「茶香雞的前身是廣州的太爺雞,加入豉油的滷水味道偏甜,滷熟後再用烏龍茶葉加黃糖再煙熏,令煙味滲入雞中。」茶香雞色香味俱全,肉質就算熏過仍軟滑鮮甜,還滲出淡淡香味,每一口盡是茶香,「有熟客路過見我們再開店也很驚喜!他們年紀不斷長大,還說小時候吃到現在,也是這味道、這碗湯。看到客人能尋到以前的回憶,我也很開心。」不過對強哥來說,最重要還是令下一代有所領悟,「我想做個榜樣給子女看,爸爸這個年紀也去創業,想鼓勵年輕一輩別懶惰,要懂怎樣去做個有用的人,幫助別人,又能服務社會。」一隻華香雞,一份打不死的精神,相信也是強哥半生中最重要的一課。



已烚熟的三黃雞送到店後,會再以滷水浸煮至少45分鐘至入味及上色。

強哥的滷水膽已由開業沿用至今,每隔幾天就會加入香料,增加味道。

茶香雞是店家招牌菜之一,用滷水浸煮後,再以烏龍茶葉混合黃糖煙熏一小時,茶味香濃。



強哥還娶得一位賢內助,華嫂每朝8時就會親自煲老火靚湯,日日新款,來幫襯的客人每人也有一大碗湯。

全部煲仔菜也是用強哥特製的保溫鍋上桌,可保溫30分鐘,入口仍是熱辣辣,炒飯底還有少許飯焦,但不會燶底。



用葱及薑自家剁成的薑茸,薑味不算濃,不會霸去雞的鮮味。

強哥秘製的辣椒醬,深受嗜辣的客人歡迎,辣度強勁,配牛腩一流。

華香雞荃灣海濱花園六座海霞閣地下121A號舖



記者︰黃依情攝影︰林栢鈞、伍慶泉編輯:梁浩維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01/198506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866

打不死的男人 沈震軒 2017/08/10

1 : GS(14)@2017-08-18 07:14:40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 ... 8%E9%9C%87%E8%BB%92

2017/08/10

沈震軒

說起沈震軒(Sammy),大家會想起無綫劇集《使徒行者》的情深臥底Kobe,還是電影《喜愛夜蒲2》花心蒲精「蘭桂坊USB」?其實他除了是演員,更是一名歌手。Sammy去年離開TVB後,進軍內地作歌影視三棲發展,最近攜新歌《打不死》回歸香港樂壇,不單回應過往的是非,更是表達一種男人態度,唱出男人心聲!

Sammy一向被指形象花弗,前年有傳他被太陽娛樂老闆周焯華下令雪藏。今次新歌《打不死》,他直言是針對各種是非及傳言︰「由細到大,阿爸教我『少說話,多做事』,但經過這麼多年教訓,我發現原來當你過分沉默,其他人就覺得你默認、『身有屎』,所以唔敢澄清。依家我想透過作品,表達所思所想。」

唱出男人心聲

《打不死》講述男人心聲,更是Sammy自身寫照,他認為歌詞「似個壞蛋都好,愛我別怕」最能代表自己,也感觸最深︰「我之前演過好多壞人,但慶幸大家多數係憎我個角色,但仍然鍾意沈震軒。」

無疑,Sammy「電視小生」形象予人感覺他在音樂上只是「玩玩下」,但他堅決表示︰「我好愛音樂,未入訓練班前都係參加歌唱比賽。之後的作品會加入自己的經歷,所以將會有自己填詞的作品,當中有好多大家估不到的東西,要畀人睇到沈震軒都係一個歌手,唔係得個講字。」這種信心和態度,正是Sammy的宗旨,同樣是男人應有的決心和硬朗。

柔情感性一面

Sammy去年離開工作近十年的TVB,到內地發展,他形容與金牛座的好勝性格不無關係︰「我係電視出身,但唔想只係電視演員,因為限制咗要入屋。人生有幾多個十年,我仍然有一團年輕人唔識死嗰種火,唔想停留喺一個comfort zone。既然有機會同能力,不妨試一試。」不過,他亦非常樂意回巢拍劇︰「仲有好多角色未試過。同埋TVB出嚟嘅人都好fit,因為好多事都好趕,習慣所有東西一腳踢,我都係睇住其他人一步一步學。」

外表陽剛硬朗的Sammy,形容自己也是一個感性的人,喜歡新挑戰但同時多愁善感,更笑言︰「我睇《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都會喊!」他說電影有一幕講述一眾角色解除魔咒變回燈座、杯杯碟碟時,音樂一響起,一股感情湧上心頭,觸動到內心。難以想像Sammy有如此感性一面,他解釋︰「我會將所有感覺放大,有時做緊戲會有音樂喺我個腦響起,唱緊歌又會有戲劇畫面。」他不諱言男人在堅強背後都需要撒嬌,同樣渴望愛,因為愛,才有力量支撑所做、所想,成為「打不死的男人」。

Make up︰Janice Chan

Hair︰kel@HH

撰文︰陳子楠

攝影︰林良明

編輯︰黃寶恩

設計︰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101

官媒:美國打不起對華貿易戰

1 : GS(14)@2017-08-19 19:07:10

【本報訊】官媒《人民日報》以「對華貿易戰,美國打不贏更打不起」為題刊出文章,指美國可能對華發起「301調查」,具有極強的單邊主義色彩,潛台詞是有可能將中國的貿易行為視作「非公平」與「不合理」,從而對中國實施徵稅、限制進口等單邊貿易制裁。文章指,在中美經貿關係裏中方態度積極,進步和成效有目共睹,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認可。對於知識產權保護,中方一直高度重視,持續完善立法,不斷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和司法保護力度,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和交流。文章並引述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分析稱,如果中美爆發貿易戰,中國手中的「武器」也很有分量。即使中國僅以限制進口美國飛機和大豆回敬美國,後果也將是「破壞性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國是美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美國出口的26%的波音飛機、56%的大豆、16%的汽車、15%的集成電路目的地是中國。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指,指若美方不顧事實、不尊重多邊貿易規則而採取損害雙方經貿關系的舉動,中方絕不會坐視,必將採取所有適當措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19/201258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264

Money Walker:比特幣打不死之謎

1 : GS(14)@2017-12-18 04:10:06

即使長期被形容為資產泡沫兼龐氏騙局,比特幣價格今年仍錄十幾倍升幅,投資需求更由小眾步向大眾。除咗唔可以好似普通銀紙咁,一張張袋落銀包拎出街買嘢,比特幣同傳統貨幣嘅最大分別,其實係在於冇央行背書。冇央行認數,意味比特幣價值可以隨時跌到零,衰過以前出名垃圾嘅津巴布韋幣。但呢點卻無阻市場為呢隻虛擬貨幣瘋狂,因為比特幣擁有另一個一般貨幣永遠無法媲美嘅特性,就係具有一定匿名性,較難追蹤到持有人背後身份。雖然現金一樣具匿名性,但講到涉及跨國範圍,梗係用虛擬貨幣最方便。基於上述原因,比特幣亦成為地下經濟參與者、走資者、騙徒與黑客嘅付款及收款工具。貨幣有其定義,必須符合幾大條件先可以稱得上為貨幣,分別係可以作為交易媒介、記賬單位、儲存價值嘅工具,以及被視作延期支付嘅標準。虛擬貨幣雖未完全、但某程度上符合上述幾大功能,故即使受多國政府打壓,兼不斷被環球財金界名人睇衰,鑑於其唔見得光嘅特性支持,比特幣㩒極唔死之餘反而越來越多人識。不過,當比特幣喺主要交易所推出期貨產品,難免令人擔心呢隻虛擬貨幣進一步走入主流後,會否惹來各地監管機構更大關注。事實上,本港證監會喺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推出比特幣期貨後,已提醒投資者要小心比特幣風險。倘若有朝一日,全球聯手要求比特幣平台提升持有人身份透明度,相信亦係比特幣步向末日之時。
El.
http://fb.com/moneywalkerh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3/202430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475

【飲食籽】一家齊心撐起小店 當歸清湯腩打不死

1 : GS(14)@2018-01-07 15:57:37

清湯蘿蔔淨崩沙腩$168

【飲食籽:心水食桌】近期老提香港精神,經歷了這些年頭,每個香港人背後都有故事。「八寶清湯腩」經歷了幾次搬舖,小店由紅磡蕪湖街搬到鶴園街,再在天后重開,鎮店之寶依然是馳名的藥膳清湯腩。「在蕪湖街時,舖位加租吃不消,便搬入鶴園街。鶴園街始終內街,人流不多,我們做很舒服,星期天可以休息!」前兩次小店忍痛結業,店主林伙德(德哥)仍能說着笑帶過,語氣卻有一絲絲慨嘆。舊舖的失意沒有打消德哥的熱忱,新店簡約亮麗的裝潢,看得出德哥要將八寶招牌守住的決心。打不死,香港精神是也。


搬舖由找舖位到店面裝潢,無不耗費心力。「感激一班舊客,以前在鶴園街的時候,見門面冷清,便嚷着晚上來打邊爐,說是要把場子炒旺!」每次說起一群忠實老顧客,德哥都越說越起勁。「就連牛腩供應商知道我們結業,都安慰我們先歇一會,籌到本再做,到時候定會預留靚牛腩!」困難時,最能體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德哥待人以誠、交人以善,所以得顧客及合作夥伴雪中送炭。新舖開張不出一星期,光顧的多是舊顧客,一踏進小店便急不及待走到廚房跟前,和德哥寒暄道賀,像是認識多年的街坊故友。就連搬到天后,對面街的店主也是多年的捧場客,戲言搬到新舖好,不用他過海到紅磡才吃到。連下單都不用多看菜譜,隨口便叫。


清湯蘿蔔淨爽腩 $168

清湯蘿蔔淨三寶$148


反覆試驗多種藥材 牛腩當歸最匹配

這裏的鎮店之寶,不只是那舊日鄰里小店的情懷,還有那碗教人念念不忘的濃情藥膳清湯,美食家蔡瀾亦撰文點名大讚,口感味道芸芸拙文不贅。但湯底足料清甜,牛腩新鮮軟熟入味,卻是人所共知。德哥謙稱熬湯底沒甚麼秘技,「就像在家煲湯一樣,只是利用簡單的藥材。媽媽不老是說加點淮山、杞子、龍眼肉能健脾開胃,其實簡單就是最好。」隨端上桌便迎面飄來當歸香,箇中的配方德哥可是下過不少苦功,「當歸和牛腩的味道相當配合,但我們不會煲得太久,要不然的話就會燥熱。適當時候加一點,能突出清湯腩和當歸的香味。」不過誰會忽發奇想在清湯腩加入當歸?眼前的好好先生說,是家中各位女士的靈感,「因為太太有多個家姐,女士們對養生方面甚有研究。閒時喝茶聊天,忽而提到,不如在清湯腩湯底加入當歸,當時抱着未嘗不可的心態試試。其實她們還有提議其他藥材,但經過反覆試驗,還是當歸味兒最配。」別以為拼着屢敗屢戰,仍決心將招牌守住的他是位飲食業老行家。其實德哥是半途出家,「以前從事印刷業,但很多工序北移,行業開始式微,自己也想另覓出路。太太是潮州人,碰巧有一次和太太回鄉旅行,嚐到一家老師傅經營的牛腩,甚是對味。因為自己本身也喜歡下廚,覺得可考慮,躍躍欲試,於是我便很有誠意的向老師傅請教。」德哥回想當年學藝的經歷,眼神堅定,不禁讓人估量,突然轉業是要何種決心和多大的勇氣?「老師傅見我想學,但又是外行人,起初有點愕然。便讓我先觀察看看,若認為自己適合便學師吧!」德哥接着說:「一定要用新鮮牛腩!」畢竟在潮州老師傅的小店看着學着只有三個月,回到香港這位外行人還是要邊做邊學。


姨甥阿權(右)曾在酒店廚房工作,他指西廚經驗和煮清湯腩的截然不同。

雖然辛苦,但德哥(前左)說,家人的支持是堅持原動力。由樓面到廚房,全家上下總動員。

八寶清湯腩曾兩次搬舖,現於天后重開,不變的是那教人回味的藥膳湯底。


家人是最強後盾 總動員屢敗屢戰


幸而家人是最強後盾,從樓面到廚房全家總動員。「太太的姐夫有多年做麵經驗,他說既然清湯腩和麵如此合拍,何不一起試試!還有在酒店做廚房的姨甥,在蕪湖街店差不多結業時,也加入我們。」德哥接着說到,臉上流露着幸福的神情。看着爐灶上湯煲的炊煙迴旋升起,飄來陣陣藥香。深深吸一口,還有那人情味,在鼻腔縈繞良久未散。


八寶清湯腩天后電器道124號榮華大廈地舖採訪:黃雯娟攝影:鄭明川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03/202627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1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