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電訊:別自欺欺人了,美聯儲已經開始緊縮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8018 《每日電訊報》Ambrose Evans-Pritchard:我希望美聯儲清楚自己在做些什麼。
儘管當前的核心PCE通脹率低於美聯儲此前認為難以進一步推出QE的水平,但美聯儲仍然選擇收緊貨幣政策。美國現在離陷入通縮僅有一步之遙,歐元區已有半步踏入通縮。

那些仍認為美聯儲沒有顯著緊縮、或是認為市場反應過度的人,應該讀一讀聖路易斯聯儲主席James Bullard在《華盛頓郵報》上的一段話:
這是一個更加緊縮的政策。它完全是政策緊縮。你可以這樣或那樣解釋,但市場在說,美聯儲早於預期退出QE的可能性正在提高,這會帶來重大影響。
下圖為M1變化:

M1貨幣周轉率:

現在,短期M1貨幣數據非常不穩定,經常會反映不同信號。不過坦白地說,美聯儲伯南克當前的行動讓我目瞪口呆。
他們正在進行一場賭博,認為美國經濟能夠擺脫財政緊縮的影響,而財政緊縮今年可能拖累美國經濟2-3個百分點,構成半個世紀來對美國經濟的最大壓榨。經濟可能能夠擺脫財政緊縮影響,但也可能做不到,而在美國經濟復甦得到充分確認前犯錯和在此之後犯錯(指過早或者過晚退出),付出的代價是不對等的。
市場貨幣主義者們的精神之父Scott Sumner指出,美聯儲1937年和日本央行2000年犯下的錯誤造成了嚴重損害;但在1951年,美聯儲雖然過遲撤回刺激,美國經濟卻幾乎沒有受到持續性影響。
人民幣只升不跌的神話已經破滅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10.html這個下午由崗廈開始沿深南路經會展徒步至車公廟。但見人流熙來攘往、設計極富現代化的商廈林立在這個福田CBD,誰可想到十多年前這一帶地區只是一片爛地和工廠矣。在上世紀90年代有次Call某深圳電視機製造商的CFO,約了他在當時還是工廠區的車公廟中一個圍村食野味。當年食野味的玩法係先在大地揀野味,然後返回極簡陋的所謂VIP房一邊唱K一邊吃。當年有兩種野味食,其一是圍村大地各種背脊向天的奇珍異獸,其二是由媽咪帶上VIP房的大江南北囡囡。所有VIP房皆有廂房,酒客酒酣耳熱之後大抵順便帶囡囡往廂房促滕談心。第二天一條開給當年深圳「高科技」公司的Credit Line便在這樣的環境下傾成。
這個世界只有一種貨幣是真的,它叫美元。而全世界級的金融體制亦圍繞美元及其支付系統運動作。共匪可謂近代少有遠早於1971年Nixon Shock便玩印銀紙絕技的的政權。在解放前共匪蘇區,掌管財金的毛澤民和陳雲諸匪首便已經在沒有硬貨幣Back-up下印匪幣。當今共匪印銀人民幣的能力其實是建基在東風ICBM、一個近三十年的中國經濟奇蹟和不斷流入的美元。筆者斷然,全世界的貨幣匯率皆是緊盯美元的政經博奕的關係,而非什麼宏觀經濟因素,否則日元乃至人民幣也不會是在雙方財金官員中傾的問題。雖然中國行外匯管制,但在匯率上並非完全自主的。首先自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美元便透過貿易(經常帳)和FDI(資本帳)不斷流入。由於中國人民銀行(實際上也是其他國家央行)一定程度上行類似香港聯匯制度(分別是匯率是明Pegged在7.80還是一個心照不宣的Range),人行必須不斷印人民幣兌美元以維持人民幣匯率在可接受的範圍。
由於近十多年中國經濟實質上有持續高速增長,加上天量美元流入和米帝的干預,人民幣才會出現愈印愈升的神話。這天在福田會展CBD附近看見數座新建成的什麼大型深圳大中華IFC商場航母因丟空多時而顯得破舊(試問Globally又可以容納得多少個IFC?),可見中國經濟放緩實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加上世界工廠這個神話已經破滅,美元流入中國金融體系下亦會放緩。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會面對一個兩難的局面,要不維持現有人民幣匯率甚至升值的神話,但這會令貨幣供應(如M2)放緩令國內銀根緊拙;要不為應付銀根緊拙而加印人民幣,但這誓必令人民幣匯價走軟。
事實上,美元兌人民幣匯價已經由2013年2月21日的6.2403下跌至2013年7月5日的6.1324。筆者拙文《克強經濟學》指出2013年6月錢荒Shibor高企皆是人民幣銀根緊拙有關,當中跟年結時中國銀行業在Shibor市場拆入短錢以作粉飾門面之用和新一代共匪領導人重拾昔日朱鎔基總理緊縮政策的「克強經濟學」,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亦是近月中國美元頭寸緊拙所致。加上在Abenomics下日元不斷貶值,人民幣只升不跌的神話已經破滅。
大宗商品「超級週期」已經結束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652 投資者們正在遭受越來越嚴重的損失,因長達10年的大宗商品價格漲勢走向終結,而這主要因為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原油和金屬的供給增加,且曾經推高原材料價格的央行刺激政策逐步結束。
全球金融市場曾一度認為,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強勁,且許多原材料相對稀缺,這將使商品價格持續走高。而此次黃金、銅和鋁等一系列大宗商品價格的反轉,使得這種一度流行的觀點受挫。
據巴克萊數據,自2004年以來,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已經向追蹤廣泛商品指數的指數基金和ETF投入逾4400億美元。而晨星(Morningstar)數據也顯示,在同一時期內,股市基金僅淨流入250億美元。
道瓊斯-瑞銀商品指數顯示,在1998-2008年期間,整體商品價格幾乎翻了一倍,而原油、黃金等價格更是達到原來的7倍,這也引發了分析師們關於「超級週期」的討論。
但自2008年以來,多數商品價格卻未能重返此前峰值,且自2011年中期以來開始走低。今年這一趨勢已經惡化,這引發了投資者和分析師們關於超級週期結束的討論。道瓊斯-瑞銀商品指數在上半年下跌了10.5%,而對於中國經濟增長最為敏感的銅、鋁和鎳等工業金屬價格跌幅高達20%。
鮑爾森等主要投資者已經承認因做多黃金而巨虧,且今年力拓、英美資源等也因需求減少和價格下跌進行了項目減記。
投資者們已經開始撤退了。巴克萊在週五公佈的報告中指出,商品投資管理下的資產已從去年的高點下跌21%,目前為3490億美元,這是近三年來最低的水平。今年以來,中國增長放緩和美國經濟逐步復甦進一步打擊了投資者對商品的熱情。
道瓊斯-瑞銀商品指數顯示,商品領域面臨連續第三年下跌,且商品基金可能出現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資金淨流出。
PIMCO的Nic Johnson說:「我認為超級週期已死。」

除中國經濟放緩外,其他因素也令超級週期承壓,包括美聯儲暗示超低利率結束,信貸成本上升,以及股市回報變得更有吸引力。
中國二季度GDP增速已從一季度的7.7%放緩至7.5%,且遠低於過去30年來10%的平均水平。
多年以來,中國一直奉行著以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在道路、房屋和電網建設等方面消耗了大量原材料,這也使得中國成為這輪商品超級週期的推動力之一。但目前中國出現了房產市場過度投資的擔憂,金融領域也出現了緊張跡象,領導人也希望向著消費驅動的增長模式轉變。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意味著商品需求減少,且其貿易夥伴的經濟增長也將受限。結果就是世界供需等式的轉變,以及「一個時代的終結」。花旗集團4月份曾指出,預計2013年將是「商品市場超級週期喪鐘敲響之年」。
WSJ援引陝西隆裕經貿公司總經理Zhang Heng說,他已經削減了銅和鉛的進口量,因一些客戶已經關閉了工廠,現存的客戶也採取了隨用隨買的政策。
包括前對沖基金經理Stanley Druckenmiller在內的一些人已經警告稱,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商品出口國在中國需求減少面前表現脆弱。本月澳元兌美元跌至三年低點。
其他因素也對商品超級週期造成影響。譬如,美國頁岩氣革命的到來,就增加了原油和精煉油產品的供應。在許多商品市場,產能大增以及由此導致的生產過剩通常會使價格走低。
而商品市場曾經的主要玩家之一 —— 銀行,也因形勢惡化和監管加強而減少了參與。美聯儲週五說,目前正在對允許銀行業參與實物商品市場的政策進行審查。
黃金期貨價格已自去年10月份的高點下跌近30%,這打擊了投資者信心。同時,股市走高為投資者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回報率。
不過,儘管商品價格大跌,但一些經理人並沒有削減他們在商品上的分配。他們認為,長期來看,中國和全球經濟將繼續增長,且將消費更多的資源。
宏觀對沖基金Armored Wolf的執行主管John Brynjolfsson說,他並沒有因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而調整倉位分配和策略,整體而言,人們正在變得越來越富裕,這最終將是商品市場的好消息。
[唔惡搞文]頭都大:「我已經對他無期望」
人地話睇唔明大傻仔的惡搞文,今日我返回正經風格就清清楚楚寫埋在此,因為涉及政治,我不會評論一些個人對梁振英的評論,我只是把蔡東豪本人的看法評論就算。
我在2011年12月7日曾經引述過他一篇寫
關於陳永陸的文章,入面是有的咁的評論:
「我討厭騎牆派、牆頭草(按: 他寫D股評真是好明刀明搶搶錢的)、等阿爺吹雞建制派的嘴臉,被記者問及挺唐定挺梁,答案竟然 是:「要睇政綱」;嬲到想擲爛部電視。唐梁演說前調亂了講稿,相信台下沒有一個人會察覺得到。
陸叔不需要作政治表態,他這時候表態挺梁反而令人驚奇。陸叔行走財經界,以圓滑手腕見稱,四周圍都係朋友,一句:「Henry同CY都係朋友,邊個做都冇 所謂。」因為出自陸叔口中,所有人都會收貨。
( 按: 收貨? 畀面? 呢D人多一個好無謂,被人笑多D就得。)在現時競選形勢,我尊重每一個公開支持梁振英的公眾人物,因為在建制派眼中,唐英年勝券十拿九穩,梁振英支持 者要考慮日後面對唐營人士可能出現的尷尬情況。日後要在香港搵食的人,此時公開支持梁振英,需要一定的信念。
(按: 是好有信念,但他對他那些不行的股都好有信念,咁就呃曬D小股民啦。)陸叔撰文道出支持梁振英的原因,真情流露,字字有心
(按: 寫股一樣咁「有心」,不過是呃人),這篇文章我讀了幾遍。我向陸叔致敬 意。
(敬來做甚麼? 一篇野就敬意,咁多十篇點算? 最多咪like 下囉,不過我好unlike 佢D股評,收檔啦,是咪想我鬧多你幾錢,如果果佢有仔女,我都抬不起頭。咪成個官永義個女咁囉,昨日那些塞錢入你袋啊,唉,唔鬧,留番D口德。)」
蔡東豪呢個作者,之前唔覺得他的真身是壞的,但近日為寫作一大堆惡搞他本人的文章,我翻查過他多年的來紀錄,發覺呢個真是一個「偽君子」,表面一臉正派,實際過去10年間同埋一班老千公司合作搞財技,估計使股民損失達100億,所以他對這一個和他一樣又是偽君子非常有好感,例如用上「真情流露」、「字字有心」、「致敬意」,但我懷疑他話自己除左十年前「
連一句中文都唔識寫之外」,他的閱讀能力非常有問題,他段章取義的程度是非常高。
筆者翻回這一篇在
2013年7月1日蘋果日報的這一段新聞:
「陸叔稱,03年時沙士一役,他仍堅持工作上一切如常,印象最深刻的是雖然香港在6月才在疫區名單中除名,但大市早在4月尾已見底,「股票市場就係咁,要講氣氛,當時嘅氣氛唔容許去叫見底」,惟及至當年7.1大遊行後中央開始出手後,才敢「發放正能量」。
(按: 當年有些人在低潮狂推垃圾細價股、莊家股,間間公司都要錢,輪住同他做生意啦,他有錢賺,當然唔休息啦。)2003年一場沙士再加上惡法風雨,最終引爆民怨。從來沒有遊行過的陸叔,談到至今十年對三任政府的看法時,則表示沒有特定立場,「邊個時間邊個去做,都有辣有唔辣,董特首喺最差嘅時候落台,曾特首喺中央出手時上台,自然攞得最多功勞」;但曾公開支持梁振英的陸叔,現時態度則見轉變,「我本來對佢係有期望,可惜佢上任後就發生僭建問題,所謂『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客觀環境已經令佢做唔到嘢,呢個係好不幸。」
(按: 他呢段野其實寫得好中性,但他講那些不幸,雖心中不無「你仲唔仆街」之意,但蔡東豪這位人兄,竟然學筆者的惡搞文寫一些加油添『躁』的文章,例如「陸叔這時候公開認錯」,他好似無講過認錯,只是認為這樣野是好傷害左別人的信心,搞到他做唔到野。更恐怖的是,他竟然說,「道出大部份香港人心底話」,他的大部分人是在哪兒? 他已經經常假借他那群朋友叫「大多數香港人」,但是好肯定是曲解文章核心的意思。
如果那個人是有能力,其實普不普選沒有所謂。但蔡東豪個就是這樣,如果沒有普選,如果那個人點好都好,其實都是要反對,但是如果那個人是垃圾,但是投左他出來,就要我地陪他一齊垃圾,他們真是,好似蔡生份工咁,人地都是欽點你去做,你有受過民主選舉嗎? 特首都好似幾個選舉選人出來投票,但他好似無。咁你本身已經其身不正, 正如你自己話人其身不正,你自己同人差唔多,你無資格去講民主,因為你本身都唔民主。你幫班老千呃飯食,都有誠信危機,咁你有無道理同人講,咁你其實同梁振英都是一擔擔。
你做行政總裁,股東全部畀你7年經驗,但梁振英做得唔好,你1年都唔畀機會。你找盤水照下你自己先啦。你罵他即是罵緊你自己一樣。行政總裁,你沒有資格罵人,因為你本身就是人辨。)
不想多談政治的陸叔重申,過去十年投資市場最關鍵因素其實不在於施政,而是瘋狂淹至的內地資金,雖然市場經歷狂牛,惟這十年贏錢卻非必然,唯一肯定的好處是北水推高成交後,市場投機心態已不如往年。
(按: 唔是多得你班老千喊兩句那些垃圾民企累人輸錢,加上我努力推廣你地呢班垃圾財演,投機心態會少? 呃得人多騙得多至會現在無魚上釣,你呢堆人的消失對市場是好事。)」
蔡東豪又在文中稱:
「我尊敬說真話的人,特別是不需要說話,但為了一些個人信念,覺得有發聲必要的人。香港太多走精面、騎牆派,令人討厭。在去年特首選舉期間,陸叔是少數令我尊敬的人,我亦公開表達我的敬意。」
我真是睇到眼火都爆埋出來,有個叫做原復生的人在2002年2月4日寫過一篇文章,叫「財經演員」,有人寫過「觀眾要認清楚皈黎,他們只是演員,對同一樣的劇本有不同演繹而已。....可能是眾演員的演技,經過密集的演出機會,練得太迫真和精湛,觀眾已忘記了他們真正身份,這現象是不健康的」....「普及之餘,更必須注視財經演員的品格、資歷和身份」,那個人的真身於2月20日始於上市公司辭任,所以他還在寫的時候,他真身是老千,實際就以好人的身份去寫。即是我們都可以由此利用這一些東西來檢視這個人,相信以陸叔這個人過往在股壇對小股東的紀錄來看,都不用討論了,
如果有些人對他有敬意,一是就是那些幫他賺左錢的老闆,第二種就是多得呢個偽君子式的學習對象,例如大頭蔡本人。
我對於蔡東豪上面呢幾包說話,第一句就已經笑緊六叔,第二句、第三句是否有個人信念,第四句講緊陸叔本人好貼切,當年有些人不停推老千股,把一些不利股東的交易介紹對股東有利,這是否走精面? 現在見到一單小事就轉軑,是不是騎牆派? 原來支持作者就轉軑就不是騎牆派,值得尊敬。我深深欣賞這名作者11年來轉變成一個不知廉恥的人,
竟然尊敬一個以前看不起的財經演員,完全沒有了是非黑白,還說別人沒有是非黑白,真是非常憤怒,難道一個人為了把自己變作聖人,就可以咁?
其實就連十年前一句中文都唔識寫都是大話。10年前,是2003年7月25日,當時期,他正以余就風這個筆名寫了一大堆利用抄考外國商管文獻的文章,更遑論更早期的原復生了,所以這條友真是大話精,無得救,呢個人的「捉蟲」文章,真正搞到人頭都大。
羅欣藥業二季度業績已經見底 歲寒知松柏
http://xueqiu.com/1272530506/247207188058羅欣藥業中報收入同比增長14%到11.44億元,利潤同比微減1.8%到2.39億元,基本符合我的預期。我年初和股東大會後都曾說過,中報不會有驚喜,估計是收入增長利潤持平。
羅欣的現金流一如既往的強大,在收入增長14%時應收賬款卻減少了17%,應付款增加20%,導致分紅1.8億的情況下,還新增了3.6億的銀行產品,理財產品達到了9.6億,加上2.8億的銀行存款,合計持有現金12.4億,減去擬分配的1.8億利潤後佔到26億總資產的近4成,兩個新廠還擴建呢,牛的。
羅欣上半年確認的利息收入只有1044萬,其中理財產品795萬,明顯偏低了,至少有1000萬以上的理財產品公允價值沒有反映,估計這個收益會在4季報集中釋放,按期限算3季報是800萬左右,4季報可能高達3000萬。
管銷費用合計同比淨增27%即1.7億,其中工資增長8千萬,研發費用增長1千萬到0.33億,工資估計第三終端影響較大,研發費用上升不算壞事。
銷售費用同比增長50%仍然很高,但二季度已經從一季度的增長108%急降到了不到10%。銷售費用率連續三個季度下降,2012年三季度42%,四季度53%達到頂峰,今年一季度44%,二季度39%從一季度的44%降到了二季度的39%,向去年第二季度的35%靠近。
看樣子,最讓人擔心的銷售費用率上升的勢頭已經扭轉了,三季度是備貨旺季,到時可能會收入大增費用小增,利潤值得期待。
另外,我個人預計轉板可能在半個月內發成功的公告。
Carl Icahn:我做多康寶萊已經賺了5億美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292如果你相信Carl Icahn兩週前說的「我喜歡任何能讓我賺到2.5億美元的人」,那麼Icahn現在也許會真的越來越喜歡Ackman。
Icahan告訴Fox Bussiness電視網的Liz Claman,他現在做多康寶萊已經賺到了5億美元。
他說:「我不想多談,但是沒錯我已經賺到了5億美元」。
事實上Icahan和Ackman可以說是人所供職華爾街中一對死敵。NYT援引一位高檔餐廳酒店侍者稱,從來不會安排這兩個人鄰座。
而過去一年中對賭保健品直銷股康寶萊又加深了他們之間的仇恨。
去年12月Ackman高調宣稱他正在做空超過2000萬股康寶萊,這家公司使用分級價格模式出售營養品。
Ackman認為這家公司在經營一個「傳銷騙局」,這最終會導致包括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等監管機構介入調查,並最終導致這家公司關閉。
然而就在Ackman披露了自己的空頭敞口後幾週,Icahn就開始增持康寶萊。他上個月在CNBC 舉辦的「Delivering Alpha 」大會上承認,導致他第一時間著眼投資的重要理由之一,僅僅是因為他不喜歡Ackman。
接下來在CNBC 「Half time」節目上發生事情,成就了華爾街歷史上最偉大的口水戰。
在那種注定載入金融史冊「紫禁之巔」辯論上。
Icahn咆哮到:
「我受夠了這傢伙,他就像在學校操場上哭泣撒潑的孩子。Ackman是個騙子,他是華爾街上聲譽最糟糕的人之一」。Icahn稱康寶萊最終成為所有逼空的經典案例。
在這場電視辯論之後Icahn增倉了康寶萊。
據彭博數據,Icahn Associates 公司持有約16,966,485股康寶萊,持股比率為16.46%。自去年12月18日Ackman披露空頭倉位以來,康寶萊股價上漲超過56%。
做空康寶萊受挫讓Ackman蒙受重大損失,有投資者報告稱潘興廣場資本7月虧損了2.2%。
當你需要向用戶解釋時,就已經輸了一半 B座12樓
http://xueqiu.com/3495536609/24958863昨天晚上我們去給一家已投資的企業做戰略規劃,圍繞企業目前快速成長還缺什麼這個問題,討論了兩個小時。最後發現這是很多企業都會遇到的問題:在一個行業裡,已經存在幾家標竿企業,如何選擇戰略?
我的產品、服務比他們的更好! 這類企業一般都是覺得這個市場空間很大,目前幾家企業做得不夠好,自己可以提供更好的產品或服務。所以想通過更好的產品、更優質的服務來獲取市場。比如說當年的千團大戰,很多創業者都認為自己可以比美團等提供更優惠的產品、更好的服務。更別說一些創業者想幹掉淘寶、幹掉騰訊的了。這些創業項目成功者寥寥,就算不死,也就做到小富即安而已。
以前『B座12樓』寫過的一篇文章《一將功能萬骨枯》,其中的創業者,就是這樣的典型案例。去年這位創業者一直想做蘑菇街模式,他認為自己編輯團隊比蘑菇街的要好,能提供更優秀的內容。後來數據證明這個項目失敗了,然後創業者又想做成花瓣網模式,最後的結果就如文章中所述。從接觸這位創業者起,我就一直問,你與蘑菇街、花瓣網有什麼不同。創業者的回答只有兩個:一是我的產品、內容比他們的更好,二個是這個市場這麼大、為什麼不能多我一個項目?
今年上半年也看了不少做電視盒子的產品。小米盒子、樂視盒子的發展,以及廣闊的市場吸引了許多創業者。但都沒有擺脫這個問題:你與他們有什麼不一樣?這些項目發展都不是太順利。
為什麼一樣我就不能成功? 經常被問這個問題,往往很難用一兩句來說清楚。藉著昨天我們討論的一些思路,試圖解讀一下。
首先,成功不可複製。很多成功故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或根本沒思考過。在《不滅的廣告機幻想》一文中,我們有所詳述,創業項目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其次,就是我今天要說的重點:比,你就已經輸了一半。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無論是給消費者,還是投資人談你的產品時,你都是拿對手的產品在講,講別人的缺點、講自己的優點。你已經在無形中認可了對手的地位,而且給對手打廣告。更為重要的是,當你需要向用戶解釋時,已經決定你要輸了。特別是在「一切產業都是媒體業」的時代,需要解釋的產品怎麼讓用戶自傳播,你的產品提供的信息恰恰是對手率先定位的,你怎麼可能以一己之力修正用戶已有的感知?產品或服務的優點不是你自己可以定義的,而是消費者對你產品和服務的感知,既然別人已經卡位了,你再要修正就太難了。
這類產品的一般都只會強調他們的產品比別人體驗更好,比如操作上比對手少一步、頁面比對手設計更好、速度比對手快幾個百分點。有些會強調服務比對手更好,比如說今天下午對接的某創業項目講自己解決客戶投訴更快。聽到這,很多投資人都會問一個問題:這些用戶很關注嗎?
這還遠遠不夠。因為這種差異化沒有任何創新,形不成記憶點。而且這些優點都是描述性的、沒法量化,需要用戶進來體驗。很多用戶也不會認可這些優點,就像我前幾天同一位朋友說,我怎麼也不相信你做的語音識別功能會比科大訊飛、比GOOGLE更牛B。別跟我提那些足不可道的小細節。
當然還有一些涉及產品價格、返點的網站,會說自己的產品更便宜、返點更高。在沒有明顯突出的成本控制前提下,單靠價格戰是構不成核心競爭力的。這點都不需要多解釋了。
這些分析都是針對已經成熟的市場,或競爭對手已經得到市場、資本認可的情況下,你需要去幹掉他們或搶佔他們份額時。有創業者要說我的產品已經獲得市場認可,銷售在上升來證明自己產品不錯。只要再給我更多的錢做推廣,就可趕超他們。這也是行不通的:再好的產品都有不認可的,再差的產品都有用戶。就像360搜索很清楚自己是干不掉百度的,他取得的15%左右的市場份額已經是極限,他們的產品沒有革命性的差異化。
跳出問題看問題。 那麼在相對成熟的市場,還有沒有機會?肯定有,關鍵你能不能跳出問題看問題。在小米做手機前,大部分人不敢想怎麼搶佔三星、蘋果的市場。在360進入安全軟件前,大家也不敢想怎麼與瑞星拼。
當產品總體水平在同一個數量級上,不可能有較大差異化時,就不要強調自己的產品優勢。要用不一樣的思維切入,想想看用戶的痛點在那點?比如說:有些功能為什麼不能免費呢,有些成本為什麼不能為用戶承擔呢,為什麼不能在某一更細化領域做得更深呢,為什麼不能選擇不同的目標用戶呢,為什麼不能選擇新的傳播渠道呢,為什麼流程不能變一下呢?功能改進、產品創新是創新,商業模式改變、渠道變革、傳播方式變化也是創新,當產品已經同質化的時候,更需要跨界和混搭的能力。
一句話,為什麼要按他們的路來走?具體怎麼做,我沒法給出標準答案,列出一些案例供大家參考吧。
火得不行的Tesla:說得簡單的就是目標用戶變了,但深層次是戰略變了。當產品定位高端時,就不會過於擔心成本,追求的是更優秀的產品體驗、更酷的功能。
360: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免費了。
小米手機:在小米之前買手機都不太清楚配置的,小米用賣電腦的方式來賣手機。加上飢餓營銷,100億美金的估值不是白來的。
51信用卡管家:在之前已經有很多管理信用卡帳單的APP,但都要自己錄入,很麻煩。51信用卡管家直接從你的郵件裡拖,是不是很方便?千萬用戶證明其價值。
極路由:一個讓TPLINK開始緊張的產品,設置路由器為什麼不能更簡單,路由器應該更酷一點。
愛圖購:再做一個蘑菇街、美麗說的難度非常大,為什麼要一樣呢?愛圖購針對中高端用戶,推出專做品牌的導購網站。幾百萬的用戶、各大品牌的支持也證明了其價值。
案例很隨意,知名的、不知名的都舉了一些,個別朋友別想得太多。上次《移動互聯網創業的商業邏輯》一文在網上流很廣,居然有朋友說文中的案例都是我們投的。唉,我也很想都是我們投的。
23:17 PIMCO格罗斯:美联储主席候选人萨默斯的退选强化了周三美联储前瞻指引。 22:50 葡萄牙副总理表示,一旦葡萄牙退出现行援助计划,将整考虑申请额外的欧元区支持来缓解其回归金融市场的压力。 22:45 前美联储官员Donald Kohn:极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危险的风险。 22:30 美联社:美国防部官员称有几人在Navy Yard狙击手事件中被射杀。 22:25 华盛顿邮报消息:警方称1名狙击手已经受伤倒地,警方在追捕另两人。 22:20 美联社: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华盛顿Navy Yard狙击手已经被控制,但未被拘押。 22:12 高盛2015年二季度巴塞尔 I一级普通资本比率为12.6%。 22:02 NBC最新报道,至少10人在Navy Yard狙击手事件中被枪击。 21:56 联合国武器检查组:有清楚且确凿的证据显示叙利亚境内曾使用过沙林毒气。 21:49 华盛顿狙击手事件过后,华盛顿机场暂停所有航班。 21:47 NBC消息:华盛顿Navy Yard事件目前有7名受害者,包括5个平民及2名警察。 21:44 花旗集团2015年二季度的一级普通资本比率测试结果为13.2%;花旗集团预计在面临严重压力的情况下,将损失212亿美元。 21:42 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延长流动性互换时间至2014年9月30日。 21:33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周一开盘上涨78.33点,涨幅0.51%,报15454.3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周一开盘上涨7.48点,涨幅0.4... 21:15 美国8月工业产出月率+0.4%,预估+0.5%,前值持平;美国8月制造业产出月率+0.7%,预估+0.5%,前值修正为-0.4%,初值-0.... 21:13 美国海军确认,一名活跃的狙击手出现在华盛顿navy yard,至少1人受伤。 即時刷新» 美銀實習生猝死事件發酵,高盛蘇黎世辦公室涉嫌強迫員工加班被調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793高盛蘇黎世分部接受蘇黎世勞工部門(AWA)的檢查,瑞士日報Tages-Anzeiger稱AWA 接到瑞士銀行聯合工會的舉報:高盛不遵守勞動法案,要求員工加班、不予支付加班費。AWA透露此次尋訪目的為了調查高盛內部是否涉嫌強制員工加班。
瑞士勞動法規定,僱員每週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5小時,允許一些行業延長到50小時。
AWA主要職責就是監督勞動法在各行各業的實際落實情況,他們也負責處理一些來自工會或僱員的舉報信息。
瑞士勞工部的此番行動很可能受了美銀實習生猝死倫敦慘案的影響。華爾街見聞此前有報導:2 1歲的美銀實習生Moritz Erhardt連續三天通宵加班後,猝死身亡。該事件引發渲染大波,部分媒體譴責金融行業「食人」加班制。
高盛在全球的辦公室均存在加班現象,程度各一,而FT稱高盛每星期都會統計員工的加班工時,然後做電子備份。
目前,AWA表示目前尚未公佈調查結果,舉報者銀行聯盟不願意透露更多細節,高盛拒絕回應此事。
——個人認為保險業的拐點已經在去年上半年見底,今年得到確認。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http://xueqiu.com/5545011370/25538344——個人認為保險業的拐點已經在去年上半年見底,今年得到確認。
——過去兩年,保險業同時在資產端和負債端受到擠壓,實在是各種不可持續的因素的混合,比如過去幾年貸款的稀缺並且又遇到了連續提准的畸形政策,使得民間利率高企,各種理財產品、信託產品的高收益率打擊了以理財險為主的保險產品的競爭力,所以負債端受到擠壓,數據表現上便是新業務價值增速的低迷甚至負增長;投資段連續幾年的藍籌股估值熊市,讓重倉藍籌的保險機構的浮虧持續增大。
未來投資端和資產端都在去股市化,也就是保障性產品的佔比會逐年提升,新業務價值利潤率上升的同時也擺脫了隨資本市場一起波動的運命;投資端同樣如此,淨利息收益率的提升,另類資產、更加豐富的債券、基礎設施、養老地產等,都可使得保險資產投資收益率越來越穩健。
所以,再把保險股當成牛熊的簡單的權證是不合時宜的,你會發現保險股的內在價值的穩定度慢慢提升。當然,有藍籌牛市,可以實現保險股投資資產的浮盈以及估值的提升,確實是件錦上添花的事情。
——現在是整體傳統行業受到歧視的階段,保險、銀行、地產、建築、家電等,尤其是金融,研究歷史,這些商業模式幾百年都穩定的行業的估值卻達到了歷史新低,平安上次的策略會上演講的內部人員都覺得美國上市的一個小額貸款公司的估值都能被提那麼高,為什麼平安的估值卻被打壓到清算價值的8折?這幾日靜心研究壽險的歷史,我國的壽險基本相當於美國、日本等1940年的樣子,成長空間巨大、商業模式穩定,實在想不出有比這更好的標的了。
——目前保監會前段放開、後端管制的思路是極其正確的,高速發展的同時,可以避免歷史上壽險由於過度競爭的局面,金融業必須管制。項俊波:對當前我國保險改革與發展問題的思考
文/項俊波(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黨委書記)
一、當前保險業面臨的形勢
2013年是保險業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今年上半年,保險業總體情況好於預期,發展轉型出現了積極變化,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也在穩步提高,總的判斷是穩中有進、進中有憂、憂中有底。
所謂「穩中有進」,主要是指保險市場運行比較平穩,近兩年業務增長連續下滑的趨勢初步得到扭轉,同時行業發展有了新的突破和進步。一是保險市場運行呈現好的趨勢。上半年,全國實現保費收入9512億元,同比增長11.5%,比去年同期提高5.6個百分點。二是保險風險防範取得新的成效。截至二季度末,除個別公司外,絕大多數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都超過100%。三是幾個長期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難事有了實質性突破。《農業保險條例》正式實施,大病保險全面鋪開,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方案初步確定,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開始啟動,保險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有了明顯改善。所謂「進中有憂」,主要是指當前保險業發展正在經歷困難時期,面臨的挑戰十分嚴峻。憂主要是四個方面:第一憂是回升基礎還不牢固。保險業務雖然實現了觸底回升,但回升的基礎比較薄弱,業務趨穩向好的態勢還不穩定。第二憂是風險隱患比較突出。一是利率、匯率波動和資產負債久期不匹配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產品競爭力和公司穩定性造成不利影響。二是未來新業務增長、滿期給付、退保和費用超支將給現金流帶來較大壓力。第三憂是市場違規有所反彈。市場秩序不規範,是保險業久治不癒的頑疾。數據不真實、不嚴格執行報批報備的條款費率、違規支付高額手續費、理賠環節利益輸送等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第四憂是競爭能力仍顯不足。保險業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最直接的表現是保險產品缺乏吸引力。前不久《人民日報》發表了《內地居民為何熱衷在港買保險?》的文章,文中提到,內地訪客在香港保險市場所佔的份額,近年來節節攀升。2012年,香港保險業向內地訪客銷售的新單保費達到99億元,佔全年個人新單業務的12.8%。內地人之所以到香港買保險,原因是香港的保險產品費率低、收益高、責任覆蓋廣。香港保單的熱銷說明,市場並不缺保險需求,缺的是有吸引力的保險產品。所謂「憂中有底」,主要是指儘管當前我國保險業發展面臨著嚴重困難和挑戰,但未來10~20年仍然是保險業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個判斷的主要依據: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中國經濟未來十年仍有保持較快增長的能力,社會財富和居民財富的不斷積累,這將為保險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二是我國保險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保險行業長遠發展的市場基礎、監管基礎、人才基礎、社會基礎都在不斷夯實,這些將為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是我國保險業巨大發展潛力的格局沒有變。2012年,我國保費收入排名從2011年的世界第6位躍居到第4位,但人均保費僅排名世界第61位。我國保險業與世界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後發優勢的潛能有待進一步釋放。二、大力推動保險業市場化改革
(一)建立市場化的定價機制
定價機制改革是保險公司和社會最關心的問題,也是最需要慎重推進的改革領域。
1.壽險產品預定利率改革
1999年沿用至今的壽險產品2.5%的預定利率,在特定時期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行業的發展,過低、過死的預定利率已經成為削弱壽險保障功能、抑制壽險產品需求的重要因素。費率市場化改革,核心是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費率形成機制,主要內容是
「前端放開定價利率,後端管住準備金評估利率」。從前端看,前端的產品預定利率,由保險公司根據市場供求關係自主確定,把產品定價權交給市場和企業,真正實現產品的多樣化、服務的貼心化和企業的差異化。從後端看,後端的準備金評估利率,由監管部門根據「一籃子資產」的收益率和長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等因素綜合確定,通過後端影響前端,有效調控前端合理定價。2.商業車險條款費率改革
商業車險是財產保險市場的主要險種,也是與社會公眾密切相關的險種,車險條款費率改革備受社會關注。我國現行的車險條款費率主要基於2006年行業協會制定的ABC三套標準,基本一致的責任範圍和費率水平為扭轉當時混亂的市場秩序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也帶來了費率偏高、保險責任與市場需求脫節等問題。2011年,保監會啟動了全國範圍的商業車險條款費率改革。改革的核心思想是確立市場化導向的條款費率形成機制,明確保險公司的責任,逐步實現車險條款費率市場化。下一步,總的想法是,按照先條款後費率、先統一後差異的原則,擬用3年左右時間分「三步走」的進度安排,最終實現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根據自有數據開發商業車險條款費率。
3.交強險改革
交強險連年虧損的問題一直備受大家關注,這裡有人工成本、零部件價格上升、司法環境等因素,但主要的原因在於交強險的制度設計本身。我國現行的「前端政府定價,後端市場經營」的經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交強險定位不清晰、政府和保險企業的主體角色模糊、運行機制不順暢等問題。考慮到交強險發展的現實情況,應當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穩步推進交強險改革。從短期看,要研究建立區域費率制度,並適時調整交強險的責任限額和費率水平,進一步完善調解機制,規範診療和傷殘鑑定標準等,完善救助基金等相關配套制度,進一步改善外部經營環境。從長期看,要從根本上解決交強險面臨的諸多問題,需要對《交強險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修訂,明確我國交強險的基本定位,確立保險公司的主體地位和市場化經營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市場化的資金運用機制
目前,保險業資金運用面臨的主要問題仍然是市場化程度不高,保險資產的結構和收益不能有效支持負債。主要表現在投資收益率偏低。2008年~2012年,保險投資收益率分別為1.9%、6.4%、4.8%、3.5%和3.4%,今年上半年的年化收益率是4.9%。與國內比,保險投資收益率低於社會平均收益水平,大部分年度的收益率都低於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低於5.5%左右的壽險產品精算假設。與國際比,很多國家的保險投資在經濟高速增長期均實現了較高投資收益。以美國為例,2001年~2010年十年中,美國經濟年均增長1.8%,年均通脹率2.39%,同期美國保險投資收益率為5.6%,超過GDP增速與通脹之和。因此,當前過低的投資收益水平意味著保險業並沒有充分分享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也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保險產品吸引力低、銷售困難以致銷售誤導等一系列問題。
——如果按照以上的計算,未來GDP+CPI將會是7%+2%的水平,如果保險資金能夠做到符合9%,那保險業的增長將是一飛衝天的。資金運用監管,不宜管得過多過細。保險資金運用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堅持市場化改革導向,把投資權和風險責任更多地交給市場主體,增強市場活力。具體著眼於以下三點:一是進一步簡政放權。如,整合比例監管政策,重新整合定義大類資產,取消一些不適應市場發展要求的比例限制,按照投資品種風險屬性不同,納入到大類資產配置比例中,不再單獨設置具體比例。二是鼓勵創新。為促進保險業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保險機構應當研究發起設立小微企業投資基金,以及投資中小企業私募債(PPN)的相關問題。三是改進監管。按照「放開前端、管住後端」的思路,加大償付能力和資產配置的硬約束,強化信息披露和風險責任人的硬要求,落實追責制度,堅守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放開前端、管住後端」這一思路是比較理性的,如果保險的後端放開,保險業陷入到惡性競爭的死循環中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三)建立市場化的准入退出機制
建立市場准入退出機制總的思路是:堅持市場化導向,突出專業化特色,正確把握髮展與監管、監管與服務、維護投資者熱情與保護消費者利益等重大關係,統籌規劃市場准入和市場體系培育,完善市場退出和風險處置的制度機制,改變以往保險機構「野蠻生長」、「有生無死」的狀況,為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創造條件。在市場准入方面,適當限定新設保險公司的業務範圍,支持設立一批專業性保險公司。在市場退出方面,研究制定市場退出的監管規定,建立針對股東、業務、人員、分支機構和法人機構的多層次、多渠道退出機制。明確市場退出的標準和程序,既可以是全國市場的退出,也可以是局部市場的退出;既可以是全面業務的退出,也可以是部分業務的退出。要規範市場化併購重組,有效引導保險市場的存量調整,加快推動有關立法,明確風險處置的觸發條件,豐富風險處置工具箱。
三、積極探索商業模式創新
(一)加大產品創新力度
1.要處理好保障與理財的關係,樹立「大保險」的觀念
關於保障和理財的問題,行業內外一直分歧較多。對待這個問題要辯證地看,保障功能,是保險的基本功能,是保險行業的獨特優勢,也是保險業安身立命的基石。發達國家的保險業,也是保障型產品發展到一定程度,才進一步拓展理財型業務的,而且保障型產品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比重。以韓國為例,2012年韓國的壽險產品中,保障型約佔37%,年金佔32%,儲蓄型佔31%。
目前我國的保障型產品發展還遠遠不夠。2012年我國普通型壽險保費收入965億元,只佔壽險業務的8.2%。我國普通型壽險的覆蓋率只有10%左右,保險的保障能力十分有限,絕大多數人沒有保險,所以保障型產品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是十分巨大的。
——在其他國家保障性保險基本也都在40%的比例,保險是一個被動需求的產品,需要個人壽險團隊的主動營銷,也需要保險公司設計真正引起公眾興趣的產品。我國為什麼和其他國家的發展路徑不同,直接跨越到投資險為主的狀態,一個是公民的保險意識不足,投機心態過濃,另一個就是主動營銷還不強,未來我國甚至可以借鑑台灣,實行政府強制推銷也未嘗不可。同時也要看到,理財和保障並不是對立的,居民財富持續增加本身就是一種保障。財富管理也是金融業的發展主流,理財型產品的發展,對於保持保險市場的穩定增長,鞏固保險在金融業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義。以美國壽險市場為例,20世紀80年代以前,美國保險市場以傳統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等產品為主導。美國1981年推出萬能壽險和變額壽險產品,1985年開始銷售變額萬能壽險產品,壽險產品結構隨之發生重大變化。由於具有投資理財功能,產品設計也更為靈活,1985年萬能壽險和變額萬能險二者即突破壽險市場份額的40%,2007年達到高峰,約佔壽險市場的55%。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投資型產品熱度有所消退,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佔比有所回升,但萬能壽險和變額萬能壽險的地位仍然舉足輕重,2012年兩者佔壽險市場的47%。
總之,保險產品的發展不能搞一元論,要把保障和理財兼顧起來,既要滿足人們的保障需求,補上保障的短板,也要跟上世界保險業發展的時代步伐,圍繞人們的財富管理需求,提升理財的水平。2.要處理好大眾化與專業化的關係,提升保險的專業水平
創新保險產品,必須著眼於產品的專業化和多樣化。怎樣才能實現這一點呢?
必須對承保的風險做到心中有數,全面地分析判斷各種風險因素,科學地運用專業技術進行產品研發。再一個是基礎數據的積累問題。這是我國保險業發展的一大軟肋。產品創新離不開系統全面的經驗數據。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歷程短,各類經驗數據庫還不健全,產品定價缺乏科學的依據,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保險產品創新。美國的汽車保險,定價因子林林總總,包括被保險人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況,以及機動車的型號、車況等等,相當詳盡,這保證了車險定價的科學性。必須加強基礎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為產品創新提供堅實的基礎。
(二)加大渠道創新力度
1.現有渠道的創新
一是穩步推進保險營銷員體制改革。營銷員體制究竟如何改革,各方面一直在研究,世界各國也在積極探索。比如,
澳大利亞的保險個人代理模式,正在從單純銷售保險產品的個人代理人,向為客戶提供綜合財富管理建議的職業理財師轉變,薪酬計算方式由傳統的代理人佣金轉變為理財師諮詢費,這使得銷售人員更關注客戶的長期利益而非短期銷售目標,有利於提升客戶忠誠度,實現可持續的長期合作關係。
二是促進銀行保險的規範發展。國際上,針對銀保業務的改革早已開始。在英國,銀保業務先後經歷了「多對多模式」、「銀行主導模式」、「戰略夥伴關係」三種模式。「多對多模式」類似我國前幾年的模式,客戶體驗差;「銀行主導模式」類似我國當前模式,產能低下,難有長期顧客;
「戰略夥伴關係」就是實現銀保專業化,如英國利安傑保險集團與兩家大型國有銀行建立合資企業銷售保險,不但成長速度快,而且極大地降低了件均成本,做到了「用合適的方式,將合適的產品,銷售給合適的人」。因此,銀保專業化是我國銀行保險業務改革的方向。
——興業與人壽、平安已有銀行渠道2.新渠道的開拓
主要是關注三個方面:一是深度營銷。隨著財富的增加,消費者對保險、銀行、證券等金融產品的多元化需求日益迫切。誰能夠更好地向客戶提供一攬子綜合服務,誰就能搶佔先機。二是網絡保險。當前龐大的互聯網人群和快速普及的網絡消費習慣,讓互聯網成為保險業不能忽視的重要銷售渠道,網絡保險的潛力很大。三是其他新興渠道。長遠來看,渠道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一些新興的銷售渠道將不斷湧現。當前,已經有一些保險公司邁出了步伐,嘗試與證券公司、房地產公司合作,有的與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等等。雖然目前這些新渠道實現保費所佔的比重不大,但為探索新渠道積累了經驗。
(三)加大管理創新力度
1.管理機制創新
管理機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保險公司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效率,是管理模式創新的重點。現在,有的保險公司管理成本過高的情況比較嚴重,部分公司存在人員冗雜、人浮於事的現象,導致人力成本虛高。保單獲取的成本也很高,部分長期壽險產品的獲取成本甚至超過了首年保費。因此,管理創新首先要在管理機制上想辦法,包括對高管人員的管理,以及對公司員工的管理,都要進行創新的探索,以有效地管控成本,提高效率。
2.管理規則創新
規則是管理的基礎,也是管理的依據。規則創新可以考慮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完善考核規則。有什麼樣的考核標準,就會有什麼樣的經營行為。現在
,一些保險公司的考核標準是有問題的,重規模、重份額、重排名,對市場缺乏前瞻性和規律性的科學研判,制定的保費規模考核指標嚴重脫離市場實際,公司從上到下,層層加碼,導致為了保費規模不擇手段,甚至不惜違法違規。這種唯保費論的考核必須糾正。(——人壽
)二是完善運營規則。「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國外很多大型保險企業非常注重規範和統一運營標準。通過制定操作手冊,將制度規範體系和運營標準以專業化、流程化的手冊固化下來,並嚴格按照手冊運作,杜絕做事「跟著感覺走」。三是完善監控規則。完善的監控是防範保險公司「跑、冒、滴、漏」的最有效手段。比如,有的保險公司統一上收理賠權限,如果云南地區有客戶出了險,本地公司無權調度理賠員,要由北京總公司直接隨機安排理賠人員查勘定損,而且整個理賠程序通過信息系統由理賠中心統一處理,基層機構不得干涉,效果不錯,杜絕了很多人情、關係賠付。這就是有了管用的監控規則的好處。
3.管理技術創新
信息時代也將為保險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保險業信息化的拓展將主要從深度和廣度兩個維度展開。在深度上,保險業將在產品營銷、承保理賠流程、客戶體驗、平台建設和服務品質等方面產生一系列創新。比如,人們只要利用傳感器網絡收集自己的健康數據,並發送到保險公司進行處理,就可以輕鬆完成投保或理賠,或者不用奔波於醫院就能很方便地享受衛生保健、疾病治療。在廣度上,一方面,拓寬保險機構內部業務信息化的領域,並進行必要的集成。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手段不斷拓展產業鏈和價值鏈,深度分析和處理客戶信息,如消費者的評論、口碑,以及社交網絡和媒體的反饋等,深入開發潛在市場。目前,國內有些保險公司已經嘗試在網站上銷售保險產品,或者通過手機應用系統宣傳企業形象,這些都是利用信息手段拓展保險服務的有益探索。(完)
文章來源:《保險研究》(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植物大戰殭屍2》已經過氣!不信就看這四點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3768.html《植物大戰殭屍》是一個經典的遊戲系列,但這個系列的遊戲現如今已經不是罪熱門的遊戲了。本文將從4個主要方面闡述為什麼《植物大戰殭屍2》(以下簡稱PvZ2)在歐美市場永遠不可能挺近暢銷排行榜前10。
1.不合時宜的遊戲背景
人們總習慣在舒適的家庭環境中玩移動遊戲,因為在家裡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和少量的突發事件和意料之外的干擾因素。人們除了喜歡在家裡玩遊戲以外,還傾向於在上下班乘坐交通工具途中,工作閒暇或者獨自在浴室時玩耍(統計來源於TechCrunch)。因此不同的環境下玩耍時間長度以及對遊戲集中時間需求將被看做是一個關鍵影響指標。
作為一個開發者你有兩個選擇。你可以選擇滿足玩家一整天閒暇時間時的娛樂,來設計你的遊戲,這樣就可以滿足玩家在玩遊戲時所處的環境因素。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忽略掉環境因素,只需要玩家在他們回到家或者進入浴室時會打開遊戲就可以了,但是這是以玩家在白天閒暇時間不會玩其他遊戲作為前提的選擇。
從上面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出,每個關卡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並需要100%集中精力,這種快速遊戲模式的確不適合在大量干擾環境下進行。
玩家玩耍背景的忽略,是PvZ2的一個重要問題。首先要通一關的時間需要4分鐘左右,如果跟其他手機遊戲相比,是非常長的。在一些休閒遊戲中,一輪遊戲僅需1分鐘就會失去一次生命值。其次,PvZ2需要絕對的集中精力,包括手指的滑動的速度和頻率。一不留神你就會錯失一個太陽。這對於在上班途中有著大量的干擾環境下,絕對不是一款合適的休閒遊戲。
不要誤會我的初衷,我並不主張一款遊戲必須在所有環境下都能易於玩耍。許多遊戲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會創造不同的遊戲模式。例如在《Clash of Clans》(部落戰爭)中,攻擊敵方部落需要絕對的集中,但是在收集能源建築,訓練部隊,以及與部落閒聊時能夠在旅途過程中輕鬆完成。
2.缺乏社交因素
與真人一起玩耍遊戲,對於一款遊戲的留存和貨幣化模式具有巨大推動作用。想像一下,如果《Hay Day》(卡通農場)這款遊戲設計中,玩家之間不能互相交易遊戲物品;如果《Candy Crush Saga》(糖果粉碎傳奇)中沒有進程地圖,來顯示他們的朋友現在所處的關卡和進程。儘管PvZ2中有Facebook分享鏈接和進程地圖,但是整款遊戲沒有任何社交因素。
PvZ2鼓勵玩家從Facebook賬戶登陸進遊戲,同時也會在地圖上顯示玩家的遊戲進程,但是地圖上的遊戲進程並沒有同時顯示好友進程,也沒有提供任何的排行榜。這點讓人非常失望。
遊戲貨幣化是通過競爭推進形成的。沒有好友遊戲進程和排行榜這兩個關鍵因素,將直接影響PvZ2的遊戲貨幣化模式發展。
3.害怕玩家受挫
免費模擬人生系列遊戲非常容易吸引玩家,這種遊戲都有一個共同點,遊戲內提供不斷的獎勵帶給玩家在現實中難以找到的成就感。例如《FarmVille》(類似國內的開心農場),《Sims Social》(模擬人生社交版),Hay Day都是模擬人生系列遊戲的模範標誌遊戲。這些遊戲能夠快速吸引新玩家的興趣,並有不失去玩家的絕招。總而言之,這類遊戲並不需要涉及太多的遊戲技能,玩家的成功和晉級完全是時間的堆積或者消耗付費道具來加速遊戲進程。
就某種程度而言,模擬人生系列遊戲的形式是很有用的,但我們還是需要考慮遊戲的類型。比如,免費的益智類或者大型遊戲就得另當別論了。眾所周知,當我們玩《Candy Crush Saga》,《Jelly Splash》(果凍爆破)或者《Angry Birds》(憤怒的小鳥)時,遊戲失敗只會更加激起我們過關斬將的決心。而辛苦過關後總會帶給我們別樣的成就感。
然而PvZ2卻簡單得讓人覺得可笑。不需要過多努力就能通關,讓遊戲非常的無聊,毫無挑戰性。(遊戲茶館註:美版PvZ2通關只需30個小時,中版需110個小時)。就我所瞭解的,放棄玩耍PvZ2的主要原因之一則是缺乏挑戰。而對於被Candy Crush Saga一個關卡難倒一週的情況下,卻少有人望而退卻停止通關。
缺乏難度指數不僅會降低遊戲留存而且會降低IAP(應用內支付)收入,何況PvZ2還提供IAP遊戲道具來加速遊戲進度,這樣玩家就能更快更容易的通關。然而這樣的加速道具是在遊戲難度過高的情況下,人們才會購買,而這樣一款簡單的遊戲,又有多少玩家願意掏腰包呢?
4.沒有核心循環模式
免費遊戲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則是核心循環模式。從技術角度而言,核心循環模式是對一款遊戲的重塑。就免費遊戲而言,有限的遊戲回合設計對核心循環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核心循環並不需要設計太複雜。例如,《Candy Crush Saga》中,只有玩家生命指數這一項遊戲運作核心循環模式。在《CCS》這款遊戲中,當玩家用盡自己的生命指數值後,會造成暫時性的遊戲終止,那麼玩家就有三個選擇,要麼固定時間等待生命值回滿,要麼向Facebook好友發送及時求助贈送生命值,或者花錢充滿生命值。《CCS》的核心循環模式非常的簡單也非常有效。
另外在《Hay Day》遊戲中,有著更加複雜的核心循環模式。在遊戲中,你需要種植農作物,在農作物成熟後,你需要進行收割,並用他們來創造另外的資源,需要創造多少根據玩家自己的意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每次農作物生長結束後,玩家可以選擇通過P2P市場或者NPC角色銷售自己的商品。
從核心循環角度來看,《Hay Day》遊戲裡把時間間接轉化成了遊戲內貨幣。一個高效率的玩家實際上願意不斷地玩遊戲以及賣基礎裝備來賺取更多的利益,而不是花過多時間來生產商品。儘管從玩家的角度,他們認為花時間製成南瓜派,再以100個金幣賣掉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實際上,他們可以節約時間,只需要賣掉10個小麥徽章就可以獲得15個金幣。
結論:PvZ2徹頭徹尾就是一款免費遊戲
即使PvZ提供應用內付費,但是沒有遊戲回合限制機制,沒有核心循環創造的應用內支付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遊戲缺乏玩家之間協作和競爭的社交機制。對開發者而言,從付費到免費遊戲的轉型是非常艱難的,開發者內部也存在大量的意見衝突。但是我認為,玩家不喜歡免費遊戲。如果玩家不喜歡這種模式,那麼熱門排行榜還有什麼希望而言?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