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What we are reading:藝術,我識條鐵

1 : GS(14)@2018-02-05 00:00:44

我參觀過歐美著名藝術博物館、嘗試過聽古典音樂會,結果只覺「恰眼瞓」。先別說我從來看不出像畢加索或Jackson Pollock像小孩塗鴉作品有何吸引,藝術詞彙本身也已令人眼花瞭亂,譬如「現代」藝術是百年前作品,真正現代的東西卻叫「當代」,整件事看來像是一小撮人「自high」的玩意。我明白,這只是我缺乏慧根,所以一直有點不甘心:為何令這麼多人陶醉感動的事物,偏偏我毫無感覺?是否像曾經流行一時的那些立體畫一樣,總有人看不到3D效果?結果,我找到E.H.Gombrich的《The Story of Art》。身邊懂藝術的朋友,聽到這本書時統統都說:「哦,這本」,但他們並無低貶之意,而是像一般人對你說迷上《金庸》那種理所當然的「哦」,原因一是這本書是經典(初版成於1950年,之後幾十年續有修訂),二是它的確非常適合「識條鐵」人士,看上去厚甸甸幾百頁有點嚇人,實則插圖有400多幅(作者特別強調他寫的每個論點都有附圖介紹),讀來感覺像在「碌」Instagram,一點也不沉重,難怪它據說是史上最暢銷藝術書,賣了超過800萬冊。本書其中一個主軸,是幾千年來藝術創作對「寫實」的處理之演變。我們看古埃及的畫,總覺得有點趣怪,但又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例如一幅人像,總是同一種獨特姿勢:面部、手腳是側面,眼和胸腹卻是正面,而且往往有兩隻左(或右)腳而非一雙對稱的腳。風景畫呢?樹木會畫成側面,池塘則是從上俯視的一灘水,池裏的魚卻又在打側游泳。原來埃及人選擇將立體物件最有代表性的角度,表達在同一平面,畫上每件物件都可能是從不同角度看的形像,對古埃及人來說,這就是最「傳真」的方式。早期藝術主要是為宗教服務傳達教義(尤其當大部份信眾都是文盲),反正沒有當代人親歷聖經故事,畫家想像空間可以很闊。儘管如此,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畫作構圖和筆法已大量採納科學元素,例如光影效果、透視(perspective),甚至利用肉眼看不清遠距離的限制,發明出朦朧的暈塗法(Sfumato),加強立體感和真實感。宗教改革後,新教徒抗拒偶像崇拜,新教國家的畫家們頓失教會這大客戶,連創作主題都變成更「貼地」的人像、風景以至生果和杯盤碗碟。後來出現的印象派、立體派等,亦可算延續對「寫實」的不同演繹。我承認,看完整本書,我仍不懂畢加索,但依然看得津津有味。姚崢嶸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4/202949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9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