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收跌3.31%,回吐前日漲幅。鐵礦石跌1.72%,白糖跌1.13%,雞蛋跌1.03%,塑料、滬鎳、菜粕、滬錫、滬金、鄭煤、焦炭收跌。
昨日焦炭一度觸及1299 元/噸,創2014年4月以來新高。
今日盤中一度跌逾2%,結束四連陽。 截至收盤,跌幅縮小至0.16%。
滬鋅、滬銀、滬銅、 鄭棉、 橡膠、焦煤、大豆、螺紋鋼、熱卷、豆粕等小幅收漲。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司長趙雲城今日發文表示,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黨中央、國務院科學決策、精準調控、綜合施策,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呈現出階段性築底趨穩、結構優化、效益回升的向好態勢。
一、工業生產運行總體平穩,呈現階段性築底趨穩態勢
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增速與上半年持平,較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工業增加值增速基本圍繞6%上下小幅波動,結束了前幾年大幅下滑態勢,階段性企穩築底走勢明顯。7月份,我國許多地區遭受極端高溫天氣和洪澇災害,對工業生產的正常運行產生了一定短期影響,當月工業增加值增長6%,增速較6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從相關指標看:
工業用電量增加。1-7月份,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6%,較上半年加快1.1個百分點。用電需求上升有極端高溫天氣的影響,也顯示出電力自身及汽車、電子、醫藥、化纖等行業生產較為活躍,對工業生產的支撐作用明顯。
產品產量增長面擴大。1-7月份,納入統計的589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380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占64.5%,增長面較上年、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擴大14.1個、3.8個和0.8個百分點。
出口低位回穩。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0.4%,降幅較去年同期收窄0.5個百分點。從5月份開始,出口交貨值結束連續11個月的負增長,5、6、7月份分別增長0.8%、2.3%、1.3%。作為全球最大的基礎工業品出口國,出口改善有助於我國工業經濟運行趨穩向好。
二、工業結構繼續優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初顯
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長延續加快態勢。1-7月份,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占工業比重12.1%,占比較去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其中,7月份同比增長12.2%,增速較6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高於整個工業6.2個百分點;1-7月份,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占工業比重32.5%,占比較去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7月份同比增長10.7%,增速較6月份加快1.9個百分點,高於整個工業4.7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增長加快。
傳統和產能過剩行業增速繼續回落。1-7月份,采礦業增加值下降0.4%,而去年同期為增長3.6%。其中,7月份同比下降3.1%,降幅較6月份擴大0.7個百分點;1-7月份,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6.2%,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7月份同比增長6%,較6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
當前,以“去產能”為核心的“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在工業領域取得了積極進展。1-7月份,粗鋼產量同比下降0.5%,煤炭產量下降10.1%,鋼鐵、煤炭供需矛盾得到緩解。上半年,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4.4天,同比減少0.6天。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下降1.9%,降幅比5月末擴大0.8個百分點,已連續3個月同比下降。水泥、鋼鐵、有色、電解鋁、平板玻璃等行業的產成品存貨同比分別下降12.4%、14%、7.7%、20.5%、15%,降幅均大於產品銷售,去庫存狀態明顯。6月末,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比5月末下降0.2個百分點,去杠桿取得一定成效。
三、工業經濟運行質量有所提升,企業效益有所改善
今年以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降幅逐月收窄,市場供需狀況不斷改善,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由年初1%上升到上半年的3.1%,創2015年以來新高。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9998.2億元,同比增長6.2%,且各月利潤均實現增長,扭轉了去年利潤持續下降的局面(2015年工業企業利潤比上年下降2.3%)。其中,6月份實現利潤總額6163.1億元,同比增長5.1%,較5月份加快1.4個百分點。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68%,同比上升近0.2個百分點。
四、短期波動不改長期向好勢頭
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增速較6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極端高溫天氣和洪澇災害對工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的短期影響。
一方面,高溫酷暑用電量增加,而部分企業停產檢修影響生產。7月份,全國平均氣溫22.7℃,較常年同期偏高0.9℃,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三高,浙江、上海、江蘇、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區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速較6月份加快9個至23個百分點。受極端高溫天氣影響,7月份全國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6.9%,較6月份加快5.5個百分點,其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自身用電增長16.5%,加快9.5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增速較6月份加快5.4個百分點,拉動工業用電增長3.9個百分點,但高耗能行業受部分企業高溫檢修影響,生產增速較6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此外,線損因素拉動7月份工業用電增速上升2.3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基數較低(去年7月份同比下降3.3%)也影響工業用電增速上升2個百分點以上。
另一方面,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對工業生產產生了一定影響。據對部分地區災情調查,全國因洪澇災害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到達上千家,導致產值減少上百億元,且這些企業對上下遊產業鏈也造成一定影響。
雖然上述短期偶然因素對7月份的工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但工業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增多、新動能加快蓄積的基本面沒有變。
新建企業對工業生產發揮積極拉動作用。近一年來,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新建企業有8969家,占到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2.4%,拉動工業增加值增速上升1.1個百分點。
高端細分行業增加值仍然保持較高增速。1-7月份,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同比增長61.5%,電車制造增長39%,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增長24.2%,核輻射加工增長18.8%,通信設備制造增長18.5%,核燃料加工增長16.1%,電池制造增長16%。
符合消費升級方向的新興產品產銷兩旺。1-7月份,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94.6%,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增長37.7%,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增長36.7 %,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增長26.4%,工業機器人增長27.2%,手機增長23.8%,光纖增長31.3%,光電子器件增長18.4%。
綜合生產、收入、價格、用電、產量、出口、利潤、庫存多方面因素看,盡管近期工業經濟出現小幅波動,但總體趨穩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未來新動能加快蓄積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現值得期待。
周五,兩市小幅低開,滬指開盤報3100.39點,跌幅0.12%;深成指報10865.28點,跌幅0.13%;創業板報2200.68點,跌幅0.04%。
盤面上,地產股領跌兩市,恒大系回落明顯,嘉凱城、廊坊發展低開幅度均在3%左右,萬科A跌近2%;石油化工、次新股等板塊高開;萬達概念繼續飆漲,國中水務一字漲停,泰達股份大漲逾8%。
近期熱點方面,地產股風光無限,就在恒大概念股或沖高回落、或意猶未盡之際,萬達因私有化決議獲得通過,相關概念股日前接棒崛起:國中水務、泰達股份連續兩天漲停,上海九百、皇氏集團、杉杉股份、紅星發展、新華都等也紛紛大漲。摩根大通認為,在萬達商業私有化獲通過及恒盛地產潛在私有化的影響下,相信市場正尋找下一家可能私有化的公司,恒大、富力、合生創展、華南城等中資地產股都有私有化的可能。
而一路強勢上攻的萬科A在8月18日午後遭遇大幅跳水,類似的劇情也在寧波銀行(002142.SZ)、貴州茅臺(600519.SH)、浙江東方(600120.SH)、愛爾眼科等一些國家重倉股上上演,而業內猜測龍虎榜單上整齊劃一的機構席位賣出背後可能是“國家隊”。市場猜測,在目前市場行情轉暖的形勢下,“國家隊”完成平抑市場的使命,從而進行的逢高減倉行為。
資金方面,兩市融資余額實現四連升。截至8月18日,兩市融資余額合計8942.24億元,增加56.22億元。
外圍市場方面,周四歐美股市全線收高,道指漲0.13%。因聯儲紀要偏鴿派美元走弱助推金價走強,金價收漲0.6%。油價大漲逾3%,自8月初低點累計反彈22%,收盤後正式進入牛市。
對於近期走勢,中航證表示,昨日主板的核心推動力量“恒大三劍客、券商、銀行”都出現松動,對市場的心理層面有一定影響,對市場再度大漲也形成制約,因此大盤走出調整態勢並不意外,滬指想要突破年線有一定難度,震蕩攀升算是最好的狀態。
廣州萬隆認為,一方面深港通如願通過後,部分投資者認為短期利好兌現即利空,有獲利離場的意願;而另一方面,滬港通和深港通的總額度取消意味著國內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對活水引入和金融改革推進都大有裨益,無疑是長期利好。面對兩難局面市場多空分歧加大,因此連續數天股指一直上跳下竄,並未形成明顯的趨勢,預計類似的震蕩局面在短期內依然是常態。
巨豐投顧分析稱,股指觸碰年線受到壓制後,短期小幅回調整理,但多頭排列依舊,整理後還有上行基礎。總體上看,股指放量長陽刺穿年線後,短期此位置必然成為多空爭奪之地,當前存量資金博弈格局被打破,增量資金已悉數進場,股指小幅回撤後仍有中陽上攻概率。
中國貨幣網發布文章稱,8月份人民幣匯率指數小幅貶值,走勢總體較為平穩。
2016年8月31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33,較7月末貶值1.06%;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為95.04和95.11,分別較7月末貶值1.10%和0.92%。
文章指出,8月份人民幣匯率指數走勢總體較為平穩。雖然受暑期出境遊和海外留學購匯需求依然較為旺盛的影響,上中旬人民幣匯率指數略有回落,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一度降至94.06,但月末又回升至94.33,全月來看變動幅度不大。從波動率看,8月份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年化波動率為3.13%,顯著低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5.01%的年化波動率。
文章稱,從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來看,8月上中旬國際匯市相對較為平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和收盤匯率繼續雙向浮動。8月下旬以來,美聯儲主席耶倫和其他美聯儲官員相繼釋放加息信號,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有所升溫,美元再度走強,在“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機制下,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相應有所貶值。總體上,人民幣匯率仍繼續按照“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機制有序運行,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彈性進一步增強。
受經濟數據拖累 美股小幅低開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開盤下跌11.71點,跌幅0.06%,報18023.06點;標普500指數開盤下跌1.86點,跌幅0.09%,報2123.91點;納斯達克指數開盤下跌3.97點,跌幅0.08%,報5177.74點 。
美國8月零售銷售環比-0.3%,為今年3月來首次收縮,預期-0.1%,前值0.0%修正為0.1%。
美國8月PPI環比0.0%,預期0.1%,前值-0.4%;美國8月PPI同比0.0%,預期0.1%,前值-0.2%。
業界認為,美國8月工業產出月率跌幅超預期,部分是受產能利用率下跌拖累,凸顯了美國制造業需求疲軟以及經濟增速在更大範圍內放緩;工業產出在過去18個月的大部分時間里都處於下滑狀態,雖然最近有所提升,但仍難以擺脫全球需求疲軟、美元走強以及低油價的負面影響。
首批iPhone 7 Plus售罄 蘋果今日開盤再創9個月新高
蘋果(AAPL :NASDAQ)盤前大漲1.72%,報114.02美元/股。
據路透報道,蘋果周三宣布首批iPhone 7 Plus已在全球售罄。蘋果表示,首批所有顏色的iPhone 7 Plus已經全部售罄,亮黑色(曜石黑)的iPhone 7也已經售罄。這兩款最新機型將於周五運抵蘋果零售店。蘋果稱,顧客周五在零售店將無法購買已售罄的機型,但可以繼續在網上預購想要的機型。
本周三蘋果股價收漲3.54%,收報每股111.77美元,盤中一度漲逾4.5%,觸及9個月高點。本周蘋果股價累漲約8.4%,公司市值已增加約480億美元。
中國央行9月20日發布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稱,當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7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55%。中標利率均與上次持平。
周二,Shibor利率繼續全線上漲,隔夜品種十一連漲。隔夜Shibor利率漲0.5個基點報2.1590%;7天Shibor漲0.30個基點報2.4000%;14天Shibor漲0.20個基點報2.5330%。
同時,中國央行、財政部今日進行600億元3個月國庫現金定存招標,中標利率2.55%。上次為2.75%。
招商證券認為,本周央行單周流動性投放量達半年來最高,這主要是為了應對跨節的資金需求,保持資金面的平穩。
日本央行重整貨幣政策框架刺激全球股市攀升,周三美股三大指數小幅高開。美聯儲將在周四淩晨宣布利率決定。
標普500指數高開7.00點,漲幅0.33%,報2146.76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高開77.59點,漲幅0.43%,報18207.55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高開21.70點,漲幅0.41%,報5263.05點。
日本央行21日結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後,維持了目前超寬松貨幣政策及負利率政策,同時將穩定短期和長期利率作為貨幣政策調整的方向。
由於負利率政策產生的負面效應令利率整體下滑過度,給金融機構經營及養老金投資帶來壓力。為避免長期利率長時間落入負值區間,日本央行決定調整貨幣政策框架,將一直以來的貨幣寬松政策目標從此前的擴大貨幣供應量,轉為繼續維持短期利率在負區間和穩定長期利率在0%以上正值兩方面的操作,並將以此為目標而購入國債。分析師稱之為“收益率曲線管控”。
日本央行的舉措推動全球股市上漲,日經指數周三收盤大漲1.91%,金融股出現飆升。歐洲銀行股也出現攀升,泛歐Stoxx 600指數上漲1%。
北京時間周四淩晨02:00美聯儲將公布利率決議,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按兵不動,但會後聲明中可能釋放未來加息的信號。不過美國23家一級投行中的兩家—巴克萊和法國巴黎銀行卻認為美聯儲本周加息是大概率事件。若正如他們預期,那麽耶倫將給市場帶來其就任以來最大的沖擊。
周五(9月30日)滬深兩市雙雙低開,黃金、釀酒板塊震蕩拉升,市場情緒有所回暖。隨後,煤炭板塊企穩反彈,助力大盤再度攻下3000點整數關口。受制於成交量低迷,上午股指始終在3000點一線左右震蕩整理,臨近午盤,房地產板塊曾直線拉升,但後繼無力,始終未能有所表現。
今日早間外盤紛紛大跌,日經225指數早盤跌 1.33% ,韓國KOSPI指數跌 0.88% ,香港恒生指數跌 1.41%。相比之下,A股表現較為堅挺。
截至午盤,滬指上漲0.14%,報3002.81點;深成指上漲0.40%,報10554.45點;創業板下跌0.07%,報2144.69點,兩市半日成交合計1516.77億元。
盤面上,行業板塊漲幅互現,釀酒行業、航空航天、安防設備、房地產、家電行業等板塊漲幅居前,園林工程、化纖行業、鋼鐵、保險、券商等板塊皆走勢落後。上午題材股表現活躍,股權轉讓概念股上演漲停潮,核電、石墨烯等題材股皆收獲較大的漲幅。
在資金方面,據港交所安排,滬股通休市時間為9月30日-10月10日,也於10月11日起正常交易,將休市11天,故今日滬股通停止交易。另外,央行今日進行3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公開市場今日有900億元逆回購到期,資金凈回籠達到500億元。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導致近期弱勢的最重要原因還是市場的存量資金越來越少,一是地產和商品行業的火爆分流了大量的資金;二是新股的持續發行吸引了大量的資金;三是近期央行的逆回購持續到期,也凈回籠了大量的資金。
從歷史數據來看,從2009年到2015年的7年里,國慶節前的基本上小漲或小跌各占一半。而在2009年到2015年的國慶節後行情,漲的年份居多,漲幅的均值是4%,整體看漲。對此有資深私募人士指出,如果以短線交易為主,投資者大可不必冒長假期風險持有短線品種。而對於中線波段交易而言,目前階段可考慮持股過節,而從歷史經驗來看,節後股指上漲概率較大。由於受假期效應影響,近年來國慶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市場表現多較為糾結。相比之下,國慶節後首個交易日市場表現相對活躍,特別是去年9月,市場迎來修複行情,大盤在3000點上方窄幅波動。國慶節後首日,滬指跳空高開,當日漲幅3%,隨後一周收獲近7%漲幅。
對於後市,華訊投資認為,節後行情值得期待,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原因:1、節前觀望,資金出局,節後資金有望回流;2、第三批PPP項目將公布,有望再次成為引領大盤上攻的主要推手;3、9月份經濟數據也將公布,從最近幾期來看,都在逐步回升,有望提振大盤;4、三季報公布進入密集期,業績炒作預期升溫;5、深港通預熱。
中航證券表示,對於即將過去的9月份,市場以一種溫和的調整方式結束了一個月的運行,本月的熱點也將隨之退去;目前更應著眼於四季度的新熱點,並對可能出現的新熱點進行戰略關註,次新股由於年報時間窗口的出現,有望成為四季度的戰略跟蹤品種;而短期來看,煤炭、化工、地產等板塊的活躍對短期市場的有一些促進,激進型的短線投資者可留意其中化工板塊的局部熱點機會。
10月3日美股小幅收跌,標普500指數收跌7.07點,跌幅0.33%,報2161.20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54.30點,跌幅0.30%,報18253.85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11.13點,跌幅0.21%,報5300.13點。
周一,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9月ISM制造業指數51.5,好於預期50.3,前值49.4。另外,美國9月ISM制造業物價支付指數53,預期53.5,前值53;美國9月ISM制造業新訂單指數55.1,前值49.1。
U.S. Bank高級基金經理Eric Wiegand表示:“ISM數據不錯,但並非市場唯一會考慮的數據,投資者急切等待周五的非農就業數據。”
其他市場面,歐股大致收平,英國股市漲逾1%創逾16個月收盤新高;油價收漲逾1%,WTI原油期貨價格收於7月1日以來最高位,布倫特原油期貨收於50美元上方,創下8月18日以來最高收盤價,9月8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美元走強,期金收於兩周低點下測1310關口。COMEX 12月黃金期貨價格為最近四個交易日第三次收跌、並創9月16日以來收盤新低。
標普500指數低開3.18點,跌幅0.15%,報2156.55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低開28.01點,跌幅0.15%,報18253.02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低開8.31點,跌幅0.16%,報5307.71點。
科技新聞網站Recode報道稱,谷歌目前並未考慮收購Twitter。Recode同時援引消息人士稱,蘋果和迪士尼也不太可能成為Twitter的買家。近一段時間市場不斷傳出有消息,Saleforce、谷歌、臉書以及迪士尼等公司都是Twitter緋聞買家。
受此影響,推特股價盤初暴跌17%,領跌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