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消費的人總結出來一個有意思的結論:市場用戶的價值是少女 > 兒童 > 少婦 > 老人 > 狗 > 男人。
來源 | 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
文 | 龍貓君
今天跟大家推薦一篇關於玩具消費產業的文章。
龍貓君在飯否上唯一互相關註的用戶美團網創始人王興在6月2號在飯否上發了一條微博,在這條微博中王興提到一個有意思的結論:投資消費的人總結出來的市場用戶的價值是少女 > 兒童 > 少婦 > 老人 > 狗 > 男人。
這個結論還有待數據驗證,但是兒童消費在其中的重要性越發突出,尤其是國家政策層面的兩孩政策的出臺,極大地刺激了兒童消費市場。
與兒童消費相關的市場很大,無論是近年來成為購物中心新寵的兒童美發,親子餐廳,還是轉為兒童消費打造的兒童樂園,都是新消費的新寵兒,而另外有一個市場,卻是被暫時忽略的行業,那就是玩具市場。
幾乎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會接觸到玩偶玩具,今天興起的娃娃機也是玩具市場的一種業態,這個每個童年都會接觸到的消費市場到底是一個什麽樣市場?這個市場在兒童教育越來越受重視,消費升級浪潮來臨之際會有新機會嗎?龍貓君用一篇長文來解析。
本文將分為2個部分:
1 玩具行業簡史與玩家掃描
2玩具行業商業模式與未來的消費升級機會分析
中國玩具行業簡史:一個被高端外國品牌占領的市場
玩具的分類簡史
首先,我們先來想想到底什麽是玩具。相信很多人會有不同的定義,比如玩偶、積木,甚至有人把成人用品店的玩具也定義為玩具中的一種。
但事實上玩具是有一個官方定義概念的。我們在分析任何一個行業之前,首先需要把其行業分類和行業定義屬性弄清楚。
根據《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範》規定,玩具是指供給14歲以下兒童玩耍的所有產品和材料。
這個規定里有兩個清晰地限定詞匯:
一個是規定了玩具的目標群體是14歲兒童。所以玩具市場地潛在核心人群是14歲以下兒童,雖然近年來玩具市場開始探索一些成人也能玩的玩具,但是我們還是必須清晰認識到玩具市場核心用戶群依然是兒童。
二是對玩具的核心定義依然是玩耍為主。也就是說雖然玩具會兼顧具有教育、啟迪智慧的作用,但是最核心地功能依然是玩耍。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玩具地分類,在國民經濟地行業分類中,玩具行業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規定,玩具制造業隸屬於制造業下的“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而在國家統計局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玩具的制造屬於文化用品的生產。而廣義的玩具泛指一切可以用來玩的物品或者器具。
前面已經從官方層面弄清楚了玩具的概念,下面龍貓君再詳細介紹一下玩具的分類,由於劃分的要求和屬性不一樣玩具可以劃分為非常多的種類:
按照使用年齡劃分玩具可以分為:兒童玩具與成人玩具
按照生產制造材質的差異玩具可分為:塑膠玩具、毛絨玩具、布制玩具、木制玩具、金屬玩具
按照主要功能,玩具可以分為:益智玩具、機動玩具、電動玩具、智能玩具等
通過上面地清晰分類與定義,我們可以推倒出玩具這個產業的獨特性與複雜性:
a :從產業鏈上下遊來看與塑料、金屬等化工制造業具有緊密關聯性。其價格與市場波動極大受到塑料、金屬等大宗材料地影響。
b:從目標用戶客群來看。由於其核心用戶是兒童,因此在產品安全複雜性上要比一般成人產業要求更高。
C:由於玩具同時兼具有娛樂屬性。除了一般產品的外觀設計之外,還包含有大量地遊戲與人的智力設計元素在其中,不是簡單層面的工業設計。
d:由於兒童期屬於兒童教育、成長、智力發育地高峰期,玩具除了娛樂性特性之外,還同時應該具備教育屬性。
在推動兒童智力成長,啟蒙兒童心智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還兼具有教育屬性。
e :而在玩具除了材料這個上遊供應之外,由於玩具必須兼具有文化內涵,所以與動漫、影視、遊戲等產業有極大強關聯性。
因為玩具產業又具備了文化產業屬性,是一個文化+消費品+教育+制造業+零售母嬰連鎖行業都具有高度正相關的綜合型產業,由此具有高度地複雜性,是一個跨產業融合產品。
所以綜合評價來看,玩具產業是一個具有娛樂屬性、文化性、教育性的多樣性地產業,其複雜程度非常高,其中制造生產環節涉及到模具技術、文化知識IP授權、遊戲性設計,因此非常不同於一般地消費品制造業,也正因如此,才會是一個未來具有大想象力地產業。
全球與中國玩具市場
清晰了玩具市場地定義與目標人群,接下來需要介紹幾個關於全球玩具市場你必須知道的幾個事實。
為什麽我在標題里會把玩具全球玩具市場與中國玩具市場放在一起來說,因為全球玩具市場正越來越受到中國玩具市場的影響。
不過讓人驚訝的事情是,中國玩具影響世界玩具市場所依賴地方式是依靠生產端影響世界市場,而不是依靠消費端來影響市場。
所以,在這里我們需要知道地第一個事實是,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地玩具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地玩具出口國,2015年我國玩具出口總額達到973.5億元,而同期國內零售市場約為650億規模。
所以,我們可以稱中國為玩具制造業大國,但卻不能稱之為玩具品牌大國。因為從目前市場行業分工來看,歐美國家無論是在玩具品牌運營,還是玩具渠道銷售上都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而玩具制造大國中國,在微笑曲線另外一端,主要賺錢地還是基本地代工費用。雖然近年來本土玩具品牌有意識加強了品牌端投入與研發,但難以改變中國玩具業態以出口業態為主的商業模式。
a 世界玩具市場現狀。
與其他消費品格局類似,據公開資料顯示,截止到2013年,全球玩具零售市場零售總額約為845.18億美元,而北美、西歐與亞洲市場基本並駕齊驅,分別占據全球零售市場地為25.86%、22.75%及24.42%。
但是在最有利潤地品牌環節,全世界最大的排名前五地玩具品牌公司都來自於發達國家。他們分別是來自美國的美泰和孩之寶。日本的多美和萬代,以及來自丹麥的樂高積木。
這五家公司累積的銷售額能夠占據世界玩具市場的4分之1,而他們每家公司手中基本都有一款能夠享譽世界地產品,下面龍貓君通過一張表格來顯示這些玩具業巨頭手中地核心產品:
而這些世界市場上的主要玩家除了在玩具這個市場,也會同時進入到電影、動漫、遊戲等文化產業領域。
目前世界玩具市場正呈現出許多新的特征與潮流:
1 即使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歐美發達國家玩具市場並沒有快速放緩。
從這里我們可以分析出玩具產業地一個新特性,就是玩具產業受到宏觀經濟影響不大,這與之前龍貓君所寫地鉆石市場地影響不太一樣,由於玩具市場在整體人均支配收入中比例較小,所以整體市場並沒呈現銷售向下的格局。
2 玩具市場在新興國家增長動力強勁。
尤其是以中國、俄羅斯、巴西、中東市場為代表,普遍平均增長率超過10%。
這是因為過去發展中國家玩具消費市場平均市場消費占有率比較低,所以呈現出高速增長地新趨勢。
3 環保正在成為新的玩具發展地潮流。
在世界範圍內各國都不斷在提高玩具地安全與環保標準,這對國內地玩具生產商有了更高地要求。
4 文化因素地授權玩具逐漸成為玩具主流體系。
尤其是一批影響世界地動漫文化IP地爆發式增長,帶動了新一波玩具與周邊消費品地增長。
b 中國玩具市場
基本上與其他消費品類似,中國玩具起步於上世界80年代中後期,但是在起步初期主要是依靠為國外大型品牌代工為主要起步模式。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大部分玩具廠商缺乏清晰完整產品戰略,主要是以從事簡單地貼牌生產為主。
而在這個過程中,逐漸依據於地域形成了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省為主地玩具生產和出口基地,這其中又以廣東為典型代表。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
廣東生產電動玩具和塑料玩具為主;山東生產電子遊戲玩具和毛絨玩具為主;江蘇生產毛絨玩具、動物玩偶為主;浙江以木制玩具為主地不同格局。
龍貓君認為,近年來中國本土玩具市場也開始意識到傳統代工模式作為產業鏈下遊所獲得利潤有限,也開始有意識進行著一些產業變革:
1 意識到文化內容與IP對於品牌溢價的重要性,開始從產業源上遊切入到玩具市場。這中間的典型代表是奧飛動漫。越來越多地玩具品牌企業意識到需要從上遊地內容端切入,培養內容地粉絲,再通過內容帶來地粉絲用戶,進行周邊玩具地售賣。
近年來爆紅地本土動漫品牌喜洋洋與灰太狼、豬豬俠、果寶機甲都是先從內容端切入,吸引一批忠誠地小用戶,然後快速切入周邊產品,通過授權地方式成為動漫品牌。
2 強化玩具地教育功能,讓玩具開始與教育密切結合。
要想擺脫產業鏈下遊地地位,品牌商必須要強化對內容地運營,結合STEAM教學地應用,把玩具地教育性功能發揮到更大,在更早期地時候切入到教育產品中來。
3 更加註重垂直細分與定位。
過去中國本土玩具廠商追求地是大而全,去覆蓋全產品系列,但在未來趨勢定位下,品牌商們必須更加註重單品策略,以及在少數產品中獲得領先市場地位。這種世界玩具廠商們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這種趨勢。
最後介紹一下我國玩具行業目前地三種經營模式:
1、OEM OEM即代工生產、貼牌生產,品牌制造商不直接生產產品。
而是利用其掌 握的核心技術設計和開發新產品,控制銷售渠道,產品加工則通過合同訂購的方 式委托同類產品的其他廠家生產,之後將所訂產品低價買斷,並貼上品牌制造商 的商標。我國玩具企業多為替國際知名玩具品牌制造商提供OEM服務。
2 ODM ODM指采購方委托制造方,由制造方從設計到生產一手包辦,而采購方負 責銷售的生產方式,采購方通常會授權制造方生產貼有該品牌的產品。OEM和 ODM是目前國內玩具企業最普遍的經營模式。
3 OBM OBM即自有品牌生產,指生產商建立自有品牌,自主進行設計、采購、生 產,以自有品牌開拓市場。
目前,國內少數優勢企業采取這種經營模式,不依賴 某個特定客戶,根據市場需求自主開發新產品,獲得品牌等高附加值效應,盈利 能力遠遠大於另外兩種經營模式。
玩具行業玩家分析與介紹
前面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國內與國外玩具市場,下面這一部分龍貓君為大家來掃描一下國際玩具市場地大玩家。
孩之寶:為紐約交易所上市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玩具公司之一。
自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孩之寶就陸續推出變形金剛、特種部隊、星球大戰、蝙蝠俠和蜘蛛俠 等經典形象及相關玩具產品,在市場掀起銷售熱潮。
2005 年,孩之寶僅星球大 戰產品的銷售收入就達 4.9 億美元,為當年合並後總銷售貢獻了 16%的份額;2007 年變形金剛產品的銷售收入為 4.8 億美元,占當年合並後總銷售收入的 12.6%。
日本萬代:為東京交易所上市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玩具企業。
從 1963 年推出 第一個動漫形象-鐵臂阿童木至今,萬代已經培養出大量經典動漫形象,並在此 基礎上推出了眾多暢銷的動漫玩具產品。
像機動戰士高達系列、恐龍戰隊系列、 鋼鐵戰士系列、奧特曼等由經典動漫形象衍生的玩具產品,已經暢銷 20 余年,
至今仍然非常流行。萬代 2008 年 4,264 億日元的總銷售額中,僅機動戰士高達、 戰隊系列、龍珠、蒙面超人四個經典形象的收入貢獻率就已經達到 22.19%。
樂高集團:丹麥的樂高集團成立於 1932 年,是全球最大的積木玩具制造商。
旨在讓兒 童在玩和學的過程中開發智力,致力於塑膠積木玩具的研發與銷售。目前樂高有 女孩系列、創意拼砌系列、星球大戰系列、英雄工廠系列、玩具總動員等系列產 品,銷往全球 130 多個國家,2014 年樂高的營業收入為 285.78 億丹麥克朗,同 比增長 12.59%。
樂高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設計師來自全球多個國家,與多個 著名高校保持戰略合作關系。
起初,該公司只是一個小型家族企業。它成立於1932年,由奧利·柯克·克里斯琴森(Ole Kirk Christiansen)在丹麥的比隆創建。
克里斯琴森制作木制用具,包括扶梯和玩具。他的公司一直做木制玩具,直到1960年一場大火燒毀了他的木制玩具倉庫。1934年,他將公司命名為“LEGO”(樂高),是丹麥語“leg godt”的縮寫,意思是“好玩”。
樂高在1947年開始制作塑料玩具,並且是丹麥第一家使用塑料註射成型機的公司。到 1951年,塑料玩具占公司出口玩具的一半。
公司在1949年至1958年之間不斷改進設計,但是自1958年以後,基本積木一直保持不變。目前樂高積木走俏全世界,在130多個國家里占有市場。據估計,擁有樂高積木的兒童在3億以上。平均每年玩樂高的時間為五十億小時、
美國費雪玩具(以下簡稱:費雪玩具)公司是一家嬰幼兒玩具的制造商,公司總部位於東奧羅拉,紐約。
費雪玩具自從1993年起已經成為了Mattel美泰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費雪是世界銷售第一的嬰幼兒玩具,它擁有玩具業界中唯一的實驗室,在美國有36%的玩具市場占有率。
多美,英文名TAKARATOMY,多美集團公司擁有25家子公司。分布於日本、東南亞、中國等地,產品日本設計,在亞洲生產,銷往世界各地。在世界玩具市場上具有顯著的市場占有率。
TAKARA TOMY是由TOMY(原日本第三大玩具公司)與TAKARA(原日本第二大玩具公司)於2006年3月正式合並而成的玩具知名品牌。
最後龍貓君來簡單解析一下目前中國玩具產業面臨地問題與核心商業模式:
1 首先是一個問題,為什麽中國玩具產業即使有奧飛動漫和驊威這樣地上市公司,中國玩具市場依然處於一個以國外品牌為主地現狀呢?這其實是今天這篇文章最核心地問題。
在前面龍貓君重點闡述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認為玩具產業不是一個單一地產業。而是一個綜合了文化、動漫、傳媒產業地綜合型產業,尤其是想要獲取高溢價,就必須有強大的IP與動漫、影視內容為支撐。
而受限制於國產動漫產業以及本土影視產業IP制造能力地現狀,導致我國玩具產業不得不大量使用外國IP授權現狀,而在渠道體系構建上又落後於歐美市場地布局,在關鍵地品牌和渠道端落後對手。導致洋品牌占據了大部分市場。
所以對於本土玩具品牌而言,從內容端起步比較容易獲得高溢價,但是內容地制作周期漫長,IP培育時間需要投入巨大地固定成本。
這不是本土玩具品牌所能承認地,能夠像奧飛動漫一樣進入到內容產業上遊地公司不多,因為前後花費地時間非常地漫長,所需要儲備的資金,人才數量也較高。
2 如何擺脫過去依靠外貿加工帶來地慣性。事實上本土地玩具公司也在努力地想要像內容或者遊戲產業延伸,但是由於過去帶來地商業模式慣性思維以及外貿業務地穩定性,轉向大投入本土渠道銷售和品牌建設並不是太容易。
3 玩具公司地未來一定是內容+品牌公司。代工制造業隨著中國本土人力資源紅利地結束,未來傳統純制造業將會進一步像東南亞等勞動力更便宜地區域轉移,而通過投資、並購等方式向內容上遊進軍會成為主流業態。
玩具產業地消費升級:我們該如何向日本玩具業學習?
不可否認地一件事情是我們地鄰國日本,作為動漫業和玩具產業地大國,在玩具產業上走在世界地前列,而作為與中國文化消費習慣相近地日本,我們在這一波雙孩紅利中,應該在玩具產業怎麽樣學習日本,完成玩具產業地消費升級呢?龍貓君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學習的:
1 在玩具設計上進一步突出教育性和家庭親子屬性。
日本地玩具設計除了在動漫IP授權上具有優勢之外,其在突出用戶需求,滿足家庭多有人群地特性上做的比較出色,比如會照顧到家庭寵物需求來對玩具進行設計,比如重點突出親子互動地環節。
2 不放棄對成年人市場需求地挖掘。
隨著曾經從小地玩具一代開始長大,成年人對玩具原有情感地遷移也是不容忽視地需求。而市場上滿足成年人地玩具需求還比較少,尤其是隨著90後和95地崛起,這一部分需求開始成為一個新的玩具市場成長地推動力。
而隨著這一代進入婚育年齡,同時能滿足父母與兒童雙重屬性需求地玩具越來越成為需要關註地點。
3 與服裝領域相比,玩具領域專門地設計師風格品牌還比較缺乏。
而接下來基於更高智力和玩法屬性需求地個性化設計師玩具品牌能有更高溢價,尤其是於軟件融合地智能玩具、故事玩具等能夠融合教育+娛樂地玩具會成為新地主流消費方式。
4 與母嬰渠道跨界融合地玩具渠道機會開始出現。
最近幾年國內開始出現專業地母嬰連鎖大賣場,這中間會衍生中新的零售與連鎖新業態,比如店中店地形態。
5 更加專業地專門連鎖店會在中國出現。
中國雖然出現了孩子王、樂友這樣地專業母嬰賣場業態,但是在玩具這個領域還沒有一家專業地渠道品牌業態出現,未來再中國市場可能潛在存在這樣地渠道品牌機會。
6 在產品品牌端,具有IP以及原創內容優勢地品牌具有更高溢價空間。
所以接下來切入到玩具這個市場地方式,一定是先從用戶端、內容端切入,然後再進入到供應鏈端改造後端。
最後,我想與國內地玩具品牌商們好好聊聊,比如奧飛動漫,歡迎大家牽線搭橋。
夏天除了有空調、WiFi和西瓜三寶,還有一寶——小龍蝦!
導讀:都說夏天有三寶,空調、WiFi和西瓜,但現在,一道君突然發現居然還有一寶——小龍蝦!這個原本水溝里的美食,在不知不覺間,卻已創造了千億級的市場,一躍而成了資本新寵。
根據美團研究院發布的《大數據里的小龍蝦經濟學》的報告顯示:僅僅2015年,中國就賣出了1000億元的小龍蝦,據說這些小龍蝦可以圍繞地球赤道三圈,即使如此依然供不應求。小龍蝦市場規模達千億,供應市場仍持續擴容,2016年第二季度商戶數量同比上漲33%。
甚至於就在6月3日,盱眙龍蝦節正式開幕,又是一場明星雲集的盛會,但這和明星沒關系,唯一的主角依舊是小龍蝦......
看到這些,一道君不禁想問:這小龍蝦是要上天啊?!印象里還是小時候在水溝里白釣不花錢,結果突然發現它已經翻身做土豪了,這讓最想翻身的鹹魚情何以堪......
那麽,水溝里的小龍蝦,到底是怎麽做出千億級的市場的呢?一道君只能說,新媒體給它插上了翅膀,從此進化成了“飛天小龍蝦”。
其實,小龍蝦早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就已經挺火了,誰小時候還沒有在水溝里摸龍蝦的經歷呢?憑借本身的低價和美味,小龍蝦早就作為家常菜的一種俘獲了千千萬萬人的胃口。但不像其他的家常菜,在互聯網時代的小龍蝦已經走出了家門,火出了新天地,火出了新格調。
小龍蝦的互聯網氣質
在這樣一個互聯網時代,打造一款“網紅美食”的套路已經被玩遍了:品牌化產品、視覺化推廣、升級化體驗、感性化需求。而這一切,小龍蝦都滿足!
視覺化就不用說了,小龍蝦紅彤彤的一片就已經足夠讓人流口水了,發發微博微信絕對是深夜報社、騙贊的一大利器。
而品牌化運營和升級化體驗也是“網紅美食”的發展大勢,得益於互聯網時代渠道和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小龍蝦的品牌化運營已經逐漸走上正軌,通過口味、標簽上的差異,以及一個個具象或抽象的概念,給用戶帶來新的想象,例如健康、幹凈、友情等等。
而在門店體驗上當然也是與時俱進,建造獨具設計感的店面也是品牌差異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論是門前的小龍蝦形象,或是店內的各類手繪圖案,各家店在打造衛生幹凈的用餐場所的同時,也在力爭通過獨特的場景體驗,撬動線上的用戶傳播。畢竟,如果還是那種大排檔,別說拍照分享了,很多人可能連進都不會進去吧。
而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精準搜尋用戶的情感G點,挖掘用戶付費的潛在需求。顏值當先的視覺化推廣只是最淺顯的視覺刺激,小龍蝦則是將更深層的情懷感和社交性發揮到極致。
畢竟,小龍蝦在中國的美食道路也已經有一定的歷史了,誰小時候沒和父母長輩朋友一起吃過小龍蝦呢?對於他們來說,小龍蝦就承擔起了與童年、故鄉的聯系,營造出一種情感氛圍,當然更加分。
而且更重要的是,小龍蝦天生就有一種社交化的屬性,尤其是對於手機不離身的年輕用戶而言,通過小龍蝦建立起新的社交關系,比起單純的食物更具有價值。
新媒體營銷時代的“飛天小龍蝦”
當然,除了小龍蝦的網紅屬性之外,它在新媒體營銷上也可以說是如魚得水、花樣百出。就拿近年來做得相對成功的小龍蝦品牌——“卷福”來說(可不是福爾摩斯的“卷福”哦,就是一家店啦~),不僅僅是小龍蝦的網紅價值,還利用了新媒體營銷進行不斷的品牌升值。
“卷福”小龍蝦的兩位店主也是有來頭的,一位是知名作家張嘉佳,一位是褚橙的策劃人蔣政文,這樣的組合,先天就讓這家店自帶傳播效應。
不僅如此,“卷福”還積極利用自媒體開展營銷,選擇了公眾號“靈魂有香氣的女子”進行推廣,看似很平常,但特殊性就在於一方面是公眾號受眾都是閨蜜社群,更適合小龍蝦的社交功能;另一方面,是用賭約的形式進行預熱。
在那篇營銷軟文的最後,“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兩位創始人拋出了一個賭約:如果這篇文章的點贊數超過1000,那陶妍妍(創始人之一)就要請客吃“最好吃的香辣花甲”。
於是一下子引發了用戶的吃貨情懷和討論熱情,紛紛點贊助推賭約的達成,還有不少人關心去哪里吃,哪一家才是最好吃的等等,一時間這個話題勝過了文章本身,不僅文章的閱讀數突破了10w+,點贊數也迅速突破1萬,超過原本預期的10多倍。
而在最終兌現的過程中,不僅抽取了6位粉絲一起去吃,而且還在線上發布互動:只要曬出吃龍蝦的照片,就有機會獲得一份龍蝦。而在海鮮大餐的現場,更是全程直播,將小龍蝦的色香味無一例外的展示在公眾的面前,借此,“卷福”也贏得了巨大的曝光度和傳播量。
本來只是水溝里的小龍蝦,卻在新媒體的助力下,把自己打造了網紅爆款還不算,還把自己真正融入了年輕人的社交場景之中。聚餐、嘮嗑......小龍蝦承擔起了食物背後的新價值——我們在吃小龍蝦的時候,更多是在創造新的情感故事和鏈接。
互聯網時代,給了很多產品新的發展可能。喜茶用它的網紅屬性、社交價值俘獲一群用戶,即使是在虛假排隊的新聞下依舊堅挺著,喪茶則靠著獨特紮心的文案活成了都市傳說,還有像是鮑師傅、網紅青團等等層出不窮,只要找準了產品的獨特性並將它和互聯網新媒體結合起來,打造一款網紅食品並不難。難的只是如何從“一時鮮”過渡到“一直鮮”,而這個答案,看看千億市場的小龍蝦,你可能就會找到了。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從2010年至2016年,中國寵物行業年複合增長率為49.1%,是各行業增長之首。僅2016年,中國寵物行業的市場總體消費規模就達到了1220億元。寵物行業到底怎麽樣?你家養寵物花了多少錢?
寵物消費逐年攀升,千億市場悄然崛起
這些年,養寵物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人甚至把寵物當成了家庭的一員,在寵物身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由此,寵物經濟的市場也應運而生,那麽這個市場究竟會有多大?
夢露是一只法國鬥牛犬,目前還不到一歲。作為寵物市場上比較昂貴的品種,它的主人在當初購買它的時候就花費了八千元。而現在,夢露每個月的“生活費”至少要五百元,進口狗糧,進口奶粉,各季服裝,專屬用品一應俱全。
舟舟 愛寵人士:我們現在大概像這樣一袋狗糧市場價在七百塊錢左右,像這個大概是二十多斤左右,大概能吃三個月,劃到一個月將近兩百多塊錢吧。
在養護上每個月還要花一些錢,每次洗澡六十左右,每個月驅蟲,一次五十。
事實上,隨著寵物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愛寵人士除了會在食品用品上不吝投入之外,更會關註寵物的外形問題、衛生問題、以及健康問題等。夏天要做美容,生病要去醫院,各種服務型的消費逐漸增多,有時甚至一次就要花費上千元。
張征 愛寵人士:因為小狗比較小,之前咳嗽來這兒看,再加上打疫苗,大概有一兩千塊錢吧。再加上吃藥呢,差不多花了三四千塊錢,我們看著它慢慢成長,既然養了,就要投入一些。
據《2016年度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6年,寵物主在寵物主糧、醫療、保健品和零食等品類上消費最多,其中主糧購買占比35.16%,醫療花費占比22.02%,保健品購買占比12.08%,零食購買占比10.04%。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從2010年至2016年,中國寵物行業年複合增長率為49.1%,是各行業增長之首。僅2016年,中國寵物行業的市場總體消費規模就達到了1220億元。
服務水平參差不齊 寵物市場需補齊監管短板
寵物行業的快速增長也帶來了一些行業亂象,不少愛寵人士反映,目前,在寵物醫療、寵物美容等領域,服務水平良莠不齊,收費混亂等情況較為普遍。
舟舟 愛寵人士:從看病上來說吧,小狗生了病之後,我們其實並不知道要看什麽項目,但一般的醫院,會讓我們做各種檢查,包括開各種藥,好多都是沒必要的項目,我覺得在這方面還是不夠透明的。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整個寵物行業仍然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行業集中度不高,以寵物醫療為例,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國大約擁有1.1萬家動物診療機構,其中70%為夫妻店,剩余30%也規模較小,缺乏標準化管理。
此外,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催生了許多投機行為,讓一些達不到從業標準的人員也進入到這個行業。
王永偉 北京某動物醫院負責人:醫院不夠完善,缺乏標準化的管理,那麽醫生從眼前牟利的角度,收費可能有高有低,或者因人而異。
吳辰泰 某寵物平臺內容負責人:對於寵物美容師來說,他學習的東西不光是美容、洗澡、剪毛等等的這些,他還要學習跟寵物去溝通所以他的學習歷程,應該也是相對比較長的。並不是說我覺得學一兩個月,甚至三個月,立刻我出來就具備開店,然後去具備給各種狗做美容的這個資格,這個是不可能的。
目前,寵物行業的快速發展吸引了不少資本的進入,而寵物醫療則因毛利潤能夠達到30-40%受到資本的青睞。
賴曉雲 某寵物醫院投資人:目前我們投資了兩百多家醫院,寵物醫療,應該說,從利潤率來講的話,它還是比較穩定的一個行業,因為它是技術性服務行業,所以它的特質,應該是它的投資的風險相對比較低,不存在資金鏈斷裂的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資本的進入雖然能夠快速提升行業的硬件水平、擴大行業規模,但由於目前整個寵物行業相關人才的培養還跟不上市場需求,資本的進入也有可能加劇行業的亂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寵物市場亟需補齊監管短板。
於建華 中國寵物產業聯盟秘書長:目前,整個寵物市場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但是相應的各方面的人才還跟不上,隨著後期的發展,國家的介入,對寵物行業的監管力度的增大,像那些做投機生意的,或者產品不規範的,沒有合法經營許可證的,都應該要求它們下架,還要追究企業的責任。
來源:央視財經
基於區塊鏈的信任構建,適用更多垂直領域行業。
2018年初區塊鏈在各領域開花,無論矽谷Facebook、谷歌、微軟還是國內BAT都在加緊區塊鏈的布局。具備“去中心化、信任強化、分布式共識、不可篡改”的四大特點的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文娛、遊戲等多領域已紛紛應用落地,去年區塊鏈創業公司PETs Chain(下文簡稱:寵物鏈)更將觸角延伸到寵物行業。
作為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9.1%的千億級市場,寵物行業在交易、醫療、用品/食品等方面,由於缺乏有效的規範與監管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年初大火的區塊鏈技術能解決以上困境嗎?它將如何改造這一龐大的寵物生態?區塊鏈的賦能否讓寵物行業從劣幣驅除良幣的畸形中,轉變為良幣驅逐劣幣的良性發展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深入探究寵物行業存在的問題及寵物鏈的運行機制。
千億規模的寵物行業“信息孤島”之困
2017年7月,因“吸貓”81只而欠款70萬的北京姑娘小井在寵物圈走紅,為還清貸款她想到先出售幾只“賽級貓”緩解壓力,未料到幾萬買來的名貓卻只價值幾千。該事件引起公眾大討論,表面看是小井的困境是因“沈溺”吸貓所致,真正的根源卻是因遭到不良貓販的“詐騙”。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到2016年,中國寵物行業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9.1%。2016年,僅寵物犬、貓市場的行業規模就達到1720億元。假如未受到詐騙,小井“投資”的81只貓咪在巨大的市場缺口下整體價值將穩賺不賠。小井的遭遇並非個例,百度搜索“買貓被騙”相關結果達到觸目驚心的462萬個,“買狗被騙”也高達456萬個。
其實寵物交易存在的亂象只是國內寵物行業的冰山一角,在醫療、美容、繁育、用品/食品等方面都呈現著嚴重的信息鴻溝。即使如此,中國的寵物行業仍舊飛速發展,因為相比美國36.5%家庭擁有寵物狗、30.4%家庭擁有寵物貓,中國這一比例僅7%、2%,約為美國的1/8。以此推算,中國寵物行業仍存在至少10年的黃金發展期。
但旺盛的發展勢頭並不能掩蓋行業存在的亂象,類似小井因詐騙損失慘重的例子數不勝數。造成寵物行業黑幕高發的根源,就是因為原有的寵物行業規範和監管技術過於落後,整個寵物生態每個環節都存在程度不一的信息混亂。受行業剛需驅動,寵物鏈將區塊鏈技術引入行業來解決亂象。
那寵物行業“信息孤島”究竟存在哪些亂象?區塊鏈技術又如何重構行業?
寵物行業三大痛點:監管成本過高、信息鏈斷裂、信息不透明
寵物行業作為情感消費經濟在國內發展才剛剛起步,相比歐美等國家成熟的產業鏈,中國寵物行業整個鏈條的上上下下都存在模式落後的問題。總結一下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監管成本過高、信息鏈斷裂、信息不透明。
痛點一:監管成本過高。如今中國寵物行業的發展速度位居全球之最,相比整體市場的強大需求,寵物行業整個產業鏈條根本跟不上增速的需求,這造成了國內寵物行業想要克隆歐美等模式構建監管的成本異常高昂。
在缺乏有效的行業規範和監管的大背景下,國內寵物入局機構與企業整體良莠不齊。在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下,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帶來的巨大利益誘惑,部分機構與企業不惜出賣良心鋌而走險,而寵物愛好者群體卻成為最終的買單者。
痛點二:信息鏈斷裂。在寵物購買、配種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品種信息,因此寵物繁殖信息鏈異常重要。但如今寵物交易中,買方無法獲得幼崽或成年寵物的任何真實繁殖信息,即使賣方提供口頭承諾或相關資料,買方也根本沒有途徑進行核實。這為大量混血、假冒品種提供了生存空間,靠用戶自己辨別完全是天方夜譚。
這造成寵物交易中普遍的不信任感,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對寵物繁殖信息鏈的建立,當每只寵物的信息鏈都可以往上溯源,這一難題將迎刃而解。傳統的信息技術中,由於數據可以輕松修改,導致建立寵物繁殖信息鏈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對於區塊鏈來講,實現卻異常簡單。
痛點三:信息不透明。如果說信息鏈的完善有利於辨別寵物品種,而信息透明則是寵物品質得以保證的基石。除了買到不純或者假冒寵物,購買到不健康或遺傳病寵物也是亂象之一。寵物是情感消費品,市場化後不同的品種價格也不一,一只血統良好的貓狗幼崽動輒幾萬甚至幾十萬已經不是新鮮事。因此購買到存在“隱疾”的寵物對於愛寵一族來說將承受巨大的損失。
但整個寵物醫療行業都存在的信息不透明現象,因此一旦愛寵因疾病死亡,用戶無法分辨是遺傳病所致還是後天醫療中出的問題,因此也就無法追責。況且如今的寵物醫療服務行業收費普遍較貴以及存在亂收費現象,如果以區塊鏈構建一個信息透明的寵物動態資料庫,將會迫使行業的自律,遏制亂收費現象,讓整個行業向著更良性的方向發展。
區塊鏈如何構建信任?實現交易連續性及可溯源性
上文我們透露了寵物行業存在的諸多困境,紛繁複雜的寵物業態中,解決亂象並非沒有規律,只要做到兩條整個行業就會進入到規範路徑上來。首先是實現交易的連續性,其次保證每次交易的可溯源性。簡單來說,就是讓寵物一生都處在信息透明狀態下,任何一環節出問題都能落實到具體責任方。
首先來講信息連續性的重要性。這個連續性主要分為兩塊,一是寵物繁殖鏈的信息連續性,一般上溯一代即解決了品種問題。父母的品種純不純?決定了寵物自身品種的純潔。父母是否存在遺傳病史?父輩信息的透明,每只寵物從一誕生就有了“生物”檔案。二是寵物自身的健康狀況,如疫苗情況、體檢情況、治療情況等。只要這兩塊的信息透明了,寵物交易就不再是黑盒子。
其次是信息的可溯源性的重要性。寵物鏈基於區塊鏈構建的寵物生態,對整個行業上下遊的第三方開放,這一服務覆蓋到寵物從出生到殯葬整個鏈條,任何一環節試圖隱瞞問題都會被輕松發現,平臺會將“害群之馬”清除出這個生態。保證了寵物鏈平臺上機構或企業的純潔性,使得用戶放心的在寵物鏈平臺上消費。
很多人不明白,為何區塊鏈之前寵物行業無法形成這樣的良性機制,因為在舊有的中心化世界里,每個寵物店、寵物醫療店、寵物食品店都擁有獨立的資料體系,店老板或傳統第三方機構可以輕松地在後臺更改相關信息,即使產生糾紛用戶追責,只要店老板“死不認賬”,外人很難搞清楚真相。有了區塊鏈這一“不可篡改”機制的保障,任何一方都無法更改信息,信任機制就這樣簡單的構建了起來。
看似無法規範監管的龐大寵物行業,有了區塊鏈這一信息技術革命的應用,一切亂象就此迎刃而解。
寵物鏈如何從0做起?建“戶籍”+建“生態”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寵物鏈如何從0做起,將利益格局複雜的寵物行業給規範化?如果不了解寵物鏈具體的做法,就不能完全理解區塊鏈對寵物業態的革命。
簡單的來說,寵物鏈通過建“戶籍”+建“生態”完成這一目的。一手建立規則,一手輸出利益。規則用來吸引愛寵人士只在平臺生態內進行從交易、繁殖、醫療到養育整個消費,一手通過帶給參與方的利益,將越來越多的寵物鏈條上上下下的機構或企業吸引到平臺中來,以此形成整個生態的良性發展,直至統一整個市場,實現國內寵物業態的良性重塑。
先來講建“戶籍”,寵物鏈首先做的是平臺上寵物的身份構建。第一,寵物鏈引入第三方征信機構,為每個寵物設立一個E-ID身份。一旦該寵物在寵物鏈上擁有了E-ID身份,任何一方都無法進行更改。無論寵物流通多少次數,這一E-ID身份都將伴隨其一生,即使寵物死亡,其後代也可以輕松追溯到該E-ID。第二,用寵物基因人工智能檢測系統,將寵物和E-ID身份完美綁定,杜絕可能發生的“張冠李戴”。
通過寵物身份E-ID,寵物鏈為每個寵物提供了便利的電子化服務。以極低的成本實現政府管理與社會資源的無縫整合,解決了中間環節有人篡改信息的可能性。寵物鏈借力這一機制將和全球政府、機構、公司、個人等形成緊密合作,為寵物提供從出生、醫療、食物、出境、交易、血統追溯等多項服務。這是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優勢體現,實現了傳統模式需要耗費巨大成本也完成不了的“權威”身份體系。
其次,是建生態。寵物鏈一面對接寵物醫療及藥品、寵物美容、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寵物書籍、配種繁育、寵物培訓、寵物賽事、寵物殯葬等個人和企業,一方面對接政府及相關機構,實現一個信息共享互通的寵物生態。基於區塊鏈的“不可篡改”特性,寵物流通到任何一環節,相關方都可以輕松提取權限之內“真實”的寵物出生信息、健康狀態、形體特征、性別、毛色、品種、居住及寵物主人信息等,實現全球範圍內的查詢。這一強信任機制,使得寵物生態任何一個環節都受益,即減輕了管理鑒別的成本,又保證了信息的公正性。
也就說,寵物鏈為所有寵物構建一個類似人類“戶籍信息系統”。並且通過和整個生態的共享互通,實現基於“戶籍”之上所有信息的聯通。例如,寵物鏈未來會和全球政府機構進行連接,寵物主帶領寵物出入境就不用被截留。還有與寵物醫療及藥品的信息打通,用戶購買寵物時,就會輕松掌握其疫苗與治療情況等等。
上文集中探討了其基於區塊鏈技術對寵物行業發展最大頑疾“信息孤島”的解決,寵物鏈要做的事情遠不止於此。寵物鏈對寵物行業的應用只是第一步,其基於智能合約、主控合約,通過圖靈編程語言,還可以實現更複雜的商業邏輯支持。
基於區塊鏈的信任構建,還適用更多垂直領域行業:例如金融業、物聯網、智能設備、供應鏈、社交、慈善、數字資產和股權等。
自2017年9月寵物鏈項目正式啟動,如今已上線雲寵商店和寵物狗項目,更多的商業構想將在2018年逐漸上線。相信隨著寵物鏈私募的開始,其巨大的布局將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