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可圈可點:香港城市無線上網排第幾?

1 : GS(14)@2011-07-02 11:29:2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3945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193

可圈可點:嚴刑阻侵權必敗

1 : GS(14)@2011-07-30 12:29:1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478539
「把污垢擲向客人身上」

Merrill在二○○八年加入 EMI之前,本來是谷歌的資訊總監及工程部副總裁,被 EMI挖角加盟,成為其新音樂 COO及數碼業務總裁。不少人都以為,是音樂業開始醒悟過來,知道要擁抱科技了。結果,一年不夠, Merrill就從 EMI黯然下台了。
Merrill 直言,音樂界墨守成規,只會令自己在未來世界變得更不重要,甚至消失。傳統音樂產業模式,正在「倒塌」中,但原因並非音樂品質不好,「死因」將會是對客戶要求轉變的打壓手段。他更明言,控告用戶非法分享,是等於「為了賣肥皂,把污垢擲向客人身上」。
Merrill甚至做了用戶行為研究和數據分析,發現非法分享網站的用戶,反而是合法數碼音樂網站的常客,購買較多的電影光碟,甚至更多到戲院看戲;其實只是多數用戶利用科技行使「試用權」的方法。所以,業界自己不肯改變,要強迫顧客遷就,是絕對行不通的。
當然,沒人能排除有少數只會非法分享的用戶存在,法例也有面對處理這業務性侵權的有效方法。加強刑罰不會杜絕問題,行業卻會把資源投放在監察和控告顧客,而忽視了如何迎合變化中的用戶需求。結果,加強刑責反會引起不利社會創意發展的壞影響,損人不利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596

可圈可點:市場渴求寫 Apps高手 2011年08月06日

1 : GS(14)@2011-08-06 14:35:37

是咪真?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499292
香港互聯網協會在過去三個月,舉辦一系列資訊及通訊科技講座,目的是協助業界人士了解行業不同部份發展情況,甚至入職的須知。七月的主題是「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及市場推廣」,相比之前兩個主題─電子醫療和金融業的資訊科技應用,這次出席的人數比前增加了接近一倍,達到近 150人,正反映業內人士和年輕 IT人對「 Apps」開發興趣。
當晚邀請五位年輕人分享,他們在不同階段創業中,部份更是「連環」創業(一家接一家)甚至「平行」創業(同時創立多個不同的公司)中,從他們的熱情,令參與者受到感染,對我們科技產業的未來感到多點希望。
港科技公司鬧人才荒

如找 Apps開發公司查詢,皆感到他們像生意多到「唔憂做」,事實如此?的確,這行業發展迅速,且以小創業公司主導,多預大公司參與,是 IT業中較獨特,但講者均嘆創意得來不易,好的人才更是難求。
然而,相比製作網頁在 15年前興起時(雖現在這群 Apps創業者當年多數尚未入行),其實寫 Apps門檻相對算高一點,且往往客人甚至要支援多個平台而令價格上升至雙倍以上也樂於奉陪,價錢也沒有像寫網頁般跌得那麼快,生意總算較可持續。
現時不少 Apps開發公司面對問題,是應集中開發自己的 Apps,作收費或其他性質如廣告平台,還是只接客戶生意?前者可令公司更能控制前路,做到如「 Angry Birds」,豈非發達?當然這些例子可謂萬中無一,後者策略就安全得多,但可能對公司長遠增值較有限。今天大部份香港 Apps開發公司均無法兩者兼顧,還在等待第一家能成功開發出自家 Apps而達到巨大盈利出現的一天。
年輕人與其創業公司,都是「 do it the old fashion way」,不向他求,不會坐着等政府支援,以己之力闖出一片天。不過,他們面對一個共同問題,卻是政府不能逃避責任的,就是人才不足。當然,一方面不少年輕人都渴望自己創業,未必願意加入別人的公司工作,但事實上,「請唔到人」已是此刻香港科技公司面對的最大危機,這問題極需社會正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688

可圈可點:「安全港」真的安全嗎?

1 : GS(14)@2011-08-27 18:26:1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560654


在網絡 2.0世界中,任何互聯網用戶或小型提供者甚至個人,亦可能同時成為提供互聯網服務或內容者,但他們未必能有能力及了解如何執行《守則》,政府有責任把「安全港」保障對所有機構同樣執行。政府應就《版權條例》修訂及《實務守則》的最後諮詢階段,開放給用戶及代表用戶的各團體,聽取他們的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835

可圈可點:政府忽視年輕創業者

1 : GS(14)@2011-10-15 14:31:0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706685

本周三晚上,香港互聯網協會舉辦了第五次的資訊及通訊科技職業講座,這次的主題是創業,四位講者都是 79、 80後的創業年輕人,當中包括了本版另一名作者宋漢生。當天特首曾蔭權宣讀了新一份的施政報告,自然要問問幾位年輕人,他們覺得政府對創新、創業的政策和資助,到不到位,究竟足不足夠?
年輕創業者反希望政府最好不要給他們添煩添亂,已經樂得還神了!
這不是說他們一帆風順,沒有困難和需要,只是過去政府對他們沒有太大幫助,他們成功也不是靠政府政策扶持。例如,講者中有畢業不足四年,離校半年便與朋友創業的鄭斌彬( Ben),他的公司 Oursky是小型企業研究資助計劃的受惠者,但最後一期的資助,是在「成半尺厚」的文件和離開計劃後半年才收到,「如果要靠他們來開飯早就死了」。

應注資創投基金

相反 Ben分享他被全球著名的創業孵化公司 Y Combinator邀請會談的經驗,當時他把機票單據等小心保留,準備用作報銷,但對方只問他用了多少錢,就開了支票,甚麼單據都不用。這「極端」例子要說明,創業者要的是寬鬆環境和盡量減少行政,不是香港政府無止境的行政程序。
宋漢生指,創業最需要的是生態系統的相輔相成,而這卻是任何政府最難以「製造」出來的;同場的 Stepcase創辦人何樂頌( Leon)說,香港科技創業者必須多接觸像矽谷和北京這些重要的科技集群點,而 OneSky的 Loki Ng更說,他的創業夥伴已花數月在矽谷建立網絡和關係,可能半年內也不會有時間回港。
香港政府如要協助創意產業發展,請聽聽年輕人聲音,不要再增加官僚體制了,反而應就這營養不良的生態系統注入能量,例如可否重新考慮注資由專業投資者管理的創投基金,活化香港的創業生態系統,令更多 80、 90後能找到向上流動的方向?
不過,我們在這份施政報告只見到政府才把區區兩公頃土地預留作數據中心用途,仍然缺乏長遠規劃。有見及此,我們只好請政府不要「繼往開來」,寧願它「不要再來」罷了。
莫乃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280

[莫乃光]可圈可點:如何支持創業者?

1 : GS(14)@2012-01-07 13:52:5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9607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58

可圈可點:美版網絡 23條惹火

1 : GS(14)@2012-01-21 17:26:5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0050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383

可圈可點: facebook一登龍門

1 : GS(14)@2012-02-11 11:09:0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0608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672

可圈可點:社交媒體創造傳奇

1 : GS(14)@2012-02-18 12:01: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0811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808

可圈可點:創業者須突破限制

1 : GS(14)@2012-02-25 15:02:3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015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9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