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北極光創投鄧鋒:紅海競爭將越來越多,而勝負取決於創始人特質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8/164198.shtml

北極光創投鄧鋒:紅海競爭將越來越多,而勝負取決於創始人特質
線性資本 線性資本

北極光創投鄧鋒:紅海競爭將越來越多,而勝負取決於創始人特質

創始人能走多遠,企業就能走多遠。

來源 | 北極光創投 (ID:NorthernLightVC)

作者 | 鄧鋒

33.webp (1)

有人評價,鄧鋒先生總能較為全面地看待一個問題,而且還能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這與他過去的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作為一位出色的投資人與成功創業者,他早年創辦的NetScreen(網屏技術)在納斯達克上市,後以42億美金成功出售。之後他回國創辦了北極光創投,成功投資了一批公司,包括美團網、漢庭酒店、華大基因、海洋音樂、百合網、中科創達。

與你分享鄧鋒先生的一篇文章,文中他詳細回顧了自己早年創辦NetScreen公司的細節,分享了這些年來他在陪伴創業者成長的過程中,所觀察提煉出的優秀創業者的特質,以及大多數創業者在早期都會感到困惑的一個問題。

 紅海競爭將越來越多,而勝負取決於創始人特質

創業經歷

我大學畢業後,自己就跑去國外讀研究生,後去了Intel,做了幾年工程師。1997年11月我在美國矽谷和幾個清華同學一起創辦了一個信息安全的企業——NetScreen,花了4年的時間將公司送上了納斯達克,2004年以42億美金把公司賣給了另一家大的互聯網公司Juniper(瞻博網絡)。

當時,互聯網泡沫已經破滅了,所以我們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這樣一個成績,還是挺不錯的。到公司賣掉時,我們的產品一共銷售到了110多個國家,團隊大概1000多人,營業額一年有近6億美金。

表面上看去,你可能會覺得我們整個創業過程很順利,但實際上公司從成立到上市的4年時間中也經歷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波折。我們創業時,幾個人一共放棄了差不多100多萬美金的股票期權,所以當時我們想,只要能掙到200萬美金就算值了。當公司做到1年零9個月時,有一個上市公司要來收購我們,出價是4.5億美金,我當時挺高興的,覺得不到2年就做到4.5億美金,遠超我們當初的設想,所以當然要賣了。

於是,我們就興高采烈地配合人家做了盡職調查,結果誰知到了正式簽合同那天對方突然不簽了,我們這才發現對方已經買下了競爭對手。當時我們就傻了,公司沒賣成,還把信息都告訴了別人,在員工面前覺得一點面子都沒有。後來,經過一番安撫,才讓我們的員工繼續好好工作。

三個月後,又一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找我們,又是談收購的事。

這次,我就不敢和員工講了。對方覺得我們公司不錯,出價9億美金,我當時想:幸虧上次沒賣,3個月就翻倍啊!這次我們直到盡職調查做完,簽了Definitive Agreement(最終合同)後才和員工說這次收購的事。那時候雖然還沒有完成交割,但在法律上等於對方已經購買了我們公司,員工也都為公司賣了個更高的價錢而高興,但厄運又來到了。

我們都不曾想到,幾乎在簽合同的同時股票市場突然暴跌,而且買我們的這家公司是當時受打擊最嚴重的公司之一。我們簽了合同一個多星期後,高興勁兒還沒過去,公司股票一天就下跌了20%,簽合同不到一個月,股票價值還剩不到原來的1/3,這就是說原來的9億美金變成3億美金。這時候所有員工都覺得,犯一次錯誤並不算什麽,但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連續犯同樣的錯誤,實在是太糟糕了!

那時矽谷的所有公司都在到處挖人,我的每個員工手里都拿到了不少Offer,好在我原來在清華是做輔導員的,就和員工談心,一談就是14個小時。矽谷的高科技公司說到根本還是靠人,關鍵員工如果留不住,公司馬上就沒了。我就和員工說,雖然我們和這家公司領了結婚證,不過還沒進洞房嘛,可以想辦法往回退。好在收購我們的這家公司整個團隊都很好,也沒在這方面太為難我們,所以我們就順利退出來了。

經過這兩次收購後,我最終決定誰也不賣了,自己去上市。團隊也都願意再相信我一次,所以大家就都奔著上市的目標前進。因為我們的收入不斷增長,技術產品也一直很好,當我們開始找華爾街的投行時,高盛覺得我們不錯,答應帶著我們上市。員工們很高興,意氣風發,又重新找回了創業的激情,但意料之外的事又發生了。

在我們還差三天就要報美國證監會的時,突然做審計的E&Y(安永)說:「抱歉,我們不能給你們出好的審計報告,你們公司有實質性的弱點。雖然你們的業績非常不錯,但是財務一塌糊塗,管理極其混亂。」高盛一看就說那算了,他們也選擇不帶我們上了,這使得我又沒辦法和員工交代了。

在矽谷,員工真的是老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得和員工交代。我們開掉了財務部門所有的人,重新招人,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們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把財務給調整過來。然後我們又和高盛聊了一次,高盛認為我們公司真不錯,這麽大的問題很快都改過來了,而且現在一切變得極其規範,所以願意和我們合作。

很快一切準備就緒,馬上就要上市了,但誰知道又突然發生了9·11,納斯達克從5000點跌到1400點。可是已經和員工說好了上市,上市的路線圖都設計好了,沒辦法我們只能咬著牙,甭管是不是9·11該上還得上。

2001年12月11號,公司終於上市了。

我們是9·11之後第一家上市的公司,所有華爾街投資經理沒別的公司可投,就我們這麽一家,所以我們得到了很多投資,最後竟有了30倍的超購,當天公司的市值達到了26億美金。這里我想說,有些企業你不要看表面,說4年時間成長又快又好,但這中間它一定經歷了各種的起起伏伏。

創業,有時候真的是靠技術、產品、聰明、勤奮;有時候看不清楚,靠的就是信念,外加一些運氣,總之是各個方面糅合在一起的結果。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預料到明天公司又會發生什麽事情,但我們必須要一步步往前

34.webp

 成功者的特質

現在大家都把企業做多大、有沒有上市、收入利潤多少、創始人有多少錢當成是一個成功創業者的標準,其實不盡然。我看到有很多企業做得很大,但創始人未必很幸福,也沒有得到社會的尊重;也有很多我認為他的企業沒做得很大,也沒有多麽賺錢,但是他的心態很好,大家很認可他。

這些年,我也在想如何定義一個企業的成功?

後來,我認為要做一個成功的企業就要看你是否能平衡好與客戶、員工、投資人這三方的關系,並使得他們與你合作能感到快樂。如果只是為了賺錢,雖然能給股東帶來不錯的回報,但這未必能讓員工感到快樂。如果企業能夠提供客戶所喜歡的服務或產品,在業界有品牌能得到尊重,公司的員工流失率很低,大家感覺工作環境是愉快的,每個人不僅能獲得物質上的回報還有精神上的滿足,在我看來這會是一家成功的企業,不管它規模大小、上市與否

一個企業做到最後就是人的問題,而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只有創始人,他(她)對企業的發展最為重要。投資人看企業的時候,最主要的就是看企業的創始人,畢竟中國的商業環境正在逐漸成熟,之前靠一些特權、批文,可以走在灰色地帶,但這種賺錢的機會將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機會是在陽光下、在成熟市場的環境下競爭,紅海競爭的局面也會越來越多。

在這種情況下創始人的重要性將會更為突出,創始人的特質也會更重要。我個人認為有些特質是在做企業之前必須有的,如果你做企業之後再去培養的話已經晚了。比如,我們世界觀的形成、思維方式、做事行為方式,這其實是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基本形成了。所以,投資人大多數的時候是在選人而不是在培養人,以下是我理解的成功創業者所具備的特質:

1)要具備快速學習的能力。大多數創業者剛開始創業時,可能只有一方面很強,其它方面都能可能是缺點。做早期投資,也存在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一種是看這個創業者有多少缺點;一種看這個創業者有多少優點。

創業者能走多遠多快,決定著企業能做多大。比如說一個工程師技術能力很強,沒有管理團隊的能力,沒有用技術去定義一款產品的能力,沒有做市場營銷的能力,更談不到去制訂戰略,在一個大公司里訓練很多年然後出來創業也未必能成功。真正好的創業者從跨國企業中高管出來的很少,大多數都是草根創業,在學習中不斷挑戰自我,變成技術的觀察者或管理營銷專家

2)具備持續創新的能力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創新的基因,企業是很難做得很遠,也很難做大的。有些創業者認為自己的創意屬機密,其實好的點子不能成就一個企業,一個偉大的企業一定要不斷的創新,如果建立不了壁壘,別人可以很快超越你。創新是做出優秀企業非常重要的基因。

3)創業者要具備「贏」的雄心。創業者一定要有雄心,一定要敢於挑戰,不懼怕權威,甚至面對大企業要有必勝的信念。膽子要大,要有野心。如果沒有「我要贏」這種雄心,碰到困難就往後縮,企業是做不了的。

4)創業者要有理想。理想不等於激情,激情可能能持續一年或者更長時間,但未必能堅持很長時間。一些優秀創業者的理想不是「我要賺錢成為中國的首富」,他們都有著超越物質財富回報的理想,之所以選擇創業完全來自於他們強烈的興趣愛好。

5)要能堅持不懈。馬雲講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有時候企業要靠你的才幹往前走,有時候靠運氣,創業者總要能堅信些什麽才行,畢竟周圍有很多誘惑,能夠堅持下來最後做成的概率會高一些。在企業最困難的時候沒有掉頭,堅持往下做,最後做出來了,今天中國最優秀的創業者都是這樣的。

6)具備責任感。創業者能夠堅持、能夠成功,很重要的是來自於他的責任。對家人、親人、朋友、員工及投資人的責任,上下遊可能也是依靠這個企業成長而成長的,創業者必須要付起這個責任,這件事不幹好對不起他們。

7)胸懷是最終成事的重要因素。我們最不願意投資自私的創業者,把自己利益放在企業之上,這樣的企業發展再好,技術再創新也不投,因為它絕對是做不成長久的。創業者學習能力可以不斷培養,胸懷等特質是培養不了的。

8)有智商還要有情商。企業做得越大情商越高。真正優秀的創業者具有很強的領導力,他不是技術專家,不是營銷專家,但他有很向心的領導力把這些人吸引過來,把企業做大做強。

212

在公司運營當中,雖然你也不是公司的每個戰略決定都要告訴員工,但你一定要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與團隊分享,讓他們和你同喜同憂。千萬別裝酷,別裝得自己什麽都行。我們公司經營4年就成功上市了,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而是經歷了三起三落。低谷的時候我會和員工開誠布公,對他們說,很抱歉,我們真的犯錯誤了。

融資後的六個註意事項

2005年,我從矽谷回國,創立了北極光創投。截至目前,我們有幸與很多優秀的創業者合作,在陪伴創業者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個相對明顯的問題——有不少創業者,在拿到天使輪或者Pre-A輪融資後,作為企業的創始CEO或創始團隊成員,不知道應該註意些什麽?其實,我認為六點是值得很多創業者註意的:

1)現金流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這尤其是CEO的第一大要務。有很多本身不錯的公司,因為花錢速度太快,結果自己敗在了現金流失控的問題上。再好的企業,如果現金流突然斷了,團隊也沒有辦法穩定。 

創始人對公司員工負責、對公司股東負責的首要任務是把公司的現金流控制好。當現金還有六個月就要花完的時就要開始註意了,尤其是當公司只夠三個月的時,公司的處境就更危險了。CEO要保證哪怕公司沒有融到資,還能運轉至少半年,把控好公司的現金流,這個說多少遍都不為過。

2)

創業者一旦拿到錢後,從第一天起就要把註意力放在人身上。做企業最關鍵是建立一個組織,這其中,人是最重要的。招人、留人、用人、培養人都很重要。招人是CEO最重要的工作,創始人要評估自己每周有多少時間花在招人和與員工的溝通上。

時間的分配是衡量自己聚焦點的好方法。判斷在人上的聚焦夠不夠的標準,就是統計自己在人上花了多少時間。我認為花在招人、與內部員工溝通、與外部客戶溝通的時間應該占到一個CEO的50%以上的時間

3)執行力和速度

執行力是能把想的事情在多快的時間內執行到位,而且要能看得出效果。最怕的是事情沒做成,但卻不知道自己是戰略錯誤還是執行不到位

速度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判斷執行力的指標,就像前面我們說時間分配是衡量聚焦點的重要指標。速度的重要性不是說銷售成長快,而在於一個事情能不能解決,解決的到不到位。小企業要以快取勝,這里的快不是銷售產生的速度,而是事情執行到位的速度

4)產品

公司早期要把產品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技術也不是營銷(Marketing)。所謂做產品,最關鍵的是對客戶需求的不斷定位,找到客戶的需求,把自己的資源和客戶進行匹配,在很快的時間內把產品做出來。

在中國創業,技術很重要,但很多技術導向型的企業一定不是靠技術來做生意的,尤其是一些To B方向的企業,這是一個強關系型的生意,要知道買你產品的決策人是誰。比如,面向大企業的業務一定是部門做決策的,那影響他們決策的因素是什麽,這些都是你在做產品的時候需要想到的。

歸根結底,作為公司的老大,在一開始的階段對產品的關心要高於對技術的關心,以及對市場營銷的關心。你要能將銷售和營銷分開來看,產品剛出來的時候要重視Sales、輕視Marketing。

5)企業文化

很多創業者在初期不太註意這一點,其實企業文化從企業早期就逐漸形成了。如果早期有意培養了優秀的企業文化,那麽在企業文化內核確定了之後,只要進新人的速度不是太快,公司文化就會沿著這個方向發展。

創始人應該好好想一想公司企業文化的這個「核」是什麽。各家有各家的選擇,但我要特別提醒一下,企業文化不是靠口號宣傳出來的,是要靠創始人在點點滴滴的小事兒上實際出來的。比如,如果你的企業文化是關愛員工,那麽一個新員工加入後,你能不能第一次見面就叫出他(她)的名字。企業文化的本質是創始人領導力的體現,創始人是什麽樣的人,創辦的企業就會是什麽模樣的。

111

6)融資能力

創業者的融資能力正在變得很重要,這是我不願意看到但在中國市場正在發生的事實。今天的中國VC市場上,創業者可能是需要一點忽悠的能力,但這個度怎麽把握確實很難說清楚。很多企業級服務和醫療項目的創業者之前是工程師、產品經理,都不知道怎麽宣傳自己和公司,但作為創始人你要學會怎麽把自己的公司和產品從更高的角度、用更大的概念講好。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融資的時候不會講故事就會吃虧

紅海競爭 創始人特質 融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823

區塊鏈的2018 崩盤還是涅槃取決於我們每個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16/166918.shtml

區塊鏈的2018 崩盤還是涅槃取決於我們每個人
四郎 四郎

區塊鏈的2018 崩盤還是涅槃取決於我們每個人

現在的區塊鏈無疑是積聚了海量的泡沫,而這個泡沫恐怕在2018年,或者說在幾個月之內就將徹底引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思考,該怎麽做,才能不被這個超級泡沫炸飛;而每一個從業者更應該思考,該怎麽做才能讓區塊鏈在我們手中完成涅槃?

對於大多數普通公眾而言,孫茳濤這個名字可能相當陌生;可是,在整個互聯網圈,乃至投資圈,卻是名氣不小。在2000年前後就投身創業的孫茳濤,十幾年間先後成功創辦了5家公司,其中一家神州數字((08255.HK))運作到香港上市,一家支付公司錢袋寶在2016年作價十幾億賣給了美團點評。其對行業風口把握之精準,和對行業風險嗅覺之靈敏,頗令人嘆服。

2016年,孫茳濤創辦了Goopal Group,致力於投資構建一個全球化的區塊鏈底層技術生態圈,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產業的不斷融合,給人們提供更加美好、更加多元化的未來生活體驗。然而,最近區塊鏈的異常火爆卻讓他嗅到了泡沫破裂的味道,在他看來不破不立,廢墟之後的區塊鏈將涅槃重生,或將誕生初代巨頭。

文 孫茳濤——神州數字(08255.HK)CEO、Goopal Group創始人、區塊鏈資深專家

歲末年初之際,區塊鏈突然火了。這個在一年前還只在極小部分人中談論的詞語,在短短幾周之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世界各地,這其中迅雷的創新也功不可沒。

先是紮克伯格在每年一度的例行新年目標中表示,在2018年要利用區塊鏈向人們賦權,這個新一代人的青年領袖用這種方式為區塊鏈進行了背書。緊跟著,我們的前輩,中國頂級投資人徐小平在一個500人的內部群中表示,區塊鏈的革命已經到來,一定要全力擁抱它,否則就會被時代拋棄,他的激情澎湃再一次點燃了中國創業者的熱情。

與此同時,僅僅在中國,人人公司發布白皮書,準備推出區塊鏈項目“人人坊”;網易遊戲推出區塊鏈項目“網易招財貓”; 360金融區塊鏈研究中心宣布成立區塊鏈底層技術實驗室……廣大傳統互聯網企業紛紛進軍區塊鏈。可以說,在極短的時間內,區塊鏈已經完成了一場海量的信息轟炸,讓這個世界上每個角落的人都知道:人類已經進入了區塊鏈時間。

然而,面對區塊鏈所呈現的形勢一片大好的盛況,我卻高興不起來,甚至對當下的瘋狂狀態有些恐懼。經歷過2000年前後互聯網泡沫興起和破滅的我,在十幾年創業和投資歷程中,見過無數大大小小的非理性發展和由此而來的大大小小的泡沫,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花無百日紅,凡事都有規律可循,非理性的急速發展必然導致泡沫的大量滋生,而一切泡沫都必然會破滅。

現在的區塊鏈無疑是積聚了海量的泡沫,而這個泡沫恐怕在2018年,或者說在幾個月之內就將徹底引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思考,該怎麽做,才能不被這個超級泡沫炸飛;而每一個從業者更應該思考,該怎麽做才能讓區塊鏈在我們手中完成涅槃,真正成為驅動人類科技發展的顛覆性技術革命,而不是在投機和炒作下中途崩盤。

泡沫破裂在即 普通投資者切不可進場接盤

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共享和加密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區塊鏈有著三個顯著特點: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因此,區塊鏈技術具有交易自主化、節約監管成本、絕佳保密性和安全性的優點,它的誕生甚至被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然而,區塊鏈在過去很長時期以來,都只是一種底層技術,應用場景落地進展並沒有那麽順利。反倒是由此衍生出來的數字代幣,比如比特幣、以太坊,以及各類代幣,突然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成為人們爭相推崇和炒作的對象。在這個過程中,有無數普通民眾得以暴富,也有不少瀕臨絕境的公司起死回生。

以往人們以飛速發展到10億美元量級來評判一家公司是否是獨角獸企業,這種企業即便放在以高成長性著稱的互聯網圈也可謂稀世珍寶。可如今,在區塊鏈衍生出來的數字貨幣圈內,達到獨角獸級別的數量之多、用時之短,令人瞠目結舌,市值年增長10倍、百倍在數字貨幣界已經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

然而,急漲之後往往伴隨著暴跌。在區塊鏈的熱度達到前所未有頂峰的這兩周,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市場卻市值不斷縮水,尤其是最近幾天,各種數字貨幣紛紛暴跌,各路投資者損失無數。尤其是作為散戶的普通公眾,在投資渠道上只能選擇二級市場,在信息獲取中無法得到真正的核心內容,可謂身處食物鏈的底端,在上漲狂潮中自然可以分一杯羹,但在暴跌逃亡中,只能成為最底層的被踩踏者。

面對此情此情,我想對所有普通投資者說一句話:現在全球區塊鏈行業泡沫嚴重,風險巨大,且不斷疊加,沒有風險承受能力的散戶千萬不要進場,因為很容易成為接盤俠,成為“韭菜”。想想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就知道了,死了多少人,又悲劇了多少家庭。才短短的18年,人們千萬不能這麽健忘。

事實上,政府比我更為憂心,早在去年9月4日,中國政府就下發了7部委的文件,嚴令禁止關於數字貨幣相關事宜。今年1月12日,互聯網金融協會又發出了“關於防範變相ICO活動的風險提示”。一直對數字貨幣持中性甚至默許的韓國政府,也在幾天前突襲檢查數字貨幣交易所,並有消息透露有可能通過司法程序予以徹底關閉。在我看來,政府的良苦用心,除了為了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外,也是想通過嚴格監管,保護不具識別能力的廣大散戶被卷入這一巨大的賭場之中。

區塊鏈從業者應精誠合作進行場景化實踐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區塊鏈技術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其對人類科技進步的推動性,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說蒸汽機釋放了生產力,電力解決了人們基本的生活需求,互聯網徹底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方式,那麽區塊鏈作為一個分布式公共賬本,最大解決的是不同分裂主體間網上共識的建立,這將可能改變整個人類社會價值傳遞的方式。

正式因為這種顛覆性的技術革命,才吸引了具有前瞻眼光的優秀的企業和優秀的個體將之當成事業甚至信仰,而各國政府也紛紛將區塊鏈技術列為未來的國家級戰略。

根據媒體報道,達沃斯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認為,區塊鏈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成果,預計到2025年之前,全球GDP總量的10%將利用區塊鏈技術儲存。而加拿大皇家銀行(RBC)的一位研究分析師認為,加密貨幣、區塊鏈技術和去中心化很有可能成為一個價值10萬億美元的生態系統。

然而,與此相對的是,排名前100、市值總計已經達到4000億美元量級的數字貨幣發行者們,至今仍未孕育出一家真正做出事情,真正有切實場景落地的,給人類生活帶來真正改變的公司。而紛紛宣言殺入區塊鏈的傳統互聯網公司,目前也僅僅停留在談概念、講故事的階段,最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是,連幾乎業務毫無關聯的上市公司,打出區塊鏈這張牌,市值都會暴漲。

我還遺憾地發現,在區塊鏈這個行業中,三個來自不同圈層的從業者,在過去很長時間內,不僅沒能取得1+1+1》3的效果,反而有一種不知所謂的互相鄙視和隔閡。專註於做數字資產的人瞧不起悶頭苦幹做公鏈的,專註底層技術開發公鏈的人瞧不上整天倒騰數字資產的幣圈“土鱉”,而已經在互聯網浪潮中成長起來的互聯網巨頭們,在投身區塊鏈的時候卻又很難放下身段真正向區塊鏈領域的先行者謀求共贏,他們依據自己的傳統互聯網經驗另起爐竈,卻往往事倍功半。

這種各自為政的做法,對於區塊鏈技術走向成熟顯然是不利的。作為從業者,不論身處其中的哪個圈子,拋開成見、精誠合作,盡快完成底層技術與場景落地的結合,是當務之急,也是真正能給褒貶不一、毀譽參半的區塊鏈正名的唯一途徑,更是讓區塊鏈整體走向輝煌,實現共贏的不二法門。

2018年或能出現區塊鏈初代巨頭的雛形

不破不立,既是古老的哲學,也是歷史經驗。盡管區塊鏈孕育著巨大的風險,泡沫也即將破裂。但是對其前景,我卻堅定看好。

我認為,2018年,或者說最近幾個月,當區塊鏈的泡沫被刺穿後,整個行業將由癲狂回複理性。並由此可能會誕生出第一批真正在產業上有影響的公司,也就是區塊鏈行業的初代巨頭。

因為現在的情形跟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熱潮實在是太相似了。當年的互聯網泡沫跟現在的區塊鏈如出一轍。在大家都在探討互聯網的時候,其應用也僅僅局限在上網沖浪看新聞這一單一功能上,新浪、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成為了當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後的第一代巨頭;其後不久才出現了搜索巨頭百度。至於現在影響深遠的阿里巴巴和騰訊,則是幾年以後出現的第二代巨頭。

如今,區塊鏈依托於公鏈進行各種應用場景的嘗試也是如此。金融、征信、遊戲、版權、食品追溯等等,都在探索之中。比如瑞波幣在全球金融支付中充當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比如以太坊開發的基於區塊鏈的寵物貓成為遊戲界的新寵……Goopal Bank也在進行數字資產管理、區塊鏈銀行、證信體系等方面的落地,同時對未來區塊鏈的核心驅動力進行相關探索。

當然,2018年只是會誕生首代區塊鏈巨頭的雛形,並不是區塊鏈未來的終極應用形態,它的真正的成熟還需時日,畢竟,現在區塊鏈仍然處於早期階段。只是,隨著這場迅速積聚的泡沫破裂,勢必會加速整個行業洗牌的進程,並促進行業趨向良性發展。

我真心地希望所有區塊鏈的從業者,能踏踏實實埋下頭來,研發和踐行基於區塊鏈的各種場景落地。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的底線和準則都應該是合法合規。現在積累的泡沫,很大程度上就是很多人是無視監管存在,沒有道德底線。

作為一個十幾年來的連續創業者,我從來沒有放棄對所在行業和領域的夢想,尤其是當我遇見到區塊鏈這一顛覆性技術革命後,我也更加明確了我的目標:構建一個全球化的區塊鏈技術生態圈,通過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產業的不斷融合,給人們提供更加美好、更加多元化的區塊鏈未來生活。

我始終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為我們不是為了長征而長征,而是為了我們心中的理想。與各位區塊鏈從業者共勉,與所有人共勉。

區塊鏈 孫茳濤 神州數字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67

德勤中國區塊鏈發起人秦誼:區塊鏈成本取決於共識基礎高低

“當我們還不知道一個什麽東西是什麽的時候,我們就相信它能改變世界、改變未來,這好像是神一樣的存在了。”德勤中國區塊鏈發起人、亞太區投資管理行業主管合夥人秦誼女士今日在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上談到區塊鏈技術時表示。

秦誼表示,區塊鏈是的特點已經非常明確——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分布式的架構、共識原理。“但其實區塊鏈是幾種技術的結合。” 秦誼說,“第一個是加密技術,第二個是共識算法,第三個是智能合約,第四個是分布式的架構。以上技術結合在一起,幾十年前,中本聰做成了比特幣。”

秦誼重點談到了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如果今天我們在做一筆金融交易的時候,共識的基礎是很高的,因為不僅券商是國家監管的機構,還要符合各種監管的要求。共識基礎高,對區塊鏈的要求就很高。” 秦誼表示。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兩個人互不相識,在淘寶上面大家買個5塊錢的東西,那麽共識的基礎就很低。”她舉例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牽涉到了區塊鏈的設計,在共識基礎很低的情況下,我們這個交易用區塊鏈挖礦的技術來達到共識,這樣速度就會加快。然後我們也更能夠在一個沒有信任的環境中,達到一個交易的目的。”

秦誼表示,為了能更有效地達成共識,更快地促進一筆交易的形成,便誕生了挖礦的機制。“我們要求區塊鏈的基礎的架構,共識能夠更快更有效地達到,使得大家能夠在這個平臺上面,更快地形成交易的結果。”她說道,“在沒有信用的環境中,產生信用,這也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

“現在從機構的角度來講,當然是從盈利、效益、開源這個角度出發,很多國外的金融機構開始研究區塊鏈。” 秦誼說道,“但是區塊鏈究竟是什麽?現在哪些區塊鏈是在應用?那些技術機構在群的哪一層上面進行突破?傳統的區塊鏈在無信任情況下面,要進行交易的這些區塊鏈,究竟在研發哪些商業模式?遇到哪些困難?我覺得這是大家回去要好好思考。在我們投資哪家公司的時候,需要思考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395

大市再展升浪 取決成交

1 : GS(14)@2012-04-07 15:48:2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312/News/ek2_ek2a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678

李小龍寸勁遭破解 出拳勁力取決腦部結構

1 : GS(14)@2012-08-17 10:04:59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7362&d=1822
李小龍(1圖)的絕招「寸勁」(one-inch punch),令無數功夫迷甘拜下風,其拳頭與目標即使只距一吋,亦能把對手打到飛起(2圖)。英國一項研究聲稱破解「寸勁」奧祕,習武之人能使出「寸勁」是因腦部結構異於常人,能高度協調肌肉發力。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與倫敦大學學院合作研究,分別邀請12位平均練習空手道逾13年的黑帶高手,以及12位定時運動、但沒有學習武術的人參與實驗。研究員測試兩組人的出拳威力,要求他們發力出拳,拳頭與目標的距離約為5釐米,即跟「寸勁」的標準相若。結果一如所料,黑帶高手出拳的威力較強。經腦掃瞄發現,黑帶高手腦部結構與另一組人的小腦(Cerebellum)及主要運動皮質區(Primary Motor Cortex)結構有所不同,該部分與控制身體動作有關。研究員認為,腦部結構的差別,令黑帶高手協調肌肉動作方面做得更好,在出拳時能準確拿捏時間,高度配合手腕及肩膀的動作,令力度大大提升,至於肌肉爆發力則較為次要。
2 : 0o4(31752)@2012-08-17 18:22:50

見肚即飛算唔算?
3 : GS(14)@2012-08-17 22:25:37

是彈那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041

新交所:星滬通取決滬港通表現

1 : GS(14)@2014-11-14 09:58:5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113/news/eb_ebd1.htm

【明報專訊】滬港通將於下周一開通,新加坡證券交易所銷售與客戶部主任周仕達稱,新交所固然有興趣與上海市場互聯互通,但是他們亦爭取多方合作,至於日後能否進一步發展「星滬通」,大前提是取決於滬港通能否成功推進。他表示,已在港交所的數據中心建立流動性管理中心接入點供衍生工具平台使用,亦等待證監會發出自動交易服務(ATS)牌,以擴充證券產品。


視乎需求 積極擴充產品

現時新交所發展成為中港市場的離岸風險管理中心。據周仕達稱,單是在當地上市的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成交張數,已由日均10萬張增至26萬張,涉及金額由10億美元提高至20億美元。另該所已推出人民幣在岸期貨合約,推出產品3個星期以來,未平倉合約累計達3000至4000張,涉及25億元人民幣。

該所除了推出與內地相關的A50指數及外匯期貨產品外,周仕達指出,他們會視乎市場需要,可以推出固定利息及利率定盤產品。他們更進一步在4月向證監會申請經營證券類產品相關的ATS牌照,亦期望滬港通能夠順利推出,該所更會保持與多個交易所之間的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466

【奇聞】生仔定生女 取決於女人幾歲大肚?

1 : GS(14)@2016-02-16 08:13:58

坊間經常流傳一些生仔生女秘方,有指吃乜做乜,會影響胎兒性別,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原來生仔定生女,有可能是取決於女人幾多歲大肚同幾多月生BB?


近日在網上看到一張圖表,列出女人在不同年齡懷孕、不同月份生BB與胎兒性別的一套定律,例如24歲女人在一月生BB會係仔、30歲女人六月生BB會係女、40歲女人9月生BB會係仔……據說該圖表是大約700年前流傳至今,亦有指是清朝流傳下來,又稱台灣有醫院試過做相關統計,發現該圖表的命中率奇高。記者試過和身邊的親友比對,發現大部份都與圖表吻合……不過,始終並非精密科學,大家還是不需太認真,中就中,唔中就……一笑置之吧!



圖表還有多個語言版本。

圖表還有多個語言版本。

圖表還有多個語言版本。



資料來源:boredpanda記者:黃子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16/194924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028

譚新強﹕中國Reflation成敗 取決油價

1 : GS(14)@2016-09-06 04:51:26

【明報專訊】美國8月份新增非農就業職位15萬個,稍遜預期,但未至嚴重影響9月加息的概率,仍約有三分之一。美股仍在極窄幅徘徊,但恒指已成功突破2.3萬。2.4萬點的確在望,但選股開始變得更重要。

加不加息 匯控都受惠

匯控(0005)仍是一個好的選擇。如美國加息,銀行的NIM(淨利息收益率)可能得以擴闊,近日孳息曲線更有一點steepening,都對銀行盈利有幫助。但如不加息,全球資金更將加速流入新興市場,匯控亦必將受惠。60元是一個短期阻力位,稍有耐心,升穿應不太難。

除港股外,沉寂了一陣子的中概股近日都再起風雲。今年最勁的是微博,倚賴視頻廣告和網紅的崛起,升了154%,母憑子貴,新浪亦連帶升了65%!陌陌雖早前宣布放棄私有化行動,反而更好,因視頻直播業務的快速增長,股價急升,兩個月內升了160%!

下一隻要留意的肯定是阿里巴巴,值博率非常高。G20峰會在杭州舉行,馬雲差不多做了半個東道主,何其風光(我們都當然明白成功之道是因為他不愛錢!)。第二季的業績非常亮麗,營業額增加了近六成,阿里雲更增加了156%,盈利亦升了30%,遠勝預期。阿里明年的預計市盈率為24倍,遠低於騰訊的30倍。Amazon的預計市盈率更仍高達130倍,阿里的電商和雲服務增速都是Amazon的兩倍。

杭州G20峰會 馬雲半個東道主

阿里巴巴業績公布後,股價馬上跳升至98美元,整固一周,上周五又再逼近100美元。我估計今次能輕易升至110美元或更高。兩年前IPO價為68美元,上市後即炒至近120美元,然後逐漸回落至去年9月的57美元低位,再輾轉回升。感覺上有一點點像facebook,2012年IPO價38美元,炒不到一天就插水,最低跌低於18美元,經一年多才重上水面,然後在三年內再升兩倍多。我並非預測阿里將升兩倍,但破新高的機會頗高。

美國投資者最熟悉的中國公司就是阿里巴巴,如對中國的前景稍為變得樂觀,Big Money的首選必是阿里巴巴。兩周前在東京見過Softbank,他們因需要資金來收購ARM Holdings,所以把約100億美元的阿里股票間接變現,但無意再賣,所以短期overhang已過,非常重要。最近再傳阿里將出手收購eBay,但審批障礙重重,未必成事。

上周跟德銀策略師午飯,他從去年底已看好中國經濟和股市,有點過早,但現在似乎較合時了。他推銷的是中國Reflation故事。他認為中國採取的貨幣刺激政策奏效,M1的增速高於M2,代表企業和家庭在短期內的投資和消費意欲增強,對房屋的需求增加,拉動對鋼鐵、水泥、耐用消費品,以至土地的需求。同時「供給側」政策亦開始起作用,減去不少重工業的產能和庫存。結果是工業面對的通縮壓力逐漸減少,PPI慢慢回升,7月為-1.7%,年底前有望翻正。

油價似倒轉頭肩頂 上望60美元

此Reflation故事非常吸引,我也希望成真。房價熾熱、汽車銷售回升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但我對國企改革的成效仍有保留,A股的悶局也是缺乏信心的佐證。傳聞G20的閉幕聯合聲明將提及全球鋼鐵業的嚴重供過於求情况,等如間接批評中國。

如要Reflation成功,最關鍵的還是油價。技術專家朋友指出圖形似倒轉頭肩頂,如升穿50美元,可能挾高至60美元以上,對整體新興市場極為有利。

西子湖畔,詩情畫意,但G20元首都只談國事,不談風月。這邊廂,中、美確認全球氣候協議,福澤世人。那邊廂,俄國跟沙特眉來眼去,談判凍產,相映成趣,有點諷刺。但如成功,油價反彈,造福投資者,亦為美事!

中環資產持有匯控、微博、新浪、陌陌、阿里、Amazon、Facebook、Softbank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 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13&issue=201609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695

中梵建交取決中共內鬥

1 : GS(14)@2016-12-24 10:42:27

西非聖多美普林西比與台灣斷交,台剩21個邦交國,北京官媒稱還有第三個、第四個接踵而來;台灣外交部次長侯清山昨在立院外交委員會答詢時證實,還有一邦交國是「黃燈」,但不願透露。而梵蒂岡是否與台斷交,取決中共內部鬥爭。


台認有邦交國亮黃燈

台灣涉外人士指出,中國是否與教廷建交,取決於中共內部路線之爭,即外長王毅與統戰部長孫春蘭之爭;外交部主張「拿下」,但統戰部從維穩角度考慮,認為可能引發藏獨、疆獨及內地地下宗教動盪而反對。台灣政界透露,另有兩個邦交國有意向中國靠攏,只在等中國指示。侯清山昨證實,有一邦交國是「需要注意的黃燈」,已採取因應動作;侯強調「黃燈」不在蔡英文出訪國之列。蔡下月初將訪尼加拉瓜、危地馬拉和薩爾瓦多。官媒《人民日報》微信公號俠客島昨刊出《講真,留給台灣的朋友不多了》,指台聖斷交牽涉中美博弈,台灣只是別人的籌碼,連上台成為賭客資格都沒有,沒實力鬧獨立;並稱將來還會有「第三個、第四個」邦交國與台斷交。《自由時報》/微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3/198742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8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