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世家:印度的洛克菲勒:安巴尼家族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302/t20130225_410974.htm
印度第一家族的創始人迪魯巴伊·安巴尼既沒有事先分配財產,也沒有安排交班,這為兩個兒子的爭產埋下了地雷。幸運的是,穆克什和安尼爾兩兄弟在分家後各自擴大其商業王國,並躋身全球富豪榜前列,這足以證明迪魯巴伊在後代培養上的過人能力。名門望族留給後代最重要的財富應該是人脈、經驗、能力和價值觀,而非金錢、股權、房產或古董。

  2010年,位於孟買市中心、估值10億美元的豪宅「安蒂拉」(Antilla)甫一落成,就被譽為全球最貴的私人豪宅。這棟建築有27層樓,173米高,能停160輛車,有獨立的電影院和健身中心,還僱傭了600名工作人員。他的主人是被稱為印度第一家族的安巴尼家族第二代掌門人—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
  安巴尼家族被媒體稱為「印度的洛克菲勒」,其控制的公司收入一度佔到印度GDP的3%。2008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安巴尼家族的兩位成員—穆克什·安巴尼和他的弟弟安尼爾·安巴尼(Anil Ambani)同時位列前十名,穆克什以430億美元的身家位居第五,而他的弟弟以420億美元排名第六。
  雖然安巴尼家族的財富傳承只經歷了一代,但家族繼任者擴張財富的速度讓世人歎為觀止,而這都得益於家族創始人迪魯巴伊·安巴尼(Dhirubhai Ambani)的苦心經營(附圖)。印度媒體把安巴尼家族的發展歷程分為迪魯巴伊時代和後迪魯巴伊時代。
迪魯巴伊時代:財富迅速積累


  1932年,迪魯巴伊出生於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小鎮丘瓦德(Chorwad)。他在也門首都亞丁(Aden)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那裡,迪魯巴伊不僅通過自己的努力,從殼牌石油公司(Shell)的小職員榮升為經理,還偶然發現當地硬幣的銀含量價值高於其面值,隨後他決定把這些硬幣鑄成銀條賺取中間的差價。也門政府很快發現市面上的硬幣迅速減少,並派人調查此事,他們發現了迪魯巴伊的所為,並把他遣送回國。
  1958年,回國的迪魯巴伊和表兄用375美元在孟買創辦了信實商業公司(Reliance Trade Co Ltd),主要從事聚酯紗和香料的進出口貿易。迪魯巴伊努力和供應商建立良好關係,並說服他們把具有壟斷性質的香料賣給自己,他的公司通常能從這一生意中獲得300%的利潤。在迪魯巴伊的努力下,信實商業的生意有了很大的起色。
  1965年,他準備擴大公司規模,但表兄卻小心謹慎、安於現狀,他不得不與之和平分手。同年,印度政府發佈了利好尼龍生產企業的政策。迪魯巴伊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商業機會,於是創辦了信實工業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並創立了自己的品牌「Vimal」。迪魯巴伊認為,建立自己的品牌非常重要,他通過品牌營銷不斷擴大品牌的知名度,當時信實每年花在廣告上的費用多達120萬美元。1975年,信實工業公司的利潤增長高達700%。1977年,其公開上市,募集了180萬美元的資金。1979年,信實工業公司的年銷售額達到1.9億美元,成為印度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商。
  政商結合是大家族慣用的商業手段。印度人開玩笑地說,印度最大的政黨就是信實黨(Reliance Party of India)。迪魯巴伊通過不斷支持政客來為自己的商業帝國謀取利益。在印度大選中,他給予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資金上的支持。甘地上任以後,印度政府給予信實工業公司一系列的優惠,這家公司由此控制了全國紡紗業產能的50%。1980年,印度政府不僅同意了信實工業公司擴張的請求,還拒絕了其他企業的同類申請。
  1986年,正當迪魯巴伊準備繼續在印度商界大展拳腳的時候,由於身體過度疲勞,他住進了醫院。這時,迪魯巴伊開始著手考慮自己商業帝國的接班人,他決定召回遠在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就讀的大兒子穆克什和在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就讀的二兒子安尼爾幫助自己打理公司。他仍然是公司的董事長,並任命穆克什和安尼爾為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從此,信實集團開啟了「三人主政」的時期。
  1988年,迪魯巴伊決定進入石油領域。由於穆克什大學期間學的是化工專業,迪魯巴伊讓穆克什負責這個項目。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後,國際油價迅速增加,導致印度外匯儲備不足,影響了當時的印度經濟。在嚴峻的形勢下,印度提出了市場化、自由化、私有化、全球化的經濟開放政策,允許私營企業進入之前不能經營的領域,如銀行、金融、石油等行業。正是在這種有利的政策下,1991年,穆克什成立了信實煉油私營公司(Reliance Refineries Private Ltd)。兩年後,在安尼爾的策劃下,信實煉油私營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印度第一家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企業。隨後,在穆克什帶領下,信實煉油不斷擴大規模並進行技術革新,2002年,石油已成為信實工業的支柱產業之一。當然,安尼爾也不甘示弱,他將主要精力用於在印度開展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業務。
  在穆克什和安尼爾的協助下,安巴尼家族的產業逐步擴大。2002年,信實集團的收入達到150億美元,佔印度GDP的3%,佔印度年出口額的5%,貢獻的稅收佔全國稅收總額的10%,利潤佔印度所有私營企業當年總利潤的30%。

  後迪魯巴伊時代:家族的分裂
  家族傳承一直是困擾很多大家族的問題。為了財富傳承,迪魯巴伊從小就注意栽培自己的兩個兒子。他非常注重兒子的教育,在常規學習以外,還專門聘請了傳授常識的家庭教師來陪伴和教導他們,以便孩子們能全面發展。穆克什在一次訪談中說,他的成長主要受益於四個方面:學業、家庭教師教授他們的常識、父親對於創建信實集團的激情,還有父親對家庭的深入關懷。
  迪魯巴伊允許孩子在他設定的範圍內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並自由地成長,穆克什覺得這對自己的成長非常重要,因為當前進的道路只剩下自己的時候,你才能發現自己真正的潛力。雖然穆克什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很管用,但他承認做起來很難,比如他自己就對家族第三代管得過多。
迪魯巴伊還經常與孩子們分享創業的激情,在他的熏陶下,他的兩個兒子十幾歲就開始在公司鍛鍊了,這為他們的事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對孩子們進行學業和事業上的教育以外,迪魯巴伊會堅持把每個週日留給家庭,和孩子們一起分享學業和事業以外的樂趣,比如說在森林中漫步或者在小溪中洗一個澡。
  2002年迪魯巴伊去世,但他沒有像很多美國家族創始人一樣為子女建立了信託,也沒有為子女分配自己的財產,這為安巴尼家族日後的分裂埋下了伏筆。穆克什是長子,他覺得自己理應繼承父親的全部事業,而安尼爾卻不甘心當哥哥的助手,兄弟倆就此產生了分歧。最終,三年的豪門恩怨隨著一紙協議的簽訂畫上了句號。
  2005年,在母親科姬娜的調解下,穆克什和安尼爾最終敲定分家協議。根據協議,穆克什得到信實總資產的30%,負責信實工業公司、收購而來的印度石化公司(IPCL)和信實工業基礎設施公司(Reliance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Ltd);弟弟安尼爾同樣得到30%的資產,負責信實能源公司(Reliance Energy Ltd)、信實電信公司(Reliance Communications Ltd)、信實資本(Reliance Capital Ltd)和信實天然資源公司(Reliance Natural Resources Ltd)。科姬娜只保留了30%的信實股份,其餘的10%在迪魯巴伊的女兒之間平分。
  協議還規定,兄弟兩人10年之內不得在同一行業競爭,同時二人均有權使用公司的商標和品牌;另外,安尼爾的公司需要重新取名並重新上市,但新上市公司的名稱中可以加入「信實」字樣,從而擴大信實的品牌影響力。迪魯巴伊可能萬萬想不到,自己離世後,當年一手創立的信實集團會一分為二。
  這場豪門恩怨也牽動著很多印度股民的神經。信實擁有印度25%的股民,豪門恩怨的落幕也給印度股民吃了一顆定心丸。協議達成的第二天,印度股市大漲,信實旗下的公司也有不同程度的漲幅。很多印度人預測,安巴尼家族會就此走向沒落,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2007年,分家兩年以後,信實旗下公司的市值從原來的1萬億盧比上升到了4.3萬億盧比,穆克什和安尼爾分別帶領自己的公司走向成功。

  穆克什與安尼爾:
  商業帝國的持續擴張
  分家以後,穆克什的商業帝國得到進一步發展。他控制的信實工業公司,起初的主營業務為能源和化工,2005年,穆克什提出擴大加曼納加爾煉油廠的計劃。2007年,他與美國石油公司雪佛龍(Chevron)達成合作。2009年,加曼納加爾煉油廠的擴建使得印度石化公司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綜合煉油企業,日生產量達到124萬桶原油。
  穆克什不僅在石油領域擴張,他還拓展了新的商業領域。鑑於印度零售市場有巨大的發展空間,2006年,他創立了信實零售公司(Reliance Retail),進軍零售業。當時匯豐銀行的全球研究報告顯示,2006年,印度零售業的產值為3000億美元,到2012年將升至5500億美元。2008年,信實零售和英國瑪莎公司(Marks & Spencer)合組瑪莎信實印度公司(Marks & Spencer Reliance Limited),瑪莎和信實零售分別持股51%和49%。信實零售選擇和瑪莎合作的重要原因,是看中其在零售行業的管理經驗和品牌影響力。信實零售在跟著名零售公司合作的同時,也加快了自有品牌的發展速度。截至2012年,它已在印度85個城市開設上千家店面。
  這些商業上的成就給穆克什帶來了眾多榮譽。2011年,他成功進入美國最大商業銀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董事會,成為首位非美國籍董事。2012年,哈佛大學根據股票回報率對印度全部CEO的表現進行排名,穆克什排在第三位,2002到2012年間,他為股東創造的收益率高達745%。根據《福布斯》雜誌的統計,截至2012年,穆克什的財富達到210億美元,為印度首富。他的信實工業公司2012年收入為666.8億美元,僱員23166人,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99位。
  安尼爾的表現也絲毫不遜色於他的哥哥。他另起爐灶,將分得的資產組合成立了信實-安尼爾·迪魯巴伊·安巴尼集團。2005年,安尼爾以8260萬美元收購了寶萊塢電影公司Adlabs Films,收購之前的2004年,其利潤是444萬盧比,到2008年已增至4.59億盧比,對其收入增長貢獻最大的是影院放映業務。
  2007年,安尼爾看好印度農村電信市場的巨大潛力,他控制的信實電信公司投資25億美元開建農村基礎電信設施,為達到這一目標,信實電信同年和中國的華為簽署了價值2億美元的採購合同。農村的網絡覆蓋為信實電信帶來了更多的業務,同時,安尼爾不斷擴大信實資本的業務領域,目前,信實資本經營包括資產管理、保險、私募股權投資等金融業務,其淨資產從2005年的1438億盧比上升到2011年的10910億盧比。
2012年,安尼爾決定和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萬達集團合作,涉足房地產領域。據報導,信實和萬達將組建一個合資公司,建設綜合性鄉鎮項目,主要投資於商用樓宇、酒店、公寓、零售空間,項目總計佔地約2000萬平方英呎,投入為10億-15億美元。
  同樣持續擴張自己商業版圖的安尼爾,雖然財富數額不及兄長,但根據《福布斯》的統計,截至2012年,安尼爾的財富亦達60億美元,排在印度富豪榜的13位。他控制的信實-安尼爾·迪魯巴伊·安巴尼集團2012年收入為154億美元,僱員12萬人。

  安巴尼家族的過人之處
  安巴尼家族從發家至今雖然僅經歷兩代人,但充滿了傳奇色彩。在各國家族傳承史上,分家後又將家族王國不斷擴大的例子並不多見,安巴尼家族的案例堪稱經典。而這一家族傳承中的一切皆因老迪魯巴伊而起。
  從缺憾的角度看,老迪魯巴伊複製了亞太地區很多富豪的失誤,既沒有為子女建立信託,也沒有事先分配自己的財產,甚至沒有安排交班,這為兄弟之爭埋下了地雷。幸運的是關鍵時刻,孩子母親挺身而出化解矛盾。由此可見,有兩個要素對維持家族安定至關重要:權威人物和明確的分配方式。
  從幸運的角度看,分家後兩兄弟能各自擴大其王國,足以證明老迪魯巴伊在後代培養上的過人能力。老迪魯巴伊在培養兒子時用盡時間和心力,這是大多數成功企業家很難做到的。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名門望族留給後代最重要的財富,應該是人脈、經驗、能力和價值觀,而非金錢、股權、房產或古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77

「印度與中國的共同挑戰,都是如何保持穩定而持續的增長」

http://www.infzm.com/content/89587

中國與印度,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在不同的道路上同時進行改革,被稱為是本世紀最有懸念的一場賽跑。

印度人如何看待兩國的改革進程和各自的路徑?2013年4月,博鰲論壇上,南方週末記者就此採訪了印度公司事務部部長薩欽·派勒(Sachin PILOT)。

南方週末印度和中國兩國的經濟發展過程被稱為「龍象之爭」。你們如何看中國經濟改革,如何比較兩國的經濟改革分別取得的成就和教訓?

薩欽·派勒: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很了不起,大家都看到了,數億人擺脫貧窮。印度改革時間較晚些,還沒有取得那麼大的成就,但過去25年間也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印兩國人口占了人類的三分之一,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兩國的共同挑戰是如何保持穩定而持續的增長。

貧富差距問題存在於全世界,這是印度的巨大挑戰,如何在窮人和富人之間搭起橋樑。中國也一樣。這是個長期的挑戰。

南方週末有人認為,中印兩國在擺脫貧困方面走了兩條路:中國「以人為本」地發展了勞動密集型產業,成為製造業中心,使幾億人獲得了工作機會;而印度則選擇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並不能帶來大量就業,使大部分人難以脫貧,也就沒有儲蓄和投資,陷入「貧窮的循環」。您怎麼看待?

薩欽·派勒:並不完全同意這種說法,印度仍是個60%的人口是農業人口的國家,因此發展經濟的一大挑戰是這些農村人口無法獲得城市的高附加值的製造業工作機會,這也是我們最近出台一系列政策的原因。

服務業對印度也很重要,我們必須要加強和提高製造業的基礎,在印度我們擁有技術工人,大部分人會說英語,因此我們不缺勞動力,我們沒理由不成為世界一大製造業基地,我們也很重視服務業,我們必須平衡製造業和服務業。

南方週末中國與印度都是有著龐大人口的國家,這是製造業對於這兩個國家的獨特意義。但為什麼是中國而不是印度成為了世界製造中心?印度怎麼看待這個事實?將來是否會推出政策來改變?

薩欽·派勒:據我所知中國著力發展勞動力密集的低端製造業這個決策取得了成功,印度則更側重發展高端服務業和製造業。這與中國不同,但不同的國家應該選擇不同的發展模式。

接下來4-5年裡我們會更強調發展製造業,但是否會選擇低端製造業,還是高端的創新型的製造業,都有可能。

中國過去製造了很多鞋子玩具出口全球,但你們成本也在提高,所以你們也必須平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20

印度出新招限制黃金進口 20%進口黃金必須關押在海關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786

印度央行出台了限制黃金進口的新措施,以控制經常賬戶赤字,緩解盧比貶值壓力。

FT報導,週一晚些時候,印度央行宣佈,進口黃金中,20%必須留做出口,其餘進入珠寶行業。

新限制措施立即生效,並要求將20%進口黃金關押在海關保稅倉庫。海關當局負責像監管存款一樣監管這批黃金。

只有當被關押的黃金出口了75%之後,方可進口下一筆黃金。

Motilal Oswal的商品分析師Kirshore Narne稱:

這麼做的目的是,控制以出口為目的的黃金進口商。目前,沒有出口限制時間,所以出口商在進口黃金之後,可以在3個月或者6個月之後再出口黃金,而這期間他們可以將黃金在國內使用。

長期以來,黃金進口一直是印度政府頭疼的問題。截至今年3月份的財年裡,印度經常賬戶赤字佔GDP4.8%,或880億美元。

印度人對黃金的嗜好是導致印度經常賬戶赤字的原因之一。

印度央行在今年1月的一份報告中說:

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間,黃金進口構成了貿易赤字的30%。這一數字遠高於早前數據。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這一數字是20%。黃金進口已經給宏觀經濟管理造成了主要困擾。

2013年早些時候,印度已經出台限制黃金進口的措施,如將黃金進口稅從4%提升到8%。

7月早些時候,印度財長Palaniappan Chindambaram懇請印度人降低其對黃金的需求,稱「我們不能徹底禁止黃金進口。印度人對黃金喜愛是長時期存在的。」

印度寶石和珠寶交易聯盟抱怨印度央行黃金進口限制措施引發了黃金供應極大不足,這把消費者推向了非法供應商:走私販和黑手黨。上個月,該聯盟要求其成員自動暫停金幣和金條銷售。

有些人懷疑新措施對解決經常賬戶問題沒有幫助。分析師Narne說:

我不認為新措施會給行業造成任何衝擊,因為行業已經被衝擊的相當厲害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180

印度放寬外商投資規定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774

印度聯邦內閣本週四批准一項提案,在批准了包括電信和國防建設在內的十幾個部門的外商投資規則的基礎上放寬多品牌零售行業外商投資限制,以幫助提振疲軟的經濟增長。

WSJ消息稱,上個月為刺激經濟增長,在總理Manmohan的主持下,聯邦內閣推出針對12個領域外國直接投資條件的改革措施,大幅放寬對外資的限制,涉及電信、保險、石油、天然氣和國防等重點行業。

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涵蓋兩個方面。一是提高外國直接投資在該領域的投資比例上限。印度政府將電信領域的外國直接投資比例上限由原來的74%提高至100%;在保險行業,外國直接投資上限也提高到了49%。在國防生產領域,以前外國直接投資上限規定為26%,並且必須由印度外國投資促進局批准,現在印度政府則表示如果投資項目能為印度引進新技術,超過26%的外國投資也可考慮

另一項則是減少投資審批環節,擴大「自動生效」的範圍,將原先需由印度外國投資促進局批准的某些投資項目改為符合條件自動生效。比如,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外國直接投資上限並無變化,仍維持49%的比例,但由必須經外國投資促進局審批改為自動生效。

改革還涉及資產重組、股票、電力、茶葉種植等領域。不過,在呼聲較高的民航、媒體以及備受爭議的多品牌零售業等領域,印度政府僅是在推出改革措施一個月後通過了對多品牌零售業的放寬外商投資規則。

消息稱,聯邦內閣同時還取消了禁止外國零售商入駐人口不到百萬的城市的規定。

WSJ評論稱,

印度政府的這一系列改革,是為了吸引長期的外國資本,以解除印度10年以來創低位的5%經濟增長現狀。自今年年初以來,印度不斷下調經濟增長預期,經濟增速放緩的同時通貨膨脹、經常賬戶高額赤字的狀況未能改觀。2012至2013財年印度的經常賬戶赤字達878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8%。2012年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同比下降了13.5%,從2011年的315億美元下降到2012年的273億美元。

印度政府決定自今年9月起放寬多品牌零售行業的投資對於印度經濟改革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這將創造數百萬就業機會,以及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在現代化物流等手段的協助下有助於抑制食品通脹。包括沃爾瑪在內的外資零售商對印度政府的這一舉措表示出興趣,但也同時指出:印度目前分散的近5000億美元的零售業市場是有誘惑力的。但印度聯邦政治並不穩定而且對於印度政府要求對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強制性規定也使得他們對在印度投資變的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72

Rajan掌權,印度金融體系改革啟動?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445

Raghuram Rajan即將執掌印度央行,他曾經稱印度低效、欠發達的金融體系的現代化「刻不容緩」。

華爾街見聞此前報導,Rajan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印度正竭力阻止盧比暴跌,面對經濟增長放緩的同時還需縮小經常賬戶赤字;印度盧比對美元屢創歷史新低。

Rajan在2008年的一份報告中提出了金融改革的細節,他感嘆大部分印度家庭的貸款主要來源仍然是高利貸,而金融體系無法滿足印度大企業、小公司或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規模和精細度要求」。

事實上,據世行2011年的報告,只有35%的印度人有銀行賬戶,而全球均值為50%,同時70%的銀行業資產在國有銀行手裡。

在報告發佈後的5年裡,Rajan大部分的金融系統現代化建議都被束之高閣,只有一些得到了逐步的實施。

但如今,投資者、銀行家和決策者們開始重拾這份名為「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A Hundred Small Steps)」的報告,從中一窺Rajan將會對印度的零售銀行業和資本市場實施的改革。

Rajiv Lall向FT表示:「我自己的期望和預期是他將留下徹底改變印度金融體系的政績。」

為了回到印度,Rajan做出了相當大的犧牲。去年8月,他離開了家庭、放棄了芝加哥商學院教授的舒適崗位回到祖國為政府工作,寄居在岳母家。而在美國,他已成為學術圈裡最受推崇和薪酬最高的經濟學家之一。

儘管其最迫切的任務將是穩定暴跌的盧比、恢復經濟信心,但熟識Rajan的經濟學家認為幫助數億印度人獲得有效率的金融服務才是他真正想做的。

位Rajan長期的同事和朋友認為:「在行長任期結束後,他會將是否完成讓窮人獲得可以承受的低成本金融服務來衡量自己的工作。這是他真正想做的。對於任何印度經濟學家,永恆的問題都是,我能減少貧困嗎?」

在2008年那份報告中,Rajan抨擊印度的金融體系受到「政治干預和官僚制約」。此後變化甚微。然而,Rajan並未主張實施政治上難度很大的大規模變革,他認為印度應該實施許多小的改進「來確保包含窮人、經濟增長和穩定,給金融機構更多的自由,同時加強金融和監管基礎設施」。

他的建議包括允許銀行業更多的競爭、強化印度央行的監管職權以及通過允許銀行對資產實施止贖和追溯壞賬來創造更強有力的信貸環境。

在任命Rajan的同時,印度央行也準備發放近十年來首張新的銀行牌照。

當然,任何進展都不可避免的要取決於政府推進Rajan改革措施的意願。里昂證券經濟學家Rajeev Malik認為,隨著明年的大選近在眼前,在大選前,Rajan不太可能推動任何重大的金融改革,尤其是考慮到印度當前面臨的嚴峻宏觀經濟挑戰。

Rajan能有多大的作為要取決於他對政府的遊說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98

印度經濟Q&A:盧比究竟還會走多遠?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601

印度盧比近幾天連續創下歷史新低,週二盧比美元匯率歷史上首次跌破64。FT試圖用6組問題解答目前印度經濟現狀。

是什麼導致了印度盧比崩潰?

事實上過去1年來國內外投資者一直在抱怨印度經濟狀況。過去3年來印度經濟增速減半,一季度年化增速降至4.8%,在截止3月結束的上個財經常賬赤字佔GDP比率達到4.8%,而過去一週以來經濟形勢呈急轉直下。具有諷刺性是,印度政府旨在削減赤字支撐盧比的一系列舉措反而加速了盧比下滑,其中包括限制印度企業和個人向海外轉移資本。印度央行和財政部的此舉,被投資者解讀為面對危機已經絕望的信號。 

盧比究竟會走多遠?

對於盧比下跌那些有敏銳思維的經濟學家並不像印度官員那麼吃驚。事實上印度年化近10%的通脹率(高通脹已經侵蝕了盧比購買力)表明盧比還會繼續對那些低通脹率國家的貨幣貶值,比如美元。如果考慮通脹因素的話,盧比美元匯率可能跌至65。對此持反對立場的印度央行則主張,印度生產率提高某種程度上能抵消通脹的影響,這將令盧比穩定在57附近。不管是會最終發生何種情況,印度官員承認兩個月內盧比下跌超過12%,已經動搖了印度經濟發展基礎。

匯率急劇下跌會帶來什麼衝擊?

最大的風險是會對印度經濟信心造成毀滅性打擊,盧比螺旋式下跌將導致市場拋售印度資產,反過來引發盧比進一步下跌。那些有短期外匯借款的企業也將遭到打擊,因為按照盧比計算他們的債務成本正急劇上漲。從積極方面看,盧比貶值將削減進口刺激印度出口。7月貿易數據說明這已經發生,並正在幫助減少貿易和經常項目赤字。

印度可以做什麼事情恢復市場平靜?

決策者表示他們意識到最近出台的價格管制措施實際上導致引火燒身。他們現在幾乎聚焦削減中期經常帳赤字的計劃,比如重啟閒置的煤炭和鐵礦石礦場,並削減昂貴的石油進口。印度財長 Palaniappan Chidambaram表示本財年將把赤字佔GDP比率降低至3.7%。印度還將準備出台措施吸引更多長期FDI,海外投資能帶來亟需的資本並刺激經濟增長。

這些措施是否可行?

政策付諸執行並不容易。投資者認為印度失去吸引力,政治是改革最主要阻力。比如降低石油進口的一個最好辦法就是削減能源補貼,這也是Chidambaram已經開始實施的措施。但是削減補貼將引發反對黨指責國大黨領導的聯合政府「反對窮人」,而2014年5月印度將舉行大選。

大牛「Raghuram Rajan」領導下的印度央行能否創造奇蹟?

9月5日Raghuram Rajan將出任印度央行行長,作為一名知名經濟學家他曾警告金融風險將導致一場全球性的危機,並一直倡導印度經濟改革。但是他的市政將面臨印度粗暴的政治干預,此外沒有證據表明他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838

印度又一危機:食品通脹失控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540
本週一,印度盧比對美元創歷史新低,人們開始關注印度嚴峻的匯率形勢,但印度國內此前已捲入了另一場危機中。

印度央行的通脹目標是5%,可7月印度蔬菜價格竟然同比上漲46.95%,顯示了這個國家大規模食品通脹的冰山一角。

最驚人的當屬洋蔥,這是印度人的家常菜食材,Mint報導

各個城市的洋蔥價格都在每公斤0.5-0.8盧比之間,比上個月將近增長一倍。

最新的批發價格指數(WPI)顯示,7月洋蔥價格同比上漲了144%,和6月的漲幅相似。

今年1月至今,洋蔥價格水平幾乎比一年前翻倍。

華爾街日報認為,今年7月的大雨影響了印度蔬菜生長,因此導致價格暴漲。

2011年 The Economic Times報導,過去三年,印度消費者已經因為通脹損失了1290億美元,最受打擊的還是貧窮的國民。

印度央行今年三次降息,如果再降息就會進一步壓低盧比匯率,推升通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843

盧比下跌 印度首富3個多月損失56億美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930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930

由於國際投資者集中拋售新興市場資產,同時伴隨著對美聯儲削減每月850億美元量化寬鬆刺激的擔憂,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印度盧比成為了世界主要貨幣中表現最差的一個。

孟買均富會計師行資深合夥人,Munesh Khanna表示由於盧比大跌以及外國投資者大肆拋售大市值股票,印度億萬富翁持有的股份價值正不斷縮水。他說「由於非理性因素的存在,盧比將持續疲軟,曾投資大市值公司的外國機構投資者正在賣出手中的股份,並撤離印度。對這些大公司來說,壓力相當大。

根據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資料顯示,6月3日至今國際投資者在印度股市淨賣出30億美元。昨日,印度Sensex指數下跌1.9%,至17,905.91,連續四天跌幅達到了7.6%,創下了2009年7月以來之最。同時,盧比昨日跌勢擴大,觸及64.55的歷史低點。

自5月以來,穆克什的億萬富翁兄弟阿尼爾·安巴尼,淨資產損失17%,約13億美元。根據彭博排名,作為印度第八首富的安巴尼擁有 63億美元的財富。他的財富大部分來自上市公司股份,包括印度第三大移動電話公司,信誠通信有限公司(RCOM)。

據信誠通信有限公司報導,由於盧比兌美元疲軟,融資成本增加,第一季度利潤大大低於分析師預期。淨收入同比下降33%至10.8億盧比。Khanna 表示「擁有大量外幣債務的公司將深受壓力,他們的估值還會回落。

印度最大的製藥商,陽光製藥工業有限公司的創始人Dilip Shanghvi,,現年58歲,自5月以來淨資產損失了20億美元,成為了印度億萬富翁中第二大輸家。根據彭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他擁有102億美元的財富。但從7月30日到昨日,陽光藥業股價已下跌了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070

咖喱味的UC瀏覽器是如何佔領印度市場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976.html

飛機穿過層層疊疊棉絮般的云海,開始下降。射掌合上電腦,閉目養神。

突然,飛機開始急劇顫抖,顛簸不止,瞬間急墜。機艙裡一陣騷亂和尖叫。

出差多了,射掌淡定了很多,只要上了飛機,離開大地,生死有命,知道一切根本不由你控制了,於是乾脆連眼睛都沒睜。

終於慢慢平穩了,飛機沒有繼續下墜。左側一群人發出了劫後餘生般的笑聲和談論。

忍不住看了他們一眼,一群印度人,正在興奮滴交談著。呵呵,射掌心底也微微笑了笑,知道總會沒事的。

誰知道,落地的那瞬間,又比較猛。好吧,好在安全。

下飛機的時候,射掌又觀察了下那個印度團隊,他們好幾個打開手機,居然都點開了一個小松鼠圖標,定睛一看,這不是UC瀏覽器嘛?

看來俞永福沒忽悠,印度人果然愛用這個手機瀏覽器。前幾天,俞永福在UC成立9週年的時候,意氣風發地宣佈,UC優視已經超過Opera成為了印度市場上最大的移動瀏覽器供應商。這是中國互聯網公司首次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拿到市場第一的成績。

UC優視還宣佈調整董事會結構,邀請馬云加入董事會,為公司的未來發展獻計獻策。UC優視創始團隊在新董事會仍將佔多數席位,繼續保持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UC要獨立發展進行IPO。

這個新聞,射掌關注的是在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度,UC怎麼做到市場第一的。

對,印度確實是個神奇和靈異的國家。你若不信,射掌就跟你扯一些匪夷所思的印度故事。

對了,希望你已經吃過飯了。否則,你吃了一半的東西一定無法繼續了。

你知道嗎?印度人上廁所大便都不用手紙。難道用手指摳嗎?恩,你說對了,最早的印度人是這麼幹的。

 

擦!真的啊,你是不是看不下去了?射掌知道你即使是覺得噁心,你還是想繼續看。真的,印度人真的用手解決,然後再洗手。但是,一定要記住,他們只用左手清理屁股。

即使到今天,印度人大便的時候,有的也手拿一口杯水,條件好的廁所,是在馬桶旁邊放著一桶水。

 

這不是醜化印度人,他們習俗規定用左手洗屁股,所以到商店挑食品不得用左手,付款時只用右手,所以,在印度,千萬不要用左手和人握手或者打招呼,否則,對方便會認為你這是對他極大的侮辱。

印度人說,這其實是一個好習慣。其好處首先痔瘡的發病率大大減低;其次可以大量節約紙張,對保護地球資源、綠色工程的保護和發展,都極為有利。光這一項,就能節約大量木材。但旅居在印度的僑胞,認為有傷大雅,大都還不習慣,至今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習慣,仍然用手紙。

你先別嫌棄人家,人家印度人會說「想到你們用紙擦,我都不願意和你們握手」。

為什麼印度人會這麼想呢?原來印度人認為,所有用紙清潔大便的人,都是不洗手的。

好吧,你們贏了。有個問題,想弱弱地問,印度不是流行吃手抓咖哩飯嘛?這摳完屁股就抓飯,吃得下去嗎?

有人告訴射掌,他們堅決不會用左手吃飯,吃飯時都只用右手,左手只能放腿上,不許上桌。

 

你妹的!都是左右手,還有如此歧視,一個終生上不了檯面。可是,可是,射掌還有個問題不解:那印度的左撇子怎麼活?

神奇的印度啊,你知道嗎?他們不吃牛肉,但喝牛奶,他們側頭表示同意。最牛逼的是,印度佩拉於爾村沿襲了已經足足57個年頭的「活埋」兒童儀式。參加這一祭祀儀式的兒童首先失去知覺,然後再被放入預先準備好的臨時墓穴,用土完全掩埋60秒之後,再將他們挖出來。據說這是當地一種傳統的宗教習俗,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祭祀兩位能夠驅趕妖魔的女神。

匪夷所思吧。

在這樣一個神奇的過度,你知道UC是怎麼做到第一的。答案實際是,讓UC在印度變得更有咖喱味。

俞永福說,我們針對印度用戶做了深入的本地化產品設計,比如印度用戶喜歡下載,但是由於印度PC滲透率低,很多人沒有PC用於存儲,所以我們設計了網盤,網盤在印度的使用率非常之高。

誰都知道,印度是個性崇拜和性犯罪極其高的國家,前幾天一個女記者被輪姦,之前一個老太太也被強姦。難道這和PC滲透率低有關係嗎?你想,不能在電腦上經常看蒼井空,難以發洩,豈不就性侵犯嚴重?

射掌實在想知道印度手機用戶最喜歡下載什麼看,但俞永福不說。UC把手機下載和云存儲功能做好了,但願對印度的強姦率下降有幫助。

除了英語之外,UC還推出印地語版本,將用戶群擴展到更廣闊的印度消費者(印度有1635種方言,其中11種較大的語種有10億印度人講,能讀英文的只有7700萬;講印地語的有4億多人)。

聽完這些,我突然嗅到我身邊那些印度人手機裡飄出濃郁的咖哩味,佔領整個機艙。快下飛機吧。

印度拋餅射掌也不打算吃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229

路透:印度或從民眾手上收購黃金 緩解進口需求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815

印度經常賬戶赤字已經排到世界第三——這部分是由印度人對進口黃金的強勁需求所帶動的,今年印度盧比的暴跌已經開始對印度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為了壓制印度人的黃金進口需求,印度政府已經推出多項措施。據路透報導,印度央行又準備推出一項新措施:

印度正在考慮一個重大的計劃,引導商業銀行從普通市民手上購買黃金,並把黃金轉售給煉金廠,試圖控制黃金進口,緩解盧比匯率的下跌。

據瞭解印度央行情況的消息人士稱,該實驗性計劃將很快實施,雖然這一想法受到了一些質疑。

....

印度國內有市售黃金3.1萬噸——以現價計算價值1.4萬億美元,只要把一小部分轉移到煉金廠,就能滿足國內對黃金的需求。2012年,印度進口了860噸黃金。

印度央行將要求各銀行以盧比購買珠寶、金條和金幣。銀行將不得不提供較當鋪和珠寶商更高價格吸引黃金賣家。

...

印度央行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央行沒有立即發表正式評論。

...

渣打銀行首席分析師Samiran Chakraborty稱,「我認為這項計劃不會有效。需要更為結構性的解決方案,比如黃金債券。」

...

印度貿易部長Anand Sharma週四表示,央行應該考慮貨幣化黃金儲備的可能性,為私人持有黃金發行債券是選項之一。

印度央行一共持有557.7噸黃金。

然而,黃金債券的方案可能引起印度人民關於1991年國際收支危機的回憶,當時印度把67噸黃金秘密運到歐洲作為抵押,避免主權債務違約。大多數印度人認為,這帶來了一場公共的恥辱。

一些經濟學家表示,印度應該改進現在的黃金存款安排,讓個人可以通過銀行賬戶持有黃金,來換取單據。存款者可以受到利息收入,並在存單到期的時候,贖回等量的黃金。

分析師表示,這個安排將容許政府可以把黃金轉移到煉金廠,降低進口的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