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
【法國總統大選迎來新紀元 馬克龍、勒龐順利通過首輪】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周日結束。根據出口民調顯示,近幾周來在民調中領先的馬克龍和勒龐最終順利進入第二輪,兩人將在5月7號的投票中進行最終角逐。根據法國內務部截至北京時間早上六點的數據,90%的選票已經被清點完畢,馬克龍得票率23.71%,勒龐22.91%,中右翼大黨共和黨候選人菲永,極左翼候選人梅朗雄和社會黨候選人阿蒙出局。其中阿蒙和菲永在投票之後的演講中均承認敗選,並將在次輪投票中支持馬克龍,梅朗雄則拒絕認輸。在獲勝演講中,馬克龍表示,希望成為愛國者的總統,抵抗民族主義者的威脅。勒龐則在投票後的演講中向支持者宣稱,將要解放法國人民。另據法國電視2臺報道,由於左翼陣營在此次大選中敗北,支持者在巴黎巴士底廣場與警方爆發沖突,三人被捕。
——CNBC——
【NBC News/WSJ 民調:特朗普上任百日公眾滿意率歷史最低】根據NBC新聞和華爾街日報的最新民意調查,近2/3的美國人認為特朗普上任百日的表現“差強人意”。其中45%的受調查者認為特朗普的開端“很糟糕”,19%則認為“無功無過”,只有35%的人認為這位新美國總統前三個月表現“不錯”或者“棒極了”,特朗普將在4月29日迎來上任第100天。特朗普工作的總體認可率為40%,較2月下滑4個百分點,創出這項民調有史以來同時期最低水平。相比之下,2009年4月剛上任的奧巴馬獲得了54%美國人認可,只有21%的人認為其表現“糟糕”。
——金融時報——
【特朗普稅改承諾屢屢爽約 美企選擇“持幣觀望”】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開始選擇持幣而不是加大投資,這種情緒上的轉變源於對特朗普政府政策信心開始逐漸減弱,此前特朗普在稅改、放松監管及基建投資計劃的承諾因種種原因未能順利推出。根據Association for Financial Professionals的季度調查,相較於一季度,企業財務管理者傾向於“持幣觀望”,雖然消費者及商業情緒調查等“軟數據”好於預期,但零售銷售、生產活動及新屋開工等“硬數據”卻差強人意。
——BBC——
【朝鮮揚言擊沈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備受關註的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周日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兩艘護衛艦,在菲律賓海進行2個月內第3次的聯合海上演習,計劃本周開拔朝鮮半島。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勞動新聞》發表評論文章,表示朝鮮革命力量處於戰備狀態,以便通過一次性打擊擊沈美國核動力航母。作者將航母比作“肥胖的動物”並聲稱,對它的打擊將成為“顯示朝鮮軍隊實力的實際案例。”
——Reuters——
【默克爾:對於美國與歐盟間簽訂自貿協定很有信心】德國總理默克爾周日在出席第70屆漢諾威工業展開幕式時表示,此前的華盛頓之行讓她對歐盟和美國之間最終簽署自貿協定很有信心,德國將一如既往的反對保護主義和貿易壁壘,並致力於與世界各經濟體簽訂平等的自由貿易協定。此前,英國倫敦時報曾於上周六報道稱,特朗普在與默克爾會面後,轉而傾向於同歐盟簽訂自貿協定。
——Bloomberg——
【特朗普將於本周簽署若幹政令 為能源開發放行】白宮官員周日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本周簽署若幹涉及能源和環境的行政命令,以幫助美國企業更好地進行能源開發。據該官員透露,周三特朗普將簽署涉及美國《1906古跡法》的相關政令,該法案允許總統將聯邦土地劃歸為歷史遺跡,以防止土地遭到開采。周五特朗普料將簽署一道惠及能源行業的政令,以貫徹其政府“美國優先”的主張,但具體內容尚不得而知。
——印度經濟時報——
【印度地鐵列車需實現75%國產化】為了實踐“購買印度貨”運動,印度即日起要求地鐵公司所采購列車中需要有75%為國產列車,此外25%關鍵零部件也需要實現國產化采購。海外供應商可以選擇合資本土化生產或直接在印度設廠生產。目前印度在新德里、加爾各答、孟買等七座城市擁有地鐵線路,里程326公里,配備列車1912輛,計劃未來在13座城市推廣地鐵,總里程將延長至903公里,需要投放新列車3000余輛。
法國北部索姆省(Somme)亞眠市是法國大選獨立候選人馬克龍出生之地,但深受去工業化之苦的亞眠人對這位老鄉沒什麽好感,從法國內政部公布的投票結果中就可以清晰看出,亞眠市在這輪大選中是法國大選極右翼候選人勒龐的大本營。
圖為馬克龍
不過,為了競選馬克龍也是拼了:他於4月26日回亞眠探訪當地惠而浦(Whirlpool)工廠的職工,而在媒體上得知馬克龍訪問亞眠的消息後,在馬克龍與職工代表開會期間,勒龐竟然在午餐時間突然來到惠而浦工廠門口和不少工人們見面並且開心自拍。馬克龍稍後抵達工廠時,反而被工人們噓聲高喊:“馬克龍滾開,勒龐(做)總統!”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法國北部等老工業地區在法國大選中支持勒龐,由於法國是一人一票的直選制度,因此與美國不同的是,收獲人口眾多的國際化大城市的選票更為重要。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自巴黎的投票約等於38個科西嘉島的投票。
正因如此,雖然遭到了當地工人的抗議和噓聲,但坐擁巴黎選票的馬克龍被歐洲經濟學家預計,他當選總統的概率接近90%。
勒龐“埋伏”馬克龍
4月26日,幾番猶豫之後,馬克龍決定回亞眠探訪當地惠而浦工廠的職工。由於三個月前該公司高層宣布將於2018年6月解散該廠遷址波蘭,亞眠該廠的286名員工按計劃全部遣散,該廠員工索性罷工,並打出了“三個月以來只有廢話!”的橫幅。
此前,決定為亞眠說話的法國著名紀錄片制作人、馬克龍的高中同學胡芬(Francois Ruffin)曾在4月6日的一檔節目中同馬克龍對話,認為馬克龍不見亞眠工人也不表態的做法讓人失望,並證明了這就是歐盟帶來的代價:法國和波蘭的工人成了競爭對手。
馬克龍回答,他不表態是因為不想被政治操縱。不過馬克龍最終還是改變了註意,決定在第二輪投票之前造訪惠而浦工廠。
這是亞眠的惠而浦工廠第四次大型裁員,前三次分別在2002年、2005年和2008年,該廠最強盛時擁有1300名工人,而此次被裁員的工人平均年齡已經48歲了。
馬克龍在抵達亞眠市之後對職工代表們表示,他不會像“國民陣線”那樣,用問題來撈政治資本,他致力於解決問題,但“不利用問題”。
勒龐與工人合影
不過正當馬克龍在與職工代表洽談時,勒龐卻突然出現在了工廠大門前,並向工人們表示,“我是不想丟掉工作的法國人的總統候選人,我不想丟掉我們的購買力,不想同那些成本低的國家進行不公平競爭。”
另外,勒龐還話中有話地說:“我要同示威職工站在一起,不是坐在亞眠的餐館里。”
勒龐離去後,馬克龍抵達該廠,並遭到不少工人的噓聲。不過馬克龍還是堅持在噓聲中大聲講了45分鐘,並指出像勒龐那樣關閉邊界的想法只會讓法國變得更糟糕,“我不會做出任何不真誠的承諾,我不會虛與委蛇。”
當馬克龍表示,要迫使惠而浦的管理層同意更好的遣散條件,並表示打算為該廠盡量尋找買家時,噓聲明顯變小了。
馬克龍當選概率接近90%
在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結束後,各民調機構調查結果綜合顯示,預計馬克龍得票率將達62%至64%,勒龐得票率將為36%至38%。值得註意的是,這是60年來法國總統大選首次出現共和黨和社會黨派均未能進入大選第二輪的情況,目前法國左右大黨均表示支持馬克龍當選,抗擊勒龐上臺。法國前總統薩科齊昨天並表示,為了抗擊勒龐,他要投給馬克龍。
與此同時,勒龐為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修改自己的政綱以團結法國人民,已經選擇了暫時卸任“國民陣線”主席這一招。
“我始終認為法國總統是全體法國人的總統,應當團結所有法國人。”勒龐表示,“我將用我的政綱團結所有法國人。”
國際資產管理公司荷寶首席經濟學家克奈利森(Léon Cornelisse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法國第一輪大選後,歐元區獲得短暫喘息機會,目前他和他的研究團隊認為馬克龍當選的概率接近90%。
與此同時,從短期來看,如馬克龍當選,歐元區商業將受益且可排除法國脫歐的可能性,歐洲股市可跑贏全球股票市場。他表示,這也會排除法國脫歐的可能性。
“法國脫歐在法國從來都不是一個流行的主意,而且在最近勒龐都已經開始低調處理這個說法了。” 克奈利森表示,馬克龍還是第一輪總統候選人里面唯一一個不那麽親俄的候選人,這對於法德維持友好關系有很好意義。
不過從中期看,市場存在的顧慮是,馬克龍並不具有法國兩主流黨派的政治力量支持——未來他是否能夠或有意願推進改革,或導致長期政治風險仍有待觀察。克奈利森還表示,下一個金融市場的焦點可能是意大利——在該國的下次選舉中,可能產生以歐元懷疑派為主的議會。
距離5月7日的法國大選第二輪投票只有不到5天時間了。對於被經濟學家預測勝券在握的獨立候選人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來說,最終與極右翼候選人勒龐(Marine Le Pen)的角逐並不輕松。
根據最新的民調,大部分極左陣營的選票不會投給馬克龍。
對馬克龍(左)來說,終極角逐似乎並不如外界預測得那麽輕松
梅朗雄領導的政治運動“不屈法國”(France Unbowed)最近向大約45萬支持者發起調查:他們會否在本周日的第二輪投票中支持馬克龍?至於會否明確投給勒龐,該調查並未包含。
公布於本周二下午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參與調查的24.3萬人中,約8.78萬(36.1%)的選民試圖投出空白票;7.06萬(29%)的選民選擇棄權;只有8.47萬(34.8%)的人表示將會在第二輪投票中支持馬克龍。
也就是說,有超過65%的極左翼支持者不會支持馬克龍,這無疑增加了勒龐的勝率。
空白票是指選民投下選票,但不寫任何候選人的姓名。投空白票意味著選民履行了投票義務與權利,不算棄權,也不算廢票,但由於對現有候選人都不滿意,所以投下空白票,將削弱當選人的正當性。
作為“不屈法國”運動的創始人,梅朗雄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了19.5%(約700萬選民)的支持率,但仍無緣第二輪投票。
梅朗雄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了19.5%(約700萬選民)的支持率,但仍無緣第二輪投票
自馬克龍和勒龐在第一輪投票中勝出後,法國左翼、右翼都在呼籲要支持馬克龍以阻止勒龐當選。菲永在認輸後就號召自己的選民要“投極右分子的反對票”,即在第二輪投票中支持馬克龍,但梅朗雄拒絕這麽做。
梅朗雄的發言人Alexis Corbière堅持稱,梅朗雄和他的團隊不打算接受所謂的“道德教訓”去對抗極右翼國民陣線。
在上周五的YouTube視頻上,梅朗雄這樣告訴他的支持者們:“我會在第二輪投票投出自己的選票,但我要投給誰我是不會說的。你們也不必像偉大的學者那樣去猜我會投給誰。”但他隨後補充說:“你們當中有人懷疑過我不會投給國民陣線嗎?每個人都知道這個。”
事實上,梅朗雄已經明確表示過,他不會支持馬克龍。雖然馬克龍目前仍是最有可能贏得本周日最終大選的候選人,但多項民調顯示,他與勒龐的差距正在縮小。
當地時間2017年5月3日晚間(北京時間4日淩晨),在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占據前兩位的“前進”運動候選人馬克龍和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候選人勒龐舉行了最後一場電視辯論。
在持續將近3小時的辯論中,兩人幾乎陷入了一場口水大戰。馬克龍直指勒龐提出的戰略是在“說大話”,而勒龐毫不示弱,反擊馬克龍不知羞恥。
勒龐稱馬克龍是“蠻荒全球化的信徒”,樂意於把法國的資產都敗光,把國家的控制權拱手讓人。馬克龍則回擊稱勒龐是“恐懼的最高女祭司”,說她雖然嘴里說了很多,但“跟沒說一樣”。
辯論中,馬克龍承認法國30年來難以解決失業問題,他給出的方案是讓中小企業更多機會創造就業,令機制更加靈活。而勒龐咄咄逼人地追問為何馬克龍沒能在擔任經濟部長時解決這些問題。她同時再次提出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保護法國的利益和民眾的工作。
在反恐議題上,馬克龍稱將強化已有的安全措施,並且法國需要和其他國家合作,關閉邊境和大規模驅逐並非解決之道。勒龐則提出要關閉一些帶有極端主義思想的場所,驅逐一些帶仇恨思想的宗教人員。
在歐盟事務上,勒龐稱不僅要完全控制邊境和貿易協議,還要重新回到法郎時代。銀行和大公司可以選擇使用歐元或者法郎,但個人將使用法郎。馬克龍則批駁這樣的提議毫無道理:公司如何能一邊收歐元而一邊用另外一種貨幣發工資?
來源:BBC整理
目前,盡管優勢有所減小,但馬克龍在民調中仍然以59%領先勒龐的41%。兩人現在的目標是動員18%未作決定的選民。
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將於5月7日舉行,這是法國歷史上首次兩名非主流政黨候選人走到大選的最後階段,左右政黨輪流執政的格局也遭到終結。
政策主張上,兩人幾乎完全相反,馬克龍親歐,主張推動歐盟建設,支持全球化;而勒龐反對歐盟和歐元,希望通過貿易保護主義來捍衛法國利益。有輿論把兩人的較量比作“全球化”和“民粹主義”的對決。
當地時間5月7日上午8時,法國開始進行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最終,馬克龍以超過65%的得票率戰勝勒龐,當選法國新一任總統。隨後,歐元創下六個月以來新高。
選舉結果出爐後,當選總統馬克龍發表了勝選演講。他表示,法國長期以來面臨著經濟問題、社會差異以及道德弱化等諸多挑戰;在接下來的五年里,他稱將把消除疑慮、重拾信心為己任,團結所有願意面對和戰勝現有挑戰的法國人民。此外,馬克龍也在演講中表達了對勒龐女士的敬意。他還承諾將傾聽極端選民的心聲,保護弱勢群體並將他們團結起來;同時,他將與國內各種形式的不公平和歧視作鬥爭。
得知馬克龍獲勝後,美國總統特朗普、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德國總理默克爾等多國領導人紛紛表示祝賀。
“雖然陸續收到法國海外領土的投票結果,幾乎都是馬克龍大比分領先的消息,但因為英美之前出現黑天鵝事件的關系,心里依然忐忑,”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亞裔前進黨(即馬克龍組建的政黨)成員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在看到最終結果出來的那一刻,我忍不住連連拍桌子,心中忽然產生了強烈的存在感和使命感,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如釋重負的不僅是馬克龍的鐵桿選民,全歐洲的政要在得知消息後都長舒了一口氣:法德聯盟可以保住了。在布魯塞爾,在馬克龍當選的出口民調出臺15分鐘之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就迫不及待地又發推特又給馬克龍發祝賀信,稱“非常高興法國人選擇了一個有歐洲的未來”。
不過,正如國際資產管理公司荷寶首席經濟學家可耐立森(Léon Cornelissen)對第一財經記者所指出的:“至少在現在,民粹主義潮流已被馬克龍遏制,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勝利,但要謹記,這一勝利的部分原因來自於反勒龐投票,而並非是出於對馬克龍中間路線的贊同。”
法國的知識分子界也普遍憂慮,考慮到目前法國的政經形勢,以及每三個投票的法國選民之中就有一個選了極右翼候選人勒龐,馬克龍和民眾的蜜月期恐怕會十分有限,而勒龐方面則誓做法國最大的反對黨,試圖將選舉中的投票轉化為法國國民議會選舉中的議員席位;極右翼環伺在側,馬克龍能否重塑法國,並重新贏得德國的尊重呢?
法國前外交官、著名作家和諾(Renaud de spens)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7年的法國,勒龐註定不會贏;但要是馬克龍這五年再搞砸了,2022年大選就有可能是勒龐(家族)的天下了:勒龐的侄女馬里昂(Marion Maréchal-Le Pen)那時也才32歲。
盯緊議會選舉的勒龐
在結果公布後,前述亞裔前進黨成員和前進黨其他同仁就陸續聚集到巴黎市政廳去看選票統計情況,在當地時間7日晚10點左右,大局已定,市政廳人數也達到了高峰。“大家都很興奮,在聽馬克龍在盧浮宮廣場致辭後,大家一起鼓起掌,氣氛到達高潮。”這位亞裔前進黨成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最新統計顯示,“前進”運動候選人馬克龍在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獲得66.1%的選票,擊敗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候選人勒龐(33.9%),當選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8位總統。
馬克龍則在致辭中興奮地表示:“所有人都說這不可能,但是他們不了解法國!”
和諾也對此前外界將美國的“特朗普效應”和法國大選相提並論嗤之以鼻:“我們法國人可沒那麽土。”
和諾認為勒龐即代表了法西斯主義,而雖然馬克龍開局不錯,但是大選中也暴露了不少弱點,所以他對兩者均不滿意,他看上的候選人沒有進入第二輪,他也沒打算第二輪投票了。
確實,數據統計令人感到一絲隱憂:此次第二輪投票率創下法國總統大選投票率新低,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棄權;同時,一共有超過1100萬法國人還是投給了勒龐,此次勒龐的支持率也在極右翼歷史上創下了新高,是她父親老勒龐在2002年得到票數的兩倍。
而令人備感憂慮的是,除非馬克龍可以在難民危機、大規模失業、去工業化後遺癥等方面迅速拿出方案,不然勒龐所代表的極右翼勢力將很難被削弱。
巴黎讓饒勒斯(Jean-Jaurès)基金會主任卡姆(Jean-Yves Camus)表示:“國民陣線並沒有完蛋:在未來幾年,就業市場不會好轉。全球化的負面影響也不會在未來幾年內戛然而止。因此對國民陣線的投票率可能會有所下降,但如果2022年(下一屆總統選舉時)的情況不好,他們的支持率可能會再次上升。”
勒龐在其敗選講話中指出,她要將“愛國者與全球主義者”之間的抗爭進行到底,並要在6月的議會選舉中繼續奮鬥,此外還將給“國民陣線”改名,使其成為一股新的政治力量。
可耐立森指出,極右翼國民陣線在6月的議會選舉中可能仍會是一個小黨,贏得15~25個席位,而勒龐可能要為2022年的總統大選做準備。不過,法國選民有可能為了不願意面臨太大改變,而采取技術性地投馬克龍的“前進黨”之外的議員。
事實上,法國選民令人難以琢磨。和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投馬克龍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在2002年,希拉克以82.21%的高支持率擊敗了老勒龐(17.79%),“這也不好。這樣也沒有體現民主。如果以保衛共和國聯盟的名義圍剿勒龐投給馬克龍,那麽他會太驕傲的。”
換言之,“不好伺候”的法國選民也希望手中的各種選票,可以用來微妙限制總統的權力,讓他戒驕戒躁,不要太得意。
重新恢複法國國家信譽
奧朗德的任期將於5月14日結束。按照慣例,當選總統與卸任總統協商決定就職儀式的時間,而馬克龍面對的挑戰即將在6月到來。
可耐立森表示,目前一個席位都沒有的前進黨,按照民調預測,可以在議會選舉中拿到249~286個席位,考慮到法國國會是577個席位,如果能拿到286個席位,就只離多數黨僅有2~3席之差,為此馬克龍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拿到法國國會多數席位,如果未能達到絕對多數,就需要組成聯合政府,而民調顯示,中右翼共和黨能拿到200~210個席位,而“前進黨”有可能和共和黨組成聯合政府。
如能如願組成聯合政府,馬克龍面臨的第二個挑戰,即是重振法國經濟並重新贏得德國信任,從而推動歐元區改革。
此前,馬克龍在競選期間所勾勒的對歐盟的改革願景,簡直是歐盟機構領導人一直夢寐以求的:歐元區內實行共同財政政策,任命歐元區財政部長並完成銀行業聯盟。不過這是不是德國對歐元區的設想,就另當別論了。
目前,法國年輕人失業率達到了驚人的24%,而德國的年輕人失業率在7%左右,在整體失業率方面,法國一直在10%左右徘徊,而德國的整體失業率僅為4%。
與馬克龍接近的經濟學家則指出,馬克龍深知,如果希望推動歐盟改革,必須從完成法國經濟改革開始,從而重新贏得德國的尊重。
“法國必須通過改革勞動力市場並認真對待財政預算的方式,來恢複國家信譽。”馬克龍此前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我們也將與德國一道,再次刺激經濟增長。”
和諾則對記者表示,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業主,現在對於法國而言,最需要關心的,不是別的,就是兩個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