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000點前弱勢反彈終出現 抵抗成進一步下跌催化劑?

在連續下跌逼近3000點大關之際,A股終於出現了反彈走勢,在雄安概念、次新、一帶一路等板塊的合力反彈之下,周四滬深兩市股指雙雙見底回升收紅,成交量也有小幅增加,只是這樣的反彈態勢能夠持續多久,市場人士普遍仍存疑慮。

從股指全天的走勢來看,股指早盤在低開之後仍然維持著近來震蕩下行的走勢,午後在滬指逼近3000點整數位之際,抄底護盤資金開始入市,雄安、次新、一帶一路等板塊成為資金主要介入的目標,股指隨後展開震蕩回升走勢。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061.50點,上漲8.72點,漲幅0.29%,成交1976億元;深成指報收9776.45點,上漲19.64點,漲幅0.20%,成交2294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772.41點,上漲1.09點,漲幅0.06%,成交656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270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加。

盡管周四股指在逼近3000點整數位時出現了反彈走勢,同時量能也有小幅增加,但這並未能解除市場人士對於後續走勢的憂慮。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此前股指的日內反彈頻繁受阻或表明空頭趨勢尚未結束,指數在破位之際出現技術性修複不足為奇,但在完全破位之後有可能形成M頭走勢從而加速恐慌下行。此時,待風險集中釋放之後,市場將會產生中期機會。否則,一路抵抗一路陰跌,抄底只會成為進一步下跌的催化劑,建議對於弱勢反彈還是要謹慎參與,快進快出為主。

華鑫證券策略分析師嚴凱文等則通過統計過去10年行情日線首度失守年線後一周以及一個月後的表現發現,過去10年第一次年線位的失守發生在2007年後的股災行情,2008年2 月1日首次完成下穿其後5個交易日上漲4.08%,30個交易日下跌12.13%;第二次下穿同樣也發生在2009年小牛市行情後的熊市行情之中,為2010年4月19日其後5個交易日下跌0.36%,30個交易日下跌13.82%;第三次下穿發生在震蕩行情之中,為2010年11月17日其後5個交易日上漲0.74%,其後30個交易日下跌3.08%;第四次下穿也是發生在趨勢性下跌行情之中,其後5個交易日指數上漲0.58%,其後30個交易日下跌8.4%;第五次下穿為2013年6月13日,其後五個交易日下跌2.99%,其後30個交易日下跌5.92%;第六次下穿為發生在2015年股災行情之中,為2015年8月24日其後5個交易日上漲0.7%,其後30個交易日上漲1.64%。

通過統計可以發現,過去10年6次對年線的有效下穿其後5個交易日大概率出現維穩行情,上漲概率為66%,其後30個交易日則大概率下跌,下跌概率為83%,且平均跌幅在8.67%。所以操作建議雖或有弱反彈,但依舊防禦為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704

貸評山下:悲觀情緒變升市催化劑

1 : GS(14)@2012-02-15 00:00:0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0670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745

預測下半年升浪 深港通成催化劑

1 : GS(14)@2016-05-17 03:36:16

【明報專訊】陸東早於去年11月已預測,港股今年下半年始會出現升浪;深港通料於下半年開通,屬港股正面催化劑,此舉會為中港股票市場帶來哪些變化呢?



花旗私人銀行香港市場總經理盧偉明表示:「深圳創業板像美國Nasdaq一樣都是新經濟股的上市搖籃,不少在深圳創業板掛牌的互聯網、生物科技、新興服務業類別股份,其盈利增長往往較在主板掛牌的能源及銀行股等舊經濟股快;故若深港通於今年7月開通,跟?本港及國際投資者可買賣有關股份,相信可引起市場興趣。」

曾淵滄則指出,他也不排除個別深圳創業板股份於深港通開通後可獲外資垂青,惟他相信,港股擁有資金自由進出、監管規範完善等多項優勢,是外資較信任的市場。

因此,他預測,若深港通開通後,加上本港創業板獲納入為北水南下的投資標的,料本港創業板長線將可取代深圳創業板,成為內地科技初創企業的首選上市地點。當然本港創業板亦必須進行改革,其具體方向將在下頁請來專家詳細分析。

[封面故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6/news/eb_ebc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123

何國良﹕市場要突破 新政策出台或成催化劑

1 : GS(14)@2018-02-04 20:55:49

【明報專訊】市場仍然保持着相當大的活力,似乎春節前悸動這大慨率的事情應不會有太多懸念。但隨着春節的步近,剩下的互聯互通的交易日亦在減少,單純以資金流為指標的投資者可能要多注意這時間段相關的因素。因為,以交易日計算,南下的港股通在2月就只有13個交易日。也許,大家可以像兒歌般唱道:收拾書包好過年。

再往後看,市場都會在一遍「嘩!嘩!」聲中進行,畢竟,指數在歷史高位中行走,一定會有投資者覺得大市在上升中終會有調整,因而會在他們心目中的點位沽貨獲利。對投資者心理而言,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所以不少身邊的投資者都部署減磅,一場拔河賽又會上演。

根據劵商研究報告指出,在2017年10月至12月期間,中國內地基金市場平均每月有7至10隻港股通基金發行,今年以來,預計會發行的港股通基金達到16隻。由於內地的基金公司偏向發行新產品來把公司管理的規模弄上去,而且當熱潮來到,大家都會集中發行同質性很強的基金產品。

因此,不難想像,以港股通為賣點的產品將在未來一段時間仍佔據不少市場份額。以此推論,南下可用的彈藥在近期仍然充裕。但有一點大家要多注意,「北水」只是一個統稱,他們來自的資金背景可以不盡相同,因此亦存在不同的投資風格,重點投資的品種亦不一定相同。

另外,筆者相信,市場要進一步突破,除了資金層面外,亦需要有更多在預期之外的事情同時發生,才可以有更大的動力去讓投資者發揮想像力。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可以看到的,相信會是一些新的政策出台,大家亦可隨近期一些官員的言論和訪問中找到一些念頭。綜合不同的材料,最叫人有政策期待的一個部分,筆者相信是在大灣區發展這方面。

發展大灣區 或暫緩港土儲不足「樽頸」

從香港的角度出發,一個發展的樽頸位在於欠缺可供即時發展的土地儲備,對過有協調的區內發展綱領,加上新近完善了的交通基礎建設,區內發展互補的協同作用是可以幫助香港解決部分發展的瓶頸。另外,在金融市場發展方面,香港亦改變了以往對新經濟體公司相對複雜的公司治理等問題的看法,促使這些企業更有效去接觸到香港的資本市場。有些評論會指出,這方面的改變是劍指海外已上市的新經濟體公司,筆者不會不同意這一點,但我想計劃的更深一層,是更有所圖。在區內其實有不少有潛力的新經濟體公司,如果在新政策的安排下,這些企業更有誘因在香港上市的話,將更有效去豐富現有市場的投資品種,令香港更能成為投資者一個不可或缺投資對象。

沛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935&issue=20180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660

內地教育股排隊港上市 法巴朱泉星:外資入股 成估值催化劑

1 : GS(14)@2018-02-19 22:47:57

【明報專訊】教育目前已成中國家庭頭等大事,隨着楓葉教育(1317)掀起內地民辦教育股上市潮,過去3年已上市及正在申請在港上市的教育股,已超過10家。具內地教育股來港上市策劃經驗的法國巴黎銀行亞太區中國投資銀行部董事朱泉星表示,緊接現時市值及規模最大的中國教育(0839)上市,並取得投資者良好反應後,估計教育股陸續在今年尋求來港上市,借助資本市場壯大發展。

明報記者 陳偉燊

在內地經營江西科技學院、廣東白雲學院及白雲技師學院的中國教育,挾着逾7.6萬名大學生的收生規模,自去年12月中上市以來,短短2個月已經成為全港上市市值最高的內地教育股,市值超過160億元,並且被快速列入恒生綜合指數及旗下之小型股指數,自今年3月5日生效,與內地「北水」涉足買賣結緣。

中教上市兩月 獲納恒生小型股指數

朱泉星相信,中教到香港資本市場及取得成功,加上世界銀行成員之一的國際金融公司(IFC)看重該股的應用型課程,有助促進內地就業市場發展,並目睹旗下學院畢業的學生就業率高逾90%,罕見入股2000萬美元,預期這無疑會對內地民辦教育帶來影響及給予鼓勵,為更多民辦教育股來港招股形成催化劑。

大學學位需求增 提高學費收入

朱泉星預期,今年內地民辦教育股來港上市陸續有來,投資者會有更多選擇,加上教育行業進入內地的核心發展,相信最終推動整體教育股估值提高。翻查港交所(0388)資料,目前最少有5家內地教育股正在申請上市,均安排於農曆新年後來港上市。

因應內地高校生出現分數達標,卻因為內地大學資源不足,以及戶籍問題,導致高校生到心儀大學升學遇到困難,朱泉星認為,這將令大學學位需求大增。隨着內地更多民辦大學及大專辦學人員年事漸高,他相信,這有助具品牌的中國教育等股份尋求收購壯大,而學校規模及收生人數增長,則可以推動學校學費收入提高。相對新高教(2001)以高負債及重資產的面貌出現下,相對中國教育已回本而且財務屬淨現金狀態,取得更多營運槓桿,有助該股估值提高。

教育股擴張收購 股價料呈周期向上

至於涵蓋幼兒園至大學「一條龍」服務的民辦教育股是否更吸引投資者?朱泉星表示,內地除幼稚園收取學費高昂之外,小學及中學收費相對較廉宜,因此一條龍的民辦教育機構,未必一定可獲取更大增長。

展望將來,朱泉星預期,教育股會因應每年9月收生增減,及在新收購推動下,出現周期性向上的趨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49&issue=201802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5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