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是高科技?外行也能做得很出色
1 :
GS(14)@2011-02-20 15:37:53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 ... c49bdde0a827f1b4dc1
如果没有专业知识怎么创业?当然首先需要自己付出努力,补充知识。但有时恰恰因为外行有其它专业的背景和不同的思路,他们会打破惯性思维方式,产生创新的灵感。
本期,我要向大家介绍一名以色列创业者,他叫宰吾(Zeev),希伯来语的意思是狼。这个名字源自《圣经》,雅各祝福最小的儿子便雅悯的时候说:“便雅悯是个撕掠的狼, 早晨要吃他所抓的, 晚上要分他所夺的。”意思是便雅悯会衣食无忧,他的富裕也会惠及他人,但这种“小康”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先介绍下宰吾“曲折”的前半生。他生于1953年,长于特拉维夫,父母是从东欧移民到以色列的犹太人。宰吾的妈妈一直希望他以后能成为医生,他也一直将此当做自己的梦想。宰吾中学读的是特拉维夫最好的学校。看上去似乎他就要顺理成章地学医了,但其实他一直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凡事都不会按部就班地做。在校外,他远比在学校活跃,经常玩音乐、办小报、组织演出。
高中毕业后,宰吾按照法律选择参军当了炮兵,参加过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战争结束以后,受推荐上了军官学校,毕业后做部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来在部队会有很好的前途,他却退了伍,去大学读心理学。之后,他把换工作当成了爱好,每一年半到两年便要跳槽一次,他当过剧院经理、录音棚经理、摄影棚经理,期间又在夜校读了MBA,专攻市场营销。换了几份营销的工作之后,宰吾成了一家DIY公司的CEO。
宰吾一直有创业的念头,快到四十岁的时候,他还真“不惑”了,打定主意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虽然在进出口方面有着不错的人脉,但宰吾对自己的创业确定了两个方针:一是要靠脑子里的新想法创业,二是要走国际路线。
于是,他辞职创办了一家名为NORIKO的DIY公司(名字来源是他儿子读的故事书中一个日本小女孩名字),他以一人之力与以前的公司竞争,利用敏锐的市场观察力来改善销售的产品。宰吾可是名副其实的“Do It Yourself”,自己设计、自己发明、自己销售、自己包装,连做广告的照片也自己拍。他最得意的发明是多功能工具箱,与人初次见面,他就会送上一套工具箱当见面礼;交警要给他开罚单,他也会从后备箱中搬出工具箱“贿赂”人家。
因为爱国,宰吾的产品选择在以色列生产,在国外销售(这样可以帮以色列赚取更多的外汇)。宰吾提着工具箱去美国和德国推销,一边推销一边发展“亲信”——亲密的、信得过的合作伙伴,与他们一起尝试各种项目。跑得多了,英语说得倍儿溜,连德语也学会了。宰吾给自己设计的每个产品都申请了专利,产品做得好,他就把专利卖掉,拿赚来的钱启动新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不少项目他做得很成功,但也有失败的,再加上出国的成本不低,所以总体来看,他的生意只能算说得过去。
因缘巧合,他将赚来的钱都投入了欧洲一家医疗设备公司。虽然投资只有几万美元,对宰吾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他认认真真地当这家公司的小股东,每次股东会都去参加。会上认识了很多医生和医疗设备行业的人士,跟这些专业人士接触多了,宰吾飘飘然地找回了年轻时候想当医生的感觉:“当年我没能当上医生,论治病我不如他们,但论创意我可比他们强。”
几年之后,这家他投入了大量心血的公司却倒闭了,投进去的钱一分也没收回来。宰吾却很看得开:“这个钱是我交的学费。通过这份投资建立的人际关系和学到的医疗设备知识,去其他地方可买不到。”
宰吾决定重整旗鼓,与以前的投资伙伴、一位以色列一流的血管医生合伙搞起了创新研究。那段时间,宰吾认真钻研跟血管相关的知识,读书、参加专业会议,甚至去合伙人那里参观血管手术过程。没有专业背景的宰吾却悟出了一套独特的理论:“我发现,血管的工作原理与上下水管道很像,差别仅在于管壁大小的不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术,但是手术的过程复杂,需要全麻、住院,还难免有副作用。宰吾左思右想,有了一个创意:利用材料工程的知识设计出一款新产品,将治疗从医疗手术变成“美容治疗”,不仅不需要全身麻醉,而且在普通诊所就可以完成。
他将整个思路分享给合伙人,合伙人非常激动,觉得此创意大有前途。他们自投资金进行研发。2004年两人合伙开了高科技公司startup,起了个洋名叫VVT-Med,两个合伙人,一个当顾问,一个全面管理,只干活,不拿工资。
研发产品需要做大量的试验,他们投入的资金很快耗尽。即使在风险投资非常发达的以色列,想得到风险投资的钱也并非易事,更何况这个公司既没有办公室也没有产品。宰吾只得把研发停下来,专心找投资。
他去过欧洲、美国、南美洲,甚至也到了中国,却到处碰钉子,因为他坚持公司的未来要由他拍板而投资人不可以过多干涉。一晃两年时间过去了,风险投资没有找到,宰吾却想明白一个道理:以公司目前的状况,没有投资机构会投资他,只有认识他、完全信任他的人才会来与他一起赌明天。于是他又花了一年的时间,动员所有以前拿过、买过他多功能工具箱的人——亲戚、邻居、老战友、前同事——给他介绍投资人。一批人因为这个项目逐渐走到一起,谈判的过程宰吾可没少费口舌,好几次差点谈崩。一转眼到了2007年,几个投资人终于签字画押,允诺投资整个研发过程。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与创业家之间的关系都会很复杂,在信息交流中常常“短斤少两”。但是宰吾却提倡与投资人开诚布公,他不仅将公司进展随时“同步”给投资人,还与他们成为亲密的好朋友。在他们合作的三年时间内,没有发生过一次不快。
在以色列,大部分靠知识产权创新创业的公司的最终目标并不是成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公司,而是在价值顶峰时期将公司连同产品和知识产权一起出售,宰吾也不例外。为了提高公司的“身价”,不仅需要不断完善产品,还需要得到美国FDA和欧洲CE的认证。因为宰吾设计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在设计理念上有很大不同,所以认证是个大难题。宰吾干脆把办公室开在了帮他申请认证的公司的对门,方便随时与他们交流。这样在每个研发阶段,都可以及时了解材料、技术是否符合认证标准。宰吾也开始雇用员工,有秘书、工程师,还有两个人专门负责写医学文献。经过努力,产品逐渐成型,并且开始在以色列和东欧几所研究机构进行动物试验。由于试验动物使用的是羊,为了感恩,宰吾在办公室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玩具羊。
欧洲的认证迟迟未能申请成功,宰吾决定不能坐以待毙。他飞往瑞士,直接找到认证负责人,希望给认证小组做一个深入的产品介绍。见面才知道原来对方一直没搞明白这个产品。经过不懈沟通,一个月之后,VVT-Med公司终于收到了CE认证许可。
VVT-Med现在已经在以色列、东欧、波士顿的几家医院开始临床试验,并有望在近期通过美国FDA认证。2010年,公司的估值已经接近八千万美元。
“世界上有很多人有过不错的创意,但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缺少自信、专业知识和经验。我相信,有好的想法以后,可以自学所需要的知识,积累所需要的经验,以实践自己的想法。”宰吾说,“其实,创业和生意都是人与人的关系,得到投资、知识、信息甚至认证都得靠与人交流的艺术。”
蔡東豪:「佢點會做得唔開心,退休後轉工好正常啫。」
1 :
GS(14)@2012-02-07 21:41:13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207/50550
「佢點會做得唔開心,退休後轉工好正常啫。」
新世界(017)主席鄭裕彤
新世界老臣子梁志堅退休後,加入會德豐(020)出任副主席,成為近期地產界話題。梁志堅在新世界做了幾十年,一直是新世界地產業務的發言人,外間的感覺是他位高權重,深得鄭裕彤信任。據資料顯示,會德豐不算是重金禮聘,梁志堅在會德豐的收入跟新世界差不多,他指這次退休後復出不是為了錢,可信程度甚高。
不是為了錢,是否為了啖氣?傳媒自然從這方向炒作,指梁志堅跟鄭家第二代和第三代不和,離開新世界的時候不大開心。
我不清楚八卦內情,反更有興趣去思考彤叔所說,退休後轉工的問題。
高層退休後,加入其他機構打工,容易引起尷尬,最經典例子是警務署署長退休,加入富豪的私人機構。富豪花些少錢,可向朋友炫耀,前「一哥」隨傳隨到,好不威風。
這不是堅叔和「一哥」的錯,這是醫學昌明的現實。以前60歲退休,已周身病,過多幾年告別人世,現在60歲跑馬拉松濕濕碎。
醫學科技太昌明,退休年齡太早,製造退休後轉工帶來的問題。
蔡東豪
隔牆有耳:情色版做得差 中大生解謎
1 :
GS(14)@2012-03-21 00:15:44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172202
不過有同學仔就掛住「實踐」,搞到冇時間做情色版,副總編輯蕭浩恩話:「為了將情色版的理念帶入生命之中——即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情慾——我已經花去了很多時間,愛不止要講,還要做的。結果反過來就沒有做情色版了。最後唔知點樣埋尾,我好冧我女朋友。」
2 :
GS(14)@2012-03-21 00:16:15http://cusp.hk/?p=2634
秘密
總編輯︰林慧嫻
我地莊期情色版做得頹,唔知選民/讀者點諗……係,又係我地衰,前排同莊員講過不如搞讀者會,最後不了了之。參選果陣熱情滿溢,當選後有不少頹位。諗起呢個時空嘅代議士,唔知有幾多個好似我咁?人,唉。
講個秘密你知:想當初,我非常落力拉票。好記得有晚響shaw校巴站,有個女仔行埋黎好認真問我:「點解要做情色版?」我答左政綱寫嘅野,可能見我答得核突,隔籬莊有人幫我補多幾句。個女仔走左之後我就話:「其實我未真切感受到做情色嘅必要。」一開始我就話不如唔好做情色版,但最後佢都係繼續存在,而且係具有正當性地存在。
開初我無掂情色版,因為無乜經驗又視之為禁忌。後尾feel到呢種性禁忌尤其對女仔造成壓力,好多女仔睇過AV又唔敢認自己睇過,就連拎包M巾出黎都極之忌諱。我知仲有其他群體受害,但我未能真切地身同感受呢……總之覺得繼續沉默都無補於事,發起茅就寫過一篇交換經驗同情色小說-十月號的〈不辨她或他〉,我好鍾意呢篇嘅內容x形式,不過都唔算犯禁。老實講我到依家都仲係幾保守的,當然我會話自己條底線係具有正當性。未諗得清楚,我嘅保守算唔算有份參與營造性壓迫嘅氛圍。
不過有點我諗得清楚嘅係:理應重新思考所謂社會常識同道德規範於人本身/人際間能否起正面、良性嘅作用。做任何野唔係要服膺主流或權威,雖然咁樣係最安全,但容易對主流權威以外嘅人造成直接/間接嘅壓迫。當然人生在世有責,但要搞清楚負責對象,要為自己、為同你相關、受你牽連嘅人負責。就係咁。
所以借呢個機會,同當初俾我熱情感染而投票嘅選民、睇開學生報嘅讀者道歉。
就像哲學
副總編輯︰蕭浩恩
讀了兩年多哲學,我很認同讀哲學的一條座右銘:哲學不應是一種象牙塔內的玩意,哲學應該扣連我們的生命,啟迪我們的人生。就像做情色版一樣。
情色版的理念是甚麼?就是講一堆人家不敢講的東西-情慾,因為情慾不應成為一種禁忌,反而更應得到公眾的廣泛討論。跟哲學同理,做情色版不應只是泛泛而談,談完以為自己衝破了某些規條就算,我們更要關注情色版的實踐面向-究竟講情慾如何啟迪我們的生命?
為了將情色版的理念帶入生命之中-即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情慾-我已經花去了很多時間,愛不止要講,還要做的。結果反過來就沒時間做情色版了。
最後唔知點樣埋尾,我好冧我女朋友,多謝各位。
點解情色版做得咁頹?
秘書︰林紀善
活於社會,大概都很難離得開社會的影響。而社會的影響,好像很難一時三刻就毫不費力地改變。
所以,雖然道理上說得到給自己聽為什麼要做情色版,但其實習慣上、感覺上都不是太願意去做情色版。
這樣的話說起來也還真是挺諷刺的:我們一開始在政綱說什麼希望情色版可以做到讓大家「重新認識及發展自己的多元情慾面向,並從中學習與他人相處」,但身為編輯的我,其實並沒有努力地認識及發展自己的情慾,結果情色版也就做不好,達不到初衷。
這個版面如此丟荒了一年,真是相當糟糕的事情:(。
我真係冇咩經驗呢
執行編輯︰郭英東
Defensive一點地說,其實我是偷偷地踩過界,將情色版的內容搬到生活版呢(可參考〈食色性也〉)。為何會這樣做呢?因為我在想,性就是生活的一部份,無須刻意地將性框在情色版裡面丫,所以便將心思轉移到在生活版裡構思色情的情節,而非專在情色版大造文章。我都算有做嘢架。(極無恥地笑)
較認真而且老實一點地說,其實我是失去了經營情色版的動力。這是我經常存在的毛病,在腦裡留下一大堆問題,自己不去積極地解決,也很少跟其他編輯分享這些問題。而我對於情色版的問題,是來自Michel Foucault的History of Sexuality《性史》的第8頁,「我這本書提出的問題不是問『為何我們被壓抑了性』,而是問『為何我們現在這樣強烈地要去講我們被壓抑了性』」,即是說,為何我要那麼在意自己的性被壓抑了而且不斷地去講這種狀態?我生產的論述想要製造一種怎麼的效果?至今我仍未想到答案,但我還會繼續去看和試做,I mean 做文章。
最後,我真的沒甚麼性經驗。曾經幻想過上莊後,一眾編輯、職員及老鬼會在報社進行大雜交,但最後都沒有發生到,可惜可惜,哈哈。
總會有人出來啃吧……
財政︰鄧權偉
雖然政綱中講到天花龍鳳,要提供一個讓大家討論性的地方,擴闊大家對情慾的想像,但回首這一年的情色版,卻是……不堪回首。
在各個版面中,最易頹皮的應該是情色版。其他版面無咁易頹,因為就算如何沒有經驗,找到資料就可以寫文。例如之前寫的可口可樂,我對南美洲裝瓶工廠工人的慘況完全沒有認識,但睇料後可以補充自己經驗的不足。但情色版與其他版面不同之處,是需要自己親身經歷過,才能有靈感想到寫甚麼,睇料的幫助是有限的。而我對性沒有甚麼經驗,而且又不擅長描述情慾、感覺,所以不知有甚麼可寫。
但除了情慾以外,我們還有其他東西值得寫,例如因對情慾的想像與主流社會不符而受壓迫的人,我們可以寫這些,而這部分就算沒有甚麼個人經驗也可以寫到。但這部分因為無努力搵料,這部分也做得不好,而這部分是較容易做的。
由於自己拋不出甚麼好的idea,所以沒有資格說其他莊員做得不好。大家都抱着同樣的心態,於是乎當有人願意出來啃了這版時,只要不過不失就會讓它出街。
但是寫得不好看,總比甚麼也不寫強。歸根究柢,做得不好很主要是因為自己太懶惰了。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
執行編輯︰劉志翔
最初我地做情色版,不過係想講:我地需要重拾身體的感覺,讓我們一同正視身體嘅情感與慾望。但老實講,無論我地頹唔頹做,你都唔會透過睇情色版而捕捉到情慾實踐當下嘅感覺,亦唔會感受到自我作為身體本身的各種微妙反應。所以,唯有願意將情慾落實於生活之中,我們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身體,這才是情色版應做的事。簡單D講,寫作不過係手段,實踐先至係目的。其實,真正的情慾感受,就只有身體的在場才可能被呈現,而唔能夠被對象化,被回憶、想象以至書寫。
情色版嘅意義就係讓佢繼續存在,這就足夠了。
連解釋其實都很頹
副總編輯︰陸明敏
首先,多謝拎住本學生報(有心或無意地)揭到去情色版呢一頁而且睇到呢一句說話嘅你。或者你真係咁岩得咁橋揭到黎,又或者其實你係情色版嘅忠實fans,每期都淨係睇情色版。但係都想講句,對唔住,其實情色版做得好撚頹。
身邊有唔少有睇開情色版嘅朋友都會問,喂,情色版到喉唔到唔到肺,咁頹仲做黎做乜?但係「頹」其實唔單止係達唔到讀者嘅期望,同時亦係冇好好咁講出我地想講嘅野,想讀者知道嘅野。(都get唔到你地想表達乜,咪就係一堆人圍威喂咋嘛!)
一開始果陣記得莊員都冇乜意欲想做情色版,個人堅持要做,其中一個好大嘅原因係出自某種反抗嘅心理:點解響社會上性冇被認真討論過就話唔好就唔比講?究竟邊到唔好?反覆諗過下、睇過下啲書就發覺其實性同我地嘅身體、慾望有好關係,既然咁貼身點解大家唔可以開心見誠咁拎出黎認真傾下?點解要比人控制我地對於慾望、身體嘅發言權?於是,情色版作為一個討論性(也即有關個人身體、慾望)嘅空間就誕生了。
開頭做的幾期情色版都有交換經驗的環節,希望可以同大家分享下性對於其他人黎講係作為點樣嘅一回事,可以有啲對於情慾上嘅交流。可惜期期諗分享啲乜都r爆頭:冇乜經驗嘅人(例如我……)又進入唔到個場域,有經驗嘅人又唔係太想坦誠相對,唔想進入;亦都因為大家冇乜心進入,結果又唔係好有心r人寫,結果頹做,後來情色版更成為可有可無(?)嘅版面……(未完待續)
能夠重拾質感嗎?
資料主任︰譚焜
一開始當情色版作為一種姿態或者講係態度,呢點係比較清晰嘅,可能亦係對自己過往最常聽到嘅一句「呢啲野,唔好講啦」,作出微弱的反抗。但上咗莊真係要落手做果陣,就發覺有好多窒礙寫作嘅地方,除咗所謂冇經驗,或者係始終未敢完全打開心扉,去分享情感同身體嘅事之外,我諗最主要「頹」嘅原因,就係未有能力用文字或圖像去表達一種立體同具質感嘅情色,不管當情色係身體感受也好、情感也好、還是視作經驗也好,都未有能力駕馭,十分遺憾。
即使自己係上期寫過情色產業嘅討論,似乎都走唔出平面或者學術嘅限制,始終限制喺封閉嘅場域中,過往可能出現是竊竊私語嘅場合,依家只係變成紙張上。以前同學之間講下黃色笑話,而家唔少朋友睇情色版睇到「笑騎騎」。
若果真係要檢討的話,我諗自己喺情色版最想做到嘅野,並唔係要單方面將一啲情色相關的訊息帶比讀者,係希望讀者睇完之後會對自身生活上嘅情色部份有所回饋,能夠把握更多值得愉悅的質感,而呢種質感並不是來自睇成人電影或者乜野J圖,而係來自每個人自身不同的觸感、體驗、氣味等等的質感,亦係超越「比或唔比」、「應該或唔應該」等等道德規範的身體質感。
答案最主要是集體懶惰
編輯主任(職員):羅奕媚
這個懶惰唔係話想寫少啲文,而係懶得打開自己,懶得overcome自己的怕醜,懶得實踐一開頭響政綱寫出黎既情色版理念。社會、校園、生活,呢啲對大家黎講全部都好易寫,就算寫得唔好,都唔會話坐響度你眼望我眼,但情色版就經常發生呢件事。藉口不外乎冇經驗、冇諗法或「我專寫社會版架乍」,之類。
情色版事件打後,年年學生報編輯都決定繼續開情色版,但可謂越做越頹(包括本人當編輯的時候),做情色版接近變成只擺姿態。我相信大家都係真心認同自己所講嘅價值,但上莊前傾做乜版面時,通常只有一兩個人insist要做,到上莊做的時候,只要果一兩個人收皮(經常發生),個版就會跟住收,今屆尤其如此。
其實今屆中間都有好過的,就係做「交換經驗」,有啲編輯終於試下放下身段一點,書寫自己的經驗。但好景不常,寫幾期之後就搞唔掂,因為可想及的題目已是「門檻太高」,沒有甚麼人有經驗,而我地又嚴重缺乏新意,結果「交換經驗」就變成一篇篇嘅微小說,把自己拉出文章。最後,終覺得寫「小說集」實在冇意思,就放棄了……
不過老老實實,我細個都係咁defensive的,不過做衰左都是要認的。
作為職員,冇力挽狂瀾,絕對難辭其疚,在此表示萬分抱歉!
3 :
龍生(798)@2012-03-21 01:45:15無心機睇晒成篇文章, 呢條小學雞, 我想評論佢文章初段的一句
佢好不屑女仔拎包m 記都要避忌
我想講呢樣野係禮貌, 係尊重自己既表現
如果個女仔拎住包m巾拎到好似包tempo咁, 我會好睇佢唔起, 覺得佢好無家教的
完
正如我唔會拎住個避孕套通街走, 唔係因為我怕醜
而係因為我尊重身邊既其他人, 包括我自己
造假呃新工 做得差穿煲
1 :
GS(14)@2013-07-19 00:31:24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18/18339001
同為42歲的男女被告姚志誠及其妻周淑萍,分別報稱無業及瑪嘉烈醫院文員,昨在觀塘法院合共承認兩項以欺騙手段取得金錢利益罪。辯方求情說二人雖有正當職業,惟經濟情況很差,居於旺角劏房。
官:靠勞力先賺到錢
裁判官蘇文隆批評二人犯案前有周詳準備,串謀犯法,「而家就呃咗份工啫,但工係要靠勞力先賺到錢㗎嘛」,姑念二人初犯,各判罰款8,000元。
去年9月25日,姚往慈善機構伸手助人協會見工,於求職申請表格上填寫前僱主為「扶康會」,推薦人一欄填上女主管名稱,但聯絡電話則填上妻子電話號碼。
同日,負責會見姚的伸手助人協會主任鄭婉元致電姚提供的電話查詢,接電話的是姚妻。姚妻於對話中力讚丈夫,又提供自己工作醫院的傳真號碼予鄭,以便鄭傳送工作表現評核表格給她填寫。
翌日,鄭收到一份由另一個傳真號碼傳來,有關姚的工作表現評核報告,對姚評價正面,鄭於是決定聘請姚為社工。姚於10月3日獲聘,翌日填寫職員表格時再次填上妻子電話。至11月8日,姚因工作表現差劣遭解僱。鄭感到可疑,根據姚表格上填報女主管的名字上網查找電話號碼,成功聯絡上她而揭發事件。
警方調查後發現,鄭收到的正評工作表現評核報告上女主管的名稱是冒簽,是由姚於香港仔扶康會的辦公室傳真到伸手助人協會。姚於警誡下說因男上司給他劣評,故見工時沒提供他的詳細資料。
辯方指,姚失業後為成功獲聘,情急下才於職位申請表上填寫妻子的電話號碼。妻子最初不知情,亦「覺得唔係咁好」,但於丈夫要求終沒拒絕。
案件編號:KTCC2636/13
做得太多 賣剩更多 爭鮮壽司當垃圾
1 :
GS(14)@2013-10-01 17:17:2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01/18445205
【本報訊】在全球鬧糧食荒下,港人每天棄掉廚餘達接近4,000公噸,相等於一個奧林匹克標準泳池,或塞爆277架雙層巴士,數字驚人,幾乎逼爆堆填區,但有跨國飲食集團卻極度浪費,每日大量傾倒食物!有專營外賣壽司的台灣爭鮮壽司店,以「3蚊一件」招徠客人,《蘋果》直擊發現,該集團有分店關門後將大量魚生、壽司扔掉,倒入垃圾桶前更狂噴玻璃水,被指勁浪費。有處理剩食的組織批評,爭鮮做法「太浪費」,建議「唔整咁多,咪唔使扔咁多!」
記者:關震海 黃學潤 梁煥敏
以平價外賣壽司殺入香港的爭鮮壽司店,在本港有超過30間分店,近日有大埔街坊向本報表示,外賣店每晚10時半關門後,即將大量壽司傾倒:「佢哋唔減價促銷就丟晒,好浪費,其實夜晚唔使整咁多。」她更目擊該店員工噴上大量玻璃水,以免有人執來食。
大埔分店一晚掉50盒
記者上周起連日到大埔超級城地舖爭鮮壽司外賣店觀察,發現晚上9時壽司櫃仍爆滿,放了數十盒大大小小的盒裝魚生、壽司,每盒由20多元至40元不等,包括三文魚、鮮蝦、吞拿魚及小泡芙等,但街坊只對「3蚊一件」壽司有興趣。
「餐盒減價5蚊,而家開始減5蚊!」至距離關門尚有20多分鐘,店長才開始宣佈「減價」,但歷時僅10分鐘,盒裝壽司始終無人問津,職員便迅速搬出膠箱準備「清場」,然後職員和店長排排企揀自己喜愛的壽司,但他們大多只吃壽司上的魚生,飯糰就扔。縱使職員鯨吞一輪,拚命清了數盒,惟壽司櫃仍是爆滿。關門後15分鐘,職員已拿起玻璃水打開壽司盒狂噴,然後掉進大垃圾袋,再落力加噴數次才封袋。記者現場數算,單是一晚,該店已至少棄掉50盒盒裝壽司,分別裝滿三個大垃圾袋。
噴玻璃水杜絕拾荒客
由於該外賣店是全開放形式,整個扔壽司過程就在門口進行,不少街坊途經均對此浪費之舉為之側目。
記者追蹤發現,職員將垃圾放入垃圾袋後,會掉到該商場一樓後樓梯,放入兩個寫上「爭鮮」大型垃圾桶內,爭鮮亦在該層商場開設一間堂食的壽司店。記者打開垃圾袋,發現被噴了玻璃水的壽司沒有特別氣味,若有人執來食,後果可大可小。
記者日前到該大埔分店查詢,職員強調每天剩餘壽司僅一袋左右,又指公司為減少剩食,每晚9時停止製造壽司。職員又解釋向壽司噴玻璃水:「呢個係上頭命令,驚佢哋(拾荒者)執咗,如果食咗唔舒服就會投訴我哋,間間舖都係咁。」
雖然有職員指「噴玻璃水」是按公司指示,但記者到油麻地、牛頭角和粉嶺分店觀察,該三店銷量較好,棄掉的壽司僅十多盒,均無噴玻璃水。記者致電爭鮮台灣總公司了解港台壽司店每天剩食數量及處理情況,該公司傳訊部只稱:「香港及台灣不能回收壽司及魚生的剩食。」
2 :
GS(14)@2013-10-01 17:17:44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01/18445208
【環保有法】
本港唯一回收魚生類的剩食回收組織惜食堂,其行政總裁陳妙瑜指按政府指引,魚生壽司不能回收,她希望食肆控制製造量,減少製造垃圾,「其實製作量最好要配合銷售量,唔好製作咁多(壽司),咁就唔使掉咁多。」她指惜食堂會回收超市急凍三文魚頭及魚尾,運至廚房再煲湯,包裝後免費送給有需要人士。
除了惜食堂,還有不少店舖都有剩食回收妙法,其中擁有240間麵包店的美心西餅推行「剩餘麵包捐贈計劃」,與不同慈善機構合作,於每天晚上8時許收集當日賣不完的包點,翌日分派給低收入家庭人士、獨居長者及復康院舍等。
環保團體綠領行動今年8月推行「食物分享計劃」,到長沙灣街市及黃大仙好運街市把賣剩的蔬菜、麵包及豆類食品經篩選後分派給有需要市民。非牟利社企Green Monday早前號召新人參加「無綠不歡飲宴」,由義工聯絡酒樓在飲宴後,將剩食存放於雪櫃,翌日送予有需要人士。
《蘋果》記者
3 :
GS(14)@2013-10-01 17:18:02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01/18445211
【平民食店】
源自台灣的爭鮮壽司店09年進軍香港,面對高昂租金,率先主攻外賣,在葵芳開設首間、以「3蚊一件」壽司外賣店闖出血路。外賣店現已擴至24間,集中九龍及新界,大部份設於地鐵站內,連開設的堂食店,分店逾30間,一躍成為平民壽司店。
65歲的爭鮮老闆陳津秋,是台灣企業家,96年創辦爭鮮迴轉壽司,以「新鮮、平、外賣」招徠;爭鮮04年斥資約4.98億港元投下台北新世界購物中心的標書,取得高鐵台北購物廊經營權;07年邀請黑澀會做代言人,令爭鮮火速成為台灣第一壽司店。近年更進軍內地、香港、美國及新加坡,全球分店超過300間,2010年的營業額衝破約17億港元。
陳津秋80年代做外銷成衣,被譽為「外銷成衣業界高手」,曾自稱以「平價」起家,與高價服裝無緣,故衣櫃內不添任何西裝。其女兒陳上樸承接父親節儉作風,於台大外文系畢業後,從爭鮮的店長做起。
《蘋果》記者
4 :
GS(14)@2013-10-01 17:18:36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01/18445215
【員工爆料】
中國人「食剩」的陋習,已令堆填區無法負荷。將軍澳區議員方國珊表示,每天有大量廚餘傾倒於本港三個堆填區,而且生的食物容易變壞,會經常發出惡臭,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單以將軍澳堆填區計算,每天傾倒的固體廢物,已達垃圾車1,000架次,數量驚人。她批評食肆為營商而製造大量食物,傾倒是暴殄天物,建議消費者可減少幫襯這類食肆,以示懲戒。
爭鮮關門前仍擠滿壽司櫃的政策,曾在爭鮮工作、現時自立門戶的黎子豪也感浪費,他透露爭鮮為確保客人有許多選擇,關門前仍然繼續製造壽司,「公司要逼爆個櫃,每日剩餘嘅壽司都擠滿兩個垃圾袋,好浪費!」他指爭鮮曾經考慮打烊前減價,不過最終因擔心客人趁減價才前往店舖掃貨,故當時只一星期減價一、兩天。
剩食組織拒回收
但黎子豪坦言,經營此類店舖確有難處,因魚生及混了糖醋的壽司,本港剩食回收組織均不會回收。魚生在冷凍設備的運送下,一般可保存兩天,飯糰則可保存數天以上,但回收公司曾以食品安全風險及無冷凍設備為由,拒絕回收。故他開設的壽司店,以即叫即做方式,減少浪費。
《蘋果》記者
5 :
VA(33206)@2013-10-01 17:48:06香港未試過
台灣就………不如自己整
6 :
GS(14)@2013-10-01 17:56:36平嘛,我覺得呢篇野有點不太好
7 :
iniesta(1400)@2013-10-01 19:32:51人地自己D貨, 有權自己決定點處理
8 :
GS(14)@2013-10-01 22:07:48其實那個對手都講出難處
9 :
鱷不群(1248)@2013-10-01 22:35:11浪費食物是不好,但應該用焚化爐處理,不是傾倒於堆填區
10 :
ironforge(21491)@2013-10-02 10:06:119樓提及
浪費食物是不好,但應該用焚化爐處理,不是傾倒於堆填區
唔知你呢個野理據..用焚化爐處理...
如果有能力將廚餘從垃圾中分離出黎,應該將呢d轉化成有機物肥料啦..點會燒左佢..
依家個問題係唔同類型既垃圾,混埋一齊,都唔太可能分類處理
11 :
ironforge(21491)@2013-10-02 10:44:22如果剩得多.對利潤減少,公司自然會生產少d..
公司點處理d賣剩野,其他人好難管..
特別咁多魚生果d,如果送出去食壞人,又惹禍上身..
12 :
鱷不群(1248)@2013-10-03 02:29:3810樓提及
9樓提及
浪費食物是不好,但應該用焚化爐處理,不是傾倒於堆填區
唔知你呢個野理據..用焚化爐處理...
如果有能力將廚餘從垃圾中分離出黎,應該將呢d轉化成有機物肥料啦..點會燒左佢..
依家個問題係唔同類型既垃圾,混埋一齊,都唔太可能分類處理
要將全港廚餘轉化成有機物肥料,是昂貴而無效益,處理不及亦有衛生問題,而且肥料無咁多需求
13 :
hellohk(32085)@2013-10-03 03:31:21即叫即做重好, 又平又夠新鮮, D人有著數實肯等
14 :
亞力士(1473)@2013-10-03 19:45:36佢又無話趁收檔, 2文件平賣咁, 唔係d來做宵夜/早餐都好
15 :
GS(14)@2013-10-03 22:04:4414樓提及
佢又無話趁收檔, 2文件平賣咁, 唔係d來做宵夜/早餐都好
他有講呢點,就是怕D人為平趁呢段時間平買,所以唔敢搞太長
16 :
Ar Yan(11362)@2013-10-04 02:06:21壽司咁易變壞,你汁來食,食病人又要負責
留俾人食,一樣易變,食病人又係要負責
17 :
味皇(1196)@2013-10-04 05:14:19壽司同面包的話,用壓紙機壓成磚頭乾,拋出公海餵魚
18 :
wilyty(1376)@2013-10-04 08:17:5217樓提及
壽司同面包的話,用壓紙機壓成磚頭乾,拋出公海餵魚
transportation + processing cost >>>>>>>>>>>> 壽司 cost
19 :
wilyty(1376)@2013-10-04 08:18:3016樓提及
壽司咁易變壞,你汁來食,食病人又要負責
留俾人食,一樣易變,食病人又係要負責
should change law la
20 :
buyanbai(42258)@2013-10-06 18:08:34咁真係幾浪費
21 :
jos_spy(34148)@2013-10-07 10:47:10如果整特價時段,就個個都唔會係正價時段買啦!
22 :
GS(14)@2013-10-07 22:29:3121樓提及
如果整特價時段,就個個都唔會係正價時段買啦!
所以呢個是人地自由,怪乜人
23 :
亞力士(1473)@2013-10-07 22:51:5221樓提及
如果整特價時段,就個個都唔會係正價時段買啦!
唔一定架, 面包鋪好多過左5、6點都特價賣, 我放工成日買做第二日早餐.
金發局倪以理談輸入內地專才 「做得金融中心預每個人都會嚟」
1 :
GS(14)@2015-02-03 00:30:54
【專訪】特首梁振英早前發表施政報告提到要放寬內地人才來港,被評為是進一步染紅本港的人口換血政策。本地金融業一向是內地專才熱門投身的行業,金發局人力資源小組召集人倪以理不諱言:「近年香港政治環境令這件事(輸入內地專才)敏感少少」,但指「做得金融中心,就預咗每個人都會嚟」。記者:吳永強
金發局上月發表的《發展香港金融服務業人力資源》報告中,提到本地不同的金融行業,未來均有意吸納內地專才。金發局人力資源小組召集人倪以理直言,現時內地人在港從事金融行業的人數仍少於本地人,但隨着中港兩地的金融交流越趨頻繁,日後來港的內地專才無可避免會繼續增加。
倡從業員自我增值
對於本地人之後會否逐步被內地人才邊緣化,倪以理認為香港金融從業員不應因噎廢食,「整個餅無咗中國市場,我們直情無增長點……國內機遇令香港市場增值,關鍵係多咗人競爭,一定會同我哋爭呢塊餅」。倪以理承認,內地人在香港打工有一定優勢,「搵有錢嘅大陸客人,可能會較好傾……國企想來港上市,搵投資銀行家背景差唔多,甚至是同鄉」。他認為在自由市場中,人才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事,香港金融從業員更應自我增值,「up my game(更努力),提升自己能力去搶(工作)。美國人又係理所當然可以去華爾街嗎?唔係很多歐洲人都會湧去倫敦工作嗎?」對於是否有必要進一步放寬輸入人才,倪以理坦言,「未聽過有金融機構表示在香港引入金融業中高層人才過份嚴苛」。至於基層金融人才,他則指未有輸入的需要,「其他地方的人入行,無特別較香港人有優勢」。
業界裁員屬正常現象
報告提到未來三至五年,本港的金融業將出現人手短缺。但最近卻屢屢傳出大型金融機構裁員的消息。倪以理認為,有關的裁員行動只是「過渡競爭下,有業界行家離場,係正常自由市場現象」。不過,同一時間,亦有很多不同的金融機構進駐本港,「金融業都唔樂觀,我真係唔知道乜嘢樂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202/19025884
【男女之間】大庭廣眾嗌交 有咩一定唔做得
1 :
GS(14)@2016-03-28 14:16:53因為一段兄弟姊妹群組罵戰,朋友都反思自己有沒有試過在公眾場合為難伴侶,希望自己不要的故事不要被後世流傳之外,看看有否需要重新審視關係的健康狀況。大庭廣眾起罵戰當然可免則免,但有時任何一方無名火起,情難自禁,有甚麼萬萬不該做呢?
1)喪失理智在任何公開場所,緊記不能大聲咒罵、丟東西或動武,這些招式一出,很容易無彎轉,一定一定要沉住氣,去最近的安全地方再戰。「不要在這裏嗌交啦」這句也危機四伏,對方可能會理解成「你而家講乜都冇用」,最好保持冷靜,慢慢回應,讓對方也冷靜下來,才逃離現場。2)改名姓賴不要把其他人拖下水跟對方比較,這是最會令伴侶生氣的說話。不想在街上互數對方不是,先不要提高聲線,平心靜氣講出問題,不要說「你知道阿茵個男朋友幾細心嗎?」,改為「因為我以為你有訂枱,不用等位,現在失預算我才會生氣。」保留討論的餘地。3)不清楚吵架題目還繼續下去很多時候火遮眼,大家各罵各的,其實大家不是討論同樣的問題。不要為了贏一場交,賠上關係(和性命),因為不少情侶都口是心非,心諗一樣嘢,借題發揮,想清楚對方生氣點在哪裏才有機會拆解啊。資料來源:Huffington Post記者:馬朗澄
TAG:男女之間,有種文化,公開場合,大庭廣眾, group chat,兄弟姊妹,準新娘,準新郎, Fredi, Patrick, Kathy,港女,嗌交,吵架,罵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28/19547004
【潮食素菜】植物肉扮海南雞 試食結果:「做得幾像真」
1 :
GS(14)@2016-11-16 04:55:55圖左為真海南雞飯,圖右則為素菜版「海南米走雞飯」,觀乎賣相,幾可亂真。
所謂植物肉,是源自於美國矽谷研發的創新食物科技,且近年已大熱於美加、澳紐國家。不同於以往的「齋肉」只屬代替品,不講求健康,植物肉一般以黃豆和碗豆來製作,並不會添加色素或人工調味,各家負責研發的頂尖公司,亦重點追求營養價值要高。營養師劉子欣解釋:「植物肉其實可以補充原本來自雞的蛋白質,但因為完全用植物,例如黃豆和碗豆來製作,所以它的總脂肪和飽和脂肪,比真肉低差不多40%。此外,由於植物沒有膽固醇,所以吃這個米走雞是沒有膽固醇。」
尖沙咀新開業的綠色雜貨店兼Cafe Green Common,有不少以Food2.0風潮中植物肉創作的菜式,最矚目的莫過於模仿海南雞飯的「海南米走雞」。大廚創作時選用了Beyond Meat的素雞,但別具誠意地將腐皮加粉皮變成雞皮效果,再加上菇菌及自加製汁料,層次非常豐富。我們特別邀請三位試食專員到場試食,從目測到盲試,看看他們能否分辦得出真肉及素肉,並為此素菜式作出評價。記者:黃穎妮攝影:王國輝
海南米走雞用了Beyond Meat的素雞,並以腐皮變成雞皮,再加上菇菌及自加製汁料,層次非常豐富。
三位試食專員為兩款「海南雞」作試食及評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5/19833687
退休法官斥公眾諮詢做得差
1 :
GS(14)@2017-01-12 08:05:09■王式英(左圖)昨斥故宮館諮詢場地資料不足;右圖為近日惹起爭議的港鐵香港站故宮壁。
【本報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聲稱一早計劃好的故宮文化博物館公眾諮詢活動昨展開,隨即惹公眾批評,到場參觀的退休高院法官王式英鬧爆這不是公眾諮詢,「如果市民反對就唔做」才算真正諮詢,而諮詢場地僅提供12塊展板介紹,博物館初步設計圖及面積等一一欠奉,公民黨陳淑莊直指諮詢「揦西」,「連假諮詢都冇誠意」。西九就興建故宮館於展城館進行為期六周的公眾諮詢,在地下設12塊展板,介紹博物館位置、嚴迅奇作品和故宮藏品等,卻無模型及傳單,只設問卷收集意見,諮詢開始首一小時僅得兩人到場,西九指無法提供整日入場人次及收集問卷數目。
陳淑莊:假諮詢都冇誠意
首名到場的是曾審理龔如心與王廷歆爭產上訴案的退休高院法官兼海事博物館董事王式英,他批評諮詢「做得好差!」因無擱置計劃的選項,「呢個唔係public consultation(公眾諮詢)!如果係市民反對就唔做!呢個有冇得咁選擇吖?根本冇呢個選擇」。王又認為資料不足,「12塊(展板)咁少呀?」坦言興建故宮館非壞事,「但唔一定要嚟西九,點解要抌走大劇場箒?」即使當局獲馬會捐款,安排亦有問題,「馬會嘅錢咪即係香港人嘅錢?有啲人賭得多啲,有啲人賭得少啲,全部都係香港人嘅錢」。大律師孔慶碩路經看展板,認為博物館可吸引旅客,但事前無諮詢公眾和立法會做法有問題,「咁大件事係咪應該畀公眾知?」市民梁先生認為建館是好事,但太政治化,如一早公開政府或難以推行。立法會議員陳淑莊狠批展板資料不足,「連展館面積都冇,係豆泥、馬虎、揦西,如果一早計劃好點解會咁,連假諮詢都冇誠意,好似擺街站咁」。西九董事局成員靳埭強認為林鄭並非有心隱瞞,但期望公眾諮詢可以在無前設下進行,可提任何意見,包括是否建館。■記者鍾雅宜、于健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2/1989436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