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近期你在買貨還是沽貨?

大家可能會發現,近期我很少討論股票投資。主因是近月股市慢慢爬升,不經不覺已經超過25,000點,邁向26,000點,而且即使美國加息與縮表也好像沒有出現太大的調整。



或許有人會問:「不是市旺就更應留意股市嗎?」
我的答案是。。。你說呢。

26,000點代表恒指大約為14.6倍市盈率與3.38厘股息率,這個水平按恒指歷史來看,大約是平均數,我覺得不算太高。當然,如果你認同林本利博士的分析,這個水平已經算是貴得很了,見《今天的恒指市盈率其實好高?》。

我的慢條斯理操作理念,正是當恒指市盈率於個位數字時密密入貨。於這個水平,不少對股票心灰意冷的人,或者連提也不想提。當時,不認同股票投資的朋友大有人在,無他,主因當時恒指市盈率處於個位數字已經一段頗長時間,中港股市被人一種「升不起來」的感覺,可能大家對物業投資更著緊吧。

同一班朋友,如今開始積極留意股票了,主因大概見到不少個股三兩天可以爆升,有種買中六合彩的感覺。這一刻,我卻停止買股票了,主動與被動收入令戶口的現金水平慢慢提升著,看著股市爬升,更有機會需要部署沽貨。

如今是否沽貨時機呢?還未到瘋癲時,不過我們可以自我檢討一下,當人人追入貨時,你的投資部署如何?是否早已於股市歷史低位與極之便宜時已經大手建立好倉?

繼續爬升,出現顛價,可能逐漸考慮沽貨。一般人會先沽出「獲利的」、「返家鄉的」,其實以前都有討論,這些考慮都是與你當年的「買入價」有關,而你的「買入價」與那支股票本身的價值沒多大關係。

有機會善價而沽的話,不妨考慮先沽「垃圾」,即一些你不喜歡的、變質的股票。另外,也可以配合個人投資組合考慮作一些調整,例如某類股票太重貨,而自己又不想持貨太側重一邊,也可以考慮高位調整一下。

低位入飽貨,享受著股息帶來的現金流,到高位又可以想更完善的財務操作,其實投資不用太複雜。基金經理等專業難以做到這個境界,因為他們多需要跑數,每年與大市比對業績。我只是一個散戶小薯,買股時機需與大戶作交易,交易雙方理念動機不同,才夠膽接他們的貨,在他們沽低股市時買貨。

顛價還未出來,不如讓子彈飛一會兒,繼續享受一下現金流入,何需急於把生金蛋的金雞殺掉,不如讓它把戶口內的現金繼續打高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583

午夜發布今晨刪除,趙薇你在幹啥?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12/1160748.html

張小花/文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早睡早起有驚喜啊!今早,張小花7點就起床,打開電腦想刷刷微博,看看各位明星小主們有沒有啥動作。

果然“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本周末因空殼公司買上市公司一事遭遇證監會重罰的趙薇發了條新微博。

趙薇轉發了張傑改編的她的原唱歌曲《情深深雨蒙蒙》現場視頻,而很巧的是,她轉發的正好是本公眾號“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gshi)的“爸爸”官方微博號“每日經濟新聞”發布的視頻。


▲趙薇微博截圖

不過,中午11點過,張小花再去看趙薇的微博,她這條信息已經刪除了。


▲趙薇微博截圖,關於上述微博今天上午張小花再看時已經被刪除

換做平時,轉發下別人翻唱自己的歌曲,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但關鍵是上周四(11月9日),趙薇黃有龍夫婦才剛剛攤上“大事”,遭遇了證監會重罰。正當全民都在熱議此事、股民也紛紛站出來欲維權時,趙薇雲淡風輕的一句“好聽”,似乎並未因證監會的重拳而影響了心情。

曾經,“一線女星趙薇花30億元‘買’A股公司”,這件震驚業內外的標題背後的真相,竟然是妄想用6000萬、51倍杠桿、空殼公司來做主上市公司萬家文化(現名祥源文化)。

證監會對此事件也做出了嚴重處罰,認定趙薇夫婦擬控股萬家文化這件事存在嚴重影響。

且對相關涉事方做出了嚴重處罰,包括對龍薇傳媒60萬元罰款,對黃有龍、趙薇、趙政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以及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分別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相關公告

與此同時,各大媒體也紛紛對此進行報道。不過,這些報道中均未出現趙薇發聲。

盡管媒體們都“找不到”趙薇,但趙薇面對自己的歌曲《情深深雨蒙蒙》被改編翻唱,並且得到大眾認可時,還是“忍不住”出來點了贊,不過,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何趙小姐隨後又將該微博刪除呢?

有幾種猜想是這樣的:

1、趙小姐一發了微博就被股民“圍攻”要求索賠,不堪其擾故刪除微博。

不少媒體報道趙薇夫婦擬控股萬家文化(現更名祥源文化)一事,導致萬家文化股價異動,投資者損失慘重,投資者可依法索賠。


▲澎湃新聞截圖

2、“每日經濟新聞”曾多次報道趙薇擬以龍薇傳媒這一空殼公司控股萬家文化事件,自今年1月至今,前後發布了十余條新聞報道,質疑趙薇高杠桿、空殼公司收購萬家文化股權的風險性,以及萬家文化股價折損、高位追進的散戶被套等新聞。趙薇用誰的股權拉來15億借款?龍薇文化還曾獨家回應每經……此次趙薇轉發是不是手滑,所以趕緊刪除?

3、至於其他原因,比如明星慣用套路“被盜號了”之類,趙薇刪此條消息顯然不像。

那麽她為什麽刪這條微博呢?

我們確實無法腦補趙薇為啥在淩晨兩點發布了這條微博隨後又在今天早晨刪除。

也許僅僅是晚上睡不著,刷微博時恰好看到這首這首張傑改編的歌曲,就是單純地喜歡,於是轉發。

但她如今正處於證監會處罰事件的風口浪尖,她發了微博隨後又刪除的此舉,確實無法不讓人有些許聯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832

今天,你在剁手,他在紮心:一個淘寶中小賣家的兩難抉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12/165967.shtml

今天,你在剁手,他在紮心:一個淘寶中小賣家的兩難抉擇
解夏 解夏

今天,你在剁手,他在紮心:一個淘寶中小賣家的兩難抉擇

在風光的另一面,雙十一又被冠以“一將功成萬骨枯”。

11月11日,在沒有空間概念的淘寶店鋪里,和沒有時間概念的淘寶店鋪外,圍繞流量、點擊、轉化、銷量、利潤,中小賣家正上演著一場與金錢爭奪生死時速的戲劇性故事。

一個讓無數人“剁手”的節日,一個天價交易數字,一場全民狂歡。在風光的另一面,雙十一又被冠以“一將功成萬骨枯”。誰是“萬骨”?為何而“枯”?在大品牌的光芒外,雙十一的中小商家經歷了怎樣的機遇、誘惑、無奈與落寞?

(註:文中出現的人名及店名均為化名)

“雙面”雙十一

淘寶曾造就了無數的財富傳奇,雙十一曾孵化了世界紀錄的數字。但如今,雙十一卻成為無數中小商家心中的一塊疤:不揭開難看,一揭開就疼。

“ 今年不參加雙十一。 ”王林告訴盒飯財經。盡管他也無比渴望分雙十一的一杯羹,但此時,雙十一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王林從2014年入行,擁有近4年淘寶店工作經驗,在前三年里,他只待過一家公司,就是為銀領淘寶店工作。銀領主要在天貓、淘寶等平臺銷售箱包類產品,擁有旗艦店,以及多家專營店和專賣店,在同品類的級別里排名中上等,整個團隊並不算小,約有150人。

今年3月,王林從銀領離職,開始單幹。他的個人淘寶店是租用老東家的店鋪,主要做老東家的產品分銷。

“這家店大概用了三周時間做起來。”王林坦言,起步階段是虧損的,除了要投錢準備貨品外,還要對圖片進行修整,配置相關贈品,接下來包括付費推廣及刷單,提高曝光率,“大概兩三個星期才能開始有賣,達到收支平衡,稍微賺錢點。”

“2月到5月(的銷量)是比較好的,大概有1萬5左右的凈利潤,大概每天十幾單的樣子。” 由於他分出精力去做其他事情,導致他的店鋪從6月至10月出現滑坡,每月平均產生2000-3000元左右利潤。

“現在相當於重新開始做(這家淘寶店),本來想再做起來的,”王林說出這個想法後,又補充道,“結果遇到了雙十一。”

在他眼里,雙十一是天貓的節日,是大品牌的節日,“ 對小淘寶店沒什麽優勢,壓榨的流量都沒有了。 ”這不僅是他一個人的感覺,在一個淘寶商家QQ群里,因為流量暴跌,訪客與轉化驟減,收藏和加購(加購物車件數)的數字不理想,激起了一部分商家“討伐”雙十一的言論。

這種小賣家集體的憤怒不是一天積累的,卻因為雙十一這一天而爆發。

然而,他們很快又在群里丟出了各種淘寶鏈接和廣告,恢複往常的交流,似乎這場吐槽沒有發生過一樣。這種高聲群嘲,又迅速回歸的平靜,正是小賣家傳遞出對雙十一的無奈,而在另一端,天貓聲勢浩大的宣傳正鋪天蓋地席卷全國。

2

不過節得死,過節也不好活

到底要不要參與“雙十一電商節”,讓許多淘寶的小賣家面臨兩難抉擇。 每個人都能看到這場即將來臨的饕餮盛宴,但真正屬於小賣家的這杯羹,猶如三千弱水所取的一瓢而已。

“ 雙十一不過不行,過了也是很難受的。 ”王林把店鋪“重新做起來”的想法推遲到了雙十一以後,他無奈地告訴盒飯財經,“流量都去天貓了,小的淘寶店根本沒有活路。”

“參加淘寶雙十一活動,你需要先報名,然後淘寶會給你打上(‘雙11’活動的)標簽,”王林介紹說,官方也會對報名條件進行篩選,比如說有庫存、銷量等要求,另外,商家還會根據近幾個月來單品的銷量情況,上報雙十一活動主推的重點單品,進入分會場後優先展示。

“比如在淘寶搜同一個東西,打上(‘雙11’)標簽的店就會排名靠前,不打標簽很難看到。”淘寶賣家的生意靠流量支撐,這意味雙十一前半個月以上,不參加平臺雙十一活動的店鋪,將失去重要的流量支撐,從而影響到店鋪的收益,除去人工、場地等日常開銷外,極易陷入虧損狀態。

一位淘寶商家在QQ群說,到了雙十一“根本沒有流量”,收益“慘不忍睹”,一天僅“17個訪客”。

雙十一帶來的不再是等待收獲的喜悅,而是如何抵禦風險的擔憂。

與此同時,阿里、京東、蘇寧的雙十一口號響徹整棟大樓,“不賣光,就脫光”“決戰雙十一,電腦不關機”“銷量沖破千萬,切糕天天當飯”等橫幅掛滿了每一面墻,似乎形成了一座圍城。

而在參與雙十一活動的千萬商家大軍里,王林此前供職的銀領就是其中之一。 每年備戰雙十一,銀領都會有一套常規流程:

首先是定目標。 先在公司開會,根據7/8/9月的銷售情況定目標,每個店鋪制定不同的目標,例如銀領旗艦店定500萬,其他專賣店定100-200萬,一些小店定幾十萬;

其次是寫計劃。 每個店長根據店鋪銷售情況定完銷售目標後,要寫出具體達到目標的計劃,例如如何拉流量(推廣費用)、如何做運營(送贈品、優惠券、滿減等),在備貨方面,考慮到雙十一過後,緊接著就是雙十二,此後還有聖誕節、元旦和春節等節日,造成貨源緊張,如果備貨不足,很難再到工廠拿到貨,所以淘寶店的貨一般會備足一些,例如預計100萬的貨,都會備足1 20萬的貨;

再次是安排人手。 參加雙十一活動,店鋪流量、銷量上升的同時,需要臨時雇人,包括打包、客服等崗位,以及調整加班倒班的作息安排;

“往年都會加班啊,哪里會休息,”王林說,在銀領做店時,遇到雙十一,加班加點是很正常的,沒有休息這一說。

同時,公司生產部門溝通貨品,根據計劃定具體價格。 “大品牌的價格體系比較明確,降價幅度、打折幅度都有明確的規定,不允許改動,中小品牌的(報名雙十一)價格會出現偏差,導致出現很多問題,例如提價之類。”

王林口中的“提價”,就是一件商品在雙十一的價格要比日常價格上漲一些,“ 漲價了再打折,這是商家的策略。 ”

“但是漲價的話,系統給你流量反饋就降低了。淘寶按流量排名,例如新款點擊率會高,你的排名就靠前,下單、加購率一直靠前,就是優勝劣汰嘛,所以微小的變動,搞不好馬上就被競爭對手超過,搞得像生死時速一樣。”

這種“漲價策略”的出現,源於中小賣家的利潤波動。“ 大部分的錢都給到了推廣,想要有收獲,就要付出相應的手段。 ”王林說,即便是一個手機殼再便宜,它的價格也卡的很死,打個折就沒有盈利空間了,因此很多商家就提價報名。

2014和2015年,銀領的很多貨都“不夠賣”,所以,2016年的預期調高。

但等來的結果卻是銷量一般。這一年,也是天貓大打國際牌的一年,平臺流量向頭部品牌傾斜的跡象異常明顯,即便是銀領天貓旗艦店,整體流量也遠不如預期。

“你看到很多商家不見得一年比一年好,”王林說,“每年很多商家都死掉的,都是大魚吃小魚嘛,真是應了那個馬太效應了。”

11月11日,大品牌向高點沖刺之時,身後的中小賣家們卻在進行一場艱難的博弈。

3

活著或死亡

流量被瓜分的連帶效應,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淘寶中小商家的利潤也在下滑。

“比如說這個產品利潤高,40%吧,到最後其實只有10%,”王林說,商家的利潤拋去平臺抽成,還有推廣費、人工費、快遞、貨物成本、場地費等,“ 大公司靠品牌,中等公司就是靠(砸)錢活下來 ”。

“還有很多中小商家,他們把握不準數據,備貨備多了,最後賣不出去。”王林講到,有的商家沒有數據能力,面對雙十一,無法做出準確判斷,貨備多了,賣不出去,貨備少了,就會出現退貨。

“ 雙十一的退貨率都在30%以上” ,引發如此高退貨率的原因,實際上從報名官方雙十一活動起就已經埋下了隱患。

由於報名時對庫存有要求,有的商家會虛報庫存,平時賣的好的商品會報的相對較多,賣的較差產品也希望報名,就會虛報。“但超過預期賣了這個產品,就會出現問題,比如說庫存不夠,就需要跟客戶去溝通,出解決方案,退貨之類。”

高退貨率的另一個原因,是消費者的非理性消費 。“(11月)11號之後的7到10天,是退貨的高峰期,因為好多東西是湊單買的,買完發現沒有什麽用,就退回來了。”

雙十一的玩法越來越多,滿減、購物券、紅包、積分、H5小遊戲……這主要是吸引不同的消費人群,加上預售,拉開雙十一陣線, 但這些在王林眼里“都很虛,”“還不如直接打5折來的實際一點。”

“雙十一當天就是‘守’”,王林回憶到,11號淩晨0點到2點是高峰期,早上8點上班也是小高峰,“後面就慢慢賣,當天晚上,也就是雙十一結束前的一兩個點,大概晚上11點才真正降價,商家會給一些無門檻優惠券,因為要沖量嘛。”

一位淘寶商家回憶,“不過(雙十一)肯定不行,因為實在沒流量,沒法支撐”,但真的要參與到平臺雙十一活動中,他又要“靠錢生砸”,“維持一下店鋪熱度”。

據王林所述,“確實也有一些淘寶店不過雙十一”,但這種“不過”是指不參與平臺活動,而是在自己的店鋪中搞雙十一活動,通過付費推廣,“直通車砸高一點”,還有“自身流量入口,就是收藏啊,購物車啊”,只要穩住流量,熬過雙十一,“還能有機會再把流量拉回來。”

“其實也是死撐著的,很吃力,很難賺錢,死累死累的。”王林無奈地說。

王林也對雙十一的預售模式說出了自己的感想,他認為預售模式,其實是將11月1號到10號的商品,堆到11號這一天來賣,但耗費的經歷、人力、物理卻遠遠超過這10天所帶來的收益。

2017年11月11日,天貓平臺銷售額3分鐘100億、40分鐘500億、9小時破1000億……這個數字仍在繼續增長,然而, 從側面看,這一天又有一批“悲劇”命運的群體在夾縫中求生。當流量向大品牌傾斜,這個狂歡的節日,於中小賣家而言,正逐漸成為年年知為誰生的“橋邊紅藥”。

天貓 雙十一 網購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868

淘寶中小賣家的兩難抉擇:你在剁手,他在紮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15/166004.shtml

淘寶中小賣家的兩難抉擇:你在剁手,他在紮心
盒飯財經 盒飯財經

淘寶中小賣家的兩難抉擇:你在剁手,他在紮心

雙十一卻成為無數中小商家心中的一塊疤:不揭開難看,一揭開就疼。

來源 | 盒飯財經

作者 | 解夏

11月11日,在沒有空間概念的淘寶店鋪里,和沒有時間概念的淘寶店鋪外,圍繞流量、點擊、轉化、銷量、利潤,中小賣家正上演著一場與金錢爭奪生死時速的戲劇性故事。

一個讓無數人“剁手”的節日,一個天價交易數字,一場全民狂歡。在風光的另一面,雙十一又被冠以“一將功成萬骨枯”。誰是“萬骨”?為何而“枯”?在大品牌的光芒外,雙十一的中小商家經歷了怎樣的機遇、誘惑、無奈與落寞?

(註:文中出現的人名及店名均為化名)

微信圖片_20171115105236

“雙面”雙十一

淘寶曾造就了無數的財富傳奇,雙十一曾孵化了世界紀錄的數字。但如今,雙十一卻成為無數中小商家心中的一塊疤:不揭開難看,一揭開就疼。

“今年不參加雙十一。”王林告訴盒飯財經。盡管他也無比渴望分雙十一的一杯羹,但此時,雙十一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王林從2014年入行,擁有近4年淘寶店工作經驗,在前三年里,他只待過一家公司,就是為銀領淘寶店工作。銀領主要在天貓、淘寶等平臺銷售箱包類產品,擁有旗艦店,以及多家專營店和專賣店,在同品類的級別里排名中上等,整個團隊並不算小,約有150人。

今年3月,王林從銀領離職,開始單幹。他的個人淘寶店是租用老東家的店鋪,主要做老東家的產品分銷。

“這家店大概用了三周時間做起來。”王林坦言,起步階段是虧損的,除了要投錢準備貨品外,還要對圖片進行修整,配置相關贈品,接下來包括付費推廣及刷單,提高曝光率,“大概兩三個星期才能開始有賣,達到收支平衡,稍微賺錢點。”

“2月到5月(的銷量)是比較好的,大概有1萬5左右的凈利潤,大概每天十幾單的樣子。”由於他分出精力去做其他事情,導致他的店鋪從6月至10月出現滑坡,每月平均產生2000-3000元左右利潤。

“現在相當於重新開始做(這家淘寶店),本來想再做起來的,”王林說出這個想法後,又補充道,“結果遇到了雙十一。”

在他眼里,雙十一是天貓的節日,是大品牌的節日,“對小淘寶店沒什麽優勢,壓榨的流量都沒有了。”這不僅是他一個人的感覺,在一個淘寶商家QQ群里,因為流量暴跌,訪客與轉化驟減,收藏和加購(加購物車件數)的數字不理想,激起了一部分商家“討伐”雙十一的言論。

這種小賣家集體的憤怒不是一天積累的,卻因為雙十一這一天而爆發。

然而,他們很快又在群里丟出了各種淘寶鏈接和廣告,恢複往常的交流,似乎這場吐槽沒有發生過一樣。這種高聲群嘲,又迅速回歸的平靜,正是小賣家傳遞出對雙十一的無奈,而在另一端,天貓聲勢浩大的宣傳正鋪天蓋地席卷全國。

微信圖片_20171115105243

不過節得死,過節也不好活

到底要不要參與“雙十一電商節”,讓許多淘寶的小賣家面臨兩難抉擇。每個人都能看到這場即將來臨的饕餮盛宴,但真正屬於小賣家的這杯羹,猶如三千弱水所取的一瓢而已。

“雙十一不過不行,過了也是很難受的。”王林把店鋪“重新做起來”的想法推遲到了雙十一以後,他無奈地告訴盒飯財經,“流量都去天貓了,小的淘寶店根本沒有活路。”

“參加淘寶雙十一活動,你需要先報名,然後淘寶會給你打上(‘雙11’活動的)標簽,”王林介紹說,官方也會對報名條件進行篩選,比如說有庫存、銷量等要求,另外,商家還會根據近幾個月來單品的銷量情況,上報雙十一活動主推的重點單品,進入分會場後優先展示。

“比如在淘寶搜同一個東西,打上(‘雙11’)標簽的店就會排名靠前,不打標簽很難看到。”淘寶賣家的生意靠流量支撐,這意味雙十一前半個月以上,不參加平臺雙十一活動的店鋪,將失去重要的流量支撐,從而影響到店鋪的收益,除去人工、場地等日常開銷外,極易陷入虧損狀態。

一位淘寶商家在QQ群說,到了雙十一“根本沒有流量”,收益“慘不忍睹”,一天僅“17個訪客”。

雙十一帶來的不再是等待收獲的喜悅,而是如何抵禦風險的擔憂。

與此同時,阿里、京東、蘇寧的雙十一口號響徹整棟大樓,“不賣光,就脫光”“決戰雙十一,電腦不關機”“銷量沖破千萬,切糕天天當飯”等橫幅掛滿了每一面墻,似乎形成了一座圍城。

而在參與雙十一活動的千萬商家大軍里,王林此前供職的銀領就是其中之一。每年備戰雙十一,銀領都會有一套常規流程:

首先是定目標。先在公司開會,根據7/8/9月的銷售情況定目標,每個店鋪制定不同的目標,例如銀領旗艦店定500萬,其他專賣店定100-200萬,一些小店定幾十萬;

其次是寫計劃。每個店長根據店鋪銷售情況定完銷售目標後,要寫出具體達到目標的計劃,例如如何拉流量(推廣費用)、如何做運營(送贈品、優惠券、滿減等),在備貨方面,考慮到雙十一過後,緊接著就是雙十二,此後還有聖誕節、元旦和春節等節日,造成貨源緊張,如果備貨不足,很難再到工廠拿到貨,所以淘寶店的貨一般會備足一些,例如預計100萬的貨,都會備足120萬的貨;

再次是安排人手。參加雙十一活動,店鋪流量、銷量上升的同時,需要臨時雇人,包括打包、客服等崗位,以及調整加班倒班的作息安排;

“往年都會加班啊,哪里會休息,”王林說,在銀領做店時,遇到雙十一,加班加點是很正常的,沒有休息這一說。

同時,公司生產部門溝通貨品,根據計劃定具體價格。“大品牌的價格體系比較明確,降價幅度、打折幅度都有明確的規定,不允許改動,中小品牌的(報名雙十一)價格會出現偏差,導致出現很多問題,例如提價之類。”

王林口中的“提價”,就是一件商品在雙十一的價格要比日常價格上漲一些,“漲價了再打折,這是商家的策略。”

“但是漲價的話,系統給你流量反饋就降低了。淘寶按流量排名,例如新款點擊率會高,你的排名就靠前,下單、加購率一直靠前,就是優勝劣汰嘛,所以微小的變動,搞不好馬上就被競爭對手超過,搞得像生死時速一樣。”

這種“漲價策略”的出現,源於中小賣家的利潤波動。“大部分的錢都給到了推廣,想要有收獲,就要付出相應的手段。”王林說,即便是一個手機殼再便宜,它的價格也卡的很死,打個折就沒有盈利空間了,因此很多商家就提價報名。

2014和2015年,銀領的很多貨都“不夠賣”,所以,2016年的預期調高。

但等來的結果卻是銷量一般。這一年,也是天貓大打國際牌的一年,平臺流量向頭部品牌傾斜的跡象異常明顯,即便是銀領天貓旗艦店,整體流量也遠不如預期。

“你看到很多商家不見得一年比一年好,”王林說,“每年很多商家都死掉的,都是大魚吃小魚嘛,真是應了那個馬太效應了。”

11月11日,大品牌向高點沖刺之時,身後的中小賣家們卻在進行一場艱難的博弈。

微信圖片_20171115105248

活著或死亡

流量被瓜分的連帶效應,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淘寶中小商家的利潤也在下滑。

“比如說這個產品利潤高,40%吧,到最後其實只有10%,”王林說,商家的利潤拋去平臺抽成,還有推廣費、人工費、快遞、貨物成本、場地費等,“大公司靠品牌,中等公司就是靠(砸)錢活下來”。

“還有很多中小商家,他們把握不準數據,備貨備多了,最後賣不出去。”王林講到,有的商家沒有數據能力,面對雙十一,無法做出準確判斷,貨備多了,賣不出去,貨備少了,就會出現退貨。

“雙十一的退貨率都在30%以上”,引發如此高退貨率的原因,實際上從報名官方雙十一活動起就已經埋下了隱患。

由於報名時對庫存有要求,有的商家會虛報庫存,平時賣的好的商品會報的相對較多,賣的較差產品也希望報名,就會虛報。“但超過預期賣了這個產品,就會出現問題,比如說庫存不夠,就需要跟客戶去溝通,出解決方案,退貨之類。”

高退貨率的另一個原因,是消費者的非理性消費。“(11月)11號之後的7到10天,是退貨的高峰期,因為好多東西是湊單買的,買完發現沒有什麽用,就退回來了。”

雙十一的玩法越來越多,滿減、購物券、紅包、積分、H5小遊戲……這主要是吸引不同的消費人群,加上預售,拉開雙十一陣線,但這些在王林眼里“都很虛,”“還不如直接打5折來的實際一點。”

“雙十一當天就是‘守’”,王林回憶到,11號淩晨0點到2點是高峰期,早上8點上班也是小高峰,“後面就慢慢賣,當天晚上,也就是雙十一結束前的一兩個點,大概晚上11點才真正降價,商家會給一些無門檻優惠券,因為要沖量嘛。”

一位淘寶商家回憶,“不過(雙十一)肯定不行,因為實在沒流量,沒法支撐”,但真的要參與到平臺雙十一活動中,他又要“靠錢生砸”,“維持一下店鋪熱度”。

據王林所述,“確實也有一些淘寶店不過雙十一”,但這種“不過”是指不參與平臺活動,而是在自己的店鋪中搞雙十一活動,通過付費推廣,“直通車砸高一點”,還有“自身流量入口,就是收藏啊,購物車啊”,只要穩住流量,熬過雙十一,“還能有機會再把流量拉回來。”

“其實也是死撐著的,很吃力,很難賺錢,死累死累的。”王林無奈地說。

王林也對雙十一的預售模式說出了自己的感想,他認為預售模式,其實是將11月1號到10號的商品,堆到11號這一天來賣,但耗費的經歷、人力、物理卻遠遠超過這10天所帶來的收益。

2017年11月11日,天貓平臺銷售額3分鐘100億、40分鐘500億、9小時破1000億……這個數字仍在繼續增長,然而,從側面看,這一天又有一批“悲劇”命運的群體在夾縫中求生。當流量向大品牌傾斜,這個狂歡的節日,於中小賣家而言,正逐漸成為年年知為誰生的“橋邊紅藥”。

電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75

你在關註“獨角獸”,港資卻在買入“三駕馬車”!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1/1198031.html

Upload_1520755067194.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最近一兩周,“獨角獸”概念股炒作如火如荼。不過,從港資的動向來看,港資對家居行業的偏愛由來已久,同時家居行業的慢牛行情也讓這一板塊備受關註。

在本周(3月5日至11日),雖然家居板塊不像其他熱門板塊那麽出眾,但是港資的持續流入,卻值得投資者關註。

港資持續增持家居“三駕馬車”

從近期港資持股(本文均指通過滬深港通進入A股的港資)的情況來看,港資持股較多的家居股有三家:顧家家居(603816.SH)、歐派家居(603833,SH)和索菲亞(002572,SZ)。而其中歐派家居和索菲亞的股價走勢備受市場關註。關註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道達號”或“daoda1997”,為你呈現主力動向。

而在本周,港資通過滬深港通,再度加倉上述家居行業中的“三駕馬車”。

本周,港資增持了86萬股顧家家居,持股占流通股本的比例從14.38%提高到了15.35%;同時增持了歐派家居和索菲亞約21萬股及約165萬股,持股比例也都相應的提高。


港資對家居行業的持續關註,也表明他們看好該行業的前景。

華泰證券認為,預計精裝修交付比例將加速提升,從而帶動家居工裝渠道放量,到2020年,預計精裝修比例有望達到50%左右,一二線城市精裝修市場空間將近3000億元。

此外,該券商還指出,目前一線城市的精裝房交付比例已經達到80%左右;二線城市精裝房交付比例預計在40%左右,三四線城市的精裝房竣工比例為個位數。隨著精裝修交付政策的持續推進,二線及三四線城市精裝修交付比例有較大提升空間。

海能達要逆襲?

此前海能達(002583,SZ)由於業績不及預期,股價大跌,港資也在大幅撤出,不過,隨著股價的企穩,港資殺了個“回馬槍”。關註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道達號”或“daoda1997”,為你呈現主力動向。

在本周初,海能達的港資持股比例為4.6%,然而周末時,港資持股便提升到了5.08%,同時,海能達的股價在本周上漲了3.17%,而從周K線來看,已經是五連陽。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375

賤男藉口玩魔術施鹹豬手少女:可是你在摸我的胸

1 : GS(14)@2017-06-18 22:07:00

周四一段名為「用街頭魔術襲胸並收號」的影片,在四川成都朋友圈內瘋傳。片中,一名青年男子在成都春熙路、太古里等地區,攔路截擊多名女生,以「表演魔術」為名,胸襲對方。據成都市公安局錦江分局最新消息,周五下午將摸胸的徐姓男子(26歲,成都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監事)、現場拍攝的周姓男子(31歲,成都某文化傳播公司法人)捕獲。經調查,3人的行為構成尋釁滋事,現已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14天。在網傳的影片中,徐男用硬幣變魔術為名,多次觸碰女子胸部,合共多達7名女子被非禮,有女子被胸襲後質疑男方:「可是你在摸我的胸啊!」網民紛紛直斥男子行為過份,甚至網友認為事件已涉嫌猥褻婦女。另外,網上隨後流傳徐男在派出所接受調查的影片。周四上午,影片拍攝者楊先生指,自己在網上看到「變魔術」影片後非常憤怒,後來找到該人資料,隨即致電報警。楊先生指,自稱是主播的男子表示是按照公司要求拍攝的。有指,徐男微博名為「柯李思Chris」,疑似為優酷「搭訕大師TV」頻道的主播,頻道內還有一些類似親吻女子胸部的敏感內容,部份影片現已顯示無法播放。周四早上7時,徐男透過微博發出一段道歉影片,自稱因為拍攝部份影片內容時沒有經過當事女孩的允許,對一些家庭造成困擾,他感到非常抱歉。據成都市公安局錦江分局昨晚消息,涉事的徐姓男子已於當日下午4時20分被抓獲,現正在合江亭派出所受查,呼籲受害人聯絡警方。對於男方的行徑,不少網民均批評色狼騙色,然而亦有人質疑整件事屬你情我願的安排。封面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7/20059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9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