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艾維樂宣佈選紐約市長拉攏亞裔咬實白思豪唔放

1 : GS(14)@2016-12-21 23:41:56

紐約市資深議員艾維樂(Tony Avella)宣佈,競逐明年民主黨黨內初選,爭取成為11月紐約市市長選舉候選人。艾維樂競選宣言大打「中產牌」,包括要求為房產稅漲幅設定上限,又抨擊現任市長白思豪隨意安置流浪者做法,獲得不少華裔市民站台支持。駐紐約記者:鄭柏齡現為紐約州參議員、今年65歲的艾維樂宣佈,角逐明年民主黨初選,以爭取成為下任紐約市市長候選人。任內積極參與流浪者庇護中心問題的艾維樂,特意挑選皇后區一間被用作收容流浪者的酒店Holiday Inn Express Queens Maspeth外,朗讀其競選宣言。該酒店早前被紐約市政府租下,把部份房間收容流浪者,引起社區極大反對聲音。艾維樂在記者會上,大力抨擊現任紐約市市長白思豪處理流浪者做法,「隨便把他們(流浪者)拋棄(dumping)在酒店、汽車旅館內,完全沒有地區諮詢參與,也沒有長期政策支援」。他續指,白思豪2014年上任後,紐約流浪者數量創歷史以來最多,居民住屋負擔亦愈來愈重,皆為他成為市長後首要處理任務。艾維樂舉例一旦當選,將設定房產稅每年2%漲幅限制,同時取消現時「一刀切」徵稅政策,為各類房型訂出不同房產稅稅率,以降低中產家庭負擔。他又建議為市內水費及排污費設上限,推動法案扶持中小企業等。長期在移居聚居的皇后區工作的艾維樂,獲不少亞裔居民如華人、印度裔、韓裔等市民站台支持,但未見重量級政客。由香港移民紐約多年的黃友興,認為艾維樂關心華人權益,聽到艾維樂有意參選市長後,自發跨區為其站台打氣,「艾維樂不是我們地區的議員,但他是社區福利委員會成員,經常提寫法案、撥經費予全市,凡事皆親力親為」。「聯合艾姆赫斯特」(United Elmhurst)主管朱亞薇,過去兩年為地區流浪者庇護中心問題發聲。她表示,艾維樂是其中一位熱心處理流浪者問題的紐約州議員,「他不像其他議員只為選票工作;就算不是自己的選區,他(艾維樂)認為對的就會去做」。除艾維樂外,現時已表態參與下屆紐約市市長初選的民主黨人還包括前紐約市議員Sal Albanese、商人Bo Dietl、社區人士Josh Thompson,以及爭取連任的白思豪。曾於2009年參與市長初選鍛羽而歸的艾維樂,則對自己勝算充滿信心,「看看市民對白思豪的不滿程度,我覺得自已很有機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1/198725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661

【三藩市直擊】亞裔警向精神分裂男開槍警隊再被轟濫暴

1 : GS(14)@2017-01-21 03:36:45

三藩市警隊(SFPD)近年面臨多宗槍擊黑人疑犯的濫暴指控,在美國司法部監督下落實改革,一大新措施是警員執勤時加裝隨身錄影鏡。以為令警員自此審慎行事?惟本月又發生1名亞裔警員開槍擊傷精神病患非裔穆爾(Sean Moore)的事件。警方在受壓下終於公開隨身鏡片段。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公設辯護人辦公室(Pubic Defender)周三首次公開向警方要求的影片。事發在本月6日凌晨約3時半,警方接到海景區(Ocean View)居民舉報指患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鄰居穆爾不斷用頭撼他們家的牆。兩名警員到場後,影片所見,穆爾(40歲)站在自家門外,與警員在相隔鐵閘及一條短樓梯下開始口頭對歭。警員要求穆爾開閘落樓梯領取鄰居對他的禁制令文件,穆爾先拒絕,並以粗口不斷叫警員離開,然後返回屋內。過了一會,穆爾出來與警員再口角一會後,開閘看來是準備下樓梯撿起在樓梯上的禁制令文件,警員即趁機上前朝他臉噴射胡椒噴霧,穆爾則踢警員的臉「回敬」。混亂期間,查姓警員(音譯,Kenneth Cha)即向穆爾開槍,他應聲倒地。有助理公辯律師向本報確認,涉事警員是亞裔。警方表示,兩名警員在事件中均有受傷,而穆爾則嚴重受傷,被送往三藩市總醫院治療後情況穩定,無性命危險。穆爾面臨9項拒捕及襲警等罪名,保釋金額更高達200萬美元天價。而查姓警員正接受內部聆訊。公辯辦呼籲警方撤控,批評警方在事件中非按的「緩和衝突」(de-escalation)控制場面之餘,反而是令場面危機升級的一方。前來聲援穆爾的市民薩利納斯(Oscar Salinas)形容,事件反映警察應對精神病患者疑犯的手法很失敗:「幸好穆爾撿回一命,但如果警員跟足警委會的守則辦事,他根本不應被槍射。他們仍然有改革需要。」薩利納斯也曾向當局建議,警員不應在作供前有機會翻看隨身鏡頭所拍片段。但今次事與願違,查姓警員被揭發是看過片段後才作供,令他大感氣憤。「影片應該上載到獨立的渠道才對,現在是毫不合理,令他們有隱瞞(相機拍不到的)真相機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0/199034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406

Airbnb屋主拒讓亞裔女入住旅遊達人提你訂房有咩注意

1 : GS(14)@2017-04-13 00:23:56

日前一名女子遭到Airbnb房主拒絕入住,理由竟是因為她的「亞裔」身份;誇張情節除了引起民眾議論紛紛,也讓更多人開始注意到Airbnb這個軟體。近年來隨着手機與電子商務的普及,許多人都透過這個新興服務訂房。到底它有甚麼樣的好處、背後又潛藏了甚麼問題?《蘋果》周一也訪問Airbnb愛用者,實際帶讀者了解需要注意的地方。駐紐約記者:陳志豪「我從來沒有遇過這樣的事情,一直以來我也都對使用Airbnb感到很放心」。身為聽力治療師的陳佳岑,本身也是個旅遊愛好者,使用Airbnb已有5年的經驗。她這次從台灣來美國西岸旅遊,也是透過Airbnb事先預定所有房間。對於此次「拒絕亞裔入住」事件,她感到十分的驚訝。她表示自己曾遇過許多屋主,但通常態度友善,就像住在朋友家一樣,從未聽聞這樣的事情。1.深入體驗在地生活「對我來說,Airbnb提供了一個實際體驗在地生活的方式,我非常的喜歡,因為可以深入的瞭解當地文化」。她表示,Airbnb讓人更能有生活在當地的感覺,而不是走馬看花而已。尤其許多屋主都是分租家中的空間,也讓她多了許多跟本地人交談的機會,十分有趣。2.平價住宿選擇多「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附近居住」。陳佳岑表示,熱門觀光區附近的旅館通常十分昂貴,但是Airbnb提供了一個更平價的選擇。「今天我是與幾個朋友選擇荷李活附近的房子居住,這裏十分方便」。她表示自己曾查詢過該區的住宿費用,一個房間最便宜也要價近300美元(約2,340港元),但與友人一起透過Airbnb分租,就省下不少荷包。與她一起前來旅遊的朋友吳思瑩說,「一群人出來玩,這樣租絕對比較便宜,而且晚上大家可以一起擠在客廳聊天,十分開心」。3.相關規定要注意那麼透過Airbnb住宿,又有哪些要注意的事情呢?陳佳岑說,由於Airbnb只是提供媒介服務,所以每個住宿地點的規定都有可能不同,而房客千萬要遵守,否則被加收費用就得不償失。「像我在法國租用的房間,屋主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在離開前把碗盤以及廚房都清理乾淨,不然就會產生大筆的清潔費用」。而有些地方,則是對於訪客來訪的時間與數量都有嚴格控管,「例如晚上11時之後不能有訪客,或是人數不得超過3人,如果被發現也會罰款」。4.清潔度多不如專業旅館除此之外,陳佳岑也建議,使用Airbnb的房客一定要做好心理預備,因為「大多數的房子都不會像旅館那麼乾淨有條理」。以她這次在荷李活入住的房子來說,雖然地理位置很好,房子本身也很漂亮,但是內部的整潔程度卻是有待加強。「到處都可以看得到前面房客居住的痕跡,像是床鋪不平,看得到毛髮......而且沒有任何的沐浴用品,讓我十分意外」。她認為,如果無法接受這些事情,最好還是選擇一般的旅館居住。5.詳讀評價內容「我會詳細的閱讀前人留下的評價,來當作參考的指標」。陳佳岑強調,看評價不能光看分數,留言內容也很重要,因為每個人在意的重點都有所不同;例如若有人留言說「房東的狗又可愛又親人」,這對怕狗的人來說反而可能是惡夢一場。6.檢查房間狀況不可少「我入住的時候,第一件事一定是檢查浴室跟廁所」。由於Airbnb民宿畢竟不是高級飯店,許多小問題往往無法立即維修。陳佳岑建議,一旦發現這些問題,最好儘速與屋主聯絡,除了釐清責任,也可以讓屋主趕快維修。7.與房主溝通越詳細越好陳佳岑說,與屋主頻繁聯繫其實有很多好處,除了可以對房子本身的條件更加清楚之外,也能在某種程度上認識屋主,「像有的人態度很不友善,或是很冷淡,那我可能就不會下訂」。此外也可以避免烏龍情況發生,「我曾經在抵達之後,卻聯繫不上房東,導致無法進門,只因為他不知道我抵達的時間,我最後在門口等了兩個多小時才等到他來開門」。陳佳岑表示,Airbnb提供了許多便利性,但光鮮之餘也有許多問題。她認為此次「亞裔遭拒」只是特例,只要在使用上注意相關的細節,她對這個平台仍然十分有信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12/199881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260

亞裔社會地位低屢遭歧視?心理專家:大半是誤解

1 : GS(14)@2017-04-14 11:12:49

美國聯合航空日前為讓自己員工上機,強拖乘客下機一事,迅速成為全世界都關注的火熱話題。雖然聯航強調他們是透過電腦「隨機挑選」乘客下機,但越南華裔醫生杜成德(David Dao,音)滿臉是血、飽受驚嚇的畫面,還是激起許多人的憤怒,認為聯航根本是「柿子挑軟的吃」,欺負內向老實的亞裔群眾。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事實上,最近美國國內的確發生了一連串與歧視亞裔族群相關的新聞。除了上月一名加州Airbnb屋主因租客的亞裔身份,拒絕讓她入住外,德州大學校園也出現一份抹黑傳單,內容直指中國人沒有道德水準。雖然這些事件都是特例,但已讓許多華人心生不安,擔憂自己的社會地位;部份網民甚至在網上直指:「黃種人就是美國社會階級最低的一群人,不要說白人,也遠遠不如黑人跟拉丁人」。移居美國20年的資深心理學博士張馨方,多年已經幫助輔導很多移民。對於近來許多華人及亞裔族群認為遭到歧視,她也從心理諮詢的角度,發表了看法以及建議。「在我輔導的案例當中,的確有許多人認為自己遭到歧視,因而來尋求心理輔導,但大多數案例都是誤會一場」。張馨方說,新移民往往因為語言障礙、文化因素、以及其他類似原因,而與周遭人產生誤解,「這樣的誤解讓他們認為自己遭到不平等對待,但事實並非如此」。她強調,這種案例在華人圈尤其容易發生;例如許多華人都不擅於表達自我,甚至因為恐懼用英文交談,而不願意與旁人溝通,導致在學校或是工作環境中被旁人忽略,「但平心而論,這並非是一種歧視」。覺得自己受歧視的人,大半有甚麼情緒反應?「每個人反應都不同,因為這與本身的人格特質有很大的關聯性」。但以多數華人來說,一開始多會忍氣吞聲,往往到了臨界點才會忽然爆發出來。這樣的情緒反應對於周遭的人其實也是一種困擾。「因為當下周遭的人並不知道你已經隱忍很久,只會覺得你怎麼突然發飆了」。「悶在心裡裏於處理事情沒有任何幫助」張馨方認為,雖然許多亞洲文化都強調和諧,但這在美國文化中是行不通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向對方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以職場歧視來說,當事人可以要求對方一起去和主管談談。如果是在私下發生,可以刻意將音量提高,引起周遭同事的注意,「這樣不但可以有證人,也是一個保護自我很好的方法」。「特朗普當選之後,政治氛圍的確有所不同,實際發生的歧視案例的確開始增多」。張馨方說,自己日前曾輔導一個6年級的小男孩,「他陳述自己在學校被其他人嘲笑,像是很多人會問他怎麼不打開眼睛,或是用其他針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攻擊他,讓他覺得很受傷」。由於近來這樣的諮詢案例有增多趨勢,張馨方也對於此一現象表達強烈的擔憂。如果自己碰上聯航事件,該如何處理?「心平氣和地保護自己的權益是最好的方式」。張馨方說,在這個案例中,華裔醫生一旁還有很多乘客,他們都可以被視為證人,可以在未來申訴時保護自身權益。「重點是不要有過於情緒化的反應。我們可以引起周邊乘客的注意,讓大家知道我正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她強調,強勢但冷靜的溝通才能在保護權益的同時也保護自己。移民父母又該如何教育孩子呢?「以身作則,不要帶頭歧視其他族群的人其實也很重要」。張馨方表示,即使華人常常覺得自己備受歧視,「但很多父母時常也在無形之中,表現出對其他種族的刻板印象」。例如部份父母可能在看到社會新聞的時候,直接因為疑犯的膚色與族群就做出結論;這種「因為他是某種人,才會犯下這種罪」的態度,常會潛移默化給自己的下一代,無形之中讓孩子產生偏見,因此父母應該盡量避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14/199901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541

暴力趕客 聯航與亞裔醫生和解

1 : GS(14)@2017-04-29 23:41:15

■杜成德遭暴力趕離機艙。



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為盡快平息本月初的暴力趕客落機風波,繼提出10項相關政策改革後,又跟被趕乘客、美籍亞裔醫生杜成德達成和解協議,但未有透露賠償金額。杜成德的代表律師德梅特里奧前日發聲明指,「聯航已為事件負上全責,並未企圖歸咎其他人,包括芝加哥市政府」。他表示,並無計劃向芝加哥當局提出訴訟,而聯航合作夥伴、負責營運涉事班機的共和航空(Republic Airways)則在和解協議範圍內,毋須為事件負責。


黑人如廁被達美趕落機

聯航發聲明形容這是一宗不幸事件,對雙方能達成庭外和解感到高興,期盼日後繼續作出改善。芝加哥市長辦公室和航空部門拒就和解作出評論,涉事三名航警至今仍被帶薪停職候查。事發於本月9日,聯航一個航班要求4名乘客讓出座位予職員乘搭,但無人接受,機員要求警員強行將已入座的杜成德拖下機,最終血流披面。事後,航空公司慣常的趕客做法備受關注。本月18日,美國一名39歲黑人男子乘搭達美航空,登機後起飛延遲期間要求上廁所,但遭機員拒絕,最終他忍不住衝入廁所。惟如廁後他被機員要求下機,更須接受警方盤問。達美事後未有道歉,僅賠償部份機票錢,強調乘客須絕對服從機員指令。路透社/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9/200054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911

亞裔女導把遭性侵經歷拍成電影:面對創傷才能癒合

1 : GS(14)@2017-04-30 15:20:56

第33屆洛杉磯亞太影展(Los Angeles Asian Pacific Film Festival)周四在美國荷李活隆重揭幕。這個盛會吸引許多專業電影人齊聚洛杉磯,希望能將優秀的亞裔相關作品介紹給更多人知道。周五《蘋果》專訪3名來自不同背景的亞裔女性導演,看看她們如何用不同的手法與角度,來詮釋她們眼中的「亞裔眾生相」。而其中一位導演是將自己遭到性侵的黑暗過往拍成電影,希望其他受害者也能面對創傷,讓傷口癒合。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在的士裏,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階級以及界線,都會瞬間被消彌」。《Taxi Stories》的導演楊文穎(Doris Yeung)出生於美國、成長於香港,也曾生活在北京。楊文穎認為,不管身處何方,她發現的士總能提供一個非常微妙的空間—不論乘客與司機原來的社會階級、貧富差距、以及教育程度有多大,在乘客上車的那一瞬間,似乎都變得人人平等。「因為只會有一面之緣,所以在車內,大家都會很自然地剝下社交的那層面具,表現出最真誠的想法」。楊文穎表示,自己會有這樣的創意,其實源自於一則朋友的Facebook貼文,「當時那個朋友從同志酒吧走出來,的士司機就直接問他想不想一起做那件事情......就是發生性行為,我當時就覺得這個東西太有趣了,想拍個電影來探討這樣的現象」。那為甚麼會選擇香港、北京、雅加達這三個截然不同的地方呢?楊文穎說,「香港發展得很早,環境已經很成熟。北京雖然在過去20年發展得極快,但是仍在共產體制下被統治;至於雅加達(印尼)則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國家,貧富差距極大」。她表示,這三個地方個表現着不同的文化,特色也十分鮮明;就好像的士般,相同的平台之中,卻有着經濟與文化等不同的變項,是說故事很好的組合,她認為這樣的敘事手法,能讓觀眾看到亞洲不同的脈動與生命力。當楊文穎用串連不同的場景來讓觀眾看到亞洲文化的不同面向,Angie Wang的《Cardinal X》,則是血淋淋的把自己的傷心過往交給觀眾。這部電影以半自傳式的方式,陳述Angie年輕時所歷經的一些掙扎與不堪,甚至包含遭性侵害的黑暗記憶。當被問到為何願意透過大螢幕讓大家看到這些片段,率性的Angie表示,「如果我連拍攝自己故事的勇氣都沒有,又有甚麼資格去敘述別人的事情呢?所以操他X的,我心一橫就拍了」。她強調,自己希望透過《Cardinal X》讓大家了解一件事,「那就是唯有面對創傷,才能癒合傷口」。對於近日在台灣引起注目的才女作家自殺事件,長得漂亮、年輕時成績又好的Angie表示自己十分感同身受。「我年輕時的遭遇讓我十分痛苦,當時也接受了非常久的心理輔導」。Angie說,在傳統的亞洲社會中,很多人會把責任歸咎到女性受害人身上,尤其是性侵被害人,但這是非常不對的心態,「當一個人被卡車撞到的時候,你怎麼能說這是她的錯」?她也向大眾表示,「發生在妳身上的事情就是發生了,但這並不影響妳是誰,眾人也沒有資格去評判妳是誰!」Angie說,最好的方式就是去面對事情本身,並找到生命中能支持自己的那些人,「因為每個人都有快樂的權利,沒有人能叫你閉嘴」。如果說Angie與楊文穎各代表着一個年代,大量將成長背景帶入自己的電影之中,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Montreal)的年輕導演Ashley Duong則是用旁觀者的眼睛,觀察一個土地抗爭者的人生掙扎。她所執導的《A Time to Swim》敘述馬來西亞的土地抗爭人士Mutang Urud,在被驅逐出境25年後,重新踏上母國的故事。「每個人對從小成長的家園都有自己的刻畫與想像,但Mutang回家時,卻發現一切都與記憶中不一樣了,那種痛苦是難以承受的」。Ashley說,她可以深切感受到當時Mutang心中的那種衝擊。「尤其看到那些曾經與他同一陣線、一起抗爭土地開發的人,現在卻是張開雙臂、歡迎財團,他的心中五味雜陳」。最令人難過的是,當家鄉的人都認為Mutang在加拿大過着舒服的日子時,他卻在新的「家鄉」沒有發聲的資格。Ashley強調,在美國的亞裔族群時常面對這樣痛苦的自我認同問題,而這都是她希望探討的。三位女性導演,三種不同的敘事手法,但都讓我們看到了每個人心中的不同掙扎與認同。如果你也希望看看這些傑出新銳導演的電影,請上http://festival.vconline.org/2017/schedule/查詢相關時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30/200067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036

開槍打死霸王餐食客亞裔警惹爭議受查

1 : GS(14)@2017-05-13 01:56:21

美國三文治連鎖店Subway三藩市一間分店的店員,上周因拒絕顧客吃「霸王餐」而被刀刺傷。一名亞裔警員制服兇徒時開槍將顧客擊斃,再引來濫暴爭議,他更被指不只一次向疑犯開槍,至今仍繼續執勤。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事發後一周,新上任的警察總長斯科特(William Scott)親自向公眾發放4條關鍵錄像,半百關注警權的市民出席。會上同時亦證實,今次開槍將26歲男子弗拉切(Nicholas Flusche)擊斃的查姓警員(Kenneth Cha,譯音),亦曾於今年1月開槍射傷非裔精神病患男人穆爾(Sean Moore)。那次穆爾被指用頭撼鄰居的牆,查姓警員與同僚上門向他傳遞禁制令,向手無寸鐵的對方噴胡椒噴霧期間遭踢臉,隨即向穆爾開槍,被批評使用過份暴力。而本月3日上午約11時22分,來自得州(Texas)的弗拉切被指走進市場街940號的Subway點了一份三文治,製成後卻拒絕付款,遭店員怒吼「沒錢就沒三文治」。豈料弗拉切許在身上抽出一把刀將對方刺傷,幾名目擊者見狀亦上前制止。這時,兩名軍裝巡警行經時見眾人混作一團,亦見弗拉切持刀傷人,其中查姓警員即向他開了一槍,他當場身亡;店員則頭部被刺傷,目前已經出院。現場片段顯示,整個過程前後僅數分鐘。警察總長斯科特表示,有關問責部門正將兩宗案件獨立調查,目前不評論查警開槍是否合理。被《蘋果》追問警員今次有否按改革指引,在開槍前使用「緩和衝突」(de-escalation),他同樣小心回答:「這些影片公開只是增加對公眾的透明度,但以此作為『證據』去評論警員做法是過早,因現場還有如DNA等的證據有待徹查。」今次亦是三藩市警隊首次於事發後一周就向公眾公開警員隨身攝錄機片段,是斯科特履行提升警隊透明度的第一步。對於Subway事件,市民意見兩極,部份人認為開槍非必要;亦有父親表示女兒也在Subway工作,感謝警員勇救店員;有人亦質疑涉兩單槍擊的查姓警員會否危害公眾安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2/200191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599

亞裔NGO好心有好報政府罕有出錢助置業

1 : GS(14)@2017-05-28 10:38:13

非牟利組織(NGO)雖有社會理念,但要穩住陣腳,講到底還是離不開「錢」字。在三藩市,部份組織近年更因無力捱貴租而遭迫遷。本周NGO界傳出好消息,有數個組織爭取多時,罕有得到政府出部份資金,幫忙購入物業,其中包括知名亞裔NGO,再不用擔心受怕要搬家。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CYC社區青年中心(Community Youth Center)自1970年代成立起成為市內數一數二的亞裔NGO,服務對象及至拉美裔等少數族群。如5歲從廣州移民,在唐人街長大的吳嘉瑩(17歲),剛獲加大洛杉磯分校(UCLA)法律系取錄,望改善家人經濟環境。「我以前從不聽別人意見,直至參加中心的龍舟計劃,要與20人同爬一條船,才知要好好與人溝通。它也教曉我不能放棄的正向思維。」嘉瑩表示,目睹華埠租戶困苦,加上是婦女抗暴力項目的義工,日後希望由司法途徑幫助他人。有份孕育這班年輕人的溫靜婷(Sarah Wan),也是因中學由香港移民的經歷,畢業後投入NGO,一做就廿多年。但今在CYC行政總監這個管理層位置,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她向本報表示,3個中心愈做愈大,應付每日200多人上門使用服務,「加上百多個職員的工作環境下,根本無法每人分配到1張(辦工)枱,十分擠迫。」空間不足,別說擴張服務,能否續租物業也存疑。「在三藩市如不買下中心的物業,NGO長遠很難繼續提供服務。樓價升得這麼厲害,很多NGO已遭迫遷,被業主收回物業轉售或發展。無自己物業是很難想前瞻的計劃,因為太多變數。」她表示,現時得到業主諒解每期只加租約一成,但仍擔心有天要應付市內加到三、四成的水平。政府直接出資協助NGO購置物業的手法在美國不常見。市長李孟賢周五宣布從今年預算案撥款270萬美元(grant,約2,106萬港元),助CYC、救世軍灣景中心、移民組織Portola Family Connections等十多間NGO,幫補購入永久會址或讓他們再自行融資,永續服務。未來兩年給NGO預算則達12億美元(約94億港元),其中有3,900萬(約5%)(約3億港元)是一筆助NGO追通脹的金額,確保財政穩建。不少獲選NGO本來已有籌款,但就差最後這筆錢方能成事。Sarah興奮表示,CYC得到這70萬美元(約546萬港元)作為「種子基金」投資,今終可「扑鎚」買下在亞裔社區的新會址,改善現時中心的設施不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8/200365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318

英勇亞裔編輯挺身助人遭割喉

1 : GS(14)@2017-06-10 12:22:47

在今次襲擊中,倫敦民眾再一次展現義勇精神,守望相助。有影片拍到《每日快報》亞裔編輯何傑夫(Geoff Ho,音譯)被割喉後在警員陪同下按頸行走(圖)的一幕,與他失散的好友到Twitter尋人,終於在網民襄助下得知他在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何在facebook指自己當時見有保鑣遭兩人圍斬,以為是打架,看不過眼上前干預,自己卻受了傷。友人指他有習武,經常抱打不平。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司機指,當時他駕駛的士時,忽然見到三名兇徒拿着長刀,隨機地攻擊附近的途人,隨即將車駛前,嘗試撞倒兇徒,由於現場途人眾多,他大叫提醒眾人走開避險,「我差點撞上其中一人,但他及時閃到一旁,然後三名警察追向他」。襲擊發生後,倫敦亦有居民效法曼徹斯特民眾早前恐襲後的義舉,紛紛在社交網發起互助行動。大量網民在Twitter表示,如果因為恐襲封路無法回家,可以聯絡他們暫住一晚;也有網民提供免費載客服務,幫助現場民眾回家。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星期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5/200449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566

槍殺3同事 UPS亞裔司機自轟亡

1 : GS(14)@2017-06-18 21:44:53

■民眾疏散時高舉雙手。路透社



美國加州三藩市聯合包裹(UPS)一座貨運中心前日發生槍擊案,一名亞裔貨車司機疑因工作糾紛,開槍殺害三名同事後自轟身亡。



■荷槍實彈警員到UPS辦公室戒備。路透社

三藩市警方證實槍手是38歲姓林的UPS司機Jimmy Lam,警方外洩通訊指他是亞裔員工,也有報道指他是華裔或越南裔。目擊者指,在當日早上一個會議上,槍手走向同事路易(Benson Louie)並開槍把他殺害,房內的職員馬上四散,這時槍手再轟中另一受害人Wayne Chan的背部,然後上前把他擊斃。第三名死者勒菲蒂(Mike Lefiti)則在逃到街上後被槍殺。目擊者表示聽到有人「快速地連續開出」約八下槍聲。警員其後趕到現場把槍手包圍,對峙期間他自轟頭部身亡,過程中警員沒有開槍。另外兩名UPS職員在事件中受傷,已經出院。警方在現場找到兩支槍械,其後搜查了槍手的住所,但未證實他的行兇動機。有警員透露他有精神病紀錄,卡車司機工會指他曾投訴嚴重超時工作,有同事稱他行兇目標是一名經理。鄰居稱槍手沉默寡言,對他的行徑感到心寒。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6/200577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8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