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揭發社會不公義 多人遭秋後算賬 議員促立法保護告密者

1 : GS(14)@2017-01-04 23:05:20

■港大前助理教授王凱峰因告發楊丹論文涉造假後被解僱。



【本報訊】10年前舉證政府干預學術自由的教院前校長莫禮時不獲續約、早年揭發免費電視牌照風波非「3揀2」的伍珮瑩遭解僱、去年揭上司學術造假被港大踢走的助理教授及告發昇達違規排污遭解僱的職員,反映告密者一直沒法例保護。有立會議員擬提交草案,立法保障告密者及公眾利益。記者:馬志剛



港大化學系講座教授楊丹,去年被告密者(Whistleblower)揭涉用問題數據撰寫研究論文,經港大調查證實有人造假,卻無人要負責。惟獨接手研究楊丹實驗成果,揭發事件的時任助理教授王凱峰卻「冇得留低」,在港科研之路未知能走多遠。



楊丹

王凱峰:猶如前途自殺


王不滿港大告密機制落後,必須實名舉報以致招來報復,一度接獲校方解僱信,更遭楊丹拒諸實驗室門外,要到圖書館甚至咖啡店指導學生做研究。港大雖最終撤銷解僱,但他不滿校方處理手法,質疑他為私利而舉報,遂自行辭職明志。王留學美國多年,擁高學歷和豐富研究經驗,曾任私營機構高級科學家,3年多前回流香港。原有資格申請長期合約職位。他慨嘆在港告密猶如「前途自殺」,多次在其他大學面試亦因此事止步,幸得同樣痛恨造假的學者賞識,現已轉到浸大,但仍只能任合約制教席。他批評香港在保護告密者方面極為落後,認為有必要立法,以保社會監察之效。除前途堪憂,更可能招來官司。民航處新空管系統問題多多,近日有人員外洩「鬼機雷達圖」,民航處堅稱系統小問題要求警方介入調查資料外洩。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直指報警形同滅聲,認為告密只為公眾利益,反遭秋後算賬並不公平。他說即使警方介入調查,近日仍有消息傳出,「知道有問題唔出聲,出咗事過唔到自己良心」,有必要立法保護良心人員。倡議立法保護告密者多年的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指現今社會角色分層化、專業化,不少範疇涉公眾利益的重要資訊只由少數專業人士掌握,一旦揭密易暴露身份,若無法例保護,無人再敢挺身提出證據,公眾利益難受保障,傳媒亦因缺乏證據無法報道,損公眾知情權。


梁繼昌盼涵蓋公營機構


公專聯立法會議員梁繼昌早前草擬《2016年公共利益披露條例草案》,旨在保護因公眾利益而披露資料的僱員,讓僱員毋須承擔任何民事責任、禁止僱主解僱或歧視,及法院可指令僱主向受害僱員作出賠償或補救措施。涉及食安、建築物及環保等範疇的條例都適用。梁形容香港大幅落後於國際管治和立法趨勢,可惜草案未能趕及在上屆立法會處理,今年中會再提出。他又說,受《基本法》所限未能涵蓋政府和公營機構,但長遠有此需要,並已將外國審議時具爭議性的「刑事責任豁免」暫時除去,期望爭取支持盡快通過法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03/198849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174

麥明詩質問「打人坐監不公義?」

1 : GS(14)@2017-02-19 13:59:42

■麥明詩就七警案的判決在網上質問:「點解打人後要坐監係不公義嘅?」。資料圖片



十優劍橋港姐麥明詩一向關心時事,對七警毆打公民黨成員曾健超一案前日被判罪成,眾被告獲判入獄兩年一事十分關注。麥明詩在facebook網頁分享報道,報道中訪問了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陳祖光對判刑感到「非常驚訝且難以接受」,又認為司法判決不公道。而麥明詩在網頁留言:「點解打人後要坐監係不公義嘅?」同時寫了「真心唔明」、「一個人嘅說話唔代表所有警察」、「無論邊個打邊個都應負刑責」及「法治」等標籤。但有網民出言不遜:「關你X事咩?」有家教的麥明詩回覆:「香港嘅事,當然關我作為香港人事。」



■林作認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資料圖片

林作:警員加刑

本報找過有大律師資格的林作,他以短訊回覆對判刑看法:「警員跟其他人一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判有罪,即使有強力求情理由,也還是要按照法律被判刑。更何況作為警員犯罪,其實有aggravating factors(加重刑罰的因素)。」日前宣佈懷孕三個月的孫慧雪,前日突然於fb寫道:「大家對七警案判決有何睇法?先唔追究邊個對錯,只係睇到一個社會,警員同市民形成對立局面,對香港來講,真係唔係一件好事,事件繼續升溫,對香港嘅未來真係好擔心!」即被網民群起叫她收聲。採訪:王梓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219/199327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019

滴滴出行擬競投專營的士業界斥不公

1 : GS(14)@2017-04-06 07:40:02

■有的士業團體認為,專營的士計劃是大財團欺壓。 資料圖片



【本報訊】政府早前建議推出600架專營的士,分3個專營權供業界競投,《明報》李先知專欄引述消息指,內地滴滴出行近日接觸業界,為競投本港專營的士「摸底」,不過有的士業團體認為,政策並不公道,專營的士計劃是大財團欺壓,現時正關注事態發展。專欄指,滴滴出行此舉,一來關心港府推動專營的士是否成功,尤其早前的士業界成立了「撤回的士專營權大聯盟」,曾有的士堵塞立法會及政府總部一帶道路的行動,二來了解香港有哪些公司有興趣競投專營的士,以評估自己勝算。滴滴出行發言人向本報回應時,並無否認向業界「摸底」競投專營的士的傳聞,並指公司紮根香港多年,致力提升本港的士服務質素及司機收入,對政府政策走向關心是自然的事。滴滴打車2015年與快的打車合併成為滴滴出行,並於去年8月收購Uber中國品牌,獨霸中國「call的」市場。


首筆投資料至少過億

據了解,政府將會視乎議員及公眾意見,落實專營的士計劃細節,並於今年6月發表《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報告進展,如無極大爭議,來年草案可交立法會審議,屆時需兩個月至一年時間研究立法草案。付諸表決後,法例短時間內將會生效,意味專營的士有機會2019年才會面世。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會長吳坤成質疑,現時多間的士行包括星群、珍寶及派的等均有計劃提供優質的士服務,但政府推專營的士,引入大財團與的士業競爭並不公平,有機會令近1.8萬架的士被邊緣化。他稱反對專營的士推出「原則上與的士牌價無關」,只是擔心專營的士「冚埋嚟」,影響業界營運。有業界粗略統計,專營的士首筆投資金額至少過億元,一般車行無能力承受。的士牌價雖由去年6月的590萬低位,累升11%至今年3月底的660萬元,但若在2015年高位725萬元接火棒的買家,持牌至今則跌了9%。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6/199812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367

樂視體育:已融資但不公布

1 : GS(14)@2017-05-20 09:43:51

【明報專訊】正當市場傳出樂視進行大規模裁員之際,樂視體育原來一邊「撲水」,公司於本周一(15日)簽訂新一輪融資,惟樂視體育行政總裁雷振劍表示,不會公布新一輪融資的任何細節。

樂視體育於2015年及2016年,分別進行了A輪及B輪融資,當時均有公布融資細節,不過,在A輪融資中領投的萬達集團目前已經全面退出,馬雲旗下的雲鋒投資亦已經出售了大部分股份,持股跌至不足4%。樂視體育曾就投資者接連減持向內媒作出回應指,萬達於2015年已將股份轉給了內地首富王健林之子王思聰的普思投資。 至B輪融資時,普思與雲鋒有少量減持。

傳大裁員 削七成員工

樂視本周四始傳出大裁員計劃,據內媒報道,涉及樂視網、樂視控股、樂視體育等多間樂視系公司將裁走高達七成員工,即由700人削減至200人。

另外,樂視控股的市場品牌中心亦將減少七成人手,由100人大減至30人;樂視網則裁員一成。樂視影業、樂視致新等則暫時未有裁員計劃,後者更傳將增聘人手,惟樂視至今對一切裁員消息未有回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63&issue=201705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702

首置盤或市價四折出售 黃遠輝倡不設入息下限 公屋團體斥不公

1 : GS(14)@2017-09-17 13:45:31

【首置盤】【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提出港人首次置業上車盤,供收入超出申請居屋上限的香港年輕家庭購買。身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的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估計,首置盤售價可能是市價的一半,甚至更低,又認為申請人入息不應設下限,現時合資格的白表人士亦可申請。有公屋團體批評,項目是為居屋之上的「夾心階層」之設,售價及申請人入息限額理應較居屋高。記者:鍾雅宜



黃遠輝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指,港人首置上車盤主要以申請家庭負擔能力定價,有理由相信價錢比以市價7折定價的居屋更低,因近年樓價升幅大,但家庭入息中位數升幅不多,房委會曾評估過單位要定於市價一半,夾心階層的市民才買得起。若樓價再升,粗略估算要以市價的四成半甚至四成,市民才負擔得起。他認為首置盤因應選址出現地區價格差異,新界區售價肯定應比市區低,政府應訂立售價差距的準則。


防炒賣 或只可回售給政府


林鄭日前透露,首置盤是針對收入超出申請居屋上限的本港家庭。有消息指,入息限制將定於居屋入息上限的約5.2萬元至7.2萬元。但黃遠輝指難以定出入息下限,相信上車盤只會定出入息上限,現時符合居屋資格的白表申請人應可申請,亦不應設年齡限制,否則會有不公平情況。黃遠輝指,上車盤定位是「私樓之下、居屋之上」,需制定轉售限制防止炒賣,最有可能是只可以回售給政府,再由政府轉售予合資格申請人,此做法風險較低,但申請人要考慮日後轉售單位時不能享受到樓價上升的好處。


發展商擁千公頃未發展地


黃指若興建上車盤而不會觸及現有公營房屋用地,很大機會要透過新方式提供,公私營合作是可考慮方案。據消息引述,政府曾初步估算,發展商持有但又因補地價、基建不足等原因暫未發展的土地,約有1,000公頃,不少屬新界農地,有可能作為首置盤用地。公屋聯會主席王坤則認為,首置上車盤主要對象是收入超出居屋資格的「夾心階層」人士,若不設收入下限而供居屋申請者購買,「居屋已經幫緊呢班人(白表人士),如果首置上車盤都畀埋佢哋買,咁買唔到居屋嗰班(夾心階層)咪會好嘈?」他認為上車盤入息限額應高於居屋,單位售價或質素亦應較居屋高,又指各方有不同說法,「似乎政府內部都未傾掂數」。身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的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認為,計劃「幫到人上車,但可能流動性較低」。他建議單位應以負擔能力定價,但因轉售限制比居屋更嚴格,故售價較居屋低亦合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908/201462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996

港鐵招標項目 維持不公布中標條款

1 : GS(14)@2018-04-26 12:24:27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6418&issue=20180426
【明報專訊】日前市建局公布,跟隨政府相關土地招標政策,將公布標價及投標發展商和其母公司外,並會在完成簽訂有關項目發展協議後,及以不記名方式公布落選標價。同樣以招標形式出售項目的港鐵(0066)回應指,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一向不會公布招標項目的中標條款,因為項目條款不單涉及投標金額,還包括其他財務、技術上等商業敏感資料,招標性質與政府出售土地或巿建局重建項目的招標安排可能不同,因此現階段沒有計劃改變做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2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