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股民爆炒A股,泡沫比較明顯,我當時也很擔心我們的員工,因為很多人已經變得貪婪。我曾提醒過幾個懷有錯誤投資理念的員工,其中有人投資了某個在港股被爆炒但嚴重缺乏業績支撐的公司,雖然他是個人炒股,但也被我好好批評了一通。另一方面,有的員工堅持複星的價值投資理念,沒有參與A股的爆炒,也被老婆罵了,說錯過了太多的投資機會。”
在經歷了A股和H股市場這幾天的大波動後,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7月8日出面向員工分享他對目前市場的看法,在股市暴跌,市場充滿一片恐慌的情況下,郭廣昌稱:“你也許貪婪過,也許恐懼過,現在應該勇敢一點。”
“你如果不敢在別人貪婪的時候變得恐懼,就沒有資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變得勇敢。貪婪與恐懼相輔相成,當整個市場都在狂歡,都在縱情貪婪的時候,我們應該非常小心,要有恐懼之心。”郭廣昌指出,而今天,當市場一片恐慌的時候,價值的地板已經很堅實。這個時候,我們反倒應該勇敢起來,與市場“反向共舞”,“這就是我之前所說的,‘站在價值的地板上與泡沫共舞’”。
郭廣昌並不主張投資股票時透支自己的信用能力,他強調:“如果今天你還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這是一個好的機會。中國A股跌到這個時候,投資的機會已經浮現;H股、中國概念股的機會更多。當然,我本人和複星董事會對我們自己的股票更是充滿了信心。”
值得註意的是,從7月6日開始,複星控股已經連續三天增持了H股上市的複星國際(00656.HK)的股票,三天的平均價分別為15.029港元,14.23港元,以及13.24港元。據記者了解,大股東仍將根據市場情況,不排除進一步增持的可能性。
複星國際(HK.00656)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丁國其也透露,目前複星已在積極關註被市場錯殺、被低估的優質股票,主要留意醫療健康、快樂生活、消費類、金融等行業,股市低迷對複星來說是天賜的入市良機。
而對於希臘危機對複星的影響,丁國其指出,複星葡萄牙保險公司沒有持有希臘的任何債券。而複星擁有的希臘品牌Folli Follie,受惠於過去複星積極推動其到中國發展以享受中國市場成長的戰略,目前大部分的業務都位處亞洲特別是大中華地區,在希臘的銷售比例非常低。
以下是郭廣昌分享的幾個觀點:
第一,如果你在熊市的時候表現得很勇敢,在牛市的時候就不會貪婪。如果你在牛市的時候很貪婪,也很難在熊市表現得勇敢。
第二,股市到了這個地步,A股、H股都出現不少很有投資價值的股票。
第三,複星集團本身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對改革帶來的紅利、中產階層的崛起等經濟發展的動力都非常有信心,目前的下跌反而是增持中國未來新興產業的好機會。
第四,複星集團今天已經增持複星國際股票,也希望我們的員工對自己的企業滿懷信心。我們要對A股、H股有投資價值的藍籌有信心,對國家未來有信心。現在是變得勇敢的時候了。
港股7月8日剛剛經歷驚心動魄的一天,恒生指數曾跌2138點,是有史以來點數最大的跌幅,令多名市場人士心驚膽戰,在娛樂圈人稱“女巴菲特”的趙薇在此次港股暴跌中,也損失慘重,光阿里影業(01060.HK)和瑞東集團(00376.HK)兩只股票就在3天之內讓趙薇的賬面損失達到了36.33億港元。
就在港股遭受暴跌時,阿里影業的股價也在瘋狂下挫,自7月6日以來,阿里影業的股價就開始不斷下挫,直至7月8日,阿里影業的股價曾一度跌至1.38港元,這一股價相比2014年12月,趙薇及老公黃有龍在場外斥資以1.6港元的平均價還要低14%,最終阿里影業收報1.69港元。
根據港交所資料,趙薇持有阿里影業共16.74億股,占已發行百分比7.96%,如果以收市價計算,趙薇本周三個交易日內,賬面虧損達到14.73億港元。
2014年12月20日,趙薇及老公近30.88億港元,買入阿里影業9.18%的股份,就在4月底港股大時代來臨時,趙薇以3.9港元的價格,減持了阿里影業2.56億股,單筆凈賺5.888億港元。
除了阿里影業,趙薇夫婦今年5月,還攜手馬雲入股了另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瑞東集團(00376.HK)。記者曾粗略計算趙薇夫婦持有瑞東集團的持股量,大約3.6億股,而根據收購協議,趙薇夫婦的買入價為2港元,瑞東集團在炒作最瘋狂時股價曾達到25港元,讓趙薇夫婦賬面獲利達到83億港元。
然而,在港股最近大幅下挫的情況下,瑞東集團的股價也隨之跳水。瑞東集團在這三個交易日的股價表現也非常不理想,股價下挫39%,也令趙薇夫婦的賬面虧損達到21.6億港元。
如果連趙薇都在虧損,那麽港股的散戶接下來應該怎麽辦?
時富證券聯席董事鄧建初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如果到了現在這種時刻,已經持股的投資者就不要再跟著一窩蜂賣出股票,目前香港的整體市盈率為9.7倍,有很多股票已經跌過頭,浮現了它的真正價值,在這種時刻通常會有價值投資者開市入市,所以投資者可以先等待反彈,再擇機出逃。
君陽證券行政總裁鄧聲興則建議投資者保持冷靜,即便要沽貨、斬倉都不要挑現在,因為通常在人踩人、非理性拋售的時候斬倉沒有意義,股市跌倒某個水平,反彈和趁低位吸納的人就會出現,只要持有優質股票,就不需要盲目沽。
匯業證券策略師岑智勇對記者稱,如果等到現在才斬倉,一定會受重傷,如果沒有融資炒股,可以等一等,待輕微反彈後再考慮出貨。
昨日,國際原油價格連續第三日上漲。布倫特10月原油期貨價格漲4.10美元,漲幅達8.19%,報每桶54.15美元。WTII 10月原油期貨漲3.98美元,漲幅8.80%,收報每桶49.20美元。
三日之內,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的累計上漲金額均超過10美元,漲幅超過24%。WTI油價創下15年來最大三日百分比漲幅。
但值得註意的是,雖然WTI原油價格與上月24日創下的五年最低價格38.24美元相比已有回升,但仍然處於歷史低位,與2014年7月高峰時期的95美元還有很大差距。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油價上漲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美國政府降低了對原油產量的預期。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網站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美國平均每天生產940萬桶原油,比原先機構的預期要少13萬桶,這意味著全球原油供求可能比預期更快地實現平衡;二是OPEC在最新一期的公報中表示,對當前的低油價形勢感到擔憂,將與其他產油國談判討論市場問題,並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協商原油的“公允價格”。OPEC同時預計,2016年原油需求將利好原油價格。
還沒來得及抄底,原油就暴漲了。但是也有分析認為,原油的這種暴漲可能並不會持續。花旗銀行對原油價格的走勢就表示不樂觀。今日早間,花期銀行研究員在一份郵件報告中評論道,油價此次急漲不是基於基本面的好轉,而是受OPEC帶來的情緒驅動。接下來原油價格還將繼續下滑,並有可能在年底之前再次刷新年內低位。
高盛分析師Damien Courvalin在昨日的報告中稱,近期油價仍將維持在低位,也就是高盛之前預估的45美元左右。“美國鉆井數量下降對原油產量的影響有滯後性,而且未來美國的產油量走勢並不明朗;全球原油產量仍然供過於求,因為OPEC產油國和美國之外的非OPEC產油國正在增加產量。”他認為,直到2016年下半期油價才可能達到新的平衡點。
今日早間,WTI與布倫特原油價格均下跌,截至上午10點40分,分別下調3.05%和2.71%,報47.69和52.66。
9月25日,iPhone 6s全球首發開售。據悉,此次全球12個首發市場中,由於時差關系,中國市場成為較早開售的地區之一,領先於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首發國家。蘋果此前曾表示,預計正式開售後,首個周末的新機銷量有望超出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去年創下的1000萬部銷售紀錄。
此次iPhone 6s與iPhone 6s PLUS兩款機型,分別為深空灰、銀色、金色和玫瑰金四種顏色,以及16GB、64GB、128BG三種配置。在共計可搭配產生的24種選擇中,新增色系玫瑰金成為最大亮點也最受購買者青睞。據了解,目前包括北京、深圳在內各大黃牛渠道中,玫瑰金的報價比其他顏色型號要高出一截,普遍加價區間在800至2000元不等。
從25日北京零售店現場情況來看,早上7點起,北京三里屯蘋果零售店門前已有果粉排隊等待入店。在三大運營商營業廳等銷售渠道,有果粉表示從昨天淩晨一點即在店外等候。此外,海外市場方面的信息顯示,包括悉尼蘋果專賣店等地再現果粉排隊景觀,隊伍中甚至還有“機器人”出現。看來果粉威力依舊強大,蘋果攬粉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毋庸置疑,蘋果iPhone6s系列成為了近來最受關註的機型,當然這也與蘋果產品體驗優秀分不開關系。那麽iPhone6s/Plus到底有多火呢?據Foursquare估計,僅僅在剛過去的周末兩天iPhone6s就有可能銷售出1500萬部。
Foursquare首席運營官傑夫·格盧克上周五在博客網站Medium上發表博文稱,“如果把Foursquare的行人流量與蘋果的銷售數據繪制在一張圖表中,就會發現它們兩個的圖形非常相近。”
根據上述分析,Foursquare預計在iPhone6s和6sPlus上市的首日,蘋果零售店的客流量較之前數周提升了三倍以上(漲幅為360%),這也就意味著iPhone6s和6sPlus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的銷量能夠達到1300萬部至1500萬部,打破蘋果銷售記錄。Foursquare在去年也曾發布了一份類似報告,稱iPhone6和6Plus的上市,讓蘋果零售店的客流量增長了330%。蘋果隨後宣布,iPhone6和6Plus上市首個周末銷量達到創紀錄的1000萬部。
與以往零售店購買景象的火爆程度相比,此次iphone6s的發售並沒有出現想象中人擠人的恐怖畫面,但這並不代表銷量不好,更不妨礙6s創蘋果銷售紀錄。蘋果采用的分時段預約取貨方式,大大避免了往年零售店門前百米長隊的情況,也緩解了饑餓營銷可能產生的不穩定因素,消費者可通過多種渠道輕松預約購得“腎品”。
就蘋果公司而言依舊秉持其一貫做法:在時機適當時報喜,否則就沈默不言。目前,想要準確預測出蘋果產品的銷售量,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能否真創下紀錄,咱們就走著瞧唄。
綜合來源:北京青年報、新華網、騰訊科技
據廣東省紀委消息:經廣東省委批準,潮州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湯錫坤因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1954年10月生的湯錫坤是廣東饒平縣(今屬潮州市)人,仕途起步於當地,1984年8月起先後擔任饒平縣委常委,縣財辦主任、常務副縣長,饒平縣縣長等職務。
1991年,原汕頭地區(類於地級行政機構)一分為三,即現在的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1992年11月後,湯錫坤擔任潮州市副市長,其後十余年時間先後擔任潮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潮州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等職務。
2005年6月,51歲的湯錫坤擔任潮州市代市長,並在次年1月正式當選市長;2011年2月,退居二線擔任潮州市政協黨組書記,並於次年1月後,任潮州市政協主席至今。
早在一周之前,當地就有湯錫坤被查的消息傳出。有當地人士分析,湯錫坤作為本土幹部,在潮州先後擔任過副市長、副書記、市長等職務,擔任市領導將近20年,在當地可謂盤根錯節,並且湯在當地的口碑不佳。湯錫坤被查後,可能有官員陸續被牽扯出來。
湯錫坤也是連續三天來廣東省被查的第三個地市領導。此前27日,廣東省紀委發布消息,肇慶市原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惠祥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28日,廣東省紀委發布消息,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羅錫平因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中國央行7月26日發布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稱,當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
鑒於今日到期逆回購量為750億元,故今日逆回購投放後,周二單日凈投放資金1050億元。25日、26日央行分別進行1300億、1500億逆回購,凈投放資金1000億和700億,央行連續三天實現凈投放資金2750億。
中信證券明明團隊分析認為,近日資金面呈現偏緊格局,14天回購利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倒掛現象引起關註,實際上這是央行轉入價格型調控,同時貨政操作取向中性穩健下,資金面和資產價格的相應反應。
展望未來,一方面投資者須多加防範如季節性因素、季末考核問題、財政繳稅以及債市需求過熱等帶來的資金面幹擾;另一方面,當前資金成本與債市收益率倒掛現象正是債市過熱、投機情緒加大、價格泡沫出現的佐證,投資者須謹慎防範收益率過快下行後的利率風險。基於此,我們認為在貨幣政策中性穩健、宏觀經濟基本面穩健向好下。
搭乘著藍籌股輪番上漲之風,近日分級基金也成了資金搶籌的對象。不過,8月16日、17日金融股、地產股相繼回調,市場人士又重新開始審視分級基金自帶的杠桿風險。
與此同時,監管層對分級基金的風險問題也格外重視。分級基金暫停發行歷時已有一年,即便是去年趕上末班車的10只深交所分級基金,現在僅存的分級基金只有建信中證申萬有色金屬一只,且它的A/B份額均未能上市交易。其他9只基金3只清盤,6只轉成了LOF基金。
又一輪分級行情
盡管藍籌上漲盛宴暫時停歇。但前幾日的“金三胖”及地產股讓人印象深刻,與之相關的分級基金的上漲幅度則更為強勢,再度漲起漲停潮。
眾所周知,分級基金母基金對應著A、B兩類子基金份額,A份額代表著穩健風格,B則代表著激進風格。在藍籌暴動的時候,金融指數、券商指數、地產指數等漲幅均達到了3%以上,而與這些題材相關的一些分級B杠桿倍數均超過了3%。這些B順勢漲停。8月15日,15只分級B漲停;截至16日,房地產B(150118)、地產B端(150208)兩只房地產分級B基金實現了連續三日漲停。
不過,這個時候即便B單日漲停,也無數讓A/B的漲停漲幅趕上指數漲幅。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持續上漲,如今大部分分級A出現了溢價情況。當藍籌行情上來的時候,盡管B基金漲停,但分級A波動幅度並不大,這就造成了一些分級基金整體上出現了溢價。8月16日,多只分級基金溢價率超過了3%。其中華安300分級溢價率3.83%;浙商300分級溢價率達到4.07%;招商商品分級溢價率為3.83%,而在此前一天它的溢價率高達4.59%。
溢價率高企也給一些投資者帶來了“商機”。以華安300分級為例,鑒於場內申購費率為零,持有一年以內贖回費為0.5%,若之後的幾天行情不發生波動的話,場內申購華安300然後分拆A\B份額二級市場賣掉,就可以實現約3.5%的收益。
套利盤賣出分級B
如此收益,套利軍團怎可錯過。
在金融藍籌輪番上漲之時,具有桿杠效應的分級基金遭遇搶籌。截至8月16日收盤,130只指數分級B份額達到724.9億份,相較7月末的678.2億份,足足增長了近7%。而截至8月16日的短短3個交易日,分級基金場內流通份額增幅暴增近15%。其中最大分級招商證券場內流通份額增長了4億多份,國泰房地產規模增長1.6億份,銀華恒生H股ETF也增長了1.2億份。
很快套利基金便有所行動,而套利者一出手,分級基金的溢價率很快恢複常態化。截至8月17日收盤,僅有華安300分級、國富100分級、泰達500分級兩只基金整體溢價率超過2%,分別為6.36%、3.84%、2.17%;此前一天多只溢價率超3%的基金溢價率大幅收窄。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現在溢價率高的分級基金大多是迷你基金,A、B份額二級市場成交量清淡,指數漲的時候,A、B基金也沒有漲上來;指數跌時候,A、B基金二級市場也沒跌下來。
“6%的溢價率又能怎麽樣。”該人士反問記者道,“申購之後要持有三天(T+2),交投清淡沒流動性,最後賣掉A、B份額的最大可能就是掛低價成交,到頭來也未必有收益。”
浮華過後,行情出現調整。8月17日,分級B行情回調,截至當日收盤基金跌多漲少,其中滬深300B(150052)、金融地B(150282)、地產B(150193)、浙商進取(150077)、房地產B(150118)幾只基金領跌,跌幅分別為8.06%、7.83%、7.43%、6.62%、4.82%。從中可見,房地產類B有三只基金跌幅居前。而房地產B此前與萬科A一起連續三日漲停。截至目前,萬科A股價為25.85元,股價仍處於最近8年多來的相對高位。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當前房地產類B一定程度上受萬科A股價強勢推動。倘若萬科A股價面臨沖高回落,那房地產類B的風險也不容小覷。
政策“不買賬”
截至目前,A股上證指數仍停留於3100點上方。未來不確定性因素仍較多。對於低普通投資者而言,不應盲目使用分級基金這種杠桿工具。
去年6月中旬那波股災行情中,分級基金跌停潮湧,引發下折行情致使基民發生巨虧的案例並不在少數。為此,去年,證監會叫停了分級基金新產品註冊,並表示正在研究有關政策。當時待批的共有191只分級基金至今都未通過審批。
即便是趕上末班車,最後一批成立的10只深交所分級的命運依舊多舛。其中,中融中證白酒、銀華中證一帶一路、銀華中證國防安全三只分級基金已清盤;國泰國證新能源汽車、融通中證大農業、鵬華中證醫藥衛生、交銀環境治理、信誠中證基建工程、前海開源中證大農業均已轉換成LOF基金;唯一一只僅存的建信中證申萬有色金屬分級基金時隔一年,目前A\B份額仍未上市。
暫停發行一年後,分級基金熱度大降。近日更有坊間傳言稱,監管層已經表態停止發行分級基金。對此,有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基金行業人士稱,目前的分級基金機制還不健全,即便監管層真的表態停發產品也情有可原。監管正在正本清源,只有理清和解決分級基金的機制問題後,才有可能向市場發行合適的產品。
10月13日消息,瑞銀和普華永道13日聯合發布了年度億萬富豪報告《億萬富豪感到壓力嗎?》。報告顯示,盡管當前全球經濟放緩,亞洲的億萬富豪人數仍在增加,2015年每三日便誕生一名億萬富豪,而大部分產生在中國。
該數據庫覆蓋了來自中國內地、法國、德國、中國香港、印度、意大利、日本、新加坡、西班牙、瑞士、土耳其、英國和美國的1400多位億萬富豪的詳細數據,這些市場占據了全球80%的億萬富豪財富。
報告稱,受大宗商品價格通縮和美元不斷升值的影響,全球財富創造速度放緩。盡管2015年新誕生了210位億萬富豪,然而億萬富豪的財富總值卻從5.4萬億美元縮減至5.1萬億美元。在這210位新晉億萬富豪中,113位為亞洲企業家。然而,亞洲仍面臨諸多經濟挑戰。亞洲億萬富豪的財富規模從1.6萬億美元減少至1.5萬億美元。亞洲億萬富豪頭銜流失的人數也遠超歐洲或美國,然而,中國億萬富豪的財富總值增長了5.4%。
2015年中國共有80位企業家位列亞洲新晉億萬富豪之列,平均年齡53歲,近一半來自科技、消費零售以及房地產行業。中國香港和印度分別誕生了11位億萬富豪。
報告指出,世界大部分億萬富豪的財富都是在過往20年中創造的,並增長至過去的7倍。然而,在報告所覆蓋的億萬富豪中,三分之一已超過70歲,合計持有這個群體財富總額的40%。因此,財富向千禧一代的轉移將是全球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財富傳承。
此前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調研公司Wealth-X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超高凈值人群在2015年積累了1,750億美元的新財富。在2015年全球超高凈值人群創造的總財富中,中國所占比重接近四分之三。中國大約有1.2萬超高凈值人群,他們擁有的財富超過1.7萬億美元。
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股市起伏不定,但中國最富有的人群的財富增長了10%。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10日晚從環境保護部獲悉,11日~13日,京津冀區域中南部可能再次出現一次中至重度汙染過程,影響城市可能包括北京、石家莊、保定、唐山、菏澤、太原、晉中等城市。
而在此之前的11月2日~5日,東北、華北地區持續出現重汙染天氣過程。10月25~26日,京津冀中南部地區部分城市同樣出現了中到重度汙染天氣。
據環保部介紹,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當日會同有關專家對未來一周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大氣環境形勢進行了分析研判。分析認為,11日~13日,京津冀區域中南部可能出現一次中至重度汙染過程,影響城市可能包括北京、石家莊、保定、唐山、菏澤、太原、晉中等城市。
14日受冷空氣影響,汙染形勢略有緩解。15日後半日至17日,京津冀中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地區可能再次出現中至重度汙染過程。18日,受新一輪冷空氣影響,區域擴散條件自北向南逐步好轉。
在環保部10日舉行的專題會議上,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表示,要加強預警預報能力,切實落實預警方案,確保各項應急措施落實到位。
陳吉寧說,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交通格局等決定了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要正確認識當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認真研究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堅持問題導向,完善措施機制,攻堅克難,不斷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陳吉寧說,今冬明春是大氣汙染防治關鍵時期,要提高預警預報能力,統籌謀劃,細化預警方案,不斷總結、提升重汙染天氣應對水平,確保各項應急措施落實到位。北京市要進一步加大重點區域督查力度,精準發力,加強機動車汙染防治,加快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力度,控制重型卡車等移動汙染源。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社會公開,回應社會關切。
本報記者從中央氣象臺了解到,中央氣象臺10日繼續發布霾黃色預警:10日上午,華北中南部、黃淮北部等地空氣汙染擴散條件較差,北京、天津西部、河北中部、山西中部、陜西關中等地有中度霾,北京南部、河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重度霾。但受弱冷空氣影響,10日下午至前半夜,上述地區的霾天氣將有所減輕。
12日夜間至13日,華北中南部、黃淮北部等地空氣汙染擴散條件將再度轉差。氣象專家提醒,新疆、東北地區的強降雨將給當地交通出行帶來嚴重影響,建議公眾外出時要註意天氣預報,合理安排行程。另外,華北、 黃淮未來三天將有間歇性霾天氣,公眾應適當防護。
21日據中國天氣網消息,中央氣象臺11月21日06時發布寒潮橙色預警:
預計,受寒潮影響,21日至24日,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將自北向南先後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平均氣溫將普遍下降6~10℃,其中,華北東南部、黃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江漢、江南大部、華南北部以及四川東部、重慶東部、貴州中東部等地氣溫將下降12~14℃,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湖北中部和北部、湖南中西部、廣西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可達16℃以上。上述地區伴有4~6級偏北風,東部和南部海區風力有7~9級。
11月24日淩晨,華北平原北部最低氣溫將達到-10℃左右,最低溫度0℃線將位於江南北部,江南南部和華南北部最低氣溫將達到4~8℃。
另據新華社消息,近日北京氣溫將現"斷崖式"下跌,未來三天北京將進入"冰窖模式"。今天午後起,北京的降雪將逐漸結束,雪霽,北風迅速接班,達到四級左右,陣風六七級,刮到身上將刺骨寒冷。同時,本周氣溫下跌分外“狠絕”,呈現“斷崖式”下跌,本周的日平均氣溫將全部在0℃以下,十足十地開啟“冰窖模式”。 具體來看,本周二白天最高氣溫-3℃,夜間最低氣溫-11℃,為最冷一天。下周三和周四也不遑多讓,最高氣溫都是-2℃,最低氣溫均為-10℃。下周二、三的日平均氣溫僅有-7℃和-8℃。本周最低氣溫可能會接近或跌破歷史同期的最低氣溫。
2016年11月21日至24日過程降溫預報圖
2016年11月21日至24日過程最低氣溫預報圖
預計,21日08時至23日08時,甘肅東部、寧夏、陜西、華北大部、黃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江南北部和西部、江漢以及四川東部、重慶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出現8~10℃降溫,其中,黃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西北地區東南部、江漢東部和北部以及河北東南部、湖南北部等地局地降溫超過12℃。上述地區伴有4~6級偏北風。23日淩晨,最低溫度0℃線將位於江漢南部至江淮北部一帶,華北平原最低氣溫將達到-6~-12℃。
防禦指南:
1、人員要註意添衣保暖;在生產上做好對大風降溫天氣的防禦準備;
2、門窗、圍板、棚架、臨時搭建物等易被大風吹動的搭建物固緊, 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
3、應到避風場所避風,通知戶外作業人員註意安全;
4、留意有關媒體報道大風降溫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進一步措施;
5、交通、公安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做好道路結冰應對準備工作。
此外,中央氣象臺11月21日06時繼續發布暴雪藍色預警:
預計,21日08時至22日08時,河北東南部、山東西北部、山西東南部和中部偏南地區、陜西中部、甘肅隴東南部及南疆西部山區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其中,南疆西部山區的局部地區有暴雪(10~15毫米),上述地區新增積雪深度2~5厘米,局地可達8厘米以上。
防禦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雪災和防凍害的應急工作;
2.交通、鐵路、電力、通信等部門應當加強道路、鐵路、線路巡查維護,做好道路清掃和積雪融化工作;
3.減少不必要的戶外活動;
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壓的臨時搭建物,將戶外牲畜趕入棚圈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