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製造業佳 歐股一年新高

1 : GS(14)@2017-01-05 07:58:34

【本報綜合報道】歐股開爐見一年新高。周一乃新年假期,英國與美國,以及亞洲數個主要股市休市。歐元區數據理想,促使歐股周一上揚,歐洲Stoxx50指數昨曾漲0.5%至2015年12月來最高水平。德股昨日曾觸及17個月高位,法股曾創13個月新高。另外,意大利股市昨日曾漲1.5%至去年1月以來最高位置。截至昨晚8時30分為止,法股上漲0.5%,至於德股則上漲0.9%。歐元區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4.9,為2011年4月以來最大增長幅度。歐元昨日先升後跌,截至昨晚8時30分,歐元兌美元跌0.5%至1.047。美滙指數昨日曾漲0.5%至102.69。分析師認為,美元強勢進一步伸延,因市場對聯儲局加息預期高漲,及特朗普擴張性財政計劃或推高美國通脹。由於歐股上揚,意大利、西班牙及葡萄牙10年期國債孳息率昨日曾降8個點子。土耳其伊斯坦堡恐襲後,美元兌日圓昨日曾漲0.4%至117.5,每百日圓兌港元跌至6.6,貼近11個月低位。另外,土耳其里拉昨日曾跌0.4%至每美元兌3.584里拉,逼近去年12月創下的歷史低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3/198848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187

企業投特朗普所好 美「製造」職位

1 : GS(14)@2017-01-15 09:21:35

【明報專訊】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自去年11月初當選後,頻頻向企業施壓,既在推特(Twitter)發功製造輿論,又直接與軟銀、阿里巴巴這些海外商業巨頭談判,並與美國本土的科技界、汽車業等會晤,爭取企業在美國創造就業。一時間各大企業似乎紛紛響應特朗普的「美國優先」號召,軟銀、阿里巴巴、福特、快意佳士拿、豐田、IBM、亞馬遜等(見表)相繼宣布在美國的投資計劃,增聘人手。

明報記者 黃展翹

這些承諾粗略計算,將在未來幾年為美國帶來超過122萬個以上的新職位,為特朗普帶來政治公關勝利。但這些企業的承諾,到底有多少應歸功於特朗普?對美國就業市場又有多大實際作用?

近期向特朗普作出最大招聘承諾的,要數全球最大零售交易平台阿里巴巴。其董事局主席馬雲在本月9日與特朗普會談後,聲言要在5年內助美國100萬小商家和農場,通過其平台向中國和亞洲客戶銷售商品,在美國創造100萬職位。特朗普當日還盛讚馬雲是「偉大的企業家,是世上最好的企業家之一」。有分析認為,馬雲向特朗普承諾就業機會是投其所好,阿里巴巴在奧巴馬執政時期在美國發展受阻,欲與新政權打好關係。就在去年12月,美國政府時隔4年再將阿里巴巴列入「惡名市場」黑名單,使阿里巴巴股價一度受挫。不過有輿論認為,所謂創造100萬職位,不過是讓美國人開淘寶店,與工作崗位的定義相距甚遠。

阿里美發展受阻 增職位打好關係

上月初,特朗普曾與日本電訊巨擘軟銀的行政總裁孫正義會面長達45分鐘,之後孫正義表示其牽頭的科技投資基金將向美國投資500億美元,創造5萬職位。孫正義透露,軟銀計劃投資的對象包括美國初創企業,但未透露投資細節和時間表。《華爾街日報》稱,初創公司通常不會有很多員工,僅投資初創企業很難創造5萬新職位,令招聘規模成疑。分析認為,孫正義向特朗普示好,旨在游說新政權未來放寬監管,以促成其旗下的美國第四大電訊商Sprint,對第三大電訊商T-Mobile的併購。

向配合企業示好 斥GM殺雞儆猴

特朗普的談判伎倆,就是向企業表達「順我者生」的信息,一方面威脅那些將工廠轉移至墨西哥,並向美國進口的美企徵收35%關稅,一方面向配合其政策的企業示好,向將職位留在美國的企業提供稅務優惠等。汽車業是其開刀的主要對象。他本月初發推文,斥美國最大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GM)將墨西哥生產的Cruze房車運回美國銷售,威脅要向其徵收巨額過境稅。不過以上推文似乎沒有多大準繩度。

GM去年有19萬輛Cruze在美國銷售,當中只有4500輛在墨西哥生產。在美國銷售的Cruze主要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廠房組裝。

GM行政總裁Mary Barra是特朗普的經濟策略與政策論壇成員,相信其不會跟特朗普對着幹。外界懷疑只有4500輛車的進口瑣事,是否值得他發推文警告,懷疑他在殺雞儆猴。就在他發推文後不久,美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商福特(Ford)宣布將取消在墨西哥聖路易斯波托西(San Luis Potosi)建造價值16億美元的新廠房,並準備將部分資金投資美國的工場。特朗普曾多次批評福特將生產Focus小型汽車的業務由密歇根州廠房遷往墨西哥的新工廠,並威脅將向福特徵收重稅。福特行政總裁Mark Fields稱,北美洲對小型汽車需求下降,影響墨西哥的生產,市場力量決定了聖路易斯波托西廠房的計劃被擱置,暗示不是屈服於特朗普。

分析:增聘目標僅數字遊戲

美國第三大車廠快意佳士拿(Fiat Chrysler)之後亦宣布將在俄亥俄及密歇根州投資10億美元設廠,強調會創造2000職位。但這似乎也不是特朗普的功勞。快意佳士拿行政總裁Sergio Marchionne表示,有關計劃已展開1年多,與特朗普無關。不少分析認為,企業承諾的增聘人手目標,大多只是數字遊戲,隨時按經營狀况而增減,投資者毋須過於認真看待。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703&issue=201701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686

【紐約直擊】同行一半執笠華人製衣廠老闆盼特朗普重振製造業

1 : GS(14)@2017-01-22 01:55:42

「六十年代,95%服裝由美國生產,依家剩返5%,特朗普做總統梗係希望有改變」,來自香港的Ida,是紐約市碩果僅存製衣廠東主之一,見證美國製衣業興衰。她生產的時裝標榜「Made in USA(美國生產)」,零售價最少數百美元起。對於特朗普即將「登基」,Ida認為是美國製造業重新起步的契機,「如果人人無工做,又何來消費力呢?」駐紐約記者:鄭柏齡紐約市曼哈頓的時裝地區(Garment District),顧名思義是服裝設計、生產中心,在六十年代高峰期,全美95%衣服從這裡生產。在區內與拍檔經營製衣廠的Ida,見證製衣業由盛轉衰,公司規模由80年代坐擁4間廠房,目前已萎縮至一層,員工約50人,專做梳織服飾,「我哋已經算大,全區超過一半同行已倒閉」。隨著訂單往南美、亞洲外移,生意流失,Ida標榜「Made in USA」的製衣廠,近年轉走高檔生意,客戶多為美國名牌如Rag& Bone、Alice& Olivia、Theory等,每件零售價數以百元起計。Ida坦言,由於時裝地區位處紐約市內黃金地段,政府不斷遊說製衣廠搬遷,更給予逾60萬元賠償利誘,以騰出空間改建更值錢的寫字樓、酒店等,但一一被拒絕。「客戶揀我哋,好大原因係方便,可以隨時上嚟睇板、改設計,」無意搬遷的Ida解釋,雖然「美國生產」時裝成本高,但優勢在於起貨速度快、生產具彈性;她舉例,由客戶放下圖樣,最短兩個星期內,製衣廠已能夠生產出近千件衣服,讓客戶提取再送到百貨公司發售,「海外生產一定做唔到」。作為逐漸式微的製衣業老板,Ida希望特朗普可實現「讓美國再次強大」的競選承諾,「做返上去一定會高興;如果工人無工做,邊度有錢買衫?一個國家無可能長期養太多無生產力嘅人」。惟Ida指出,美國消費者已習慣「買平衫」,振興本地製造業需要從進口加稅入手,「當入口衣服價錢同本地生產差唔多,消費者先會買本地貨」。除成本問題外,怎樣補充行業新血,同樣使Ida感到頭痛。現時,製衣廠熟手工人大多為上年紀華人,有意入行的青年不多;她透露,正研究改組聘請來自中南美州的工人,「(中南美移民)要幾多有幾多,但要花好長時間培訓,無華工咁熟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1/199044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476

中國秘密製造「空軍一號」

1 : GS(14)@2017-01-26 07:43:50

有消息指中國正秘密製造國家領導人的專機「空軍一號」,且可能於年內使用,將從之前以運輸功能為主,變成兼具指揮、保密等多功能。據稱中國「空軍一號」使用美國最新型波音747-8機種,先經德國改裝再運返中國。


波音機改裝

中國國航曾於2014年底在美國西雅圖從波音收到首批747-8,並加入國航機隊運營,國航曾於2015年6月發佈通知表示,「中國國際航空一架波音B747-8由於客運更新停場暫停運營,註冊號B-2479」,據人權民運資訊中心消息,這很可能正是未來的空軍一號。這架飛機於2014年12月由國航司進口後,於前年5月送去德國改裝,已於去年下半年改裝完成返回中國,再在國內進行改裝。消息指,目前習近平乘搭的專機型號是波音747-400,編號為B-2472,是國航的民航機,已飛行16年,飛機問題很多。外訪乘坐的專機不能指揮解放軍應變突發事件,機內通訊可被破解,也沒有雷達監視週圍空域,以及無反制飛彈裝置等。中國人權民運資訊中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4/199068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970

【小店心機】古法蟹油vs老外製造 突破傳統XO醬

1 : GS(14)@2017-01-26 07:44:33

Sandy Keung稱來自大海的海鮮其實並不清潔,經過淨化再食用會更健康。



農曆新年之前,廚房最忙碌,煮海味的、做年菜的、製糕的、炸油器的……當中不起眼的還有做醬料的,讓糕點更好風味。即使那會是餐桌上最細小不起眼的一碟,但卻有畫龍點睛之效,這次我們特別推介數款小店心機製作的手工醬料,品嘗這些醬料就如同品嘗他們的用心,比起機械化的出品,更值得大家細味。

【避風塘古蟹油】


位於上環的Table,一直主打淨化海鮮,廚房之中設有淨化缸,設定好水的鹽份、酸騐度,讓所有活海鮮在裏面排毒,包括花蟹、三點蟹等等,總廚Sandy Keung解釋說:「海水非常污濁,所以蟹體內會質存不少污物,加上自身的新陳代謝物,還有寄生蟲等,一定淨化要排出來。」這些蟹淨化之後,餐廳會將之切件油炸,慢慢迫出香味製成蟹油,之後還加入指天椒、豆豉、洋葱、乾葱加炸蒜,就成為餐廳其中一種重要特色調味醬料,用來製作意粉。最近這蟹油醬料更正式入樽發售,Sandy表示:「這是從前避風塘其中一種為蟹調味的方法,很多人只認識炒辣蟹那種乾身、以金蒜為主的調味法,而蟹油則是古法風味。」這充滿層次感、脆卜卜的蟹油,原來配蘿蔔糕最夾,皆因蘿蔔帶微甜,拼合蟹油的鹹香及鮮甜,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Table上環文咸東街22-26號柏廷坊8樓


【美國型廚XO醬】


西營盤Okra總是能帶給大家不同驚喜,繼早前推出技術不錯的熟成壽司之後,Max Levy這位來自美國新奧爾良的型男廚師,最近在餐廳推出XO醬。XO醬其實在他個餐廳中並不罕見,事實在無論在北京店或是香港店,XO醬都是由他親手煮製,到最近才正式入樽。回想昔日首次開始製作XO醬,Max說:「那時我得到不同中菜師傅給予我食譜,我一邊學煮醬一邊改良,改變食材、煮製時間等。」他一向只做他想為客人呈現的風味,非只遷就大家的需要,這款XO醬同樣用上煙熏臘肉和鹹魚、瑤柱、蝦乾等,但就將食材切得頗為大件,讓口感更豐富,味道亦更鹹香,此外亦調校過辣度,「北京的版本用上幾種乾辣椒與新鮮辣椒,香港的則只用指天椒,不會太辣,亦會使用另一種洋葱和更多蒜。」
Okra西營盤皇后大道西110號地舖


【從家出發手工醬】


同樣是製作XO醬,這次是來自嫁到香港的馬來西亞華僑Nicole Wong,幾年前她以無添加果醬開始事業,去年才開始製鹹醬,而作為第一款的XO醬,她最初本是為家鄉的親人而做,希望讓他們一試香港聞名的海味,於是決定把最好的食材放在一起,做成香口味濃的XO醬。「這是包圍住整個海港的味道,集於一瓶中,很香港……我覺得XO醬。」她對食材要求特別高,所以一切開始得並不容易,她選擇使用北海道SA1的瑤柱,原粒去做,櫻花蝦和櫻花皮也是日本貨,而且特別到上環海味舖親自挑選揀貨。「最初跟那些人傾,我買的量不多,根本不會特別理睬我,但即使用原價我還是要買。」後來跟供應商關係慢慢變好,開始以較好的價錢取貨,小工場亦自此由朝做到晚。如今XO醬以及其他鹹醬,包括Nicole奶奶的秘方豆豉蒜蓉辣椒醬、香葱惹味辣醬及芝麻黃薑油,在網上、誠品太古城店都有售,未來更會在City'super上架,期望更多人可享受到這家鄉風味。
Nicole’s Kitchen太古城中心地下誠品生活記者:黃穎妮攝影:潘志恆、許先煜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避風塘古法蟹油(辣、微辣)$148(Table)

Max Levy對中、西、日菜都素有研究,能巧妙地結合不同用料及烹調方法。

XO醬$110(Okra)


以手工果醬起家的Nicole,一直對烹調有天份,首次調製XO醬就達到不錯效果。

手工XO醬(小辣、中辣、大辣)大瓶裝$250、小瓶裝$110(Nicole’s Kitchen)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4/199065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033

美減稅在即 中國製造業勢危

1 : GS(14)@2017-01-27 07:38:26

■特朗普(左)利誘製造業回流美國,將令中國製造業雪上加霜。



【財經專題】「用美國貨、聘美國人、美國優先」,是特朗普上周就職演說的重點內容,上任後他一再會見美企巨頭,威逼利誘製造業回流美國。手機代工龍頭富士康已率先回應,宣佈擬在美國設廠。特朗普的激進政策正一步步成為現實,令處於困境的中國製造業雪上加霜。上任不足一周,特朗普已分別召見美國汽車、鋼鐵、電子、化工多家巨企高層,敦促製造業回流。會面中,他重申將把美國企業稅率,由目前35%最多降至15%;除誘之以利外,更威脅將對非美國境內製造的產品徵收邊境稅。雖然尚未有實質政策,但美國商界已馬上「畀面」,美國第二大汽車公司福特宣佈取消在墨西哥建廠計劃,改而在密歇根州投資7億美元(約54億港元)。


特朗普利誘企業回流

特朗普曾多次表示,蘋果應該將iPhone的製造工廠搬回美國。手機代工龍頭富士康在1月22日宣佈,擬投資70億美元(約543億港元)在美國設廠,總裁郭台銘表示,在合作夥伴日本軟銀集團的行政總裁孫正義與特朗普在去年12月商談後,公司才考慮這一計劃,暗示是受到特朗普壓力。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表示,特朗普政策看似激進,但成事機會越來越高。中國製造業面臨越來越大壓力,特別如富士康遷移美國,將帶動上下游大量手機、電子產業撤出中國。中國製造業成本日益高昂,目前已有大量企業搬至美國。福耀玻璃(3606)董事長曹德旺去年在美國投資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設立工廠,並公開炮轟中國製造業成本遠高於美國,引起轟動。他指中國製造業的綜合稅務比美國高35%;設廠土地基本免費;電價是中國一半,天然氣只有中國五分一,美國高速公路不收費,運輸成本遠低中國。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中國企業稅負高,如果美國企業所得稅再大幅降至15%,對美國製造業是很大推力,對中國製造業是很大壓力。他指手機、電子、鋼鐵、機械等行業高危。記者:黃尹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7/199105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360

憂貿易戰 港商擬搬廠避「中國製造」

1 : GS(14)@2017-02-02 00:59:56

【明報專訊】揚言要向中國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的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上任不久已陸續兌現其他競選承諾,令外界憂慮他會否真的落實對華貿易制裁。本港有商會反映,有美國客戶已要求港商將主要生產線搬離中國,避免日後因為「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而要繳交巨額關稅,但因目前特朗普的外貿政策仍未明朗,令港商未敢輕舉妄動。

美客戶施壓 手袋廠或遷柬埔寨

「前陣子與隔鄰一間手袋廠的港商談起,對方正考慮將部分生產線搬去東南亞,初步屬意柬埔寨」,於東莞設廠的香港中小企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道。據他了解,該港商之所以考慮搬廠,是其一位美國主要客戶提出的要求。由於手袋產品從中國出口至美國要徵收6%關稅,因此美國客戶對該港商表示,只要肯搬廠,令產品並非「Made in China」免了關稅,那他便會繼續向該港商落訂單,且不會要求減價。

劉達邦表示,除此之外,一旦特朗普真的大幅對中國商品加關稅,港商將生產線搬去東南亞也未嘗不是解決辦法,他自己也正考慮到東南亞設廠的可能性,「目前美國對中國出口的鋁型材徵收300%關稅,雖然我們廠生產的鋁板不屬於徵稅範圍,但萬一擴大徵稅產品種類,那對公司影響會極大」。

據中國商務部資料,中國出口至美國頭五大商品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消費產品,例如家具、玩具、紡織品;反過來美國出口至中國的商品則以科技類產品為主(見表)。如果中美均就這些商品互加關稅,兩國相關製造業均會遭受影響。

中美倘互加關稅 勢影響製造業

不過,劉達邦建議港商暫時先觀望,不宜輕率搬廠,一來特朗普未必會與中國打貿易戰;二來就算真的加關稅,也要看是對什麼產品徵收;三來不排除特朗普除了針對中國之外,也可能會對其他東南亞國家同樣實行貿易保護,港商隨時搬來搬去都一樣要面對高關稅。劉達邦又補充,只要將部分最主要的工序搬去東南亞,令產品不是「Made in China」便可以,因此就算要搬也不會太花時間,故港商不妨謀定而後動,先做好前期準備,不用心急撤離。

事實上,特朗普一上任便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意味美國與TPP成員例如越南與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需要重啟雙邊貿易談判,談判結果及內容仍是未知數。

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潘永才認為,特朗普始終是生意人,大規模貿易戰只會兩敗俱傷,不過他可能會履行部分承諾,推出局部措施針對中國,但具體會影響哪些商品暫難以判斷。

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恒則表示,特朗普政策不確定性是港商今年面對的一大困難,但不相信他會對中國徵收過高關稅,港商亦不用過急考慮設廠東南亞,還要視乎當地上下游產業鏈、物流等多個因素。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046&issue=201702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865

美製造業強勁 美匯重越100

1 : GS(14)@2017-02-03 01:59:27

【明報專訊】美國製造業持續擴張,1月ISM製造業指數達56,較市場預期的55高,創自2014年11月以來最高。美國踏入新一年後招聘強勁,俗稱「小非農」的美國ADP私人市場就業數據顯示,1月就業人數增加24.6萬,創去年6月以來最大升幅,遠高於預期的16.8萬。數據公布後,美匯指數回升至100以上,每美元兌日圓接近114。期金跌約10美元,跌穿每盎司1200美元的心理關口。蘋果上季收入創新高,股價昨早段升逾5%,道指曾升逾百點。

私人職位增長 7月最勁

服務業依然是新增職位的主要來源。專業和商業服務的新增職位最多,達7.1萬。貿易、運輸和公用事業貢獻了6.3萬新職位。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強調的藍領職位也有所增加。商品生產機構也僱用了4.6萬新員工,是兩年來最高。建築業增加了2.5萬僱員,自然資源和採礦業增加了6000人。

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師Mark Zandi稱,今年年頭就業市場強勁,大多行業職位增長穩固,連能源行業也增加了職位。ADP數據較非農就業數據早兩天公布,分析師預期,上月非農新增職位為15.5萬,維持平穩。

歐元區製造業PMI 6年新高

受惠於歐元疲軟,歐元區製造業活動強勁,1月製造業PMI終值升至55.2,創近6年高位。德法擴張速度加快,德國1月製造業PMI終值為56.4,創3年新高。法國1月製造業PMI終值為53.6,創2011年5月來高位。數據頗令人鼓舞,但英國準備「脫歐」、德法荷大選的政治不確定仍為歐元區前景蒙上陰霾。

上月歐元區新訂單、出口和就業增長率均達到多年高位。IHS Markit分析認為,歐元區製造業以近6年來最快的速度擴張,為新一年帶來強勁的開始。增長最快的奧地利,PMI創70個月高位。希臘是唯一處於收縮的歐元區國家,PMI只有46.6,見16個月新低。有迹象顯示區內通脹壓力上升,如果製造業擴張和價格上漲勢頭持續,歐洲央行可能趨向鷹派。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14&issue=20170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022

極右領袖 力谷「法國製造」

1 : GS(14)@2017-02-05 10:55:15

【法國大選】距法國總統大選尚有兩個多月,極右「國民陣線」(FN)領袖馬琳勒龐(圖中)昨日展開競選活動,公佈共144項競選承諾,包括脫離歐元區和收緊難民政策,以打造一個「法國製造」的興旺國家。48歲的馬琳勒龐在里昂舉行一連兩日造勢大會,主張徵收進口稅、控制邊境、向外籍員工加稅、免費教育僅限國民等保護主義政策。對歐盟方面,她承諾當選後會立即與歐盟展開6個月改革談判,要求成員國不再開放邊界和廢除單一貨幣,否則發動脫歐公投,「讓法國重獲自由和國民能夠發聲」。最新民調顯示,馬琳勒龐估計能成功進入第二輪投票,但最終敗於中間派的馬克龍。而原本是大熱之一的共和黨候選人菲永,近期因受濫用公帑醜聞困擾,支持率急跌,雖然他堅拒對手要求退出競選,但很可能在首輪投票就被淘汰出局。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5/199183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513

中國軍費首破萬億暗批美國製造麻煩

1 : GS(14)@2017-03-05 09:34:09

■今年軍費預算增幅乃習近平上任以來最低,但總額卻首超萬億;圖為習於2015年在天安門廣場閱兵。



【全國兩會】全國人大發言人傅瑩昨日透露,2017年中國軍費預計增幅7%,約佔國民生產總值(GDP)的1.3%。這意味着中國軍費首次突破一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大關。但西方研究指中國軍費實際早已突破萬億。傅瑩強調中國軍費佔GDP仍然很低,人均軍費更在各發達國家之後。軍方人大代表則坦承,軍費過萬億,標誌中國軍力上了新台階,並坦承增加軍費重點為支持軍隊改革。十二屆五次人大全會今日開幕,當局昨早舉行首場發佈會,中國軍費照例成外媒必問問題。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記者提問指,近年中國軍力不斷增長,包括建造航母、南海島礁建設和軍事部署、武器裝備更新等,加上與鄰國的領土爭端,中國軍力增長令許多國家懷有戒心和警惕,問中國今年軍費開支是多少?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宣佈大幅增加美國軍費有無關係?



傅瑩指無意與美國比較

全國人大外事委主任、人大發言人傅瑩答稱,2017年中國國防費增長幅度是7%左右,佔GDP比重約為1.3%。她強調「這是財政部給我們提供的準確的數據」;又拿美國當話題指,美國軍費已經很大,但特朗普還要大幅增加10%。北約也強調要把成員國的軍費佔GDP的比重都提高到2%。「我不知道你們怎麼評估這個趨勢,是不是也問問他們是甚麼考量?」傅瑩沒有說出今年軍費的具體數目,但根據增幅,按去年官方公佈的軍費預算(9,543億元)計算,今年中國軍費預算達到10,211億元,為中國軍隊有史以來軍費首次超萬億。但西方研究指中國軍費早已過萬億。軍事諮詢機構簡氏集團(IHS Jane's)近日發報告指,2016年度中國軍費為1,918億美元(約13,225億人民幣),居美國(6,220億美元,約45,650億元人民幣)之後,名列世界第二。傅瑩稱,美國對中國軍力的戒心,但過去10多年世界發生那麼多衝突戰爭,造成重大傷亡,「哪個是中國造成的?」暗批美國才是麻煩製造者。她又指美國對中國軍力有戒心,「恐怕還是擔心中國趕上或超過美國」。她說,「實際上中國跟美國在軍事能力上差距很大」。



■解放軍前年於昂船洲海軍基地演練。

專家︰裁軍30萬阻力大

儘管傅瑩謙讓,但出席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軍科院戰略研究部研究員陳舟坦承,1999年中國軍費首超千億達1,076億,是一個標誌,現在過萬億也是一個標誌,「18年增長10倍,標誌我們的國防實力上了一個新台階,進入一個新階段」。他指今年的軍費增長重點支持軍隊改革、軍隊裝備建設及改善基層部隊工作生活條件等。軍事專家黃東對《蘋果》指,按全國政協委員王洪光中將等鷹派意見,軍費最好加到三位數,馬上打仗。中共裁軍30萬阻力相當大,「今年軍餉聽說加得幾多,但如何補償軍方利益集團因軍改與裁軍帶來的損失,尚未見到」。黃東指外傳中共軍隊抗拒大改革,能否順利完成裁軍及大整編,外界並不樂觀,「軍方代表證實加軍餉為支持軍隊改革,肯定了呢個難題」。新浪網/《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05/199479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8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