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破產 前總理罪成毋須受罰
1 :
GS(14)@2012-04-26 00:18:10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6278623
147.42萬訟費用公帑
66歲的哈爾德,是全球首位因金融海嘯而遭刑事檢控的國家領袖。他本被判處理金融危機不力罪成,另疏忽瀆職三項罪名不成立。他之前一直否認控罪,只承認當時危機意識不足,他聞判後更指今次判決是一次政治判決,他準備向歐洲人權法庭上訴。儘管如此,他毋須受罰,更諷刺的是, 18.9萬美元( 147.42萬港元)訟費由政府用公帑支付。
金融海嘯不止差點送哈爾德入獄,到今天餘波未了,令歐洲領袖一個個倒下,除了競選連任勢危的法國總統薩爾科齊( Nicolas Sarkozy)外,最新一個是荷蘭首相呂特( Mark Rutte)。荷蘭執政聯盟一直矢言嚴守歐盟國家赤字不能超出 GDP的 3%,但各黨派就減赤的談判破裂,右翼新自由黨退出聯盟,呂特終於前天宣佈請辭。
薩爾科齊和呂特都是德國總理默克爾( Angela Merkel)厲行財政緊縮政策以化解歐債危機的盟友,若失去兩個盟友,歐盟在債務危機下更顯動盪。
債務危機陰霾不散,苦的始終是民眾。深受赤字問題困擾的意大利,前天有六名登山徑前職員,冒死攀入活火山維蘇威火山口內,抗議政府削減經費令他們失業。他們坐在火山口下約 10米岩石,觸目驚心,表明要等到政府滿意答覆才會離開。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英國《衞報》
首度陪李克強訪非洲 中國總理夫人亮相 程虹打扮遜彭麗媛
1 :
GS(14)@2014-05-06 18:51:08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505/18709707
中國總理李克強昨日出訪非洲四國,夫人程虹陪伴出訪。這是李克強首次攜妻出訪,也是這位蜚聲學術界、但長期「深藏宮中不讓識」的總理夫人首度公開亮相。因程的學術地位及專業英文水平、作家學者氣質,被輿論譽為是「李克強的軟實力」,將她與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比較,大加炫耀。中共兩大巨頭夫人同被譽「軟實力」,前所罕見。但程首亮相時的裝扮被彈保守。
■新華社昨刊發總理李克強夫人程虹近照。
中國外交部昨宣佈,總理李克強從5月4日至11日出訪埃塞俄比亞等非洲四國,同時出席第24屆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峯會全會。公告同時透露,李克強夫人程虹陪同出訪。這是去年3月李克強出任總理後,首度攜夫人出訪,也是程虹貴為總理夫人後,首度公開亮相。官方新華社昨同時刊發程虹的一張近照和簡介。
中共十八大後,官方刊發七名政治局常委的特稿,其中提到他們的家庭;與其他領導人一樣,李克強夫人程虹僅有寥寥數言提及,內地網站有一些文字介紹,包括上世紀70年代她插隊時當過生產隊長、被譽為公社「五朵金花」之一等,網上僅有的一張可信照片,亦是她當年插隊當知青時在田間的合照。
■埃塞俄比亞總理(右)到機場迎接李克強。
「李克強的軟實力」
新華社昨發程虹近照,令外界見識這位中國「第二夫人」的真容,引內地網民熱議,讚她「大氣、端莊,有內涵」;「氣度不凡,稱得上軟實力」;「貌美品高,這樣的領導人夫人非常少」;「非常有氣質,看得出這一屆領導,一、二把手都很厲害,背後女人都是拿得出來、上得廳堂的!」有網民還將程虹與彭麗媛比較:「一個是學者型,一個是演藝型,各有特色,不遑相讓」!
鄧達智︰似返工欠尊重
昨日下午,李克強專機抵達埃塞俄比亞首都機場,李克強攜程虹走出機艙時,程穿淡灰色上衣,配黑色及膝裙套裝,長髮後盤,裝扮老土,令人失望。
本港設計師鄧達智直指,李夫人衣着簡約成熟,似足內地OL,「套衫係內地成熟OL、政府官返工打扮,成熟女性咁着法最普遍」;「佢想畀人知節約節儉,符合國情。淺灰色係素淡,選擇冇錯,如襯埋同色裙會好好多,而家淺色衫襯黑色裙,好返工衫,對出訪呢種場合有啲唔尊重。」鄧指李夫人樣子清新可喜,往後梳髮型也屬標準,大方得體,是簡單乾淨打扮。
內地作家蔣勝男微博點評指:「與彭將軍(彭麗媛)比,程教授身材更苗條,形體也很好,可惜打扮過於保守。程教授,這不是在上課!彭將軍雍容華麗,您盡可以打扮得優雅貴氣些!」也有網民質疑外交部禮賓如此包裝程,是有意「貶第二夫人抬第一夫人」,呼籲徹查。
新浪微博/《蘋果》記者

2 :
GS(14)@2014-05-06 18:51:29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505/18709709
程虹大學本科是解放軍洛陽外語學院英語系,該校是軍方專門培養間諜的大學,但蹊蹺是她畢業後沒從軍,而是到北京經濟學院(現首都經貿大學)外語系任教,後又到中國社科院讀博士,其間去清華大學進修英文與李克強相識,兩人墮入愛河。
老公叫李克強」嚇窒地方官
程虹英文了得,且一口美式發音,在家中是女兒的英文指導,也是丈夫練口語的對象。有報道指李克強會見外賓時,可用流利英文同客人對話,就得益於程虹的訓練。程在經貿大學任教30多年,專心向學,拒絕官職,成為內地研究美國自然文學的頂級學者,44歲晉升正教授。
程虹為人低調,有報道指曾有地方高官女兒想考首都經貿大學研究生,到學校找到程虹請程吃飯,還要程「把你老公也叫出來」,程謙稱「先生忙不方便」,對方生氣:「再忙有我忙嗎?我一個副省長請他吃飯是給他面子!」程無奈道:「我老公叫李克強。」官聞言,愕然失色。
程虹曾撰述、繙譯出版有關美國自然文學的著作十多種、數百萬字,其中《美國自然文學經典譯叢》(圖)出版更適逢其時,丈夫李克強2007年底入中南海成為「候任總理」,程的著作於是在書店大熱,一度賣到斷市。
《蘋果》記者
3 :
GS(14)@2014-05-06 18:51:44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505/18709711
李克強首次攜夫人程虹出訪,夫人外交頓時又成輿論焦點。但輿論一向關注高官夫人的趣聞多過外交實務,對程虹也未能免俗。網絡除熱衷比較程虹與彭麗媛衣着之外,就是翻炒年半前已流傳的副省長宴請程虹的段子,也翻出不少中共近三代領導層攜夫人出訪的軼事。
千金何時露面惹關注
在微信炒得最熱的是江澤民攜夫人王冶坪兩度訪美的照片,第一張是布殊在江澤民身後擁抱王冶坪,第二張是江澤民伸出右手與布殊握,但用左手把夫人擋在背後,惟恐布殊再擁抱其夫人之態。其實,江澤民攜夫人出訪多次出現未照顧夫人的鏡頭,令其形象受損。
胡錦濤、朱鎔基、李鵬雖曾攜夫人外訪,但她們多出現在禮節性的場合,直至習近平夫人彭麗媛在國外單獨安排慈善、文藝行程,中共的夫人外交才有與國際接軌的意思。不過,彭麗媛的百變時尚服飾,才是輿論關注的焦點,對其外交形象的影響則是毀譽參半。
程虹首次公開出現在國人面前竟是在非洲,對中共的政治透明度是一個諷刺。除了過往在北京的低調之外,程虹的亮相還有兩點可關注:一是與前總理溫家寶的夫人張蓓莉相比,張從未以總理夫人公開亮相,伴隨的反而是捲入貪腐案的醜聞。程的公開亮相,有助證李清廉。二是彭麗媛、程虹相繼亮相後,外界更關注習家、李家的千金何時露面?高官家庭成員是否公開,已成衡量中共政治透明度的標杆之一。
[email protected]
希臘最年輕總理 蝸居平民公寓
1 :
GS(14)@2015-01-27 15:09:40
齊普拉斯是希臘歷來最年輕總理,然而他絕非因乳臭未乾才跟歐盟對着幹,而是因為他的草根背景,即使貴為政要仍蝸居在雅典的平民公寓,難怪選民都深信「他明白希臘的悲慘景況」。沒有華麗外牆,亦沒有甚麼無敵海景,盎然綠意就只有屋外一塊堆滿垃圾的草地,這幢極不起眼的簡陋公寓,令人難以相信是希臘新總理的住處(圖)。公寓位於雅典阿爾莫尼阿斯街(Armonisa Street),有和諧的意思,一眾歐洲領袖也許覺得是諷刺,在他們眼中齊普拉斯的主張令歐洲一點也不和諧,草根階層卻不以為然。
草根背景 理解民間疾苦
住在隔鄰街口的廿二歲青年李米特里斯坦言「討厭政治,但齊普拉斯的理念跟我很相近」;六十三歲的士司機喬治斯指齊普拉斯了解民間疾苦,「他要抽起銀行的殘暴重擔」;但鄰居瑪麗娜不敢期望過高,「不知會否真的能帶來改變」。暫未知齊普拉斯當總理後會否搬屋。崇拜哲古華拉的齊普拉斯選前對記者稱樂意改變一個小陋習,但有條件:當我們剪完頭髮(減債),就會繫上領呔。英國《每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27/19017978
機密情報文件外洩揭露以總理誇大伊朗核威脅
1 :
GS(14)@2015-02-25 17:25:10
■內坦亞胡二○一二年在聯合國發言,以圖畫強調伊朗核威脅迫在眉睫。
以色列總理內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一向大力反對美國等六國跟伊朗就核問題談判,近日更因而與美國鬧得緊張之際,以色列機密情報文件近日外洩,顯示內坦亞胡誇大伊朗核威脅:二○一二年曾指伊朗一年內可造出核彈,但同期的以色列情報卻指伊朗根本「未準備好」製造核武。
阿拉伯半島電視台(al-Jazeera)表示,取得大批2006年至去年底、南非情報機關與包括美、英、法、約旦、阿聯酋、阿曼及非洲多國交換情報的機密和絕密文件、檔案和電報,並跟英國《衞報》分享。《衞報》已獨立核實有關文件,形容這是近代數一數二大規模的間諜情報外洩事件。
■外洩機密情報顯示,莫薩德指伊朗「未準備好」製造核彈。
指一年內可製核彈 與情報不符
其中內坦亞胡二○一二年九月在聯合國演說,指伊朗一年內就有足夠的濃縮鈾去生產第一枚核彈。當日他並手持一幅炸彈圖畫來增強說服力,在炸彈上畫了一條紅線,籲各國必須盡快行動加以阻撓,對伊朗核計劃「劃下清晰的紅線」,要伊朗知難而退。但以色列情報機關對伊朗的核力量,顯然有不同見解。阿拉伯半島電視台獲得的機密文件顯示,內坦亞胡演說後幾星期,以色列情報機關莫薩德(Mossad)在十月份跟南非情報部門分享情報,指伊朗儘管正改進提煉濃縮鈾的技術,但「未準備好」提煉出製造核武水平的濃縮鈾。莫薩德形容伊朗「正改進反應堆,最終會令生產武器的時間縮短」,但還未能夠「把鈾濃縮至生產核武所需要的高水平」。生產核彈需要用到90%濃縮度的鈾,但莫薩德估計當時伊朗擁有「大約一百公斤(鈾),濃縮度20%」。伊朗一向指發展核力量是為了開發民用能源。而內坦亞胡則一直視伊朗為以色列安全頭號威脅,亦將之描繪成全球威脅,明確反對美俄中法英德六國跟伊朗就核問題談判。
下周美國會演說反對核談判
下月面臨大選的內坦亞胡,下周二(三月三日)會在美國國會演說,陳述反對理據。對於內坦亞胡涉嫌危言聳聽誇大伊朗核威脅,以色列政府高層仍強辯指總理的說話跟「傳媒報稱是引述的情報報告」沒有矛盾。而內坦亞胡說過,他引用的資料來自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伊朗問題上,莫薩德早就擺明跟內坦亞胡立場相左。二○一○年離任的莫薩德前局長達岡,就公開自己曾反對內坦亞胡要求軍事襲擊伊朗的命令。以色列國家安全局一名前局長二○一二年亦曾指摘內坦亞胡力爭出兵伊朗,是「救世主」領導方式,指他跟時任防長巴拉克在伊朗問題上誤導公眾。英國《衞報》/美國《紐約每日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25/19053866
大選打極右牌搶票 利庫德集團反敗為勝內坦亞胡四連任以總理
1 :
GS(14)@2015-03-20 01:38:02
■選舉結果出人意表,令內坦亞胡鬆一口氣,在祝捷會上宣佈大勝。路透社
峯迴路轉的選情,令以色列變天不成,勢將繼續向右走。以色列國會選舉,執政右翼利庫德集團(Likud)出乎意料壓倒中間偏左的錫安主義聯盟(Zionist Union)獲勝,內坦亞胡可望第四度出任總理。他選前突然擺出極右姿態,成功箍住保守派選民的票,分析相信以色列跟巴勒斯坦以至國際社會的關係將更加緊張。
「我們排除萬難終為利庫德集團取得大勝……為國家陣營取得大勝,為以色列人取得大勝!」告急多日的內坦亞胡,昨天在發表勝利演說的講台上終於鬆一口氣。經點算逾99%選票後,在國會一百二十席中,利庫德集團取得三十席,比改選前多十二席;主要對手錫安主義聯盟僅得二十四席,聯盟領袖赫爾佐克(Isaac Herzog)起初拒絕承認落敗,但後來已致電恭賀內坦亞胡連任。
■利庫德集團支持者搖旗歡呼,露出燦爛笑容。
■內坦亞胡與妻子莎拉親吻慶祝。路透社
■利庫德集團的支持者得悉票站調查結果後,表現興奮。路透社
數周內組聯合政府
今次選舉被視為對內坦亞胡過往六年施政的公投。他大打以伊朗核問題為重心的「國安牌」,錫安主義聯盟則以內坦亞胡為人詬病的經濟民生議題作焦點,深得中產擁戴,以致選前四天公佈的最後民調中,有望贏利庫德集團。火燒眼眉,內坦亞胡過去四天大打極右閃電反擊戰。投票前夕,他突然轉軚,表明一旦當選將不讓巴勒斯坦人立國,有違他跟美國和歐盟作出的永久和平政策的承諾;並且表示會在東耶路撒冷擴建猶太殖民區,進一步剝削巴人土地;選舉當天又提醒選民切勿小覷阿拉伯人影響力,在facebook警告:「右翼現正勢危。阿拉伯人正一群群湧到票站。去票站吧!投利庫德集團!」最終,選舉投票率為71.8%,較上一屆高四個百分點,亦是一九九九年以來最高。利庫德集團高層兼內閣官員沙洛姆(Silvan Shalom)形容,「以色列今天向總理內坦亞胡及利庫德集團給予清晰肯定」。內坦亞胡已着手籌組聯合政府,承認將在數周內成事,如無意外將跟「猶太家園黨」等右翼政黨、民族主義政黨和極端正統猶太教組織組成執政聯盟,但還須看走中間路線、手握十席的全民黨(Kulanu)取向。全民黨黨魁卡隆(Moshe Kahlon)曾屬利庫德集團,擔任內坦亞胡內閣官員時人氣高企,競選期間並無表態站在哪一方,若內坦亞胡成功拉攏,預料執政聯盟將取得六十三至六十四席。
■赫爾佐克(左)與聯盟夥伴運動黨領袖利夫尼(右)神情落寞。路透社
■選情逆轉,左派選民由希望之巔跌落谷底,失望之情溢於言表。路透社
未必完全拒巴人立國
內坦亞胡四度拜相,幾乎成為定局,國際社會關注以巴關係走向。有分析指內坦亞胡選前雖擺極右姿態,但為免遭美國與歐盟施壓,將避免籌組極右政府;有資深利庫德集團人士亦認為,內坦亞胡未必會完全拒絕跟巴人商討立國問題,「他可能會以巴人未準備好作認真妥協作迴避」。不過有美國智庫組織認為,內坦亞胡執政會令美國在以巴和談上「卻步,只會一直維持現狀」。內坦亞胡會否不理美國與歐盟不滿,繼續在以巴和平問題上寸步不讓,以及巴勒斯坦下月正式加入國際刑事法庭後若向以色列興訟,後者將如何應對,都會影響中東和平進程。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9/19081735
與以總理不和 奧巴馬要忍多兩年
1 :
GS(14)@2015-03-20 01:38:17
內坦亞胡二○○九年第二度出任以色列總理,正值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上台,然而兩人就像「貼錯門神」,六年來為了伊朗核問題和中東和平進程屢起磨擦。白宮原希望這次大選,為內坦亞胡的鷹派路線給個教訓,結果願望落空,奧巴馬在餘下兩年任期看來都要再忍內坦亞胡。
原想以鴿派約束鷹派
美國官員選前想以色列變天,幾乎溢於言表,就算內坦亞胡不下台,他們也希望新執政聯盟有多些鴿派,約束他的鷹派立場,但現在看來他會成功組織新右翼政府。奧巴馬前軍師阿克塞爾羅德(David Axelrod)就對內坦亞胡選前轉軚聲言不讓巴勒斯坦立國,形容為「可恥」,但不得不承認此舉救了他。美國國務院在投票臨近開始降溫,表示無論是誰當總理,美國都願合作。但曾為奧巴馬當中東特使的英迪克(Martin Indyk)表示,內坦亞胡新政府短期內會為伊朗問題跟奧巴馬再有磨擦,長期會為巴勒斯坦問題與國際社會對立。以色列一些分析家卻認為,內坦亞胡近期的過火言行,只是為選舉,相信選舉後會回歸務實,與奧巴馬尋求改善關係,不排除他最後又接受以巴兩國並存方案。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9/19081750
35歲當總理 帶領脫英獨立
1 :
GS(14)@2015-03-24 08:22:29
李光耀早年及從政經過與英國脫不了關係,他自小深受英國文化薰陶,長大後到劍橋大學留學,回國後致力領導新加坡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並在強敵環伺下將新加坡這片彈丸之地,打造成東南亞乃至國際矚目的富裕國家。李光耀一九二三年出生於富裕的客家家庭,自幼除了浸淫在中華文化,學習中文及閩南話,還接受英文教育。由於祖父仰慕英國文化,所以堅持替他起了英文名Harry,在當時的華人社會可謂十分罕見。
■李光耀(右一)與夫人柯玉芝(左二)一九六八年訪日,拜會當時的日皇裕仁。
日治時期險被處決
一九四二年,李光耀以優異成績在萊佛士學院畢業,原本準備負笈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法律,但因日軍佔領新加坡被迫推遲。儘管留學計劃受阻,他卻在日治時期上了一堂政治課,見識了甚麼是強權。李光耀視英軍失守為英國之恥,而日軍殘暴激起了他的民族主義情緒,決心以後不讓他人欺凌或虐待。日治時期,他險被處決,後來為日軍工作過,學懂委曲求全。二戰結束後,李光耀繼續到英國升學,發現「日不落帝國」委靡不振,令他反抗英國殖民管治慾望更強烈,心想「新加坡人管新加坡,不會比英國人差」。李光耀一九五○年返回新加坡後,即投身獨立抗爭事業。他擔任律師之餘,還走入基層,擔當工會法律顧問,為工人請命;一九五四年成立人民行動黨,五年後勝出大選,年僅三十五歲就成為自治政府首任總理。他在一九六三年宣佈脫離英國獨立,為確保新加坡在沒有英國撐腰下生存,一九六三年決定與馬來亞、沙撈越及沙巴,合組成馬來西亞聯邦。惟不足兩年,馬來人和華人的種族衝突頻仍,新加坡被「踢出」聯邦而再獨立。德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8076
35歲當總理 帶領脫英獨立
1 :
GS(14)@2015-03-26 00:32:49
李光耀早年及從政經過與英國脫不了關係,他自小深受英國文化薰陶,長大後到劍橋大學留學,回國後致力領導新加坡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並在強敵環伺下將新加坡這片彈丸之地,打造成東南亞乃至國際矚目的富裕國家。李光耀一九二三年出生於富裕的客家家庭,自幼除了浸淫在中華文化,學習中文及閩南話,還接受英文教育。由於祖父仰慕英國文化,所以堅持替他起了英文名Harry,在當時的華人社會可謂十分罕見。
■李光耀(右一)與夫人柯玉芝(左二)一九六八年訪日,拜會當時的日皇裕仁。
日治時期險被處決
一九四二年,李光耀以優異成績在萊佛士學院畢業,原本準備負笈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法律,但因日軍佔領新加坡被迫推遲。儘管留學計劃受阻,他卻在日治時期上了一堂政治課,見識了甚麼是強權。李光耀視英軍失守為英國之恥,而日軍殘暴激起了他的民族主義情緒,決心以後不讓他人欺凌或虐待。日治時期,他險被處決,後來為日軍工作過,學懂委曲求全。二戰結束後,李光耀繼續到英國升學,發現「日不落帝國」委靡不振,令他反抗英國殖民管治慾望更強烈,心想「新加坡人管新加坡,不會比英國人差」。李光耀一九五○年返回新加坡後,即投身獨立抗爭事業。他擔任律師之餘,還走入基層,擔當工會法律顧問,為工人請命;一九五四年成立人民行動黨,五年後勝出大選,年僅三十五歲就成為自治政府首任總理。他在一九六三年宣佈脫離英國獨立,為確保新加坡在沒有英國撐腰下生存,一九六三年決定與馬來亞、沙撈越及沙巴,合組成馬來西亞聯邦。惟不足兩年,馬來人和華人的種族衝突頻仍,新加坡被「踢出」聯邦而再獨立。德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8076
希德總理會晤解債務問題
1 :
GS(14)@2015-03-26 00:35:36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上台後首次到訪德國,他昨日在柏林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要求對方提供更多協助,解決希臘債務問題。希德關係鬧僵,主因齊普拉斯領軍的反緊縮「左翼聯盟」一月勝出大選後,隨即挾民意脅迫德國領導的歐盟及其他國際債權人,要求對方放寬緊縮甚至赦免部份債款,更派財長到歐洲游說各國支持。另外,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公開齊普拉斯上周給默克爾的信,警告假如歐盟不提供財政協助,希臘將無法償還債務,希望對方不要讓一個細小的「現金流」及「制度慣性」問題,釀成一個大問題。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4/1908779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