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香港金融市場與中國內地互動日益密切,內地的資產管理公司、券商等企業成為推動香港寫字樓出租市場的“金主”。
全球商業房地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 Group Inc.)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內地企業在港租用寫字樓面積合計14.8萬平方英尺(約合1.37萬平方米),較前年猛增51%。其中興業證券和壽險公司生命人壽過去兩個季度還在香港的中心商業區租下寫字樓。由於內地企業帶旺出租市場,世邦魏理仕預計,今年香港寫字樓租金的漲幅將達到5%,遠高於去年和前年,去年微漲0.2%,前年下跌1.6%。
彭博報道認為,去年11月啟動的“滬港通”深化了內地企業與香港市場的聯系,預計今年有望開通的“深港通”也將起到這樣的作用。在中國開放資本市場的同時,內地企業也積極“走出去”,成為全球最貴寫字樓市場的推手,這與一些外資銀行退出盈利不佳的業務形成鮮明對比。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提到,巴克萊計劃退出大宗商品交易,渣打打算退出全球股票業務,該行亞太區可能裁員超過2000人。
該報道提到,香港地產顧問公司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 Plc)的寫字樓出租業務負責人Ricky Lau認為:
“中國(內地)的金融服務公司急於開拓這里(香港),因為他們將香港視為自身國際化的完美跳板。香港股市活躍,發展健康,這也吸引了中國(內地)的券商。”
Ricky Lau還指出,內地企業願意為租到好地段的寫字樓付出5%的溢價,但他們租用的空間偏小。
房地產及資本管理公司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數據顯示,內地企業大多尋租1萬平方英尺以下的新寫字樓,去年這類租戶租用了28%的香港中心區新增出租寫字樓空間。仲量聯行認為,這是因為中心區寫字樓的空置率仍較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日期 | 股票 | 文章重點 | 結果 | 準確性 |
2014年4月 | 萬洲國際 (288): 你會認購萬洲國際嗎? | 看似業務獨特,但其實很多構機投資者(特別是外資),都不喜愛國內的食品行業,萬一又出現食品問題,隨時”渣都無”,回報和風險根本不成正比。IPO短炒?要減價兼且連Long Fund 都不願坐貨,你還未找到答案嗎? | 最後IPO因機構投資方面反應差而消取了。雖然後來同年8月再減價上市,股價並一度高於上市價一成,但燦爛畢竟短暫,現價比當時上市價下跌三成。 | ***** |
2014年4月 | 中信泰富(267): 中信泰富大變身,抵不抵買? | 除賭博及政治因素外,我不覺吸引之處。 什麼原因支持這單Deal? (1) 有券商說可以買入作為A Good China Proxy。那我為何不買A-50? 至少可以減低個別公司的風險。 (2) 有財演說作為金融改革的Landmark Deal,必定對香港和股民有利中央才會批准,因為以後會有類似的資產注入以這單Deal作參考。我肯定這單deal的參考價值,但參考它如何「益小股東」還是「搵你笨」,我沒有答案。 (3) 又有財演說,母公司以「溢價」13.48元(在注資供佈前中信泰富約在12.6元)交易,肯定對中信泰富有信心啦!我相信說這番話的有兩類人,一是學術水平有限或二是背後另有目的。沒有考慮注入資產的Value、沒有考慮作價的Valuation、又沒有考慮Dilution Effect,簡簡單單就以一個交易價錢就能得出一個「買」字的建議,勁! | 一度被炒上$16元以上,但一年內大部分時間在13.48交易價附近,現價稍稍低於此價。你能把握那一刻機會併在此賣出嗎? | **** |
2014年4月 | 通達(698): 通達=小米? | 看公司首重管理層的質素,他們對公司和小股東的”Attitude”是了解其質素的其中一方法,且看他們之前的corporate events和參考David Webb的文章,你便明白我為何不會投資通達。 | 還記掛著小米?相信要等至小米將上市前的炒作吧,基本因素還得放在一旁呢! | **** |
2014年4月 | 翠華(1314): 翠華真的吸引? | 市場的超高預期及高市盈率,真的吸引嗎?由上市至今,大家一致預期翠華可以靠開新店、成本控制等就能做到每年三至六成的增長,我實在感到高得有點害怕! | 股價由$5.5元以上以「無不間段」的資態下跌現水平$2.5。你可以用名家財演常用的rationale,由高位至今下跌超過5成,反彈2-3成不難呀!還用這方法思考的,我相信你在股市裏還未付足夠學費。 | ***** |
2014年5月 | 賭股:股息看濠賭股 | 認為行業趨勢還是向上、公司利潤會繼續增長、派息有保證兼高息,我相信大部份濠賭股可以符合這幾個要求。 | 我看錯了,雖然以最保守的方法 - 歷史股息看賭股,但還因錯看了行業方向是敗走。 | 看錯 |
2014年5月 | 佳景集團(703): 佳景有佳景嗎? | 在不少券商推介佳景的報告或坊間的報道中,以上各「走出去」的新項目會被視為「增長引擎」。樂觀的(或已持貨的)讀者會覺得「走出去」面對大眾市場,才可以「做大做強」。但必須要注意的是,佳景2014年正在參與一個完全不同的遊戲, 最終成績卻是未知之數! | 與翠華和賭股相似,由$4元多下跌至$2元以下。 | ***** |
2014年5月 | 應該用怎樣的態度去閱讀財經報告和文章? -以佳景(703)作例子 | 文章多存在著大量的information biased,這是閱讀的盲點,尤其是財經評論文章和broker報告。很多時一般人會被套入作者/分析員的框框,按著他們的意思去思考。 你能以自己的經驗及common sense去考量各點的錯與對嗎?不能?輸家耶!從來沒有質疑過任何文章內的點子,那你更可能是一個低層次的大輸家! | 看文章時能夠記著information biased,你的層次將變得更高 | n/a |
2014年5月 | 賭徒和先知對「科技股」的共識 | Baupost Group在Micron的投資佔全個基金的三分之一(約11億美金)。Greenlight Capital 也有近15%(約10億美金)押注Micron. | Micron股價由當時至今升了4成了。 | ***** |
2014年6月 | 維達(3331): 維達的資產注入不遠矣 | 資產注入何時會發生呢?我認為不遠矣!且看以下幾件事: - SCA的業績會 - 任命匯豐為顧問 - 給維達的低息股東貸款 另外看看股權結構和CCASS資料你會知一二。 | 結果7月就公佈注入Tempo, Tena等優質資產了。 | ***** |
2014年6月 | DYNAM JAPAN(06889):日本真的會在今年開賭嗎? | DYNAM JAPAN(06889)董事長在5月30日在股東周年大會透露,日本發出賭牌正處於最後階段,相信會在6月底或8月期間發出10個賭牌。此消息一出,立即托高DYNAM JAPAN股價近2成,5月30日收報24.3元。要討論法案,首先要了解日本現時的政治生態。你有了解嗎? | 賭牌?還未有確實時間表,而Dynam的股價已跌了超過4成了。 | ***** |
2014年6月 | 中國動向(3818): 中國動向之「底價」 | 阿里上市是會擺向過份興奮還是過份恐㤺?中資機構投資者可以冒險不持有阿里嗎?因此,推算中國動向在阿里上市之時的底價會是$1.54。 | 阿里上市之時曾高見$1.8元,比文章見報時升3成。可惜,熱情過後只輾轉回落至$1.3。 | *** |
2014年6月 | 主席何價?! | 看管理層的質素,除之前提及的”Attitude”外,我們可以比較他們與其他公司的工資水平。 | n/a | |
2014年7月 | 利標(494): 利標短期股價難免受壓 | 筆者相信利標(787)上市初期,股價定會受壓。為什麼呢?本次利標上市,用的是實物分派方法。其實實物分派,可謂最低效率的資本分配方式。試想一下,分派宣布前持有利豐的機構投資者,會是因為利豐的什麼業務而持有呢?九成都是因為其來核心採購及物流業務吧?有哪個基金經理會因為一項只佔全公司小部分(16%)、表現既飄忽、之前又要大幅減值的品牌業務而買利豐呢? | 一如預期,股價由首天的$2以上,一直下跌至現價$1.4 | ***** |
2014年7月 | 香港電訊業的加價潮and 結構變勢加價利香港電訊業 and 香港電訊股怎能看歷史數字! | 整個香港電訊業的competition landscape 已改變,大家下次續約時可能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各電訊商會大幅提價。 另外,因為蘋果用家很渴望使用如android的大screen, Smartone必定最受惠此換機潮! | 相信不用我多說,香港電訊、PCCW、數碼通及和電都相繼創新高了! | ***** |
2014年8月 | 白雲山 (874): 偉哥的誘惑 | 我可以肯定的是白云山中期業績後,當金戈推出市場的消息一出,再加上之後的AH股股價收窄的概念(現時H股有25%折讓),白雲山好快就被炒成「火雲山」,以投機的角度考慮,白雲山還是頗值一博的。 | 曾被炒高至$29元,輾轉回落至$25-26元 | ** |
2014年8月 | 燃氣加價還是機多於危 | 轉嫁所需要的時間,我認為如上年的加價一樣,最多延遲一至兩個月,以傾談供氣的細節安排。一至兩個月的延遲會對margin構成多大的影響?我很難想像影響會很大。 | 不幸地油價由8月的港位$100元開始大幅下鋤,燃氣股亦因此而失去了應有的競爭力。 | 錯看了油價之影響 |
2014年9月 | 何以了解管理層質素 | 比較管理層的說話與事情的發展,我們也可以留意管理層的一些行為來判斷公司是否值得信賴。 | n/a | n/a |
2014年10月 | 政治市的考量 | 「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面對著重大不確定性,我和大部份人實在連一點基本的分析都做不到,因為我全無能力去估計此政治事件及後的演變。簡單來說連會出現的scenarios都想不到,如何做scenario analysis和估算各事件的機率? 又如分析造船業,有關行業趨勢、供求、船價,甚至乎哪些才是決定性因素我都不清楚,我寧放棄。 | 有人說我看錯,問題是你對風險如何取捨。我寧選風險度低可見度高的香港電訊股,其他?在危牆之下當然放棄,因為我們投資是長途賽而不是短跑! | *** |
2015年1月 | 炒股的同時請記著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 Returns | 因為經濟差而減息所引發的資金流入,究竟何時會完結?在此,筆者希望大家從First Level Thinker 轉變為Second Level Thinker,不要只想著如何「炒」,要想想這個Rally會有何變化。套用經濟學的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 Return (中文應該叫邊際收益遞減),指在投入生產要素後,每單位生產要素所能提供的產量增加發生遞減的現象。現在的「生產要素」正正是「減息」和「降準」。到目前為止,已經出現了兩次,究竟這威力會在何時減退?沒有方程式,沒有人能預測,只有事後孔明,但筆者的經驗是,第三次得小心,第四次應全身而退站在一旁,若你發現大家對這所謂的「好消息」不再有反應又或者「無乜反應」時,希望你不會還問我:是否要趁低買多些呢?! | 第三次已出現了,你還記掛著證券、保險等高位嗎? | **** |
在今日(3月5日)歐洲央行公布利率決議、行長德拉吉新聞發布會之前,歐元反映強烈,盤中跌至十一年以來最低水平。歐央行QE將從3月啟動,市場預期歐央行今晚將給出QE更多細節。
歐元對美元於昨日美東時間下午五點跌至1.1062,為2003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這是歐元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下跌。美元指數突破96關口,刷新2003年9月以來新高。交易員們在等待歐央行今晚給出QE項目的更多細節。
花旗私人銀行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 Steven Wieting對彭博新聞社表示:“這使得我們認為歐元將持續弱勢。美元強勢是一種共識。”
歐央行的行動刺激著歐洲斯托克600股指在今年前兩個月反彈了將近15%。該股指自上周刷新七年新高之後昨晚上漲了0.8%,銀行類板塊漲幅為1.2%。渣打銀行股價漲5.1%。荷蘭ING集團股價漲1.2%。ITV股價漲了5.7%。
Hargreaves Lansdown Plc股票分析師Keith Bowman稱:“歐洲經濟數據傳達出複雜的信號,但市場對歐洲的焦點則仍集中在歐央行的QE項目上。我對歐洲股市依然樂觀,QE對股市給予了明顯的支撐。”
正如華爾街見聞所提及,當前,歐元區和美國的貨幣政策顯示出愈加明顯的分歧。美聯儲在經濟顯現複蘇跡象之際試圖令貨幣政策正常化。市場預計美聯儲將在今年實行2006年以來的首次加息。
而歐元區則相反。歐洲央行迫於低通脹和經濟滯脹壓力而不斷擴大貨幣刺激措施。1月22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宣布擴大資產購買規模,將從2015年3月開始,每月購買600億歐元,持續到2016年9月。市場預計其購債總規模有望達到1.14萬億歐元。
資產規模達1220億美元的美國U.S. Bank Wealth Management固定收益研究部負責人Jennifer Vail對彭博新聞社表示:“在經濟複蘇曲線上,美國可能領先於歐元區。市場對歐央行QE持樂觀態度,並認為其將拉動歐元區經濟增長。今晚,你就能看到更多的數據了。”
今晚,歐洲央行還將首次給出其對2017年歐元區經濟增長和通脹的預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由於信用卡消費明顯減少,今年1月,美國個人消費者信貸增長下滑4.18%,增速創逾一年新低。其中信用卡貸款是過去三個月來第二個月增長下降。
1月數據顯示,盡管國內就業增長勢頭強勁,美國消費者今年年初對待開支仍態度謹慎。《華爾街日報》報道評價數據稱,經過去年第四季度的大采購,美國消費者開年在控制支出,他們已展示每次大購物結束後就開始註重還債的趨勢。
個人消費支出貢獻美國約七成的GDP,這類支出增長下滑也反映在GDP增長預期上。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遜於預期的美國貿易逆差數據公布後,高盛將今年第一季度美國GDP的增速預期由2.6%下調至2.4%。而《華爾街日報》上述報道提到,經濟學家對一季度GDP的整體預期還只有約2%,甚至低於2%。上周公布的美國第四季度GDP修正值為年化環比增長2.2%,上兩個季度為4.6%和5.0%。
昨晚和貿易數據同時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搶眼,新增非農就業者29.5萬人,但平均時薪增長不及預期。彭博報道預計,如果看到薪資增長加快,美國家庭可能會更願意利用低利率貸款。
美聯儲昨日公布:
1月美國個人消費者新增未償信貸額為116億美元,遠低於彭博新聞社調查的預期中位值148億美元,去年12月新增消費信貸額由148億美元上修至179億美元。
其中屬於循環性貸款的信用卡貸款1月減少11.6億美元,降幅1.57%,去年12月增加62億美元,增幅8.41%,去年11月減少5.37億美元。
車貸和學生貸款這類非循環性貸款1月增加127億美元,去年12月增加117億美元。
下圖紅色柱形代表非循環性貸款月度增長變化,藍色柱形代表循環性貸款增長變化。
下圖可見1月循環性貸款負增長,較去年12月明顯下滑。
雖然信用卡貸款等循環性貸款劇減,但下圖可見1月新增非循環性貸款較上月略有增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美經濟冰火兩重天,歐元和美元正在逼近平價。
週二,歐元/美元強勢跌破1.08關口,最低觸及1.0734,創下2003年8月以來新低。美元加速上行,美元指數突破98,創十二年新高。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IFR Markets全球策略師Divyang Shah表示:「考慮到歐元的快速貶值,我們預計歐元將在年內跌至和美元平價,時間大概在二季度末。」歐元上一次和美元平價要追溯到2003年初。
僅僅在12個月前,歐元還曾處於18個月高位,接近1.40美元。但一年之間,歐元對美元竟跌去了22.5%。
歐洲經濟的持續萎靡和歐洲央行的QE無疑是歐元快速走低的重要原因。歐元區2月CPI初值同比降0.3%,連續第三個月萎縮。為對抗通縮風險,歐洲央行祭出的QE已經於昨天(3月9日)正式實施。
目前,市場已將目光聚焦在明天希臘和歐元區的談判。本週三,希臘將與貸款方就獲得救助款所需的改革措施進行談判。雖然希臘此前與歐元區達成新協議,但歐元區卻覺得希臘政府遞交的改革措施遠不完整。
歐元集團主席迪塞爾布洛姆(Jeroen Dijsselbloem)昨日在歐元區財長會後表示,如果應要求推行改革,希臘可能獲得部分尚未撥發完畢的救助金。本週三的談判旨在更瞭解希臘的需求,以及希方正採取的措施。
據《金融時報》,eToro首席市場分析師James Hughes稱:「許多交易員在談論美元走強、歐元走弱時,希臘和歐元區的談判都是一個重要話題。目前歐元下跌的趨勢沒有逆轉的跡象。」
當然,在美元如虹的氣勢下,走熊的不僅僅是歐元。包括日元、澳元在內的非美貨幣均創下或逼近多年新低。
美國上週五華麗的非農就業數據大大增加了美聯儲年中加息的可能性,為美元上漲提供了強勁動力。2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29.5萬,大超預期23.5萬。失業率5.5%,較1月的5.7%進一步下降。
本週一,達拉斯聯儲主席費舍爾發表講話稱,美聯儲應盡快加息。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同樣表示,就業及通脹接近目標,美聯儲最快將於6月宣佈加息。
2014年,所有省份GDP增速都較上年及年初預期有所下降。 (JZ多媒體解決方案/圖)
中國財政也走入新常態。 (JZ多媒體解決方案/圖)
| ||||||
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投資拍攝電影,國際名導王家衛擔任監製,影帝梁朝偉飾演男主角,如此黃金陣容的結合,居然是一個年紀才三十四歲的中國作家促成的。 他是張嘉佳,去年以人民幣一千九百五十萬元版稅收入,打敗韓寒、郭敬明,第一次進入中國作家榜就登上首富。他出版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以下簡稱全世界)一書,短短一年三個月,累計銷量破三百萬本,是中國這十年來最暢銷的小說。 不只如此,他還創下影視圈紀錄。 《全世界》中的三十三篇短篇小說,已有十篇被買下版權,買家包括馬雲旗下的阿里影業、中國第一大民營娛樂集團光線傳媒、台灣導演陳國富的工夫影業等。光賣版權,至少帶來人民幣兩千萬元進帳。 二○一三年七月,張嘉佳開始在微博發表一系列「睡前故事」,將過去發生在自己、朋友身上的經歷,寫成短篇小說。 不像韓寒一開始寫部落格,微博方便傳播、分享,加上他固定晚上十點發表作品,剛好是人們下班回家、準備休息時,心情放鬆,自然陷入小說營造的情緒中,「我習慣寫完馬上發表,差不多剛好十點,寫的人寫完睡覺,看的人看完也該睡覺了。」張嘉佳接受本刊專訪笑說。夜晚,往往是人心情最需要撫慰的時刻,他的文字陪著上億人入睡,填補了許多人心靈的缺口,形成一股如潮湧般的力量。 不到一星期,看似平常的睡前故事,居然創下超過一百五十萬次轉發、四億人次閱讀紀錄。如今,在百度等各大網站,「睡前故事」有了專門的版位。 他的筆下主角個個失意,卻又堅強活下去 「他寫出年輕人所面對的生存困境,故事的結局卻不悲觀,反而很溫暖。」曾出版《杜拉拉升職記》等知名小說的北京博集天卷圖書發行公司董事長黃雋青觀察。 在《全世界》書中,每篇故事主角並不是北京、上海白領階級,而是一般市井小民,大多經濟匱乏、感情失意,為了謀生計,離開故鄉到大城市工作……,即便如此,最後他們還是能從愛情、友情中,找到一絲慰藉,繼續活下去。 中國《人民日報》分析,這呼應了當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不管是貧富差距、房價和物價高漲,甚至人權等問題,年輕人背負龐大競爭壓力,轉而追求「小確幸」,正好從張嘉佳筆下人物身上,找到自己。 抓住時代趨勢,以他為代表的「暖書」現象,成為中國書市最夯關鍵字之一,幫失意人點一盞燈的「暖商機」也冒出來了。 今年一月,全球最大中文線上書城「噹噹圖書」暢銷小說排行榜前五名中,除了三本翻譯小說,唯二上榜的華文小說《全世界》、《乖,摸摸頭》都是暖書,後者上市至今才四個月,銷量也突破五十萬冊。 「講實在,如果去講絕望或痛苦,這個時代並不匱乏,每個人都有太多痛苦了……,這個時代缺乏的是把美好呈現出來的能力。」張嘉佳直言。 他的故事架構文字畫面,全加入共同記憶 現在,他被中國媒體譽為「最會說故事的人」;然而要溫暖人心,除了天時地利,動筆前就得下足功夫。 為了讓讀者易於閱讀,他發揮多年編劇經驗,把小說當劇本寫,每篇字數控制在四千字內,但要在有限篇幅裡,交代起承轉合,並不簡單。所以下筆前,不管多短的文章,他花三、四天構思架構、情節、角色性格等細節,再填入血肉,加入八○後的共同記憶:日劇、動漫畫、周杰倫的情歌……,使文字更有畫面感。 而這也是張嘉佳作品受影視圈青睞的原因,「當初在看小說的時候,就感覺它特別像電影大綱。」一月十一日,王家衛在《擺渡人》發布的記者會上說。 他的人生經歷絕望低潮,反造就創作沃土 但,目前中國光靠暖書出名的作家,至少近十位,張嘉佳是如何成為其中翹楚? 他的答案,出乎我們意料的之外。 「其實,我這個人一點也不勵志。」貴為中國作家首富,他卻自嘲,過去十年來的人生經歷根本和「無賴」沒兩樣。 大學時,張嘉佳是個文藝青年,經常替雜誌撰稿,畢業後則靠寫電視節目、電影劇本為生,最高月薪曾領過人民幣兩萬元,羨煞他人。 沒想到,二十五歲卻得了憂鬱症,工作被迫停擺,長達一年足不出戶,散盡所有積蓄,之後又因為婚變、父親重病,憂鬱症兩度復發,「曾經一年喝掉四百瓶伏特加……。」低潮時,只能靠酒精麻痺自己。 為了走出難關,他開始學習把握當下。失意時,就在筆記本上寫下一件一直想做、卻還沒做的事,接著馬上執行,例如,誇獎每一個遇到的女生、獨自到雪山頂烤肉,搭飛機到印度看恆河一眼……,「把這些事做完,你會發現世界很廣闊,很多值得熱愛的事情,你必須從絕望中找到希望。」 也因為這十年不如意,他的閱歷比其他作家更豐富,全變成最真實的創作素材。 新經典出版社總編輯葉美瑤表示,若說韓寒是「敢言」的八○後代表,偏鄉出身的張嘉佳,無疑道出更多中國二、三線城市徬徨年輕人的心聲,成為當前中國最受歡迎的作家。 「我所寫的,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故事。」訪問時,張嘉佳正好在江蘇老家旁的山裡散步,回到人生起點,尋覓創作靈感。而他筆下的一字一句,也像黑暗中的亮光,指引著他那一代人,找到歸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