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誰能翻一番? 東尼


2010-04-08  NM





生活於香港,肯定是一件樂事。因 為香港稅率不高,讓民眾可累積財富。

股市更是投資者創富的好地方,由七二年開始,當時遠東會及金銀會成立,到七十年代後期四會合一,恒指經 歷七三年的低谷一百五十點,三十八年後,攀升至刻下企穩在二萬點樓上,無疑是世界上表現最好的股市之一。

港股表現凌厲,勢必令投資者身家 暴漲,故此香港的人均儲蓄,亦遠勝世界各地。這段期間,本港樓價大幅飛升,甚至漲幅超逾一百倍;說實在,樓市股市兩者是互補的,彼此關係密切,而樓市對社 會的影響更甚。

很多人認為大藍籌的增長期已過,盈利難以再翻一番,那中移動、工行及中石油等巨企,究竟需時多久才能達標?

中 移動成績驕人

在過去十年,中移動成績驕人,盈利增長了七倍,有人擔心增長開始無以為繼。但以現價七十五元計算,中移動市值一萬五千億元,去 年盈利一千三百億元,市盈率十一倍半;作為大型公用股,確實非常便宜,我認為合理水平是十五倍。

往後的中移動,盈利增長引擎不再側重吸納新 客戶,而是提升客戶的平均收費,加上人民幣升值效應,以及來自保留溢利的複合增長,在未來十年,成功翻一番的機會甚大。

刻下工行正處於高速 增長階段,○四年至○八年,每年平均增長達三成三;去年雖然放緩,仍能多賺一成六,我認為未來五年的增幅仍能維持在此水平。

工行市值約二萬 億元,十五倍市盈率是合理價,五年之內,計及盈利增長及貨幣升值,每年盈利至少達二千億元;換句話說,每股盈利有望達港幣一元。不過,工行在四大國有銀行 之中,並非最抵買,中行(3988)及建行(939)在數字上更是便宜。

中石油現價九元二角半,市值一萬七千億元,在○七年股市處於極高水 平之際,中石油股價曾達二十元,只要油價再急升,中石油有望重踏此歷史高位。過去五年,中石油平均賺一千三百億元,市盈率約十三倍。

我曾多 次強調,石油股並不屬於增長行業,因為總有一天資源會耗盡,但作為全中國最大的石油企業,中石油的一哥地位鞏固,盈利會隨着耗油量逐漸增加而水漲船高。若 你可靜心等候,股價定能翻一番,我相信十年內可以達到。

吼實地產股

以市值計算,上述三大中資巨企是其行業內的龍頭,盈利增長 沒難度,但幅度未必及規模較小的中小型對手。

為了好好管理本人的財富,我現已多加留意地產股,但條件是找一間對其管理層有信心的公司,這已 可掃除大批地產股。我有這選股原則,全憑過往經驗,在七二年買了新地(16)或長實(1)的投資者,現已坐享其成,對我的睇法肯定深表贊同。至於買了恒生 銀行(11)或東亞(23)的投資者,成果也相當豐厚。

東尼Tony Measor

在證券界有五十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 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 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2

對「投資領域」梳理一番 王海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69cd2b0100yvg2.html

對「投資領域」梳理一番

曾經偶爾做過一些B2B的相關投資(例如水泥企業),儘管有過比較好的收益,但就我個人的嗜好來說,更傾心於B2C的領域,總結梳理了一下我這些年重點關注的領域:

 

一、醫藥

①國粹中藥

② OTC品牌企業

③醫藥商業

④醫療服務業

二、消費品(包括服務)

①衣(穿戴)

②食(食品飲料)

③住(住宅地產、商業地產、旅遊地產)

④用(金融產品及服務、電器、五金工具等)

⑤玩樂(玩具、影視等)

三、渠道

①差價模式

②租金模式

③佣金模式

 

上面的領域基本都是「大消費類」企業,我們知道,消費類企業比較容易理解和分析,遺憾的是,多數消費類產業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重置成本較低),所以同行之間競爭也比較激烈,並且很有可能有大量的潛在進入者,用「一將功成萬骨枯」來形容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所以,在整個行業或者細分市場上「已經壟斷」或者「很有可能走向壟斷」(包括完全壟斷和寡頭壟斷)的企業才具備潛在的投資價值。

王海平201109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79

細股炒一番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i1dz.html
最近如果讀者有留意,市場上每日十大升幅的股票,相信大部分名字連專業基金經理都未必聽過。記得去年有財經記者問,中小型股的反彈是否已經差不多完成,筆者很肯定的說未,反問記者能否數出有那幾隻倍升股,答案是沒有幾隻。

今年的情況很不一樣,恆生指數原地踏步,但以倍升計的小型股多不勝數。小型股的熱潮是否已經見頂?筆者大膽的預測起碼會持續到明年。內地A股IPO將於明年1月重新開啟,50間公司將獲准上巿,但中國證監頒佈文件,借殼上市的條件將提高至與IPO同等,這等於關掉了一大批內地中小企集資之門,迫使她們跑到香港尋找機會,令本港的殼股市場保持熾熱。另一有利因素是,三中全會後外資似乎對中國經濟改革漸趨樂觀,假設海外資金明年增加中國資產配置比重,水漲船高下,中小型股將可望持續暢旺。

佔先機者贏面較大
逆向收購的公司難以用一般基本分析來計算其內涵價值,她們的上升力,主要受實際公眾流通量,市值,背後大股東實力及即將注入的項目概念和質素主導。

所以愈能捕捉先機者贏面愈大,後來者風險愈高。由於賣殼主題愈來愈當炒,最近不明所以然的異動股,都被股評或媒體冠以賣殻故事炒作,散戶須當心隨時成為大鱷點心。

除此之外,一些被市場遺忘已久的小型股亦紛紛尋求轉型,以求重獲新生。例如某傳統工業股兩年前就開始謀求轉型為創意及服務性產業,希望獲得市場賞識重估,然後配股集資。一年多前聽說過這故事的投資者,基本上沒有一個覺得她有可塑性,更遑論新業務模式能否真正賺錢及放大。話雖如此,最近一經媒體點評,股價突然兩天內抽升90.5%,歷史市盈率飊升至20多倍,市帳率重越一倍多。股價未幾便開始回落。筆者估計股價要再突碰並非易事,由於大股東乃紅褲子出身廠家,對資本市場不甚瞭解,新業務又不是賺大錢,背後也沒有旁大資金,純粹希望市場力量把股價推上,成功的機會其實極微。

好股未必為好公司
很多成交暢旺及股價倍升的小型股皆因背後有強大財力的股東和人士網絡,大股東有能力一呼百應,加上貨源歸邊,所以當市場氣氛配合,股價便有能力屢創新高。但這類高回報高風險的股票,並不代表有實際業務和基本面支持。投資界有一句老生常談,「好股票並不等於好公司」;「好公司也並不等於好股票」,反之亦然。

一些長期估值存有大折讓的股票,通常由於大股東不思進取,沒有鴻圖大志,忽略投資者公關,不願意派息,又或者公司管治出現問題,例如慣性地欺詐小股東。投資小型股,基本面分析可能只佔去60%的重要性,其餘是管理和大股東的管治能力,以及股價摧化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203

埃博拉病例每三周翻一番 或很快致55萬人感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74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自埃博拉病毒暴發之後,已有5357人感染,死亡2630人。聯合國稱,埃博拉病毒暴發是世界上最大的感染病疫情,感染案例每三周翻一番。塞拉利昂政府也一度關閉三天,以控制疫情蔓延。此前也有消息稱,埃博拉年底前傳染至美國的幾率大約為18%。美國疾病控制中心也響應聯合國的觀點,即認為控制埃博拉病毒現在需要“史無前例的國際行動”,並警告稱,除非政府加強介入程度,否則明年1月底將有55萬人感染上埃博拉病毒。

聯合國聲明如下:

埃博拉疫情危機變得更加複雜,涉及到政治,社會、經濟、人道主義和安全等領域。埃博拉疫情的溢出效應需要整個世界的關註。埃博拉疫情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

埃博拉病毒暴發是世界上最大的感染病疫情,感染案例每三周翻一番。利比里亞一個國家的埃博拉感染病毒人數將很快超過過去40年歷史之和。

在三個感染最嚴重的國家——加納,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埃博拉疫情正在摧毀其醫療系統。在利比里亞,可治療的輕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了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也導致經濟危機。通脹和食物價格正在上漲。交通和社會服務已經被破壞,這使得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的情況雪上加霜。

各國政府正在竭盡所能抗擊疫情。聯合國贊賞各國政府、社會團體和個人在抗擊疫情前線的勇敢行動。

現在,控制埃博拉病毒疫情需要史無前例的國際行動。

塞拉利昂政府也一度關閉三天,以控制疫情蔓延。

讓我們在看看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觀點:

到明年1月底,埃博拉病毒可能可能會感染數以萬億的人。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按最糟糕的情況估計,屆時會有逾55萬人感染埃博拉病毒。

這份報告預測的病毒感染人數遠遠超過了之前的估計。目前,這份報告正處於審查之中,也有可能會被修正。這種情況的假設條件是,政府和救助機構沒有增加額外救助和介入。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發言人在電子郵件中稱,“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正在建立一個動態模型工具,以實時估計埃博拉病毒感染人數,預計將很快公布該模型和使用介紹。”

東京大學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上個月的獨立報告顯示,按著最糟糕的情況預計,埃博拉病毒年底新感染人數將達到277124人。

報告還稱,失控的跨境傳播可能會使埃博拉病毒成為新地區的主要傳染病。

正如彭博所指出的那樣,控制疫情傳播需要資金:

聯合國稱,在接下來的6個月內,遏制埃博拉病毒傳播將需要投資9.88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42

合並後第十日,58同城與趕集網CEO有了這麽一番對談錄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86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8 15:25 編輯

合並後第十日,58同城與趕集網CEO有了這麽一番對談錄
來源:虎嗅網

虎嗅註:今天(4月28日)上午,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58同城CEO姚勁波與趕集網CEO楊浩湧對話,雙方透露了合並的細節,也談到對分類信息網站發展、O2O、賣服務互聯網的理解,值得一讀。

回憶合並:最難跨出的一步、印象最深刻的細節

劉湘明:我之前問朋友們最想問你們什麽,結果他們都說最關心的問題是說以後你們兩家用誰做代言人呢?到底是楊冪?還是範爺?

姚勁波:也不排除用兩個代言人,可能我比較喜歡楊冪、楊浩湧比較喜歡範爺。

劉湘明:我想問一問二位在合並的過程當中,你們覺得最難跨出的那一步是什麽呀?

姚勁波:其實我一直在追求楊浩湧,我特別想知道他是怎麽跨出這一步的,我一直不斷地往前跨步。

楊浩湧:其實邁出第一步應該後面就比較容易了,所以我覺得更多是最大的奇跡來自於過去一年市場的變化,因為我一直在說我不介意再打十年,因為這個市場雙方都做得非常好,可能都有些不太服輸。現實的情況,不管是我跟老姚一起大家都在做很多新的模式的創新,我們可能都意識到有可能兩家繼續這麽打下去,其實是一個贏了當下輸了未來的一個結果。這個是比較大的動因,會導致我們正式地考慮坐下來,其實我們兩家相互是對手的同時,外面還有更多的競爭對手在和我們競爭。

劉湘明:有這個共識是非常難的,還想再追問一下,在合並的時候,你們各自覺得在這個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時刻是什麽呢?

姚勁波:有些投資人也在網上發布這個細節,比如說趕集的投資人出錢,給我們兩個在維斯汀酒店關在一起,我一個人跟七八個人談,他們投資人隔一段時間來一個。我跟楊浩湧堅持在談,中間有好幾次談崩了,不能談下去了,恨不得把那個酒瓶砸掉走了,最後還是堅持下來了我跟浩湧兩個人,29個小時都堅持下來了,事後都挺佩服自己的,這麽複雜的場面我們兩個人達成了最後的協議。

劉湘明:浩湧呢?你難忘的時刻是什麽呢?

楊浩湧:我覺得那天還好,大家要坐下來談,不管幾點始終要有一個結果出來,在這之前,春節之後約我出過一次飯,我記得他當時說的第一句話是說有什麽樣的方法能讓我們廣告費少打一些?因為兩家今年可能都是應該都超過十個億吧。

姚勁波:春節期間我們兩家打的廣告費加在一起就超過兩三個億,所以這是一個極大的浪費,我提了一個方案,浩湧你可以說一下。

楊浩湧:他提出一個方案說要不我們換點股。

合並後,找不到對手是什麽心情?

劉湘明:現在和平的感覺到底是什麽呀?除了廣告費少花以外。

姚勁波:感覺我們兩個是在簽字的一瞬間,就把頻道切換了,我特別希望趕集網這個品牌在他用戶的心目中依然保持一個很好的狀態,所以現在我跟浩湧都已經站到比較高的高度來看問題的,下面因為這個團隊,市場團隊,過去打仗打太久了,打十年,突然跟他說不能再打了,這是兄弟,可能他們下面一時還接受不了。我們最近都在處理這樣的事情,下面的競爭慣性依然存在,還需要一點時間,讓兩邊真正把對方看成是自己的兄弟。

楊浩湧:我說一下我們兩家過去的情況,過去一兩年我們兩家的競爭是陸海空一起,全方位的一個立體之戰,我們內部是以周為單位統計各個城市銷售額的情況、市場投放的情況和公關的情況,我們做相應的應變,包括他在當地招了多少人,做了多少銷售額,做了什麽樣的促銷動作,這個我們堅持每周在看各種各樣的數據,改變自己的策略。這個慣性一直下來以後,突然兩家說我們在一起不打了,大家都感覺不太適應,我不知道你們這邊團隊是不是也是這樣一個情況?從我自己來說,我跟老姚肯定是調整比較快的,我們的新業務是不是整合,底下團隊的確打了這麽多年,突然說兩邊一起握手,說我們一起向前看,這種我覺得需要一點時間。

姚勁波:我們倒沒有,你太重視我們了吧。我們還是更多地往前看一些機會,始終始終50%的精力拽著要看老的業務上的競爭者,突然不用在這個地方打仗了,確實很多人是不適應的,包括我們PR的人,包括銷售的人,包括有些部門的人,比如說互相去抓對方信息的人,現在就不需要了。他們就感覺是不是要失業了,是不是要幹別的事情去了。我們更多的是需要去看新的業務、新的機會了,這點上跟浩湧的感覺是一樣的。

劉湘明:其實大家對合並之後的58趕集也是非常有興趣的,未來新的機會,現在你們在考慮一些什麽整合之後新的機會呢?

姚勁波:兩家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都走出來了,都不再是一個純的信息網站了,58變成6個業務線中的一個了,我們其他還有金融、還有58到家,還有安居客、還有房產,分支信息變成我們六個板塊當中的一個,我們起了很多新業務,趕集也是一樣。其實兩家的新業務並不重合,我們做的事情跟趕集做的新業務重合度很小,合並以後第一我們會有更多的資金,我們老的業務會有利潤,我們會少很多廣告費,我們也不用再內耗上面花更多的錢了,同時我們可以把最好的人從老的業務里面抽出來。原來是不敢的始終覺得如果抽走的話,會不會讓趕集占便宜,或者會不會讓我們在老業務上競爭不夠,一旦合並我們可以把最優秀的,最優秀的團隊調到新的業務去負責新的業務。同時,作為管理層的精力也不用老是回頭看,而是說更多地往遠方看。

所以說不管是從精力、資金,還是從團隊上面,都會加速新的業務的發展。昨天我們跟趕集還宣布了,趕集的好車業務介入到58的二手車里面,雙方的新業務都除了獲得一個單一母體的支持之外,都能夠同時獲得58、跟趕集兩個品牌、兩個流量的支持,成功概率事實上是變得更大的,我不知道浩湧怎麽看這個問題。

楊浩湧:更多的是這樣,兩家市場份額不管是市場營銷層面,省那幾個億可能是一個短期的,我其實把那塊看得相對小一些,因為那個東西是一個水到渠成,比較必然的事情。它那個幾億省下來其實就是幾億的金額。我倒更看重雙方在各自的創新業務上將來去發展的時候,把握會是更大的,比如說我們的好車和58的到家,其實雙方的競爭對手都挺多的。我們自己也偷偷摸摸投了很多項目,可能我跟老姚一對,雙方其實都投了很多項目,相互都不敢宣布,擔心對手去抄。很多業務我們偷偷進行,創新業務都非常看好,現在我們跟這些創新團隊去講兩邊整合的時候,其實他們都蠻高興的,因為這個獲得的支持會更大。我跟他們說,你們再往下做兩倍流量的支持了,年底的業務也是翻倍的,我大概是這麽一個結果。我跟老姚一起去聊這個事,兩個人都會感到比較興奮。

劉湘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們怎麽保證團隊持續的戰鬥力和心氣呢?這是不是一個挑戰?

姚勁波:其實團隊的競爭它除了跟對手的競爭以外,在很多層面也競爭,第一個58每個業務線、每個地區內部是有PK的,尤其是現在多了跟趕集,也算是內部PK,這種PK會一直存在,業務線跟業務線之間,地區和地區之間的PK的存在,只是原來是外部競爭,現在遍布內部競爭,我們會鼓勵和推動這種良性的PK。

第二個層面,58每條業務線,58趕集的房產、招聘、二手車並不是說只有我們,我們還有很多同行友軍存在,這個競爭也會存在,這是第二個層次。

第三個層次,58跟趕集的很多新業務是在創業的區域,O2O的瓶頸里面。我們除了老的業務對手以外,我們會多出來很多新的我們需要去趕超,我們需要去PK的對手,我並不認為對手競爭會減弱,而是說我們會變成一種新的競爭格局,一些新的人會成為我們的需要關註的對手。

劉湘明:浩湧你還有什麽補充嗎?

楊浩湧:我們雙方要避免的是惡性的競爭,比如說雙方為同一個廣告位出一個好幾倍的價格,包括在線下的銷售營銷上再去打價格戰。我覺得良性競爭對公司內部是好事,我們內部幫助我們團隊也在說,現在是兄弟內部的競爭,其實反而會更良性,大家會感到更興奮,原來兩邊打得都有一些無底線,現在我們都有一個底線,我們整合以後不管是讓市場或者是營銷做得更好。

姚勁波:我補充一下惡性競爭是什麽概念,原來58是上市公司,我們要求比較嚴格,原來趕集的代理商說只要碰到58的客戶在,那個代理商一定會說58不好,甚至是詆毀的情況發生。我們合並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惡性的詆毀都制定了一個高壓線,任何人不管是58的員工、趕集的員工,58的代理、趕集的代理,只要惡意詆毀對方,只要抓到就直接殺掉。

賣服務的互聯網有什麽不同?

劉湘明:你們覺得賣服務的互聯網跟之前賣東西的互聯網,以及作為信息渠道的互聯網有什麽不一樣?

姚勁波:過去58也是一個平臺,我們對接了用戶和本地的商戶,對接的層面是在信息層面,商戶把信息發到58,不管是各種信息,二手車的、招聘的、本地服務的、搬家的信息,58的用戶始終感覺到是一個需要在大量的信息里面找到一個號碼,打過去跟他線下達成這個交易。

最近58在上門服務,在O2O這個領域我們抓了上門服務,我們推出來一個新的品牌叫58到家,就變成不再是信息了,你看到的就是人,這個上門服務的阿姨,這個阿姨是哪里人,她的特點是什麽?別人對她的點評是什麽?你支付以後,這個人百分之百會在這個時間點上你家里來服務,她的服務和價格是標準化的,你可以點評。這種用戶的口碑程度就跟58過去提供的信息服務有本質的區別,過去58提供的信息服務有70%、80%的好評率。中國服務的水份就是70、80分,30、20%的客戶是不滿意的。但在58到家O2O的閉環服務里面,我們內部統計下來滿意度是99%點幾。所以它變成了就跟58同城的服務是不一樣的,它變成了更標準化、我們更可控,因為這個服務有這麽高的標準率,基本上不用推,會通過朋友圈推廣出去,這是這一撥O2O的革命,這也是我跟趕集合並以後最重要的區域,就是我們要把服務從信息層面走到交易層面,走到閉環層面。

劉湘明:剛才你跟浩湧都談到了垂直服務類的競爭對手,這是兩個問題,一個就是說在現在整個服務的互聯網上面,整個平臺的優勢到底有多大?包括像服務的流量到底應該是怎麽去運營呢?

姚勁波:至少現在所有的O2O的公司,現在都是把58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入口,甚至這個入口在絕大部分O2O公司里面,流量來源里面是超過別的巨頭的,比如說BAT,比如說做車的、做放貸都是把58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入口,流量在O2O起來之後,幾乎所有的人找服務都是在58、在趕集的。所以流量是我們進入O2O領域很重要的抓手,沒有這個的話,我們跟一個創業公司其實沒什麽區別,這是第一個很重要的流量的入口。

第二個就是說所有的O2O都涉及到兩端,服務方和被服務方,大部分是在藍領這個領域,58趕集是一個重要的藍領的平臺,我們如果今天要用十萬個阿姨,我們利用58和趕集的平臺很容易招上來,因為本身58、趕集的品牌在藍領中間就是很重要的品牌。流量就是需求的入口,招募就是服務提供方的入口,這方面58跟趕集都有優勢。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用戶並不覺得58去做58到家和趕集好車是不符合的,很多服務是順理成章的。

劉湘明:58、趕集都在把自己的一些服務產品化,包括垂直化,你怎麽看這個事?轉到移動互聯網是不是就要做更垂直化、更精準的服務和產品化的方向呢?

楊浩湧:我想解釋一下,其實分類信息本身大家有誤解,這個行業還處在非常高速增長的行業,並不像大家說的大家都要去做閉環了,我們看到很多常規的需求還是留在這個平臺的。我們去年、前年,包括今年都是三位數的增長。進入閉環還有一個說法,當你離交易越近,你平臺的價值越高,這是我們堅持的一點,一旦進入交易以後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了,相關的金融保險、後面的延伸服務,拿我們好車舉例子,這個平臺給我們帶來的價值體現在哪兒?我們第四個月,上周剛宣布了一個交易額過億,這個第四個月過億的速度當年的團購都沒有到這個速度,這是我們在這麽多年流量積累,包括我們線下團隊積累的。我們第三個月就進了全國20個城市,這個月下半年一開始每個月六七個城市在拓展,這樣接入交易從平臺來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劉湘明:未來58趕集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麽?是做平臺呢?還是繼續做垂直的服務?到底哪個是你們未來的重點呢?

姚勁波:目前來說我們58趕集長期會堅持平臺定位,我們向所有的第三方公司開放我們的服務,不管你是線下的一個門店,還是在線的O2O公司,都可以在58上面發布信息、獲得用戶,用戶也能在58趕集這個平臺找到他所有的服務,所有的房子、所有的車子,所有的服務,我們自己也跳進去做垂直類的服務,如果說市場沒有很強的對手,或者說沒有具備很大優勢的地方。我想我也好、馬克也好,都依然是充滿鬥誌的,我們並不認為這個事情做完了,還是覺得看到很大的機會。剛才講了我們合並就是因為我們看到很多機會,我們並不想這些機會,當我們崛起的時候把58趕集甩在後面,我們是潮流的很重要的推動者和參與者。

劉湘明:你怎麽來清晰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呢?到底是裁判呢?還是運動員呢?這是所有做平臺的公司都要回答的一個問題。比如說將來有人可能會做二手車,在58和趕集的平臺上也要做二手車,也要做類似於58到家的家政的服務。

姚勁波:58同城是徹底開放的,十年以後、二十年以後,58同城依然不會制約任何人在58上發布信息獲得客戶。至於有些品類,比如說58到家、趕集好車是我們自營的業務,這部分58到家,我們自營的品類會越少越好,比如說自營的是家政、上門的保潔、美麗甲,簡單來說我們要做的是生活服務,生活服務是360行,58也好、趕集也好,我們再有想法也不會全做了,甚至我們做一部分自營的業務也只是為了完善這個平臺的生態。我們希望將來很多這個領域通過投資、通過合作、通過商務能夠把大家接入到這個平臺上面來,至少目前我們是這麽個想法。

劉湘明:還有一個問題,服務互聯網的門檻你們覺得到底在哪兒?

楊浩湧:我自己總結,因為我們也在做很多的業務,其實就兩個字,規模。我不知道老姚同不同意這個觀點,規模後面藏了很多東西,你的執行力,你是不是形成規模以後,對外的品牌和流量的采購你做到第一以後,你的整個的成本都會下來。整個的服務因為它實際上太大了,它是太地域化的,每一塊的服務,說到本地服務都是5公里範圍的,每個人找的服務都是自己身邊的商家和少的服務提供者提供的服務,它不可能是一個上海給北京提供服務,太碎片化的東西,最終的結果是如果你能夠形成一個非常大的體量的,不管是到家將來是百萬級訂單的入口,還是好車可能是個千億規模的交易量,每天成交好幾萬、好幾十萬輛車在上面成交的時候,它相應的產業鏈就會越布越好,這是我自己的看法。

姚勁波:我覺得規模跟速度有關系。因為所有的O2O的交易都是一個交易平臺,越大的平臺、越快達到臨界點的平臺越好用。在你具備一定規模之前,你的服務是不好用的,你是要燒錢的,一旦你到一定的規模,很容易讓兩邊的用戶都有好的體驗,比如說我們58投資的代駕的平臺,如果你不能快速地變成這樣一個規模,你是不好用的,包括滴滴、快的也是一樣,當58到家每天有幾萬單的時候,每一個小區兩百米內都有一個阿姨在那兒活動的時候,我們提供的服務依然隱蔽,因為我們服務的交互成本最低,因為那個人就在你的成本,你點請阿姨,這個阿姨可能三五分鐘就能出現在你家的門口,能不能迅速地形成一個規模,這個是所有的O2O需要過的門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234

日本蟄居青年人數6年翻一番

巖井秀人是日本一名成功的劇作家,然而16歲時,他曾把自己關進房間,4年沒有出門。

15歲時,他因為嘗試自力更生遭遇失敗,對自己、對世界都失去了信心,於是便躲在家中逃避現實。他說,他就呆在自己的房間里,整日玩遊戲、看電視和體育節目。

“蟄居族”興起

近日,日本內閣府發布調查顯示,年齡在15-39歲之間、過著類似生活的人,目前在日本有54.1萬。

日本厚生勞動省將這類人稱為“蟄居族”(hikikomori),指那些至少有六個月沒有出門上學或工作、也沒有與人交流的人。日本國立精神神經醫療研究中心則將“蟄居”定義為“由於各種因素,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減少,長期未就學或工作接觸自家以外的生活空間的狀態”。九州大學神經精神病學教授加藤隆宏表示,現在該詞既可以指完全閉門不出的人,也可以指很少出門活動的人群。

該調查開展於去年12月,涵蓋5000戶至少有一名成員在15-39歲之間的家庭。這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二次展開此類調查,上一次是在2010年。

結果顯示,在這54.1萬蟄居人群中,已經蟄居三到五年的占28.6%,蟄居五至七年的占12.2%,蟄居了七年或以上的占到34.7%。

另外,10.2%的人在35至39歲間開始蟄居,是2010年調查結果的兩倍;34.7%的人在20-24歲之間開始隱居生活,較2010年上升約13個百分點。

加藤隆宏表示,2016年的內閣府調查仍然存在缺陷,因為4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也不乏蟄居者,但調查並沒有涵蓋這一人群。

出現原因

蟄居族的出現有其時代背景。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企業破產,員工失業,自殺人數不斷攀升。在溫室中長大的一代不再具有戰後一代人的執著、忍耐、吃苦精神。一些人一旦遇到挫折,便會選擇逃避,蝸居在自己的角落里。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此前對中日韓三國高中生的一項研究表明,當代日本高中生的進取心相當消極,逃避社會重任的心理極為強烈。不少日本高中生對“將來成氣候”的問題持消極態度,認為那樣“責任將變得沈重”“自己的時間將會丟失”。“強烈想變得偉大”的日本高中生僅為8%,而持這一想法的中國和韓國的高中生則多達22%至34%。

日本精神病學家、蟄居現象權威專家齋藤環表示,問題主要出在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關系。在日本,家長會對子女施加巨大的壓力,對男孩尤甚,父母的期待常與孩子自身願望相違背。孩子一旦遭遇挫折,往往就會失去自信和自尊,繼而走向自我封閉。他認為在後工業化社會之中,社會與家庭結構出現巨大的改變,很容易出現蟄居問題。

九州大學神經精神病學教授加藤隆宏認為,其中固然有心里因素的作用,如抑郁和焦慮等,但文化和社會的影響也不可忽略。

他表示,少與人交往者一旦被迫進入高壓工作環境,一時之間可能會難以應對。這些人承受能力較弱,漸漸會感到不堪重負。而過上蟄居生活的男性多於女性,或是因為日本社會對男性有著更高的期望。這些人只要一遭遇挫折,就會灰心喪氣,希望將自己封閉起來。

此外,動漫、遊戲、網絡等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日本開發出了高度複雜的虛擬世界和網絡交流系統。對動漫迷來說,蟄居好似一種精神標桿,他們可以在“二次元世界”里風生水起、春風得意,找到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的安全感和滿足感。

虛擬高中應運而生

由於面臨勞動力嚴重短缺、高齡少子化的問題,日本政府和民間組織開始采取措施,積極為蟄居人群提供幫助,以遏制當下的蟄居族增多之勢。

齋藤環認為,蟄居狀態類似酗酒,因此對於這種現象,支持網絡至關重要。

目前,神經精神病學教授加藤隆宏正在和福岡的一個支持中心合作,為各個年齡段的蟄居族提供治療,幫助他們重新融入社會。

他強調,面對選擇閉門不出的子女,父母的態度尤其需要轉變,另外,團體治療也有助於他們重新融入社會。

在巖井秀人年輕時,日本還沒有提供此類支持的機構。到20歲時,他意識到走出這一局面只能靠自己,於是漸漸聯系起昔日的朋友,開始在人比較少的晚間時段出去踢球。

日本的虛擬高中也為那些尚不準備踏出家門的人提供了另一條出路。日本第一所網絡高中“明聖網絡學習國”於去年4月開學,學生可通過網絡,在自己的房間里完成高中學習,修滿學分即可取得高中畢業資格。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這些學校以及支持中心對蟄居問題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相對於2010年,日本蟄居族的人數已經下降15.5萬人。

加藤隆宏表示,虛擬學校使人們不必完全與世隔絕,不過要讓蟄居人群重新融入社會,面對面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過程。

目前,社會對蟄居族仍抱有排斥心理,但如果要幫助這一群體,就需要對人們選擇蟄居的原因,以及蟄居的不同類型分別加以評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62

賽事一年翻一番,保障依然不設防 “危險”馬拉松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491

2015年全國馬拉松賽事數量比上一年翻了一倍以上。(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他教給別人的也是錯誤的,你說能不受傷嗎?”

有些學員的跑量,甚至接近專業運動員比賽調整期的跑量。

東京馬拉松主辦方常設醫療委員會,國內大多賽前一個月才開始準備。

真正的高手,跑步都是不戴耳機的,都在留意自己身體的聲音。

一年前的那場比賽,倪震楚能記得的已經不多。心臟驟停後,大腦的短暫缺氧,對他的記憶力造成了損傷。

心率記錄顯示,開賽才跑了兩三公里,他的心率已直逼170,正常的話,這個心率應該在三個小時後出現。而此時,他開跑才二十多分鐘。

當時,所有人都在往前跑,倪震楚也被這種氛圍感染著,並沒有慢下來的打算。

在堅持了三十多公里後,他的心率飆升至190,接近人體的極限,遠超180的紅線。

沒等他意識到危險,心臟已停止了跳動,倪震楚休克倒地。

“第一反應”的急救兔首先發現了他,“第一反應”是一家急救組織,為上海馬拉松提供急救保障服務。賽場上,參賽的急救員也被稱為急救兔。

急救兔馬上呼叫更專業的急救員,心臟除顫配合著心肺複蘇,把倪震楚搶救活了。

事後檢查發現,倪震楚的心臟沒有任何毛病,罪魁禍首還是跑得太快了,這也不是倪震楚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比賽,他應該算得上資深選手了。

經歷了這一遭,已過不惑之年的倪震楚,突然意識到奔跑的危險。

然而,跑者們依然在前赴後繼。中國的馬拉松賽事,數量正呈現井噴式增長。

中國田徑協會官方網站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舉辦的馬拉松賽事尚只有22場,2014年51場;到了2015,全國的馬拉松賽事竟達到134場,比前一年翻了一倍以上。而根據“中國馬拉松”網站統計顯示,2016年,中國馬拉松的註冊賽事高達282場。

熱鬧背後,卻是日益放大的風險。報名人員篩選的隨意性、專業訓練方法和團隊的短缺、不到位的健康防護,乃至最關鍵的急救措施和經驗的缺位,正威脅著馬拉松跑者的安全。

今年的上海馬拉松,報名人數15萬人再次刷新紀錄,比去年多出了三萬人。

沒有人知道,今年賽場上,會不會出現第二個倪震楚。

毫無經驗的新人

中國馬拉松人數的壯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在這些新加入的跑者中,有些人其實並不適合這項運動。

這也是讓賽事組織者最為擔心的環節——毫無經驗的新人們。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運動醫學專科主任李衛平教授曾統計分析過近兩年來的猝死數據。他發現,中國大陸發生的8起馬拉松跑者猝死事件,全部發生在“半馬”賽程。

如果將“全馬”比作專業競技組的話,“半馬”其實就是業余組。

一個需要註意的現象就是,所謂的“半馬”常常被視為跑進“全馬”的臺階,是許多新手的首個項目。

“標準馬拉松運動是長距離、不間歇跑動大於42公里,而所謂的‘半馬’行距也在20公里以上。”李衛平分析,“30-35公里是身體代謝的一個極限點。超過這個極限點,很多跑者就可能產生代謝紊亂、氧化應激等反應,訓練基礎越不紮實、比賽配速越快,反應越劇烈。”而“半馬”對無氧要求更高,無氧代謝產生的乳酸量是“全馬”的兩倍,這對耐乳酸能力和速度耐力提出更高要求。

一個基本要求是——長距離競賽前,需經過全面檢查,且需有長距離跑步的系統訓練。

“如果平時有胸部疼痛或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臟有結構性病變、高血壓、血糖異常、過於肥胖以及缺乏長期較高強度運動的人均不宜參與該運動。”

不過,馬拉松賽事並非都設有報名門檻,無論是國際上的六大大滿貫賽事,抑或是國內三大金牌馬拉松賽事,都有部分賽事並不設報名門檻。

其實,猝死前都是有征兆的。“在參賽過程中出現頭暈、嘔吐或者四肢發冷、發麻、胸痛、胸悶、心慌、心悸等,就必須停止比賽,不可勉強。”李衛平表示,這些都是危險信號。

“真正的高手,跑步都是不戴耳機的。”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醫生趙京濤也是一名馬拉松跑者,他觀察過許多有經驗的跑者,發現他們跑步時,都在留意自己身體的聲音。

趙京濤組織了一個服務於馬拉松賽事的公益組織——醫生跑者,他們給受傷的選手提供醫療幫助,並且盯防有猝死危險的選手。

“有時候運動過多了,人都麻木了,神經就會變遲鈍,在大強度的運動下,機體組織的潛能被完全調動出來,身體已經顧不上去反應一些其他問題。這個情況下,可能就會造成受傷之後,卻感覺不明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副主任醫師楊渝平分析說,這也是馬拉松容易出現猝死的原因。

實際上,即使聽到了身體發來的危險信號,停下有時候比堅持更困難。

樂瘋跑團創始人梁健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中,看到一位紅衣男選手狀態有些不對,沒多久就倒地不起。梁健立即上前查看,當時他的眼睛可以睜開,有呼吸,但是說不出話來。

醫療人員趕到後,梁健就離開了,中途排隊上廁所。但過了一公里,又看到有人倒地,上前一看,居然是同一個人。“氣得我真想給他一巴掌。”梁健比賽後談起這件事十分不解,“我就跟誌願者和醫療人員說,一定要按住他,做好檢查,別管他說什麽,千萬千萬不要讓他再跑了。”

專業指導缺乏

“跑步這項運動看起來門檻很低,穿雙跑鞋誰都能跑,但實際上有很多技術技巧在里面。”馬拉松名將孫英傑說,現在跑步熱興起,很多人都想分得一杯羹,結果整個跑步培訓市場魚目混珠。

“就拿壓腿動作來說,市場上的培訓機構教出五花八門的壓腿動作,有的把手放在腿上,有的要伸到腳底下,挺好看,也很稀奇,但這完全是錯誤的。”孫英傑說,自己有學員就因為這個錯誤的壓腿動作,傷到了後臀肌。

曾有跑團團長和孫英傑抱怨,整個跑團沒有不受傷的。結果她發現,這個團長自己的姿勢就是錯誤的。

“看到有些人腳在空中都在畫圈。”更讓孫英傑擔心的是,現在許多人根本沒有掌握科學的跑步姿勢,跑得越多傷害越大。

針對跑步教練的標準也很畸形,跑者們都崇拜跑得快的人、跑得多的人,完成馬拉松數量多就被稱為“跑步專家”,導致有些人一味追求“100個馬拉松”“10天10個馬拉松”。孫英傑很唏噓:“無非是叫你一哥,你自己得的是傷痛”。

“從受傷的幾率來說,馬拉松是一個受傷幾率不低的項目。”楊渝平醫生列舉了一系列跑步可能造成的傷害,例如很常見的膝關節髕骨軟骨病、摩擦綜合征,也就是常說的“跑步膝”。對腳部的傷害更多,例如拇囊炎疼、拇外翻等。

趙京濤用骨科醫生的水準去分析市面上的跑步類文章,發現很多都是錯誤的,甚至包括一些權威媒體。例如,很多人都強調要前腳掌著地,但實際上這種著地方式會給小腿帶來很大的壓力,而所謂優秀運動員的前腳掌著地,實際上是步頻加快後的假象。

2013年,倪震楚開始跑步的時候,還沒有那麽多培訓機構,在他的跑友中,不受傷的也就是一兩個人。為了避免傷病,倪震楚買了很多書,又去找訓練營,“免費的效果不好,花了很大功夫才找到第一個收費的訓練營”。

2015年上海馬拉松,有選手終點線前倒下。毫無經驗的新人們,這也是讓賽事組織者最為擔心的環節。(東方IC/圖)

不被註意的風險

比起猝死,運動損傷是一種更為普遍的危險,卻罕為人知。

孫英傑在退役後,辦了一個跑步俱樂部,為普通跑者提供跑步培訓。

孫英傑說,當運動員時,她總被催促著多訓練,如今當了教練,她做的卻是,想辦法把學員們的跑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大家不是跑得太少了,而是跑得太多了。”孫英傑說,有些學員的跑量甚至接近專業運動員比賽調整期的跑量,“以前我在運動隊,最累的賽前調整期,平均每月才跑500公里到600公里,但一些業余跑者,他們一個月的跑量已經超過這個數字。”

“這些跑者還要上班、帶孩子,而專業運動員每天就跑步、吃飯、睡覺三件事。”孫英傑搞不懂,“他們哪來那麽多時間跑步?”

而且專業運動還有營養師保障營養,按摩師每天按摩,兩者的身體負擔完全不同。

“像我現在跑個二十公里,第二天身體都會難受。”但有些人為了在朋友圈曬跑量,為了得到點贊,就瘋狂刷跑量,在她看來,這樣的做法最終得不償失。

她經常得讓學員們把速度降下來。“我們在奧森公園訓練跑步,我帶著大家慢慢跑,但很多人瞬間跑過去,一個比一個快,而且都是些上了年紀的人,我當時就很奇怪,跑這麽快,是想幹什麽?”

在她看來,運動的習慣才是跑步真正的目的,“堅持比跑得快難得多”。

但許多跑者只要跑起來,就很難停下來,並且在傷病的溝通上,他們與專業醫生的分歧嚴重。

楊渝平身邊就有朋友因為跑馬拉松出現了髕骨軟化,他建議要停訓休息,結果對方覺得這簡直“晴天霹靂”。

“他把重要的快樂來源和個人價值的實現,建立在了長跑或者說馬拉松上。這些人賦予了馬拉松更多的意義,加入了很多人為因素和感情,超越了運動本身。”楊渝平沮喪地說。

有待完善的最後防線

從2012年參與籌辦第一屆廣州馬拉松,智美體育集團大路跑公司副總經理任俊燊已見證了這三年的發展。作為國內最大的馬拉松賽事組織方,智美體育至今已經舉辦了二十多場馬拉松。

這三年,正是中國馬拉松賽事發展最快的三年。“與其他國家的賽事組織方不一樣,我們不但要組織比賽,而且還要做教育”。

任俊燊坦言目前最讓人擔心的就是新選手,這部分人“安全意識不夠強,對安全問題不太重視”。

每次賽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確保各種告知和提醒能傳達到每一個選手。“廣馬比賽,我們要求領參賽包的時候,人一定要到現場,不能代領,這一直被廣受詬病,但實際上我們的目的就是確保參賽須知能到達每一個參賽者手里。”

當選手們走到賽場上,賽事的組織方就成了保護他們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已經成功舉辦9屆的東京馬拉松,在國際上被視為典範,原因就在於它保持了辦賽至今零死亡人數以及心臟驟停百分之百救活的紀錄。 遺憾的是,中國最早的第一例在賽場上心臟驟停救活的案例,還是發生在2013年的無錫馬拉松上,當時負責救援的是賽事醫療保障組織“第一反應”。從2013年至今,“第一反應”已從中國的馬拉松賽場上救活了10個人。

“其實心臟驟停是概率事件,但決定結果不同的是每個賽事救援團隊的反應速度。”第一反應的負責人陸樂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心臟驟停發生後有一個黃金四分鐘的原理,必須在選手倒地的四分鐘之內進行援救。”

陸樂考察過東京馬拉松賽事組織,發現東京馬拉松能夠保證百分之百救活率的核心在於,它有一個常設的應急醫療工作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從上一屆比賽結束之後就開始準備,用一整年去完善整個救援系統。

但國內很多馬拉松賽事都是從賽前一個月才開始準備搭建醫療保障團隊。

陸樂進一步分析,國內的比賽在救援保障人數上具有絕對優勢,但是救援工作並不能靠人海戰術,救援者的素質很關鍵。“有些二三線城市賽場的救護車里,甚至沒有一些必要的急救設備,像心電監護、心臟除顫設備。”被派去參與醫療保障的誌願者,有很多是衛校的學生,“甚至沒見過AED(體外自動除顫器)”。

實際上,這並不僅僅是馬拉松賽事的問題,而是整個中國社會急救力量薄弱的體現。“在東京,無論是便利店還是一些小型的公共場所,幾乎都配備了AED,而且大部分人都會使用AED”。

2012年廣州馬拉松上,曾發生過猝死事件,任俊燊說,那一年智美體育幾乎把所有能犯的錯誤都犯了一次,這些痛苦的經歷最終都成了寶貴的經驗。“如果再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他們依舊會不可避免地要把我們的錯再犯一次。”

這個行業,需要更多的經驗和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53

歲末點評,2016年這個VR元年,到底是一番怎樣的格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03/160640.shtml

歲末點評,2016年這個VR元年,到底是一番怎樣的格局?
VR價值論 VR價值論

歲末點評,2016年這個VR元年,到底是一番怎樣的格局?

一篇文章看懂2016年,VR 行業到底發生了什麽改變?

本文由VR價值論(微信ID:vr-value)授權i黑馬發布。

一篇文章看懂2016年,VR 行業到底發生了什麽改變?

於剛剛跑到眾人們眼前的VR來說,2016年真的是無比矛盾的一年。

年初,資本蜂擁而至,將VR整個概念哄擡到一個眾人仰慕的神壇;年中以後,資本漸冷,隨之是一系列的裁員、欠薪、倒閉,一股陰霾籠罩著VR領域。

這樣的陰霾讓外界對VR多了遲疑,踟躇;VR領域的人,也開始多了些掙紮,糾結。

掙紮一方面來自整個領域基礎設施的不成熟,想要快速落地,困難重重;一方面資金的收緊讓不少原本希望專心研發爆款的團隊,不得不考慮接一下B端的項目來活下去。

資本的忽然高漲,隨即急轉直下,這是任何一股新技術剛出來時都會遭遇的。同樣,這是VR現今不得不經歷的洗禮。

不過,這並不影響2016年成為公認的“VR元年”。

“元年”的概念,指的是消費級的產品已經開始出現,這與“爆發年”的概念是不一樣的。這一年,HTC,Oculus, SONY三大頭顯的相繼發售,讓“元年”一次詞實至名歸。

而“爆發年”何時能到來,則需要等待時日了。

激進派VS保守派

縱觀這一年全球科技大廠的動作,大致可以分為激進派和保守派。

激進派有如Facebook(Oculus),三星,Sony,谷歌,微軟,HTC,英偉達,AMD等;而保守派則如蘋果、MTK、高通、華為、騰訊等。

激進派大多都已推出自己的產品,也有很明確的動作;而保守派,目前具體計劃做什麽,正在做什麽,產品何時公布,幾乎不對公眾發聲。

在激進派,又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朝著高端重度體驗的方向在走,如HTC、Oculus、Sony、英偉達、AMD等,這一類主要聚焦核心重度人群,產品主要定位在高端的遊戲及娛樂消費。

激進派的另一類主打移動端,如三星、小米、谷歌,這一類主打輕量級的消費人群。

2016年,也可看作是PC與移動之爭的一年。

不過,即便是現在堅定走PC端的巨頭們,也很清楚,隨著VR呈現爆發式增長,最有潛力的一撥,一定是移動端。

人手一臺,這才是未來。

因此,這些PC端的巨頭們,其實也在暗暗布局移動線。

HTC技術副總鮑永哲早在2016年3月,就表示公司內部正在研發移動端VR頭顯,但“還需等待”。

而Facebook旗下Oculus換帥,原CEO只掌管PC部門,新增移動VR部門;另有消息指出,將減輕其在PC端的投資,增加其在移動端的長期投入,也同樣寓意明確,直指移動野心。

從碎片化到集中化

正如2005年的智能手機,有諾基亞的塞班系統,有黑莓的系統…各種各樣的手機,無數的操作系統,整個產業鏈處於嚴重的分裂狀態,支離破碎。

仿佛一個又一個的水滴,卻沒有一股強大的水流將所有的水滴融合起來。

2016年的VR領域,也正是這樣的景象。

各家有各家的頭顯,無論是PC頭顯,還是一體機,各有各的操作系統,各有各的內容平臺。

不過大廠的發力,正在慢慢將這樣的碎片化揉到一起,變得集中化。

無論是谷歌Daydream標準的推出,還是微軟Windows內置支持VR,或是英特爾推出alloy,這對整個產業來說,都是決定性的事件。

小米VR的創始人李樹欣曾做了這麽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Windows和Daydream對行業的影響。

“原本各家都需要費心費力地挖一塊地基,蓋個茅草房,小平房,或者幾層的小樓,現在都不用了。這些巨頭挖了足夠深的地基,足以蓋很高地摩天大樓,樓里有商場、有住宅、有餐飲,什麽都全了。只需要到這個摩天大樓上租一個店鋪,就可以幹自己的生意了。”

比如,有了Daydream,未來移動手機都可以照著這個模子去開始自己的VR之旅,所有的開發者不用再擔心“如何選擇平臺”這個問題,在這一個平臺開發的內容,便可以供所有的移動產品使用;而手機廠商,也不用再擔心內容不夠,所有在這個龐大的池子里的內容,都可以為我所用;而用戶也可以在不同的硬件上切換自如,不用操心適配,不兼容的問題。

無疑,巨頭們正在從內里將整個產業盤活,讓產業的所有線條都可以交叉起來。原本的閉塞正在慢慢打通,每一個點正在慢慢變得四通八達。

搭上巨頭們的順風車,無疑會減少行業內在的無謂消耗,將整個行業向前演進的速度大大提高。

VR起勢,第一波紅利的吞食者

如果要給第一波VR紅利的吞食者排個名,第一名一定是英偉達和AMD這兩家。

盡管消費市場有沒有起來,這兩家的生意做的是如火如荼。

在PC端逐漸式微,移動大潮波瀾壯闊的節點上,這兩家主要靠賣顯卡給PC的大廠,一度顯得有些夕陽紅。

盡管兩家主打的方向各有不同,AMD主打主機端,英偉達主打DIY電腦,但兩家廠推出的高端顯卡,此前基本沒有太多銷量。一般來說,中端顯卡,基本已經可以平淌所有的遊戲了。

而VR,AR的興起,由於對顯卡的依賴極大,讓英偉達和AMD的高端顯卡每每賣斷貨。

2016年,英偉達股價一路上揚,累計上漲近250%,成為標準普爾500指數中表現最好的成分股之一。

日前,英偉達已將VR提到了跟電競同等的高度。

在整個2016年中,兩家公司在日常的各種會議、活動贊助中,也是極其活躍,積極推動著換機潮,以保持自身的強勁增長。

同樣積極推動著換機熱潮的,還有高通、英特爾、三星。在PC式微,移動端增長也漸緩的檔口,這些芯片廠商也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尤其值得關註的是三星,這個在移動大潮上最終被蘋果甩開一大截的老品牌,熱切地擁抱著VR時代的到來。無論是與Oculus共同推出基於三星手機的Gear VR,還是推出基於一體機的高端芯片,還是手握OLED屏這張王牌,都讓三星在這股新潮流中占盡高位。

除了最上遊的顯卡、芯片廠商,VR內容的制作工具,也成為這波紅利的受益者。

相比於這些巨頭,Unity,Unreal作為VR遊戲及內容的開發引擎,只是很小的玩家。

但VR,AR的崛起,這倆成為整個產業鏈上上至關重要的一環,一躍成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同樣成為戰略要地的,還有眼球追蹤,手勢識別,光學定位等,擁有這類核心技術的公司,也開始享受著第一波紅利。

技術布局幾近飽和,行業布局剛剛開始

當然,在這個元年,不光是巨頭們的遊戲,也不僅僅是技術公司的天地。

巨頭們關心的永遠是布局,是標準,是C端。

目前,巨頭在全球技術類的布局和搶坑,已幾近飽和,而對於與更廣泛的行業發生聯系的傳統市場,科技巨頭們就不擅長了。

而這,正是各垂直領域上市公司、大機構等玩家的機會。

精準資本創始合夥人王焱曾提到,在這些技術真正應用到行業時,追求的是怎麽把產品做得更有效率,真正讓產品完成觸達,只有最懂這個行業,並且在行業擁有核心業務的公司,才有機會。

而縱觀市場,這一塊與行業結合的布局,才剛剛開始。

2016年,中國市場動靜最大的算得上娛樂行業,愛奇藝、合一集團和SMG,均從文化娛樂出發,布局VR內容、直播等一系列鏈條。

而同樣的場景,別的垂直產業還比較少見。

在各個垂直行業,更多的是初創公司在踐行和摸索前進。

一些上市公司雖然已於動作,但仔細看來,更多是投資,或者小打小鬧做做實驗,

2017年,我們將會看到VR教育、VR旅遊、VR建築、VR仿真等領域,大的玩家將陸續入局。

不過,在各個行業紛紛想要真刀真槍殺進來的時候,卻遇到一個嚴重的問題——人才緊缺。

“技術、內容不是最大的瓶頸,整個產業鏈遲早會被盤活,生態也不是瓶頸。但市場目前缺對VR領域有深度了解和把控力的人才,既能主導戰略布局,又又實操經驗,知道怎樣集合公司優勢,把局面盤活的人才。”王焱在一次VR價值論的訪談中如是說道。

也就是說,大公司,也不是不想布這個局,也不是看不到這個產業的潛力,只是很多在這些公司主導VR項目的負責人,對VR行業的理解還沒到達一定程度,因此,只能做一些試驗性的嘗試。

隨著對行業理解的加深,隨著VR的繼續滲透,可以遇見,2017年,不少垂直行業的大公司,將逐步把VR納入到宏觀戰略中來,真刀真槍投入大的精力來做。

2016年,這是足以載入史冊的一年。

這一年,VR真正地走到了人們的身邊,

這一年,VR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資本變臉,

這一年,所有的大廠幾乎都卷入了VR浪潮。

2017年,VR又會帶來哪些意想不到的精彩呢?

附:

 2016年VR行業十大重要事件

1.     HTC、Oculus、Sony三大頭顯相繼發貨

2.     谷歌推出Daydream

3.     微軟Windows10支持VR

4.     深圳Cardboard眼鏡出貨瘋狂(參考閱讀鏈接第一篇深度文章)

5.     一體機總體銷量慘淡

6.     HTC Vive開源定位技術

7.     高端顯卡市場的崛起

8.     上半年資本泡沫,下半年資本寒冬

9.     英特爾發布Project Alloy

10.    HTC推出無限頭顯

VR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74

馬雲、任正非會有一番博弈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10/162478.shtml

馬雲、任正非會有一番博弈嗎?
誇克點評 誇克點評

馬雲、任正非會有一番博弈嗎?

未來的競爭,尤其是這種體量的公司,單體肉搏的案例會越來越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本文由誇克點評(微信ID:Quark_media)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王如晨

過去多年,華為雖然也作政府部門單子,尤其依賴運營商,但整體來說,任正非似乎刻意與政府、官員保持著距離。當話題涉及國際化時,有時還有種隱秘地淡化紅色的用意。

但時光變了。過去華為集中在運營商業務上,現在更多期待企業級業務。而發展企業級業務,它不可能像過去那樣跟政府保持太多距離。

一國國民經濟中關鍵行業,往往都是國有性質或政府管控較深的領域。政務不用說,華為擅長的電信領域不用說,諸如金融、電力、大交通等等領域,莫不如此。當然還有一些關鍵的制造業。

這就意味著,華為到了一個必須跟政府密集打交道甚至抱大腿的周期。任正非本人這兩年跟政府開始走得更近,去年甚至還多次在國家領導人旁邊現身。我在任正非在虹橋機場被前同事偶然拍到的話題上說過,即便沒有偶拍,他也到了一個通過大眾註意力向當局、整個社會傳遞某種開放形象的周期。

面對諸多行業,跟政府打交道,需要部分務虛,需要涉入城市治理甚至整個區域經濟的競爭力提升,從而需要打包成一種整體的解決方案。智慧城市,物聯網,雲計算,都是如此。通過地方政府然後向下宣貫,容易形成示範效應。

但這種動向就會引發新的博弈。因為巨頭們都在通過這類策略滲透同類市場。比如,阿里、騰訊們也在快速本地市場,也在嫁接地方政府。

比如之前的“雲上貴州”,就是阿里雲平臺第一個整體合作的地方項目。其他區域、關鍵的政府機構,也持續嫁接合作,阿里與金融、海關、交通部門都有合作的案例。截至目前,當然,整體上,阿里的優勢地盤仍在於龐大的中小企業群。

但是,雙方在區域經濟的雲計算領域會有一場角逐。

華為早已經不是一家硬件公司(其實本來也不純粹是),無論是運營商業務還是如今重點突起的企業級業務里,大量服務都是以軟件與互聯網形態體現。是啊,新的ICT基礎設施服務商,本身就是雲計算時代的構成部分。要從互聯網維度審視它的存在。而互聯網服務本身更多是軟件形態的服務。

阿里當然更多以軟件形態提供服務。它的開臺,也是一個龐大的系統集成商。它跟華為看上去不是那麽直接肉搏,甚至還有很多層面的合作,畢竟阿里需要華為們的服務器等產品。但是,後者也只是它的一部分 。在軟件與網絡基礎設施服務形態,它們會有持續的競爭。

尤其是目前與地方政府的戰略合作,它直接關聯著阿里從中小企業向上滲透關鍵行業、電子政務乃至整個智慧城市。

本質上,華為與阿里都是基礎設施企業。當然各有參差。華為偏重硬件,但也能提供雲管端的垂直一體服務,甭看它常常說唄集成,其實行業里統籌力量很強。這是一家善於韜光養晦的公司;阿里幾年前也提出了雲端計劃,馬雲甚至將它標榜為未來10年的戰略,當時是跟從IT到DT一起論述的。阿里強大的賦能,會攪動偌大的商業版圖,動搖很多過去巨頭的生意。同時,跟著阿里作生意的更多。

華為存儲已經很強,也有更多垂直的布局,尤其是半導體。阿里存儲路徑不同,但是數據庫很強大,飛天系統及其周邊,有100多款產品方案。

相比華為,阿里底層生態觸達更好。它有強大的數據優勢。華為也有數據,只是更多流動在管道中,B端部分直接變現會違反它的價值觀,C端的流量,比如華為消費者雲事業部,其實也已經有很多變現的手段,只是這部分還不能真正打破邊界去宣傳。不過,華為在通訊業標準領域的地位,更具底層優勢。未來5G開啟後,它的整合力會更強大。

其實雙方在數據的價值觀上已經隔空交火。我記得前年,就在阿里雲北京一場大型發布會後,華為方面幽幽地傳播了自己的數據價值觀。

就是說,同樣是ICT類企業,它們雖然有很大差異,但就未來硬件趨於標準化,更多依靠軟件與網絡定義來看,它們之間少不了競爭。

過去兩家公司合作大於競爭,但2017年往後,在中國競爭的味道會濃於合作。

在全球範圍,任正非的名聲覆蓋面未必如馬雲,後者已像一個時代英雄。但任正非更有沈穩之氣,他被中國當局、以及海外諸國家視為中國原始創新的傳奇人物。他們都有強烈的危機意識。

但我相信,華為也不那麽輕松。這幾年,任正非雖然沒寫什麽華為的新冬天,但是幾乎每隔一段,都有危機意識的渲染。越是市場地位最強盛的時刻,行業里往往醞釀著顛覆的生機。昨天看了美國幾大巨頭在天空互聯網等領域的最新探索,華為的未來也充滿一些不明朗處。即便眼前,年報顯示出,未來一個周期,它也要面臨營收增長乏力、毛利進一步下滑的雙重壓力。它確實處於一段驅動性業務的轉軌期。

阿里們也會給它新的壓力。聯通混改,即便阿里最終不在其中,我也認為,滲透電信運營商一定是它未來的動作。這個可以補足它在ICT基礎設施領域的短板。無論中國還是全球,未來相當長周期,忽視運營商都會充滿風險。用華為一名業務主管的說,運營商渾身都是寶。所以,如果阿里能參與混改,我並不以為這是出於當局的某種意誌,要它參與,它一定有阿里長久的願景。

樂觀一點,其實,混改不僅涉及電信運營商,它也是中國互聯網業通過重塑基礎設施來獲得成長的動作。甚至也可以這麽說,它也是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期的關鍵信號。基礎設施部分割裂,縱向缺乏垂直整合,橫向又有區域條塊的分割,本就是中國多年來經濟缺乏效能的原因之一。

相信阿里還會在全球範圍補足這一短板,從而獲得更強大的平臺整合力。

當然阿里同樣面臨許多壓力。但我認為,若將它的基礎設施列為觀察維度,它仍有很強大的生命力。未來多年,它與華為們的競爭不會處於下風。

當然,我只是敘述一種觀感,不是嚴格的論證。雙方仍會有深度的合作。只是,就生態來說,它們確實無法繞過巨大的博弈。記得去年初,阿里與一幫本地企業成立物聯網聯盟,而幾乎同期,華為密集傳播它參與的NB-IOT,它的國際範更足。記得同期,英特爾也與美國一幫企業成立了類似的組織。

若從全球來說,這種動向反應出,未來的競爭,尤其是這種體量的公司,單體肉搏的案例會越來越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而走向一種聯盟或生態競爭。

我覺得,未來,在面向全球的布局進程里,兩家公司可能會有更多合作。後話了。

2014年,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說到影響未來多年全球科技業競爭格局的要素時,也提到了阿里與華為。

華為們與阿里們在本地一定會有比較深的博弈,會持續多年。

但是,同樣,我比較樂觀地說,這種博弈一是會促進科技板塊內部的整合,基礎設施的交匯會大幅降低整個社會的成本,效能也會提高;二是它也會推動本土各種產業之間發生融合,促進數據廣泛共享、流動。

而我始終堅信,未來真正的產業生機,會在交匯地帶。不經歷這個重構的過程,所謂產業升級,結構調整,什麽供應側改革雲雲,都只會在過去的路徑里,一個個都是孤島局面,怎麽可能真正實現。

事實上,在我看來,物聯網、人工智能以及種種理想的智慧概念,遲遲打不開局面,不在於技術,正在於各種產業壁壘與孤島效應。即便5G時代來臨,也不可能真正實現。這類概念都帶有烏托邦的印記。就像一個國家絕對不可能實現共/產/主/義一樣,類似深度的科技概念,同樣不可能在一個區域甚至一個國家實現。它們都只是一個過程。

所以,將阿里們、華為們現有生態博弈,放在這一層面,其實都不過是非常小的邊角之爭。它們都只不過從自己擅長的路徑走向融合的世界。

馬雲 任正非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830

年報奧斯卡 上市公司鬥一番

1 : GS(14)@2011-01-08 16:50:37

2010-1-1 iM

一年伊始,該要訂下新方向、新目標,但立志之前先要來個回顧,過去一年你過得怎樣?

上市公司和大家都一樣,在佳節狂歡後,又是檢討得失,籌備年報的時候。但說實話,去年你收到的年報,今天放到了何處?書櫃?床下底?煲底?還是已流落堆填區?年報是企業一年一度最直接、最全面地跟投資者溝通的渠道,為何許多年報總是猶如外星文,叫人昏昏欲睡?也許這是由於製作單位沒有看過被譽為「年報奧斯卡」的ARC Award(Annual Report Competition Award)年報展,主辦機構將於下周五(1月7日)帶來得獎作品首次在香港設展,當中有的內置LCD顯示屏、有的宛如音樂咭、有的請來攝影大師操刀,希望會為2010年香港的年報帶來好點子。

其實香港上市公司對這獎項並不陌生,早在九十年代末已開始參與,自2006年起香港更是全球提交最多報名表格的地區,歷年來漸見成績。有份籌備是次展覽的財經印刷公司凸版快捷(Toppan Vite)就親身見證,今年更在評選中取得28個獎,其營業部總經理毛紹豪指在年報中不單看到企業進步,更看到香港成長。

凸版快捷在香港製作年報23年,起初並不講究設計,簡單為上;至九十年代末,經濟蓬勃發展,企業開始注重品牌形象,才開始參加年報設計比賽。

千禧年代中,中資股領風騷,中國概念有價,年報掀起一片「紅潮」,總要加上一片紅又或一條龍。內地客講派頭,業務追上國際規模,年報自然也不能失禮,隨手打開一本年報,封面有立體效果之餘,內頁加插7色光面紙突出業績,過頁間立體、閃粉、磨沙、鏤刻、燙金、花紋紙樣樣齊,「部分客人會覺得這樣才有睇頭。」

用公司年報說故事

但2008年一場金融海嘯,把這些花款一一沖走,留下一片白。除了因為削減經費,還出於形象考量,返璞歸真,「你留意一下去年的金融股,尤其銀行股的年報,很多都用上白色封面,因這樣的設計會令投資者覺得企業較平實可信,部分甚至內頁也多了留白,空間感增加,會令投資者覺得企業透明度較高。」

沒有了花巧的包裝,要打動投資者就靠企業本身,近兩年香港的年報開始學習外國的模式,更?重整體概念,看起來儼如一本故事書,「年報不應該只是一堆誰也看不懂的數字,應該是一個讓投資者記得的故事。」

還記得,2005、06年度壹傳媒(00282)多方改革,在該年年報封面有一個用泥膠揑成的蘋果,並着投資者一起「拿出泥膠—塑造未來!」,意念突出,就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年報意念,與時並進的還有環保意識,數年前企業說要「Go Green」,就在年報上畫數棵樹苗,今天其客人,尤其藍籌公司全都要求以FSC認證紙張印刷年報,有的甚至要求用環保油墨。凸版快捷設計及市場推廣部總監楊國成指香港辦公室領先北京、上海、新加坡的分公司,08年成為FSC認證機構。目前在全港10多家年報製作公司中,只有數家已取得認證。

近來社會仇富情緒加劇,塑造良心企業形象成為最新潮流,除了藍籌公司,內地企業也開始製作企業社會責任年度報告,為財經印刷業界帶來新商機。為了應對年報無紙化帶來的挑戰,楊國成表示,正發展電子版年報設計技術,並已增聘相關人手。

看來,未來幾年的年報奧斯卡快要由紙上鬥到網上了。

﹏﹏﹏﹏﹏﹏﹏﹏﹏﹏﹏﹏﹏﹏﹏﹏﹏﹏

瞬間看年報 香港篇

最型格

獎項:香港最佳年報大獎

得獎公司:先施錶行(00444)

設計公司:iOne卓智財經印刷

得獎原因:先施錶行2009年年報採用型格設計,以純黑封面配上書法?條,用蒼勁有力的書法去表達時針、錶帶等概念,配合企業把名錶打造成藝術品的做法,並暗示出集團的中國概念。

...................

最概念完整

獎項:最佳內頁設計(香港區)、金、銀、銅、榮譽獎

得獎公司:綠城中國(03900)

設計公司:凸版快捷

得獎原因:不少內地的房地產企業為走向國際,願意在年報上花點心思,2006年來港上市的內地豪宅發展商綠城是其中一家。2009年的年報以美麗之旅為題,書中先以上海黃浦江的開版相說出綠城的發展版圖,然後再以多幅開版大相帶領讀者敞開鐵閘,走進花園,經過水晶燈大廳,行上樓梯,再去到豪華睡房,就在這行程中穿插年報資料、數字圖表等,「讓人看完會想買樓就對了。」

...................

最矜貴

獎項:最佳攝影(香港區)、金、銀、銅獎

得獎公司:利邦集團(00891)

設計公司:Format Limited和凸版快捷

得獎原因:

2009年才上市的利邦集團對於首份年報自然特別?緊,年報分為兩大部分,介紹集團理念、旗下代理男裝品牌的為一部分,詳細闡述發展策略、動向和數據圖表等為另一部分。

集團引進了多個國際知名的貴價男士服飾品牌如Cerruti 1881、D'urban、Kent & Curwen進大中華市場,其年報的封面也特意用上矜貴布料,並隱約可見一個西裝男士的造型,配合低調奢華的企業形象。另內頁把中國的竹林、梯田、山水的相片和旗下西裝設計作比對,帶出利邦把西裝帶到中國市場信息。

...................

最繽紛

獎項:最佳插畫大獎

得獎公司:香港電燈(00006)

設計公司:Lloyd Northover

得獎原因:港燈跟這設計公司合作多年,以往用過燈飾、接力賽等主題,今年轉走可愛路線,請來著名插畫大師Peter Grundy為年報繪畫10多幅精美插畫。他曾跟多家企業合作,如為蜆殼的環保計劃、世界銀行的財務報告擔任設計,作品一向色彩繽紛、想像力豐富。是次他透過插畫描畫港燈的環保成果,令企業形象更親民討好。

...................

國際篇

最跨媒體

獎項:非傳統類別國際大獎

得獎公司:德國傳媒集團Bertelsmann

設計公司:內部設計團隊、Red Cell和Ambo Media

得獎原因:

這家以印刷聖經起家的公司,今天是全球最大傳媒巨擘之一,最為港人熟悉的該是旗下全球五大唱片公司之一BMG(Bertelsmann Music Group),劉德華、梅豔芳也曾是旗下歌手,該公司於2004年跟Sony唱片合併。

集團現在全球營運45個電視頻道、31個電台、500本雜誌及資訊網站,還有自家購物網和零售點。為凸顯跨媒體發展,年報在首頁裝有LCD顯示屏,一按即可播放集團175周年歷史短片、主席分享,還有一個USB接駁埠可供充電。

...................

最感人

獎項:最佳封面設計(人物及肖像類)

得獎公司:瑞士醫藥集團Novartis

設計公司:內部設計團隊、Phorbis Communication

得獎原因:面對各界對藥廠的質疑和批評,Novartis的企業口號是Caring and Curing,並大力提升企業透明度。每年他們都邀請世界各地攝影師以健康醫療為題在年報上發表作品,去年是曾拍下「天安門坦克人」的Stuart Franklin,今年更請來《國家地理雜誌》首席攝影師Steve McCurry,曾拍攝名作「阿富汗少女」的他為此年報在印度、南非、巴西、日本、美國等地拍下33幅具感染力的黑白照片,表達醫療的重要性,大師作品令以往冷冰冰只得數字的年報變得人性化,更能打動讀者。

...................

最多手

獎項:金、銀、銅獎

得獎公司:斯里蘭卡膠手套生產商DPL

設計公司:Smart Design

得獎原因:

打開這份年報,最先看到兩對膠手套——集團的最新產品,打開家居清潔用的一對,你會嗅到清新的青蘋果味,另一對則是工業用的,手感特別,兩對手套既說明了集團對產品的信心,也說明企業的市場定位:包抄家用和企業市場。該集團產品現銷及65國家,全球市場佔有率為5%。

年報顏色用了新產品上的蘋果綠,並以「On the Other Hand」為題,頁內的圓形圖以不同顏色的手圍成一圈表示;捧形圖則以長短不同的手套表示,形象生動有趣。

...................

最?聽

獎項:銅獎

得獎公司:奧地利鐵路公司SCHIG

設計公司:內部設計團隊和CIDCOM廣告公關公司

得獎原因:聖誕節剛過,你收到多少張音樂聖誕卡?這家來自音樂之鄉的鐵路公司就把音樂卡的概念放進了年報,一打開年報先播出一段悠揚樂韻,翻到內頁就把公司的不同部門、夥伴公司比喻為不同樂器,更把最後的筆記部分畫成五?譜,邀請投資者一起為公司譜出下一樂章,創意澎湃。

----------------------------------

炮製年報

設計概念第1步

一本年報由設計到出版大概需時2至3個月,而香港的公司習慣在3月內推出前一年的年報,故每年的1至3月就是趕製年報的高峰期。在第一階段,設計公司會提出多個方案、主題、格式供客戶選擇,再經整合、修改,定出初步方案,此一階段為期3至6周。

製作內容第2步

定下初稿和格式後,企業的公司秘書、財務總監、投資者關係、會計等部門便會不停送來資料,資料整理後又需要經法律顧問、財務顧問等審閱,約在數星期後完成第二稿。

不停修改第3步

財經印刷公司一般擁有幾十名排版、客戶服務主任、繙譯、校對、及設計師等,在修改期間就要空群而出。客戶每次改動一個詞語,連隨另一譯本的語句也要仔細修訂。

最後定稿第4步

在年報製作最後的3到5天,客戶的財務總監、會計師、設計師等都會齊集財經印刷公司日以繼夜作最後修改,亦即Bulk print。一家大型上市公司製作Bulk print時,每每有數十人被困在會議室逾72小時,故許多財經印刷公司的會議室都配有Xbox、按摩椅、桌球?、香檳、雪糕等,務求滿足客戶的一切需求。

印刷、分發第5步

完成製作後便能付印,印刷一般需時3到7天,之後新出版的年報會被送到該上市公司的股份過戶登記處,進行包裝並寄給股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