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盛﹕倫敦人手轉移歐洲 法蘭克福成重點地區 人手倍增

1 : GS(14)@2017-06-21 07:41:05

【明報專訊】歐盟與英國正式展開「脫歐」談判之際,高盛表示開始把倫敦人手轉移至德國法蘭克福等地的歐盟辦公室,德國人手或將倍增。英鎊兌美元昨日微跌,歐元兌美元跌0.2%。英國及主要歐洲股市向上。

高盛歐洲區負責人Richard Gnodde稱,正開始將資源轉移至法蘭克福及其他歐洲城市,高盛在法蘭克福的人手將由目前的200人,增加至少1倍,由於歐洲央行總部位於法蘭克福,其相對於巴黎和愛爾蘭都柏林更有競爭優勢。他認為,集中資源經營少數辦公室,將確保經濟效益。

智庫﹕倫敦將損失3萬金融職位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高盛正於法蘭克福尋找可作為其歐盟地區樞紐的辦公室,初步計劃是在該行目前法蘭克福總部所在的建築物擴充,租用更多樓層。今年早前消息人士稱,高盛正考慮將轉移多達1000人前往法蘭克福。歐洲智庫Bruegel預期,倫敦將在「脫歐」損失多達3萬金融業職位。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促使環球銀行尋求在歐盟區內建立新總部,確保日後仍可繼續進入歐盟單一市場。

索羅斯﹕不排除英重新入歐

「金融大鱷」索羅斯預期,若一切順利,英國和歐盟可能在不久之後,設法取消「脫歐」過程。他指出,英國「脫歐」對英國和歐盟也會造成傷害,帶來「雙輸」的局面,儘管英國「脫歐」無法取消,但選民卻可能改變心意。他鑑於「脫歐」過程至少需時5年,其間會舉行新的大選,有可能在「脫歐」生效前再次入歐。

聯儲局上周加息並公布稍後縮表細節,本周將有高官密集發言。聯儲局第三把交椅、擁有永久投票權的紐約聯儲銀行長杜德利(William Dudley)昨表示,美國經濟非常接近充分就業水平,對美國經濟和就業增長大致感到滿意,「很有信心」這一輪經濟擴張還能持續相當長時間,只是生產率增長較疲軟及通脹率略低於聯儲局的目標水平。他預期隨着就業市場緊縮,預計未來一兩年薪酬增長將達3%。他形容加息周期迄今順利,金融狀况未顯著收緊,現在暫停加息反會損害經濟。美元兌日圓昨日向上,日經指數昨重上兩萬關口。

貿易數據理想 日股重上20000點

日本貿易數據初值顯示,5月出口額按年增長14.9%至5.85萬億日圓(約4100億港元),金額為歷年5月第三高。上月日本向美國出口的汽車大增,對美順差按年增長19%,是2015年9月以來最大升幅。此外,受去年同期熊本地震影響導致的基數效應,也是上月增幅較大的因素之一。不過日本上月進口額同樣增幅擴大,按年增長17.8%。日本上月進出口貿易收支錄得2034億日圓(約143億港元)逆差,是4個月來首次。

油組領袖沙特阿拉伯表示,油市的方向正確,但過往幾年庫存大量積聚,減產舉措需一些時間才有效果,市場恢復平衡需時。他又稱,4月和5月油組的減產協議的執行率繼續高於100%。油價連跌4周後昨日企穩,紐約期油每桶在44美元徘徊,布蘭特期油每桶在47美元水平。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169&issue=201706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068

港與38地區免雙重課稅

1 : GS(14)@2017-09-17 12:15:26

【本報訊】署理財政司司長劉怡翔昨日發表網誌稱,會積極與貿易夥伴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以促進本港跨境投資活動。他透露,逾6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其中19個國家已與香港簽訂協定,目前香港共有38個全面性協定夥伴。


一帶一路國家佔19個

劉怡翔解釋,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除可減低雙重徵稅及協助投資者更準確地評估其稅務負擔外,更可提供誘因吸引兩地投資者提高到彼邦投資的興趣。他透露,計及上月簽訂協議的沙地阿拉伯,目前香港已有38個全面性協定夥伴,其中12個地區為香港20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並包括泰國及越南等1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去年這些國家與本港的貿易總值高逾5.3萬億元,佔香港與全球的貿易總額約70%。惟他指出,隨國際間逐步實施自動交換稅務資料,令簽訂全面性協定不再為各國交換稅務資料的最主要途徑,減低一些國家與香港磋商的動力。他強調,會努力推進相關工作,今年已分別與白俄羅斯等3個國家簽訂協定,並與德國及印度等13個稅務管轄區進行商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04/201419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842

亞洲生產地區建立緊密供應鏈

1 : GS(14)@2017-10-15 15:20:39

【明報專訊】問:我公司提供供應鏈管理服務,想了解一下全球工業生產格局近年的變化?

答:非常感謝閣下的提問。中國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積極採取對外開放政策,成功吸引先進國家企業把生產和採購活動大量轉移到中國內地;但不少亞洲新興國家亦加大開放力度,以低成本優勢吸引外來投資以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貿易制度不斷演變,例如WTO成員落實取消成衣進口配額制度,並且在「資訊科技協議」下賦予資訊科技產品零關稅優惠等,均進一步促進相關生產和採購活動向亞洲轉移,不但幫助中國晉身成為「世界工廠」,生產各式各樣的消費品和工業品,同時有利區內工業活動持續增長,直接改變全球工業生產格局。

聯合國統計數字顯示,亞洲的工業增加值由2000年約2.6萬億美元,大幅增加至2015年約7.6萬億美元,平均每年名義增長7.4%(實質增長5.2%);期內,亞洲工業增加值佔全球的比例,由35.1%上升至47.5%,特別是中國佔全球比例由6.5%急增至23.6%。

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工業生產國

曾是全球最大的工業生產者美國,期內的工業增加值佔全球比例由25.1%下降至17.7%,西歐的比例亦由12.1%下降至9.2%。此消彼長下,以單一國家計算,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生產國,其工業增加值於2015年達3.8萬億美元,大大超越第二位美國的2.8萬億美元。

問:亞洲區內貿易是否不斷興起?

答:說得沒錯,東盟10國、中國內地、香港、日本、台灣、韓國及印度等16個經濟體,是亞洲主要的貿易地區,2016年其出口和進口金額分別達5.5萬億美元和4.8萬億美元,合共佔亞洲貿易總額超過90%。

當中,源自中國內地產品由2001年佔亞洲出口17%,上升至2016年38.5%,是亞洲最大的出口來源地。雖然東盟國家,例如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越南5國的出口亦因生產和採購活動轉移而有增加,但因為中國的份額大增,以致東盟在亞洲出口佔比由2001年24.5%下降至2016年21.5%。

至於日本,由於當地企業相繼把本國的生產活動轉移至其他低成本地區,日本在期內的出口份額大幅由25.8%降至11.7%。而香港因為是亞洲的重要貿易中心,出口在區內貿易推動下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雖然佔亞洲出口比例有所下降,於2016年仍保有9.4%出口份額。

各地達成便利貿易安排 利業內貿易

問:全球生產格局改變將如何推動亞洲供應鏈發展?

答:事實上,除日、韓等先進經濟體及中國內地已建立成熟的工業生產體系,亞洲其他發展起步較遲地區,整體而言只擁有相對簡單的工業基礎,不少地點亦缺乏物流和生產的支援服務。雖然如此,這些地區大多擁有較充裕的勞動力和較低生產成本的相對優勢,除適合從事勞動力密集的生產工序外,部分地區亦可以生產一些技術和資本要求較高的工業產品。

在這背景下,位於亞洲不同地區的工業基地,正倚賴各自相對優勢從事上游至下游的不同生產業務,並且與其他外部貿易夥伴加強業務合作。所以,亞洲區內貿易急速擴張,其實反映亞洲各生產地區之間已逐步建立緊密的供應鏈關係。加上部分國家和地區達成便利貿易安排,有利各地處於供應鏈不同位置的企業進行廣泛的業內貿易(intra-industry trade)。而善於供應鏈管理的港商,正加緊利用不同生產地點的相對優勢,結合內地完善的生產網絡,以提升整體的營運效率,更有效開發內地和國際市場。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貿發局經貿研究網站:bit.ly/2g6r3IW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商務諮詢經理

[趙永礎 貿發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600&issue=201710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571

土地庫存減 東京樓價攀升 升勢擴至鄰近地區 專家:買兩房戶較佳

1 : GS(14)@2017-11-19 14:36:36

【明報專訊】日圓近期走勢保持平穩,日本央行10月會議後發布的經濟預測季度評估當中,日本央行大致維持對物價的樂觀預測不變,第三季日本大型製造業者信心創10年來最高,表明得益於強勁的全球需求,日本的經濟持續復蘇,預計通脹將於2020年3月止財年達到2%的目標。由於日圓保持平穩,而市場預期物價上漲,故房地產價格亦預期上升。近期有報告指出,今年東京樓價升幅較為明顯,主要是由於土地庫存減少。

東京、大阪等地區的地價攀升,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9月發表7月1日當時的標準地價(都道府縣地價調查),全國商業用地的平均變動率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0.5%,連續兩年上揚。三大都會區(東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商業用地上漲了3.5%;東京圈的住宅用地連續4年上升,商業用地是連升5年;京都府升5.7%,京都市升10.3%(前年升6.5%),11個區也全部上揚。其中最大特徵是在赴日旅客的帶動下,京都市就有5個地點囊括升幅的前十名。大阪府大阪市北區及福島區用地價格呈現上漲趨勢,京阪神地區交通便利的草津、守山、野洲等縣南部3市亦上升。

明年行民泊新法 勢吸海外客投資房產

欲在日本置業的準買家要留意,在2018年1月,民泊新法全國解除禁令;眾多不動產投資客聚焦於京都,投資者表示,「在京都推出的民泊新盤共有12個,一拿到旅館業法簡易住宿的營業許可後,就開始營業」,這對於有意投資日本的人是好消息,市場認為勢必帶動海外投資者的需求。

東京圈的住宅用地價格已連續4年上揚,調查對象的所有住宅用地地點當中,半數都上漲。市區的住宅用地漲價3.3%(前年2.7%),東京23區全面上漲,又以荒川區上漲5.3%居首。千代田、中央、港這3個都心區的升勢已逐漸衰退,其中,出現漲幅的地區包括荒川、足立、江戶川、葛飾、墨田、江東,這些城北、城東區的升勢可說是銳不可當。

不動產價格從市中心地區到東京23區、甚至擴至周邊居高不下。鎖定投資客、擅長公寓大樓的中型開發建商東京日商系統,正着手開發埼玉縣西川口站沿線步行約1分鐘的按戶出售型公寓大樓,鄰近物業售價勢必水漲船高。若干年前,每平方米不過200萬日圓(約13.8萬港元),現已漲價至250萬日圓(約17.2萬港元),浦和區更超過300萬日圓(約20.7萬港元)。

單身族增 刺激小型公寓需求

不少不動產買賣中介一致認為,公寓轉賣者積極炒作,刺激了樓價升勢,東京也順勢拉高了神奈川、千葉、埼玉的物業成交宗數,因為當市中心、都會區的價格過高,消費者只有不斷把購屋目標區域往外延伸。對於上班族來說,能買到東京灣港等塔式公寓大樓依舊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日本由於晚婚與離婚人士增加,也有不少不打算結婚的單身族,流入了小型公寓市場。如果到達富裕階層的水平,他們會選擇一直以來評價良好的街區,同時追求身分地位象徵與交通便利的雙重條件。這些買家的共通點就是追求資產價值。山手線的內側地區等地,過去都是以富裕階層為主的熱門地區,由於價格急速上升,城東、城北地區也開始成為熱門置業地。江東與墨田、江戶川、北區等區域的地價,比城南、城西來得便宜,前往都會中心的交通方便,吸引上班族入市。事實上,東京資產價值也在穩定地上升,尤其是靠近奧運會場的江東區豐洲與有明的公寓售價,更是迅速飈升。豐洲十多年前樓價每平方米只需170萬日圓,如今二手公寓也超過300萬日圓(約20.7萬港元)的水平,新盤更超過350萬日圓(約24.1萬港元)。

置業前留意資產價值 關鍵在「租得出」

至於現在是不是投資日本東京樓的時候,專家認為不只看東京本身,還要看外在環境,若在東京買樓,一定要租得出,才有投資價值。樓價漲時,大單位較易脫手,樓價跌時,小單位較易放盤。現在買的話,買2房的戶型比較好,小套房的話多半是賣給投資客,311地震後小套房漲幅約5%至10%,2房戶漲幅約20%至40%。

明報記者

[龍彩霞 海外置業錦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44&issue=201711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307

長實恒地區內兩重建盤各涉逾800伙

1 : GS(14)@2017-12-16 09:57:46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853&issue=20171216


【明報專訊】深水埗區內新供應不絕,除現已銷售的新地(0016)南昌站匯璽I、II外,未來最大規模的項目為長實(1113)與市建局合作的海壇街項目,以及恒地(0012)南昌街、巴域街及耀東街重建項目,兩個樓盤分別都提供800個以上單位。

長實項目單位較多元化

長實項目位於海壇街、桂林街及北河街交界,與今次推售的海壇街傲凱同樣與市建局合作,由於兩個項目當年同期由市建局推出招標,故長實所奪地盤被稱為「大海壇」項目地盤,面積逾8萬方呎,可提供住宅及商業零售樓面分別為53.8萬及5.88萬方呎,並提供約2萬方呎社區設施樓面。項目將建4幢商住大樓,料提供877個單位,每伙平均面積約613方呎,當中約75%單位面積小於753方呎,屬中小型戶,餘下約25%單位則為面積超過753方呎的中大型單位。

至於由恒地透過私人併購及強拍統一業權的南昌街、巴域街及耀東街項目,將重建成一幢樓高55層的商住大廈,總樓面約40.9萬方呎,如以每伙平均實用500方呎計,料可提供逾800伙。

[睇樓手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253

偏遠地區郵局 推長者提款服務

1 : GS(14)@2018-02-13 03:13:54

【本報訊】金管局鼓勵銀行落實普及金融,香港郵政宣佈,將於4月起分階段在7間偏遠地區郵政局推出長者免購物提款服務。長者透過「易辦事」(EPS)系統,每次最多可提取500元。

4月起分階段推行

銀行業繼與OK便利店合作,3月起試行讓長者透過「易辦事」在長洲、大嶼山、天水圍等偏遠地區的34間便利店作免購物提款後,香港郵政亦將於4月起加入合作。經初步評估後,香港郵政選定7間主要位於離島及新界的郵政局,在安裝易辦事服務所須的設備及測試系統後,會逐步推出提款服務,稍後時間將公佈更多詳情。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指,透過郵局與便利店互補,可進一步擴大銀行以外的服務範圍。在檢討有關試點計劃的成效後,會爭取推廣至更多偏遠地區,亦有信心未來會有更多連鎖便利店集團會參與合作。他續說,長者免購物提款只是落實普及金融的第一步,希望日後可擴展至其他弱勢社群,比如傷殘人士等,但由於有不少配合工作,需要得到更多交易數據後再研究。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7/202978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289

【專題籽】英國回流80後 貼地區歌唱盡港人本土故事

1 : GS(14)@2018-03-19 04:45:51

Kevin希望區歌可引起大家共鳴,「我只寫自己熟悉的地區,沒故事怎寫得出來?」

【專題籽:果籽人話】有人感嘆香港樂壇單一,通通是情歌失戀歌苦情歌,彼岸的台灣就有民謠、藍調、閩南流行曲,唱出鄉土情懷或是「種米摸蜆」的生活。其實香港也有啊,只是他們往往很難高攀大台,大多隱身於網上高歌。80後的徐嘉浩(Kevin)於8年前從英國回流,作曲寫詞以輕快曲風唱本土故事,自製MV記錄各區人事。由蘭桂坊、大埔、深水埗到九龍城,去年初試用廣東話唱牛頭角和東隧。他說:「香港情歌太多,何不用歌寫寫地區小事?」


他所寫的「地區系列」源於一件不愉快的事——2013年在他的正日生日,女友人約他到蘭桂坊慶祝,怎料到達後才被「放飛機」。「clubs and bars in Lan Kwai Fong, is this where I belong?我漫無目的地走着,便寫了首歌安慰自己。」本來用來自療的一首歌,放在網上有人說好笑,更有人要求他推出下載版本,「那時我才想或可用音樂走更遠,我想放手一搏。」


《蘭桂坊》是個不愉快故事,卻為他開創音樂路,他說:「今日應多謝當天甩底的她。」

唱片全人手包裝,就連唱片封套也是「拍膊頭」請朋友慧惠幫忙設計。


異地港人找到共鳴 「算是成就吧」

他辭去幼稚園教師工作,花3年自資出碟,就連拍MV也一腳踢。以全職音樂人身份推出的第一首作品,寫的是兒時住的大埔,「一直想學最愛樂隊The Beatles,寫自己成長地的歌。」適逢《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上映,他寫下歌詞:「Tai Po, I've been calling this my home since the80's」隨即引來近千讚好,更打入電台排行榜。之後他繼續以地區為主題,唱過經常跟朋友「食好西」的九龍城、平民最愛去的尋寶天堂深水埗,也寫基層人士的生活,「We are the working class, we are the backbones of our land」。每首歌的MV全是區內的街景實況,如深水埗工人在路邊吃飯盒、九龍城泰國餐廳的侍應,還有牛頭角獨立音樂表演場地「Hidden Agenda」搬前的面貌,為城市作記錄。網上總不乏留言,說看到熟識的面孔,也有移民外地的港人說:「讓我想起在港生活的點滴,想念香港。」Kevin笑說最開心是聽的人找到共鳴,「可把香港本土面貌帶到世界各地,也算是種成就吧,哈哈。」眼前Kevin感覺樂天,對答總一臉笑容,然而他的「星途」並非一帆風順。辭去正職後,3年間租錄音室和出碟等幾乎用盡積蓄,為繼續做音樂,今年初重返幼稚園當教師。為何偏要辛苦自己?「從讀書到回港生活以來,做原創音樂、到處表演時才發覺這真是自己最喜歡、最有熱情去做的事。」80後的他不願透露年齡,只說早非十八廿二,未來未知能否由indie(independent)走上台,「我不會想得太遠,只想這團火可繼續燒下去。」正如《牛頭角》的歌詞,「喂,有夢有熱血就趁早!」


接下來Kevin將保持一貫風格,將自己最愛的番茄炒蛋飯和火炭區寫入歌曲中。

獨立音樂人沒資金,也沒大公司支援,但他享受揹着相機到天台拍攝,不用怕煩到其他人。



YouTube: Kevin Kaho Tsui徐嘉浩


記者:黃凱婷攝影:王國輝、許先煜(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15/203317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9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