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產先生「淨身」方案(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6596

答:

我相信中產兄唔會介意我用中年黎形容佢,至於是否中產諗樣已去信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睇下佢能否合符中產之定義。姑且先叫讀者為一個中年中產。唔好以為咁叫係冇意思,你到中年理財方法與年少不同,中產可以錢搵錢但窮人無左六千蚊連開飯都成問題。Well,中產兄個案與我之觀感,是家庭儲蓄水平頗低,家庭月入人中近十萬而現金水平只得相等於五個月人工。當然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亦有可能中產兄沒有披露他在股票方面之投資。現在用所知資料,將此個案為大家分析一下。 

 

中產兄令我諗起友人提及佢奶奶鬧佢老爺之一段說話,話佢到退休之年就對左兩件事: 1.娶左佢2.買左間樓。Well,我相信中產兄不得不承認佢之前如不作「樓奴」,今日「邊度都唔使去」。點解? 好明顯如果唔係間樓升左兼可加按到3.20mil,佢退休年齡(或達成財務自由)可能要再遲十年。當然香港是危機處處的,錢易黎但亦越唔見使! 買樓收租固然好,因為租金會隨通賬升跌,而自動對沖通賬風險。如果中產兄支出不大,勉強可行反地心吸力策略,即每兩年買個小單位用平均價而入市。現因支出比重大,唯有行番普羅大眾之法,即靠自己time the market。 

 

Time the market冇可能100%成功,如你是樓市長線投資者,趁後生借落筆美金,時間可以沖刷走你欠下之債務。現因要time the market,如中產兄現在買入單位放租,不是良策。應先盡力加按,及將單位趁機轉至單人名下(如果是聯名),可以老婆有樓係手及老公存放套到的現金,現存債券基金或人幣存款以待良機。將原有單位轉至單人名係要配合政府新辣招,個人名義購第二套房是要交雙倍從價印花稅的,不如先將中產先生「淨身」,下次買樓可有兩好處,一可以九成上會,二可以避免雙倍從價印花稅。當然新買樓做九成上會唔可以租出,唯有到時決定會否將原有物業出租,自己搬入新樓。 

 

中產先生建議選擇方案二,至於現時按出之3.2mil現金,每月提供約HKD10000元之月入,應可做到。惟需線下詳談,在此不在產品介紹。另外可能有人問中產先生明明有錢,點解下一次買樓都要做九成上會咁「孤寒」呢? 諗樣之建議是後生可以先借錢,攤分廿年慢慢還。到年六十歲退休時,其實萬餘元之供款根本買不到什麼,租金更會升至幾萬元一個月添。到時租間劏房可能要以萬元計,你將日本yen紙個錢碼套番係現時香港就估到遠期後之情況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211

我的投資秘笈(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6580

但在投資方面,筆者是保守派的。睇數據、計機率,希望用贏多輸少之方法倍大自己辛勞所得、盡快達成財務自由最令人「爽快」。你是音樂發燒友嗎? 筆者認識一位uncle早年開廠努力淘金、將早年賺到金錢合理地分配、創造被動收入。現時在觀塘開設試音室,得閒請筆者上去飲杯咖啡。坐在大梳化聽著一首又一首試碟歌,真正認識何謂高音甜中音準,而uncle將改善喇叭效能變成自己工作、開設廠房及零售店出售不同檔次之玩樂套件,真正將興趣融入了工作,亦不需要為退休冇糧出而煩惱。

 

需然uncle之事和讀者暫時是風長牛不相及,但萬丈高樓由地起,在年青時先擁有正確之理財觀念,實可令你早日完成不同之財務目標。理財第一步,就是先要有資本,儲錢除可令你早日有錢作投資外,亦令自己習慣去規則自己生活、從而規劃人生。有人話人生不需要規劃,但筆者認同適量之規劃,是「預期控制」之一種。你先對未來有個諗法而控制了自己和父母之預期,到時少失預算便少些波動情緒吧!

 

讀者應該都知自己係收入上有咩弊病,仲咁落去難同銀行借錢。想比廿萬首期而借九成按揭上會,如果保持住無糧單又無每月出糧之銀行記錄,相信財務公司先會借出錢。至於佢講30歲前買落二百萬付物業出租及投資是講買一間樓定兩間樓呢? 暫昤未明。筆者建議他們做月供股票投資,沒有年期限制但手繽費會比你一筆過買入一手股票貴。當中之原因為股票在港是一大熱門投資物品,十分方便買入,又十分多人於股票中輸錢。輸錢之於因大多源於自身的貪婪與恐懼。大多數人於輸錢時的痛苦感受遠比贏錢時之快樂強烈,所以「寧願贏小一蚊,都唔想輸一蚊」。因此出現不少股壇阿嬸贏錢就急急放、輸錢就死磨難磨的現象。筆者敢肯定用人頭計,香港大部份股票「投資者」都是輸錢的!

 

但為何筆者叫讀者以身犯險,月供股票呢? 因為在港股票投資者眾,「還掂都比人呃、不如趁早來個教訓」。當然筆者滿心希望讀者買股票賺錢的,但如不幸蝕本,在廿幾歲之齡不算是壞事。筆者最怕係四十幾歲人走去第一次學人買股票,工作多年當然累有資本,但對於股場又不為熟悉,一輸就金額以百萬計,係餘下人生未必能把虧本追趕回來。

 

雖然在homebloggerhk筆者大談買樓之道,但不代表筆者不推薦股票。其實外幣樓房股票黃金各有各好處、就像是家中之鏍絲批、較剪、鋸同刀。你的做法便是因應時機找對工具去完成工作,好像你找牛肉刀去剪紙,劈左成朝都做好,寅係疚由自取。但凡有讀者問邊種投資工具最好,我都會copy & paste,將筆者之諗法同佢再度分享。

 

至於投資當中之收費,實在要留意的。坊間中很多投資工具,其實都由幾種基本之投資工具演變出來。產品發行商在演變之中「抽水」多少,便是你需留意之地方。投資最好是簡單易明、低收費,筆是是認同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212

唔想再租樓可以點做?(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6939

採用本網傳統解答流程,先計建築大哥之家庭購買力。家庭總入息是5.6萬元,老婆成日轉工但月薪應不會少於一萬元。雖然今日有大銀行吹風加息,但一日美國不加息,小型銀行續可取得低息資金渠道,大型銀行加息只會將按揭生意拱手相讓,故以現時兩大發鈔行係按揭業務上鬥得難分難解之際,貿然加息就像球隊將主力出售套現,可以即時提高現金流但負面問題會在年尾成績表顯現。另外長實在西九之樓盤首現「劈價」11%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有參考性之訊號,亦與筆者前文小陽春樓市速報所講吻合,即中國兩會之前樓市有力,兩會如冇大利好消息樓市可要下調。等五月居屋白表結果一出,再行定奪。本段趁機來個周未總結。

 

根據現行按揭一般年息,即年息2.15%,如分30年供,每一百萬供款可借入2.65mil。建築大哥的借貸力為$5.6*50%*2.65mil=7.42mil50%原因是他首次置房,負擔比率可高至總入息之50%另不受雙倍從價印花稅所限,按揭成數可借至90%(即九成上會)。建築大哥應該計數唔差,他在睇樓之銀碼選擇,己大約做好了即於旺市買入總負擔能力之一半,原因已在早前文章提及。所以他購入3.6-4.0milI之樓房,進可攻退可守。

縱然不打算生育,購入一房不建議。因再售出時客路少,何況實用呎價不平。細價樓近月升幅強勁,只是購買力向下流,加上居屋價推升效應之表象,兩邊一齊出力所以效果顯眼。

 

屋苑實用建築成交價(百萬)樓齡實用呎價備註(沒有提及即兩房)
P5316944.05107627沒有地鐵、只有屋村巴士
M4675974.41>309443地鐵上蓋
G4715983.40246800十分鐘小巴到地鐵
N341-2.70279642一房,地鐵上蓋
L379-4.501011873一房,步行五分鐘有地鐵
L511-5.501010763步行五分鐘有地鐵
T4455113.83308600地鐵上蓋
B5726684.25247400三房,十分鐘小巴到地鐵
S4637413.81>208229沒有地鐵、有巴士小巴

另一問題是買入那個屋苑,可能要用以下比較。至於MNLP屋苑是何處,而筆者建議大哥何處你可發表意見,明天再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35

700萬投資方案(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6801

你好,基於不少讀者發問關於吐現後如何將錢生息,最唔想冒風險之讀者,可以將港幣每天兩萬轉作人民幣,存放在本港銀行收年息約3.0-3.5%。因人民幣是受管制貨幣,現時只可每人每日購入二萬元,如有父婦用聯名戶口購買,另一半亦不可於同日再買。但一間銀行根本沒有辦法查到你同日是否在另一銀行買過人民幣的,心急人可自行用幾個戶口買多些少。至於你可能聽說過有人提及他每天可買入過百萬人民幣,這應是運用公司戶口買入之結果。買入後銀行會查察戶主有否運用該筆人幣作找數貨運用途,如久不見動靜自有專人聯繫。

 

人有更進一步,可攜錢到內地做定期,利用現時(2013年)比香港多近一至兩厘。筆者覺得都頗為麻煩,如不定經常往返內地者不太建議。首先要在港買足人民幣,再用電匯方法將人民幣轉到國內,每日限八萬大元。即如你有八十萬想轉存到內地,你要花十天才能辦妥。轉到內地,登入網上理財,運指即可完成定期。如有打算將錢匯返香港,請勿將錢由內地之到匯戶口轉向任何其他戶口,或手痕買下樓買股票,會因此不能整筆匯返香港。

 

服務為先之香港人當然會問錢是我的,我有錢作任何處理,你幹嗎阻我!? 此源於外匯管制規定,除非港人能出示整筆匯回內地款項之證據,否則任何人不得將大筆人民幣用任何形式帶離中國。當然你手持幾千過關絕無問題,巧妙地利用地下錢莊亦是方便之法。不過警察不知道什麼是地下錢莊來的,不要為慳手績費或貪方便令自己全盤盡失。

 

如不匯錢返內地,亦可在港購買人民幣債券。到期保本,惟發行人風險要小心細閱,亦有港元兌人民幣之兌換風險,詳情要向銷售商問清楚。以下不是報價,是筆者上網查閱後,給予讀者之例子。比亞迪2014年4月28日到期,實回報年息5.6%。出水水泥同年7月22日,春天百貨同年2 月3 日,都有近似回報。至於devil問及之12-13%年息債券,應有多一點風險,只能在私人銀行發售。而devil提及之買入債券,再用債券抵押去開立循環貸款戶口,利息低至1.8%,是private banker常用之法,筆者覺得事無不妥。該類債券應為恆大地產,XY新能源,或其他地產商人債系列,可達至10-12%年息回報。美金而又近10%回報記及有法農銀行、東亞銀行都有但本金要下一世(2059年)先還比你。東亞銀行而又於2020年到期的,利息少一半。

 

至於讀者問及的和黃債券,應是2017年的。筆者經常想著2009年時替客人買入2015年之和黃債券,回報不錯。但現時是2013年,說有可觀回報的英元債都要2017年或更後之事了。另和黃有永續債券,即永不到期,你會承受價格風險的,除(手續費)後每年利息有5.3%。如果你認為現時債價不高,或有信心於金融海嘯爆發現有信心沽出,買入亦無妨。假設你收足兩年利息及後於2016年遇上金融危機債價輸掉10%,你還可以打和。

 

另一個近期之作是三兄弟公司,該地產商於上年受官司所擾,令債價有幾個百分比之回落,引致2017/3/8到期債券可予高達7%回報。當然現時風平浪淨,回報已低至2%。買債券都要看時機,不過到期保本,中途沽出要受些少價格上落,比起股海浮沉,更令你有預算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36

2.5mil不買樓可以買甚麼?(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6702

你好林先生! 抱歉要你等回覆,在等待時英鎊已下破12.0兌港元,近期低位11.85亦見穿了! 天下父母心,每天也為兒子將來打算。其實小朋友才三算,如果孩小仍選擇在港就讀小學,陪伴你多幾年,那不用這麼快準備英鎊。

 

很久沒有談論外幣,其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鎊還可與美鈔相題並論的! 但二戰後德國受盡屈辱,戰爭賠款引發國內超級通賬,當時財長飛到倫敦想問英國借錢救國,穩定馬克。奈何美國人招橫刀奪愛,德國得以發行新馬克,及與美元接軌,欠下債務由美元結算。就此美金成功打入歐洲市場,為日後成為全球最流通貨幣奠下基礎。

 

當然英鎊還有一定地位,石油黃金不少還在英國交易的。銀行提供之structural deposit,又或中銀叫「期權寶」,其實就是你賣出一個期權,將所得期權金部份交與你作利息,而到期要承受於某價格買入掛勾貨幣之風險。通常該價會低於你當時定下structural deposit之市價,例如今日英鎊兌港元11.80,你的買入價通常會是11.75或更低,更有低息派出。但由於structural deposit通常投資時間為兩星期或最長一月,所以你實質所得都只是一千幾百,叫做好過放於活期作罷。筆者自己很少參與。

 

教育基金是對於子女的一個承諾,為令自己對仔女有信用,適宜做點有年期的投資,在物質誘惑多的香港不失為一好方法。可能有讀者問做咩要搵個年期縛住自己? 何不投資股票,手起刀落,有結果冇結果快手可知。但以諗樣對各家長之觀察,用有年期而保本的方法積起仔女之讀書錢,最為家長受樂。原因一肯定是家長寧願輸掉「買餸錢」都唔想仔女「冇書讀」,另一是他們深明早些開始儲,佢地就儲得「舒服一點」,所以在銀行最多人查詢之儲蓄方法,就是仔女的儲蓄計劃。現在龍頭銀行經常推介之退仔方案,好多時儲起都做左仔女買樓首期,到此家長們不禁唏嘘,但事實如此,只好有錢就儲定先。

諗樣將儲蓄計劃方法稍作修改,與其做一份十三年或以上的儲蓄計劃,不如拆開三份,每隔幾年為子女做一份五年期儲蓄方案。這樣是為你保持資金流動性,你每隔幾年做一份那每隔幾年就有個儲蓄計劃到期,感覺輕鬆自在。亦是可令你每月積蓄得到合理利息之方法。緊記儲蓄計劃一般只予存款人3-6%年息,不算太高。參加原因多是為了「整樣野」和自己的「購買慾」抗衡。各人有錢就肯定「身痕」,別只係你買件靚衫,佢買架寶馬而矣。

 

至於其他投資產物,如債券基金已在其他文章提及過,可自行番閱。至於其他產品,諗樣都希望遲下在blog一一提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37

灣仔唐樓可以賣、30歲擁有兩房有何策?(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6969

首先,真的反對你賣掉家父的唐樓,除非家父自己提出賣掉舊樓,自己取回全數錢再作另項投資。原因是錢可以係第度搵,他朝如你飛黃騰達,可能內心對賣掉父親家當仍有歉疚。城中亦有不少富豪不時被人番舊賬,指他靠老婆靠外父發達,到今日腰纏萬貫仍不能將污名去除。

 

當然筆者不知你家事,但你自己都很有想法,懂得將樓房加按。想你兩兄弟想必是首次置業,根據你自己報稱之收入應買入市區二手兩房,價值二百餘萬較易負擔。如無外力幫助以此收入試供四百萬以上之樓宇,實在太難。唐樓能加按一半已屬萬幸、利益會貴些少,你真的想加按才電郵HOMEBLOGGER或請教按揭顧問,看能否辦到。

 

至於你問二萬元月入的你如何達到30歲「買到」兩間樓之目標,最大阻力在於自身借貸力不足。假設你買入兩間二百萬之樓房,用埋老婆或老豆名借九成上會,每月淨還款都要兩萬多元。其實25歲年青人最好都是投資自己,看你的潛能不至於此,邊搵錢邊看HOMEBLOGGER多學財務投巧,才是快速達成目標之好方法。

講返兩兄弟,條數是咁計的:

將舊樓市值一半加按出來,最盡一百五十萬。但由於唐樓要有保守估計,又此其他屋苑樓收更貴息,如用年息3.5%借一百五十萬計落都好重「皮費」。先假設借到一百萬,年息3.5%,看來只能作15年較短年期之攤還,每月$7000。如可借到20年,每月$5800。一百萬兩兄弟分,每人五十萬。你用三十萬作首期買入居所自住,借九成上會,即借1.70mil,分30年還用年息2.15%計每月都要$6400。如用壓力測試+3%計更要$9200。由於你擔保了唐樓按揭之一半,又自行買入新居所,兩債入計$12100,已超出你入息之一半,所以此方法要你加人工才行得通。

 

將唐樓收租加碼

當然你加按唐樓後兩兄弟搬出,可將唐樓出租。收回租金可計作入息,減輕你在擔保債項上的負擔。首先要搞清楚唐樓業主及借款人都是父親,再由父親和新租客簽租約,收番幾個月租有哂銀行入數證明加租約,先可將全數租金當作收入看待。如純以差餉物業估價處之估價來計唐樓之租值,再衡量當中租值幾成計作父親租金入息,恐怕會打個七折或五折。而最大問題係,你兩兄弟係唐樓按按未批出,手上未有錢之時,就要搬出唐樓或再與家人同住。

 

買入較小樓房再自己加碼

當然你自己手上有現金,可將唐樓先加按每入得五十萬,再自己動用二十萬即七十萬首期買入較偏遠地區之兩房自住。成交2.0MIL分30年清還每月$4500,唐樓未租出先套錢令你負上$2900債項。兩債共加為$7400,就當有埋壓力測試你月入是夠支付的。此一方法已近用盡你所有錢,未計裝修雜費,最弊就係好難搵到二百萬樓盤比你。買樓確是不客易,在港擁有自己天地更要付出,當初老父亦是同一經歷。今次透過PRE-CASE希望令你心中有數,向自己不足之處加力,才有望三十歲擁有兩間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585

2014想生小朋友、想今年內搬出、舉一反三(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6958

私樓居屋定村屋

BY買樓問題首先要解答問入何種住宅,私樓對於大部份打工仔一族肯定是最好的。因九成打工仔都缺錢,買樓要配合銀行做按揭。而私樓用作抵押借錢可借最多成數、息口又低,較易批核。居屋當然借錢易,但如日後你想套現作私人用途,一來未補地價之居屋近乎做不到,二來居屋客路總是「平民」,大部份時候跑輸大市。當然現時政府每年為市場引入5000買家,令居屋市場「十年逄一潤」,往後居屋變化還看政府政策。村屋通常只借一半或七成,小心買入時要同律師搞好業權(尤其丁屋)和其餘法律責任,適合已有一定經濟能力者購入。當然有部份不願花錢於樓房者亦會買入偏遠村屋,做法會令本段所提及之壞處集合起來。

 

 

先要步驟都要計算兩人之購買力,在家庭月入$36500下,可撥最多月入50%作首套自住房的按揭供款,即$18500根據現時按揭年息2.15%,分30年清還每一萬元供款可借入約2.65mil,讀者可借盡1.85*2.65=4.90mil。當然這假設了借款人無重大欠債及買入樓齡25年下之樓房。樓齡太高之樓宇如35年,一般只可做(55-35)=20年之供款,當然美孚新村或太古城的屋苑會有例外,錦鏽花園或康樂園的業主做按揭亦有機借足九成上會。買入村屋不好選擇附近連路都無一條的,更要問DD/LOT NUMBER,先可準確地將估價給後,再評估是否能「上會」。

 

 

居屋不一定實用高

至於居屋不一定實用高,75-80%實用之居屋大有存在,85-90%實用的私樓亦不乏供應,實自己先在數據網站一看。至於你提議的公屋少年「上流」步驟,筆者認為是可取的。方法一為先將自己除名買細屋私樓,及後儲錢將父母的公屋升格至三房居屋。到有小朋友可以交小朋友比父母照顧,自己同老婆住返係細樓,周未先「領回」仔女,減少自己換房壓力。因細屋換大樓,在現時市升時不難做到,但花無百日紅,最慘奠過於在好市時「洗大左」到市差時痛苦萬分。

 

 

方法二已由讀者來文提供,即先買細樓,然後再儲錢買入三房居屋,等父母百年後再舉家搬入三房自住,細樓租出去幫補供樓。此做法要自己兄弟姊妹不反對才可行,亦將父母身故時間與自己小朋友發展扯上關係,如弄得不好小心對小朋友發展構成問題。因小朋友和大人不同,搬新居亦會更換朋友圈子,或會成為插班生。當然你選擇兩間樓房買在同一區域便無朋友圈子問題,但此方案要顧及較多是肯定的可能在現時父母多生一個小朋友之下,實行方法二會容易更多!

 

 

方法三最適合庸才,結婚時先用自己單名買入細樓,如細樓樓價上升(當然要升先得!)先套現首期,再用另一半之單名用九成按買三房上會邀請父母與自己同住,「捱過」小朋友一到五歲幾年。係呢幾年將細樓租出補貼供三房,父母原本自己樓房如可租出更令你有錢儲,夠交下書薄費。到小朋友入小學享受免費教育,讀書支出反會減少(自資名校除外),又同父母拆返開住。及後父母舊樓收租,細樓父母入住,自己住三房。只要乖乖地供完哂三間樓退休基本上無憂,四十五歲比人裁左都未係絕路。當然此方案最大問題係你老婆(或老)要同父母一齊住幾年,但可以慳返些少又唔使請工人,更可減少湊好仔女工作,都是不錯之法。庸才不作苦忍,在港難改善生活。如你是人才就不用受此苦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586

中產財爺 馬沙筆記 Char Blogger

http://charblogger.blogspot.hk/2013/02/blog-post_28.html
是咁的,財爺尋日話自己係中產,呢兩日係咁比人閙!

不過我個人認為佢真係中產嚟,只不過在中產入面叫高級中產!

咁如果你問我,每月搵成30幾皮都仲叫中產,咁入門級中產要搵幾多?
其實喺香港地,每月無10皮嘢學乜鬼嘢人叫中產?

試諗下,假設初級中產每月揾10皮,年薪1球多啲,買樓安全系數當年薪嘅10倍,即係樓價1千萬!依家想用1千萬係巿區搵一個約一千呎好好睇睇,見得下人嘅盤,有幾多選擇?

仲有,作為每月揾10皮初級中產,買返架車代步都好正常! 今時今日, 一架歐洲入門車 BMW 3系、 Benz C Class、 Audi A4, 新車價近40萬, 一個每月揾10皮初級中產,都未必個個可以一炮過科水唔駛供車會!
仲有, 一個每月揾10皮初級中產, 如果家有兩個小朋友,老婆在家親自管教小朋友, 每月開支計及供樓、供車、子女學費、子女活動及補習費用、家庭各項開支(水電煤等等)、供養兩邊父母,剩返可以儲蓄嘅都未必好多! 
查實依家香港好鬼死多月薪3、4皮嘅人興叫自己做中產,呢一點從昨日大部份人都喺facebook留言「你(財爺)係中產,咁我係乜?」可知一二,或許叫自己做中產自我感覺上高級啲!但係喺呢個收入階層嘅人,其實係最不幸!公、居屋固然冇份,但4球嘢500呎所謂「窮人恩物」都未必買得起!每月供樓/交租後, 其他使費要千算萬算, 若呢個月使大咗,下個月唔慳住使都唔掂! 
好老實講,月薪3、4皮嘅人,如果家有兩個小朋友,老婆在家親自管教小朋友,生活壓力分分鐘慘過住公屋嘅低收入階層! 好話唔好聽,有時住公屋嘅領綜援人士,生活快樂指數可能比嗰班月薪3、4皮嘅人還要高!

咁你地話
,依家香港地月薪3、4皮嘅人有乜資格叫自己做中產?

所以話,
財爺尋日話自己係中產,其實錯唔哂,只係漏咗「高級」兩個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715

樓價痴線系列 (九) 馬沙筆記 Char Blogger

http://charblogger.blogspot.hk/2013/03/blog-post.html
好老實咁講,香港住屋問題根本唔關乜嘢「比港共攪到無左」事!

老董當年提倡8萬5就係希望人人有屋住(即係依家大部份人想要嘢嘢),可惜老董生不蓬時,不幸遇上亞洲金融風暴,出現咗回歸以來第一場樓劫!

香港人乜都賴人,樓劫就賴8萬5,當日香港人日屌夜屌,最後如你地所願,8萬5無咗, 最後仲要暫時停建居屋嚟托住樓巿!


好啦,當日香港人日屌夜屌,終於屌到老董下台,開哂香檳.....

好大喜功嘅貪曾上台,為咗討好香港人,條PK永久閣置起居屋,唔Q定期賣地改勾地,大減土地供應!

哈.....明知未來可供出售單位會大減,又竟然無人出嚟屌喎.....點解? 因為有樓及負資產終於可以再次GO...GO...GO.... 理9得你班無產及未上車人士.....


好啦.....07年急升....到08年金融海嘯都阻唔住升勢, 香港人開始正視唔夠供應嘅問題, 就日屌夜屌要求重建居屋, 貪曾真係采你都有味 ....... 你地越日屌夜屌,佢就繼續話之你死! 到差不多夠鐘走人,咪是9旦旦話復建居屋囉!


終於到梁鷹上場, 全港樓價升到完全脫離現實!

私樓未來可供出售單位比班所謂「地產霸權」嘅發展商玩到無乜供應之餘, 可供出售嘅通通變成豪宅成萬蚊呎咁賣......

居屋啱啱先話復建,起樓唔駛時間咩!


公屋呢? 根本唔係起得唔夠快, 實際已經不斷咁起,而且起得好L快! 問題係突然多咗好多人去申請! 香港人真係好醒,依家好多年青人一夠秤就排住隊去申請,以公屋輪候人數去睇,點起都唔夠,每年有幾多人夠秤排住隊加入公屋輪候册?


今時今日,香港人又日屌夜屌梁鷹叫佢下台,直情未上台就想屌到佢落台,其實我上面講嘅「私樓供應短缺問題」、「居屋起唔切問題」、「公屋起極唔夠問題」, 關佢Q事咩?

要屌都屌一手促成所謂「地產霸權」及「樓市泡沫」嘅貪曾啦!
唔賣地增加私樓供應關佢事! 早幾年(07、08年)唔急市民屎急立即復建居屋關佢事,早幾年(07、08年)應市民要求復建居屋,依家大量供應就啱啱好! 嗰啲乜柒SSD、BSD、DSD、TVB 早幾年就要出!


最後,我想講嘅係, 貪曾在位一手促成嘅所謂「地產霸權」及「樓市泡沫」,梁鷹正式上場短短九個月,我見到佢真係一步一步撥亂反正中, 起碼有努力去揾地起公、居屋! 嗰啲乜柒SSD、BSD、TVB 、ATV、CCTV 係咁出.......

下年度(即4月起)取消勾地機制,政府從掌土地供應的主導權,即係可以大量供應,唔到班發展商一齊玩嘢唔勾地!


基本上我認為梁鷹一直盡力將房屋問題修正及重回正軌,依家越嚟越正路,只係需要時間一步一步咁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716

買咗隻怪物 馬沙筆記 Char Blogger

http://charblogger.blogspot.hk/2013/02/blog-post.html
作為會計師及稅務顧問,呢幾日有不少人問過我對於雍澄軒買家將面對嘅稅務問題,而我每次都係答:「唔知!」

因為我認為依家除咗長實班創意律師團隊知道自己賣乜外,根本無人真正知道班買家買咗件乜嘢「怪物」返嚟!所以一日份正式S&P (Sale & Purchase Agreement) 未浮上水面,未真正了解過份S&P內啲terms and conditions, 我唔會評論任何稅務問題!


不過,我反而想知依家除咗中環幾間著名律師行有能力(財力)去處理雍澄軒買賣個案,究竟有無其他律師行夠膽代表買家!

尋晚已經有個著名律師係TVB講,律師好難為買家釐清雍澄軒嘅買賣風險,在不能釐清買家風險的情況下,律師為咗避免自己之後比人告,無可耐何之下唯有唔接
買賣雍澄軒啲case!


如果一般律師無能力代表買家完成買賣交易,第一手買家就話可以同用發展商律師完成交易!但之後買賣點算?比大行㯲住搶?到時收幾皮都焗住要比!

再引申去按揭,既然一般律師都無辦法去釐清買家
買賣風險,咁銀行點樣可以釐清銀行自己承按風險呢?


銀行無理為咗幾單幾百萬嘅按揭生意,用大量內部資源去了解呢隻「怪物」,所以唔接呢啲生意就好正常!

所以馬沙個人認為
刻下班
雍澄軒買家最大嘅存在風險唔係稅務問題係買完之後點樣完成交易及上會,以及將來獲利或想變現時點樣將雍澄軒呢隻「怪物」賣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7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