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升勢未斷 港股連漲9日 地產石油股接力 部分「股王」跌出十大升幅
1 :
GS(14)@2018-01-07 12:30:12【明報專訊】2018年已有4個交易日,全數報捷,並締造「9連升」,平了去年7月份的紀錄,累升5.4%,較去年7月份的5.5%略低。港元拆息持續下跌,1個月跌至1.01厘,本地地產股發圍,信和(0083)及新世界(0017)分別升5%及3.5%,碧桂園(2007)、華潤置地(1109)等亦分別錄得4.5%及4.2%的升幅。有分析員認為,國企股及油股去年估值落後,將於今年承接升勢。
明報記者 余慕恩
恒指昨日升78點,全日成交1250億元,收報30,814.64點,恒指夜期續升,至晚上10時高水15點。信和為表現最佳藍籌,內房股包括萬科(2202)、碧桂園(2007)股價創新高,收報36.7元及16.22元。
或獲會德豐私有化 九倉累升14%
今年首4個交易日的升幅分佈較廣,有別於去年集中在一小撮板塊,恒指成分股當中,以九倉(0004)升幅最大,升14%,早前花旗發報告認為會德豐(0020)將私有化九倉,星展唯高達(香港)中國及香港市場策略師李聲揚認同,指九倉在分拆旗下商場上市後,本身剩餘的業務不多,亦符合近年本地華資財團的發展趨勢,如長和系、新世界等,傾向精簡股權架構。
周雯玲﹕內房銷售數字亮麗 升幅合理
恒指本年至今升約3%,累計升幅較強的亦包括去年落後的油股,「三桶油」為頭10隻表現最佳藍籌股之一,中石油(0857)昨日升0.4%、中石化(0386)升1.5%、中海油(0883)升1%,4日以來升幅則分別達6.42%、8.73%及8.38%。「三桶油」加上內銀表現好,令國指今年首4日升逾4%,跑贏恒指。瑞士寶盛私人銀行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表示,伊朗大規模示威的地緣政治風險推高油價,油股見升幅合理,內房股11月銷售數字亮麗,故亦見升幅。
內銀三桶油貢獻取代吉利平保
李聲揚表示,油價現升勢已經一段時間,油股去年為恒指中表現包尾的板塊,估值低於其他成分股,今年較看好中石化及中海油,以及同樣於去年落後的國企股。他指值得留意的是,過去4周分析師提高對恒指成分股每股盈利的升幅預測,未來12個月的盈利預測提高6.22%,或有助於恒指表現進一步向好。
至於去年升幅強勁的汽車股,以吉利汽車(0175)為首,吉利今年首4個交易日僅升1.66%,跑輸大市,昨日收報27.55元。「股王」騰訊(0700)今年對恒指升幅的貢獻同樣是成分股中最大,但比例由去年全年的27%降至21.5%(見表),內銀及「三桶油」為目前貢獻佔比次於騰訊的成分股,取代去年名列前茅的吉利及平保(2318)。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85&issue=20180106
張兆聰﹕揸匯控港交所 安心步進2018
1 :
GS(14)@2018-01-07 13:51:56【明報專訊】筆者先祝各位新一年豬籠入水!恒指去年大豐收急升36%或7918點,點數計是歷來最大升市。本倉升約49%。展望今年,筆者較喜歡匯控(0005)和港交所(0388),兩股不見得能跑贏大市,但卻是在較不明朗的2018年裏能安心持有的股票。總結2017年被北水日益主導的市况,引用愛因斯坦的名句: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本倉2017年做對了一些事情,重倉科技股當然是最重要,很多都錄得強勁升幅,是2017年跑贏大市的重要功臣。論前景,仍有很多吸引的地方,例如無人駕駛、雲計算、支付、無人機送貨等。只是估值較2016年升了不少,今年要再跑贏大市的可能一般,從基金角度看,比重或只屬標準配置(Equal-weight)。
筆者今年較看好匯控和港交所。匯控在80元阻力很大,大家認為1.1倍市帳率已不便宜,行政總裁歐智華此前表明,作為一間全球銀行,現時面對的風險已較從前低,借貸比率相應下降,投資者要降低對銀行的盈利能力預期,10%的股本回報率可能已是很好。若10%已很好,匯控或於9%或稍高的水平便行人止步,當前市帳率也就很合理。
匯控股本回報率低企,一個重要因素是資本過剩。集團近年不斷出售業務,令核心一級資本比率從2015上半年的11.6%,升至2017上半年的14.7%,2017年第三季為14.6%,持續高於匯控目標的12%至13%。
歐智華的工作是去蕪存菁,將回報率低的業務出售,提升資本並集中火力在亞洲地區。但匯控即將有管理層變動,經營策略隨時有變。新任主席杜嘉祺接受訪問時曾表示有意擴展業務,以收購方式增加盈利,其中收購對象可能是北美信用卡貸款業務。先不說會否落實,但集團肯定會由內部重整過渡至求增長的階段。杜嘉祺在領導友邦時非常成功,筆者相信他不會令投資者失望。
把握北水勢頭 港交所股價可拾級而上
港交所落實同股不同權,料吸引中概股、科技股來港上市。筆者對此不會過度樂觀,真正龍頭的科技股差不多已上市,巨型獨角獸不多,主要是滴滴出行、小米、美團、陸金所等。就算四大獨角獸同時到來,也只增加港股市值約10%,未必足以推動港交所獲大幅重估。
真正重點是北水。從2014年11月4日開通到2017年12月27日收盤,港股通的成交額超過38700億港元,「北水」淨流入港股達7200億港元。另外,2017年滬深兩市港股通成交金額分別逾1.7萬億及5000億港元,其中滬市港股通成交金額為2015年的兩倍。2017年內地資金淨流入港股超過3350億港元,約為2015年(約1270億港元)的2.6倍。
適應北水炒股方法 見異動小注買入
北水持續南下,配合更多大型企業來港上市,港交所有力以細水長流的方式上揚,擺脫以往若非急升急跌便是橫行的局面。預測市盈率約35倍,近年介乎33倍至40倍,有重估空間。潛在升幅未必大,但卻可安心持有。
總結2017年漸由北水主導的市况,重點是想像力很重要,更要敢於高追。由最初的內房股,到明星股金斯瑞(1548),再到最近期的紫光系事件,用外資的邏輯都是不會追。但北水的炒股方法確實與別不同,若能成功融入其中,確實能快速獲利。每見異動便超小注買入,或許會有很不錯的回報。本倉會沽出200股騰訊,買入1000股匯控。
[張兆聰 穩增長百萬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41&issue=20180102
湯文亮﹕2018樓市十大預測
1 :
GS(14)@2018-01-07 13:52:33【明報專訊】在2017年底,例牌有很多人問我對2018年樓市預測。不過,當中亦有人提醒我對2017年樓市預測是絕對失誤,甚至比不上一個年輕物業代理,我本來不打算對2018年對樓市作出任何預測,但有老友同我講,如果我不再做預測,即是永遠無得翻身,做一個真真正正的「樓屎專家」,老友的說話不無道理。
不過,我會做少少修改,不是預測升跌那麼簡單,而是對樓市作出十大預測,我有信心最少有8項預測準確。
樓價料跌10% 集中下半年
不過,如果第一項不準確,其他全部準確都沒有用,都是預測錯誤。
(1)雖然香港差不多所有專家都話2018年樓市有10%以上升幅,但我認為樓市會下跌10%,跌幅集中在下半年。
(2)政府不會再出招壓抑樓市,包括統稱辣招的特別印花稅以及逆周期措施。
(3)政府會放寬首次上車人士的按揭貸款成數,幾多我就不敢評估。
(4)雖然新樓暢銷,2017年賣出超過2萬個單位,創10年新高,而2018年有2.7萬個單位供應,但我認為新樓銷售量將低於2017年。
(5)所以,我估計在春節後不會有小陽春。
(6)銀主盤會大幅增加,將會是雙倍於2017年的數量。
(7)政府將會提供多於2萬個單位,最少有1萬個是由地產商補地價得來。
(8)美國在2018年加息三次差不多已成定局,但有不少專家認為香港只需加一次,即是0.25厘,但我認為最少加4次(即1厘)。
(9)雖然銀行家話同業拆息Hibor在春節後會回落,但他們可能忘記2018年香港要遵守巴塞爾III協議,就算過了春節,Hibor都不會回落。
(10)銀行估價轉趨審慎,但仍然樂觀,大部分估價將會低於成交價。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81&issue=20180102
盧楚仁﹕細數2018政經大事
1 :
GS(14)@2018-01-07 13:52:40【明報專訊】新的一年,首先祝福讀者們新年進步,身心健康。踏入2018年,除了美國中期選舉外,環球政經大事多籮籮,今日和大家先來個重點大檢閱,讓大家可以作出明智的部署。
1月份,特朗普的稅改法案正式實施,小心基金大戶藉此沽出手頭上賺錢的美股獲利離場,令美股出現調整壓力。聯儲局亦會在第一季把每月縮表規模提升至200億美元。另一邊廂,歐洲央行亦開始縮減買債一半至300億歐元。兩大央行均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或多或少會對歐美股市構成調整壓力。加拿大央行在1月17日議息,市場已炒作加拿大有加息壓力,令加元匯價做好,但要提防1月23日的北美自由協議第六輪談判可能會破裂,而重創加拿大經濟導致加國股匯市場出現拋售。根據內地傳媒報道,上海期油或會在1月18日上市,要留意上市後油價會否借勢回落。
倘北美自由協議談判破裂 重創加國經濟
2月份要留意2月2日鮑威爾上任聯儲局主席,要高度注意他上任前後所發表的言論,一旦鮑威爾暗示或發表年內會加息4次的言論,定必令美元大幅上升,不過這機會甚微,反過來我覺得他會暗示會加息3次或以下居多,這則令美元會受壓。歐洲方面,英國和歐盟會就住貿易等議題進入第二階段脫歐談判,估計在談判前雙方會展現強硬姿態以爭取籌碼和談判空間,到時候或會令英鎊先跌後升。特朗普也暫定2月26日訪問英國。
朝鮮節日前後或試射導彈 留意黃金日圓借勢炒
意大利大選會在3月4日舉行,之前大家都擔心五星運動黨當選後會舉行脫歐公投,但五星運動黨的新黨魁明言一旦當選後不會舉行脫歐公投,再加上意大利當局實行了新的選舉法來攔阻五星運動黨當選,所以上星期意大利宣布決定在3月4日舉行大選,歐元不跌反升,過去我亦曾擔心意大利當局一宣布大選會利淡歐元,現在卻不用擔心了。
4月8日就是黑田東彥任期屆滿的日子,有部分日本國會議員要求安倍撤換黑田東彥,指超低息政策影響金融中介機構利益,若此概念蔓延的話,相信會利好日圓。另外也值得注意4月15日朝鮮太陽節及4月25日朝鮮人民軍創建日,過去經驗所得,朝鮮會在這帶有政治色彩的節日前後核試,或試射導彈來展示實力,導致避險情緒升溫,令日圓及黃金到時借勢炒上。再加上三四月是日本年結令日圓可看高一線。
油組會在6月22日舉行例會,現已有聲音傳出,到時油組和俄羅斯均不欲再延長減產協議,皆因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已陷入不同程度的財困,所以減產協議可能會在到時告一段落。
踏入下半年,全球定必聚焦美國中期選舉,看民主黨能否藉此選舉而奪得參眾兩院控制權,然後推翻特朗普的「德政」,甚至動議彈劾特朗普下台。要密切留意有關民調,若果反映共和黨民望插水,美股和美元均有下跌壓力,相關情况發展要高度關注。
6月OPEC 減產協議或告終
最後,要留意每月最新美國通脹數據是否繼續保持溫和還是升溫,若未來通脹全無起色的話,對美元極為不利。特朗普牽涉的通俄門及妨礙司法公正事件,相信會繼續牽動金融市場的神經。若特朗普萬億基建大計推出的話,不排除會帶起建築及資源類價格,但同時亦會帶出美國財赤進一步惡化的概念。
另一個密切留意的就是沙特阿美何時在什麼地方上市,如果港交所(0388)成功爭取沙特阿美來港上市,實屬天大喜訊。但不管沙特阿美在什麼地方上市,相信上市後油價便會顯著回落。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05&issue=20180102
2018全球股市連環破關英股升穿7700點 恒指望31000點
1 :
GS(14)@2018-01-07 13:53:25■道指升穿25000點大關,紐約交易所的交易員笑得合不攏嘴。路透社
【本報綜合報道】環球指數連環破關!2018年開局港股恒指即衝上30000大關,緊接上周四美國道指亦歷史性衝上25000點,上周四英國富時100亦首次升抵7700關,環球股市氣氛在新一年仍牛氣沖天。分析相信全球低息和低通脹持續,加上各國經濟增長加快及美國減稅,環球升市狂歡可望延續。
美股在道指破關前,上周二納指已率先衝上7000關,翌日到標指升抵2700關,三指數今年開局4個交易日已累升2.6%至3.4%,延續2017年的強勢;南美股以阿根廷表現最標青,Merval指數今年飆7%至越32000關。亞洲指數氣勢亦凌厲,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上周五再造好,綜合主要藍籌ADR表現,相當於恒指周一高開170點至30985點,意味極速邁向31000點的新一關;其餘亞洲股份如日經指數周四紅盤亦26年來首次升至23000關,馬來西亞及新加坡亦再破重要關口齊創兩年半高;泰國SET指數更曾歷史性升至1800點高位。亞股今年表現較歐美股更強,今年曾創歷史新高的指數還有印尼雅加達綜合、印度Nifty50及菲律賓PSEi指數,台股亦再逼新高;巴西及加拿大指數亦曾再創新高,葡萄牙及澳洲指數分別創逾3年及逾10年高。
CIBC阿特蘭大信託首席投資總監David Donabedian預測,今年1月至2月股市表現持續強勢,受惠經濟向好、美國稅改提升盈利增長。Exencial財富管理首席投資總監Tim Courtney亦指全球低息和低通脹持續,加上各國經濟增長加快及美國減企業稅刺激公司盈利上升,利好股市上揚,預計今年初升市將可延續。
美稅改增公司盈利
瑞銀美國股票策略師Keith Parker對美股前景預測最「牛」,將標普500指數今年底目標價,由2900點調高至3150點。按上周五標普500指數收報2743點計,潛在升幅約15%。Keith Parker分析預測美股增長穩固,稅改將帶動美國公司積極回購和併購行動。此外,受惠企業稅降21%,將刺激公司稅前盈利上升,為股市增添動力。他預期標普500公司每股盈利預測為157美元,按年升幅為18%。瑞信和摩根大通看好標普500指數前景,兩間大行料標指今年底升至3000點。另一邊廂,全球股市面臨「越升越貴」,估值急擴張。美股三大指數中,標普500指數市盈率錄23倍,逼近科網泡沫爆破水平。DataTrek聯合創辦人Nicholas Colas指後市最大隱憂,除聯儲局縮表和加息外,還有歐洲央行削減寬量措施,全球流動性逐步下降,各國央行加息步伐快過預期,將影響股市表現。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7/20267250
魑魅魍魎:2018年炒樓定炒股
1 :
GS(14)@2018-01-07 13:53:272018年首次與讀者見面,祝各位心想事成、投資順利。港股去年跑贏全球股票市場,打破「逢七股災」的謬誤,來到新一年,有錢身痕的投資者可能仍然十五十六,現時應該高追股市,還是高追香港樓市?相比股市,香港人向來更關心樓市,見罷媒體日前大篇幅問李嘉誠樓市而非股市,就可見一斑。無他,樓市點擊率向來也比股市高。根據慧科的統計,過去兩年,在香港網上搜索「樓價」的數量,等於「恒指」3倍,這不但反映媒體和讀者也比較關心樓市,也代表股市未變得瘋狂。對的,香港人誰不關心樓價?李嘉誠日前也在公開場合提及香港年輕人買樓要靠上一代人的社會現象,他認為目前有很多人想買樓自住,為下一代着想,爸爸爺爺都會買樓畀兒孫,重申若買來自住,能夠負擔得起就可以買。李超人這個論調,相比去年明顯不同,因為他於2016年說:「樓價升跌一成好平常」、「今年做生意好多方面都要努力啲,唔係都好難做。」可惜的是,連李超人當時也低估樓市的瘋癲程度。回顧過去一年,樓市相當活躍,預期全年一手私樓買賣登記量將突破1.85萬宗,成交金額達2,450億元創10年新高;至於二手私樓買賣登記料近4萬宗,較2016年不足3.5萬宗的歷史谷底反彈逾14%。至於香港股市,反而畏高的人更多,覺得到了30000點以上便很危險。但事實上,截至去年底,港股的平均市盈率僅為16.34倍,這個數字相比2007年31958點高位時市盈率(24倍)仍然有一段距離,按此推論,港股未來距離高位仍有一段路。而今年應該挑選甚麼股份?本欄認為國指成份股仍然低殘,估值遠遠落後於全球股票,可考慮買一隻恒指H股(2828)做後衞;中場方面,則可以搭一隻友邦(1299);前鋒方面,由於是短炒為主,所以建議讀者們密切留意facebook賬號「中環十一少」了。炒樓炒股都值得尊重,但今年筆者仍會選擇股市,理性原因就如上面闡述,但對筆者來說,投資股市對個人成長的幫助,也遠遠高於買樓,因為股市往往才是最能夠看到人性虛偽的地方。十一少
http://fb.com/11mister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7/20267282
2018新盤同你數市民上車揀邊區好
1 :
GS(14)@2018-01-07 15:39:08新一年,各家發展商摩拳擦掌部署推盤大計。本周三新地(016)旗下馬鞍山雲海開價,打響今年新盤頭炮,其他新盤亦準備出擊。本港四間代理行選出今年十大矚目新盤,當中九龍區大盤供應最多,超過6,800伙,包括觀塘市中心第二、三區及將軍澳日出康城第五、六期。新界區於首季有大埔白石角項目推出,其後朗屏及屯門等亦有不少供應,續成上車熱點。將軍澳日出康城去年有新地旗下的晉海兩期推出,提供多達2,172伙供應,各大代理預期,該區今年有兩大新盤接力,包括會德豐及港鐵旗下日出康城第五期,提供約1,600伙,以及由南豐及港鐵合作的第六期,提供2,392伙。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指該盤提供中小型單位,加上有地鐵可到,交通方便,料推出時呎價約1.5萬元水平,成為市民上車熱盤。九龍區另一焦點新盤,為挾市區之利的觀塘市中心第二、三區發展項目,物業由信置(083)、華置(127)及市建局合作分兩期發展,設4幢分層住宅,合共約2,000伙,其中第一期於去年11月申請預售,涉及1,024伙,料2021年3月入伙,有望於下半年推出。利嘉閣總裁廖偉強認為,項目為東九龍區久違的全新大型供應,屬市區較大規模新盤,相信成為今年焦點盤。不過,由於該盤位於市區核心,即使提供伙數較多,料定價上未必是上車首選。至於新界區方面,由嘉華(173)發展的大埔白石角項目將於今年首季推出,提供1,073伙。Q房網香港董事總經理陳坤興指,該區已經有兩年未有大型新盤供應,累積不少區內購買力,料該盤會成為新界區一大焦點盤。另外,屯門區亦有兩個新盤登場,包括由中資萬科發展的屯門掃管笏項目,該盤為萬科在港首個獨資項目,料最快上半年推出,涉約1,000伙。還有新地屯門景秀里項目,提供522伙。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指,屯門區向為熱門上車地段,認為兩個大盤供應伙數多,會成為今年新盤市場焦點。港島區方面,利嘉閣總裁廖偉強認為,今年該區住宅供應量相對較少,僅提供約2,000至3,000伙,不過銀碼則比較大,當中不少重點盤為豪宅項目。包括新地旗下北角海璇,提供355伙;另外,新世界北角繼園里Fleur Ravilia,提供611伙,料為今年港島最大單一項目,以及長實波老道豪宅項目等。他預期,港島區新盤以豪宅為主,加上供應的伙數有限,發展商普遍想試出市場價錢,故預計會如去年一樣,多以招標形式「逐粒賣」。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6/20266244
2018開局 地產股飆7%最勁恒指連升9日 料破31000點
1 :
GS(14)@2018-01-07 15:39:13【本報訊】港股九連升,中港地產股發威!美股牛氣道指首破25000點關,帶動恒指昨早段曾升175點至30911點的10年高位,及後縱一度倒跌,但收市仍力保九連升。中港地產股昨包攬藍籌八大升幅榜,信置(083)、碧桂園(2007)及潤地(1109)均升逾4%,恒生綜合指數的地產分類指數4日勁飆近7%跑贏其他板塊,成2018年開局的大贏家。記者:黃尹華
恒指昨收市升78點或0.3%,收市報30814點;H指升8點或0.1%,報12211點,大摩上調騰訊(700)目標價至500元,騰訊昨收報433.2元,升0.3%,創收市新高。全日主板成交1,250億元,沽空佔10.2%。恒指踏入2018年升足4個交易日,最終九連升,是自去年7月份以來最長升浪,而對上一次大升浪為2012年10月的十連升。A股亦保持升勢,滬綜指六連升,昨再升0.2%,收報3391點;深成指升1點,報11342點;滬深兩市成交4,989億元人民幣。
專家:轉炒內銀資源股
昨日升勢由中港地產股領軍,恒指的地產分類指數昨升2.3%,本月升半成;綜合指數的地產分類指數更飆6.8%。除信置外,九倉置業(1997)、新世界(017)及恒隆(101)均升逾3%。另外融創(1918)和恒大(3333)再升5.3%和2.3%,已收復12月調整以來的失地,本周則累升15.9%和6.3%,碧桂園本周則累升8.9%。資深分析員林一鳴表示,昨日資金追捧中港地產股是資金輪流炒落後,目前港股處於牛三階段,暫時難以逆轉,預料資金將再炒估值較低的內銀、資源股。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表示,「現時搵個理由令市跌都好難」,暫時見不到任何利淡因素,尤其A股轉強勢,對港股帶來支持,預期下周恒指有望可突破31000點,之後有機會再創新高。另外,昨收市後港交所(388)公佈,截至去年底本港證券市場市價總值為34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按年升37%,去年恒指則按年升36%。去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882億元,較2016年升33%。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6/20266468
趣BLOG BLOG:2018博賺六成的股票
1 :
GS(14)@2018-01-07 16:13:10■只有一注錢的朋友,可以懶人式一注買匯控。
2018年必買股,股榮揀了匯豐控股(005),詳情可睇番兩周前的BLOG,內文曾預告2018五大心水股,今日在此逐一點評,只有一注錢的朋友,可以懶人式一注買匯控或者盈富基金(2800),至於想進取一些,可以考慮另外四隻股票。除匯控外,2017年重點推介的港交所(388)繼續是年內重倉股。港交所2017年累升逾三成,北水主導港股的情況,明年有增無減,同股不同權最快半年後正式啟動,甚至是ETF不日互通,都直接推動港股成交延續每日千億,挑戰二千億的最佳動力。要記住,李小加終極任務,就是將中港股市平台全打通,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後,如何引導北水繼續來港,以至最終中港交易所合併成為全球最大,已經不是天方夜譚,而是時間問題,滬深兩市每日平均成交逾5,000億元,按照劇情發展,港股不是不能做到,而是等運到。2017年港交所升了31%,股價年底升至240元。2018年初步目標是300元,長線目標是388元,潛在升幅約25%及62%,前者升幅是頗有信心,後者能否達標,還看資金流及新經濟股來港時間。第三隻心水股是賭股銀河娛樂(027),原因是炒作港珠澳大橋及大灣區概念。統計了2017年數據,六隻賭股中,升幅介乎13%至115%,最差是澳博(880)及金沙(1928),升幅不足兩成。最好是新濠(200)及永利(1128),升幅超過一倍,銀娛升86%,美高梅(2282)升43%。確實,如果睇好賭股,最落後的澳博可能最值博,但如果有去澳門賭場,就知道實際情況。買股其中一個心魔,就是大家對某些概念不清楚、不了解,繼而十分抗拒。例如港珠澳橋,相信很多網友對其印象仍是超支大白象,對三地幫助程度未曾認真衡量。A股上市的茅台,早前被中央點名升勢過快致股價急回逾一成,日前宣佈加價18%,股價已重上新高,貴價酒銷情未受影響。習近平昔日借打貪為名,剷除異己,任務完成後,無論貴酒抑或濠賭都見起色,賭股做得較好的幾隻,都是VIP業務比重較高,在此形勢下,龍頭銀娛值得睇好。2017年倍升的板塊,較多出現亦包括藥股及燃氣股,兩類板塊分別會揀選石藥集團(1093)及新奧燃氣(2688),作為2018年的選擇。兩隻股份市值分別接近千億及600億元,絕對會是染藍黑馬。上述五隻股票,連同MPF ALL IN恒指基金(盈富基金),會是2018年的投資部署。雖然已持有一定數量五隻股票,2018年首個交易日會在現貨市場各買入10萬元股份,組建50萬真實倉,會在專欄及fb定期檢討表現,歡迎各位互相討論交流。新一年,祝各位繼續贏到盤滿缽滿。股榮
http://fb.com/stockwing1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31/20260627
趣BLOG BLOG:十年一跌 2018樓價必跌?
1 :
GS(14)@2018-01-07 16:26:48■當市況逆轉,SSD將成為加劇樓市下跌的元凶。資料圖片
上期講明年加息三厘的可能,引起不少意見,當然網友絕大部份傾向相信樓價只升不跌,甚至覺得股榮唱衰,背後總有目的。千禧年畢業後,大約工作五年(頭三年打兩份工),儲到兩成首期,以270萬買入一個荃灣屋苑單位,當時正值美國加息、港息超加的周期,每月供款驟增數千元,這是買樓前沒有預計的事,單位今年供甩,留作父母居所。四年前於同區以400多萬買入另一單位,自住至今。單位就算升值又如何,見估值升、毗鄰單位屢創新高,只是潛意識的感覺良好,沒有實際得益,銀行游說加按套現,難道不用還嗎?樓市絕大部份,都是低買低賣、高買高賣,能夠低買高賣,成功率極低。唱衰樓市的,不一定是租奴或者落錯車的人,就算是有自置物業,亦不能否認樓市位高勢危的事實。新盤開癲價,其實是計入未來三年的溢價,真的有實際需求、且做完加三厘壓力測試仍然過到,不介意樓價稍為遇上大調整,隨時可以入市。股榮提醒的,是很多盲目崇拜「樓價只升不跌教」,發展商提供所謂呼吸Plan免壓測免審查,造就更多人入教,風險零意識,額外供款零準備,因為他們堅信零加息。如果是昔日沒有三年辣招稅鎖綁期,肯止蝕仍能走到,但市況逆轉,SSD將成為加劇跌市的元凶。今年初的股市魔咒「十年一跌,逢七必跌」幾可肯定失效,過去兩次樓市大跌,適逢都是8字尾,包括1998年金融風暴及2008年金融海嘯,絕不希望「十年一次,逢八必跌」在樓市重演,事關金管局多輪逆周期措施,對銀行已經有妥善保護,但是對採用發展商高成數的買家卻是零保護,樓市不升,他們已面對未能上會風險。金管局有一個圖,不妨可借用供大家參考。該局根據差估處及統計處收集數據,以一個約500多呎單位的置業成本及租賃成本計算出買租價差比率,今年上半年比率達到176%,反映樓宇買家置業成本較租樓多出76%,1998年有關比率於300%以上見頂,然後急跌。2008年有關比率升至150%水平後,亦見頂急回。過去兩年一直提示樓市有下跌風險,最終樓價指數反而升逾兩成。2018年預測,香港跟美國加息,樓價估計調整兩成,如明年底CCL最終不低於135(現為165),此欄及fb再不會再談任何樓市的相關資訊。股榮
http://fb.com/stockwing1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4/2025426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