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晚間,新三板掛牌企業豪聲電子發布公告,樂視欠公司應付款1100萬人民幣和美金593萬元(共計約合人民幣5200萬元)未按約定還款,因協商無效,2017年1月3日,由公司向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一案,雙方達成和解。
豪聲電子稱,3月14日開庭審理期間,原被告雙方表達了調解意向,並經庭後協商後達成和解。3月31日由原告(即公司)提交《撤回仲裁申請書》、《解除保全申請書》,申請撤回本案全部仲裁請求。
4月10日,上海貿仲仲裁庭作出《撤案決定》,豪聲電子為仲裁付出仲裁費約43萬元。
1月5日,豪聲電子在新三板發布一則仲裁公告,稱豪聲電子為原告,而被告則為樂視集團。仲裁公告中透露,原告與被告一樂視移動智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因采購業務形成債權債務關系,雙方於2016年11月16日簽訂合同編號為1138815 的《補充協議》,對於應付款項雙方確認:被告一對原告的應付款共計人民幣11020393.22元、美金5929259.14元,且自該協議生效(2016 年11月16日)起 ,按照百分之六的年利率向申請人支付利息。公告還稱,2016年11月16日被告二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出具《擔保函》,就被告一依據該協議所承擔的全部應付未付款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公告中表示,原告要求被告一立即支付原告人民幣11020393.22元、美金5929259.14元及其至實際支付日的利息(按照年利率 6%的標準,自 2016 年11月16日暫時計算至 2017年1月3日為人民幣86955.43 元、美元46784.29元);合計人民幣暫為 51744443.98 元;本案律師費人民幣 60 萬元由被告一承擔;被告二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本案仲裁費用(包括但不限於仲裁費、財產保全費、保全 擔保費用)由被告一、被告二承擔。
據美國權威影視雜誌《Variety》報道,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與中國的愛奇藝達成內容許可協議。多年來,Netflix一直希望能夠進入中國市場。現在,終於找到了一個機會。
“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市場,也是一個充滿挑戰性的市場。”Netflix內容收購副總裁羅伯特·羅伊(Robert Roy)說,“現在,我們將要做的工作就是將我們的內容推廣到中國。我們已與愛奇藝簽署了合作協議,我們對此感到非常高興。”這個全球流媒體巨頭周二稱,它已與愛奇藝達成了內容合作協議。這份協議已在周二於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APOS行業會議上予以了公布。
Netflix成立於1997年,聯合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為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公司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斯加托斯(Los Gatos)。Netflix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媒體(在線視頻)播放服務商,1999年開始訂閱服務,2002年在納斯達克掛牌。2011年7月,Netflix 宣布不再打包流媒體和DVD套餐服務,用戶需要單獨訂閱純流媒體服務或者郵寄DVD業務,兩項服務的租金均是7.99美元/月。2007年2月25日,Netflix宣布已經售出第10億份DVD,2009年奈飛公司可提供多達10萬部DVD電影,並有1千萬的訂戶。除了提供視頻流媒體服務外,Netflix近年來也逐漸推出了自制影視劇內容,比如知名的《紙牌屋》、《怪奇物語》等電視劇。
愛奇藝是中國搜索巨頭百度下屬的公司,它開始只是一個廣告支持的視頻平臺,但後來轉變成了類似Netflix的視頻訂閱模式。視頻流媒體服務是中國娛樂市場競爭最激烈的領域之一。愛奇藝具有龐大的訂戶數量和豐富的視頻內容。它的競爭對手包括騰訊視頻和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旗下的優酷土豆。
Netflix發言人表示,這筆交易剛剛達成,無法透露更多細節,比如Netflix何時在中國推出其內容服務。
不過,可以預計的是,Netflix自制視頻內容將在中國同步或者接近同步上線。
Netflix以前曾試圖以服務運營商方式進入中國作為,但是面臨很大監管障礙。該公司在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內容許可是進入中國市場的一種途徑。
此前,據英國金融時報,Netflix宣布,公司將發現債券再融資10億美元。Netflix周一在聲明中寫到:“公司打算將此次債券融資所得資金用於一般企業用途,這也許包括內容獲得、資本開支、投資、運營資本、潛在收購和戰略交易。”簡單地說,Netflix可能會用這筆錢做任何事。但是原創劇仍是主要動因,Netflix上周在一封股東公開信中作了解釋,以緩解投資者對其負債水平的擔憂。
Netflix在公開信中寫到:“我們的債務與市值比率低於10%,與大多數同行相比相當保守,同行的債務與市值比率一般在30%到70%,與高效資本結構理論相比也非常保守。因此我們將繼續在需要時增加長期債務。”Netflix在公開信中重申,它預計公司2017年的自由現金流為負20億美元,比2016年的負17億美元有所增加。
Netflix發布的截至3月31日的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Netflix該季度營收26.3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9.58億美元增長34.7%;凈利潤為1.7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800萬美元增長536%。該季度 Netflix 新增訂閱人數接近 500 萬,而凈利潤達到了 1.78 億美元,這一數字是去年同期的 6 倍多。值得註意的是新增用戶中,較大一部分來自美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而根據 Netflix 的預測,在下一季度中,公司的訂閱用戶數將輕松達到 1 億里程碑。
文化不是口號,而是全體員工的工作信條和行為準則。文化理念作為行動先導,必須經過轉化才能確保落實到行動上。“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強調結果導向,把文化做實。
本文由春暖花開(微信ID:CCH_chunnuanhuakai)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
如何形成員工的行為習慣?這就需要我們借助於文化的功能來完成。文化的根本功能就是凝聚力的功能,簡單地講就是達成共識。很多人認為達成共識是很困難的事情,但是我不這樣認為,關鍵是你是否關註為達成共識所必須做出的努力。達成共識只需要做到四件事情:共同的事物、共同的語言、共同的舉動、共同的感受。
一 、共同的事物
無論是服飾還是工作場所以及公司的標識系統,都要給員工明確的共同事物的安排。很多時候人們不關心這些共同的東西,但正是共同的事物讓員工可以和組織完全保持一致,如海底撈給員工安排好的住宿等,這些都會讓員工可以和組織形成與公司的共識。相同的服裝、公開的辦公場所、員工一起用餐的餐廳等,包括公司的標識系統、辦公用具以及工作環境,這些共同的事物都會帶來共識的達成。所以盡可能給員工提供一些共同的事物,可以很容易讓員工和公司達成共識。
我曾經到一家公司調研,這是一家很有活力的公司。在和員工交流中,我問大家在公司里記得最深刻的事情是什麽,很多員工回答說,是第一次到公司上班,公司竟然會給每一個新員工買一個星巴克的馬克杯,這完全超出他們的想象,就是這樣一個杯子,讓他們一下子就喜歡上這家公司並願意努力地在公司工作。一個小小的杯子就有這樣大的凝聚力,只要稍微用心,提供一些共同的事物給員工,共識就這樣形成了。
二、共同語言
語言具有特殊的作用是人們所熟悉的。西方諺語說:世界上最近的距離和最遠的距離都在舌頭上。這說的就是語言的功效。如果可以讓員工有共同的語言,也就讓員工之間達成共識而沒有距離。一個好的企業文化會讓員工不斷談論這樣的話題:
第一,誠實地了解顧客並追求顧客至上;
第二,不強調職位的高低;
第三,我們只是合夥人與夥伴;
第四,我們不可依靠系統,而是依靠個人的能力來滿足顧客的需求。
概括來說就是在企業中談論三個關鍵詞:顧客、合作、解決問題。如果員工在日常工作中都是談論這三個關鍵詞,那麽員工所形成的共同語言就可以產生顧客導向的文化和行為習慣,就可以形成相互合作、配合的企業文化和行為習慣,就會形成主動承擔責任、積極解決問題的企業文化和行為習慣。
語言所創造的氛圍一定會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和習慣,“你今天有什麽好的創意?你有什麽好的概念?”在這樣的氛圍下,只能有一個概念——創新、創業!人們會感到這樣的沖動,正是創新、創業這些共同的語言造就了斯坦福的特色也成就了矽谷的神話。所以,我一直主張企業要有自己的歌曲、自己獨特的語言以及要求,在企業內部引導員工談論共同的話題,具有相同的語言是形成文化共識的第二個部分。
三、共同的舉止
典型的運用共同的舉止達成共識的是軍隊。任何一個軍人都會要求自己一切舉止符合要求,無論是行走、吃飯、訓練以及睡覺,這些完全一致的行為舉止訓練,使得軍隊形成強大的組織,並戰無不勝。我們在形成企業文化的時候,也一樣需要員工具有共同的行為舉止。通常情況下,企業的行為舉止可以分為六種:
第一,會議的參與;
第二,對於細節的註意;
第三,個人關系與人際溝通;
第四,在危機中聚集商討應對顧客需求的對策;
第五,品質的標準;
第六,勞資關系。
這些都是企業中的日常行為舉止,這些行為舉止的一致性和高標準,就可以形成一個一致的團隊。對於舉止和行為一致性的訓練,是達成共識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只要我們觀察軍隊的訓練,就很容易獲得這樣的結論。
四、共同的感覺
員工的感受是第四個達成共識需要關註的部分。海底撈的經驗說明,給員工好的感受有著非凡的意義。這家公司從員工的衣食住行入手,為員工提供良好的服務,這些舉措使得員工感受到特殊的待遇,並因為這樣的待遇感受到公司對於他們的尊重和珍惜,在內心萌發了自豪感和當家做主的感覺,這樣的感覺一旦成為員工的共識,就會發揮出巨大的作用。當一家公司的員工評價公司說“公司對我們很好;我們喜歡這個地方;我們關心公司因為公司關心我們”,那麽這家公司就形成員工的共同感覺了。海底撈為員工安排專人打掃宿舍衛生,換洗床單,帶給員工的就是公司關心員工的感覺,這樣的感覺造就了員工對於顧客的關愛。
以上四個方面就是形成員工行為共識的方法。在中國的企業里,因為沒有註重共同工作方式的培養,沒有約束員工的工作行為,沒有強調對於所關註事情的共同標準,所以就無法形成凝聚力,看起來想一盤散沙。其實,達成共識不是太難的事情,只要善用工作環境、工作服飾和工具以形成共同的事務,善用管理制度和激勵手段以形成共同的舉止,善用公司用語言形成共同的語言,善用公司的形象已形成共同的感受,企業的共識也就達成了,企業文化隨之就會展示出來。
文化不是口號,而是全體員工的工作信條和行為準則。文化理念作為行動先導,必須經過轉化才能確保落實到行動上。“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強調結果導向,把文化做實。就如海景花園酒店那樣,“把文化運行的過程概括為:理念→機制→制度→行為→結果→激勵。堅持五個環節的反複循環,這五個環節是:認同——領悟——滲透——行動——結果”。這里可是再一次明確,企業文化並不是“虛”的而且非常“實”的,所謂“實”就是體現在四個方面:共同事物、共同語言、共同舉止、共同感覺。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員工摸得到、看得到,只要管理者願意在這四個方面做出努力,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共識一定可以達成。
支付寶近日通過官微正式宣布,4月29日開始,騎行 ofo小黃車、永安行、Hellobike、小藍單車、優拜單車、funbike單車這6家共享單車的朋友,可以直接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單車二維碼進行解鎖。現在這項便捷服務已經支持全國600萬輛共享單車,覆蓋50個城市。
支付寶稱,使用支付寶掃碼解鎖騎行 ofo小黃車、永安行、小藍單車、優拜單車、funbike單車的用戶,還能得到螞蟻金服送出的“騎行保障”保險,如果在騎車過程中出現意外可以得到保險公司的理賠。這也是支付寶為了感謝大家參與無現金社會建設送出的一點小心意,但是希望大家盡量用不上。
此外單車企業自身也會繼續提供保險服務,如Hellobike已為用戶購買的保險服務仍然有效。
在2016年,中國企業在法國達成了51項實業投資決策,也就是說,平均每周達成一個。
但是,隨著法國大選塵埃落定,以及中方加強對境外投資並購行為的資本管控所帶來的形勢和政策變化,這樣的勢頭能否持續?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全球企業與投資銀行聯席執行長及高級經營管理委員會委員文森(Marc Vincent )在法國大選第二輪投票結果出爐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面對這兩個問題都給出了積極答案。他認為,中國在法國,甚至在歐洲的並購行為認購仍有空間,目前為止,他並沒有看到外資出於對大選結果不確定性的考量而減少或幹脆停止對法投資。文森還表示,法國議會是實權議會,總統不是萬能的。
“每周一家”的投資速度
法國近日發布的《2016年法國經濟國際化發展年報——海外投資在法國》報告顯示,各國在法國投資的項目達成數量上,中國上排名第七(亞洲第二),一年內達成了51項實業投資決策,平均每周達成一個,創造就業1370個,落地法國的中國投資項目數量占中國對歐洲投資總數的14%,這讓法國與英國並列成為歐洲排名第二的海外投資目的地,德國則以1個百分點的優勢位居第一。
“作為一個在歐洲生活和工作的人,我覺得在歐企業認為中國企業的良好收購行為能夠為該區域帶來福利。”文森表示。
上述報告介紹,自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建立決策中心和生產功能類業務上,比如交通銀行去年在巴黎建立了分行並雇傭了約20余人,這一投資項目不僅將為兩國間的投融資活動提供優質金融服務,也進一步鞏固了巴黎在歐洲的金融地位;再比如銅陵有色金屬集團以2500萬歐元收購了法國的一家銅材壓延公司,在原有基礎上保留了30多個工作崗位的同時,還新增了逾40個就業崗位。
外國對法研發投資增長趨勢
不過,由於中方逐漸加大對外直接投資的真實性和合規性審查,外界預期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部分“過熱”投資,2017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步伐可能放緩。
文森表示,2017年中國對外並購投資金額肯定受到了資本管控等一系列政策的限制,“不過我們感覺到了中國對外並購投資仍然被一股潮流所牽引,譬如來自於中國強勁的消費者需求,中國政府在一系列戰略領域希望達到自給自足的想法等等,上述潮流將牽引中國對外並購投資。”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客戶部主管及投資銀行聯席主管嘉達文(Damien Cleris)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他看來,對中國企業或國家確有意義的,在戰略領域進行的交易,仍然將很強勁,並會受到中國政府的支持。
其中有可能受到影響的會是一些機會主義類型投資,嘉達文認為:“目前會受到一些影響,但是從中長期看來,中國對外投資並購仍將表現強勁。”
嘉達文表示:“如果你看現在中國企業做的大型並購案,和歐洲(存量)比,中國對外投資還是有空間的。
的確,僅以法國為例,2016年,海外投資者共計在法國達成了1117項實業投資決策(同比增長16%),這也是近10年來的最佳表現。外國企業在法國雇傭的本地員工數量已經占到了法國就業人口的21%,且為法國創造了30%的出口,在研發投入上貢獻了28%。同時,外國企業在研發和工程類項目上的投資最為活躍,同比增長32%。
準入審查風險
中短期內,全球經濟難以徹底擺脫疲軟態勢。受此影響,歐美主要國家的民粹主義和排外情緒還將持續發酵並繼續向政治層面傳遞,進而增加歐美發達國家政局及政策的不確定性。
2017年歐美發達國家需要關註的重大政治事件包括法國和德國的大選、意大利政局走向以及特朗普就任總統後美國的政策走向等。
外界預測,2017年美歐等相關國家將會繼續收緊外資準入政策,發達國家準入審查風險將呈現上升勢頭。其中,發達國家擬加強保護核心基礎設施和關鍵技術企業不被外資收購。
文森對此表示:“歐洲有關投資監管並不是針對中國投資者的,而是針對所有外資投資者的。在目前的政治環境下,可能看到一些來自於監管方面的壓力,不過我們沒看到有什麽太新或太嚴重的事情。”
嘉達文則表示:“在歐洲,我們不覺得非戰略領域的產業並購會受到任何影響。比如消費領域,我們沒有看到在這些領域有任何並購障礙。”
近些年來,中企對法投資的目的有所轉變,從擴大對法出口轉變為如今的通過收購法國產品、技術和品牌滿足中國國內民眾的消費需求。
嘉達文認為,中國在美國和歐洲投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外國企業在歐美進行並購並掌控並購企業的行為,仍然比在世界上其他地區做相同並購行為要容易。“譬如在一些亞洲國家,如果想在並購中控制49%以上的股權的話,是非常困難或者甚至不太可能的。”
“當然這在歐盟和美國都是可能的。”嘉達文表示,“所以歐洲和美國的投資環境對於外國投資者仍是十分友好的。”
大選之後怎麽辦
雖然截至記者發稿時,法國大選第二輪投票尚未結束,但由於此次法國大選中仇視全球化的極左翼和極右翼呼聲都極高,這種政治不確定性近期令市場十分緊張。
不過,文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些不確定性不會持續太久。“我們在法國沒有看到對選舉的預期導致投資下降或者叫停投資的行為。”
文森認為法國總統也不是全能的,因為法國的議會具有極大權力。
在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結束後,各民調機構調查結果綜合顯示,預計馬克龍得票率將達62%至64%,勒龐得票率將為36%至38%。馬克龍獲勝幾率更高。
但即便勒龐當選,她能否順利實現競選諾言,還要看6月舉行的國民議會選舉的結果。而在勒龐當選的情況下,法國很可能再次進入左右共治的狀態,勒龐亦難以推行其反全球化議程。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前夕,當地時間5月11日晚間11點,美國商務部網站公布了《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早期收獲》(下稱《早期收獲》)。北京時間今日12點,中國國新辦舉行該計劃的吹風會。十條內容讓一度預期中美貿易戰劍拔弩張的業內人士稍松了一口氣。
引人關註的是,第十條為,美國將派代表參加“一帶一路”峰會。此外,還包括農產品、農業合作、金融合作、基礎設施投資合作等。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對在場記者稱稱,第十項成果,美方認識到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性,將派出代表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美雙方就這個措詞認真進行了磋商。
“這條案文我自始至終參加了磋商,這是美方提出來的,不是中方提出來的,但是中方對此表示歡迎。因為我開始說了,習近平主席反複強調‘共商、共建、共享’,我們要共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他說。
一位曾常年深度參與中美雙邊談判的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早期收獲》對中方是重大利好,若具體看條款,可以看出是有得有失,適當做些妥協,有助於穩定中美關系大局,同時推動國內進一步改革開放。
“其中第八條和第十條對我方是重大利好,其他市場準入方面的條款,更確切地說應當是會使外商感覺中國投資環境有所改善。”他說。
第八條為美國仍致力於將中國銀行業與其他外資銀行平等對待。這也切合了歐美對華長期以來,關於中國金融行業市場準入的關切。前述資深人士稱,從另一個角度,中國的銀行若能得到美方公平待遇,美方派代表參加論壇,為“一帶一路”減少政治障礙,都對中國企業是大利好。
對於兩方談判人員而言,這個成果無疑是艱難磋商努力的結果。
商務部副部長俞建華介紹,兩國的經濟團隊在兩國元首高級代表的直接指揮指導下,就百日計劃的內容進行了對表,也就早期收獲進行了近30輪艱苦的談判,最終在今天淩晨達成了早期收獲的協議。
“在和美方多輪的談判磋商當中,我感受到美國新政府對於發展互利互惠的中美經貿關系是極其重視的,態度也是積極的、務實的。中美兩國把控分歧、妥善處理雙邊關系的智慧和能力是超出很多人想象的。”他說,“美方團隊盡管是一個新的團隊,但他們進入角色是很快的,適應能力很強,熟悉業務的能力很強,素質優良,有很高的敬業精神、專業素養和頑強的意誌,這都是值得我學習的。”
他稱,中國人說一分布置九分落實,我認為整個早期談判的磋商過程也正是落實兩國元首達成重要共識的過程。雙方最終達成協議,表明兩國元首為雙邊經貿關系指明的方向是完全正確的,雙方完全可以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雙邊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取得互利雙贏的結果。
俞建華說,《早期收獲》的達成表明,百日計劃已經從概念變成了成功的實踐,表明百日計劃是科學的、是行得通的。他理解,百日計劃的實質就是問題導向、目標管理、友好協商、互利共贏,這正是我們在中美關系中應該堅守的原則。
據稱,在磋商過程中,通過整體分類,百日計劃一開始,中方就明確建議分成三個類別:第一個類別是今天公布的早期收獲成果;第二個類別是經過雙方共同努力,在百日內可以取得重大成果的領域;第三個類別是經過雙方艱苦努力,在百日之內可以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關於未來第二類和第三類,朱光耀說, 中美還在深入溝通和推進過程中,
“一個第二類中的例子中,中方建議美國和中國的省、(自治)州合作作為第二類的一項內容。關於過剩產能的政策討論,中方就放在第三類。“朱光耀稱。
他認為,經濟問題是一個長期的政策討論的過程,中美兩國經濟關系如此緊密交融、互不可分,絕不只體現在每年5200億的貿易額和雙方1700億的直接投資上,它反映在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貿易,也有投資,還有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結構調整政策,還有在國際領域的經濟政策協調等,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廣泛、非常深刻的合作領域。
附:
8. The applicable U.S. federal regulatory authorities remain committed to appl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same bank prudential supervisory and regulatory standards to Chinese banking institutions as to other foreign banking institutions, in like circumstance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U.S. law.
10. The United States recognizes the importance of China’s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 and is to send delegates to attend the Belt and Road Forum in Beijing May 14-15.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表萊特希澤把他上任後的首次公開亮相機會獻給了亞洲,並強調美國偏好自由貿易。
與此同時,此次中美雙方的貿易掌門人也終於實現了首次會面:當地時間5月21日下午,第二十三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貿易部長會議在越南河內舉行期間,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應約與萊特希澤舉行工作會談。
萊特希澤在會議中表示,美國不會改變退出TPP的決定,對於美國來說,雙邊談判要優於多邊談判。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則認為,考慮到特朗普振興經濟需要資金,“這正好是中國推動和特朗普關於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的最佳時機”。
中美雙邊貿易難題
由於美國民主黨在程序上的刻意拖延,萊特希澤的聽證投票被拖到了5月份,而他在提名通過並宣誓就職後就匆匆飛往越南參加APEC貿易部長會議,並在會議期間同鐘山會談。
在會談中鐘山表示,習近平主席與特朗普總統在海湖莊園舉行了歷史性會晤,為中美關系發展指明了方向。中美互為重要的貿易投資合作夥伴,經貿關系是雙邊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
鐘山表示,在經貿領域加強合作、管控分歧,推動雙邊經貿關系的新發展、新提高、新突破,是雙方共同的任務。
萊特希澤則表示,貿易戰不符合兩國利益。美方樂見《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早期收獲》就一些議題達成共識,願與中方共同努力,采取正確、合理方法處理好雙邊經貿關系中的難題。
中美貿易之間的難題
在5月22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一場小型交流會上,周世儉指出,特朗普的執政特點更務實,更著重於實際利益。但是中美之間也還是有摩擦的,即外貿逆差問題。
“這幾年美國對我們的外貿逆差實際上在縮小,從前年的(占美國整體逆差)51%降至去年的47%。”周世儉表示,現在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夥伴是中國、日本、德國。
而從歷史上來看,美國政府多年來的習慣做法是讓貿易夥伴匯率大幅度升值,以達到減少之間貿易逆差的目的。周世儉表示,上個世紀80年代初美國讓馬克大幅度升值,80年代中期又讓日元大幅度升值,90年代則令韓元大幅度升值,新世紀以來一直在推動人民幣大幅度升值,但效果卻是,多年來美國對德國、日本、韓國和中國一直處於貿易逆差狀態,從未發生逆轉。
2016年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對德國的逆差670億美元,對日本逆差720億美元,對韓國逆差283億美元,對中國逆差3660億美元。周世儉表示,以中國為例,從2005年7月到2015年8月上旬,人民幣升值高達36%,而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從2005年的2016億美元增加到2015年3657億美元,增長81.4%。“人民幣升了,逆差絲毫沒有減少。但是特朗普依然是這個觀點,認為中國是貨幣匯率操縱國,盡管這次通過海湖莊園會談,特朗普不說中國是匯率操縱國了,但是我認為這個問題並沒有根本解決。”
周世儉強調,要在匯率的問題上做好準備,等特朗普內閣班子穩定之後,很有可能和中國談人民幣匯率問題,並通過讓人民幣升值的辦法來減少中國對美出口。
那麽,如何為中美貿易尋找共同利益?
周世儉寄希望於特朗普可以在民用高新技術方面有所行動。他指出,民用技術即清潔能源、替代能源、節約能源等方面的技術。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三次承諾向中國轉讓民用高新技術,但用原來一位中國高級官員的話來講,奧巴馬的承諾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這個商機不單對中國有利,也給美國提供了上千億美元的商機,而中國環境轉好以及中國消耗能源減少對全世界也有利,這是三方面得利的事。” 周世儉表示。
與此同時,他指出,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需要加強中美合作。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陳文玲表示,在投資方面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美之間的利益交會點非常多:中國有最大的工程承包集團,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承包的十大企業前八位都是中國的。
BIT談判的最好時機
周世儉指出,目前特朗普振興經濟急需資金,這正是推動中國與特朗普關於BIT(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的最佳時機。
實際上,中國對美國的投資已經出現井噴現象。周世儉指出,按照中方統計,2013年中國對美投資40.1億美元,2016年對美投資200.8億美元,截至2016年底,中國對美國投資累計達到505.7億美元。
而根據美國榮鼎咨詢公司的統計,2013年中國對美投資140億美元,2016年達到456億美元。截至2016年底對美累計投資1074億美元。周世儉解釋道,之所以出現數據不同,是因為美國的數據包括了第三方,如註冊地在中國香港、澳門、維爾京群島、所羅門群島的中資企業,因此比中國統計的對美投資規模更大。
“初步感覺是,在特朗普政府任期內,中美經貿將比在奧巴馬任期內會有更大的發展。” 周世儉表示,因為特朗普要振興美國經濟,就離不開中國。
與此同時,中國的大中型企業擁有對美國和歐洲投資很高的積極性。因此,周世儉表示,推動BIT談判也有利於雙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自2008年以來,中美兩國一直在就BIT進行談判。此前中國美國商會主席吉莫曼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曾指出,預期BIT談判將在2017年末或2018年初完成。
“菜鳥的望遠鏡里沒有對手,都是夥伴和榜樣。”
i黑馬訊 6月2日消息,對於菜鳥順豐之爭,菜鳥總裁萬霖今日下午發出最新聲明表示:保護消費者數據安全是菜鳥的底線,相信菜鳥和順豐應該有能力和胸懷達成共識。但鄙視有人借正常商業沖突挑撥中傷謀一己私利的行為。
以下為萬霖聲明全文:
1,豐巢快遞櫃和菜鳥數據對接後,一直大量調取淘寶用戶電話號碼等信息,並超過合理使用範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這是此次事件的核心起因。保護消費者數據安全是菜鳥職責所在,更是菜鳥的底線,不能有任何退縮,相信社會各界會理解。
2,此次事件,即使雙方對快遞櫃的數據安全問題無法達成一致,也只是個局部問題。但令人遺憾的是,順豐把一個局部問題擴大為面向眾多商家和消費者的事件,給客戶和消費者帶來困擾。目前我們迅速聯動了物流行業,已經將對消費者和商家的的不方便降到最低。也希望順豐冷靜、理性研判數據安全的重要性。在保護消費者數據安全問題上,我們認為雙方應該有能力、也有胸懷達成共識。
3,只要能夠保證商家和消費者數據信息安全,我們隨時願意跟順豐坐下來談。數據安全和隱私是天大的事,我們需要付出天大的努力。我想重申一點:菜鳥跟物流行業絕非競爭關系,而是合作夥伴。菜鳥的責任是用技術和數據服務去支持全球的物流快遞公司更加有效的提供服務。我們樂見快遞物流公司的成功。快遞公司越成功,菜鳥越成功!
4,事實上菜鳥和順豐一直在努力溝通。商業合作有競爭、有沖突很正常。沖突本身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但此次商業沖突,被人利用在媒體上挑撥中傷,暗中策劃,推波助瀾,為了自己的私利,唯恐天下不亂,試圖形成社會事件。這絕非第一次,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我們對此表示鄙視。菜鳥的望遠鏡里沒有對手,都是夥伴和榜樣。菜鳥會堅定不移的做好大數據物流平臺,致力於幫助中國物流大幅提升效率,堅定維護消費者數據安全,我們的初心不會改變。
據外媒8月30日報道,日本是全球第二大豪華車市場。英國跑車制造商阿斯頓馬丁日前宣布與日本達成價值6.46億美元的貿易協定。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近日對日本進行貿易訪問期間宣布了這項協定,她表示:“在我們準備脫離歐盟的時候,必須與現有的盟友建立緊密關系。阿斯頓馬丁作為全球領先和最具創意的公司之一,英國對此感到自豪。我也很高興阿斯頓馬丁能夠參與這個重要的貿易活動。這筆交易將對西米德蘭茲郡蓋登地區和威爾士聖安森地區的就業問題有直接幫助,同時也會在未來與日本的貿易中帶來新的機遇。”
阿斯頓馬丁CEO安迪•帕爾默是英國代表團的一員,他在東京的發言中表示:“日本市場是阿斯頓馬丁未來計劃的關鍵。長期以來,阿斯頓馬丁一直深受日本客戶的喜愛,我們在東京的新店或將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門店。”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阿斯頓馬丁將承諾從三菱、普利司通、電裝和矢崎等日本公司購買7000萬英鎊(9000萬美元)的零部件。帕爾默還宣布將建立新的阿斯頓馬丁日本總部,目的是研究日本豪華汽車市場,並研發未來的產品。
分時租賃的單量將從現在的2000萬單,到2020年將會增長到每年6-7億單。
創業家&i黑馬訊 2月7日消息,滴滴出行宣布與北汽新能源、比亞迪、長安汽車、東風乘用車、東風悅達起亞、華泰汽車、江淮、吉利、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奇瑞、中國一汽、眾泰新能源12家汽車廠商達成戰略合作。這也意味著滴滴開始加快新能源共享汽車服務體系的搭建。
早在去年年底,滴滴出行CEO程維表示,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50%的汽車是專門為共享出行設計,而這有望突破限制傳統的五座、七座設計。而他的判斷是整個汽車行業將向“共享、智能、新能源”方向發展。
據預測,共享汽車市場在未來幾年將迎來蓬勃發展。分時租賃的單量將從現在的2000萬單,到2020年將會增長到每年6-7億單;市場規模也將從目前的7億元人民幣,2020年也會增長至238億人民幣。
包括滴滴此前推出的分分租在內,市場上的主要玩家還包括首汽集團推出的Gofun出行、TOGO途歌、嗨車、EVCard等。今年1月,神州專車也宣布推出分時租賃業務。
神州優車董事長兼CEO陸正耀曾表示,“我覺得在分時租賃領域我們的產品推出來,就應該進入到收官階段了,最起碼遊戲規則已經變了,大家跟著我的遊戲玩,能玩得起的就玩,玩不起的就不要玩了。”
據滴滴方面介紹,滴滴的優勢在於一方面基於用戶出行大數據智能分析,更好的理解用戶的用車習慣和客群屬性,優化車輛投放和網絡規劃,精準匹配分時租賃共享用車服務需求。另一方面將運用產業鏈資源綜合的整合能力,將通過和其它出行業務的資源協同,全面整合車輛、資金、停車場、充電(樁)、加油、維保等產業鏈資源,優化運營成本和效率。
而此次與多家汽車廠商達成合作,在於搭建共享汽車平臺對合作夥伴和商戶主要提供平臺和運營,以此優化整個產業鏈的成本和效率。據了解,未來汽車廠商投資的第三方分時租賃平臺可以接入滴滴共享汽車平臺,廠商可以提供共享汽車車源,還可以為平臺和合作夥伴提供金融和保險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