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笑到最後:港股走勢「樓市化」

1 : GS(14)@2017-12-18 03:48:26

11月6日本欄寫「博年底前見三萬點」,結果唔使等到年底,11月已見三萬點。惟好景不常,11月底至12月出現2,000點的龐大調整。高明再度預測:博年底前再上三萬點。先回顧表現,當日推介兩隻股份:騰訊(700)及平保(2318)正股,同時係調整元凶。但係如果上兩個禮拜冇睇市,睇股價完全唔覺有異樣,仲升咗幾蚊添。冇錯,你係無法喺騰訊400蚊樓上食糊,但同樣亦都唔會喺366蚊被震走。買正股好處,就係明知強勢股震倉,你可以選擇扑暈自己,輪證就冇呢個優勢。今年升市一路靠騰訊及平保,情況有如07年升市孖寶匯控(005)及中移動(941)。情況唔同嘅係當年大牛市用整體上升去推郁大市,今次只係集中幾隻,某程度上港股氣氛仍未及當年熾熱,少部份人好癲,大部份人冇份享受。由此推斷牛市仲未完,新股以及上次三萬點只係暖場活動,明年牛市先會見真章。一般分析會覺得,近期見底極速反彈約600點,隨即會喺此水平整固,甚至再度調整。高明反而認為將會升得更快,務求甩開所有被震走嘅弱者,令佢哋無法再上車。事實上,今年港股唔係A股化,而係「樓市化」。基本因素永遠偏貴,令「聰明人」成日諗住落車、偷位、沽空,但一個長升局面令落車嘅人只能以更高價追價上車,或者眼見價格絕塵而去。騰訊已經係一個例子,從業績之中總會搵到股價不合理嘅原因,但係每個月破頂,間中喺10天至50天線調整,之後開展升幅,而非回落至低位任人買入。港股走勢「樓市化」,箇中原因可能係背後炒賣嘅係同一班人,今年將錢移去股市,再用同一種手法炒港股。無論如何,港股已過咗齊齊發達、全股皆升嘅局面。臨近結算、基金經理收爐、大調整後猶有餘悸,全部都係年底前爆升至三萬點樓上嘅動力,令所有猶豫不決嘅人明年望股興嘆。以兩萬八點為界,一日唔跌穿,短期目標先睇三萬點,並且估計升市純以騰訊及平保推動。高明
http://fb.com/bigricetea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1/202413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415

曾淵滄:歷史走勢不能簡單照搬

1 : GS(14)@2018-01-01 23:44:34

【明報專訊】今天是2017年股市最後一個交易日,看來2017年香港股市是豐收的一年,去年12月,媒體出現了大量有關2017年是股災年的報道與預測,當時我努力地告訴大家不要相信這種10年1次的周期預測,我還說2017年會是「升到你不信」的一年。

所謂10年1次的大股災,是因為1987年、1997年、2007年皆出現大股災而引發的聯想,認為2017年也該有大股災,從統計學的科學角度來看,這只不過是巧合,因為從股市的基本因素來看,根本就不存固定周期的股災,初學投資的人都很經常的喜歡問一個問題:「股市一個周期有多長?」很有趣的是,也有不少專家發明、研究出股市周期的年數,有說4年一個周期,有說5年一個周期,當然,說10年一個周期的人最多,這一類的研究只是拿過去曾經出現的幾個周期數據就下結論,這等同到賭場賭錢時,連開3次「大」,就認為第4次一定是「大」同一個道理。

今年大豐收 打破十年一股災預測

股市的周期的確有長有短,絕對沒有固定年期,現在2017年沒有股災,更是豐收年,去年12月,恒指顯著下跌,是不是有人因為擔心2017年是股災年而提前賣掉股票?

今日,許多人說美股牛市的確太長了,因此,每一年年底,都有人預測美股會在下一年爆煲,結果,一年一年過去,預測美股爆煲的專家只好找些理由來自我解釋為什麼預測不準,另一個更難置信的股市是日本,日經指數於1989年12月29日是38,957點,今日也是12月29日正好滿28周年,仍然遠遠無力重返當年的高位,問題在哪裏?港股也不見得好,2007年的歷史高位至今也過了10年,仍然無法破,前陣子當恒指上破30,000點時,市場已經認為是超買,目前的恒指是超越了2015年「大時代」的高位。不過,恒指能破高位,只是依賴少數恒指權重股在支撐;因此,今年在股市賺到錢的人不多,這也是多年來少見的現象。

幾隻權重股支撐大市 多年罕見

歷史會重演,但是不會一模一樣的重演,每一年的股市,都是一個新的局面、新的因素、新的變化及走勢,我們要汲取歷史的教訓,但是卻不是簡單的把過去的歷史走勢照搬到今日。實際上,我們的確沒有必要去預測什麼時候會出現大股災,說10年1次大股災,是不是說過去10年中,9年沒有股災?股市沒有低潮,一路向上升?當然不是,2009年金融海嘯結束,股市見底;但是,很快地2010年又發生了歐債危機,2013年出現美國聯儲局加息與退出QE的恐慌,2015年「大時代」爆煲,股市裏的黑天鵝多得很。

大學教授

[曾淵滄 滄海明珠]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592&issue=201712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791

料官方出手干預 人民幣今年走勢平穩

1 : GS(14)@2018-01-15 01:49:49

【明報專訊】人民幣匯率在2017年扭轉前年弱勢,全年反彈6%,改變市場對人民幣繼續貶值的預期。承接去年升勢,人民幣在2018年首個星期向好,在岸人民幣匯率累計升值0.15%,曾貼近去年9月以來的高位。市場對今年人民幣升貶意見不一,但分析認為人民銀行不會希望出現太大變幅,否則會出手控制,預料走勢會較平穩。

降對出口影響 料人行控制升幅

自去年5月人民幣定價方式加入逆周期因子後,人民幣曾在9月升見全年高位6.436。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預計今年美元會貶值5%,但人民幣未能完全享受美元貶幅,相對只會升值約2.5%,即升至約6.35水平。

王良享續稱,自2013年美國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宣布退市,至2017年11月特朗普勝出美國總統為止,美元累積升值20%,現時從高位回落只約11%。美國減稅推高政府赤字,影響長期還款能力,加上聯儲局多次加息後美債息亦未上升,意味債價不廉宜,令環球基金和央行對買入美債有戒心,財政赤字和資本流入減少,限制美元不升反跌。不過,人民幣如果升值5%至超過6.2,中國的出口或受影響,加上供給側改革未完,他認為人行可能在6.2至6.4區間利用逆周期因子減少升幅,或買美元沽人民幣干預。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稱,歐洲和日本開始研究利率正常化,減弱美元上升的基礎,人民幣會進一步收復失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他認為今年人民幣繼續升勢,預計升值約2.5%。

信銀國際:美減稅加息 人幣走弱

不過,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預料,明年人民幣輕微走弱。美國去年底通過減稅方案,加上維持加息3次的預期,一定程度會發揮作用引導資金流向美國,預期美元指數全年會上升,人民幣相對下跌。不過,他認為,美元上升空間有限,美國經濟年度增長約2%只屬一般,減稅效果顯現需時,而且減免稅收未必全數流回實體經濟,不宜高估對經濟和通脹上升的影響。他預料至今年年底,人民幣匯率會微貶至6.6水平。

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認為,今年人民幣不會再出現去年的升勢,料在6.6至6.7附近波動。市場普遍相信聯儲局今年加息2至3次,不過如果加息次數超過預期會令美元走強,蕭啟洪認為發生的機會不低,因為近來中東局勢推高油價,加上商品貨幣上升增通脹壓力,新就任的聯儲局官員偏鷹派,或會事先加息以控制通脹。不過即使美元上升令人民幣受壓,但也不會貶值太多,否則導致資金外流,官方為保持穩定,或會如往年般抽高拆息干預匯價跌勢。

[周一投資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93&issue=201801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575

陳茂波籲留意息口走勢

1 : GS(14)@2018-01-22 05:56:02

【本報訊】市場關注按揭成數何時放寬,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亞洲金融論壇後表示,對意見「理解和上心」,但市民應同時留意未來樓市供應及息率走勢的影響。

審慎研究放寬按揭

陳茂波指,自2008年起全球有逾1,300億美元熱錢流入香港,近月香港股市表現好,相信會再吸引資金流入。不過,市場預期美國今年會加息三次,加上稅改方案通過後,不排除會吸引海外資金重返美國市場,故本港今年加息機會很高,而且住宅供應將陸續增加,假若放寬按揭成數,對入市和供樓能力處邊緣的市民會造成打擊,所以要審慎研究。至於有何措施壓制樓市升勢,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補充,今年政府將提供超過2萬個單位供應及推港人首置上車盤,重申放寬按揭成數有機會刺激樓市,故要審慎行事。港股創新高,劉怡翔表示,不論是本港或環球經濟,今年展望均見樂觀,但提醒隨着歐央行縮減買債規模及美國繼續縮表,將對全球資金流向帶來影響。利率正常化下,即使本港息口未必即時跟加,但息口上調始終會發生。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16/202759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166

輪輪相扣:港股走勢觀望 靜待重上三萬關

1 : GS(14)@2018-02-20 20:54:45

美國上周五走勢反覆,港股周一走勢觀望,恒指高位曾升逾290點,一度重上29,800點水平,但及後由升轉跌,收市跌近50點,失守29,500點水平。向上觀望重上三萬點關口的機會,支持參考29000點水平。資金流方面,上周五恒指好倉有逾1.4億元流入,同日淡倉流出逾1.4億元,累計5天,好倉流入逾5.7億元,淡倉流出逾6.4億元。重磅股騰訊(700)周一走勢回穩,高位曾升約3%並逼近420元關口,不過及後升幅收窄,收市升不足1%。逾5.4億元北水在上周五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流入騰訊。向上觀望重上50天線約423元的機會,支持參考400元關口。上周五有逾9,800萬元資金流入騰訊認購證,5日累計流入逾4.4億元。看好可留意騰訊購18757,行使價444.38元,18年5月到期。或騰訊牛64827,收回價391.08元,行使價388.08元,18年4月到期。重磅股滙豐控股(005)將於長假後復市的本月20日公佈業績,周一股價變化不大,繼續徘徊在80元附近,收市輕微偏軟。北水近期大額流入滙控,上周五再錄近29.8億元內地資金通過滬港通買入。向上阻力留意82元,支持參考78元水平。上周五有逾540萬元資金流入滙豐認購證,5日累計流入逾4,100萬元。看好可留意滙豐購20067,行使價86.68元,18年6月到期。或滙豐牛67670,收回價77.38元,行使價76.38元,18年6月到期。內地股市回穩,上證綜合指數周一終結4連跌,內險股個別發展。中國平安(2318)周一高位曾升近2%至80元以上,但又曾經回軟,收市微升,但未能企穩80元以上。向上留意重上50天線約84.2元的機會,支持參考100天線約76.8元。上周五有逾4,200萬元資金流入平安認購證,5日累計流入逾1.5億元。看好可留意平安購18478,行使價87.68元,18年5月到期。或平安牛63178,收回價76.98元,行使價76.38元,18年6月到期。有報道指,中國人壽(2628)計劃以30億澳元洽購AMP人壽保險資產。中國人壽周一偏軟,失守23元水平,收市跌約1%。向上阻力留意24元,支持參考52周低位約22元。上周五有逾300萬元資金流入中壽認購證,5日累計流入近2,400萬元。看好可留意中壽購20174,行使價25.93元,18年6月到期。或中壽牛64941,收回價20.98元,行使價20.48元,19年2月到期。(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何啟聰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免責聲明:筆者為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的代表,並身為證監會持牌人,並無持有相關上市公司的任何財務權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要約、建議或促使任何人士提呈買賣或認購任何證券。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或會蒙受全盤損失。本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牛熊證備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有關恒生指數或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免責聲明,請參閱上市文件。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投資前,投資者應瞭解風險,並諮詢專業顧問及查閱有關上市檔。瑞信之聯屬公司為結構性產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唯一報價者。本文任何內容概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意見、並無聲明任何投資或策略適合或符合閣下的個別情況。結構性產品交投量並不是結構性產品表現的指標,投資者不應僅依賴交投量歷史高位數據以釐定結構性產品日後的表現。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3/203037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597

筆繹樂乎:北水重臨 後市走勢趨明朗

1 : GS(14)@2018-02-25 03:16:57

今天是本欄在戊戌狗年首次同各位見面,在此恭祝大家新一年在股途上一世易發,一世富有,代代無憂。回顧雞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港股順利升近600點收市,至於整個雞年,港股更累升7,754點至31115點收爐。論升幅高達33.2%,為2009年牛年以來表現最佳的生肖年。雖然國指亦升2,731點或27.9%,可能與最厲害的國企都已盡數「染藍」有關,以致國指走勢明顯跑輸恒指。回顧港股十年來農曆新年後首個開市日表現,當中僅有五年的開市日錄得升幅,即是恒指在新春啟市收紅盤的機會僅五五波而已,周二狗年開市一刻,確實紅盤高開,但可能在缺方向及缺北水的情況下,市況反覆掉頭回落,再加上滙控(005)公佈業績後稍迅預期,使恒生指數最終收市跌241點,靈犬首天交易日哮不響,成交更萎縮至1,078億;周三在完全沒有甚麼迹象的情況下,恒指又來個拗腰彈,最終升558點,靈犬突然發威;惟昨日國內A股市場春節假後重開,在不負眾望的情況下,紅盤高掛;再者,隨着國內春節假後港股通亦從新啟動,意味着會有北水再度重臨,但港股卻出乎意料地又再調頭向下,全日港股收市下跌466點;但筆者所見,大市方向尚未能得到確認,因為假期後的成交金額亦見萎縮,可能是國內投資者暫未悉數出動,北水在現階段仍屬熱身狀態,待長假情緒消散過後,北水再趨活躍,港股才出現真正較清晰的方向。踏入二月下旬,很多因素亦會左右大市上落,首先是上市業績期將如火如荼展開,滙控率先交出了成績表,港交所(388)亦將於下周三公佈業績。另外,北京兩會三月初即將召開,屆時會否有利好後市的經濟措施出台,亦屬萬眾期待的大事項。兩會前後由中國官方發表的經濟數據,亦是一直以來筆者極為關注的走向。香港旅發局剛公佈,今個農曆年假訪港人數大增一成,筆者亦見香港各個旅遊區也擠滿着購物的人潮;正因如此,相信澳門也一定會受惠;筆者認為澳門主要收入來源為賭業,旅遊業暢旺,賭業亦是最終受惠者;筆者認為賭業股於去年一直被忽視其基本因素,所以投資者不妨在大市缺乏方向情況下,順勢跟風炒轉賭業股,相信可以有大利可圖。此外,世界各地流感肆虐,驅使相關醫藥股成機炒作,但筆者認為,此類股份只屬周期性炒作,投資者欲投資此類股份時,宜多做一點分析,才可落注。許繹彬耀才證券行政總裁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23/203123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874

藍籌走勢兩極化 滙控一個月挫7%騰訊六連升 逼歷史新高

1 : GS(14)@2018-03-19 04:47:11

■港股昨收市倒升106點。晉平安攝

【本報訊】港股50天線爭持,重磅藍籌走勢兩極化!業績期踏入高峯之際,港股亦逐步收復近月失地。不過,去年被視為「升市三頭馬車」的騰訊(700)、友邦(1299)及滙控(005)於農曆年後走勢兩極化,騰訊昨六連升,逼近新高,惟滙控卻再試今年低。記者:莫亦熙


50隻恒指成份股中,有12隻藍籌在2月20日農曆年後報跌,以滙控最傷,若計及除淨因素,該股從狗年紅盤日至今下跌6.7%,高位計更累挫一成,累積拖低大市207點,拖着大市後腿。滙控昨報76.4元,距2月大跌市低位77.9元再跌1.9%。





放榜前獲資金偷步炒上

至於騰訊及友邦農曆年後續強勢,至今分別升4.8%及6.1%,貢獻大市150點及148點,齊齊保持升市火車頭地位,前者昨報468.6元,與歷史高位476.6元只差8元或1.7%。另外,一月期間不斷走低的吉利(175)和碧桂園(2007)在狗年起則錄反彈,至今上升15.9%和14.1%,合力貢獻恒指108點升幅。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相信,滙控因早已公佈業績「無乜特別嘢炒短期」,加上近日美國加息預期稍降溫,令其股價受壓;同時間騰訊放榜在即,獲市場偷步炒作,且外圍科網股表現強勢,帶動騰訊走高,使重磅藍籌股近來走勢分化。據輪證發行商統計,投資者近月起確實對炒作騰訊較感興趣。中銀國際股票衍生產品聯席董事葉滙豪表示,截至周三,騰訊認購證街貨總數由2月20日的94.1億份增加近8.2%至101.8億份,而滙控同期認購證街貨總數則由20.9億份減少約2.2%至不足20.5億份。他推測投資者預期騰訊業績向好,故部署認購證寄望將回報倍大。

港股曾挫314點 收市倒升

整體大市方面,騰訊、滙控昨表現繼續分化,前者與平保(2318)分別上升1.1%及3.4%,合力推升大市84點,帶動恒指昨從早段最多跌314點後回穩,收市升106點或0.3%,報31541點。至於滙控則再跌0.1%,連挫三日,收報76.4元。H指隨大市向好,上揚0.3%,收報12719點。全日主板成交額1,107億元,沽空佔10.8%。就後市走向,蘇沛豐相信港股近月整固已完成,他解釋恒指早前「向上突破咗個三角形阻力,呢兩三日有啲回調整固但都跌唔落」,反映港股市底偏強,預期下周聯儲局議息及兩會所帶來的不明朗因素消去後,或能帶動大市再上。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6/203336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9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