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觀點 - 施永青 原來任志剛也贊成脫鈎 (2012年06月15日)
1 :
GS(14)@2012-06-16 12:04:25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8303&d=1775
2 :
idsdown(1658)@2012-06-16 12:25:25變左雷曼滙率
3 :
Ar Yan(11362)@2012-06-16 13:44:34如果要為經濟來放棄匯率
佢當年匯率同期指,是但選一邊,佢自己都選匯率啦
依家話為經濟唔選匯率呵~~ 佢對當年決策解左話架,先再支持佢依家架理論啦~~
當年美元係可靠架貨幣,今日,歐元咁搞一搞,美元依然係最可靠架貨幣~~
咁有咩理由要變?
4 :
kobe bryant(28492)@2012-06-16 15:07:26http://programme.rthk.org.hk/cha ... &e=181522&m=episode
老任, 違背良心都做咁多年?
5 :
GS(14)@2012-06-16 20:44:23他只是為某一樣野增加可變的可能性
6 :
鱷不群(1248)@2012-06-17 01:23:163樓提及
如果要為經濟來放棄匯率
佢當年匯率同期指,是但選一邊,佢自己都選匯率啦
依家話為經濟唔選匯率呵~~ 佢對當年決策解左話架,先再支持佢依家架理論啦~~
當年美元係可靠架貨幣,今日,歐元咁搞一搞,美元依然係最可靠架貨幣~~
咁有咩理由要變?
點都是為經濟,不同的是選擇,效果就要分析判斷
7 :
cody9(14279)@2012-06-17 22:06:24聯匯最大害處係:政府為咗維系聯匯而被迫放棄自行調控利率。好簡單,如果銀行個P昇到8至10,樓市真係重會昇成咁?
8 :
GS(14)@2012-06-18 22:35:317樓提及
聯匯最大害處係:政府為咗維系聯匯而被迫放棄自行調控利率。好簡單,如果銀行個P昇到8至10,樓市真係重會昇成咁?
我覺得都要睇番供款能力
9 :
idsdown(1658)@2012-06-18 22:39:58睇餸食飯, 量力而為
10 :
GS(14)@2012-06-18 22:41:30無實力就唔買
C觀點 - 施永青 金市炒家更有智慧嗎? (2013年04月29日)
1 :
GS(14)@2013-04-29 22:36:37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52425&d=2030
【am730專欄】金價暴跌後,民間掀起一股搶購實金的熱潮;不但內地人如是,印度及一些經濟增長快的東南亞國家的人民也如是,顯示民間對紙印的貨幣依然信心不足,在各國都QE不停的大環境下,為了保險,仍傾向將部分紙幣換作實金。
然而,亦有一些資深分析員表示:近期民間的表現是熊市初段的典型現象──醒目的投機者已察覺前景不妙,大量派貨;但普通的小市民卻看不到危機,只看到曾經出現過的高價,誤以為現時已很抵買,所以紛紛出來接貨。可惜低處未算低,市場可一跌再跌,跌過沒完沒了。以1973年的香港股市狂潮為例。恒指最高時達1,700點,跌破1,000點時,已跌了四成(比現時金價從高位跌三成還跌得多),有人覺得抵買入市,結果恒指可一跌再跌,最後跌到150點。跌破1,000點入市的,可以再輸八成半,以後都不容易翻身。
那麼,今次是否民間又錯,而是炒家更高明呢?
在美國QE3之後,金價曾上衝至1,800美元一安士水平,但隨後卻沒法突出上次的1,900元一安士的高位,只能在1,700美元水平徘徊。如果炒家在這個時候就沽貨(在期貨市場上,炒家沒有持貨也可以沽,之後補回就是),當然醒目。即使等金價跌破1,520元支持位時才沽都未遲,亦一樣大有斬獲,而且可以坐直通車,花的時間更少,中途不用吃「驚風散」,應屬更懂得投機之道。
黃金淡友之所以敢在這個時候大舉出擊,既有技術性因素,亦有基本性因素。兩者一齊出現,當然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從技術性而言,QE3都沒有令金價創新高,顯示好友手上的資金已消耗得七七八八。起碼金價去到1,800元水平,連好友也不敢加碼。當時,大部分金礦股都表現不濟,未能跟隨金價一齊上升。顯示真正的行內人士已對前景不敢樂觀。
從基本因素而言,美國的經濟已略有起色,經濟有正增長,失業率開始回落,樓價見底回升,消費意欲亦開始改善;雖然,2012年,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仍達1.2萬億美元,但起碼比2009年高峰期的1.4萬億美元已有所改善。在這種大環境下,市場上已不斷有消息說聯儲局已開始考慮退市。事實上伯南克已公開表示:只要通脹升至2.5%以上或失業率跌至6.5%以下,聯儲局就會加息。
因此,市場上現時熱炒的消息是聯儲局何時退市,而不是何時進一步加QE。市場預期美國債務問題即使不能很快解決,但起碼不會惡化。炒家會認為在這種環境下很難再靠造好賺錢;既然炒不上,他們就掉轉槍頭炒下。不過,炒家從來不會有一貫的看法,難保他們遲些時發現造淡已難見功,又會掉過來造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