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細價股一周:閱文獲破例開恩

1 : GS(14)@2017-11-05 16:39:10

對於首次公開招股活動,《上市規則第18項應用指引》有最低公開認購份額規定。基本情況下公開發售部份佔所發售股份的10%;若市場反應熱烈,需求大,超額15倍,運用回撥機制股份數目增至30%;超額50倍是40%,100倍或以上時最多佔50%。聯交所有權按個別情況調整以上規定,尤其是對於集資額逾100億元的大型新股,享有「標準豁免」:初始份額5%,視乎超額情況,回撥比例最多僅20%。如眾安在線(6060)初步集資額118億,認購超額近400倍,故啟動回撥機制,令公開發售部份佔比由5%增至20%。閱文集團(772)則非常特別,雖然集資額不足100億,沒有標準豁免,惟它竟然拿到了聯交所的特殊豁免,回撥後佔比由正常的10%-50%縮至10%至33%。即使計及5%股份預留給騰訊(700)股東,在超額100倍情況下,公開發售部份只佔38%,而非正常的50%。聯交所批出豁免的其中一個前提,是「必須顧全散戶投資者的利益」,市場對閱文招股充滿期待,超額過100倍屬預期之內,聯交所今次卻破例開恩。不過只要有生意,股價爆升,同股不同權又如何。證監會持牌人,沒持以上股份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1/202010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772

細價股一周:恐慌正是買貨時

1 : GS(14)@2017-11-13 03:55:12

大市不斷攀升,最恐怖是北水經港股通流入,無懼任何壞消息或震倉。市況一片歌舞昇平,細價股受益不少,與數月前的景況,可謂天與地。先有隆成金融(1225)被證監會停牌,牽連多間有關連公司股價被斬倉,風聲鶴唳;港交所計劃推出創新板,疑似取代創業板,創板公司再也不能轉主板,投機價值大減;聯交所乘勢追擊,向多間業務或資產不足公司出示黃牌DQ,再聯同證監會加強監管向下炒股份,進一步利淡殼價及殼股表現,觸發一批細價股跳水。壞消息滿天飛之時,機會來了。莊家亂斬倉,造就一批低位買貨的股民賺得盤滿鉢滿;創新板胎死腹中,創業板健在,負面因素得以紓緩;被DQ的公司也可上訴成功,重新上路;加強監管正好吸引內地資金放心南下;買殼交易宗數更創新高,令人驚訝,近兩個月多逾10間公司控股權易手,如路訊通(888)、天馬影視(1326)等等,當中近一半更是創板殼股。新股輪流狂升,如同向散戶不斷派錢,振奮人心。驀然回首,再一次引證「在別人恐慌時貪婪」的道理。證監會持牌人,沒持以上股份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8/202079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152

上月中細價樓二手成交 佔比微跌至75%

1 : GS(14)@2017-11-15 10:47:33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302&issue=20171115
【明報專訊】樓市焦點集中細價樓市場,綜合土地註冊處最新資料,今年10月全港共錄2944宗價值700萬元以下的二手住宅買賣登記,佔同期整體二手住宅買賣登記(3933宗)比例約74.9%,雖較9月錄得的約75.1%微跌,但仍屬過去8個月以來的次高水平。

利嘉閣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近期一手市場主力推售小型單位,令二手市場亦聚焦同類物業,帶動中細價二手住宅登記比例持續在高位徘徊。不過,他預期今年餘下兩個月,在豪宅新盤開售刺激下,二手高價物業交投料增多,該類物業成交佔比亦可望回升。

細單位平均呎價1.37萬 3年升27%

事實上,樓價持續向上,加上收緊按揭措施下,細銀碼單位較易上車,造就細面積單位價格被搶高,出現「單位面積愈細、呎價升幅愈大」的情况。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選取50個大型屋苑,今年10月份實用400方呎或以下單位,平均實呎錄13,778元,若與3年前同期(2014年10月)的10,866元相比,升約26.8%;上升幅度高於同期呎價升約22.2%的401至800方呎單位,以及升約20.7%的逾800方呎單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252

湯文亮﹕大價股升得不合理 就會變細價股

1 : GS(14)@2017-12-03 18:12:01

【明報專訊】有年輕朋友話我是單蹄馬,只識樓唔識股,就算講股市都不離港交所(0388)與匯控(0005),未能與時並進,現在應該講騰訊(0700)。他身體力行,在440元的時候入了不少騰訊,並且表示有很多專家話騰訊可以輕易去到500元,然後一拆五,每股100元,又會被炒一轉,去到140元是絕無難度,即是等同現股價700元,700(騰訊上市編號)見700絕非空談,仲叫我入番多少。

騰訊港交所亦可歸細價股

我當時話唔會投資細價股,年輕朋友不明白,騰訊怎可以說是細價股,應該是超級大價股,他聽到我講一個無厘頭答案,認定我不識股票,並沒有追問下去。

我唔知道股市是否受到曾淵滄教授話爆煲抑或是迷網50塵爆影響,連日急跌,騰訊跌至405元,年輕朋友哭股喪,問我是否應該放了騰訊,我話唔玩細價股,所以,不能夠給他任何意見。年輕朋友仍然不明白,但今次佢問我點解會話騰訊是細價股,我話,當大價股升得不合理就會變細價股,並不是該公司的資產淨值甚至盈利能力,如果港交所去到1000元,匯控見500元,我都會將這兩隻股票歸納為細價股。

不過,這只是給我自己用作參考,騰訊超過400元,我不敢話不值,而是我唔識睇,既然唔識就唔應該投資,所以,我視騰訊為細價股,就一定唔會人買我買,做錯決定而遭受重大損失,今次年輕朋友話明白,他亦一向不會投資細價股,但想唔到大價股升得不合理就會變成細價股,今次輸得不值,我話有賭未為輸,如果不是買騰訊,根本不會知道大價股隨時可以變成細價股。

納米樓呎價相等於豪宅

年輕朋友又問,點解現在那些200多呎納米樓,地產商又夠膽稱之為豪宅?地產商有兩個理由,首先以呎價而言,那些納米單位的確可以稱為豪宅,其次是反映出買那些納米樓的人相當豪氣,地產商用豪宅來形容實不為過,今次年輕朋友不同意,他認為不是豪宅,買那些納米樓的人應該是豪擲,學得真快。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88&issue=20171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30

細價股一周:呢類股仔最高危

1 : GS(14)@2017-12-05 00:38:44

證監出手打殼,越打越大,康健國際(3886)市值逾50億,於多個恒生指數系列是成份股,股東名單星光熠熠,包括中人壽(2628)及富邦金控,管理層是社會知名人士,最終被證監盯上,要求停牌,細股市場又再腳軟。康健國際有資產,有業務,小股東未必絕望,另一類被聯交所停牌的上市公司,情況更令人憂心。最近兩單上市決策釐清《上市規則》下沒有足夠的業務運作或擁有相當價值的資產的標準。具備以下特點視為極端情況,如業務運作或收入水平極低,入不敷支導致公司錄得淨虧損及營運現金流呈負數;現有業務的營運倒退持續一段長時間,經營規模一直處於極低水平,且連年虧損;及資產產生的收入及盈利不足以維持上市地位。簡而言之,連年虧損的公司屬於高危股,很大機會被停牌,由於公司資產及業務匱乏,相信亦很難在一年限期內作出補救措施並遞交復牌建議,以推翻聯交所的決定,最終實難逃除牌厄運。A股相關標準是公司持續兩年虧損標示為ST股,連續三年虧損則退市,這次聯交所可謂變相把A股標準引人港股。證監會持牌人,沒持以上股份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29/202292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788

周顯:證監打細價股真正原因

1 : GS(14)@2017-12-10 20:33:30

【明報專訊】今日講一下金融市場的政治風向。

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香港最大的交易所是香港會,是由英國人玩晒,到了1970年代,李福兆的遠東會成立,香港人逐漸成為了炒股票的中心,新鴻基就是最大的證券公司,一直到了1987年股災之後,李福兆入獄,港人勢力被打散,沒有了地頭蟲,美國過江龍,如高盛、大摩等便主宰了市場。

曾俊華陳家強離任失靠山

2007年後,中資坐大,美資坐歪,現時港股已經成為了中資天下。美國人變成了內地人,香港人的力量被進一步壓縮,一個立竿見影的功效,就是請多了很多從業員,但是人工卻偏低了。在以前,做corporate finance、私人銀行的人才有如天之驕子,但現在的平均薪水不見了一大半,不過總人數卻多出了不少。

至於政府方面,金融管理一直是美國勢力的天下,曾俊華、陳家強等人,都傾向於美國系統,證監會的歐達禮(Ashley Alder)和唐家成,則是英國系統的人,好不容易,曾俊華辭職參選特首,在臨參選之前,還特別為Ashley Alder續了約,誰知選舉失利,有線人說:「這是因為有大孖沙力撐鬍鬚曾參選,打了強心針,誰知在辭職之後,大孖沙竟然調轉槍頭,支持林鄭。這位大孖沙真的是功在黨國呀!」

同股不同權 陳茂波親自上陣

所以呢,以前曾俊華、陳家強很少就證券政策出聲,一出聲就是全力撐Ashley Alder,不過,當他們被out之後,本來和David Webb夾埋來打的《諮詢文件》無疾而終。陳茂波老實不客氣,證券政策自己出聲,「同股不同權」親自上陣,輪得到證監反對咩?

前幾天,有人問我,點解證監近排打細價股打得咁戮力呀?我說﹕「因為它一定要在細價股的身上找回面子,以挽回威信,所以這一戰它將會博命咁起勢打,無得退!」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680&issue=20171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37

細價股一周:殼價高企有原因

1 : GS(14)@2017-12-10 23:16:54

半個月內3間公司易手,工程股創建集團(1609)控股權易手至奧立仕(860)聯席主席張金兵,每股作價1.15元,較市價折讓逾50%。創建集團上市僅年半即成功賣殼,老闆張玉其在港混凝土行業打滾逾36年,出售股權後6.6億元袋袋平安。作價雖較市價有折讓,惟殼價已近7億,買方以內部資源撥付強制性現金要約餘下2.2億元代價,無需依賴外部融資。另外兩單交易,深圳達飛集團創辦人高雲紅購入建築股豐展控股(1826)七成股權,總代價4.69億;惠陶集團(8238)執董鄧有聲增持股權至54%,並觸發強制性全面要約。無獨有偶,買家同樣以證券行提供的外部融資應付交易代價。豐展控股買家獲廣發証券授予備用貸款融資,並同意將股份質押予廣發証券作為抵押品,以支付要約獲接納時約1.5億元代價。證券行資金要找出路,提供融資予買家買殼不單毛利高,亦間接帶動財務顧問生意。現時很多證券行水浸,殼股買家要找融資不難,間接令殼價得以維持高位。證監會持牌人,沒持以上股份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6/202363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115

周顯﹕趁巿况不濟 吸實力細價股

1 : GS(14)@2017-12-18 03:35:01

【明報專訊】在上周,因為「醫生風暴」的蔓延,令到細價股的股災延續,不少股份都在「乾跌」,即是在沒有成交的情况下,股價大跌,這也證明了,莊家根本無心頂住股價,皆因市場氣氛實在太差了。

但是,我反而希望乘機買入一些有實力的細價股,其中一隻在留意中的,就是為我帶來了不少利潤的太陽城集團(1383)。

這股票本年初的股價大約是在0.2元至0.25元之間,當時我已在看好,並且詳述了理由。後來它果然如我所料,進行了炒高、注資等動作,股價也漲了幾倍,最高是6月14日的0.83元。

憧憬注資陸續來 太陽城集團伺機起動

當整個注資完成後,其股價又徐徐回落至0.44元至0.48元的range,相比起其起步價,其實已升了一倍,可謂是非常有誠意。但相信是因為市况太差,因此不敢妄動,而是像大部分有實力的細價股般,等待機會。

由於這股票並沒有太大的downside,現價位持有風險不大。幻想當然是它整個越南項目完成之後,跟着的注資陸續有來,不過,現時的市况實在太過不濟,相信任何的後着,都要等細價股的大局喘息已定,才會進行。

至於我本人的投資策略,仍然是持有/買入有potential的股票,等待細價股重來的美好日子。隨後的日子,我也會繼續將自己的持倉和看好的股票,逐隻與讀者分享。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67&issue=201712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27

投資一周:細價股人棄我取

1 : GS(14)@2017-12-18 04:10:01

細價股災,我卻人棄我取,乘機發掘超值股票,中線持有,其中一隻就是只有5.2億元市值的廣泰國際(844)。今時今日,股價平、市值低,已非買股票的充分條件,只是有利條件而已。我相中廣泰國際,主因是其幕後實力。查這公司在去年賣殼,新主是王廣西。重點在於,誰是王廣西?根據《2017年胡潤百富榜》,王廣西的財富排名是131名,至於他的內地上市旗艦永泰能源(滬600157),市值大約是200億元。最有趣的是,胡潤還有一個2017年「套現企業家」排行榜,王廣西排名第4,套現了46億元,在他之下還有排第5的馬雲和排第8的許家印。廣泰國際本名廣豪國際,我相信,這改名是為了配合這公司將會是永泰系在香港的旗艦。由於王廣西向來有把公司市值谷大至百億以上的習慣,相信這一隻也不例外。10月時,它剛作出了配股,配售價是0.85元。對比去年的全購價是1.592,當日大股東一共收到了1,882萬股,即4.57%,昨日收市價只有1.12元。我的看法是,如果大股東的成本是1.592元,我們可用低三成的折扣,中線持有這股票,值博率應該很高吧?周顯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3/202431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474

細價股一周:比電視劇更精采

1 : GS(14)@2017-12-18 04:10:08

圍繞「謎網50」股份所發生的事情,比電視劇情節還要精采,主角有醫生、大老闆、廉署、證監,配角有公司主席、幕後金主、人頭、台灣幫、中國保險公司等等,已經出現的劇情包括復仇者、火燒連環船、集體停牌、斬倉、失聯、下跪、暗箭……情節離奇,「消息人士」眾多,各有各說法,難分真與假。公司發生重大事件,一眾大股東卻選擇保持緘默,身為局外人實在無謂多說話亂猜測。賬目問題、經營手法、操盤財技亦非一朝一夕間發生。資料顯示股東周年大會的投票情況未見異樣,一眾大股東舉手投贊成票,贊成股數較已發行股數逾半,反對票寥寥無幾,或反映股東對現況相當滿意。題外話:股票市場是零和遊戲,有得便有失,公司賬面上不斷錄得重大虧損,不論來源是股票投資公平價值虧損、商譽減值或貸款撥備等,只要公司不斷在輸錢,必然代表對家正在發大財,皆因資金不會無緣無故消失。比如投資市場上要百戰百勝,年年獲利很難,要百戰百負同樣不易,不需擁有專業知識也知道葫蘆賣甚麼藥,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3/20243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4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