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民生銀行完成董事會換屆 洪崎續任董事長

2月20日,中國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稱,公司當天召開的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相關決議,選舉產生了公司第七屆董事會和監事會;隨後召開的第七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洪崎任董事長,聘任鄭萬春為行長;第七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張俊潼任監事會主席。至此,民生銀行順利完成了董監事會換屆工作。

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會董事一共18名,包括張宏偉、盧誌強、劉永好、史玉柱、吳迪、姚大鋒、宋春風、田誌平、翁振傑9名股東董事,鄭海泉、劉紀鵬、李漢成、解植春、彭雪峰、劉寧宇6名獨立董事,以及洪崎、梁玉堂、鄭萬春3名執行董事。在第七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上,洪崎被選舉為民生銀行董事長, 張宏偉、盧誌強、劉永好、梁玉堂為副董事長;鄭萬春被聘任為民生銀行行長,石傑、李彬、林雲山為副行長,白丹為財務總監,張月波為首席審計官,林曉軒為首席信息官,胡慶華為首席風險官,方舟為董事會秘書。以上高管崗位中,首席信息官、首席風險官為民生銀行新設高管崗位,林曉軒原任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曾任中國工商銀行首席信息官、信息科技部總經理等職務;胡慶華現任民生銀行上海分行行長,曾先後擔任成都分行行長、南京分行行長等職務。

民生銀行第七屆監事會監事一共9名,包括王航、張博、魯鐘男3名股東監事,王玉貴、包季鳴、程果琦3名外部監事,以及張俊潼、王家智、郭棟3名職工監事。在第七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上,張俊潼被選舉為監事會主席,王家智、郭棟為監事會副主席。

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表示,為了實現平穩換屆,民生銀行第六屆董事會與各大股東以及相關部門進行了充分而高效的溝通,換屆方案得到了各大股東以及相關各方的一致支持和認可。本次董事會、監事會換屆平穩完成,充分表明大股東和董事們對民生銀行的未來充滿信心,標誌著民生銀行開啟了穩健發展、改革創新的新時代。

1996年1月12日成立的民生銀行,是中國首家以民營資本為主體發起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成立21年來,民生銀行大膽探索,銳意進取,迅速成長為核心資本超過3300億元、資產總額超過5.6萬億元,在全球1000家大銀行中排名第33位、全球企業500強中排名第221位的一家大型現代商業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117

民生銀行今天進行董事會換屆選舉 史玉柱、劉永好未出席

2月20日,民生銀行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在北京友誼賓館會議室如期召開,會議審議了關於選舉產生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的議案。由於此前民生銀行曾多次上演“股權爭奪“,引發外界對該行董事會換屆高度關註。

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副董事長盧誌強、梁玉堂,行長鄭萬春以及董事姚大峰等均出席了本次股東大會。不過第七屆董事會候選董事史玉柱、劉永好未出席。會議還進行了第七屆監事會選舉、修訂公司章程,及延長境內非公開發行優先股份相關決議的審議期等三項表決。

本次換屆選舉是足額選舉,18位董事候選人對應18名董事席位,股東大會審議結果將於晚些時候公告。根據此前民生銀行公告,新一屆董事會依然是9位股東董事、3位執行董事和6位獨立董事的格局。

執行董事候選人分別是:洪崎、梁玉堂、鄭萬春共三名;股東董事候選人分別為:張宏偉、盧誌強、劉永好、史玉柱、吳迪、姚大鋒、宋春風、田誌平、翁振傑。6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候選人分別為:劉紀鵬、李漢成、解植春、鄭海泉、彭雪峰與劉寧宇。

與第六屆董事會陣容(東方集團董事長張宏偉、泛海控股董事長盧誌強、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總經理王玉貴、南方希望實業董事王航、複星的郭廣昌、福信集團的吳迪、中國人壽的王軍輝,以及安邦的姚大鋒9位非執行董事)相比,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會換屆的最大的特點是,多了史玉柱,卻不見了複興的郭廣昌。

民生銀行股權結構相對分散,除安邦穩居第一大股東外,史玉柱的“上位”並不在意料之外。稍早前2016年12月,在史玉柱增持剛剛成為第二大股東之後,泛海系盧誌強直接舉牌民生銀行,成為新的第二大股東。

民生銀行主要股東中,除了盧誌強(持股5%)和史玉柱(持股4.97%)外,還有第一大股東安邦(15.54%)、連續減持後仍持股4.18%的新希望有限公司(劉永好)、證金公司(持股4.2%)以及稍早前“抱團”的東方集團和華夏人壽(合計持股5.74%)。

有人爭權就有人讓位。昔日民生銀行大股東新希望劉永好擁有兩個席位卻連續減持。2016年7月31日,大股東劉永好通過一系列動作減持套現1.8億元,持股比例繼續降低。結果此次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候選人名單中,新希望僅保留一個席位。而郭廣昌2016年也沒有太多動作,直接離席董事會。

首次出現在民生銀行前十大股東名單的,分別是北京複樸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田誌平和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翁振傑。

民生銀行公告顯示,田誌平現任北京複樸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翁振傑現任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業內人士指出,前者田誌平是私募界的“老江湖”,後者翁振傑曾奪得2015年信托行業凈利潤排名第一。

此外,與第六屆董事會相比,新面孔還有現任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總經理宋春風,中國船東互保協會是民生銀行的老股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124

新增就業1314萬,民生指標超額完成

經濟增速放緩,財政收入增速也在放緩,但新增就業的增長和社保領域的投入卻沒有放緩,這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大亮點。

3月1日,國務院對外公布的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下稱“報告”)量化指標任務的落實情況顯示,以就業和社保為代表的各項民生指標全面完成。

新增就業逆勢增長

2016年我國的城鎮新增就業延續了過去幾年連續增長的態勢,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31.4%。去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2%,低於4.5%的控制目標。

在擴大就業創業方面,報告明確,完成2100萬人次以上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任務。2016年全國完成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2422萬人次。

來自人社部的數據還顯示,2016年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54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69萬人,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目標。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1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主要就業指標能夠處於合理空間,首要還是應歸功於經濟的持續發展,經濟蛋糕做大,就業容量也相應擴大,增長一個百分點所對應的拉動就業的能力比過去更強。

尹蔚民表示,“十一五”期間GDP增長一個點平均拉動就業100萬人;“十二五”期間GDP增長一個點,平均拉動就業170萬人;2016年GDP增長一個點,拉動就業超過了190萬人。

經濟結構向第三產業轉型對就業拉動非常明顯。第三產業對就業的拉動能力,平均要高出第二產業20%。去年我國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達到了51.6%,高出第二產業11.8個百分點。

商事制度改革、“營改增”為重點的稅收制度改革等持續釋放紅利是新增就業增加的另一個因素。尹蔚民舉例說,去年日均新增企業戶數15000戶,同比多增了3000戶,對於城鎮新增就業的貢獻率就達到了40%。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力推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使就業動能不斷增長,就業形態出現多元化,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不斷顯現。

尹蔚民說,對就業吸納作用最強的是基於互聯網平臺所產生的一些新業態。人社部去年已經對這些新業態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即將出臺新政策來支持新業態的發展,鼓勵它們更多地吸納就業。

社保待遇提高

在就業目標全國超額完成的同時,報告中關於社會保障方面的量化指標也得以完成,在多方面切實保障、改善了民生。

在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方面,報告明確,中央財政安排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160億元,增長9.6%。這項工作由財政部負責,去年已安排160億元,增長9.6%。

報告稱,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這項工作由人社部和衛生計生委負責,去年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每人每年不低於420元。

報告明確,在70%左右的地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這項工作由衛生計生委和國務院醫改辦負責,去年80%的地市已開展分級診療試點。

在去年全國兩會的記者會上,李克強明確表示,要用兩年的時間,實現全國醫保聯網解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問題。人社部在2016年迅速制定了落實這項工作的方案,制定了三步走的工作目標。

第一步是首先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的直接結算;第二步是要實現異地退休安置人員的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第三步是實現符合轉診條件的其他人員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尹蔚民表示,2016年第一步目標已經實現,除西藏以外,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已經實現了省內異地就醫的直接結算工作。今年上半年要實現第二步目標即退休異地安置人員的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第三步將在2017年年底實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720

讀“國家賬本”: 25萬億財政支出重點在民生

備受關註的2017年“國家賬本”已經公布。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務院關於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下稱“2017預算草案報告”)公布,並接受全國人大代表審查和批準。

2017預算草案報告顯示,2017年預計財政收入(不含社保基金收入)規模繼續創歷史新高,約22.9萬億元。在積極財政政策基調下,財政支出(不含社保基金支出)規模也創歷史新高,約25.2萬億元。

 

進入中低速增長通道

根據預算法,我國全口徑的財政收入支出由“四本賬”構成——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社會保險基金專款專用,不能用於平衡公共財政預算,但每年公共財政大量補貼社保基金(2016年約11104億元),為避免重複統計,此次財政收支不包括社保基金。

根據2017預算草案報告,2017年預計22.9萬億元的財政收入來源於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三本賬”,收入總量分別約為17.1萬億元、5.5萬億元和0.3萬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歷年數據發現,2017年上述財政收入創歷史新高。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財政收入的主力軍。

2017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168630億元,增長5%。加上調入資金2433億元,收入總量為171063億元。

隨著近些年我國經濟增速放緩,財政收入增速也持續放緩,逐年回落,財政收入已進入中低速增長通道。

2012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跌破20%,2014年首次跌破兩位數增速,為23年來首次個位數增長。此後收入增速繼續放緩,2016年增速僅為4.5%,創歷史新低。

上海財經大學胡怡建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經濟上升期,財政收入增幅高於經濟增幅;而經濟下行期,財政收入增幅也小於經濟增幅。此外,經濟不景氣時,財政收入下降幅度較大,有利於經濟穩定。稅收下滑,意味著稅負下降,這對企業有好處。

今年預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達到5%,仍低於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6.5%左右),但比去年增速略高,這意味著財政收入增速有望止住下滑態勢,保持穩定。

受去年樓市回暖,地方政府土地出讓合同成交價款增加較多影響,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去年止跌回升,告別負增長。今年預計增速為3.6%。

新增減稅降費5500億元

財政收入增速下滑,除了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外,近些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出臺,也直接導致政策性減收。

2016年財政收入情況尤為明顯,比如僅營業稅改增值稅(營改增)一項實現了減稅5736億元。

2016年5月1日,隨著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最後四大行業納入營改增試點,營改增全面推開。這是本屆政府最大的減稅舉措。

2017預算草案報告首次詳細披露了去年營改增減稅情況。

根據稅收征管數據,2016年營改增實現減稅的5736億元中,上述四大新增試點行業減稅1747億元。

胡怡建認為,營改增改革力度大,政策落實較好,5700多億元減稅規模實現並超預期完成改革目標。

 

 

除了營改增之外,去年清理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性收費為企業和個人減費460多億元。兩項相加減稅降費規模超過6000億元。

為了給企業減輕負擔,在去年減稅降費基礎上,今年國務院再實施新一輪減稅降費政策,全年減稅降費規模將達到5500億元。

根據2017預算草案報告,今年將再減少企業負擔3500億元,具體舉措包括完善營改增試點政策、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年應納稅所得額提高到50萬元、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扣除比例提至75%。

今年將再減少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具體舉措包括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等政府性基金,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35項,適當降低“五險一金”有關繳費比例。

25萬億元財政支出怎麽花

為了體現積極的財政政策,今年財政赤字率繼續維持在3%的高位,財政赤字規模達到2.3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000億元,創歷史新高。

根據2017預算草案報告,今年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和國有資本經營三本賬支出總額高達25.2萬億元,支出規模創歷史新高。

25萬億元財政資金怎麽花?財政資金重點支持哪些領域?

2017預算草案報告稱,新增財力以及調整存量騰出的資金,優先用於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有效需求,加大對基本民生保障和扶貧、農業、教育、生態文明等重點領域的投入。

比如在煤炭、鋼鐵去產能過程中及時撥付專項獎補資金,對職工安置困難較大和財政收支壓力較大的地區,加大專項獎補資金和就業專項資金的傾斜力度。

財政部部長肖捷近日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近年來,盡管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但民生始終是財政保障和支持的重點,以過去一年為例,各級財政安排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到70%以上,特別是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社保就業、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支出占的比重約為40%,比上年提高了將近1個百分點。今年我國將把新增財力以及調整出的存量資金更多地用於保障民生。

從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各領域支出增速來看,教育支出同比增速最高,達到15.1%,社會保障和就業同比增長11.6%,排在第二位,城鄉社區支出位居第三,增速為9.9%。

從今年主要支出政策來看,在教育方面,從春季學期開始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實現“兩免一補”和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資金隨學生流動可攜帶。

在社會保障和就業方面,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在醫療衛生方面,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均提高30元,分別達到每人每年450元和180元。

另外,中央財政安排補助地方專項扶貧資金861億元,比上年增加200億元,增長30.3%,用於支持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

財政收支差額拉大的背景下,今年中央財政加大對供給側改革和保民生支持力度,同時也帶頭過緊日子,大力調整和壓減中央本級一般性支出:繼續按照只減不增原則,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預算,壓減會議費、培訓費、宣傳費、咨詢費、軟課題經費和涉企補助等支出;按不低於5%的幅度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對政策目標已經實現的項目,不再安排預算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459

“資管統一監管”臨近 民生銀行加速資管業務 “五大轉型”

資管統一監管無疑是當前金融行業最受關註的話題。

3月9日,在2017年第八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生銀行副行長李彬表示,“目前來做統一資產管理業務的管理辦法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銀行等機構都在做資產管理業務,但是監管歸屬不同的監管部門,相關的規定是不太一樣的,所以產生了鏈條過長、監管套利、脫實就虛等現象。不過,監管部門已經關註到這個問題,也非常重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近幾年金融機構資管業務快速發展與市場的需求增加密不可分。李彬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居民財富快速增長,目前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規模超過百萬億,催生了大量投資需求,驅動了國內資管行業迅速發展。

近5年來,國內資管行業年複合增長率近50%,成為金融體系內最具活力和成長潛力的板塊。據統計,截至2016年6月底,我國資管業務規模約88萬億元,剔除重複計算後,約60萬億元,接近2015年GDP總量。

五大轉型

“當前,中國經濟金融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監管部門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推動和指導資管業務轉型。”李彬稱,未來民生銀行著力從五個方面加速資管業務轉型,開辟專業化、差異化的資管發展之路。

一是管理的轉型,推動治理模式、組織架構向市場化轉變,開展獨立專業化風險管理改革。

2013年初,民生銀行成立資產管理業務專營部門,對全行理財業務進行集中統一經營管理,在治理模式、組織架構、考核激勵、業務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了不斷的摸索和實踐。

在推動治理模式方面,李彬稱,其目標是公司事業部治理模式發展,現在從一些方面都已經開始做準備。

組織架構的轉型,則是要在全行建立大資管的產品平臺,設置資管的投資管理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加強投資決策能力、資產管理能力,設立固定收益、二級權益、全球市場等獨立的投資條線以及相應的組織架構。

2015年2月,民生銀行正式啟動“鳳凰計劃”,推進全面戰略轉型和經營管理體系再造。其中,資管業務是民生銀行轉型的重點戰略業務之一。

在“鳳凰計劃”中,資管的定位為全行“大資管”產品平臺。據了解,“大資管”平臺面向全行所有的分行,面向所有的地區,由總行來進行產品設計、風險控制等。無論是資金來源端,還是從資產端,平臺創造的產品,面向民生銀行所有的經營機構。

同時,人才體系的轉型,除了引入投資管理和技術人才外,民生銀行還探索市場定價的方式,設立崗位薪酬的分位值等,有望在2017年落地實現。

二是盈利模式的轉型。推動盈利模式向非利差化轉變,資管業務收入模式由利差收入向收取管理費模式轉變。

“可以說之前我們資產管理業務它就是比較簡單的,我這邊作為投資者、融資人有一個負債的成本,另外一端我有資產管理資產的收益率,根據利差收益成為銀行資管的盈利模式。”李彬稱。

不過,未來資管產品收益形態以凈值型為主導,資管業務的利潤模式不是簡單的利差形式,有可能以管理費為主的收益,類似於公募基金的盈利模式。

三是投資的轉型。站在全球視角推動投資品種大類化、多元化轉變,加強組合管理,提升主動資產管理能力,即“做真正的資產管理業務”。

按照李彬所講,要求銀行資管團隊以專業化的能力運用各類金融市場的工具,去捕捉境內外各個市場,包括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甚至股權的市場、大宗交易市場的機會。而非以非標的收益對應成本,投資的轉型要面向非常開闊的全市場。

“我們也將建立以洞察力為導向的投資研究體系,支持大類資產配置,加強委外的管理。民生銀行要加強FOF、MOM的管理能力,把它作為重要資產配置方式。”李彬表示。

四是產品與渠道轉型,產品逐步回歸“資產管理”本源,這也是監管的導向。產品形態由預期收益型向凈值型轉變,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並構建向線上線下立體化營銷轉變,產品標準化、批量化與個性化、專業化相結合,增強線上移動渠道及線下代理渠道的銷售能力。

五是技術轉型升級,將“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的新技術引入資管業務,提升客戶需求挖掘能力和風險管理效率。

風險“三道防線”

根據民生銀行提供的數據顯示,經過15年的開拓創新、專業發展,到2016年末民生銀行理財余額突破1.4萬億元。近三年來,民生銀行理財規模增長超過1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70%。

2016年該行理財資金投向實體經濟的余額超過1萬億元,重點服務於國家戰略工程和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其中,民生銀行理財投資產業基金、政府引導基金規模超過400億元。

資管業務快速發展的背後是產品的日益創新,如何控制風險成為銀行的一大課題。

“怎麽識別風險、控制風險和跨越風險?這是各家(銀行)資產管理部門和機構面臨的問題。”民生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何力在前述發布會上表示。

具體而言,就是了解資管業務風險來自於哪些方面,然後抓住風險識別、風險預警、風險處理這三個環節,構築風險“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風險管理內生機制。民生銀行建立委員會決策機制,形成內部制衡、外部制約的風險管理格局;建立兩頭收緊的閉環式風險管理,前有項目發行風險審查,後有資產投後監控,及時控制、揭示、處置風險。

第二道防線是專業風險管理能力。民生銀行將風險管理部門劃分為公司、零售、金融市場三大風險管理領域,建立專業的金融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和團隊,逐步形成反映迅速、管理專業、風控有效的風險管理能力。

第三道防線是建立定期監督機制。民生銀行發揮內部獨立審計的稽核功能,定期對資管重點業務及管理流程進行檢查、督導和優化,確保了全行資產管理業務長期穩健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847

天眼惠及民生 遙感技術將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領域

農村公路核查,讓每條路纖毫畢現;災害應急決策,雖隔千里如在眼前;監測大橋形變,毫米位移盡收眼底……遙感衛星,業內俗稱為“天眼”,平時看似遙遠的高科技,如今正在融入交通運輸行業各個領域。

日前召開的交通運輸部軍民融合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要求,推進交通運輸軍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發展邁進。

“遙感是軍民兩用技術,通過軍民融合示範項目的牽引,現已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領域,特別是精準化交通扶貧、計劃執行情況評估、建設監管和災害應急等方面,是‘三去一降一補’的重要抓手,是交通運輸行業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一個典型案例,也是交通運輸軍民深度融合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曹德勝說。

“天眼”助力交通精準扶貧

“湖南的扶貧地區大多是地形複雜的山區,核查、統計這些地區的道路通達情況一直是我們的短板,有了衛星遙感技術,這塊短板補上了。”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舒行鋼告訴記者,技術創新應用帶動了農村公路和交通扶貧的管理、機制創新,衛星遙感技術應用生動地詮釋了什麽是“智慧交通”。

農村公路建好後的安全運營,依然需要衛星遙感技術支持,所以下一步,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將根據需求,繼續發現和挖掘衛星遙感技術在公路養護、運營方面的功能。

據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介紹,“十三五”期間,該中心將配合湖南省交通運輸廳進一步完善高分辨率衛星遙感數據采集和更新保障機制,研發相關核心技術,實現對農村公路的規劃、計劃審批及建管養全過程監管等功能。

同時,湖南還將研究完善遙感核查系統與相關業務系統的整合,確保關鍵數據的準確性,實現信息數據定期更新。湖南還計劃通過建立公路基礎數據采集和更新的創新機制,進一步推動我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及三維地形建模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深層次應用。

“千里眼”勘察災情

每當災害發生,人們最關心的是受災地區的情況如何,道路是否通暢,保障救災物資和受災群眾的運輸與轉移,遙感技術可以第一時間讓這些疑問得到解答。

據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介紹,通過遙感技術生成的有關災害專題信息、救援前線輔助信息,可為領導指揮提供決策支持。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在四川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以及甘肅定西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中利用遙感技術開展了相關交通應急監測工作。

2016年8月初,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應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要求,先後開展了河北省、湖北省、安徽省和湖南省基於遙感技術的重點道路災毀評估工作。其中在河北省道路水毀調查方面,形成了6類災毀調查結果、24份專題成果和1套公路水毀影像特征庫。在湖北省、安徽省和湖南省道路水毀調查與核查方面,監測了18條國省幹線,對46個災毀路段的位置、規模、類型等進行調查與分析,經交通運輸部公路水毀調研組現場比對,結果真實可靠。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介紹,利用遙感技術還可一次性對近千平方公里範圍內的交通基礎設施進行形變監測,精度可達到毫米級,能有效監測公路、鐵路、高邊坡、橋涵、隧道等變化狀態,分析變化趨勢,實現災害預警,為防災減災提供技術支持。

多技術融合提供多元化服務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交通運輸部將高分遙感應用示範作為“十三五”重點工作進行推動,目前正在開展行業應用的全局規劃和頂層設計,指導相關標準和技術研究。

目前,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正在開展農村公路調查與核查等10多個標準研究工作,力爭通過標準規範技術使用規程,引導行業用戶逐步接受認可遙感技術手段。

同時,交通遙感示範應用範圍和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十三五”期間,將繼續擴大應用範圍,開展中央投資資金執行效率評估、災害監測和路網數據動態更新等遙感應用,並積極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選擇“一帶一路”戰略通道和沿邊大通道開展遙感應用。

“多技術的融合,是今後交通遙感技術應用的必然趨勢。”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遙感創新團隊負責人羅倫介紹,遙感技術與衛星導航技術、BIM(建築信息模型)等技術的融合,可滿足用戶對於交通基礎設施大範圍、精細化的實時動態監測管理需求,大幅提升交通基礎設施運行服務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021

2017兩場民生硬仗:保衛藍天和遏制房價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政府工作報告作為政府的施政綱領,不僅是治國理政的路線圖,也是國計民生的任務表,其起草與修改,一字一句牽動民心。

根據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代表審議及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委員討論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國務院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反複推敲,共充實修改了78處,其中涉及房地產、環境保護、扶貧等多個民生領域。

事實上,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與修改匯集了數百萬人的心血,直接參與討論修改的有9000多人,除4000多名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的負責人外,還包括全國兩會期間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21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在正式提交全國人大會議審議,並吸收代表委員的意見和建議後,經全國人大代表投票表決通過,才算真正定稿。

第一財經記者在政府工作報告修改情況說明中發現,涉及修改與補充的領域多是近一段時間市場關註的焦點。其中,8處與“藍天保衛戰”有關,包括“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有4處涉及房地產,補充寫入了“遏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

攻堅“藍天保衛戰”

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的“藍天保衛戰”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的熱詞,此次78處修改中多達8處與之有關。

8處修改分別是:“優先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改為“優先保障清潔能源發電上網”;補充“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加快稭稈資源化利用”改為“加快稭稈綜合利用”;在“對所有重點工業汙染源,實行24小時在線監控”後面補充“確保監控質量”;補充“提高燃油品質”;“加強對霧霾形成機理研究”改為“加強對大氣汙染的源解析和霧霾形成機理研究”;“強化應急措施”改為“強化預警和應急措施”;對違法行為“必須嚴厲打擊”改為“必須依法懲治”。

有專家表示,這些字句的增減使得治霾方案更加精準、科學。

值得一提的是,新修改的政府工作報告特別強調了“源解析”和“霧霾形成機理”的問題。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掌握科學的源解析和準確的霧霾形成機理,這既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關鍵,也是目前大氣汙染防治的痛點、難點和薄弱點。

“細顆粒物(PM2.5)實際上是兩部分,一類是直接產生的,一類是由氣態物質汙染物反應生成的。要知道汙染的來源,把一次生成和二次生成的物質追溯到是誰產生的、哪些汙染者排放的,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今年全國兩會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對記者說,只有通過源解析,才能知道是誰排放的、貢獻量有多大。

環保部此前對北京、天津等35個城市開展了源解析,基本弄清燃煤、工業排放、揚塵、機動車、稭稈焚燒等都是PM2.5形成的主要原因。

問題的複雜性還在於,各地因為產業結構不一樣、生產生活條件不一樣,汙染源的來源和構成比例是有差異的,而且這個差異有時候會很大。即使在同一個城市,由於季節性的變化,這個來源也會有所變化。

這就要求大氣汙染防治必須科學施策、精準施策。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近年來,環保部、中科院、中國工程院以及地方環保、科研部門都加緊對霧霾形成機理的研究。“一些研究上升到決策層面,比如,我們在今年的工作計劃中,對氮氧化物的控制就加強了。”陳吉寧說。

“應該說,對重汙染天氣的成因,無論在宏觀層面還是中觀層面都是清晰的、明確的。”2月22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向記者介紹大氣汙染防治相關問題時表示,從宏觀層面來看,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和不合理的產業布局、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導致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遠超環境承載能力。這是大氣環境質量仍不盡如人意、重汙染天氣頻發的根本原因。

環保部的監測結果顯示,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為例,該區域國土面積占全國7.2%,卻消耗了全國33%的煤炭,主要大氣汙染物排放量占全國排放總量30%左右,單位國土面積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左右。高汙染、高能耗產業大量聚集和燃煤、燃油集中排放是造成該區域大氣汙染的直接原因。

核電迎來快速發展期

從上述造成汙染的原因可以看出,使用清潔能源是減輕汙染的主要手段之一。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分析說,“優先保障清潔能源發電上網”,就是要加大核電的上網數量。

中國著名核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奇蓁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水電是很好的能源,但已經很有限了,風電和太陽能受氣候的影響很大。而核電除了清潔之外,還是一種高效、穩定的能源。”

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廣核集團獲悉,2016年,全國核電機組按發電能力可生產2428億度電,但由於各種因素限制,實際完成的計劃電量1829億度,參與市場交易消納137億度,總計損失電量462億度,棄核率達19%,相當於近7臺核電機組全年停運。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很麻煩。”某核電企業的一位內部人士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基於去年上述棄核現狀,由中國廣核集團董事長賀禹發起,中國核工業集團董事長王壽君、國家電力投資集團董事長王炳華等多名全國政協委員在全國兩會上聯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再次建議保障核電消納。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賀禹等多名全國政協委員曾聯名提交了一份類似的提案建議。

針對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補充的“安全高效發展核電”,葉奇蓁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發展核電,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自從有了核電以來,中國始終堅持要安全發展核電,這從來沒有變過。

在安全的前提下,如何高效發展核電非常關鍵。“核電你不能搞得貴。”葉奇蓁說,“核電需要經濟性。”他舉例說,隨著中國核電國產化不斷提高,核電的建造成本得到了進一步的降低,這使得發展核電變得更加高效、更加經濟。

官方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35臺在運核電機組,共計3360萬千瓦,在全國各類電力裝機中的占比僅約2%,這與美國、法國等核能強國尚有較大差距。

中國核電規模還在繼續擴大。2月17日,國家能源局官網公布的《國家能源局關於印發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顯示,中國“年內計劃開工8臺機組”。

成本降低、規模擴大等種種跡象顯示,核電產業即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堅決遏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

“總理講,幹不成的就不寫,政府說了就要算。要把2017年能做到的事兒寫進去,民眾關心的事兒寫進去。每改一個字都很謹慎,一個標點都可能會是討論的熱點。”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

在78處修改意見中,關於房地產調控政策領域的變化格外引人註意。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對房地產調控的總體基調仍然延續了2016年“因城施策去庫存”,這與三四線城市仍處於房地產去庫存階段不無關系。

而修改稿涉及房地產領域的改動有4處,分別為兩條補充和兩條修改:補充了“健全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遏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兩條修改分別是將“繼續發展公租房”改為“繼續發展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因地制宜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改為“因地制宜、多種方式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

從去年四季度開始,監管層就已開始通過各類調控措施,遏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國家統計局在解讀去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時曾表示,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已得到初步遏制。而上述4處修改則為今年房地產市場調控定了調,即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同時,繼續遏制一、二線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

全國兩會前夕,住建部部長陳政高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2016年房地產政策經歷了從寬松到熱點城市持續收緊的過程。兩會提出因城施策去庫存,但隨著熱點城市房價、地價快速上漲,政策分化進一步顯現。

一方面,熱點城市調控政策不斷收緊,限購限貸力度及各項監管措施頻頻加碼,遏制投資投機性需求,防範市場風險;另一方面,三四線城市仍堅持去庫存策略,從供需兩端改善市場環境。

始於2015年底的一輪熱點城市房價飆升與信貸環境、階段性供求緊張及地價上漲不無關系。“遏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後,今年的房貸增速節奏是否會改變?央行行長周小川在10日的全國人大新聞發布會上給出了答案。他說,住房貸款在中國還會以相對比較快的速度發展,但是確實要適當平衡。隨著住房產業的政策調整,估計會適當放慢。

事實上,政府工作報告還對信貸總量進行了控制,將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紛紛由此前的13%下調至了12%。

當然,房地產調控並非只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健全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繼續發展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因地制宜、多種方式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的提出便是為了讓更多住房困難的家庭告別棚戶區,使廣大人民群眾住有所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507

民生銀行去年凈利潤478.43億,不良率1.68%

3月30日晚間,民生銀行公布2016年年報顯示,該行凈利潤 478.43 億元,同比增長 17.32 億元,增幅 3.76%。

不良貸款余額 414.35 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86.14 億元,增幅 26.25%;不良貸款率 1.68%,比上年末上升 0.08 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 155.41%,比上年末上升 1.78 個百分點。

作為面向小微企業傳統優勢銀行,年報顯示,民生銀行去年小微企業貸款在個人貸款和墊款中的占比從2015年的51.95%下降至37.19%,大幅下降了14.76個百分點。而住房貸款的占比卻從去年15.7%上升至32.84%,大幅上升17.14個百分點。民生銀行住房貸款 2,952.01 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1,811.42 億元。

資產質量方面,民生銀行去年逾期貸款總額861.5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4.39億元,在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中占比為3.50%,比上年末下降0.44個百分點。從民生銀行不良貸款分布的地區與行業看,華東地區成為不良貸款投放重災區,占比從去年的44.19%提升至46.93%。公司貸款和墊款中,制造業成為不良貸款集中度最高的行業。

盈利能力方面,2016年民生銀行息差進一步收窄,凈息差和凈利差分別為 1.86%和1.74%,同比分別下降 0.40 個百分點和 0.36 個百分點。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和平均總資產收益率分別為 15.13%和 0.94%,同比分別下降 1.85 個百分點和 0.16 個百分點。

今年2月剛剛經歷第七屆董事會換屆的民生銀行,截至2016年年底,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顯示:安邦人壽、安邦財保以及安邦集團合計持股占比15.54%。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4.61%。新希望投資有限公司4.18%,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4.06%,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3.15%,中國船東互保協會2.98%,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824

民生銀行:史玉柱等董事任職資格獲銀監會核準

民生銀行發布公告,公司近日接到《中國銀監會關於民生銀行史玉柱任職資格的批複》(銀監複[2017]108號)、《中國銀監會關於民生銀行宋春風任職資格的批複》(銀監複[2017]107 號)、《中國銀監會關於民生銀行解植春任職資格的批複》(銀監複[2017]105 號)、《中國銀監會關於民生銀行彭雪峰任職資格的批複》(銀監複[2017]110 號)、《中國銀監會關於民生銀行劉寧宇任職資格的批複》(銀監複[2017]109 號),核準史玉柱、宋春風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的任職資格,核準解植春、彭雪峰、劉寧宇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的任職資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266

民生銀行披露輝山乳業融資情況 目前無逾期欠息

民生銀行官方發布的關於輝山乳業融資情況的說明顯示,截至2017年4月7日,民生銀行沈陽分行對輝山乳業貸款余額7億元,其中短期流動資金余額6.34億元、固定資產貸款0.66億元,另有買方保理擔保余額8億元,合計15億元。

據中國證券網7日消息,民生銀行香港分行對輝山乳業的大股東冠豐有限公司股權質押貸款余額3億元港幣,上述融資均為2016年末以前發放。

民生銀行表示,該行於2012年開始與輝山乳業建立信貸關系,自2016年12月份開始,民生銀行已經關註到企業融資規模增長過快、經營規模增長放緩等問題。2016年12月中旬,民生銀行總行評審部組織了專項工作組赴輝山乳業進行實地調研和考察。

根據調研結論,民生銀行總行迅速采取措施,並積極與企業溝通協商,對存量融資追加補充了包括抵質押在內的風險保障措施。

民生銀行表示,目前,輝山乳業及其關聯企業在民生銀行融資無逾期欠息。民生銀行進一步表示,正密切關註輝山乳業業務重組進展情況,積極協助推進組建債權人委員會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5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