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宙買家撻大定 料損失61萬
1 :
GS(14)@2016-11-10 07:29:58【本報訊】上周政府加辣後,豪宅繼續屢創新高,但中小型住宅新盤卻即錄撻定個案,元朗世宙更有買家撻大定,料遭殺定61萬元。香港小輪(050)深水埗海柏匯亦有上月底入市的買家縮沙,撻定遭沒收近20萬元定金。新辣招殺到,有買家即時撻定。世宙3座27樓D室兩房戶,實用面積426方呎,於今年7月2日以610.9萬元售出,並已於同月8日簽署買賣合約。不過,突然於本周一終止買賣合約,買家已繳付樓價9%作為定金,料55萬元已遭長實(1113)沒收。有關單位即時加價至646.8萬元重售,呎價15,183元,加幅5.9%。劏房盤海柏匯上月31日加辣前,以392.646萬元賣出15樓G室開放式單位,單位面積214方呎,呎價18,348元,買家已支付5%樓價定金,但最終撻定,被殺定近20萬元。長實紅磡維港.星岸推出14伙第1座的三、四房分層單位於本周五以先到先得形式發售,定價由2,389.1萬元起。嘉華(173)等的元朗朗屏8號亦將15伙貨尾加價,加幅由1至3%。另馬頭角Ava55暫收80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09/19827627
指數納「泡沫股」 被轟無王管 藺常念﹕ETF投資者蒙受損失
1 :
GS(14)@2016-12-07 07:24:13【明報專訊】近年市况動盪,收費廉宜,以追蹤各大指數為基礎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隨之而興起,成為不少入門投資者首選。有股評人撰文點名批評,富時及摩根士丹利等指數公司,近年在未有做盡職審查,便納入漢能(0566)等「熱炒股」為指數成分股,間接令大量投資者蒙受損失。不過,有市場人士認為,指數公司並非基金公司,無責任對個別股份進行審查,惟直言「ETF只係最懶最平,但從來都無人話ETF一定好穩陣,呢個只係大眾嘅誤解。」
明報記者 溫婉婷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昨日撰文,直斥富時及摩根士丹利等指數公司,只以股票的市值及成交量作為納入指數的標準,卻未有考慮該股是否存在造假及泡沫等問題;即使近期指數公司已修例將股權高度集中股份剔除,但難以彌補對投資者造成的傷害。他又以近年「股王」之一、上周剛宣布將獲納入MSCI中國指數的豐盛控股(0607)為例,指其四出收購其他上市公司,股價於3年內大升30倍;但近日市場上已開始出現針對該股的負面消息或評論,股價急跌14%,市值單日跌100億元,幸而豐盛加入MSCI中國指數未生效,否則投資者或蒙受損失。
指豐盛近日大跌幸未正式納MSCI
藺常念其後接受本報查詢時補充,那些ETF指數基金納入標準存在問題,令「垃圾股」也可成為指數一部分;又指購買ETF的投資者一般不是追求高風險回報,但因指數追蹤性質卻將這類高風險的炒股納入其中,違背了投資者意願。他認為,證監會沒有做好自己本份,首先是要杜絕細價股瘋炒,「膳源(1632)上市幾日升幾倍,之前的聯旺(8217)更瘋狂,應該從源頭着手,有需要時將這些炒股停牌」;此外,他認為除了靠ETF指數基金自行做好在職審查,證監亦要因應情况向這些基金予以重罰。
漢能「爆煲」前納MSCI富時
近年最著名的指數成分股「爆煲」個案首推漢能。市值高峰期逾千億的漢能,接連獲納入MSCI及富時旗下指數,以及恒生指數公司旗下部分小型指數;不過,漢能在2015年5月停牌後,令不少追縱相關指數的ETF及基金受到影響,當時已有基金需全額撇帳,事件甚至影響到遠在美國的太陽能基金Guggenheim Solar ETF,因指數公司以零價值剔除漢能,單日價值急挫近一成,而其他案例亦不在少數(見表)。
市場人士﹕ETF穩陣 屬大眾誤解
不過,有市場人士則認為,ETF屬於被動式管理基金,純粹跟蹤市場較具代表性的旗艦指數表現,毋須基金經理操盤,可節省相關費用;問題只在於投資者是否了解,其所選擇的基金追蹤指數包含哪些成分股,如果其中包括質素欠佳的股份,亦只是反映市場實况,故投資者投資ETF失利不可歸咎於指數公司。他直言,如果指數公司要額外聘請研究分析師作審查,變相與基金公司無異,「但世界上無免費午餐,投資者買ETF慳咗啲基金管理費,就要承受一定風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125&issue=20161206
林保怡推內地劇損失大
1 :
GS(14)@2016-12-10 13:30:16林保怡、鄭丹瑞、胡楓(修哥)和彭浩翔昨日獲邀到炮台山出席RoadShow頒獎禮,分別獲得「一路最愛藝術文化大獎」。保怡透露最近因度期問題推了一套內地劇,損失一大筆,並直認要改善一下自己脾氣,他數數手指說:「一定搵得返,而家個期落實,可盡情接其他工作。」轉戰內地搵人仔後,保怡近年有感樓巿會跌,早已將物業套現,另作長線投資,他笑言:「賺少少,但都要拍劇。」修哥近日在電視台拍劇,深夜才收工,他說:「屋企人千叮萬囑我唔好揸車,但有時未必call到的士。」今個聖誕修哥不會慶祝,靜靜在家中度過。採訪、攝影:卓寶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10/19860584
不當行為損失大 德銀全版廣告道歉
1 :
GS(14)@2017-02-07 05:10:50■德意志銀行周末在德國主要報章刊登全版廣告,為其過往不當行為致歉。 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道】大行登報認錯!德意志銀行周末在德國主要報章刊登全版廣告,為其過往不當行為,導致集團損失數以十億歐元致歉。德銀在廣告中指出,其不當行為除導致50億歐元損失外,還損害集團聲譽。該個廣告是由德銀行政總裁John Cryan代表執行委員會署名,他寫到德銀為2005年及2007年不當處理美國按揭業務感到後悔,他並指該行為乃「不可接受的」。德銀去年錄得14億歐元虧損,其中第4季訴訟費用高達16億歐元。去年12月,德銀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為2005至2007年在美國不當銷售按揭證券手法賠償72億美元。德銀在廣告內表明,將盡力阻止有關行為再度發生。另外,市傳德銀全球證券部門將裁減約兩成員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7/19920470
星漣海撻定增至7宗 買家共損失逾500萬
1 :
GS(14)@2017-04-05 23:44:11■馬鞍山星漣海20日內連環錄得7宗撻定。 資料圖片
【本報訊】今年新盤開售往往爭崩頭,但不乏買家撻定收場,多年積蓄化為烏有。本月首四日新盤市場已錄得8宗撻定,平均一日兩單。當中長實(1113)上月開售的馬鞍山星漣海,20日內連環錄得7宗撻定,交易斷纜比例屬近期大型新盤之冠,發展商進賬逾500萬元。記者:陳東陽
上月17日進行第一輪賣樓的馬鞍山星漣海,號稱收票逾2,200登記,超額認購近11倍,賣樓首日售樓處有過百人排隊,群情洶湧。
星漣海撻定比率達4%
可惜高潮過後,陸續有買家撻定離場。據成交紀錄冊顯示,樓盤至昨日累積售出約170伙單位,不過當中有7伙買家無進一步簽訂正式買賣合約,換言之買家撻定比率約4%。撻定戶總值逾1.06億元,按樓價5%計,發展商合共沒收定金多達530萬元。當中4伙撻定戶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的時間更是相連,依次為上月24、25、26及27日。最新1宗撻定為2B座12樓F室,上月27日原本以1281.8萬元沽,屬實用面積765方呎三房單位,買家撻定離場料損失約63.5萬元定金。對照年內開售的其他大型新盤,例如由內房萬科及新世界(017)合作發展的荃灣西柏傲灣,同樣累錄7宗撻定,料發展商殺定315.8萬元,惟樓盤累積銷售伙數超過900伙,撻定比例不足1%。至於同樣年內開售的南昌站匯璽、元朗Grand Yoho2期、啟德1號2期、將軍澳Monterey、啟德龍譽及嘉匯,撻定比例均不足1%。據本報統計,本月首四日新盤市場合共錄得7宗撻定,涉及8伙單位,分佈於星漣海、匯璽及龍譽。
維港頌睇樓客嘆價錢貴
至於今年出現最多撻定宗數的新盤為九建(034)紅磡「劏房新城」環海.東岸,2月份有大批於2015年採用長成交期付款辦法的買家終止交易,共涉及13伙單位。年內最大宗殺定個案則屬新地(016)何文田天鑄,6座中層A室四房戶,同樣最初於2015年售出,年初撻定,料買家損失多達941萬元定金。長實貼近東區走廊的北角新盤維港頌癲價出擊,首批76伙折實平均呎價貴過周遭多個臨海屋苑逾五成。昨日公眾假期,示範單位的參觀者許多都坦言屋苑價錢貴難負擔,純粹抱住消磨時間的心態到場參觀。市傳收票過百,賬面屬足額登記,但數量不及南昌站匯璽第四輪登記,消息指後者單日錄近300票。市場人士指,發展商有意分多個組別,以大手優先形式發售,發展商高層昨午指,一切以銷售安排作實。
【市民對樓價意見】
■羅小姐
羅小姐:「樓價一年一年咁升,收入好似追唔上樓價。每年都有咁多新增人口,香港又冇乜地方發展,所以覺得樓價仲有上升潛力」。
■鄧先生
鄧先生:「感覺樓價緩慢向上升,而且地價都升緊,不過好難講幾時先係入市良機,大家都係估估吓。政府應該再出招打壓樓市,令市場健康番」。
【新盤動向】手機用戶請按:
http://bit.ly/adproperty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5/19980376
【讀書好×果籽】電視低能,我們損失甚麼?
1 :
GS(14)@2017-04-29 23:25:30【文化籽:讀書好】有線電視終於找到新買家,台前兩位香港商人做keeper,另搭內地商人,表明裁員一成,調動人手做財經資訊,又話要在廣東落地,雖然沒有說出口,但大家對有線新聞台的下場,應該知道會是王征主政亞洲電視時代的翻版。免費電線只剩下一家,收視率大幅下滑,每天仍努力不懈製作低水平電視劇,Viu TV當初好像有創意,但一年下來,又是胡鬧死路。至於收費電視,也經營困難,舉步維艱,有線電視步入「亞視化」。電視觀眾萎縮,很多人認為是新媒體崛起,取而代之,我認為曾幾何時輝煌的香港電視業之步入夕陽工業,四個字:「咎由自取」。
今天我介紹一本關於日本電視工業轉型的書,書名叫《電視低能,我們損失甚麼?》作者是曾任職富士電視台國際部的台灣人陳弘美。我們對日本電視節目的認識,主要是兩大類:以木村拓哉為代表的日劇及藝人綜藝show,但對於另一類主流節目「雜聞秀」(日本稱為wide show),所知甚少,因為這些節目很本地化,即八卦、雜誌式資訊節目,因有文化差異難向亞洲其他地區輸出。作者就是以「雜聞秀」自九九年富士電視台大改革起,分析這類節目的社會、政治影響力。
反對黨領袖蓮舫受惠於電視「雜聞秀」而人氣高企。
知識化
香港也有類似的晨早、中午時段節目,那是上班時間,在家看電視的不是家庭主婦,就是退休人士,如果有朋友告訴你會看《都市閒情》,欣賞安德尊,你會想:「係咪有病!」傳統電視台照顧大媽師奶口味,節目多以娛樂、明星八卦、家事常識、煮餸、健康等軟性資訊為主。同樣在日本也不例外,但隨着退休及女性教育水平提高,戰後嬰兒潮所謂「團塊世代」經已退休,他們打開電視,見到《今日睇真D》重複又重複又重複地解剖外星人,或一個你不知是誰的二打六藝人在面前懺悔並宣佈與小三分手,定必會選擇關電視。由於收視率下跌,電視台必須改革,而富士電視台是首先將晨早時段改為硬性雜誌式新聞節目,大幅刪走無聊、浪費時間的娛樂藝人八卦,增加硬性新聞內容。傳統晨早及中午節目,由於時間長,動輒兩小時,為了充塞時間,將藝人狗仔隊新聞片拖長播放,一分鐘片硬撐到半小時,結果被觀眾唾棄。但富士電視台製作人發現晨早新聞清談,長時間成為了優點,可以將政策及政治事件來龍去脈,一次過無間斷交代清楚,又用上大型告示板將重點寫上,觀眾容易理解,最後節目改革成功,大受歡迎。富士電視台帶動了其他商營電視台如TBS、朝日等仿效,就終也令公營NHK作改變。
書中訪問了TBS「雜聞秀」星級主持三野文泰。
民主基礎
作者認為這些以退休人士、家庭主婦為對象的「雜聞秀」,帶來了日本社會的改變,由於硬性新聞軟性化、娛樂化及知識化,國民對公共事務的認知及關心程度大大提高,傳媒第四權由此得到壯大。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雜聞秀」將硬性新聞及資訊變成易入口及「入屋」的節目,師奶也能夠明白專家觀點,收視上升後,電視台找來更受歡迎的明星主持,又開闢更多專家專欄,猶如報章副刊。而政客也通過上這些節目爭取民意,小泉純一郎能夠挾民意來掃除黨內利益集團,就是靠「雜聞秀」帶來支持者。反對派民進黨領袖蓮舫當年崛起,也因為「雜聞秀」播出她咄咄逼人的開會實況,人氣旺盛。此書除了作者觀察外,也有星級主持及製作人訪談,深入介紹節目製作過程,是認識電視與政治互動的好作品。電視低能,我們損失的其實無法估計!
撰文:劉細良編輯:梁浩維美術:楊永昌
難得生性暴龍哥創科眾籌夢,遭隱世肥報販秒殺!
https://goo.gl/hnEB7D「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
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
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28/20003663
IFRS 9防風險按預期損失撥備
1 :
GS(14)@2017-06-23 01:34:38【話你知】明年起實施的國際會計準則9(IFRS9)安排,行內簡稱「I-9」或「9仔」,是按預期損失(expected loss)作前瞻性風險評估,為正常貸款提撥更多減值準備;與現時沿用的會計準則(HKAS39),按不良貸款往績實際產生損失(incurred loss)作提撥基礎,新例的防險意識更強。但對於信貸已受損需提撥特殊準備的壞賬類貸款,則不屬新例覆蓋範圍,銀行亦不可用監管儲備抵銷相關減值升幅。會計界形容,新例等於恢復國際會計準則啟用前的一般撥備做法,即趁經濟周期轉差前,為正常貸款「撥備多啲戴定頭盔」,應對逆境時撥備上升,故與逆周期資本緩衝機制相若。2008年金融風暴後,各國財長及央行行長認為,銀行現行撥備政策落後於周期需要,國際會計界遂研究修例,令撥備政策更具前瞻式風險管理。明年起執行的「I-9」,需要就(1)正常類貸款(風險狀況無大幅增加)未來12個月的預期損失,及(2)正常類貸款(風險狀況有大幅增加)整個年期的預期損失,計算減值提撥。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19/20060561
台豪雨 裂果減產損失八成
1 :
GS(14)@2017-06-23 01:44:25台灣近期連日豪雨,令荔枝園損失慘重。南投縣草屯鎮坪林里的荔枝園出現嚴重裂果現象,有農民80公頃的荔枝園,損失恐高達八成。看着天降大雨,無奈的農民內心淌血地說:「我看收成全都沒了!」
果農盼政府協助度難關
荔枝通常在大雨過後,果皮吸水後膨壓過大,會較易破裂,出現裂果現象。坪林里里長謝瑞棋巡視果園後指,發現近日出現裂果情況相當嚴重,他指該地區種植荔枝多年,今年損失最為嚴重。如持續下雨,可能僅有一成收成,甚至完全沒有收成。謝瑞棋嘆說:「務農真的很可憐!」另一名荔枝農莊自強說,該區種植荔枝包括有黑葉、巨無霸、玉荷包和糯米糍等4品種,目前正值產季,原本今年產量就稍減,上市1斤售約60至120元新台幣(下同,約15.4至30.8港元),相比往年算不錯,但經過這波雨災後,他的果園可能完全沒有收成,估計損失高達上百萬。他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協助荔枝農度過難關。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9/20060996
堵路促賠洪災損失湖南6村民被拘
1 :
GS(14)@2017-07-07 02:42:06內地南方地區自上周四(29日)開始豪雨不斷,11省巿洪水氾濫及山泥傾瀉,造成超過1,100萬人受災,56人死亡,22人失蹤。此外,河北及浙江等地昨天仍有暴風雨及冰雹,北京首都機場昨晨更因暴雨,有268班航班取消。
被指尋釁滋事
新華社指災區包括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及雲南共11個省巿,至少2.7萬間房屋倒塌,22.1萬間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達252.7億元人民幣(約290億港元)。其中以湖南災情最為慘重,上月雨量相等於約5個洞庭湖,湘江及沅江等河流都出現洪水,導致34人死亡,8人失蹤,692.1萬人受災,當地政府被指隱瞞災情,救災不力,多區爆發示威,其中寧鄉巿巿民在微博發文怒斥市政府嚴重失職,沒有通知巿民洩洪,「昨天洪水幾分鐘淹沒了家園,事先沒有收到任何通知」,導致當地大量人命傷亡,財產損失慘重,直指洪水不是天災是人為,有關文章隨即被河蟹刪除。而湘潭市前天亦有村民號召30多人堵塞公路,要求政府立即全額賠償受災損失,昨天公安局在官方微博表示以涉嫌尋釁滋事罪,拘留六名村民。中新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5/2007929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