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淡市做好準備 旺市「食頭圍」 周顯

1 : GS(14)@2014-05-02 16:18:3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那天同一位內地關係很好的上市公司主席,和一位內地駐港高官吃飯,席間還有一位民企老闆,識講廣東話的,都好友善,好好傾,不過口氣很大,好似同馬雲馬化騰的級數平起平坐,我心想﹕「有無咁誇呀!」


一談之下,原來他就是順風光電(1165)的老闆,據我所知,這家公司是去年升幅第一的股票(但據他說,升幅只是第二),我又想﹕「升到咁癲,點買呀?」

回到家後,不當是一回事,把他的名片也不知扔到什麼地方去了。星期二那天,和上海第一財經頻道的記者吃飯,講起了這件事,她說﹕「我和他也認識,是不是這一個?」她把手機拿了給我看照片。

我搖頭說﹕「這個是胖胖的,不是,我見過的那過是瘦瘦的。」(按﹕我連那位仁兄的名字也忘記了。)

她吃驚說﹕「那個瘦的才是真的大老闆,非常有實力,幾百億身家一定有!」

五窮六絕搵定潛力股 博七翻身

我二話不說,馬上致電負責研究工作的拍檔,把故事告訴了他,說﹕「你去研究熔盛重工(1101)和康臣藥業(1681)這兩隻股票,看看有什麼發現。」(按﹕這兩隻股票皆和「順風光電」有關係。)

拍檔問﹕「是不是如果有料到,便去購入?」

我說﹕「家風頭火勢,個個基金洗倉,什麼股票都不能入啦。不過五窮六絕七翻身,家研究定一些有潛力的股票,到了6月底時,便可以大舉出擊了。」

根據湯文亮的說法,這叫做「準備中」﹕當淡市時,仍然密密地工作,炒樓者睇樓盤,炒股者研究股票,當市場轉旺時,即時入市,便可以「食頭圍」,成第一批贏錢的人。

[周顯 投資二三事]
2 : Ghenea(42551)@2014-05-02 21:37:12

[去研究熔盛重工(1101)和康臣藥業(1681)這兩隻股票,看看有什麼發現...這兩隻股票皆和「順風光電」有關係。]

smiley, 周顯有好嘢都自己食喇, 那有甘好死公諸於世咩, 正如劉央說:「散戶永遠都是被吃掉」 smil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499

美完全退市之日 遙遙無期 周顯

1 : GS(14)@2014-05-05 18:02:1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金融海嘯事隔5年多,我本來以為,量化寬鬆只要搞3年,美國的經濟便可以復蘇,聯儲局便可以退市了,誰知搞來搞去,一年又一年,現在已經5年多了,還不敢正式退市。這證明了,美國的經濟雖然因為政府救市而救活了,但也只是半死不活,一直不能停藥出院。


問題在於5年半的時間,通常已經是一個經濟循環了,為什麼美國還是不能退市呢?





我的解釋是,在這幾十年來,美國是靠戰爭擴張,來刺激經濟發展的,所以每當美國打敗仗時,經濟就差,如越戰後,每當美國打勝仗時,經濟就會好,如二次大戰、伊拉克戰爭。因此,美國的經濟遲遲未能復蘇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它要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退兵,幸好這兩個地方它也沒打輸仗,所以經濟也壞不到哪裏去,只是不能停藥出院罷了。

本來去年我還以為美國是很快可以退市的,但因為不久前想到了以上的解釋,恐怕美國完全退市之日是遙遙無期了。

獨愛舊片 不好韓劇

星期六晚,明珠台播畢彼特的電影《奇幻逆緣(Benjamin Button)》,其實在剛上映時,我已經覺得故事太沒新意了,因為30年前《明報》有一個連載,叫「四人夜話」,作者叫「余過」,已經說過了差不多的故事,而且比這電影還要精彩得多。

我當然沒有看明珠台的這部片,最大的原因是現時我最喜歡看的電視台,是亞視的歲月留聲,因為真的是齣齣都咁好睇,近來做張家輝的《賭神秘笈》,好笑到我要日日追添!《我和僵屍有個約會》,睇杜汶澤就夠正啦!

人人柴台的台,我咁鍾意睇,證明我品味獨特,與別不同。我最希望,有一日無也來不停重播舊片,我就大把睇,日日唔使出街,追劇!那些流行的韓劇,我反而一齣也沒看過,一見就要馬上轉台。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03

沽思捷中海 贏少當輸 周顯

1 : GS(14)@2014-05-07 11:06:4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在上星期,我沽出了思捷環球(0330)和中海發展(1138)這兩隻持有了很久的股票,當然是賺錢,但賺得不多,算是贏少當輸了。現時我的組合中,垃圾股不算(有一大堆),還有部分的天工國際(0826),以及部分的中國忠旺(1333),後者我還想加碼再買呢!


奧巴馬訪問日本,去吃88歲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數寄屋橋次郎」的店。這一間米芝連三星級餐廳,現在專做遊客生意,搵D唔識食的外國人笨,很多香港和內地土豪還要排隊去食呢!

想當年,我去吃的時候,他只做日本人生意,我找了一個朋去為我訂位,小野二郎的回答是﹕你的日文不純正,不是日本人,我只做日本人的生意。最後,我改了一個日本姓,叫「山本先生」,再找一個正宗日本人去致電,才終於訂到位子。

米芝連壽司店 技巧第一味道第二

由此可見,今日的小野二郎,比諸當時,是cheap了幾多?有一次,有一位對吃壽司很有研究的高級編緝,同我死拗小野的壽司技術,我冷冷的說﹕「他的壽司技術真的很高,不過,他用的不是最好的魚,只是次好的。」這位高級編輯也是識貨之人,只能同意我的說法。

其實,今天的小野二郎的握技,只能說是日本第二,第一的是他的大弟子水谷八郎。不過,這一派功夫太過重技法,味道放了在其次,又不肯進最好的魚,所以,除非是好識食壽司的人,否則我都不會介紹他們去,只會推薦他們去吃那些新派的店,如「澤田」。其實久兵衛都幾好,因為價錢不貴,如果要求不高像陳振聰,都不妨去,至少訂位不難!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19

缸瓦不怕瓷器碰 周顯

1 : GS(14)@2014-05-08 12:46:2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其實,有很多朋友都問過我同一個問題﹕「你日日寫咁多內幕秘聞,唔怕被人追斬,又唔怕證監捉你去問話咩?」

我說﹕「第一,我時常爆料,證監應該常看我的專欄,多謝我提供資料才對,怎可以反轉過來,去找我麻煩呢?第二,在這個世界上,我唔去斬人,人都算偷笑啦,邊有人會敢斬我?」

他馬上戳爆﹕「前幾排,都有人公開恐嚇話要斬你啦,你真的唔驚咩?」 我仰天打了一個哈哈,說﹕「那些九唔搭八的人去恐嚇,我當然有點驚,因為他們斬我是無機會成本的嘛,但是那些有頭有臉的人,我是缸瓦,他們是瓷器,我驚他們乜?更何,我的手裏有筆,他們怕我怕得要死才是呢!」

要賄賂我不寫你 話咁易

話說之前我寫了某位仁兄的故事,他託朋友來傳話,拜託我別再寫他了。我說﹕「你快點磅水賄賂我,要賄賂我寫你,就話難,要賄賂我不寫你,話都無咁易!」

這好比電影《至尊計狀元才》,大奸角是田豐,他對成奎安說﹕「他(指男主角譚詠麟)給你多少錢?你背叛我!」

成奎安說﹕「你畀我二百萬,他畀百五萬囉!」

田豐說﹕「我付得比他多呀,你為什麼要幫他呀?」

成奎安說﹕「咁點同呀,你畀我二百萬,叫我殺人,犯法架喎,佢又唔同呢,佢畀百五萬我,叫我飲飲食食,下涼,做場戲咋,畀你,你揀邊樣做?九唔搭八!」

所以,如果有買怕我,想付錢給我的市場人士,請付錢給我,我收錢不會手軟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22

天工老闆減持 理由有口難言 周顯

1 : GS(14)@2014-05-09 16:47:3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天工國際(0826)的復牌通告中,帳目部分我不說了,但有趣的是有關主席減持的解釋:「就朱小坤先生減持本公司持股權益而言,按照本公司2012年4月18日公布,進行先舊後新配售股份後,在發售125,000,000新股後,朱先生及其聯繫人士的持股量從約52.49%減少到約48.85%。朱先生及其聯繫人士的持股比例由於本公司2011年1月發行的32,000,000非上市認股權證之認購權於行使期內悉數行使進一步降低到約45.17%。本公司已向朱小坤先生就其出售本公司權益做出查詢。朱先生稱,股份出售是出於若干機構接觸他。文章所稱導致朱先生減持本公司權益的理由均不正確。」


簡而言之,說主席減持股份,這事件是正確的,只不過「導致朱先生減持本公司權益的理由均不正確」,注意,這是理由問題,不是事實問題。然而,他的理由究竟是什麼,又有為什麼不能說呢?

愈描愈黑 不如不解釋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日他批了一手股票的對象,就是給炒家,好使市場暢旺,讓炒家有一手貨底,用來炒起這股票。這個原因,又怎能說出口呢?

於是,這公司就出了這篇奇怪的通告:老闆被「屈」後,心有不甘,但有苦難言,不能宣之於口,只能含糊其辭。老實講,如果換了是我,這叫做「板夾中腳趾」,還是啞忍算了,反正這種解釋,愈描愈黑,不如不解釋算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25

樓價低過建築費 不出奇 周顯

1 : GS(14)@2014-05-15 12:28:5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那天和一大伙朋友在國福樓吃飯,討論到樓價會不會低過建築費,我說:「現實就是,現時日本有很多房子,價格已經低過建築費。所以,討論的重點不是會不會低過,因為這已經是一個客觀的事實,而是應該去解釋,為什麼樓價會比建築費還要低呢?」

樓宇會折舊 舊樓降價正常

我的解釋是:因為樓宇的建築會折舊,所以舊樓的建築不如新樓值錢。在一般的情之下,麵粉的價格不會高於新鮮麵包、布料的價格也不會高過新衣服,可是,隔夜麵包的價錢比不上麵粉、故衣的價錢比不上布料,卻是常有發生的事。同樣道理,一間使用了幾十年的舊樓,如果處於很壞的地段,比建築成本還要低,又何奇之有呢?

同場有一位資深經紀周家雄,我認識他很多年的老朋友了,有一間呎價5000元的港島筍舖出售,回報率是4厘。我說:「如果我有咁多茄殊,我都想買!」

強國女林初寒和壽司名店數寄屋橋次郎吵架的導火線,其中的一個主因,是覺得他沒禮貌,瞧不起人(她忘記了自己比對方更不禮貌)。我沒有光顧過這間分店,但是卻去過他老子開的本店。

我在2009年出版的《我的最愛》是如此寫這間店的﹕「這裏的最大缺點,是店大欺客,老闆『希口希面』(黑口黑面)的對客人,我問過其他去過的朋友,也受過同樣烏氣。」

我可以補說一句,我親眼目睹,他對日本人是談笑風生的,不過對「支那人」時,便難免「希口希面」了。我把朋友也拉出來,是證明他對「支那人」的態度,是如一的(兩個朋友均有同感)。此外,我也不會覺得自己的態度有問題,因為我到過日本無數的高級餐廳吃飯,無論去到哪裏,都是給奉若上賓,常常更有額外的「獎賞」招待。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48

買殼好過買豪宅 周顯

1 : GS(14)@2014-05-16 10:51:4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話說家陣大陸的有錢人來港買殼,就好像買豪宅一樣,都是買來保值,兼買來威。曾經有過人留意過一個事實﹕一間山頂獨立屋的價錢,和一隻上市公司殼差不多,從10年前到今日,這個大約的差距,都未曾變過。

不消說的,買山頂獨立屋和買上市公司,兩者都有yield,而且,在一般的情下,買上市公司炒它的股票,個yield仲高,而且卡片還可以印「XX公司主席」的銜頭,多麼威呀!

在不久前,我同朋友說起,如果內地大款被雙規了,凍結了資產,連在香港的房子和股票都不能賣,但如果他擁有的是上市公司的控股權,則他仍然有可能賣殼套現。

大發新股 場外直接「科水」

方法是﹕他只要容許董事局大量發行新股票,攤薄自己的股份,相等於把控制權拱手相讓,自己則一股也不賣。然後,對方在場外,直接付現金給他,這便可以做到一股不賣,但也變相賣殼了。所以呢,左看右看,買一間上市公司,都比買一間山頂獨立屋划算得多。怪不得在這一年來,內地的股和樓皆不妙,香港的股和樓也好不到哪裏去,但獨獨是殼價,則升了幾成。看這個走勢,在未來的一年,也許殼價還會再升一浸,怪不得很多個擺了很多年,都賣不掉的爛殼,在近月來紛紛成交出貨了。

我的新作《貨幣密碼》即將出版,這是一本學術書籍,是我的新嘗試,希望各位讀者盡力捧場,目標是2000本,都不算太過奢望?

[周顯 投資二三事]
2 : lam(884)@2014-05-16 14:39:23

雙規即係貪或不當取得,是否黑錢?如係,佢篇野即教人漂白,是否有問題也?smileysmil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56

佔中影響股市微 周顯

1 : GS(14)@2014-05-19 14:23: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佔領中環」究竟會不會影響到香港的股市?照現時的情勢去看,雖然是激進派在內鬥之中佔了上風,但是支持「佔領中環」的人,也因而大幅的減少了。今日香港的股市,本地有關的成分愈來愈少,所以「佔領中環」除非是真的「盛大」到令中環癱瘓了,甚至逼令解放軍也要出動鎮壓,搞一個「六四再現」,否則根本不會對股市有太大的影響。


盼一邊佔中 一邊炒股

說到「六四事件」,我的所知是,今日中國政府之內的領導階層,主流並不是認為當年不該武力鎮壓,反而認為禍患是出自鎮壓得太過遲,如果一開始人少少時,便來武力鎮壓,那就不會把事情鬧大了。所以,當日我估計「佔領中環」一旦成功,中央政府寧願掉香港,也要出兵鎮壓。不過,看現時的局勢,解放軍出動的機會就不大了。我的立場,當然是希望當「七翻身」時,一邊「佔領中環」,一邊歌舞昇平,猛炒股票,這當然是不無此可能的,就像二次大戰時,美國也是一邊打仗,一邊股市節節上升啦。

很久沒有去荷李活道的佐瀨食壽司,那天去吃了一次「omakaze」,十分心,因為水準大跌。其實我一去到,已經深感不妙,因為師傳多出了好幾個,但是客人卻少了很多,訂位非常之容易(以前是非常難訂位的),一吃之下,果然是水準大跌,連飯糰也是熱的。

吃完之後,小朋友Leon說,過兩天請朋友去吃佐瀨,股票收風,我對他說﹕「家陣呢間的水平好差,線人吃了心,一定放流料,狠狠地、毫無憐憫地跣你一鑊!」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76

投資世界中的智者(下) 周顯

1 : GS(14)@2014-05-20 10:50:44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3472
上期說了投資世界中「小聰明」,不需要甚麼知識,就可以贏錢了,那甚麼是「大聰明」呢?

所謂的「大聰明」,就是很熟悉市場的每一個細節,熟悉每一種做法,也熟悉每一種分析方法的人。這種擁有「大聰明」的人,就是我們常常在電視看到的股票專家,「智者傲行」之類,他們精通市場的每一個狀況,也精於每一種不同形式的計算,甚麼市盈率、市帳率、對沖方式、風險評估、現金流、引伸波幅等等,以及美國和世界大市的局勢,以至於各國政府發表的宏觀數據,均是如數家珍。

在炒樓方面,他們熟讀了所有樓盤的料,從位置、材料、成交價格,以至於每個單位的呎數和質素優劣,從政府公布的宏觀數據,政府的未來土地發展,以至於每一個發展商的土地儲備、建樓速度,和推出樓盤的時間,均逃不過他們的法眼,夠厲害了吧?擁有如此強大的數據資料,以及計算能力,炒股票的成績,自然勝人一籌了。所以,這種人擁有的是「大聰明」。



一般投資者擁有一點點聰明與智慧已經足夠,難如投資大師索羅斯般,擁有「大智慧」與「大聰明」。

說完「聰明」,該輪到說「智慧」了。在中文上,「智慧」和「聰明」有甚麼分別呢?一般來說,智慧是只看大局,聰明則是集中於小處。我且打一個比方﹕

有一個人,精通於收集每一項哪怕是最微小的氣象數據,所以,他能夠預測得到三天之後,甚至是七天之後的天氣狀況,這就是「大聰明」。但如果這個人並沒有這個計算能力,但卻可以像古時的水上人家,憑着幾條簡單的傳統經驗,便能夠預測到某些特別的狀況。

假設以上的兩種「聰明人」,雖然能夠預測到未來的天氣,但卻並不能知曉世上有「春夏秋冬」四季,所以,不管「大聰明者」是多麼的精算,他照樣是不可能預算出三個月後的大約溫度,更遑論是只有「小聰明」的人了。

至於擁有「智慧」的人,則只看大勢,不拘小節,他們知道有四季,卻不懂得計算明天的天氣。

一個有「小智慧」的投資者,並不需要懂得樓價,也不需要懂得股票,但是,他卻知道市分牛熊,只要很有耐心的去等待,每幾年入市一次,當大跌市的時候,就買進,當升到人人都如癡如醉的時候,就賣出。

至於「小智慧」和「大智慧」的分別是,前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知道有「春夏秋冬」四季,但卻並不知道四季的由來是因為地球繞着太陽的公轉,但這又有甚麼所謂呢?反正,無論是「小智慧」或者是「大智慧」的投資者,都是贏家。

有些人是同時擁有「大智慧」和「大聰明」,巴菲特和索羅斯就是了。但是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者,我的意見是,只需要有一點點的「小聰明」,或一點點的「小智慧」,就已經足夠在市場上生存,並且得到自己所渴望得到的成果。我們不需要「大聰明」,因為要研究這麼多的資料,是很辛苦的全職工作,成本和效益不對稱,划不來。至於「大智慧」,並不能對你的實質投資知識有着太多的幫助,也只有像我這樣無聊的人,才會去細心的研究這些和賺錢無關,但卻和知識修養大有關係的「投資智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79

港股勝在冇炒過 周顯

1 : GS(14)@2014-05-20 11:35:5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因為要遠遊幾天,所以要趕稿七篇,簡直是寫到氣咳。加三級的還是,近來個市靜過戒嚴,什麼消息貼士,統統都聽不到,所以連題材也匱乏,刮來刮去都湊不足數,幸好這一篇已經是最後一篇了,總算甩難,可以安心上飛機了!

其實,在現時的大環境,我實在看不出股市有大升的可能﹕中國不好,科網股爆破,香港不好,地產股沒前途,都是其次,最危險的還是,美國實在太好了,股市太高,但是經濟又不算好,簡而言之,即係泡沫啦。

我和朋友談到大市時,笑說我們的第一個利好因素,是因為港股從來未大炒過,所以應該不會大跌吧。第二個利好因素,是港滬直通車,不過這是幾個月後的事,足以輸死和餓死好多次了。

恒指每次累跌低位 均高過上次

假設在最壞的情,港股可以跌到幾多點呢?研究這些宏觀的數據分析,並非我的專長,可是,從恒生指數在1964年成立至今,一共50年,其中有一個現象,就是每一次暴跌的低位,都高於上一次的低位。

如果問,如果跌,會跌到幾誇呀?有無可能跌得咁誇呀?1998年的低位是6545點,2003年的低位是8332點,2008年的低位是10,676點。其實,近十幾年來,香港的股市是以每年幾巴仙的平均速度,速前進,不過由於波幅太大,影響了大家的視線而已。

至於2011年的16,170點低位,有沒有可能跌穿呢?如果按照正常的分析,當然是不可能的,不過,在股市的世界,沒有什麼事不可能的,畢竟,在這十幾年來,已經發生了兩次大跌七成的慘,我也可以肯定,在以後,也會有大跌七成的時刻,只是不知在何年何月何日發生而已。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