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資產配置酉年策(一)】超配PE資產 下半年PE市場料有小複蘇

2017年,持有現金是最危險的資產配置!

2017年開年之時,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就曾公開表示,貨幣超發環境下,持有現金是最危險的資產配置。

事實上,經過了多年的快速增長之後,中國的財富管理市場依然在一個快速增長的通道之中。中國光大銀行與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聯合發布《中國資產管理市場2015》(下稱《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15年底,中國各類資管機構管理資產總規模達到93萬億元,過去三年複合增長率51%。

《報告》預計到2020年,中國資管市場管理資產總規模將達到174萬億元;其中,剔除通道業務後規模約149萬億元,2015-2020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7%。進入酉年,宏觀經濟的企穩,以及貨幣的新變化,為整個資產管理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基於此,第一財經計劃從資本市場、固定收益、資本市場、房地產等大類資產角度切題,推出“資產配置酉年策”系列。

近日,普華永道發布報告顯示,中國2016年私募股權及風險投資市場表現強勁,募資及投資金額均創歷史新高,大幅攀升至725.1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49%,並預計2017年中國私募股權及風險投資基金的募資額將持續上升。

看好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的不僅僅是普華永道。在日前舉行的宜信財富2017年資產配置策略指引上,宜信財富稱,在私募股權方面,建議投資人增加私募股權配置比例,把以FOF的方式超配另類資產的比例增加到30%。

但由於私募股權投資具有“高風險、高回報”的特點,風險分散就成了投資人需要考慮的因素,一般來講,很多財富管理公司是通過母基金來分散風險和優選資產的。

第一財經發現,在私募股權資產配置占比方面,另外一家財富管理公司——諾亞財富直接建議投資人通過母基金的方式增持占比為30%-40%。

資產配置“黃金三原則”

“跨地域國別、跨資產類別、以FOF的形式超配另類資產”,這是宜信財富總結西方資產配置實踐提煉出的資產配置“黃金三原則”。

具體來看,跨地域國別配置就是資產配置需要做到地域的多元化,本土與國際配置,發達市場與新興市場配置;跨資產類別的配置,就如跨股市,債市,期貨,外匯等市場配置資產;超配另類投資中,包括對沖基金、私募股權投資等。

波士頓咨詢公司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個人財富將保持12%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00萬億人民幣。其中高凈值人群可投資金融資產年均增速約為15%,至2020年高凈值人群可投資金融資產將占據中國整體個人財富的半壁江山,占比達51%。

但國內做資產配置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的思維還是停留在過去的固收時代、房地產時代。

唐寧曾稱,無論任何人或者機構去承諾某個國家地區、某個市場、某個資產類別能穩賺不賠,都是騙人的。只有做好科學的資產配置,把資產充分的分散到不同國家、資產類別,用足夠分散的投資工具去進行投資,才是最佳的選擇。

私募股權資產配置比例增持

受市場環境影響,國內外的IPO及並購市場呈現出一定的波動性,2016年私募股權市場收益有所下降。

諾亞財富旗下財富管理平臺——歌斐資產私募股權投資合夥人張旭廷稱,從時間軸上來看,2005年到至今,私募股權的收益是下行的,但這種趨勢逐漸是理性的,是正常的。在私募股權市場上,仍有一些投資機會,對於中長期高凈值人群,建議優化增持占比30%到40%。

宜信財富私募股權合夥人廖俊霞也建議用母基金的方式增持私募股權的配置比例,去年比例為20%,2017年建議增至30%。她認為,2017年年中或者下半年私募股權類別市場有小規模的複蘇,這主要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市場參與主體進一步多元化,大量的國家隊資金進場,市場上的資金還是非常充裕,成熟的投資人會根據市場的節奏進行調整;二是科技前瞻性強的版塊活躍度預期有所提升。

廖俊霞稱,私募股權具有不確定性,通過私募股權母基金配置資產可以減少不確定性,從長期來看獲得可控風險類的相對確定性的收益。

在未來私募股權投資的機會方面,廖俊霞看好互聯網、IT、金融科技、醫療健康、智能制造等技術密集型產業。另外,“清潔能源的探索、高精尖儀器制造等,在轉變生產模式進行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存在大量投資機會”。

張旭廷認為,私募股權方面,比較看好創新行業,具體包括大數據、雲計算、高科技行業、人工智能,以及高頻、剛需的消費行業大有可為。

清科私募通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募資額達到8297億元,同比增長29.5%。

隨著包括政府引導基金、保險基金國有企業資金等“國家隊”的進入,國內私募股權基金募集規模或迎來新一輪的井噴。

避免兩大“雷區”

今年1月6日基金業協會公告數據表明,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7433家,再加上未登記完成的,全行業估計超過2萬家企業。

對此,廖俊霞稱,投資者應謹慎對待單一項目的投資“機會”。部分機構為了吸引投資者,片面誇大單一項目的回報,但不提示項目風險。作為個人投資者,對待單一項目投資機會要謹慎。

她建議,投資人要註意“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從細分行業、投資階段、投資領域等多方面給予分散投資,而母基金是個人投資者進入私募股權投資領域的優秀資產配置工具。

另外,廖俊霞稱,投資人要分辨偽投資機會。在過往的幾年,市場上會湧現出非常多的偽投資機會,出現很多在5年內的私募股權母基金或者變相保證回報的私募股權母基金,這完全違背了私募股權行業的正常邏輯,投資者應從行業的投資本質和基本邏輯出發,謹慎選擇私募股權母基金進行資產配置。

普華永道北京咨詢部主管合夥人盧玉彪表示,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們應追逐具有“中國視角”並符合其發展戰略的標的,同時註重地理和貨幣多元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033

銀行理財資產配置酉年策:債券配比下調 權益類投資回暖

近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兩會”記者會就資產管理問題回應稱:“一行三會已經就大的問題初步達成一致。理財產品市場有些混亂,套利機會太多等。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在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還可能提升到更有效的層次。”

在今年表外理財納入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簡稱MPA)考核、銀行理財“新規”醞釀出臺、“資產荒”依舊困擾著資管市場的多重考驗下,最牽動整個市場神經的是2017年將現資管行業“大一統”的監管格局。面對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資管市場中規模最大的銀行理財資產管理將何去何從?

從多位資管人士的觀點來看,2017年權益屬性資產總體好於去年,今年銀行理財將會適度加大權益類委外產品的投資力度,相應下調債券配置比例,同時,尋求資產證券化、PPP等領域新的投資機會。

資管新變局

自2016年起,央行將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和合意貸款管理機制升級為MPA,通過資本和杠桿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產質量、外債風險、信貸政策執行等七個指標對金融機構綜合評估,從而加強逆周期調節和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

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即從以往的關註狹義貸款轉向關註廣義信貸,將債券投資、股權及其他投資、買入返售等納入考核,以引導金融機構減少各類騰挪資產、規避信貸調控的做法。實施一年以來,央行不斷完善對銀行的MPA考核指標,最牽動資管市場神經的是,今年一季度銀行表外理財正式納入廣義信貸範圍考核,這將直接影響銀行理財規模增長及配置領域。

而眼下銀行表外理財首次納入MPA考核的時點將至。一位大型券商委外業務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相較於年初債市行情,銀行顯著關註流動性管理,投資偏謹慎,目前企業再融資債券收益有吸引力,市場因素已回暖,但監管因素影響加大。眼下銀行將迎MPA考核季末時點,中小銀行的壓力較大,部分銀行出售資產以降低規模,預計一二季度監管考核壓力較大。

而央行牽頭發起的“大資管統一監管”框架一石激起千層浪。央行內審版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的曝出在業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資管業傳統的行業分類監管模式或將被打破,功能性監管或將成為主流。兩會期間,“一行三會”高層也均對統一監管標準進行了公開表態。

業內認為,一旦新規落地,銀行理財的發展方向或繼續向“調結構、穩風控”方向轉變,理財規模增速將進一步放緩。比如《指導意見》的一條規定:“禁止表內資管業務。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表內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而目前銀行表內資管主要是保本理財,該規定將直接對銀行資管長期存在的“剛性兌付”潛規則構成挑戰,這對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沖擊頗大。

在面臨強監管、統一監管政策風險的同時,在美元步入升息通道、資產收益率走低的行情下,資管市場普遍深陷“資產荒”的泥潭,銀行資管亦難獨善其身。

一位股份制銀行戰略部研究員對記者表示,今年銀行發揮的余地很小,產業結構是最大的約束。對銀行來說,過去主要側重營銷能力,而且主要是在負債端,現在經濟下行周期,盈利模式轉變不過來,造成資產配置真空,符合銀行收益風險偏好的資產稀缺,出現“資產荒”。

對於“資產荒”對於銀行資管影響,資管行業資深專家羅苓寧在某檔資管類音頻欄目提到:“資金荒”出現後資金成本的下降需要一定的過程,而對資產端的傳導也存在一定的滯後,在這樣的矛盾下,銀行理財獲取相對低風險高收益優質資產的難度有所增加。銀行理財會立足優先保證整體流動性與成本可控,這在2017年將成為各家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的基礎。

債券配比降低 看好權益類資產

“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是一位投行家曾對本報記者闡述應變市場的生存之道。受監管趨緊、市場持續變化等多種因素交織,近30萬億元銀行理財的資產配置方向將何去何從?哪些資產是波詭雲譎的市場中亟待挖掘的“確定性”?

對於今年的資產配置策略,民生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助理鄭智軍近日在銀監會例行發布會上透露,一方面,在債券市場、股票市場、衍生品市場、大宗交易市場資產輪動中尋找配置機會,持續推動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轉化。另一方面,分散配置,在債券市場、資本市場、信用市場領域進行分散配置,同時加強海外投資配置。

上述研究員表示,銀行應收賬款下的投資業務監管趨嚴,現在中小銀行的同業和表外資產都已經超過了信貸資產,加上同業存款在內的主動負債比重過高,也增加了資產負債表的脆弱性。債券市場接連發生的信用違約事件,勢必引起監管部門重視並會出臺監管政策進行整肅,這會影響到銀行的債券投資、委外投資等業務。

民生銀行副行長李彬補充表示,鑒於目前市場資金面比較緊張,美元利率步入上升空間,可能會對資產管理中債券投資組合比例有適當的降低。

據記者了解,債券配比下降並非只在一家銀行出現。“一季度受到央行MPA考核影響,我們配置目前處於暫停狀態,接下來配置的速度會放慢,今年配置類債券將大幅下降。”一位股份制銀行資管部人士告訴記者。

而在下調債券投資比例的同時,權益類資產的偏好也隨之上升。

羅苓寧的觀點指出,展望2017年,全球債券市場的調整可能不可避免。全球範圍內大類資產比較,經過風險釋放,權益類資產可能凸顯比較價值優勢,尤其是未來受益於全球財政政策的中國資本市場。預計2017年銀行整體會加大對權益類市場的關註力度,但也不會步伐太大,對權益類資產的投資仍會保持一個穩步增長的態勢。具體來看,股票二級市場會有結構性機會,銀行會繼續通過委外、FOF(Fund of Fund,即專門投資於其他投資基金的基金)、MOM(Manager of Managers, 即管理人之管理人模式)等方式進行參與,追求合適的風險收益比;同時量化領域在監管政策會適當修正的前提下擁有較好的投資機會,銀行理財通過優秀管理人的選擇和投資策略的組合力爭獲取超額收益,並可與打新等策略相結合。

“今年整體偏空不會太激進,二季度前以防守為主。”談及銀行理財委外業務的資產配置,一位券商固定收益投資經理對記者表示,二季度前看好消費類等中小板塊股票,三、四季度後債券市場有投資機會,看好部分成長類股票,整體以債券配置為主,根據客戶需求部分資產會配置15%左右的股票比例。

上述券商委外人士也表示,銀行債券收益率下行,利差收益不及預期,債券比例下降是普遍行情。囿於銀行成本和收益壓力,綜合考量監管、市場因素,大類資產配置將加碼二級市場策略、股債結合、量化投資等偏穩健的權益類投資。

挖掘資產證券化、PPP投資機會

東邊不亮西邊亮,在債券市場經受去杠桿的苦痛時,資產證券化市場迎來超萬億的繁榮發展。中誠信國際統計顯示,2016年銀行間市場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共發行108單,發行規模3908.53億元,自2012年重啟以來累計發行規模達11135.01億元,突破萬億元,基礎資產類型和發行主體不斷豐富創新。

相較於傳統的債券產品,資產證券化產品溢價優勢比較明顯,資產證券化品種成為目前各家銀行大類資產配置的重要理財產品。

事實上,之所以資產證券化受到銀行資管的青睞,是因為兩者的對接有著天然契合度,銀行理財“非標轉標”的動力能為資產證券化的大發展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在羅苓寧看來,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等非標轉標的需求旺盛,資產證券化則是非標準化債權向標準化債權轉變、實現直接融資的重要手段。作為發起機構,銀行資管可以將本行理財資金投資的債權類資產打包出售給特殊目的載體,實現資產剝離,並作為委托人牽頭整個ABS項目的落地。作為證券化資產的投資者,銀行理財資金可以在資產符合準入條件的情況下投資市場上的資產證券化產品。理財資金體量龐大,資產配置能力強,能夠為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鄭智軍則表示,民生銀行一直持續跟進資產證券化產品市場,制定相關的投資指引,也挖掘一些優質資產評估,逐步提升對公共事業類、政府和優質企業客戶吸引類、大消費類、創新類優質的資產證券化產品投資。

同時,資產證券化產品種類也在不斷豐富。就在3月10日,華夏幸福固安工業園區新型城鎮化PPP項目供熱收費收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備受市場期待的首單PPP資產證券化項目正式落地。預計後續PPP證券化產品將相繼湧入市場,為投資者提供新的產品選擇。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伴隨PPP項目的發展與落地進程加快,資產證券化產品將逐步滲透到PPP項目當中,成為增強項目流動性,實現再融資的重要渠道。理財資金體量龐大,資產配置能力強,能夠為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6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