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內銀上調首套房按揭利率 新華社:一刀切誤傷剛需

1 : GS(14)@2017-06-19 12:05:54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47&issue=20170619
【明報專訊】內地樓市調控趨嚴,一線城市銀行開始收緊房貸,部分銀行將首套房房貸利率上調10%。新華社昨日就此撰文,認為銀行採取「一刀切」方式,誤傷「剛需」人群,背離調控目的。

文章稱,最近一線城市部分銀行紛上調首套房房貸利率,如北京首套房執行基準利率,此前大部分執行基準利率的九五折;至於二套房房貸執行基準利率的1.2倍,而原來是1.1倍。該趨勢已蔓延至二三線城市,數據顯示,5月全國首套房房貸平均利率為4.73%,去年5月為4.45%。

文章引述廈門大學金圓研究院理事長戴亦一表示,銀行收緊房貸,主要因銀監會對同業存單監管日益嚴格,資金成本不斷提高。但加息直接導致首套房買家負擔加重。他表示,調控政策的目的不是為了抑制剛性需求,銀行的做法或誤傷,有關方面應當干預金融機構做法,不應在房貸政策上一刀切,應區別對待。另外,招商局置地(0978)昨日宣布,以20.15億元人民幣投得廣東佛山土地,總佔地面積為8.14萬平方米,指定作商業住宅用地,年限為40及70年。收購資金將以集團內部資源撥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054

恒指3連跌 內銀逆市升

1 : GS(14)@2017-06-24 11:48:42

【明報專訊】MSCI納入A股未令市場興奮太久,滬深股市昨日高開半日後插水,港股走勢相若,升至近25,900點後遇阻下挫,不過觀察技術指標,「三連跌」的恒指短期有望出現反彈。

A股先升後跌 滬深指數收市升2點

A股昨日經歷過山車,儘管開市受內銀及券商「入摩」概念股帶動最多曾升1%,惟後市受到萬達、復星被排查的消息打擊,收跌0.28%;前日創一年新高的滬深300指數昨日午後急瀉,全日險守開市價,微升0.07%或2點。

港股則延續頹勢,雖然中資金融股走強一度刺激恒指上漲,惟至25,867點高位遇阻下挫,全日收報25,674點,跌20點或0.08%;國指升0.1%至10,402點。大市成交略升至780億元,惟沽空比率同升至10.64%。不過參考技術指標,恒指走勢已接近保歷加通道底部,昨日亦收見倒轉鎚頭形態,或意味短期沽壓見底,大市有望反彈。

恒指貼保歷加通道底部

內銀股昨日全面做好,早前受累安邦主席吳小暉被調查而下跌的招行(3968)與民生銀行(1988)更是領漲整個板塊,分別升3.6%與2.9%。受內地上調上網電價消息刺激,華潤電力(0836)昨升4.8%,成表現最好藍籌。

傳阿里騰訊斥780億注資聯通

此外,路透昨日收市後爆出正進行國企混改的聯通集團獲阿里巴巴及騰訊(0700)聯合注資,聯通集團擬透過A股公司向兩者募資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聯通H股(0762)昨日收升0.88%至11.5元,騰訊收報281.6元,升0.86%。

另澳門政府因新濠天地SOHO食肆位處的酒店區,一直有工程未能完成審批,勒令新濠天地SOHO區8間餐廳停業,新濠國際(0200)收跌1.4%,報20.9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89&issue=201706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679

穆迪上調內銀業評級展望

1 : GS(14)@2017-07-29 03:34:09

【本報訊】內地金融體系持續去槓桿化工作,緩和潛在風險,評級機構穆迪昨發表報告,將中國銀行體系評級展望,由原來的「負面」上調至「穩定」級別,反映新形成不良貸款比率,在現水平保持相對穩定前景。穆迪指,相比之下,整體內銀在2015年及去年上半年,資產質素轉差情況更為急速,是次評級展望調升,主要建基於穆迪對中國政府採取相互協調政策評估,認為有利於消除影子銀行問題、降低銀行體系潛在資產風險,以及充份關注金融體系存在的不平衡狀況。


料淨息差有收窄壓力

內銀股將於下月底陸續公佈2017年中期業績,對於銀行盈利狀況及營運效率,穆迪認為銀行體系盈利增長,將受制資金成本上升令淨息差存在收窄壓力,另鑑於當局對影子銀行嚴格監控,內銀淨收費及佣金收益增長將會緩慢。報告謂,內銀評級展望轉為穩定,乃建基於5項因素:包括經營環境、資產質素及資本狀況趨穩;資金成本及流動性、與盈利及效益轉差;系統性支援保持穩健等。穆迪預期,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增長力度可保持,銀行系統性風險降低。報告謂,未來12至18個月,資產風險溫和,銀行體系資本將企穩,當企業盈利能力逐漸恢復,宏觀經濟增長鞏固,商品價格趨穩時,信貸市場的整體拖欠率亦會走向平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28/201041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999

人行點名40間內銀整改

1 : GS(14)@2017-08-02 05:55:09

【本報訊】《財新網》指,人行於本月通報同業賬戶專項檢查結果,發現不少內部監控出現缺失,點名中國銀行(3988)、農業銀行(1288)、建設銀行(939)等40間內銀要求「整改」,3至6個月內不得如常辦理同業賬戶相關業務。


包招中行 農行 建行


報道指,人行於去年9月至今年1月開展2016年同業賬戶專項檢查,發現部份內銀在落實賬戶開立管理與專項管理制度上有缺陷,個別內銀違規問題多。當中農行、民生銀行(1988)、建行、中行、招商銀行(3968)和平安銀行的內部監控較薄弱,風險意識較差。此次人行的檢查重點覆蓋同業賬戶的開立管理、專項管理制度、日常管理三方面共21項要求,共檢查同業賬戶約6萬戶,其中,結算性同業賬戶及投融資性同業賬戶分別近3萬戶。人行針對不同違規情況出整改要求和行政處罰,多數內銀的整改期為3個月至6個月,此前不得如常辦理同業賬戶相關業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02/201093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210

貝萊德中國股票主管朱悅:追落後 留意內銀建材航運

1 : GS(14)@2017-09-10 14:55:49

【明報專訊】港股及A股均受到美股帶動,惟現時美股已屬偏貴水平,貝萊德中國股票主管朱悅表示,現時中國經濟風險不高,反而關心地緣政治及特朗普推行政策等風險,而投資中國時也要留意其去槓桿進度及金融改革會否出現混亂等。她看好個別落後板塊,包括建材、航運、內銀、內險及鋼鐵等。

朱悅管理旗下中國股票基金,根據晨星亞洲數據今年至今回報約為28%,組合中以科技股及內銀比重較大,其中下半年及明年首季也較看好內銀股,因為息差改善及處理壞帳情况符合預期。上半年H股較A股表現為好,但現時兩者相差不遠,故會看投資機會。今年中央是吹「穩定風」,市場關心「十九大」會議會否有重大政策公布。事實上,內地經濟增長穩定、國企改革與混改逐步看到成效,外資因為美股估值開始偏高,選擇流入新興市場,港股及A股亦受惠。

美股估值高 資金流中港

由於中國經濟向好,她強調留意美國風險較多,因為美國明年會舉行中期大選。共和黨或希望於大選前在政策上取得突破進展,倘美國正式落實減稅及基建措施,市場未來對美國通脹及增長的預期將會升溫,繼而帶動美債息上揚,這對海外資金流入中國股市屬負面因素。當然現時內地正積極去槓桿措施會否引發其他問題,同時中央收緊流動性也是要留意風險之一。板塊方面,朱悅看好內銀股,因息差及壞帳改善的情况下半年料維持。此外,周期板塊包括基建、航運丶建材及鋼鐵等,而玻璃、化工產品及環保相關行業,亦看高一線。

慎炒iPHONE 8概念股

展望下半年,港股繼續有資金追捧,北水南下對香港二三線以往缺乏流動性的股份有支持。但她不建議跟隨北水揀選投資股份,因北水的買入對象可以很快轉換。另對於人民幣兌美元近期反彈會否影響她看好內地出口行業,她指是美元轉弱所致,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並無明顯升值,故相信人民幣轉強對內地出口不會構成重大打擊。

蘋果iPHONE 8 將於9月中推出,大家關心會否將相關股份炒上?朱悅表示市場對iPHONE 8銷量已作出預期,除非其銷情很熱烈,否則其生產配件企業未必受惠,同時,她認為iPHONE出了幾代,曾經受惠企業現時可能功能轉變而受影響,投資者在投資該類股份時要審慎。

內房方面,在上半年以三四線城市銷售較一線城市為佳,朱悅指出今次面對房地產熾熱情况,中央推出政策得宜,土地庫存不高,相信內房屬一個健康發展。但由於三四線城市樓價已上漲得多,相信下半年或明年初一線城市樓價升幅會跟貼。

企業盈利改善 新興市場仍可買

另外,霸菱資產發表報告指出,新興市場股票方面,前景同樣向好。在2017 年上半年,生產力增長的步伐優於實際工資的上升,有助於提升企業盈利能力,改善新興市場股票的回報。繼多年跑輸大市後,新興市場股票在2017年持續跑贏已發展市場。基於企業盈利前景良好、估值具有吸引力,加上環球投資者對新興市場股票的配置比重仍然偏低,因此,儘管新興市場股票近期表現強勁,他們仍繼續看好該資產類別。

霸菱:政治風險僅影響個別領域

環球投資者在今年初洞悉到的政治風險(例如民粹主義引發的震盪,以及保護主義浪潮興起),並未有令新興市場資產的表現不穩或受到重大影響。事實上,市場波動更多是集中在個別領域,整體大市的表現仍然相對平靜。當然,新興市場資產並非沒有風險存在,但霸菱資產相信這些是特殊風險,而非系統風險,因此,強調對具體國家的分析及進行仔細的投資選擇更為重要。顯然而見的是,投資者對新興市場債券及股票等風險資產的投資意欲仍然旺盛。然而,同樣明顯的是,許多投資者對新興市場資產進行配置的目的,只是為了把握新興市場所提供的獨特優勢,包括其市場活力、趨向正面的走勢及長遠增長潛力。

龍彩霞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779&issue=201709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643

人行傳研放寬外資投資內銀限制

1 : GS(14)@2017-09-25 04:09:21

【明報專訊】內地或進一步放寬外資投資內銀限制,外電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指,人行今日將與主要金融機構及監管機構召開內部研討會,並在會上討論進一步開放中國金融市場的一籃子計劃。

外電:今與中銀監開內部研討會

知情人士指,人行尚未落實具體方案,但當中有機會包括容許境外金融機構取得在華合資子公司的控制性股權,亦即可以持股51%或以上;把外資持有內地銀行的股權比例上限,由目前單一外資的20%限制,以及多家外資共同投資的25%限制放寬;以及容許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內提供以人民幣計價的銀行卡結算服務等,中銀監亦將共同探討相關方案。

同時,研討會亦會就進一步放寬外資金融機構市場准入限制可能產生的影響、擴大金融業開放次序、中資金融機構與外國戰略投資者合作中的經驗和教訓、各金融行業股權比例放寬程度,以及如果股權比例進一步放寬,中資機構是否有意願繼續引入外國投資者等可能性作出討論。

人行及中銀監沒有回應相關傳聞。去年底,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新聞會上已表示,中國將支持外資企業在中國上市和發行股票,將放寬外商在銀行、證券、期貨、保險領域的投資限制。上月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也指,會在12個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減少對外資的限制,其中包括銀行、證券、保險業,既有外資股比的限制,也有一些高管要求、業務領域範圍的限制,下一步要放寬。

人行中銀監沒回應

另外,今年7月中銀監修訂有關中資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其中允許外資銀行可以選擇以境外母公司為主體投資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也可選擇以在華法人銀行為主體進行投資,已被視為開放外資投資內銀的第一步。

按照現行規定,除了外資金融機構投資內銀有持股上限之外,券商方面,外資持股不能超過49%,且只能從事投行業務;保險業雖沒有對外資持股的限制,但要求外資方最近一年年末總資產不低於20億美元;最近3年國際評級機構對其長期信用評級為A級以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523&issue=201709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370

港股急飈618點 創28月新高 內銀大爆發 工行招行勁升8%

1 : GS(14)@2017-10-08 21:57:57

【明報專訊】經歷9月份的調整,恒指10月甫開盤便彈升逾600點,是近一年半最大單日升幅,並再創今年收市新高。投資者炒作人行定向降準的消息,逾250億元追入中資金融股,內房、科網及汽車等熱炒板塊亦再度「落鑊」。即使沒有港股通資金,全日成交亦有過千億元。據港交所(0388)數據,港股收市總市值為32.07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港股總市值32.07萬億元 歷史新高

恒指昨日裂口高開330點,半日飈449點,午後再發力向上,收市升618點或2.25%,收報28,173點。國指更大升395點或3.62%至11,305點,以點數計兩年以來最大升幅。即使A股休市、港股通「停駛」,港股總成交錄得1031億元。

內銀股備受追捧,工行(1398)及建行(0939)分別勁升7.9%及5.9%,合共貢獻恒指237點升幅。中行(3988)升4.9%,農行(1288)及交行(3328)分別升逾3%。招行(3968)則冠絕一眾內銀,昨日大升8.02%,盤中一度高見30元。恒指夜期昨晚續升,收報28,225點,較日間期指升77點。

降準刺激 逾250億追入中資金融股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表示,昨日恒指有57億元新資金注入,而且是「坐過夜」的,國指則有47億元,他估計是基金被迫追入內銀股。如大市能趁機突破「大時代」高位28,588點,相信能吸引更多新資金。

近期佔港股成交超過10%的港股通資金,昨日被迫缺席,但他們大多重倉持有內銀股。據港交所資料,中信銀行(0998)及招行是港股通的寵兒,北水持股均佔一成以上,而工行亦有9.86%股份由北水持有(見表)。

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表示,由於已有一段時間沒有寬鬆貨幣政策的消息,故對市場的效應相當大,尤其今次定向降準是在內地「十九大」前宣布,令投資者對會議更有憧憬,期望內地的政策方向會逐漸清晰,為中資股注入動力。

內房間接受惠放水 恒大升近一成

除內銀外,汽車股及科網股亦再有炒作,吉利(0175)大升12%,騰訊(0700)升3.2%。內房股亦報捷,恒大(3333)升逾8%,融創(1918)及龍湖(0960)均升逾4%。

聯昌證券中國房地產研究主管鄭懷武表示,人行降準目標雖非內房股,但相信開發商一向是銀行首選客戶,一旦放水將令銀行有相對更多資源投放在房地產開發及按揭貸款上。有外資內房分析員指出,目前內地信貸較緊張,近月不少銀行都調升了按揭利率,而降準變相令市場憧憬明年額度重開,支持額度已緊張的二、三、四線城市。

明報記者 廖毅然、歐陽偉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972&issue=201710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22

降準涵蓋多間內銀 料釋放2100億

1 : GS(14)@2017-10-08 21:57:58

【明報專訊】今次並非人行首次定向降準,不過今次的要求和涵蓋的銀行範圍擴大,原來未能降準的銀行亦能受惠。興業證券固定收益團隊發表報告表示,以往郵儲銀行(1658)不屬於降準範圍,今次則包括在內。此外,根據原有定向降準的第一檔要求,建行(0939)、招行(3968)、信行 (0998)、民生(1988)、興業、浦發、平安銀行今年並未達到降準的標準,明年實施新規定後,人行測算所有大中型股份制銀行均已達標,故相信上述8家銀行均符合要求,預計釋放約2100億元人民幣流動性。

不過報告表示,以前部分符合「三農」和「小微」貸款範圍的貸款,今次會被排除在外,新規定亦需要滿足宏觀審慎評估要求,部分已享受降準1.5%的城商行和農商行需要調整結構,因此會有壓力。此外,縣域農商行並不包括在新規定內。

中金報告則表示,從銀行半年報告披露,最少有13家銀行的小微貸款佔比符合第二檔要求,光行(6818)、交行(3328)、中行(3988)、農行(1288)、民生均略超過10% ,有望加入第二檔降準之列,即可降1個百分點,降準幅度比以往高。報告預計,明年初或會釋放2000億至4000億元人民幣流動性。

德銀:高拆息對大行有利 農行最受惠

德銀發表報告,認為建行等7家銀行可降準0.5個百分點,提升它們的收入0.5%至0.8%,並預計銀行拆息可保持在高水平,對大行有利,特別是農行。該行對大型銀行保持正面,股份制銀行則繼續審慎。摩根士丹利報告表示,降準可以使銀行投資高收益資產,或減少高成本的資金來源,預期淨息差平均可以上升2至3點子(100點子等於1厘),收入增加1.5%至2.2%,支持未來股價上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65&issue=201710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24

傳人行放寬外資參股內銀

1 : GS(14)@2017-10-09 02:52:37

【本報訊】十九大前夕,中國擬放寬外資參股內地金融業的限制,彭博引述消息報道,人行將於今日召開內部會議,就人行與中銀監起草的改革藍圖進行商議,放寬建議包括容許外資機構,與本土金融機構如證券公司組建合資公司時,外資可持有控制性股權,另外亦考慮將目前外資銀行持有內銀股權比例上限提升。報道指,雖然改革藍圖最終細則仍待公佈,但內容可能亦包括准許外資機構,提供人民幣計價的銀行卡清算服務。


人行今召開內部會議

報道未具體講述,外資持內銀股權上限可放寬至甚麼水平,只表示今日召開的會議,也會觸及放寬外資參與境內金融領域的時間表,以及根據以往與外資企業金融合作所累積的經驗總結。就上述內容,彭博曾向人行及中銀監查詢,均未獲回覆置評。按現時內地規定,單一外資行入股內銀股權比例,上限不得超過20%,多間銀行入股同一內銀的比例,累計不逾25%;而外資機構與境內證券公司組建合資公司時,目前不能佔控制性股權(前海則屬個別獲批地區)。外資行曾是中國銀行業股改及上市發展過程中,重要的策略性夥伴,滙控(005)、美銀及蘇格蘭皇家銀行等,分別參股交行(3328)、建行(939)及中行(3988)等國有大行,惟2008年金融風暴後,外資行為滿足監管當局對資本提升要求,大部份已先後出售所持內銀股權,套現資金班師回朝,如今主要的外資投資者,只剩下滙控仍透過滙豐銀行持有交行逾18%股權。今年7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已表明要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9/201571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902

內銀發威 工行飆8%領港股漲618點 市值32萬億新高

1 : GS(14)@2017-10-09 03:09:27

【本報訊】內銀領漲,恒指創近20個月最大升幅!市場憧憬內地明年實施定向降準,內銀股昨爆炒,助恒指高開329點,最終收報28173點,升618點或2.3%,創去年2月以來最大單日百分比升幅,港股收市總市值亦創32.1萬億元新高。分析指內銀股短線走勢轉強,但認為板塊難以主導大市升勢。記者:莫亦熙



由於憧憬定向降準,恒指昨一舉收復10天、20天及50天線(昨分別處27797點、27804點、27591點),收報28173點,創2015年5月以來新高;H指受內銀股帶動下跑贏恒指,升395點或3.6%,收報11305點。主板成交額1,031億元,但沽空率11.8%,是4個月最高。


專家料短線走勢強

建行(939)、工行(1398)、中行(3988)昨成升市火車頭,分別錄介乎4.9%至7.9%升幅,合共貢獻恒指285點,佔大市約46%升幅,當中工行更曾創52周新高,股價急升7.9%。其他內銀股亦一同發力,招行(3968)飆8%;農行(1288)漲3.7%;重農行(3618)彈高5.1%。9隻主要內銀股正股昨共獲超過172億元資金追入,佔主板全日成交額多達16.7%,當中民行(1988)錄約5.2億元成交,為上市以來最多。內銀股昨走高,市場關注板塊會否成未來升市新動力,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表示,內銀升幅顯著且成交配合,短線走勢強,但參考大行經濟師預測,定向降準所釋放之流動性僅介乎4,000多億元至7,000億元人民幣,與內地一個月的新增貸款金額相若,認為內銀盈利未必因而有大增長。他補充,是次定向降準的借貸對象主要為中小企,風險較高,相信內銀股短期有機會借勢再炒,但未必能長升長有,不相信板塊能主導大市再上。


汽車及內房股造好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則指,內銀昨落鑊但仍未升穿先前高位,現難判斷板塊往後能否主導後市再上。他認為未來三個交易日甚為關鍵,若內銀能保持升勢且整體市況仍然向好,板塊有機會展開下段升浪。溫傑補充,對內銀股中長線表現樂觀,投資者若作中長線部署,可考慮現價追入。大摩推算,今次定向降準平均有助內銀淨利息收益率改善2至3%,以及盈利額外增長1.5至2.2個百分點,建行、郵儲行(1658)及招行將最受惠。事實上,大市昨升勢全面,逾千個股上升,升跌比例為6.8比3.2,上升股份遠較下跌的多。汽車股及內房股續炒上,吉利(175)大漲12.3%;恒大(3333)升8.8%。渣打香港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表示,看好中資股,認為內地在十九大會議後,將延續過往政策方向,中資股因而受惠,當中消費、科技、內銀、內險板塊可看高一線。而隨着中資股在十九大後或拉動升勢,H指留意價值較恒指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4/201723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0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