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出招 海之戀首日收千票 超額3倍 趙國雄:加辣影響微 續加推
1 :
GS(14)@2017-05-20 09:43:58【明報專訊】正當長實地產(1113)荃灣西海之戀及建灝啟德天寰日前先後開價,並於昨天起收票之時,金管局卻昨突然再「加辣」,收緊物業按揭,不過似乎未對新盤市場有太大影響。昨日首日收票的海之戀,市場消息指,該盤昨收約1000票,以首批216伙計,超額認購逾3倍。
事實上,金管局新推措施主要針對已擁有物業的投資者及海外買家,料樓價1000萬元以上的物業受影響較大。綜觀海之戀及天寰兩盤首批單位,折實價高於1000萬元單位分別佔約五成及逾一成。不過,前者發展商有提供高達七成一按的付款辦法,後者只提供兩成半二按付款辦法。
郭子威:99%睇樓客為港人
長實荃灣海之戀以折實約1.57萬元推出首批單位後,昨開放示範單位及收票。市場消息指,項目首日收約1000票,較首批216伙超額認購逾3倍,凍結市場資金約1億元。消息又指,項目分A、B組收票,A組大手買家最多可買3伙。
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表示,如金管局所言,是次措施主要為減低持有多個物業人士的按揭上限,以及關注非本地主要收入人士的按揭貸款,加強銀行業的風險管理。趙強調,目前本港整體經濟狀况穩定,銀根充裕,買樓人士主要為用家,置業安居需求很大,料新措施對樓市不會有影響。
最快今加推 預留三成單位予大手客
長實地產投資董事郭子威亦表示,金管局新措施對樓市影響有限,因海外買家所佔比例不多。如海之戀昨首日對外開放示範單位,有99%參觀人士為港人,兼且集團有指定財務機構向買家提供最高七成按揭,料對項目銷售沒影響。
郭子威表示,海之戀將如常推售,項目最快今天加推,至少涉及97伙,最快下周展開首輪銷售,並會預留三成單位予大手買家。被問及同期還有天寰部署下周開售,他表示,海之戀有鐵路上蓋、海景等優勢,較購買一個尚在發展、未知前景的地區樓盤穩妥。
天寰今起收票 擬下周加價加推
至於緊隨海之戀後開價的建灝啟德天寰,首批折實約1.79萬元,較同區3月開售新盤折讓一成。不過,發展商未有為買家提供一按,只透過指定財務公司提供最高樓價25%二按。建灝地產表示,現時香港置業需求強勁,是「用家市」,而且買家具一定實力,相信金管局新措施不會為樓市及發展商帶來太大影響,項目昨已開放示範單位予公眾參觀,首日錄約8000參觀人次,計劃下周加價加推。項目今起開始收票,將視乎收票情况決定加推戶型及數量,最快下周較後時間首輪推售。
明報記者 方可兒、林可為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09&issue=20170520
金管局收緊非首置按揭8日兩出招 料銀行停減息戰
1 :
GS(14)@2017-05-21 00:56:25【本報訊】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為防銀行體系風險增大,金管局8日內第二度出招,昨宣佈第8輪共3項逆周期措施,包括增加8大銀行新造按揭貸款的資本成本,收緊投資者(涉多過一個按揭貸款)及非本地借款人士的按揭貸款要求,間接凸顯首置者優勢。對於新招效應,銀行及分析員認為,銀行資本雄厚未必需即時加按息回應,但按揭減息戰應會「收兵」,地產界則指新招無影響。記者:劉美儀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公佈3項逆周期措施。 彭志行攝
與前年初第7輪逆周期措施,全面降低700萬元以下物業按揭成數至六成的做法不同,新3招做法較曲線及局部,包括對採用內評法計資本的大行(按揭市場佔比逾八成),其新造按揭貸款風險權重下限由15%提高至25%,即提高其新造按揭業務資本成本;涉多於一項按揭的借款人,按揭成數上限下降一成,以1,000萬元以下物業計,按揭成數降至五成或貸款額不逾400萬元;主要收入來自香港以外借款人,基本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調低一成至三成(適用於多項按揭借款人)。
提高銀行資本助抗震
新招即時生效,但第2及3項措施,在昨日或之前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的按揭申請不受影響。金管局亦於上周五,公佈3招收緊銀行對地產發展商借貸水喉。對於新招能否令樓市降溫,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首招令銀行計算一般新造按揭的資本支持增多,「唔多唔少對樓市會有影響」,但難預計具體影響,銀行整體資本提高有助加強抗震能力。現階段該局無計劃將新資本要求,延伸至現有按揭組合,倘樓市周期續升,「有需要的話會繼續有新逆周期措施」。多番強調該局政策目標並非令樓市降溫,不過他引述數據顯示,4月住宅成交量已較1月回升逾倍至7,000宗,多項按揭人士佔新批貸款比率約兩成,「唔係一個細比例」,非本地借貸人士佔比雖僅約2%,惟正在上升中。該局副總裁阮國恒補充,以申請宗數計,上述兩類人士個案,3月份已回升至1,710宗及239宗,但該局並無特別掌握內地投資者是否佔主流。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新招尤以第2及3項,主要是希望減少在港沒有收入的內地投資者參與按揭借貸,並增加首置人士優勢。海通國際股票研究執行董事陳昔典稱,金管局加重銀行資本要求,銀行是否加按息則看資本狀況,但最少目前熾熱的按揭減價戰應不會再持續。銀公主席及中銀香港(2388)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指,新招有助維持本港銀行體系穩健經營。
■廖先生
【睇樓客心聲】
廖先生:「新措施唔會太影響置業打算,自己喺香港未有物業,係首置。買樓睇位置,如果有自住需求,都會入市。」
■張先生
張先生:「細單位(海之戀)都要600幾萬,加埋啲辣招,喺銀行按揭貸款限制太大,都會考慮改用發展商二按計劃。」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20/20027202
4年前金管局出招 按息先升後回
1 :
GS(14)@2017-05-21 12:31:47【明報專訊】金管局這次出招,提升大銀行新批按揭貸款的風險權重下限。這下限是在2013年才引入,當年2月金管局更是連出4招,其中一招就是為8家使用內評法為基準的銀行,設下15%的風險權重下限。今次調整,有關下限提升至25%。
參考2013年引入此下限時,當時大型銀行的按揭風險權重,普遍只有6%至7%,主要因為按揭貸款拖欠率極低,被視為較安全的業務,業界預留的資本金並不多。
因此出招後,匯豐銀行、中銀香港(2388)及東亞銀行(0023)等大行曾因此加按息0.25厘,但由於小型銀行沒有跟隨,不消幾個月,按息已回到未加前水平,一方面銀行可能自行承擔提升風險權重的額外成本,但當時仍處於量寬年代,資金仍然氾濫,亦為市場製造低息條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46&issue=20170521
金管局推粵港跨境電子繳費
1 :
GS(14)@2017-07-01 10:16:09【本報訊】港人現可透過電子渠道直接繳付廣東省雜費,金管局昨日宣佈,與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在廣州聯合舉辦粵港跨境電子直接繳費業務發佈會,宣佈該項服務已啟用,暫時服務包括繳付水費、收費電視、物業管理費等,未來會陸續拓展商戶。金管局指,粵港跨境電子直接繳費業務旨在為港人提供便捷渠道,透過網上銀行平台或手機應用程式,並以人民幣繳付廣東省商戶的賬單,讓客戶可更靈活於網上繳付賬單。
可付水費及管理費等
據了解,現時參與的銀行包括中銀香港、交銀香港、建行亞洲、集友銀行、創興銀行、大新銀行、工銀亞洲、南洋商業銀行及華僑永亨銀行。不過客戶須確保銀行戶口內有充足人民幣。而可繳付項目為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東莞市東江自來水公司、廣東碧桂園物業服務、東莞市滙景物業服務的收費項目,未來會陸續拓展商戶。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指,透過港銀網上或手機平台,直接向廣東省的商戶繳付水費及收費電視等支出更為方便,亦可查詢完整的繳費記錄。李達志指,粵港於2004年、2009年推出港元、美元實時支付系統聯網及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提高了兩地金融機構及企業進行跨境支付的效率。2000年起分階段將跨境支付工具拓展至實物支票及跨境直接扣賬付款,2016年則推出粵港跨境電子支票。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8/20071135
內地貸款增6.5% 金管局關注
1 :
GS(14)@2017-07-01 10:49:14【本報訊】金管局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止,中國內地相關貸款按季升6.5%至3.5萬億元,若果計及2,990億元貿易融資額,總額高近3.8萬億元。
擬調查銀行審批標準
此外,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昨日指,今年首五個月本地銀行貸款增長8.2%,上升幅度比預期快,提醒銀行業界要妥善管理信貸風險。阮國恒指貸款增長主要為貿易類、香港及外地企業需求主導。銀行公會署理主席龔楊恩慈補充,境外使用貸款增長較本港貸款高,按月分別升3.1%及1.4%,主要是環球經濟改善及更多內地企業以香港作聯繫平台,增加貸款需求,而信貸質素基本上維持良好水平,預期下半年信貸增長維持高單位數字增幅。阮國恒指,金管局將於下半年進行專項研究審查,調查銀行對大額貸款的審批標準、管理風險制度及處理問題貸款的安排。另外,當局亦對《打擊洗錢條例》進行修訂,將把公司實際控權人審查的控股比例上調到國際水平的25%,以及要求銀行對遙距開戶人士進行額外審查,預計年底會呈交立法會進行審批。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1/20074807
金管局:買人債可平衡風險
1 :
GS(14)@2017-07-04 08:03:55【明報專訊】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在債券通投資者論壇上表示,自2011年開始,外匯基金投資內地債市,成為投資組合一部分,亦是第一批參與債券通的投資者,而與美元資產相比,人民幣債券與其他資產的關聯度較低,在量化寬鬆(QE)影響到股債上落的環境下,能夠起到平衡作用,而有關配置在過去幾年大幅增加。他又指出,無論從實際回報或是經風險調整後回報角度來看,中國債的收益都較其他地方高,符合外匯基金「保本先行,長期增值」的原則。
中銀或下月推「債券通」概念產品
余偉文亦提到,境外投資者透過債券通可以直接由內地交易商取得報價,不需透過內地代理行,而實益持有人在多級託管制度下的權益亦被內地監管機構所認可,相信未來能成為在岸債券市場的主要投資渠道。
中銀香港資產管理固定收益投資官阮卓斌表示,公司冀8月推出含有「債券通」概念的產品。他表示,由於現時債券通尚只允許機構投資者參與,料短期零售投資者只能通過基金等產品形式參與債券通市場。阮卓斌續稱,根據過往經驗,境外投資者約90%購買中國國債或政策性銀行債券,對於企業信用債參與度不高,中銀香港資管現時正研究債券通下值得投資的高收益企業債券,冀未來會將其納入相關基金產品中。
阮卓斌認為,債券通對於投資者是多了一個選擇,令投資渠道更具彈性,可以在點心債、境外美元債及在岸債券市場間根據即時匯率選擇成本與回報更好的方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558&issue=20170704
金管局指定4支付系統營運商
1 :
GS(14)@2017-08-05 10:19:55【明報專訊】金管局昨日宣布,正式指定Visa、Mastercard、銀聯國際及美國運通營運,為零售支付系統,用於處理涉及香港參與者的支付交易,同時須遵從《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的規定,並受金管局監察,即日生效。
《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於2015年11月訂立,至今金管局已發出十多個儲值支付工具牌照,但條例提及的指定零售支付系統到昨日才正式確立。金管局發言人稱,這段期間主要與有關系統營運者進行討論,待審視工作完成,便按條例規定作出指定。
現行條例下,上述4家指定的零售支付系統,可從事傳送支付訊息、結算及交收支付交易、提供支持解決方案及分析支付相關數據等工作。上述指定系統亦須接受金管局監察,金管局可收集資料、進行現場審查、發出指示、施加運作規則及履行執法職能等,以確保系統安全及有效率地運作。未能遵守金融管理專員根據條例作出的規定即屬違法,可處以罰款或監禁。
過往金管局是透過2007年生效的《支付卡計劃營運機構實務守則》監察上述支付系統,該守則是由8家機構擬定並自願參與。今次金管局正式根據法例確立4家指定系統。以往參與守則的除了大來信用證已停止運作,易辦事、銀通及JCB不在今次指定系統之列。金管局發言人回應稱,昨日公布的是首批指定系統,包括了在香港比較廣泛使用的4個支付卡系統,當局會繼續注意零售支付業的發展並考慮指定其他系統。
易辦事銀通JCB未獲納入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稱,實施零售支付系統指定制度有助提升本地零售支付業界的營運水平,加強公眾對支付系統的信心,促進香港金融科技發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060&issue=20170805
金管局:港電子支付成熟 佔私人消費六成 銀行界:信用卡簽帳為主
1 :
GS(14)@2017-08-29 01:32:02【明報專訊】金管局自去年發出首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後,至今一年,當局昨日透露,現時整體電子支付的交易額,佔私人消費開支六成以上,並認為香港已擁有一個發展成熟的電子支付生態。但有銀行業人士透露,雖說電子支付佔私人消費開支比例有六成之多,但實際上大部分是來自信用卡簽帳,即使較多市民使用的八達通亦只佔5%,其他電子支付工具的市佔率更小。
明報記者 廖毅然
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昨日撰文,回顧香港在電子支付方面的發展。他指出,雖然不少人經常讚嘆內地手機支付發展之快,足以帶動世界潮流,但其實香港人對電子支付並不陌生,除了習慣使用信用卡,香港電子錢包的「元祖」八達通,亦已由最初支付車費的儲值卡發展成為應用廣泛的小額支付工具。因此,據統計現時香港整體電子支付,包括信用卡及八達通等的交易額,達私人消費開支六成以上。
但有銀行界人士向本報透露,據業界統計,電子支付確實佔私人消費開支六成,但當中絕大部分是信用卡簽帳。實際的統計數據是,信用卡佔本港整體私人消費開支50%,八達通佔5%,另5%由借記卡(主要是易辦事 EPS)及其他電子支付渠道例如TNG等瓜分,剩下的40%則是現金交易(見圖)。
銀行界統計 現金交易比例高達四成
業界指出,上述數據令市場失望,因為不少牌照持有人以為在發牌後,香港市民及商戶都會積極使用電子支付工具,但至今一年,使用現金的比例仍高達40%,13名持牌人包括八達通亦只有10%市佔率,市場已形成「困獸鬥」。
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指出,信用卡在香港滲透率很高,一般200元以上的交易,大家都習慣簽卡,其他電子支付工具的市場本已不大,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更被八達通佔據,故相信很快有參與者退出。
電子支付工具市場成「困獸鬥」
事實上,李達志在文章中亦強調,香港人已很習慣使用信用卡和八達通,手機支付營運商必須加倍努力才能令用戶採用新的支付模式。但他亦相信,結合手機應用程式可令線上支付更方便,而過去一年市場亦不斷看到新的支付服務,包括電子門券、家庭成員電子錢包管理 、線上購物 、二維碼(QR Code)付款等,令本地電子支付服務愈來愈多樣化。未來,他希望更多小商戶和的士加入電子支付生態,締造雙贏局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42&issue=20170825
搭的士可碌卡 金管局高層夠好彩
1 :
GS(14)@2017-08-29 01:33:00【明報專訊】噚日係金管局初次發出儲值電子支付(SVF)嘅一周年,作為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嘅李達志,趁機喺《匯思》寫文講一講香港電子支付嘅情况。
李達志喺篇文度就提到,愈來愈多商戶明白電子支付嘅好處,好似佢上星期搭的士,就上咗架裝左信用卡讀卡機嘅的士,而司機仲好笑容可掬咁話,佢車行未來會加裝其他電子收款嘅渠道,畀司機同乘客更多選擇。喺香港,唔少人都投訴的士司機態度唔好,以致政府近年大推優質的士服務,鼓勵業界提高的士服務質素。另外,香港的士數量有18,000部,但當中支援信用卡付款嘅,半成都無。李達志就真係夠好運啦,兩樣都比佢遇到。
雖然李達志話香港人對電子支付唔陌生,八達通同信用卡的確係好普遍,但SVF普及程度好明顯唔夠內地嚟,小琴就試過係大陸見到係街邊買龍眼都可以微信支付,真係唔知幾時先可以隨時截到架可以用卡畀錢嘅的士呢。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388&issue=20170825
金管局草擬文件 助一帶一路投資
1 :
GS(14)@2017-09-16 22:31:46【明報專訊】金管局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副主任李永誠昨日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論壇時透露,該辦公室正制定參考文件,讓海外投資者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府可在共同基礎上,討論及解決投資區內基建項目的分歧。
資金進出中國 六成經香港
李永誠指出,雖然沿線國家或會透過高回報率去吸引海外投資者,但國際投資者、基金除了關注回報,其實也關注當地企業管治,例如貪污問題等等。而且國際投資者為分散風險,不會只投資於單一國家。
他又表示,基建融資是比較特殊的投資,投資期隨時以10年起計算,與一般投資不同,因此投資者需要對基建項目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目前中國60%的對外及海外對華投資都是經香港進行,因此香港有經驗和優勢去做好投資方與被投資方的橋樑角色,他亦相信,在考慮到匯率風險之下,一帶一路項目投資會更多以人民幣結算。
馬時亨﹕很多一帶一路國家邀港鐵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甯吉喆於主題演說中表示,發改委將繼續支持香港發展經濟,在推進「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等重大發展策略中,發揮優勢,使香港在服務國家的同時,實現自身更好的發展。
另外,港鐵(0066)主席馬時亨於同一場合表示,港鐵收到很多一帶一路國家邀請,參與當地鐵路項目,但港鐵投資審慎,目前未有投入任何一帶一路國家鐵路項目,但認為港鐵不能只留在香港等待機會。
不過,與會的中鐵建(1186)董事長孟鳳朝則不斷往馬時亨臉上貼金。孟鳳朝稱,在國際化管理、對國外的認知了解等方面,「港鐵都比中鐵建強」,強調中鐵建與港鐵過去有好多合作,日後一帶一路的鐵路項目,「中鐵建不能缺席,港鐵也不能缺席」,他個人也「十分願意和馬時亨合作」。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52&issue=2017091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