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施慧雅:市場情緒製造機會

1 : GS(14)@2011-12-15 21:58:4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1201/News/ek2_ek2a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928

港製造商:明年難言樂觀

1 : GS(14)@2012-12-08 22:24:40

工業股要留神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1208/News/ec_eca1.htm

「對於明年形勢,頂多是微微樂觀」,公司從事鋁板噴油及包裝業務的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主席劉達邦說,由於今年訂單已完結,他不認為11月及12月的出口數據會比10月有驚喜,第4季初生意確實有些好轉,「不幸中之大幸是,總結下來今年利潤能夠持平。」他又認為,美國經濟暫時穩定下來,中國方面又有些復蘇,從手上訂單量看,至少明年第1季會好過今年第1季,但全年會否好起來卻不敢太有厚望。
劉達邦指出,要留意歐美市場的聖誕節銷情,「如果跟感恩節一樣好,那買家的信心會更強,對增加來年訂單有利,萬一成績差的話,則可能使來年生意更難做。」根據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的數據,感恩節全美商店和網絡銷售總額比去年增長13%,高達591億美元,購物人數也增長了約9%,達到創紀錄的2.47億人次。
買家信心低 前景不明朗
「成績令人鼓舞,不過還有太多不明朗因素,像財政懸崖、歐債」,從事鐘表業的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估計,前景不明下,明年利潤難有大幅度增長。
身兼香港電子商業會副會長的港商黃震更直言,就算聖誕銷情理想,對明年電子業前景還是悲觀,「美國很多商家其實只是趁機消化庫存,新訂單沒多少增加,而且明年首季還是以短單為主,顯示買家信心未回復。甚至已經有客戶提早通知我們,明年最好保守一點,不要積存太多材料,他們都不看好市道,我們怎敢樂觀?」;同樣悲觀的還有東莞玩具廠商趙志雄,其公司主要依靠歐洲客,「歐洲市場死寂一片,明年可以不繼續惡化已經萬幸,斷不敢期望有好轉。」
2 : cambo(29079)@2012-12-08 22:42:45

工業股唔得,會有連鎖反應,味飯飯都唔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15

內地製造業需求動力不足 中環人

1 : GS(14)@2013-05-20 13:49:08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8%8D%E8%B6%B3/95127
踏入五月份,內地重要經濟數據陸續出台,顯示出頗為矛盾的形勢。先不說內地外貿數據的爭議,參考其他指標,內地企業對未來經濟信心依然不足,並無回升迹象。自去年三月以來,內地每月的PPI同比增長均為負數,顯示出內地生產領域商品需求不足,企業對未來經濟沒有信心,生產動力欠奉。在最新的內地CPI與PPI數據,更觀察到偏離的現象,兩者的方向更背道而馳。
CPI為全國城鄉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在組成上分為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及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等八個細分項,其中食品和居住所佔的權重最大,分別為32%和14%。
PPI為全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在大類上分為(i)生產數據價格和(ii)生活數據價格,前者進一步分為採掘、原料和加工三個細分類,後者進一步分為食品、衣著、一般日用品和耐用品四個子類,其中加工工業和原材料工業所佔權重最大,分別為45%和24%。
CPI與PPI走勢背道而馳,主要由於內地加工工業和原材料工業的疲弱導致,同時,內地加工工業PPI和原材料工業PPI同比增長持續為負,而它們佔PPI的比重高達到69%,導致在這段期間PPI持續為負數。由於組成部分不一樣,加工工業和原材料工業的下游商品並不是CPI構成部分,低迷的價格難以傳導致CPI,形成了CPI與PPI相反的走勢。
觀察環球形勢,全球製造業增長目前依然處於減速或弱勢擴張的階段。需求的力度也是疲弱的,可謂復甦乏力。
(轉載自etnet財經•生活網etnet.com.h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05

反思孟加拉製造 黛安

1 : GS(14)@2013-05-20 13:57:10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3%BD%E9%80%A0/95194
你着緊嘅衫來自邊度?構思可能係出自巴黎、米蘭,製作卻可能是中國,甚至是上月發生工廠倒塌嘅孟加拉。
孟加拉係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國,好多國際品牌都喺嗰度有生產綫,但勞工安全同權益卻一直受到忽視。
黛安未曾到過孟加拉,前兩日從多次到訪當地嘅公平貿易動力兼公平點總監趙善榮(Anthony)口中,了解呢個國度不少。


選擇有企業責任的公司


聽Anthony講,孟加拉首都達卡工廠開到成行成市,不少工廠都係24小時運作,從街上望入去,大部分時間都燈火通明;員工大都住喺鄰近搭建嘅臨時屋,衞生環境惡劣。佢哋每日起碼工作10至12小時,賺取僅約300港元嘅月薪。
雖然工廠貼有安全指引,但管工多係有例不依。試過火警時,管工居然唔畀工人走,叫佢哋留低做嘢。咁都得?認真離譜!
近年好多內地廠房因成本上漲而遷到孟加拉,當中不乏港商,但安全設施唔見得好好。最近H&M同Zara等多個大品牌承諾改善工作環境,希望係一個轉變嘅開始。
好多當地人同Anthony講,有得揀都唔想去達卡,寧可留喺農村耕田,一年都可賺到一千多港元。可惜普遍人都無自己嘅地,喺鄉下都係做人哋僱工,同樣要畀人剝削。
點先可以幫到當地人?Anthony叫黛安要選擇有企業責任嘅公司幫趁。而近十年,陸續有公平貿易機構轉賣孟加拉農村婦女嘅手工藝品,並提供合理薪金。黛安喺公平點網頁搵到孟加拉製小布袋、手鐲、頸巾、番等。為表支持,我都買咗幾件送畀朋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10

90年代殺出血路「美國製造」成潮着

1 : GS(14)@2015-01-05 08:59:31





美國業界比日本更早意識到中國便宜貨的威脅,1990年代中就開始標榜「美國製造」(Made in USA)推廣產品,由最初以「愛國」為名,到近兩年成為潮流,象徵「品味、高質素、安全」,美國製運動鞋、牛仔褲在海內外追捧者眾。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指引,只有「完全或幾乎完全在美國製造」的產品,才能標籤為「美國製造」;其中對服裝的要求,跟日本即將推行的J Quality認證相若,布料及完成品要百分百美國製作,布藝及羊毛家品都受到管制,法例應用更廣泛。美國市場在1960年代只有約8%進口貨,但現已急升至60%,打沉國內製造業。近年進口貨問題曝光,例如剝削海外勞工的「血汗工廠」,部份地方產品安全和質素亦成疑,促使消費者逐漸回歸本土。2013年一項調查中,有80%人願多付金錢買國貨。《今日美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05/189916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958

90年代殺出血路「美國製造」成潮着

1 : GS(14)@2015-01-06 01:06:14





美國業界比日本更早意識到中國便宜貨的威脅,1990年代中就開始標榜「美國製造」(Made in USA)推廣產品,由最初以「愛國」為名,到近兩年成為潮流,象徵「品味、高質素、安全」,美國製運動鞋、牛仔褲在海內外追捧者眾。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指引,只有「完全或幾乎完全在美國製造」的產品,才能標籤為「美國製造」;其中對服裝的要求,跟日本即將推行的J Quality認證相若,布料及完成品要百分百美國製作,布藝及羊毛家品都受到管制,法例應用更廣泛。美國市場在1960年代只有約8%進口貨,但現已急升至60%,打沉國內製造業。近年進口貨問題曝光,例如剝削海外勞工的「血汗工廠」,部份地方產品安全和質素亦成疑,促使消費者逐漸回歸本土。2013年一項調查中,有80%人願多付金錢買國貨。《今日美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05/189916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986

香港製造:曬兩斤得一両 菜乾香

1 : GS(14)@2015-01-19 01:09:06







小時候走進新界鄉間,總會看到曬菜乾畫面,一棵棵大白菜掛在縱橫交錯的竹竿上,就像一堵堵白菜牆。經歷陽光洗禮,白菜由白變黃、黃變啡,終於變成菜乾,那股馥香至今難忘。今天,我走進沙頭角南涌,找到本地曬製的菜乾,那股濃郁的菜香味,怎叫人不心動?記者:區佩嫦攝影:劉永發


冬至過後北風起,天氣開始乾燥,正是曬食材最佳時機,於沙頭角南涌耕種的農夫倫國輝(輝哥)開始將部份採收的大白菜曬成菜乾,「冬天的奶白大白菜最靚,一般用一棵達半斤的,曬出來才夠斤両。」輝哥邊說「斤両」二字邊笑,究竟有何含意?原來兩斤大白菜才能曬出一両菜乾,計計數,兩斤共32両只曬出一両,真是両両皆辛苦。這數字的確嚇我一跳,似乎賣新鮮白菜較為着數,輝哥卻認為新鮮與乾製的無論味道和口感都完全不同,就是菜乾那股香氣,已是新鮮白菜無法媲美。



立春後濕度高不能再曬

說話斯文的輝哥,曾經做過裝修工人、的士司機,做農夫只因自小已愛好耕種,未做農夫前曾經耕種村屋前的空地,將成果分享給朋友或街坊,那份喜悅絕非筆墨能形容。數年前,輝哥由的士司機搖身變成農夫,將興趣轉化成職業,於南涌開始養魚、耕田,「南涌有不少魚塘,有的養魚、有得種蓮藕及蓮子,我於附近農地開始種植,在近水塘較低的位置種稻米,高一點的則種其他農作物,像冬天便種菜,菜心、芥蘭、大白菜、沙律菜……」輝哥如數珍家,指着農作物介紹。來到大白菜田,看到大白菜數量並不算多,只有數十棵,原來曬菜乾季節已近季尾,所以輝哥特意留下一些較老的大白菜作最後衝刺。「較老的大白菜一般會有菜花,菜越老身越厚的話,其纖維越多,曬出來會越甜、菜味亦會較濃。」晾曬時間很重要,一般冬至過後天氣乾燥,相對濕度約百分之五十便是曬菜乾的最佳時候,立春後空氣濕度較高又可能會下雨,便不能再曬了,以免受潮後發霉。對輝哥而言,曬菜乾只不過是手板眼見工夫,只要先收割大白菜後洗淨、烚至七成熟、過冷河、晾曬,就是這麼簡單。一棵大白菜曬大約一星期便成為菜乾,但晾曬時記着要睇太陽,「朝早出陽光時便放出來曬,收太陽便將之收起放回室內,這可避免沾上露水、濕氣而導致發霉。」輝哥只是說幾句便概括了曬菜乾的過程,但整個過程必須要全人手製作。由於農場只是輝哥one man band,所以曬菜乾時便參與了「社區支援農業(CSA)」計劃,請來數位來自屯門的婦女幫手洗、烚、晾,還將曬好的菜乾秤好以便出售,「我出農作物,她們出人力換來特定數量的菜乾,她們可以把自已換回來的菜乾,與我的菜乾一起放在天經地義生活館(由九個非牟利機構合辦,旨在推動本土農業、文化、手藝)寄賣。農作物不會因未能賣出而浪費,一班家庭主婦又能以自己能力賺錢,絕對是雙贏。」



天然生曬 菜味濃香

將那輕如紙的菜乾湊近一嗅,香味很濃烈,輝哥最愛配新鮮白菜一併煲湯。說着說着,他從廚房端出了一大碗菜乾湯,我老實不客氣喝一口,味道濃中帶清甜,原來是一碗素湯,以腰果、紅棗的甜來提升湯的鮮味,沒有肉湯的膩滯感覺,確實是不錯。做農夫雖然辛苦,輝哥卻樂在其中,閒時還將其他農產品做成菜乾、醃蘿蔔等,他也忍不住賣花讚花香,「我們的菜乾與內地的菜乾完全不能相比,大陸為了大量生產,一般會用烘爐大量烘乾,做出來的菜乾香味較淡,用來煲粥煲湯自然較為遜色。」本地生曬的菜乾品質雖然好,但他坦言與其他舊手藝一樣,同樣遇到傳承問題,「除非是有理想的人,一般年輕人根本沒有興趣做農夫,現在菜乾、菜甫、醃蘿蔔等醃曬食物已經買少見少,惟有希望出現多些理想之士,將這些傳統製品傳承下去。」



■將白菜盡量懸掛在竹竿上,可讓白菜曬得更乾身。

■用菜乾煲湯,可讓菜乾吸收水份回復軟腍口感,亦可讓湯汁帶菜乾香。

■沒有加肉的素湯是輝哥最愛之一,味道清甜不油膩。





■兩斤白菜只換上一両菜乾,卻將白菜的精華完全濃縮其中,每両$40。

■黃昏時分必須將菜乾收回室內,以免沾上露水。

■細心留意菜葉中間開始出花,這便代表大白菜開始變厚。



■大白菜屬十字花科,花呈十字形,花朵對下的一條條小支內藏種子。

■輝哥主理的農場,屬南涌其中一個最具規模的有機菜場。





■只有用較厚身的奶白大白菜,曬出來的菜乾才有份量。





Steps



1.將大白菜徹底洗淨。

2.把大白菜放進沸水煮至七、八成熟。

3.將煮過的大白菜放入凍水,啤水至涼。





4.若大白菜太大棵的話,宜用刀將之切開,方便菜心徹底曬乾。

5.倫國輝將菜乾放在竹竿或竹筲箕上曬至徹底乾透,需時大約一星期。



天經地義生活館旺角太子道西204號1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116/190038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343

「中國製造」最危險佔歐盟劣貨逾六成

1 : GS(14)@2015-03-26 00:49:19





「中國製造」已等同於危險產品?歐盟委員會關於非食用消費品的「快速通報系統」(RAPEX),去年發現的危險產品,比前年有所增加,而來自中國的產品比例仍是最高,情況一直未有改善。負責人對於林林總總中國製造的危險產品表示驚訝,並會與中國加強合作,保證解決所有產品安全問題。


歐盟委員會指出,去年快速通報系統總共紀錄了2,435次危險產品通報,比前年上升3%,而通報的不安全產品當中有64%的產品為「中國製造」,包括來自香港的產品,比例最高。其他不安全產品有14%來自歐洲國家,亦有7%來源不明。



港製玩具首飾上榜

對於這次結果,歐盟委員會消費者事務負責人茹霍瓦(Vera Jourova)說:「有那麼大數量的有害產品從中國進入歐洲市場,也是令人驚訝的。」不論是數字或潛在危險的情況,均沒有任何改善。她又稱作為一個母親,並且近日成為祖母的她來說,玩具當中包含的有害產品數量令人擔憂,呼籲民眾要注意給甚麼玩具子女玩。在RAPEX網站可以找到所有歐盟曾經通報的危險產品資料,可以尋找來源是中國或香港的產品資料。來自香港的產品中,包括玩具、首飾、打火機、鞋、電器用品等,涉及的不合格項目包括含有不合規格原材料、有細菌、重金屬超標,及容易引起觸電、火警、使用者受傷等問題。從附上的照片中顯示,不少產品在包裝上都印有「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字樣。




中國水壺易爆裂

源自中國的產品數目則更多,種類更是林林總總,例如容易爆裂的水壺、可能讓人受傷的滑板車、使用易燃材料製造的洋娃娃,及容易讓人觸電的手機充電器。31個參與RAPEX的歐洲國家,去年已就通報的問題產品採取2,755項跟進行動,當中包括停止銷售、回收以及禁止進口等,茹霍瓦表示已經與中國緊密合作,幫助中國改善產品的品質,以保證產品符合歐洲的標準,解決產品安全問題。對於有關的消息,香港海關表示一向有留意各地有關消費品安全的警示,有需要時作出適當的跟進,亦會了解這次有關的報道。英國廣播公司/法新社/《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5/190890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922

歐製造業弱 德拉吉憂經濟

1 : GS(14)@2015-09-25 01:12:24

【本報綜合報道】歐洲製造業活動表現是五個月最差,美國表現雖勝預期,工廠定單指數卻是20個月最弱,為環球經濟前景增添陰霾。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昨日亦表示,歐洲經濟下行風險再現。
Markit公佈,歐元區9月綜合PMI由8月的54.3降至53.9,較市場預期54為低,當中製造業PMI由52.3降至52,是五個月以來最低,符合市場預期;服務業PMI則跌至54,較8月的54.4及市場預期的54.2為低。指數高於50的盛衰分界線,反映期內相關環節的活動錄得擴張。



美工廠定單20個月最弱

Markit首席經濟師威廉遜稱,數據反映區內經濟仍穩定增長,但動力未必足以推動通脹和就業,尤其是德法未見起色。他表示,法國9月綜合PMI由8月的50.2上升至51.4,德國由55降至54.3,以此推算兩國今季經濟可能僅增長0.1%及0.4%。美國方面,9月製造業PMI連續兩個月處於53,較預期回落至52.8為高,但期內的工廠招聘指數跌至14個月新低,工廠定單指數更跌至2014年1月以來最低。分析員認為,這意味在中國等新興市場需求減少下,美國製造業未必能獨善其身。另邊廂,德拉吉昨日出席歐洲議會季度聽證會時指,新興市場、歐元及油價為風險因素,令宏觀經濟環境更具挑戰性,經濟前景下行風險再現,暫時未能情況持續多久。他又指,歐元區近零通脹情況年底前會持續,重返2%目標可能需時更久,並強調若有需要,央行將毫不猶疑地採取行動應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924/193070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575

【專題籽】太空館35年大翻新 三千萬製造失重空間

1 : GS(14)@2015-10-07 01:51:49

現任館長梁偉明將帶領太空館與時並進,首要任務是將兩個使用了24年的展廳進行大翻新,全面更換近百套展品。



【專題籽:胚芽故事】35年前,一顆蛋形建築降落尖沙嘴,成為香港地標之一。35年後今日,這個可能是全港最大的「菠蘿包」,講了多年,兩個展覽廳終於要來個關閉大翻新,明年底變得「更太空」與大家見面。說起太空館,不得不提去年與世長辭的創館館長廖慶齊,這位「香港天文之父」雖然經已離開了,惟那份對天文宇宙的探索熱誠,經已交由他孕育的無數追星族薪火相傳。


被譽為香港天文學界泰山北斗的廖慶齊,有不少人受到他啟蒙而成為追星族,現任太空館館長梁偉明就是其中之一。他童年家住九龍城,晚上只要天朗氣清,家中打開窗戶已可看到閃爍星空。兄長是天文愛好者,試過用鋁鐵通和鏡子,自製一支望遠反射鏡,一次在港大報讀課外天文課程,因而有機會向廖慶齊學習天文,回到家便向當時仍是小學生的弟弟分享觀星技巧,「我對天文的興趣,與哥哥積極參與天文活動有一定影響。」及後,梁偉明開始閱讀天文書籍雜誌,數量可能比兄長還要多,主修物理的他,畢業後留在大學實驗室研究多年後,踏出校園就應徵太空館助理館長,矢志要將興趣變成職業,最終成功被錄用。1990年他開始任職太空館,之後被調遷,在科學館服務十多年,直至兩年前才重返這個尖沙嘴地標,接任陳己雄成為第六任太空館館長。梁偉明入職太空館時,廖慶齊已退休移居美國,二人未有合作機會,不過天文令二人相遇。1991年7月,梁偉明到墨西哥觀看日全食,即月球逐漸遮蓋太陽,遇到同樣特意前來觀星的廖,造就首任和現任太空館館長有一次「世紀對話」。談到這位老前輩,梁偉明對他推崇備至,「從早期太空館建立的設施,會覺得他所做的工作真的很有前瞻性和遠見。」天文既可說是實在,也可說是虛無縹緲,梁偉明就覺得,「透過人類的科技,讓我們可以認識遙遠的宇宙是甚麼一回事。」



創館館長天文熱誠 孕育追星族

太空館的外形設計,不少人說它像個菠蘿包,原意又是甚麼?「外形是創館館長構思,他想做成蛋形配合館內的天象廳,方便觀眾可以舒服地躺着仰望天幕星空。」黎淑貞如是說。她是太空館的一級設計師,負責製作展覽海報及拍攝天文照片,任職35年,是開館元老之一,不過當年純粹由新聞處調派到來,「我初到太空館時天文知識是零。」觀這星,望那星,一直效力一間機構已不容易,何況35年。這位「外行人」,有賴創館館長廖慶齊嚴格教導,加上身邊同事盡是天文達人,假日會聯群結隊租度假屋觀星,久而久之,黎淑貞也買了雙筒望遠鏡,加入成為追星族,自此觀星變成她每次旅行的指定行程,「最難忘是入職太空館三年後去北京旅行,自己以為對觀星已很熟悉,在當地抬頭望才發現滿天星,甚麼星座也分不清。」所謂薪火相傳,在黎淑貞身上體現。她由擁有雙筒望遠鏡,到手執星座圖學典故研究,兩名兒子耳濡目染下開始接觸天文。不過,在現今科技發達的世界,市區觀星機會難逢。她說,昔日觀星毋須山長水遠到郊區離島,即使在九龍公園仰望夜空,也可清晰看到牛郎織女星,可是現在光污染日益嚴重,市區觀星變成奢想。



引入多媒體裝置 體驗做太空人

佔地8,000平方米的太空館,分東、西兩翼,廣為人知的半球體建築是東翼,內設天象廳,當中共有14個展覽區的「太空科學展覽廳」和「天文展覽廳」,由1991年起使用至今已24年,今日起終於要關閉翻新,耗資3,200萬元,全面更換展廳約100套設計展品,預計明年年底重開。因工程影響,今年11月1日至明年3月1日,太空館全館包括何鴻燊天象廳及演講廳亦會關閉4個月。翻新後的兩個展廳,會分別改名為「宇宙展覽廳」和「太空探索展覽廳」,介紹宇宙天體、航天發展和人類在太空的生活等科學知識。梁偉明透露,屆時展廳會耳目一新,由傳統展覽佈置,利用燈光效果和裝飾,讓參觀市民恍如置身宇宙環境,並引入多媒體互動裝置,如模擬在月球彈跳時的重力及太空站內飄浮的失重狀態等。不過閉館不代表停止工作,其間館方會在西貢天文公園和遙控天文台舉行觀星活動,職員又會攜同觀星設施到訪學校推廣天文。



美國著名天文雜誌《天空與望遠鏡》1974年4月號,以廖慶齊上水家中的私家天文台做封面。

天文展覽廳(左圖)今日起翻新一年,將會佈置成宇宙環境(右圖),令參觀市民耳目一新。





太空館於1977年動工興建,東翼設計成蛋形是希望配合觀眾在天象廳仰望天幕觀星。

黎淑貞和梁偉明有感光污染嚴重,市區觀星不再如昔日般容易。

廖慶齊(右)去年離世後,黎淑貞(左)有份參與太空館籌劃的悼念展。圖為兩人於2005年合照。



未來一年重要天文現象

2015年12月中:雙子座流星雨2016年3月9日早上:日偏食


西貢天文公園

太空館關閉後部份活動

10月7日:「天文快樂時光」望遠鏡觀測月球(太空館天台)10月20日:「天文嘉年華」認識太陽系(何鴻燊天象廳)12月5日:「談天說地遊穹蒼」親子觀星活動(西貢天文公園及遙控天文台)詳情:http://lcsd.gov.hk/CE/Museum/Space/zh_TW/web/spm/activity.html



太空館35年大事記

1961年:市政局初步建議在維園興建一所天文館1973年:政府決定選址尖沙嘴興建太空館1977年:展開興建工程,造價約6,000萬元1980年:10月7日至8日,太空館落成,正式開放市民參觀1991年:「太空科學展覽廳」和「天文展覽廳」啟用1998年:小行星6,743以首任館長廖慶齊的姓氏命名為「廖」;同年首次在網上直播日偏食





2003年:8月28日至29日逾4,000市民館外排隊用望遠鏡看「火星大衝」(左圖),是7萬多年來火星最接近地球的難得一見奇景



2003年:10月15日至27日慶祝「神舟五號」成功升空舉辦「中國載人航天科技展」2004年:天象廳命名為「何鴻燊天象廳」,命名權為期15年2005年:10月8日至12月28日舉辦「情繫穹蒼──廖慶齊先生的星路歷程」展覽表揚廖慶齊對香港天文貢獻2008年:西貢麥理浩夫人度假村落成遙控天文台,內有目前本港最大的專業級天文望遠鏡





2009年:7月22日,館方舉行「日偏食觀測」活動(左圖),以投影法讓市民觀測本世紀最長一次日全食



2010年:香港首個有觀星設施的天文公園開幕於1月30日,位於西貢萬宜水庫,由太空館設計及管理,面積約1,200平方米2012年:天象廳升級使用立體球幕投影系統2014年:計劃引入專業級太陽望遠鏡,料2016年啟用



記者:余 瑋攝影:梁志永、陳永威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005/193184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8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