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冠華成衣製造業務(待定)專區

1 : GS(14)@2015-10-17 09:57:4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7/news/ea_eab2.htm


【明報專訊】本港紡織商冠華國際控股(0539)昨公布,正在探索分拆其成衣製造業務於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的可能性,稱港交所(0388)已批准該公司提交的分拆建議。公司於公告中表示,建議分拆正處於初始階段,尚未就有關上市事宜提出申請,亦未獲有關監管機關的批准,故建議分拆及上市事宜不一定進行。
广告


5年前拆福源 上市首日倍升

事實上,早在5年前冠華國際已曾成功分拆旗下服裝採購業務福源集團上市,並且已輾轉賣盤予章科企業,至今名稱已改為高銳中國物聯網國際(1682)。當時冠華分拆福源上市時,集資額只有5200萬元,但福源上市首日股價茘升一倍。且直至去年6月,冠華公布向透過其控股的Sure Strategy,以總代價為2.58億元,向卓科企業悉數出售在福源集團62.89%的持股,加上因出售而派發的特別股息共套現4.81億元,為冠華帶來了可觀收益。
2 : GS(14)@2015-10-17 10:53:40

5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304

周顯:港府要入市 先製造輿論

1 : GS(14)@2016-01-22 17:22:5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有人討論,認為現時股市的市盈率,已經接近1998年港府入市時的估值,問港府會不會效法當年官鱷大戰,買港股救市呢?

我的答案是﹕不會,至少是現時不會。

這個問題,不能單從經濟方面去回答,必須先要從政治方面去回答。因為,要想政府入市,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製造輿論。

當年的官鱷大戰前夕,有很多傳媒報道,說索羅斯等國際性的對冲基金在香港興風作浪,作出「撳機」,一邊狙擊港元,一邊沽空港股賺錢。這種輿論,令到香港人對於這些國際大鱷十分憤怒,因為這不是普通的正常沽空,而是藉着狙擊貨幣來作出的惡意攻擊。

輿論鼎沸後 政府才「出招」有名

也正因為有這些輿論,當年香港政府的入市,便得到了大部分市民的支持。但是,現時香港傳媒,尤其是那些支持政府的傳媒,還未有幕天席地攻擊外國對冲基金,所以我不相信港府會入市干預。如果這一次港府又要入市,在之前一個星期,必然會見到那些親政府的傳媒,逐招拆解大鱷的招數,並且指名批判幾個重點「重犯」,當輿論鼎沸後,政府才出招有名。

日前一大伙人去好酒好蔡吃飯,覺得這間被讚譽到天上有地下無的餐廳,實在是highly exaggerated,我不是說不好吃,只是普通的好吃,完全不值這個價錢囉!我認為,如果這間廣州來的過江龍不是開在門高狗大的中國建設銀行大廈,而是普普通通的一間私房菜,開在天后之類,價錢是現時的一半,也許還勉強可以接受。然後,我再問好幾個朋友,包括識飲識食的公子哥兒Gary,大家都有相同的看法。所以,我們這伙朋友一致公認,最準確的食評,還是出自周顯大師的推介,哈哈!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826

中國製造業三年半最弱 南韓出口跌19% 環球經濟響警號

1 : GS(14)@2016-02-02 15:51:06

【本報綜合報道】中韓經濟數據差,反映全球經濟危危乎。中國上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報49.4%,乃三年半以來最低,增添市場對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前景的憂慮。另一邊廂,被視為全球經濟風向儀的南韓出口上月大跌18.5%,不但創下近六年半以來最大跌幅,更是連跌13個月,跌浪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更長。


國家統計局公佈,上月中國製造業PMI為49.4,按月跌0.3個百分點,不但遜於預期的49.6,更為2012年8月份以來最低水平。反映中小企業活動的財新中國製造業PMI於上月錄得48.4,按月升0.2個百分點,但卻是連續11個月處於榮枯分界線下方。





專家:PMI下行壓力仍在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稱,財新中國製造業PMI按月微升,主要是因為內需跌幅輕微收窄,帶動新定單小量回升,加上價格跌幅亦明顯收窄。儘管如此,他認為下行壓力不可忽視,因為出口定單加速下滑,就業仍不樂觀。至於官方製造業PMI再創新低,屈宏斌坦言,內地經濟今年首季仍受壓,或促使政府推出更有力的貨幣寬鬆政策。南韓政府昨日公佈,該國上月出口按年跌18.5%至367億美元,創下2009年8月以來最大跌幅。而南韓上月進口亦按年下跌20.1%至314億美元,遜於市場預期的下跌15.1%。對於當地上月出口銳減,南韓政府解釋,乃油價暴跌、中國增長放慢及環球經濟疲弱等因素所致。南韓上月對中國出口按年下跌21.5%,對美國出口亦按年減少9.2%,但對歐盟出口則按年增加7.3%。南韓出口表現之所以被視為全球經濟風向儀,因為它是「全球進口」。由汽車至電子產品,南韓每一樣都是以出口為主,所以南韓出口數據有條件成為全球經濟的「警示牌」。



澳元兌港元跌穿5.5算

反映航運業景氣情況的波羅的海乾貨指數昨日下跌8點或2.46%,低見317點,續創歷史新低。另外,由於中國經濟數據遜色,澳元昨日一度下跌0.58%至70.43美仙,澳元兌港元曾跌穿「5.5算」,最低見5.4819港元,繼續徘徊於七年低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2/194757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18

引述張德江 梁特製造緊張博連任 稱張對旺角騷亂痛心 與港區人大口徑不一

1 : GS(14)@2016-03-07 23:09:03

■張德江(右)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港區人大代表團會面;旁為譚惠珠。新華社


【兩會聚焦】【本報訊】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昨早出席港區人大小組會議,多名港區人大代表引述張談旺角騷亂,指香港社會矛盾激化,但問題非不可解決,放眼全國以至外國,「香港的問題沒甚麼了不起」,但特首梁振英下午會見張後,引述張稱對旺角事件感驚訝及痛心,兩者說法明顯不同。有評論員估計,張重點非要擺強硬姿態,所以港區人大未有引述批評旺角事件言論,但梁明顯想製造緊張氣氛,希望有利連任,所以將張言論擴大。記者:陳雪玲



張德江出席港區人大小組會議個多小時,席間有6名人大代表發言,而團長譚惠珠亦主動提到初一旺角騷亂。譚會後引述張指,近期香港經濟放緩,但很多國家都面對同一情況,而中國一帶一路策略對港有利,「佢(張德江)話香港地位由於經濟地位而得嚟,而唔係由於泛政治化嘅地方得嚟」。張又強調香港要明白自身定位,但經濟放緩,社會矛盾激化,但其實這些問題可解決,亦沒甚麼了不起。另一人大代表陳勇補充,張指港人懂廣東話、英文及普通話,智商一定很高,有130以上,能清楚搞亂香港沒有好日子過。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亦指,張在會上談到旺角騷亂,指問題是可以處理,只怕是將問題政治化,反而不能客觀地解決,全球青年人都有對政府不滿,亦有類似街頭暴力,港府應自行處理。她又稱,張未有提及港府在事件中的責任,亦沒有談及支持梁振英。



港區人大引述張言論較溫和


不過梁振英下午獲張德江接見後見記者,引述張對旺角騷亂說法,明顯與港區人大不同。梁形容張對事件感驚訝及痛心,但同時肯定特區政府處理事件的果斷做法,特別肯定警方的表現。據了解,張與港區人大會面時,也有批評旺角騷亂衝擊法治,影響香港國際形象;指有外國人原本要到香港開會,就是怕暴亂而不來,但明顯沒有人大引述,官方新華社報道張的講話,也沒有引用這些強硬言論。熟悉中國事務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分析,港區人大引述張談旺角事件言論口徑,較港府、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來得溫和,相信是北京分析建制派在立法會新東補選落敗後,認為強硬態度反助長本土派支持者出來投票,為免情況延續至9月立法會選舉,故在策略、語言上作戰略調整。劉估計對旺角事件擺強硬立場,不是張講話的主軸和目的,所以各港區人大未有引述,但梁可能覺得,香港形勢越緊張,對他連任越有利,所以將張部份強硬說話不斷擴大,希望有利爭取連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07/195195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093

內地上月製造業仍弱

1 : GS(14)@2016-06-06 02:58:41

【本報訊】昨日早上公佈的內地官方5月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和財新5月製造業PMI,均反映內地經濟需求疲弱,或成影響人民幣滙價走弱原因之一。



外需仍未復蘇

官方5月製造業PMI為50.1,與上月持平;財新5月製造業PMI則小幅下降至49.2,低於上月的49.4,為三個月新低,且已連續15個月位於50以下的收縮區。在財新製造業PMI中,新定單指數三個月來首次跌至分水嶺50以下,跌至49.7,新出口定單指數亦降至三個月新低,且已連續六個月處在50下方的萎縮區域。官方製造業PMI新定單指數亦跌至50.7,連續兩個月回落。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姚少華指,5月製造業PMI數據說明外需仍未出現明顯復蘇,受部份行業去產能、去庫存以及去槓桿影響,今年製造業活動或難以明顯反彈。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員朱振鑫指出,今年3月及4月是本輪經濟復蘇高峯,預計第二季度經濟仍將站在底限之上。5月初「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對之前刺激政策作出否定,意味短期內政策寬鬆依然難有大動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02/196374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869

國產車現裂紋 電池爆炸 港鐵製造商 秘密回收星列車

1 : GS(14)@2016-07-06 08:05:21

■需回收的車卡以綠布包裹,上月由新加坡地鐵碧山車廠運到碼頭,沿途有警車開路。傳真社


【本報訊】負責製造本港高鐵及市區綫新列車的中國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南車四方)爆出安全隱患。南車四方為新加坡地鐵生產的35列列車被指質素欠佳,車身多處出現裂紋,又曾發生電池爆炸及座位玻璃碎裂等事故,須全部秘密回收運回青島廠房更換車身。記者:麥志榮



據傳真社報道,新加坡地鐵由2009年起分兩批向日本川崎重工業及南車四方組成的聯營公司訂購35列C151A型號列車,川崎負責設計及採購組件,南車四方則負責製造與組裝車身,該批列車2011年5月起投入服務。



職員︰引擎都有問題


傳真社引述消息指,中國製C151A列車質素欠佳,乘客座位旁的玻璃因施工不良多次碎裂。列車的中國製電池更曾在維修期間爆炸,事後須更換德國製電池。2011年年12月新加坡地鐵發生嚴重故障,列車連續兩日停駛,當局一度懷疑事故與中國製列車有關,大幅減少中國製列車行駛班次。內地鐵路界消息人士稱,中國製列車質素問題不斷惡化,列車用作懸掛設備箱等車底裝置地板及位於轉向架和車身接口的搖枕位置現裂紋,有擴展至車身危機。部份鋁合金車身驗出含雜質,很大可能是肇事原因。有新加坡地鐵職員指,C151A列車推進系統及引擎等機件都有問題,列車壽命比正常短一半。傳真社指回收列車在新加坡及中國均屬機密,記者6月12日凌晨目擊6輛以綠色布覆蓋的車卡,從新加坡地鐵碧山車廠運走,由警車開路運到碼頭,到6月下旬發現該批車卡出現在南車四方位於青島市城陽區的廠房內。南車四方消息人士指,回收更換車身由去年開始,至今替換了最少5列列車,稱川崎製造出現問題的鋁合金車身,南車四方只負責組裝,原有車身須棄置,兩公司蒙受巨大損失。



■6卡以綠布包裹的列車放置在新加坡西部工業區碼頭待運。

■6月下旬,綠布包裹的車卡運回南車四方青島廠房維修。



星地鐵認26車需維修


南車四方沒回覆傳真社查詢,新加坡地鐵則承認有26列車出現裂紋,要2023年才能全部維修好。新加坡陸路交通局指車身裂紋不影響安全,由於列車仍處於保養期,所以將列車運回中國維修。新加坡地鐵近年故障頻生,引起當地社會關注,據陸路交通局公佈資料,地鐵延誤30分鐘以上事故,由2011年9宗增至去年14宗。港大機械工程系教授佘錦炎稱,前九廣鐵路2005年亦曾發現部份列車車底現裂紋,車底有不少大型裝備如冷氣機及變壓器,若脫落在路軌上,可令後方列車出軌,九鐵當年調查證實是燒焊出問題。若在車架結構上出現裂紋,後果亦會很嚴重。佘稱裂紋成因除物料質量外,亦可能與運作環境有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06/196833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623

達能購美天然食品製造商

1 : GS(14)@2016-07-08 08:07:26

【明報專訊】全球最大酸奶生產商法國達能(Danone)宣布,同意以每股56.25美元現金,收購美國高檔天然食品製造商WhiteWave,交易總值連同債務為125億美元(975億港元)。收購價與WhiteWave過去一個月的收市價相比,有24%溢價。WhiteWave周三收市價47.43美元,市值83.4億美元。交易預料可在今年底完成,是達能過去10年來最大宗收購,可望令達能的美國業務增長1倍,預計到2020年,合併後的息稅前協同效應為3億美元。

連債務總值975億

消費者近年追求健康飲食,WhiteWave以銷售盈利頗高的有機健康食品為主,近年銷售增長強勁,被視為金寶湯和家樂氏等的收購對象。2010年以來全球乳製品業共有876宗併購交易,總值573億美元,但該行業仍非常零散,存在整合空間。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071&issue=201607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788

【讀書好×果籽】感冒難醫:神藥製造現代瘟疫

1 : GS(14)@2016-08-07 02:06:29

我拿起今期介紹的書本看,是源於最近三個月感冒病情反反覆覆,時好時壞,咳嗽又不斷尾,困擾不已。在這欄目我從未介紹過醫學研究的書,但這一本我認為值得推薦給大家。


各位相信都有同樣的觀察:在飛機艙中發現癡肥的外國人愈來愈多,朋友的孩子有敏感症硂自閉症及哮喘的愈來愈多,糖尿病患者年齡愈來愈輕。癡肥、敏感症、哮喘、糖尿及自閉症成因各有不同,如空氣污染可能影響哮喘,但卻解釋不了癡肥,很多人認為高脂高糖快餐是元凶,但這些食物早就存在,而更奇怪是癡肥不限於已發展國家,更多胖子是出現在發展中國家,智利最近準備徵收高熱量食物稅以打擊癡肥問題!這些近十多年流行起來的疾病,取代了我們小時候健康教育高度重視的天花、白喉、麻疹等流行病,這些現代疫症,表面看各有源頭,但從細菌學研究者角度來看,可能背後有共同的成因。Martin J. Blaser醫生,曾任美國傳染病學會主席,現為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顧問,主流媒體經常介紹他的研究成果,最近他出版了一本廣受談論的作品叫《Missing Microbes: How The Overuse of Antibiotics is Fueling Our Modern Plagues》,中譯本《不該被殺掉的微生物》也於上月推出。顧名思義,作者指出濫用抗生素助長了這些現代疫症的擴散,這說法傳媒時有報道,包括令細菌產生抗藥性,進化成超級惡菌,但報道鮮有觸及這些瘟疫的來龍去脈。根據作者多年研究,他提出一個理論,認為抗生素、防腐劑、消毒劑及剖腹人工分娩,正改變人類身體內的細菌群落mircobiome,這是一個多元化、互動、互相依賴而形成的共生網絡,「其中若有一種關鍵物種消失或滅絕,整個生態系統也就跟着受影響,甚至可能崩潰」。



現代瘟疫 或因缺乏細菌

細菌是古老生物,在不同動物身上都有不同的細菌聚合,這不是隨機組合,而是與人類一起共同演化的微生物,有執行代謝及保護功能,如白蟻可以消化木材,乳牛從草中可吸收營養,都與牠們腸道或胃存在某種微生物有關。與人類共生的細菌,最重要功能除了消化,就是提供免疫力,但細菌免疫力很少受到重視。細菌研究在西方近代醫學史中,重點不在保育「好細菌」,而是消滅「壞細菌」,由十九世紀巴斯德發明消毒以來,一直到發現青黴菌可以殺掉金黃葡萄球菌,「神藥」抗生素慢慢成為西方現代醫學的萬用靈丹,神藥之所以是神藥,是大家認為見效快且沒有什麼副作用,符合現代人追求快速見效,不影響工作的要求。加上香港一般人普遍缺乏家庭醫生觀念,發現傷風感冒三日藥未見效,便會轉睇其他醫生。



愈來愈多人癡肥,猶如現代瘟疫。

Martin J. Blaser曾任美國傳染病學會主席,現為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顧問。



神藥後遺症 食物含抗藥性

其實神藥被濫用,與我們常患的上呼吸道感染有關,即所謂感冒,病徵包括喉嚨痛、流鼻水、咳、耳痛等,成因有兩種,一是病毒感染,一是細菌感染,前者較嚴重,後者會自行復原,但醫生往往為了安全起見,開抗生素給病人,結果抗生素將其他無關的細菌一起殺掉。更可怕是即使閣下拒絕服用醫生處方抗生素,但濫用抗生素同時發生在農場之中,作者估計美國一年出售的抗生素,七至八成是由農場購買,我們食用的肉類、奶、蛋、芝士,都存在抗生素,帶着抗藥性細菌。至於現代人工分娩方法普及,也大大影響嬰兒從母親陰道獲得微生物機會,尤其是陰道大量的乳酸菌,在自然分娩時會進駐嬰兒體內,而剖腹生產直接將嬰兒由子宮取出,嬰兒錯過了母親賦予的細菌群落,令日後其細菌組合產生變化,影響代謝、免疫及認知發展。問題已經迫在眉睫,但人類是否有決心改變「效率至上」的治病及生育行為呢?



撰文:劉細良編輯:李寶筠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805/197229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616

通達宏泰控股(通達手提電腦及平板電腦外殼製造業務)(2363)專區

1 : GS(14)@2016-09-02 04:56:28

分拆
2 : GS(14)@2016-09-02 04:56:47

招股書
3 : GS(14)@2017-04-21 16:33:07

again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704201240_C.pdf
4 : GS(14)@2017-10-10 10:58:38

ENDED
5 : GS(14)@2017-10-17 00:09:22

分拆
6 : GS(14)@2017-10-18 05:56:16

1. 2010年成立,主要搞殼
2. 客戶絕大部份在中國
3. 產品價格持續向下
4. 原料和員工成本約佔收入75%
5. 下半年銷售較強
6. 產能使用率約75%
7. 五大客戶佔銷售95%以上,五大供應商約佔20%
8. 又接到新客
9. 禁售期2.5年
10. 無息派
7 : GS(14)@2017-10-18 05:57:24

11. 2008年於福建搞殼,2010年成立這廠,698 旗下廠,重組上市
8 : GS(14)@2017-10-18 06:00:05

12. 客戶有重疊
13. 上市後只做電器等業務
14. 分拆廠在常熟,原廠在福建
9 : GS(14)@2017-10-18 06:02:54

15. 孫偉康:215
16. 胡健生:290、665、1398、3968
17. 林少華:13、1063、205
10 : GS(14)@2017-10-18 06:03:58

18. 安永
19. 盈利降1%,至2,360萬,重債
11 : GS(14)@2017-10-18 06:05:41

20. 風險: 依賴少數客戶、無長期協議、AR、原料、人、分包商、銷售、租用物業、保險、現金流量負、擴產機械、下游、技術
12 : GS(14)@2017-10-18 06:26:36

21. 殼好鬼流
22. 殼主要是手提電腦,佔絕大部分
23. 40幾個客
24. 銷售主要美金計價
25. 大客都是台廠多,台廠都是幫人代工
26. 估計是NEC、聯想、303
27. 研發開支約3%
28. 供應商以中國及台灣為主,主力是日本公司及沙地亞拉伯公司
29. 有供應商也是客戶情況
30. 有分包注塑工序
31. 存貨一路升
32. 組裝線下降,機增
33. 員工約1,000人,有勞務派遣
13 : 太平天下(1234)@2017-10-18 23:25:40

greatsoup12樓提及
21. 殼好鬼流
22. 殼主要是手提電腦,佔絕大部分
23. 40幾個客
24. 銷售主要美金計價
25. 大客都是台廠多,台廠都是幫人代工
26. 估計是NEC、聯想、303
27. 研發開支約3%
28. 供應商以中國及台灣為主,主力是日本公司及沙地亞拉伯公司
29. 有供應商也是客戶情況
30. 有分包注塑工序
31. 存貨一路升
32. 組裝線下降,機增
33. 員工約1,000人,有勞務派遣


名正言順,造殼上市
14 : GS(14)@2017-10-19 08:00:41

睇d牌面真是覺得咁
15 : GS(14)@2017-12-10 13:19:0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71208636_C.pdf
失效
16 : GS(14)@2018-02-04 14:32:4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802021585_C.pdf
上到
17 : GS(14)@2018-02-16 03:40:5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80214384_C.pdf
40派1
18 : GS(14)@2018-02-16 03:41:1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80214425_C.pdf
40 698 送1
19 : GS(14)@2018-02-16 03:45:35

ended deal
20 : GS(14)@2018-02-26 17:05:2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80226226_C.pdf
建議分拆本集團手提電腦及平板電腦外殼製造業務及
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獨立上市
(1)聆訊後資料集;
(2)已發行股份數目;及
(3)截至通達分派記錄日期
海外通達股東數目
21 : 太平天下(1234)@2018-02-27 00:28:38

greatsoup20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8/0226/LTN20180226226_C.pdf
建議分拆本集團手提電腦及平板電腦外殼製造業務及
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獨立上市
(1)聆訊後資料集;
(2)已發行股份數目;及
(3)截至通達分派記錄日期
海外通達股東數目


真係唔知喎。登記地址如果寫美國可能就byebye。。。炒股香港有間劏房都係必須的
22 : GS(14)@2018-02-27 01:18:15

呢隻可以一抽
23 : GS(14)@2018-02-28 07:13:14

招股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80228012_C.pdf
24 : 太平天下(1234)@2018-02-28 09:39:31

係嫌股權好似有點分散
25 : GS(14)@2018-02-28 22:46:20

太平天下24樓提及
係嫌股權好似有點分散


人夠邪
26 : GS(14)@2018-03-15 14:43:04

list
27 : GS(14)@2018-08-21 15:32:04

虧,重債
28 : GS(14)@2019-02-02 18:01:56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董事(「董事」,各自為「董事」)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股東」)
及潛在投資者,根據本公司目前可獲得之資料,及董事會對本集團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
年度未經審核管理報表(「管理報表」)進行的初步審閱,預期本集團截至2018年12月31日
止年度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期內溢利可能較2017年同期減少約65%至90%。
預期溢利減少主要由於(i)本集團對一個主要客戶的銷售減少;及(ii)本集團為增加整體生
產效率及降低其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內的勞工成本而增加的研發支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068

內地製造業報喜 兩年最佳

1 : GS(14)@2016-09-02 05:32:06

【本報訊】國家統計局昨公佈,8月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創兩年新高,錄得50.4,較7月升0.5個百分點,勝預期;但非官方財新PMI製造業數據,則由7月份的50.6下跌至50。


人幣滙價受壓

其中,官方PMI數據中5個分項指數出現回升,生產(52.6)、新定單(51.3)以及供應商配送時間(50.6)均高於臨界點;不過,從業人員(48.4)及原材料庫存(47.6)則低於臨界點。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姚少華指有關指數有所回升,顯示8月東南地區洪災效應消退後,企業生產經營及市場需求升溫,加上因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及外需回暖,上月新出口定單、進口及採購量均出現上揚。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則表示,製造業復蘇基礎不穩,外需仍存在下行壓力。他指,基於經濟仍受外需、房地產、去產能等影響,料中央將保持寬鬆財政政策。另外,人民幣在數據公佈後走弱,在岸人民幣昨日跌17點子,至每美元兌6.68元。上海商業銀行財資市場處研究主管林俊泓表示,昨早公佈製造業PMI按月上升,促使即期人幣滙價升值,及後不久又公佈服務業PMI下跌,抵銷樂觀情緒,當中人民幣離岸價維持在每美元兌6.69元,反映每百港元兌約86元人民幣。林俊泓又預期,在杭州G20峯會、10月人幣正式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前,人幣滙率走勢都會相對穩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2/197573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1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