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風險評估改善至「大致平衡」 歐央行未表明退市 歐元回落
1 :
GS(14)@2017-06-09 07:44:17【明報專訊】歐元區經濟增長加快之際,歐洲央行昨一如市場預期維持利率不變,央行官員一致議決刪去利率可能降至更低水平的描述,改為利率將在未來一段時間維持在當前水平,直至量寬結束一段時間以後,預示利率大致已經見底。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承認經濟動力增強,將經濟風險評估由原本的「存在下行風險」,改善至「大致平衡」。路透分析指,更改字眼反映歐洲央行可能準備退出量寬。不過德拉吉昨表示,未討論會否在9月宣布削減買債或何時削減量寬,而央行必要時仍可減息。歐元兌美元昨最多跌0.4%,跌穿1.12。
股東准售核心業務 雅虎飈8%
雅虎股東將批准把核心業務出售,股價昨急升逾8%創16年半高位。阿里巴巴預計2018財年收入增長逾四成,刺激股價昨早段曾升至142.85美元創紀錄。納指昨早段曾升穿6310點創新高。
德拉吉昨表示,受油價疲軟影響,通脹壓力繼續受壓,歐元區仍需寬鬆貨幣政策帶動通脹。他預期利率將在較長的一段時間維持當前水平,遠超量寬實施期限。歐洲央行直至年底前仍會維持每月600億歐元(約5247億港元)的買債規模,一旦前景惡化,央行可擴大量寬規模,或延長量寬時間。
料歐元區通脹受壓 下調今年預測
不過當前歐元區經濟動力持續增強,昨公布首季GDP終值按季升0.6%,較初值高0.1個百分點;按年升1.9%,較初值高0.2個百分點。歐洲央行預計,今年歐元區GDP增長1.9%,較此前預期高0.1個百分點。當局又將明、後兩年的GDP增長分別上調至1.8%及1.7%,各上調了0.1個百分點。不過經濟擴張尚未導致通脹加快。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5月CPI增長放緩至1.4%。
日央行重整溝通 暗示擬退出大規模寬鬆
德拉吉預期,歐元區的潛在通脹壓力將繼續受到抑遏,料未來數月的通脹維持在當前水平。歐洲央行將今年通脹預期下調0.2個百分點至1.5%,明年通脹預測亦下調了0.3個百分點至1.3%。央行將今年核心通脹預測維持在1.1%,並將明年核心通脹預期下調0.1個百分點至1.4%。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分析稱,下調核心通脹預測粉碎了最快9月宣布削減量寬的希望,對歐元構成壓力。
市場亦關注到日本會否削減寬鬆規模。日本央行副行長岩田規久男稱,難以詳細描述將如何退出貨幣刺激政策,且難以計算退出刺激措施將如何影響央行資產負債表,當中影響將取決於退出刺激時的經濟狀况等。
他指當退出時機來臨,央行將適當引導貨幣政策,以免長期利率急升,將尋求更好溝通辦法,讓公眾了解購買資產如何影響央行財務狀况。分析認為,央行重整未來退出刺激措施時溝通機制,暗示官員正考慮退出大規模寬鬆。昨公布數據顯示,日本首季實際GDP按季折合成年率增長1%,較初值下調1.1個百分點,但仍是金融海嘯以來最佳。日圓兌每美元昨跌至110水平。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14&issue=20170609
Dino親子陪練車大仔失平衡跌倒
1 :
GS(14)@2017-06-11 16:09:17【放狗】■Dino一家四口日前到數碼港的草地玩樂兼放狗,享受家庭樂。
【數碼港】組合Soler的細孖Dino和老婆黃麗施育有兩子,日前一家四口到數碼港的草地親子樂,Dino陪4歲大仔Damiano玩滑板車,愛刺激的大仔越玩越快,結果失平衡跌倒,雖然年紀小卻沒嚎啕大哭,反而用手仔搓完膝頭哥已自己起身,表現得好堅強。其後Dino回來陪細仔Orlando玩,抱起肥嘟嘟的他練舉重,?到細仔哈哈笑,之後兩兄弟和愛犬跑去放電,Dino和老婆瞓草地談情,十分sweet。對於大仔跌倒沒哭,Dino接受電話訪問表示:「呢個係自細教佢,跌親自己企番起身,如果痛就教佢發洩,喊得大聲啲,佢好快就學識點樣處理痛苦。我哋嘅方法係尊重小朋友,但要有規矩,最重要係身教,如果小朋友行為差,我哋要反省。」
【仆親】■大仔玩滑板車跌倒,自己企起身沒有喊,Dino都讚大仔識控制情緒。
【舉重】■Dino舉起肥嘟嘟的細仔,他即扮超人配合。
【談情】■Dino和老婆瞓草地談情,甜蜜滿瀉。
抱細仔抱到甩骹
至於細仔Orlando出世時是9.1磅巨B,現在更加肥肥白白好可愛,難怪Dino用細仔練舉重,他笑說:「佢覺得自己係超人,好鍾意喺高嘅地方跌落嚟,佢啲骨好重,我同太太都試過抱傷手甩骹要睇醫生,佢眼神好想你抱,我唔捨得一定會抱,?家抱佢有技術,唔可以立亂舉。」採訪、攝影:徐錦池、孔志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11/20051676
金管局:買人債可平衡風險
1 :
GS(14)@2017-07-04 08:03:55【明報專訊】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在債券通投資者論壇上表示,自2011年開始,外匯基金投資內地債市,成為投資組合一部分,亦是第一批參與債券通的投資者,而與美元資產相比,人民幣債券與其他資產的關聯度較低,在量化寬鬆(QE)影響到股債上落的環境下,能夠起到平衡作用,而有關配置在過去幾年大幅增加。他又指出,無論從實際回報或是經風險調整後回報角度來看,中國債的收益都較其他地方高,符合外匯基金「保本先行,長期增值」的原則。
中銀或下月推「債券通」概念產品
余偉文亦提到,境外投資者透過債券通可以直接由內地交易商取得報價,不需透過內地代理行,而實益持有人在多級託管制度下的權益亦被內地監管機構所認可,相信未來能成為在岸債券市場的主要投資渠道。
中銀香港資產管理固定收益投資官阮卓斌表示,公司冀8月推出含有「債券通」概念的產品。他表示,由於現時債券通尚只允許機構投資者參與,料短期零售投資者只能通過基金等產品形式參與債券通市場。阮卓斌續稱,根據過往經驗,境外投資者約90%購買中國國債或政策性銀行債券,對於企業信用債參與度不高,中銀香港資管現時正研究債券通下值得投資的高收益企業債券,冀未來會將其納入相關基金產品中。
阮卓斌認為,債券通對於投資者是多了一個選擇,令投資渠道更具彈性,可以在點心債、境外美元債及在岸債券市場間根據即時匯率選擇成本與回報更好的方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558&issue=20170704
黃秋生X林海峰 搞劇,找平衡點 2017-07-28
1 :
GS(14)@2017-07-31 01:10:24https://www.am730.com.hk/news/%E ... 1%a1%e9%bb%9e-88805
黃秋生與林海峰(阿Jan),前者的帝級演技加上後者的神級口才,二人合體固然是冇得輸,97年初次合作電影《誤人子弟》,廿年後重看還是笑到碌地;今年9月,帝神再遇,齊齊跳出大銀幕,踩上舞台搞劇,說的是舞台劇《搞大電影》,單看兩人受訪已是一場即興「是但噏」表演,教人忍俊不禁,兩強同站舞台,必定笑料不絕。不過,黃秋生強調:「在娛樂之外,要帶給觀眾一點思考,笑住講認真的事情。」劇目講電影人賣橋與買橋的交手過程,既談男人的情義與鬥爭,也影射電影圈百態,道出創新與食老本、藝術與商業、現實與理想的角力,向來創意無限的林公子直言:「要自己去平衡,有時自己打自己,有時自己鼓勵自己,始終都是兩邊搞擾你。」儘管經常處於「兩極交戰」,他卻高呼這才是最爽的創作生命!
文:許惠敏
圖:黃偉傑、林俊源
髮型:Takychung@FifthSalon (黃秋生)、Niki Lee@Headquarters(林海峰)
化妝:Jolinn Ng (黃秋生)、Gricha Chan(林海峰)
服飾:Hackett(黃秋生)
場地:香港演藝學院
news-images
人的腦袋有許多box,例如二撇雞便是鹹濕仔,若突然給你全新設定,鬍鬚仔不一定鹹濕,有排搞!
重要事情要收埋
話說,去年阿Jan演《是但噏廣東話》棟篤騷時,找秋生拍攝短片,讓《誤人子弟》的黃Sir和林Sir重現舞台,阿Jan自言:「因為天生職責是多口,問他有沒有好搞作。」難得阿Jan自動獻身,秋生銘記在心,事隔一年,兩人終於拍板搞劇,問到今次劇目有何吸引?「有幾層意思,不同人有不同理解,講深奧會否嚇怕觀眾?」未及阿Jan說完,秋生已搶白:「就是兩個男人的肉搏!」阿Jan接住上,「講兩個男人想搞戲,想搵個女人來,有人睇中個女人……」秋生突然七情上面,「我話你知,Herman(邱禮濤)sell橋:血腥加暴力,千萬不要講重要內容!」然後兩人盡情發揮,從打交扯爛衫爆粗吹到江湖友誼監獄風雲,連周潤發也拉落水,盡是老闆愛聽的賣座保證,滿有弦外之音。喜劇《搞大電影》改編自美國著名劇作家大衛馬密(David Mamet)的《Speed the Plow》(1988年),電影公司高層Bobby(黃秋生飾)與監製Fox(林海峰飾)是多年老友,渴望上位的Fox向Bobby推銷劇本,Bobby卻受美女秘書Karen(韋羅莎飾)唆擺而另選劇本,一對好兄弟反目爭執,反映人性之餘,不免大爆影圈的秘內幕與潛規則,「其實Olivia(導演甄詠蓓)給我二選一,一個劇本講地產經紀,另一個講電影,以我與林海峰的形象和投射,講電影當然是最貼切。」
從為人師表到春風化雨
20年後再遇,先談初遇拍電影的舊事,秋生憶述:「當時連交談也沒有,見他黑口黑面不說話,演完就坐在一旁,也不知跟他說甚麼好,況且我心情又不好,已經放棄自己。」當年秋生因患甲狀腺病而需要服用類固醇,藥力副作用致身形腫脹,無心戀戰,阿Jan不知底蘊,「我見他每次埋位都叫:『來吧!來吧!』真是有點驚!」2014年,阿Jan與葛民輝首演舞台劇《笑之大學》,兩人撐足全場,教他直呼很「爽」,今次夥拍演技派的秋生和韋羅莎,問心一句是真想演,「上次是為人師表,今次春風化雨,秋生透過工作去教導我,因為我對舞台劇完全不理解,所以飾演學生角色。之前看過神戲劇場的作品,很多不是演舞台劇的人,定要經過短時間的指導才能做到。」秋生亦直言「睇過辦」,「除了(吳)君如是比較大膽,其他演員都是看過演出才邀請,我看過他演棟篤笑和《笑之大學》,表現穩陣,合作可省卻不少時間,毋須再講基本東西,一說便明白。」
魔鬼天使盡在細節
秋生被阿Jan奉為學習對象,擁有多年演出經驗的他,卻自言「驚到鼻哥窿無肉」,他解釋:「起初給我英文版劇本,看了3頁便放下,不太明白。」後來收到幾個翻譯版,都是看幾頁便看不下去。David Mamet擅於刻劃人性,劇本特色是語言明快,對白如機關槍般連珠發炮,角色之間經常打斷或重疊對方說話,秋生為如何背熟劇本而懊惱,幸而經過多次圍讀劇本,算是掌握輪廓,「就像繪畫一樣,大概outline已有,接著是慢慢潤飾,加上色彩或其他東西。」阿Jan接力,「搞大,其實永遠發現要先搞細節,即是要鑽入去,係details。」秋生點頭贊同:「高手才懂,所有藝術都要搞好details。」秋生視摯愛的舞台如聖殿,細節足以影響整體演出的優劣,自然是一絲不苟,「劇場有一種靈氣,是文化工作,娛樂之外,帶給觀眾一點思考,笑住講認真的事情。」即使對白偶有粗言,也不能予人粗鄙之感,「起碼不會做戲時有人劈你或發生其他古靈精怪事,更不會有藝術總監跟女演員談及做主角的潛規則。」秋生言下之意,由讀者自行理解。
news-images
永遠都是商業與藝術打交,要自己去平衡,有時自己打自己,有時自己鼓勵自己……有時索性讓自己側重一邊,不久又會掛住另一邊……
煮食喻創作
這劇本的內容觸及創作的兩難,徘徊於大膽創新與因循守舊之間,秋生不諱言:「向來都分兩派,一派愛第一手創作,另一派則是哪齣美劇韓劇勁?照住來拍!」他以賣麵包作比喻,「別人沒試過的口味,老闆未必支持,相反,你問老闆有沒有食過漢堡包,食過便有保證。」故此,甚少有人會仔細檢視漢堡包餡料,這也方便實際生活操作,創新卻是跳出固有框架的思考,秋生解釋:「人的腦袋有許多box,例如二撇雞便是鹹濕仔,若突然給你全新設定,鬍鬚仔不一定鹹濕,有排搞!」身為創作人的阿Jan則淡然道,「永遠都是商業與藝術打交,要自己去平衡,有時自己打自己,有時自己鼓勵自己……有時索性讓自己側重一邊,不久又會掛住另一邊,其實創作世界很大,不一定是劇場或電影,煮餸都是創作,廚師都會考慮商業和藝術!」話雖如此,創新難保人人受落,有時創了別人也不察覺,身經百戰的阿Jan竟說:「我長期都覺得好像不存在,點解唔會?有時真的做了也沒多少人知,就像隱形,不過,也有一些事有人知,其實也不需要事事人人知。」
為了演戲 生活如乞丐
在香港搞劇從來不易,秋生雖早已知,但自從神戲劇團創立以來,從《EQUUS馬》、《狂揪夫妻》到去年的《仲夏夜之夢》,每年一齣劇公映都反應不俗,這次輪到阿Jan 搶先答:「就是鍾意這件事,以我所見,雖不是見太多,大部分搞劇團都很鍾意做,亦很艱難地去做。」秋生慨嘆:「永遠不要去想……先別說搞劇團,從亞洲電視開始,連交通費都沒法負擔,乞丐般的生活,有一餐沒一餐,連住的地方也沒有,根本沒錢付租金。」就算後來投身無綫,開始還債,其實都是很少錢,為甚麼要日日夜夜捱下去?」演過幾年戲後,他毅然重拾書包入讀演藝學院,「無收入,還要向政府借Grant Loan(學費資助)讀書,點解要讀?因為熱愛。」縱使近年因敢言政見,影響電影工作,但搞劇4年,不致大賺也總算贏得口碑,秋生對觀眾和台前幕後劇組,由衷感激,「為他們驕傲,令這劇團的作品,莊諧並重,有藝術性和娛樂性,以一個私營劇團而言,是一個奇蹟。」聽著秋生訴衷情,阿Jan想起劇裡兩個角色的經歷,最後仍選擇電影,他有感而發,「最核心是因為鍾意才繼續留低,往後是折磨自己、犯賤或享受?是閣下的事;對創作人而言,為何不選擇其他事?因為有創作的生命,就是很正很爽。」
news-images
張宗永:水清無魚 平衡利益
1 :
GS(14)@2017-08-04 05:40:11【明報專訊】股市火熱,看來又會出現新一輪的上市熱潮。我有很多做企業融資的朋友最近都自立門戶,自設精品投行為客戶籌劃上市。近年,中資證券行在香港IPO市場的佔比愈來愈重,亦吸納了不少人才。這些中資券商在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客源方面都有優勢,首先,很多計劃上市的公司的業務都在中國大陸;再者,不少上市股票都是批給陸資投資者,有些是機構投資者、有些是上市公司老闆的親朋戚友,無論在提供人頭和安排資金的手續上,中資券商都比外資行「更懂國情」。但正因為中資行自恃不愁生意,需要的只是技術人員,聘用人手方面出手不會特別闊綽。
中資證券行比外資「更懂國情」
另一方面,香港聯交所近年對IPO保薦人的監管愈來愈嚴格,在上市文件中簽名的負責人員(RO)有機會負上刑責。如果你單單只是拿一份薪水的人,做「刁」的時候一定要非常小心,因為犯不着因小失大,連牌照也被吊銷。然而,很多中國大陸客戶跟香港甚至總部高層都有直接溝通渠道,甚至會給高層有形和無形的好處,執行融資項目的同事不一定是受益者。但客戶一個「熱線電話」,趕死線和急急放行的壓力從上而下,員工有時只能使出拖字訣;亦有行家覺得風險和報酬不成正比,決定自立門戶,至少利益是直接跑進自己的口袋。
近年另一個股壇現象是「啤殼」。香港股票市場的集資能力強,直接導致「啤殼」成「瘋」,但看這事情不應戴上道德的眼鏡,香港是個法治社會,監管必須依法,雖然很多時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規矩就會有迴避規矩的方法。市場上,有不少金主願意支持一些有業績但不大需要現金的公司上市,上市後將舊業務賣給原東主,金主「套殼」。但從法律的角度,聯交所很難審視申請公司的上市意圖;聯交所能夠做的只是在上市後監管大股東轉讓股權。
「啤殼」成風 需平衡商譽與營利
「啤殼」這事也許可以從不同持份者的角度看:香港整體社會、廣大小股民、聯交所、在排隊IPO的企業,最後當然就是投行本身。從社會角度,香港的商譽固然要維持,政府稅收亦是考慮因素;廣大股民的知情權需要保障,另外聯交所亦有責任為投資者提供高質素的上市公司作選擇;聯交所既要做生意,但主持公道亦是很重要,要對其他排隊申請IPO的企業公平,防止非法「打尖」;當然最後就是上市為投行帶來的收益和衍生的服務收益,如律師、會計師、印刷商等。
香港今年有機會又蟬聯全球IPO融資額之冠。我剛剛從新加坡公幹返港,新交所CEO是我的老朋友,近年新交所交投量持續下降,老友頭痛不已。股市在香港的經濟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水過清則無魚,如何在商譽和營利中取得平衡,極考功夫。
[張宗永 翼之聯想]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80&issue=20170804
恒指研改革 曾討論降權重上限 提升基金投資彈性 關永盛:現已平衡各方需要
1 :
GS(14)@2017-08-29 01:50:16【明報專訊】恒指公司日前宣布國企指數的改革方案,但據悉該公司曾經研究改革逾50年歷史的旗艦指數「恒生指數」,主要有3個研究方向,分別是納入非香港上市的企業、納入商業信託,以及再調低個股權重上限。經討論後,其中最有機會獲採納是更改個股權重上限,但暫時亦未有明確方案。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消息人士稱,在定期召開的指數顧問委員會會議中,上述3個方案都曾經被討論,尤其調整權重上限一項。有委員認為,今年恒指升幅過分集中在幾隻權重股當中,以致不少投資者採取沽恒指對冲騰訊(0700)持倉的策略,委員擔心恒指的代表性會因此受質疑,認為應該研究是否把個股權重上限再度調整。
5股份貢獻今年64%升幅
現時騰訊及匯控(0005)佔恒指的權重均為10%,而恒指的變動亦主要受少數重磅股影響。截至上周五,今年恒指累計上升5047點,單是騰訊已貢獻當中1480點或29.34%,若計及友邦(1299)、匯控、平保(2318)及建行(0939),單是5隻股份已佔恒指今年升幅64%(見圖)。
陳柏鉅:配置欠彈性 難跑贏大市
恒指公司早於2014年曾經「減磅」,當時把權重上限由15%減至10%。景順投資管理多元資產及香港退休金主管陳柏鉅表示,有必要再調低上限至9%甚至8%,因為許多基金都採取「十大持股佔比不超過四成」的策略,但若追蹤恒指,就難以達到分散風險的原則。而且,基金不可以持有單一股份超過10%,現時恒指的權重上限同樣為10%,基金經理無論如何重倉,亦欠缺配置彈性跑贏大市。
恒指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關永盛回應稱,10%的權重上限是國際一貫做法,指數公司要顧及投資者的考慮,亦要反映大公司在市場上的重要性。他認為現時權重上限已能平衡各方需要。
曾討論納非港上市股份
據悉,指數顧問委員會亦曾經討論納入非香港上市的股份,因為部分在海外上市的企業,主營業務都在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是怡和旗下的香港置地及牛奶國際(前稱牛奶公司),有委員認為恒指若要全面反映香港經濟,理應納入這些股份;而商業信託可否被納入恒指,亦成為委員會的討論方向。現時本港上市的商業信託,市值最大的是香港電訊(6823)(見另文)。
強調現階段沒有方案
甚至有意見表示,恒指可以效法MSCI的做法,納入中資ADR(美國上市預託證券)或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以全面反映中港市場。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認為,國指改革後,恒指是否應進一步優化,是值得討論的問題,他認為恒指公司應思考恒指與國指的分野,亦應研究競爭對手的做法。
關永盛強調,恒指一直是反映香港市場的通用指標,恒指公司會聆聽市場意見,但現階段對上述3個方向沒有特別研究及方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31&issue=20170821
月供股票低成本買強勢股 證券行500元入場 波動市平衡風險
1 :
GS(14)@2017-08-29 01:51:25【明報專訊】早前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拖累港股經歷一段調整後,上周呈「日升日跌」格局;即使股王騰訊(0700)中期業績遠勝預期,股價一度創上市以來新高,也難阻港股整體表現反覆。對後市看法仍然偏向樂觀的散戶,可選擇月供股票計劃,以「平均成本法」減低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目前除了銀行外,不少證券行都有提供月供股票計劃,入場費500元,門檻較銀行略低,有券商的佣金更低至每隻股票5元。
明報記者 王俊騏
現時券商提供的月供股票計劃,股票連同指數基金的選擇一般多於銀行,當中以致富數量最多一共有178隻,甚至多於中銀香港的140隻;輝立則以137隻緊隨其後。一通沒有公開月供股票名單,僅指提供所有恒指及H股指數成分股,以及高流通量股票,由此推算估計最少有90隻;寶盛則最少合共有80隻。在4家券商的名單中,重磅股騰訊、匯控(0005)、友邦(1299)等榜上有名,而較熱門的ETF如盈富基金(2800)等同樣在列;而寶盛的中資股比例較多。
股份選擇較銀行多 免存倉費吸客
入場費方面以致富和一通較低,每隻股票每月最低供款為500元,輝立和寶盛的每月最低供款則為1000元起,與普遍銀行相若。投資者於4家券商每增加一隻月供股票,額外供款同樣為500元遞增;但值得留意寶盛設供款額上限2萬元,一通的供款期限則最長只有13個月。月供股票的好處除了是減低股價波動影響,亦可以較低成本同時買入多隻入場門檻高的藍籌股,除了寶盛只容許每人最多可供10隻股票外,其餘3間都不設限額。
致富設目標股數 一通有碎股交易
至於手續費方面,致富、一通和輝立同樣會收取印花稅、交易徵費、聯交所交易費及結算所收費等費用;寶盛則在每月固定交易費用的50元中,包括佣金和交易徵費在內,而四間券商同樣免除存倉費 。若單計算佣金則以一通最低,每隻股票每月5元,以年計最低也只是60元,但需於首次申請時一次過收取。第二低的是致富,佣金為供款額0.0675%即每隻40元,輝立則為供款額0.25%即最低50元。
由於月供股票極有可能為不足一手的「碎股」,因此賣出價格一般比一手價格有折讓。致富可讓客戶設定目標股數,達標時便停止計劃避免持有碎股。一通除了同樣設有以上服務,亦有碎股交易系統,月供購入的股票可與正價股一同存倉,亦能以碎股套現或湊合成一手沽出。寶盛和輝立則未有提供特別的相關安排。
除了以上4家券商,其實耀才證券亦有推出類近的股票分期供款計劃,只是方式稍為有別於月供。投資者可於名單上的80隻股票和指數基金中選購,在開戶後需準備股票總額三成資金,餘下七成先由該行融資,再讓投資者分12期供款。其後投資者便能全數買入目標股票,到價時能以市價一次過沽出。惟這也意味入場費較高,最少需要1萬元,而且每次最少買一手。至於佣金方面,該行收費與其他券商接近為最低50元,而且同樣未包括印花稅等費用。
耀才借七成分期供款 萬元入場
此外,南洋商業銀行推出月供股票計劃新優惠,凡新開立和在明年1月前成功繳付首次供款者,獲最多3年的手續費豁免優惠;而合資格客戶可獲每月手續費回贈上限50元。此計劃免除印花稅、交易徵費、交易處理費、保管費和代收股息費等,而且讓投資者以正價沽出月供碎股。
[金融超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076&issue=20170821
遇強愈強 劉德華的平衡 甄子丹的三怕 2017-09-29
1 :
GS(14)@2017-10-09 04:16:23https://www.am730.com.hk/news/%E ... 8%89%e6%80%95-97800
「宇宙最強」的甄子丹,與「強人」的劉德華,兩位在香港影圈舉足輕重的演員,原來多年來從未合作,兩人在結合香港兩大梟雄的傳奇電影《追龍》首次交手。演繹傳奇人物,向來是演技的挑戰,愈近代的人物,觀眾有真人作對照比較,難度愈高,要重演珠玉在前的經典人物角色,更容易自討苦吃招負評,子丹挑機演呂良偉的經典角色「跛豪」,他直言今次有難度,大談接演跛豪一角的「三怕」,一怕講潮州話、二怕帶著角色的戾氣回家,三怕導演王晶唔認真;而華仔事隔26年再演總華探長雷洛,人生閱歷已為角色添厚度,更不容自拆招牌,兩人兼任監製齊齊玩認真,重塑昔日港產片的情懷。
文:許惠敏
圖:林俊源
髮型:LAI(劉德華)、Jacky Leung @IL Colpo PP(甄子丹)
化妝:LAI(劉德華)、諺瞳.小白
服裝:Olivia(劉德華)
news-images
news-images
找平衡 別將戾氣帶回家
自從《葉問》成功建立正面形象後,甄子丹甚少演純奸角,今次在《追龍》演一代大毒梟,是一次大膽突破,他明言難再有下次,「真的不想再演,我不是抗拒演反派,也演過亦正亦邪的角色,可能年紀漸大,這幾年family man的觀念愈來愈重,希望多拍開心正能量的勵志戲,這戲始終是根據真實的近代人物改編,令我太沉重,那種因精神壓力而形成的氣場,我不太喜歡。」故此,他便趁每天3小時的落妝時間,沉澱情緒,讓自己脫離角色,「我不想將戾氣帶回家,所以不想再演殺氣重的角色。」華仔在91年兩集《五億探長雷洛傳》的演出,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如今重演角色,明顯予人較深沉的感覺,「廿多年前,只看到其中一面,現在不是角色變了,而是劉德華成長了,看角色也豐富了。」他亦不介意自評今昔的演繹,「以前的演繹較形象化或單面向,今次會以較內斂的方法演繹,看到他內裡的思考,要考慮如何達致整體的平衡。」華仔與子丹同是影圈的大忙人,身兼演員、製作公司老闆、父親與丈夫身份,如何取得平衡?「其實,每個人都不知不覺地做,在不同年代,面對不同動盪或事件,都要取平衡,例如子丹演這角色,也要平衡屋企,我希望能表達再強的人,亦要有所放低。」
做人如演戲的態度
兩強相遇,惺惺相惜,華仔對子丹落力學好「潮語」深感佩服,他更自爆,「當年雷洛都要講潮州話,但我練唔到!」他自認語言天分不高,每次只靠生記死背,說來說去,都是人人都懂的「架己冷」(自己人),子丹聞言尷尬苦笑,隨即示範幾句,「真的比想像中難,但接了任務沒辦法,無論演戲或做人,我都有一套哲學,首先問自己得唔得,然後就要相信自己得,最後要思考如何做得到,過程最痛苦,由我考慮到答應接拍,經常想著如何做、用甚麼技巧或手段,我研究過呂哥(呂良偉)沒有講潮州話,若我講潮州話,有新鮮感又適合人物,但如何講?若over了,很容易變笑位,所以要每日修正,不斷磨練聲線高低,配音時仍在修正中,我覺得藝術要不斷磨,才能成為精品。」為了塑造全新的跛豪,他特別請來美國的特技化妝師,每日開拍前花3小時化成厚唇鼻歪的粗獷造型,苦練跛豪走路模樣,更請潮州話教授24小時貼身授課,「我去過跛豪的家鄉達濠,經過生活體驗,才發現潮州話有很多口音。」
集體創作的遊戲
兩位影壇舉足輕重的強人合作,由王晶一手促成。然而,華仔與子丹卻非一口答應,「他邀請我時,正在幫他拍另一套戲,我驚他唔認真!」子丹說罷,華仔哈哈大笑,「漸漸我覺得他是很認真,若論我與他的關係,沒理由不參與。」子丹回應,「其實我向來都有很多意見,會參與埋幕後,雖然我認識晶哥多年,他也曾多次找我拍戲,但我都怕他唔認真,這次是一個很具挑戰性的角色,所以要求給我空間參與創作。」於是,特別演出的華仔,與子丹齊齊兼任監製。首次合作,兩人有不少充滿逼力的對手戲,華仔形容為一場好玩的遊戲,每天都難以預測將會發生甚麼事,「基本上,每場對手戲都是導演給我們框架,然後我們自己去表演。」他對其中四大拆家分地盤,弄得亮刀割耳的一場戲,尤感深刻,「晶哥給我們很多空間,那場戲的原劇本不是割耳仔,這是由我提議的,因為這樣更能表現跛豪的性格,而且更具戲劇性,我們在片場常有這種創作,這正是香港電影的魅力所在。」拍完荷李活大片《俠盜一號:星球大戰外傳》,從宇宙返回地球的子丹認為,中西電影是集體創作,互給意見的「踢橋」亦屬正常。
港產片的情義
《追龍》的跛豪與雷洛,各管黑白兩道,從情義相交到互鬥心計,對於雙雄的兄弟情誼,華仔形容,「重現傳統香港電影的男人情誼,看很多外國的超級英雄電影,都看不到這種男人情誼,有點像回看《教父》。」子丹點頭大表贊同,「真正的人性很多層次,我與劉生在演的過程,不斷揣摩兩人關係,愈想愈複雜,分出很多層次來。」戲裡兩位梟雄,曾經坐擁億萬身家,最後一個入獄,另一個淪為通緝犯。跛豪常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年逾半百的華仔與子丹,對此言甚表保留,子丹坦言:「我跟角色的人生觀很不同,我比較積極進取,從不會說富貴由天,當然上天有安排,但沒有自己的努力,機會來到也未必捉到。」年初經歷過墮馬受傷,努力讓自己盡快康復的華仔亦表同意,「即使生死有命,若然還有兩年命,難道就任由它嗎?我覺得絕對需要靠自己努力。」說到拼搏努力的人辦,子丹與華仔實也當之無愧。
追溯港式傳奇片熱潮
九十年代初,香港影圈掀起拍攝人物傳奇片的熱潮,由呂良偉主演的《跛豪》,可說是開創先河的經典,電影以一代毒梟吳錫豪(跛豪)的發跡與被囚為故事藍本,以《教父》系列作參考,呂哥按照當年編劇麥當雄的意見,在短時間內增肥40磅演跛豪,在當時影圈,大概是史無前例,成為一時佳話,更是呂哥演藝事業的代表作之一。影片於1991年4月上畫,以143分鐘片長,票房卻收逾3,800萬元。半年後,王晶監製的《五億探長雷洛傳》及《五億探長雷洛傳II之父子情仇》先後公映,故事以六十年代總華探長呂樂為人物原型,由當年30歲的華仔獨力演繹雷洛的大半生,從初入警校的年輕小伙子,演到五十幾歲提早退休,他塑造的「Rock哥」,深入民心,兩片累計票房達5,300萬元。
看《追龍》的演員名單,不難發現港人熟悉的資深演技派,包括曾江、鄭則士(Ken哥)、湯鎮業和黃日華等,曾江與鄭則士亦曾參與《跛豪》的演出,前者由當年的雷探長「榮升」為雷洛的岳父,Ken哥則由演跛豪的對頭老大肥彪,變成今次演雷洛探長忠心助手豬油仔(當年由吳孟達演),角色周旋於雷洛與跛豪之間,Ken哥的幽默演出,緩和了電影的緊張氣氛,其實向來演得的Ken哥,自《跛豪》後,曾與呂哥合演過《四大家族之龍虎兄弟》、《上海皇帝》,他自己亦演過《四大探長》。至於五虎成員湯鎮業與黃日華,分演黑警顏童與白警嚴正,顏童是雷洛死對頭,嚴正則是唯一不貪分文的警察,影片縱沒有三人同場的戲分,卻也算造就一次三虎合作。
隨城寨消失的菲林
電影以《追龍》為名,本身帶有吸食白粉(海洛英)的意思,為求重現六十至七十年代的香港面貌,劇組特地搭建廠景,將三不管的販毒集中地九龍城寨,呈現觀眾眼前。談起城寨,子丹與華仔各有感觸,子丹自言從未踏足城寨,今次為準備角色搜集了不少資料,他有感而發道:「其實,我之前真的有個拍九龍城寨的project,可惜最終沒拍成。」華仔則自言是整個創作班底的唯一,「我相信只有我親身去過城寨!」回想首次入城寨的經驗,是27年前的事,當年華仔拍王家衛執導的《旺角卡門》後,憑此片首獲最佳男主角提名,兩人在《阿飛正傳》再度合作,該片一開工便是拍華仔在九龍城寨的戲分,「我曾在那裡拍了十幾日戲,只是沒有剪出來,如果你們仍記得,那是失蹤的菲林!」《阿飛》集齊名導與當紅演員,票房卻不似預期,說好了的續集沒拍成,從此,華仔的片段不見天日,「那個鏡頭是直落7分鐘,幸好我有重看。」事過境遷,菲林不復見,那些日子的親身體驗猶在,「跟導演講了很多城寨的情況,我認為戲裡的城寨跟真實有九成相似,只是真實不像廠景光猛,而為了配合子丹的動作設計,感覺有點像迷宮。」影片的九龍城寨是跛豪的發跡地盤,也是他與雷洛結成生死之交的重要地點。
專家探討共享經濟在港挑戰 倡共乘汽車業者徵稅 平衡利益
1 :
GS(14)@2017-10-15 15:20:39【明報專訊】在中國內地和部分西方國家,採用「共享經濟」形式的各種新服務如火如荼。不過,在香港因為法例等限制,「共乘汽車」和「共享民宿」等一直未能正式運作。立法會議員莫乃光和楊岳橋日前合作舉辦《香港要UPDATE:共享經濟》研討會,請來政商學界各方人士,從經濟上的好處和壞處、法例是否過時、如何處理傳統業者的反對,或設立合理的機制等各方面討論,希望能夠找出可行的方法,以打破現時的僵局。
日前《香港要UPDATE:共享經濟》研討會中,美國克林信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表示,有美國大學學者研究顯示,Uber和Lyft等共乘汽車服務的確能夠帶來一些好處,如減少醉駕、減輕交通擠塞,以及有助消費者節省交通開支。
其中,節省交通開支的論點來自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和麻省理工(MIT)史隆管理學院兩名學者最近合作的研究,該項研究發現,當的士服務供不應求、車費出現「海鮮價」時,會特別多人願意駕車提供共乘服務,由於有競爭,可以減輕坐地起價的情况。
情况如「八萬五」 難要政府賠償
香港反對共乘汽車最激烈的,就是傳統的士牌照持有者,因為他們認為共乘汽車將令的士牌照價值大跌。徐家健建議,可以考慮向提供共乘汽車服務的業者徵稅,補償的士牌照持有者。以他所知,澳洲就是採取這種方法,美國有部分州政府亦正在考慮實行。
香港共享經濟聯盟召集人李兆富建議,政府可以讓的士牌照持有者將其牌照打包上市,實行證券化,令本來買賣門檻很高的的士牌照,變成散戶也可以買賣。徐家健認為,這個方法可以考慮,但當共乘汽車服務獲發牌時,一般人都會預期,的士牌照價格必然會大跌。以美國紐約曼克頓區為例,的士牌以往亦曾炒至每個高達100萬美元,但當共乘汽車服務獲批准營運後,的士牌價格在短時間內跌至50萬美元或以下。因此,即使的士牌被打包上市後,交易門檻大降,但散戶未必會貿然入市接貨,這對牌照價格的支持作用或十分有限。
至於,讓的士牌照持有者多領一個牌照,同時經營共乘汽車服務作為補償的建議,徐家健認為,的士牌照持有者將要由零開始推出新服務,與Uber等經營已經上軌道的業者競爭。根據外國經驗,一個城市通常只能夠容納一至兩家共乘汽車的業者,例如美國大城市通常就只有Uber和Lyft兩家公司。
徐家健認為,的士牌照持有者需要面對現實,即使任何形式的補償,也不可能補足差價。香港政府發出的士牌照已是很久遠的年代,現在已時移勢易;此外,即使政府不發出共乘汽車服務牌照,亦可以大量增發的士牌,可能亦會令的士牌跌價。他認為,情形像當年董建華說完每年供應8.5萬個住宅單位後,遇上亞洲金融風暴,香港樓價大跌,但業主也難以控告政府要求賠償。根據他的觀察,外國的的士牌照持有者雖然也反應激烈,例如會進行罷駛、遊行之類,以迫使政府談判,但很少和政府打官司。
楊岳橋:從發牌條款限制營運
本身是大律師的立法會議員、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認為,即使政府就共乘汽車服務發牌,只是引入競爭,並非充公或沒收現時業者手上的士牌照,所以看不到有很強的理據去控告政府。他認為,應該在共乘汽車的發牌條款上花工夫,例如,可以規定共乘汽車使用的汽車必須是已購入一段時間,不可以專門購買新車來經營這種服務,司機需要另外再考試,另共乘汽車不可以每日24小時營運,並限制行走地區或路線,「可以集中在交通服務不足的地區如機場等,作為補充」。
李兆富認為,引入新競爭者,由消費者和業者互動提高服務質素,遠勝於政府現時設立發牌制度後不作修改的做法。若只保護既得利益者,阻止競爭,「香港人可能現在仍要坐人力車」。
莫乃光:法例須與時並進
立法會議員(資訊科技界)莫乃光表示,法例必須與時並進,甚至要因應科技發展預早研究,速遞和回撥長途電話等服務最初亦被政府認為是非法,或屬於灰色地帶,但後來證實可以令消費者得益,政府最終亦有發牌。他續稱,現時Uber和滴滴出行等都已經在研究無人駕駛技術,可能若干年後的共乘汽車服務全部變成無人駕駛,若政府仍然抱着幾十年前的發牌制度不改,恐怕屆時將會令香港落後於其他地區。
未有出席研討會的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認為,公平一點來說,共乘汽車服務業者要表明有申請牌照及負起一定責任的意願,不宜只強調自己只是中介及收款平台。例如,購買第三者保險方面,平台與司機的關係、雙方分帳比例等都有需要釐清。
明報記者 薛偉傑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40&issue=2017101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