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報道,針對有媒體報道將2016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減去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得出“去年財政赤字超出目標6000多億”的結論,財政部24日回應稱:財政赤字不是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支出簡單相減的結果,還要考慮使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多項因素。
昨日,財政部公布了2016年我國財政收支狀況。然後,有媒體指出,2016年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9552億元,比上年增長4.5%。但是,當年度的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到187841億元,比上年增長了6.4%。這使得去年度出現了約為2.81萬億元財政赤字,比去年3月全國人大會議上通過的2.18萬億元的預算赤字目標超出了6000多億元。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財政赤字不是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簡單相減得出的結果。還要考慮使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從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運營預算調入資金、動用結轉結余資金等因素(這些資金實際來源於以前年度財政收入,不能再重複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考慮以上因素後,中國財政赤字的計算公式為:財政赤字=(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和其他預算資金+動用結轉結余資金)-(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結轉下年支出的資金)。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2016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9552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7841億元,差額28289億元,比全國人大批準的財政赤字目標21800億元多6489億元,即為當年全國財政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和其他預算資金,以及動用結轉結余資金,主要是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按照國務院關於盤活存量資金的要求和預算管理制度規定,加大結轉結余資金使用力度的結果。
“2016年財政收支詳細數據還在進一步匯總審核,將按程序報全國人大審議批準。”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說。
►國土部:國家適度統籌不是對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松綁
【劃重點】:對跨省域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是否解禁的問題,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24日回應:
· 探索資源匱乏省份補充耕地國家統籌,是實事求是解決資源匱乏省份保障發展需求,落實補充耕地實際困難的應對之策,不是對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松綁,也不是放松管理要求。
· “十三五”期間全國整體可以做到占補平衡,絕大多數省份可以在省域內做到占補平衡。但個別後備資源嚴重匱乏省份,完全在省域內落實占補平衡確實存在困難。根據耕地後備資源狀況,需要實施補充耕地國家適度統籌。
· 國土部將分地區、分類型制定國家統籌補充耕地費用標準。通過收繳國家統籌補充耕地費用,在承擔補充耕地任務的省份集中投入資金,統籌用於補充耕地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指南君】:據統計,1999-2005年期間,全國建設占用耕地5928萬畝,同時補充了耕地6929萬畝,有效地彌補了各類建設占用耕地造成的損失。
與此同時,占補平衡政策對節約集約用地有倒逼的效果,全國年均建設占用耕地的規模從1985-1996年的750萬畝左右下降到1999-2015年間的350萬畝左右。
(對於耕地占補新政更深入的解讀,可點擊相關查看上期“國是指南”。)
►財政赤字超標6000億? 財政部回應:不能簡單相減
【劃重點】:有媒體報道將2016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減去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得出“去年財政赤字超出目標6000多億”的結論。對此,財政部進行了回應。
· 財政赤字不是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支出簡單相減的結果,還要考慮使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多項因素。
· 主要是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按照國務院關於盤活存量資金的要求和預算管理制度規定,加大結轉結余資金使用力度的結果,沒有增加地方政府債務,赤字與預算持平。
· 2016年財政收支詳細數據還在進一步匯總審核,將按程序報全國人大審議批準。
【指南君】:如何理解財政赤字適度擴大?官方的解釋是這是我國目前在少收多支背景的應對舉措之一。在經濟經濟增速放緩、稅收收入壓力增大,國務院提出2016年減稅降費5000多億的背景下,財政赤字率的提高為減稅降費提供了可行的空間。而公共服務支出增大也使得赤字提高非常必要,供給側改革要去產能,而化解產能過剩,清理僵屍企業,都需要大筆的財政支持。
有專家認為,財政赤字的擴大表明國家從依靠投放貨幣,過度依賴貨幣政策對經濟刺激轉向在財政政策上發力,從供應側結構調整上進行改革。
►工信部發文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 推動互聯網金融應用
【劃重點】:工信部日前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指導意見》。
· 明確八大重點任務,包括以信息技術提升研發設計水平,以信息技術改造生產制造方式,以信息技術提升經營管理能力,以信息技術優化市場營銷,探索互聯網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引導大型信息化服務商服務中小企業,完善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加強案例研究和應用宣傳等。
· 推動互聯網金融應用,發揮網絡借貸和股權眾籌高效便捷、對象廣泛的優勢,滿足小微企業小額、快速融資需求。
· 鼓勵中小企業利用移動互聯網、新媒體等發展電子商務,依托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利用大數據資源提升精準營銷效果,開拓國內外市場。
【指南君】:破解融資難,除了借助互聯網、新媒體平臺,實實在在的扶持“紅包”也不可或缺,譬如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引導中小企業加大信息化投入。又比如鼓勵金融機構、擔保機構等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和融資擔保。
而這些,也是這份意見的目標所在。
周一至周五 • 清晨7:30
第一財經 • 國是指南
2月21日,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發布《關於做好2017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鼓勵發行規模較大、次數較多的地區,研究建立地方債續發行機制。
以下為全文:
關於做好2017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通知
財庫[2017]5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
根據《預算法》、《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和地方政府債券(以下簡稱地方債)發行管理有關規定,現就做好2017年地方債發行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合理制定債券發行計劃,均衡債券發行節奏
(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省政府批準自辦債券發行的計劃單列市新增債券發行規模不得超過財政部下達的當年本地區新增債券限額;置換債券發行規模上限原則上按照各地上報財政部的置換債券建議發債數掌握。發行置換債券償還存量地方債的,應當在置換債券發行規模上限內統籌考慮。
(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省政府批準自辦債券發行的計劃單列市財政部門(以下統稱地方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地方債發行的計劃管理。地方財政部門應當根據資金需求、債券市場狀況等因素,統籌債券發行與庫款管理,科學安排債券發行,合理制定債券全年發行總體安排(格式見附件1)、季度發行初步安排(格式見附件2)。在此基礎上,不遲於每次發行前7個工作日,制定發行具體安排(格式見附件3)。
(三)對於公開發行債券(含新增債券和公開發行置換債券,下同),各地應當按照各季度發行規模大致均衡的原則確定發行進度安排,每季度發行量原則上控制在本地區全年公開發行債券規模的30%以內(按季累計計算)。對於采用定向承銷方式發行置換債券,由各地財政部門會同當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銀監局,在與存量債務債權人充分溝通協商的基礎上,自主確定發行進度安排。
(四)地方財政部門應當加大采用定向承銷方式發行置換債券的力度。對於地方政府存量債務中向信托、證券、保險等機構融資形成的債務,經各方協商一致,地方財政部門應當積極采用定向承銷方式發行置換債券予以置換。
二、不斷提高地方債發行市場化水平,積極探索建立續發行機制
(一)地方財政部門、地方債承銷團成員、信用評級機構及其他相關主體應當嚴格按照市場化原則,進一步做好地方債發行有關工作,不得以任何非市場化方式幹擾債券發行工作。地方財政部門提前償還以後年度到期債務,必須與債權人協商一致、公平合理置換。其中,公開發行置換債券提前置換以後年度到期債務的,在債券發行前應當由承擔償債責任的政府財政部門出具債權人同意提前置換的書面憑證,由省級財政部門組織核實後報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下簡稱專員辦)備案。
(二)地方財政部門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組建(或增補)地方債承銷團,按照地方債發行有關規定,在與承銷團成員充分溝通的基礎上,科學制定地方債招標發行規則等制度辦法,合理設定投標比例、承銷比例等技術參數。
(三)地方財政部門應當按年度、項目實際統籌設計債券期限結構,可適當減少每次發行的期限品種。鼓勵發行規模較大、次數較多的地區,研究建立地方債續發行機制,合理設計地方債續發行期限品種、規模,每期債券可續發1-2次,以適當增大單期債券規模,同時避免出現單次兌付規模過大。
三、進一步規範地方債信用評級,提高信息披露質量
(一)財政部將積極推動相關行業協會研究制定地方債信用評級自律規範,強化對地方債信用評級機構的行業自律。財政部將研究建立地方債信用評級機構黑名單制度。違反行業自律規定、弄虛作假的地方債信用評級機構,將被列入黑名單,在規定時限內禁止參與地方債信用評級業務。
(二)地方財政部門應當進一步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積極擴大信息披露範圍,不斷提升信息披露質量,更好滿足投資者需求。
1.地方財政部門應當不遲於每次發行前5個工作日通過本單位門戶網站、中國債券信息網等網站(以下簡稱指定網站)披露當期債券基本信息、債券信用評級報告和跟蹤評級安排;不遲於全年首次發行前5個工作日,通過指定網站披露債券發行兌付相關制度辦法、本地區中長期經濟規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情況等信息,並按照附件4格式披露本地區經濟、財政和債務有關數據。
2.地方財政部門應當不遲於每次發行日終,通過指定網站按照附件5格式披露當次發行結果。
3.地方財政部門應當進一步做好債券存續期信息披露工作,按規定披露財政預決算和收支執行情況、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情況、跟蹤評級報告等信息,並通過指定網站按照附件6格式披露季度經濟、財政有關數據。
4.地方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加強重大事項披露工作,對地方政府發生的可能影響其償債能力的重大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披露。
5.地方財政部門應當不遲於地方債還本付息前5個工作日,通過指定網站按照附件7格式披露還本付息相關信息。
四、進一步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改善二級市場流動性
(一)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在合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研究推進地方債銀行間市場櫃臺業務,便利非金融機構和個人投資地方債。
(二)在繼續做好通過財政部政府債券發行系統、財政部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政府債券發行系統發行地方債工作的基礎上,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研究推進通過財政部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政府債券發行系統發行地方債。
(三)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積極在上海等自由貿易試驗區發行地方債,吸引外資法人金融機構更多地參與地方債承銷。
(四)鼓勵地方財政部門在地方國庫現金管理中更多接受地方債作為質押品。
五、加強債券資金管理,按時還本付息
(一)地方財政部門應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管理和使用地方債資金,置換債券資金只能用於償還政府債務本金,以及回補按規定通過庫款墊付的償債資金,除此之外嚴禁將置換債券資金用於國庫現金管理或任何其他支出用途。
(二)地方財政部門應當加快置換債券資金的置換進度,對於已入庫的公開發行置換債券資金,原則上要在1個月內完成置換。省級財政部門要盡快向市縣財政部門轉貸資金,督促市縣財政部門加快置換債券資金的支撥,防止資金長期滯留國庫。
(三)地方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地方債還本付息工作,制定完善地方債還本付息相關制度,準確編制還本付息計劃,提前落實並及時足額撥付還本付息資金,切實維護政府債券信譽。
六、密切跟蹤金融市場運行,防範發行風險
(一)地方財政部門應當認真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密切關註債券市場運行情況,加強地方債發行風險的防範和應對。
(二)地方財政部門應當加強與承銷團成員溝通,通過召開承銷團成員座談會等方式,充分了解各成員債券投資計劃、應債資金規模等情況,合理制定地方債發行安排,避免出現地方債未足額發行等風險事件。
(三)因債券市場波動、市場資金面趨緊、承銷團成員承銷意願出現較大變化等原因需要推遲或取消地方債發行時,地方財政部門應當及時向財政部報告,並不遲於發行前1個工作日通過指定網站披露推遲或取消發行信息。
七、做好發行系統維護、現場管理、登記托管等工作,不斷提高地方債發行服務水平
(一)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債登記公司)、上交所、深交所等財政部政府債券發行系統業務技術支持部門(以下簡稱支持部門),應當認真做好發行系統維護工作,建立健全地方債發行服務制度,合理設計地方債發行服務工作流程,嚴格加強內部控制,不斷提升發行服務水平。各支持部門地方債發行服務制度應當不遲於2017年3月31日向財政部備案。
(二)支持部門應當積極配合地方財政部門嚴格執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現場管理工作規範》,規範做好發行現場人員出入登記、通訊設備存放、發行現場無線電屏蔽、電話錄音等工作,保障地方債發行工作有序開展。
(三)國債登記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應當認真履行登記托管機構職責,規範開展地方債托管、轉托管相關工作,並按照財政部要求,及時報送地方債發行、流通等數據。
八、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地方債發行工作順利完成
(一)地方財政部門應當不遲於2017年3月31日,向財政部上報全年債券發行總體安排,並不遲於每季度最後一個月15日,向財政部上報下一季度地方債發行初步安排,財政部匯總各地發行初步安排後及時反饋地方財政部門,作為地方財政部門制定具體發行安排的參考。2017年第一季度發行初步安排,應當不遲於2月28日向財政部報送。
(二)地方財政部門應當不遲於發行前7個工作日向財政部備案發行具體安排,財政部按照“先備案先得”的原則協調各地發行時間等發行安排。各地財政部門向財政部備案具體發行安排時,涉及公開發行置換債券提前置換以後年度到期政府債務的,應當附專員辦出具的債權人同意提前置換的備案證明。
(三)地方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地方債發行管理相關制度,規範操作流程。組建承銷團、開展信息披露和信用評級、組織債券發行等制度文件原則上應當在對外公布前報財政部備案。
(四)地方財政部門應當不遲於全年地方債發行工作完成後20個工作日,向財政部及當地專員辦上報年度發行情況。地方財政部門、支持部門、登記結算機構等如遇涉及地方債發行的重大或異常情況,應當及時向財政部報告。
(五)財政部將研究制定地方債續發行、銀行間市場櫃臺業務的具體操作辦法,指導各地開展相關業務。
其他未盡事宜,按照《財政部關於印發〈地方政府一般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庫〔2015〕64號)、《財政部關於印發〈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庫〔2015〕83號)、《財政部關於做好2016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通知》(財庫〔2016〕22號)等有關規定執行。
財政部
2017年2月20日
2017年萬億級的地方政府債券(下稱地方債)發行工作將啟。
2月21日,財政部網站發布《關於做好2017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在合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研究推進地方債銀行間市場櫃臺業務,便利非金融機構和個人投資地方債。
此舉在於促進地方債投資主體多元化,目前地方債購買方主要為銀行等金融機構。
財政部此前文件中也提出鼓勵個人投資者在符合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的前提下投資地方債。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管理辦法》第八條的規定,“個人投資者不具備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資格”,因此,個人投資者無法進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買賣地方政府債券。
但如果一級市場投資者選擇將其持有的債券托管在證券登記公司,則個人投資者可以在證券交易所市場購買到相關政府債券,有關程序與購買股票類似,但一般而言其具體操作還需詢問各證券公司。
此次《通知》則明確,通過地方債銀行間市場櫃臺業務來便利非金融機構和個人投資地方債。
另外,財政部還鼓勵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積極在上海等自由貿易試驗區發行地方債,吸引外資法人金融機構更多地參與地方債承銷。
這方面上海已經邁出了步伐。
2016年,上海市依托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平臺,面向區內及境外機構投資者發行了全國首單總量為30億元的本市地方政府債券,並首次通過財政部上交所政府債券發行系統發行了總量為300億元的地方政府債券,這為深化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機制改革提供了可複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此外,《通知》稱,財政部還鼓勵地方財政部門在地方國庫現金管理中更多接受地方債作為質押品。
2015年,財政部央行發文將地方政府債券納入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和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質押品範圍,地方債作為質押品時,按存款金額的115%質押。
此前曾出現地方政府幹擾地方債發行工作,此次為了提高地方債發行市場化水平,《通知》明確要求,地方財政部門、地方債承銷團成員、信用評級機構及其他相關主體應當嚴格按照市場化原則,進一步做好地方債發行有關工作,不得以任何非市場化方式幹擾債券發行工作。
隨著近些年萬億級地方債市場開閘,信用評級機構競爭激烈,甚至出現低價競爭、惡性競爭亂象。因此,規範地方債信用評級也是此次《通知》焦點之一。
《通知》稱,財政部將積極推動相關行業協會研究制定地方債信用評級自律規範,強化對地方債信用評級機構的行業自律。財政部將研究建立地方債信用評級機構黑名單制度。違反行業自律規定、弄虛作假的地方債信用評級機構,將被列入黑名單,在規定時限內禁止參與地方債信用評級業務。
為了減少地方債發行對債券市場沖擊,此次《通知》繼續要求地方合理制定債券發行計劃,均衡債券發行節奏。
比如,對於公開發行債券,各地應當按照各季度發行規模大致均衡的原則確定發行進度安排,每季度發行量原則上控制在本地區全年公開發行債券規模的30%以內。
據中債資信數據,2016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節奏平滑度依舊出現明顯的月度差異。一季度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主要在3月份。二季度達到了全年發行的高峰,其中4月份、6月份月度發行規模位居全年前兩位。三季度發行量較二季度下降了42.43%,發行主要集中在8月份;四季度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進入收官階段,發行量不足萬億且逐月遞減。
為了擴大地方債透明度,此次《通知》加強了債券信息披露透明度,以滿足投資者需求。
而為了避免此前出現的地方債未足額發行等風險事件,《通知》要求,地方財政部門應當加強與承銷團成員溝通,通過召開承銷團成員座談會等方式,充分了解各成員債券投資計劃、應債資金規模等情況,合理制定地方債發行安排,避免出現地方債未足額發行等風險事件。
“因債券市場波動、市場資金面趨緊、承銷團成員承銷意願出現較大變化等原因需要推遲或取消地方債發行時,地方財政部門應當及時向財政部報告,並不遲於發行前1個工作日通過指定網站披露推遲或取消發行信息。”《通知》稱。
經過近兩年龐大的地方政府置換債券和新增債券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地方債)存量余額已達10萬多億元,成為債券市場中僅次於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的第三大債券品種。而且今年地方債發行規模有望超過6萬億元。
提高地方債市場化水平變得迫切。2月21日的財政部印發的《關於做好2017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不斷提高地方債發行市場化水平,積極探索建立續發行機制。
這是財政部首次提出鼓勵建立地方債續發行機制。
《通知》稱,地方財政部門應當按年度、項目實際統籌設計債券期限結構,可適當減少每次發行的期限品種。鼓勵發行規模較大、次數較多的地區,研究建立地方債續發行機制,合理設計地方債續發行期限品種、規模,每期債券可續發1-2次,以適當增大單期債券規模,同時避免出現單次兌付規模過大。
目前地方債的發行方式是每一期債券均為全新招標,導致單只債券規模較小;而借鑒國債的續發方式,每年各期限首次發行采用利率招標,後續發行時起息日、兌付安排、票面利率、交易及托管方式等保持不變,對價格進行招標。
中債資信地方政府及城投行業研究團隊認為,采用續發行機制將適當減少發行的期限品種,這樣一方面保證可以增加發行頻率,分散發行規模,同時又使得單支債券存量規模較大,有利於提高流動性。
根據上述《通知》,地方債續發機制主要是鼓勵規模較大、次數較多的地方。根據wind資訊,江蘇、山東、浙江、廣東、湖南五省2016年地方債發行規模均超過3200億元。其中,江蘇為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最大的省份,全年發行規模達4511.75億元。這些地方將被鼓勵探索續發機制。
不過,中債資信上述團隊認為,後續財政部將繼續研究制定相關制度對地方債續發行進行細化規定,預計在此之前,各地方政府實行地方債續發行的可能性不大,相關機制規定仍需進一步完善。
除了鼓勵建立地方債續發行機制外,此次《通知》要求地方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非市場化方式幹擾債券發行工作。地方財政部門提前償還以後年度到期債務,必須與債權人協商一致、公平合理置換。
其中,公開發行置換債券提前置換以後年度到期債務的,在債券發行前應當由承擔償債責任的政府財政部門出具債權人同意提前置換的書面憑證,由省級財政部門組織核實後報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備案。
目前市場對於提前置換,特別是城投債券的提前置換問題高度關註,《通知》規定的書面憑證範圍囊括了公開置換的城投債券,中債資信預計一、二季度各地方政府將著手啟動公開債券提前置換相關手續,下半年置換案例將逐漸增多。
中債資信梳理認為,對於估價凈價低於面值、主體確認有政府性債務且處於具備一定風險區域的14連普灣PPN002等債券提前置換的可能性較大。對於估價凈價略高於面值、主體確認有政府性債務、主體自身信用資質較弱或處於較高風險區域的14營口沿海MTN001、10綿陽投控債、13潯富和債等債券,存在提前置換的可能。
2月23日,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表示,強化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設定地方政府舉債規模天花板。
以下為全文:
依法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監督 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查處部分市縣政府
和金融機構違法違規舉債擔保問題答記者問
一、問:近日,一些媒體報道財政部請部分省級政府和中央有關部門依法問責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違法違規舉債擔保問題,請問是否屬實?如果屬實,開展這項工作的背景是什麽?
答: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事關區域性系統性風險防範,事關總體國家安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地方政府舉借債務一律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方式籌措,除此以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以任何方式舉借債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為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債務以任何方式提供擔保。《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要求,“修明渠、堵暗道,賦予地方政府依法適度舉債融資權限,加快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同時,堅決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在預算之外違法違規舉借債務,……,不得違法為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債務以任何方式提供擔保”、“金融機構等不得違法違規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資,不得要求地方政府違法違規提供擔保”。
按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文件要求,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不斷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此同時,個別市縣政府仍存在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一些金融機構仍違法違規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資或要求地方政府出具擔保承諾,與防範財政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的精神不符。2016年,審計署對2015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報告中反映,截至2015年底有的地區仍違規或變相舉債,要求強化問責和公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繼續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通過問責促進消化債務存量、嚴控增量。
為切實落實審計整改意見,2016年我部專門印發通知,組織財政部駐相關地區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對審計報告反映的違規或變相舉債問題進行了專項核查,並對涉及違法違規舉債擔保的市縣政府、金融機構,依法提出處理建議。
二、問:一些媒體認為,此次財政部提出的問責處理建議“史上最嚴”,請問您對此有什麽評論?
答:任何人都不得淩駕於國家法律之上。嚴格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有利於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顯著增強地方政府、金融機構法治觀念,切實落實省級政府、相關部門管理責任,自覺維護法律權威、嚴肅財經紀律,防範和化解財政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現行法律和規章制度已對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的處理作出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第九十四條規定,“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舉借債務或者為他人債務提供擔保,……,責令改正,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撤職、開除的處分”。《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要求,“金融機構等違法違規提供政府性融資的,應自行承擔相應損失,並按照商業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規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的責任”。
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以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財政部嚴格依據上述法律和規章制度規定,對核查確認涉及違法違規的市縣政府、金融機構,依法提出處理建議。其中,屬於違法舉債擔保問題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第九十四條規定,建議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理;屬於違反其他財政管理規定的行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第九十五條規定,建議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理。在具體操作上,按照法定行政管理權限,由財政部轉請相關地區省級政府、中央部門核實有關情況,依法處理。
三、問:請問目前相關地區省級政府和中央部門查處問責的進展如何?
答:相關地區省(區、市)委省(區、市)政府、中央部門高度重視我部反饋的部分市縣政府、金融機構違法違規舉債擔保問題,目前正抓緊組織部署核實情況,待核實後嚴格依法處理和問責。
四、問:下一步財政部對地方政府、金融機構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還將采取哪些措施?
答: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財政部將把防範風險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在充分發揮政府規範舉債積極作用的同時,依法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嚴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一是嚴格執行預算法和國務院文件要求,強化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預算管理,依法設定地方政府舉債規模的“天花板”,規範政府債務收支管理,自覺接受監督。二是依法界定地方政府債務邊界,指導省級政府妥善化解融資平臺公司等其他債務風險,明確政府和企業的責任,切實做到誰借誰還、風險自擔。三是加強跨部門聯合監管,防範地方政府變相舉債和違法擔保,引導金融機構提高風險管理水平、依法合規提供融資,規範金融創新行為,避免金融風險與財政風險交叉傳染。四是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繼續將強化執法問責作為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監督的重要抓手,開展專項核查,對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一律依法問責到人,堅決遏制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蔓延。
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正被依法嚴肅問責到人。
對於媒體報道的財政部分別致函內蒙古、山東等5個省級政府及相關部委,要求核實本地區部分市縣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以及金融機構違法違規提供融資行為,並提出處理建議一事,2月23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回應第一財經稱,確有其事,而且不止5個地區。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相關地方政府、中央部門正抓緊組織部署核實情況,待核實後嚴格依法處理和問責。“下一步繼續將強化執法問責作為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監督的重要抓手,開展專項核查,對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一律依法問責到人,堅決遏制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蔓延。”
個別地區違法違規舉債擔保
近些年國務院通過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限額管理、預算管理、風險評估和預警、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政府債務、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等重大舉措,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各地區、各部門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不斷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但與此同時,個別市縣政府仍存在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一些金融機構仍違法違規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資或要求地方政府出具擔保承諾,這與防範財政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精神不符。
去年6月底,審計署發布《國務院關於2015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其中在地方政府債務審計情況方面,審計署抽查發現有的地區仍違規或變相舉債。比如,至2015年底,四川、山東和河南等省通過違規擔保、集資或承諾還款等方式,舉債余額為153.5億元。有的地方出現一些變相債務方式,內蒙古、山東和河南等省在委托代建項目中,約定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支付建設資金,涉及融資175.65億元等。對於這些情況,審計署建議要求強化問責和公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繼續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通過問責促進消化債務存量、嚴控增量。
上述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為切實落實審計整改意見,2016年財政部專門印發通知,組織財政部駐相關地區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對審計報告反映的違規或變相舉債問題進行了專項核查,並對涉及違法違規的市縣政府、金融機構,依法提出處理建議。
根據財政部專項核查情況,此次部分市縣主要違反《預算法》、《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等法律法規來舉借債務、擔保。
據媒體報道,2015年河南省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通過政府會議紀要,承諾將駐馬店市公共資產管理公司貸款本息列入市財政中長期規劃和政府購買服務預算,涉及資金6.4億元。市財政局據此向中國建設銀行駐馬店分行出具承諾函。這就涉嫌違反《預算法》等法規提供擔保。根據《預算法》,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為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債務以任何方式提供擔保。
另外,2015年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將市公共資產管理公司的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1.78億元信托貸款還本付息,納入市財政中長期規劃和年度預算。這就涉嫌違反《預算法》等法規舉借債務。根據《預算法》,地方政府舉借債務一律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方式籌措,除此以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以任何方式舉借債務。
財政部除了要求地方核實上述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和擔保行為後,依法嚴肅處理外,還要求商務部和銀監會對違法違規提供融資的金融機構給予處理。上海愛建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江蘇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金融機構被要求嚴肅問責。
《預算法》要求,對於地方違反本法規定舉借債務或者為他人債務提供擔保,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撤職、開除的處分。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要求:“金融機構等違法違規提供政府性融資的,應自行承擔相應損失,並按照商業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規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的責任”。
加強監管處罰力度問責到人
對於財政部上述致函,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相關地區省(市)委省(市)政府、中央部門高度重視財政部反饋的部分市縣政府違法違規舉債擔保、金融機構違法違規提供融資問題,目前正抓緊組織部署核實情況,待核實後嚴格依法處理和問責。
該負責人稱,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財政部將把防範風險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在充分發揮政府規範舉債積極作用的同時,依法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嚴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為此,財政部將從四個方面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首先,嚴格執行預算法和國務院文件要求,強化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預算管理,依法設定地方政府舉債規模的“天花板”,規範政府債務收支管理,自覺接受監督。
2016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約為17.2萬億元。各地債務余額均低於限額。比如,據了解,國務院確定2016年上海市政府債務限額為6518.5億元,而2016年末上海實際債務規模為4485.5億元,遠低於債務限額。
其次,財政部將依法界定地方政府債務邊界,指導省級政府妥善化解融資平臺公司等其他債務風險,明確政府和企業的責任,切實做到誰借誰還、風險自擔。
推動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是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重要舉措,目前財政部正抓緊研究出臺相關制度方法。
第三,加強跨部門聯合監管,防範地方政府變相舉債和違法擔保,引導金融機構提高風險管理水平、依法合規提供融資,規範金融創新行為,避免金融風險與財政風險交叉傳染。
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涉及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等部委,中央部門間加強聯合監管有利於防範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擔保。
最後,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繼續將強化執法問責作為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監督的重要抓手,開展專項核查,對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一律依法問責到人,堅決遏制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蔓延。
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納入預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債務16萬億元,以國際通用的債務率(債務余額/綜合財力)指標衡量,2015年地方政府債務率為89.2%,低於國際通行警戒值,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2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閉幕會以156票贊成、1票反對、0票棄權,表決通過了修改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會後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稅政司副司長張天犁表示,此次企業所得稅修正案中,將原來所規定的只允許企業捐贈在當年稅前扣除,補充為可以結轉到以後三年來扣除。
“這個修正案實際上和去年人大審議通過的慈善法做了銜接,此次這個銜接應該說是對原有稅法的一種調整和完善。從稅收政策角度講,是對原有稅收優惠政策的一個擴大和延伸。”張天犁稱。
去年3月,中國首部慈善法獲全國人大通過,並於去年9月1日正式施行。
慈善法亮點不少,其中之一就是第八十條,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贈財產用於慈善活動的,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企業慈善捐贈支出超過法律規定的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當年扣除的部分,允許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這突破了現行的企業所得稅法規定。
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為了對接慈善法,此次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進行修訂,對企業公益捐贈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這項政策實際上是對捐贈扣除優惠政策的擴大和延伸,利好大額捐贈支出的企業。
以連續四年的年利潤1000萬,一次性捐贈400萬的企業為例,在企業所得稅修正之前,這家企業捐贈400萬只能在稅前扣除120萬,少交稅30萬元。而此次修正後,這家企業可以在未來四年時間內在稅前扣除400萬,少交稅100萬元。新政實施後,這家企業少交稅相差70萬元。
“從國際上看,我國優惠力度大大超過國際上其他的許多國家。這項政策的調整完善更多的是體現了國家對公益事業的進一步支持和鼓勵,有利於進一步調動企業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積極性,促進我國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更好地營造社會和諧發展政策環境。”張天犁稱。
張天犁介紹,下一步將提請國務院修改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在實施條例當中對此次修訂的一些條款要做出具體的政策規定。在實施條例修改之後,財政部和稅務總局還將發布操作文件,細化具體的內容。
“同時,我們按照此次修正案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2016年9月1日後企業發生的捐贈支出可以享受三年結轉優惠。去年通過的慈善法也是規定在2016年9月1日實施,我們想兩部法律以及執行政策要保持無縫銜接。”張天犁稱。
2月26日,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2017年市場的力量——第十六屆(2017)遠見杯全球宏觀經濟預測春季年會”上進行主旨演講時表示,2017年確實非常複雜、嚴峻,充滿了不確定性。
在談及中美關系時,朱光耀警惕,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37天以來,從貿易政策到稅改政策、再到金融監管以及更廣泛領域的監管政策,其政策框架已經初見端倪。美國金融監管將從嚴監管走向寬松態勢、加之美聯儲加息,這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向產生巨大影響。
特朗普政策框架初見端倪
截至2月26日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達37天,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已發布了13項總統行政令、12項總統備忘錄,這些命令和備忘錄涵蓋了特朗普在美國總統競選中所提及的大部分經濟政策,這已體現了其執政理念的明確信號。
特朗普就任第一天提出了“退出TPP(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協議)”,隨後發布了放寬管制和監管的總統令,又在美墨邊境建立“隔離墻”和就北美自貿協定重新談判表明了他的立場,此後又就石油管道、能源政策也發布了行政令。
2月17日特朗普和美國制造業CEO舉行了會議。會議上特朗普第一次對美國眾議院議長和眾議院籌委會主席聯合提議的稅制改革方案闡述了自己的看法,第一次對眾議院瑞安議長和籌款委員會主席布拉迪的聯名稅制方案,特別是其中包含邊境稅的內容表現出了一種松動和願意與眾議院進行協調的政策傾向。
朱光耀表示,至此,從貿易政策、到稅改政策、再到金融監管以及在更廣泛領域的監管政策,特朗普的政策框架已經初見端倪。
美國金融監管或將大放松
特朗普總統表示75%的監管規定要取消。他認為盡管監管是必須且需要嚴格的,但是部分規定已經過時。因此特朗普上臺簽署的其中一項行政總統令是美國行政當局的部門若想出臺新規,需先廢除兩項規定。
在金融領域,美國在金融危機後為穩定市場而采取了重大的金融監管措施。其最為核心的是多德-弗蘭克法案,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是限制金融業自營業務和限制投資銀行從事商業銀行業務。
“特朗普行政當局將大力推進金融監管的放松,這將對全球金融監管和全球資本流向產生重大的影響。”朱光耀表示:“這點我們必須高度關註。”
朱光耀稱,還需密切關註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化。2015年底、2016年年底美聯儲均提出要加息,與之相比當前加息的緊迫性更為強烈。IMF預測2017年美國經濟增速將達到2.3%,美國財政部長努欽已表明2018年美國經濟增速有可能實現3%,特朗普設定的年經濟增長目標為4%,因此可以看到美國經濟增速在提高,其通貨膨脹率已接近2%,充分就業水平約為4.6%到4.7%,在此種背景下美聯儲勢必要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
朱光耀警示,若美國提高利率加之放松金融監管,這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向產生巨大影響。
建立雙贏的中美經貿關系
朱光耀表示,特朗普貿易政策的實施將對全球經濟、特別是全球貿易格局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當前,美國已經退出了TPP,特朗普已實質性地開始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特別是同墨西哥方面的談判。當前,墨西哥和美國的貿易順差600多億美元,特朗普稱需要重新談判。
“2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特朗普開展了一次非常重要的通話,在此次通話中特朗普承諾美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在這一前提下中美經貿關系是緊密交融,互利共贏的。中美貿易規模在1980年僅為25億美元,到今天已遠遠超過5000億美元。”朱光耀表示:“根據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達成的共識,我們願意在貿易、投資、環境、基礎設施乃至文化等廣泛領域開展雙邊合作。”
中美之間開展了如此大規模的貿易、如此大規模的雙邊投資,在這一快速發展的合作過程中難免出現問題和矛盾。我們願意以建設性的態度來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使得中美經濟關系更加穩固,使得中美經濟關系能夠持續地發揮中美整體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的作用,朱光耀說。
2月27日,據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網站,財政部辦公廳向湖北省辦公廳發出《關於請核查武漢市軌道交通8號線一期PPP項目不規範操作問題的函》。
該函稱:湖北省武漢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實施的武漢市軌道交通8號線一期PPP項目社會資本采購預成交公示於2017年2月13日在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公示信息及項目材料顯示,該項目存在風險分配不當等問題,請你廳盡快核查確認有關情況,於3月10日前函告我部金融司。
圖來源:財政部PPP中心官網
據中國政府采購網公告顯示,2月13日,武漢市軌道交通8號線一期PPP項目社會資本采購競爭性磋商預成交結果公示,三家商業銀行預中標,包括: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方)、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漢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上述三家作為社會資本出資金額28.41696億元。
武漢市軌道交通 8 號線一期 PPP 項目 社會資本采購成交結果公告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