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銀行存款偏離度調整:不是放松而是優化監管

隨著對存款偏離度進行管理,以及近年銀行“治亂象”的進一步深化,銀行違規“攬儲”與月末、季末存款“沖時點”等行為得到一定約束。

結合近年來商業銀行業務經營新特點、風險管理新情況,為進一步督導商業銀行合規發展、有效防控風險,6月10日,銀保監會聯合央行發布《關於完善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最大的變化就是對商業銀行月末存款偏離度監管指標進行了適當調整,由原來的3%放寬至4%。同時簡化計算方法,取消季末月份的特殊規定,對季末月份與非季末月份采取相同的指標計算標準。此外對偏離度不達標銀行的處罰增加了一定的靈活性。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通知》緩解了銀行月末、季末存款偏離度考核壓力,但督促銀行“功夫都用在平時”。

存款新增萬億浮動空間

由於在商業銀行的薪酬管理制度中,月末或季末的工作成果,比如吸收存款數量是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所以銀行員工就有動力在考核日“沖時點”、“沖業績”。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存款月末、季末“沖時點”已經成為全行業最普遍的行為之一。今年以來,隨著企業去杠桿推進,存款增長緩慢已成為多數銀行面臨的共同難題。部分商業銀行“攬儲大戰”各顯神通,其中滋生出大量亂象與不規範經營行為。

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表示,這種“沖業績存款”往往來得快去得也快,所以不僅不能切實提高存款規模、增加實體經濟資金來源,反而會導致金融系統中資金的不穩定和統計數據的失實。

“存款沖時點不是某個銀行自己采取行動(如銀行內部取消時點數字考核)就可以解決。”中國銀行原副行長王永利撰文稱。王永利表示,其弊端顯而易見,必然導致存款在季末激烈爭攬的高成本(包括利率、費用、精力等),這些存款也很難安排有效運用,並可能給銀行流動性管理帶來麻煩。

存款偏離度正是約束銀行月末存款“沖時點”行為的一項監管指標,其計算公式為月末存款偏離度=(月末最後一日各項存款-本月日均存款)/本月日均存款*100%。

早在2014年9月,當時的銀監會就下發《關於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約束商業銀行違規吸存、虛假增存、月末存款“沖時點”等行為。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此次《通知》與2014年版本相比,將監管指標值由原來的3%調整至4%,對銀行業將產生較大影響。

某國有大行資產負債管理部專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此前存款偏離度指標3%對銀行而言較為嚴苛,此次監管修改與時俱進,將對商業銀行產生正面影響。

第一財經記者粗略計算,如果以2018年4月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接近170萬億元來作為某月的日均存款規模計算的話,此次存款偏離度調整,應該可以新增1.7萬億元左右的浮動空間。

李奇霖分析稱,與2014年版本的存款偏離度監管規定相比,新規同時取消了季末月份的特殊規定,簡化計算方法,將季末月份與非季末月份采用相同的指標計算標準。

上述大行業內人士表示,季末計算方法的調整是一項積極優化。由於財政存款大多數集中在三、六、九、十二月投放,每個季末時間點相對高一些,如果用季末考核對銀行而言有不均衡的情況。

他指出,例如一季度多數企業發放獎金高峰期,如果銀行監管用前季末來平均計算存款偏離指標,銀行很容易超標。甚至會出現為了滿足存款考核不超標,在季末不得不“趕走”一些存款。此次修訂後將避免上述亂象。

此外,與2014版存款偏離度監管規定相比,《通知》對偏離度不達標銀行的處罰上有所放松。

例如,首次超過監管指標閾值以及超過監管指標閾值兩次以上的銀行,按照原有規定,將連續暫停準入事項3個月以上。《通知》則對首次超過監管指標閾值的給予風險提示,超過兩次以上采取暫停部分準入事項等監管措施,並且作為其年度監管評級參考因素。

李奇霖認為,《通知》從指標的簡化、指標閾值的放寬和更具有靈活性的處罰手段方面給予銀行吸收存款方面一定的放寬。加之取消季末月份存款偏離度的限制,以及存款浮動空間的相應增加,對銀行的流動性指標等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優化。

禁止七種違規吸儲

《通知》亦表示,商業銀行應完善薪酬管理制度,改進績效考評體系,加強存款的基礎性工作,強化存款日均貢獻考評,從根源上約束存款“沖時點”行為。要求商業銀行不得設立時點性存款規模考評指標,也不得設定以存款市場份額、排名或同業比較為要求的考評指標,分支機構不得層層加碼提高考評標準及相關指標要求。

《通知》還禁止了7項商業銀行采取違規手段吸收和虛增存款的方式:包括違規返利吸存、通過第三方中介吸存、延遲支付吸存、以貸轉存吸存、以貸開票吸存、通過理財產品倒存、通過同業業務倒存。

其中,以以貸轉存吸存為例,一些商業銀行往往強制設定條款或協商約定將貸款資金轉為存款;以存款作為審批和發放貸款的前提條件;向“空戶”虛假放貸、虛假增存。而以通過理財產品倒存為例,商業銀行特意將理財產品的發行和到期時間集中於每月下旬,期限結構設計不合理,於月末、季末等關鍵時點將理財資金轉為存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670

銀行負債端壓力減輕,結構性存款降溫

在資金面寬松態勢下,一直以來備受青睞的結構性存款開始降溫,環比增長出現負值。

記者統計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發現,今年6月,中資大型銀行和中小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總額為92052.74億元,較今年5月減少573.54億元。其中,大行結構型存款略有反彈,但中小行的增量則為年初以來首次轉負,降幅大於大行增量,進而拉動整體結構性存款負增長。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稱,結構性存款的減少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6月期間市場資金流動性較為寬松,銀行負債端壓力有所減少,結構性存款供給下降;另一方面,機構關於假結構性存款的討論一直存在,並且對監管的約束規範有預期。他們還預計,理財新規下,未來結構性存款的發行會進一步放緩。

環比增長首現負值

彼時,資管新規剛剛落地,保本理財正逐步退出,而作為“攬儲利器”的結構性存款快速增長,5月份一度升至9.26萬億,同比增長高達53.9%。市場稱這一現象為“銀行加價爭奪存款負債的囚徒困境”。

瘋狂過後是冷靜,據央行數據顯示,6月,中資大型銀行和中小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總額出現小幅回落,環比下降0.62%,是今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穆迪分析師徐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6月結構性存款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銀行間流動性的逐步改善。他稱,“央行定向降準與擴大MLF(中期借貸便利)的資金投放,使得銀行間流動性在6月以來得到大幅改善,市場利率中樞穩中有降,顯著緩解了中小銀行負債端的資金成本壓力。”

監管信貸收緊之下,“寬貨幣”局面顯現,銀行負債端壓力減輕,進而對結構性存款的依賴性有所改變。民生證券從“存款同比增速因子貢獻度”的角度分析稱,結構性存款已跨過拐點,此意味著結構性存款對銀行存款的貢獻度較之以往有所降低。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從機構來看,中小型銀行和大型銀行的表現並不相同。據悉,6月中小行結構性存款減少716.44億元,環比下降1.19%;而大行結構型存款增加142.9億元,環比上升0.44%。

中小銀行對結構性存款較高的依賴性導致其對市場變化更加敏感。徐晶認為,對於中小銀行而言,結構性存款作為與同業競爭變相攬儲的工具,始終屬於較高成本的負債工具,在市場利率下降的情況下,中小銀行開始從從結構性存款轉向其他更低成本的負債工具,如同業存單等。據悉,6月份中小型銀行同業存單新發金額放量增長。

也有市場人士認為,監管因素亦是中小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出現下降的主要原因。交銀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向第一財經分析,上半年,保本型理財產品受資管新規限制,結構性存款成為投資者偏好的產品,規模不斷增加,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為假結構性存款,即不符合結構性存款嚴格界定的產品。不過隨著監管趨嚴,假結構性存款發行受到影響。

此外,記者還發現,不論是大行還是中小行,單位存款中的結構性存款皆有下降。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企業結構性存款規模的下降,除了受監管規範結構性存款的影響外,還跟目前企業的資金面相對偏緊有關,在資金相對緊張情況下,企業可能會降低結構性存款的投放。

未來增長放緩

繼7月20日銀保監會發布理財新規後,結構性存款發行量和收益率進一步回落。據融360不完全統計,上周(7月27日-8月2日),結構性存款發行量共53款,較前周減少了27款;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9%,較前周下降了0.04個百分點。

新規指出,銀行發行表內理財產品應當按照結構性存款或其他存款進行更有效的管理,同時新規對結構性存款的發行資質、涉及的衍生品業務管理,表內核算要求以及相應的資本和撥備計提都做出明確要求。

徐晶稱,此舉主要是為了更加規範,而非打壓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業務。但同時監管加強會使那些不符合規範的,僅僅是作為高息攬儲工具發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受到限制。

“隨著這部分結構性存款的規模逐步收縮,短期內結構性存款在銀行總資金來源里的比重將繼續下降,此前的高增長態勢難以為繼,收益方面也會更多體現市場利率的變化趨勢。”他如是說。

一家股份制銀行的資管人士向記者指出,理財新規中的“發行結構性存款的商業銀行應當具備相應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這一點對結構性存款發行有較大沖擊。他解釋稱,此前,一些中小銀行可借助大行來發行結構性存款,但此規定一出,中小銀行需申請資質,暫且不論通過與否,未來短時間內結構性存款的發行會放緩。

此外,結構性存款的放緩給了大額存單上升空間。同樣被視為銀行保本理財退市後的接棒者,近期,大額存單的利率有所上升。一家城商行營業部的投資經理告訴記者,目前,一些銀行為了吸儲,不僅提高了大額存單利率,還推出了新的花樣,比如投資者可以指定非本人收息賬戶等。

上述資管人士也稱,未來發行大額存單或金融債也許是不少銀行的優先選擇。大額存單利率大概率將進一步提高,在銀行負債結構中占據比例可能加大。

關於結構性存款放緩對銀行的影響,趙亞蕊表示,從供給端的角度來看,結構性存款的優勢下降後,銀行會尋找其他的業務來滿足資產負債管理和經營需求,倒逼銀行進行轉型。從需求端來看,隨著結構性存款的逐步規範和增速的放緩,未來結構性存款的投資優勢不斷下降。同時,隨著銀行主動管理能力的不斷增強,理財產品的投資優勢將會逐步顯現。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陳天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057

因涉非法吸收存款,九有股份董事長韓越被刑拘

8月28日,深圳九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九有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韓越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刑事拘留,暫不能履行職務。截至8月28日收盤,九有股份跌至每股2.8元,跌幅達9.09%。

公告內容顯示,根據《公司章程》第一百一十三條的有關規定,經董事徐瑩泱女士、盛傑民先生、朱蓮美女士、郭君磊先生、李楠先生及李艷娟女士以上六位董事共同推舉,暫由副董事長徐瑩泱女士代理行使董事長職責,全面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和法定代表人職責。代理時間自本公告之日起至董事長韓越先生恢複履行職責,或者董事會認為有必要改選董事長並通過改選董事長議案之日止。目前,公司經營管理各項工作穩定正常。

同日,九有股份另一則公告顯示,九有股份於近日收到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向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出具的《協助凍結財產通知書》及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出具的《股權司法凍結及司法劃轉通知》。《通知》顯示,大股東天津盛鑫元通有限公司股權被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凍結。凍結股份數量為1.02億股(占比19.06%,其中99.99%已被質押),凍結日期從8月22日開始,一直到2020年8月21日。

公司公告稱,上述凍結事項暫不會對上市公司的正常運行和經營管理產生影響,公司將密切關註上述事項的後續進展情況,並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在去年8月24日,九有股份原實際控制人朱勝英、李東鋒和孔汀筠與春曉金控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朱勝英、李東鋒和孔汀筠將其持有的盛鑫元通100%股份,以7.5億元(含稅價款)的價格轉讓給春曉金控,朱勝英、李東鋒和孔汀筠不再持有盛鑫元通的股權,盛鑫元通持有上市公司19.06%的股份不變,轉由春曉金控持有盛鑫元通100%股權。韓越持有春曉金控86.80%的股權,為春曉金控的實際控制人。

去年8月30日,九有股份發布公告稱,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對深圳九有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舉報事項的問詢函》。根據問詢函內容,舉報人稱九有股份間接控股股東北京春曉金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春曉金控”)的關聯企業在業務上存在重大違法違規以及同業競爭違規行為。鑒於上述事項對公司影響重大,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7.1條的規定,請公司核實並披露相關事項。

據問詢函舉報內容顯示,春曉金控的關聯企業大連君融貸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大連君融貸”)及其全資子公司君融貸(北京)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為君融貸網站的運營方,君融貸是一家專業從事供應鏈服務的公司,與公司旗下的九有供應鏈及潤泰供應鏈存在同業競爭關系。

另據舉報稱,春曉金控在君融貸業務上存在多項違反《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包括自我融資、自我擔保、同一應收款項重複保理、課棧網從君融貸處所融款項主要用於貸款給在校學生等。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林潔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793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 : GS(14)@2010-11-10 22:59:24

【明報專訊】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滿以為在美國推出次輪量化寬鬆政策(QE2)下,海量游資將湧入中、港「大炒特炒」之際,中央卻連環出招嚴防熱錢以及控制物價,外匯管理局昨天出招堵截熱錢流入,不過,招數公布後,人民幣不跌反升,人民幣兌美元於下午4時30分大幅茘升,升幅擴大至0.56%,報6.6434,創2005年匯改後最大的單日升幅。

中央選擇在周四(11日)公布 10月通脹(CPI)以及工業生產價格(PPI)等連串敏感數據前出招,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亦預告全年通脹會超越原定目標的3%(見另文),加上人行1年期票據息率上升5點子(100點子為1厘),升至2.3437厘,均進一步加深市場對中央收緊銀根的憂慮,甚至傳出中央短期內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以及直接干預樓價物價(見另文)。

通脹壓力增 亦加大升值需要

摩根士丹利宏觀分析師章俊表示,該行預計內地10月CPI會在3.9%以上,上行風險大。不過他指出,CPI會在本月見頂 ,年內通脹壓力不會太大。

外管局昨日突然發布《關於加強外匯業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防範跨境資本流入帶來的風險,有關《通知》合共7招,包括要求加強外資投資內地企業的限制,並要有會計師證明,另外內地企業在境外上市集資後,有關資金用途亦要經當局「驗明正身」,核實與招股書配合才可調回內地。

要求銀行多持外匯 減換人幣

至於限制資金流入方面,外管局為以往較模糊的流動界線訂下清晰的指標。《通知》要求加強銀行結售匯的頭寸管理,對銀行的外匯頭寸餘額實行下限管理,限制國際熱錢透過銀行系統將外匯兌成人民幣等等(詳見附表)。一旦銀行令資金違規流入銀行,外管局將依法處罰,甚至要求銀行停止經營相關業務。

《通知》規定,嚴格金融機構短期外債指標和對外擔保餘額管理。有銀行界人士指出,市場憂慮外管局把境外債的定義進一步收緊,把短期外債納入境外債之中,變相令銀行境外債的可借取的額度減少,故銀行在臨近收市尾段,紛紛進行結匯,把短期的美元借貸兌換成人民幣,搶高人民幣匯價。

銀行尾市急平美元短倉

星展中國財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兼利率產品交易主管程斌表示,《通知》令銀行的持有外幣的長倉和短倉出現改變,導致銀行大手沽出美元,買入人民幣,預期今後人民幣匯率機制波動將會增加。

富邦銀行(0636)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認為,外管局的七招,只是在監管上落手,實際作用未必很大,但卻起碼對市場產生警視性作用。他估計,若熱錢流入超過中央可接受的額度,中央將會效法泰國、印度等國家在稅收上落手。






2 : GS(14)@2010-11-10 23:00:01

http://www.pbc.gov.cn/publish/go ... 4108565729689_.html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509

人行接連抽銀根 資源股瀉 存款準備金率升至18.5%新高

1 : GS(14)@2010-11-20 16:49:28

人行接連抽銀根 資源股瀉
存款準備金率升至18.5%新高
  2010年11月20 日







【明報專訊】正當市場屏息注視內地會否於本周末加息時,人行昨日傍晚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兩周內第二度調高準備金率。調整後內地大型國有銀行準備金率將升至18.5%的歷史新高,中小型銀行準備金率則升至 16%或16.5%。雖然短期加息預期稍降溫,但證券界認為內地年底前加息機會仍大。
相關分析

更多   

周小川重申遏更多熱錢流入

人行行長周小川昨天亦重申,將採取管理措施防止更多熱錢流入。

人行對上一次宣布調高準備金率,是本月10日,當時的加幅同樣是0.5個百分點,由17%調升至17.5%。上述調整剛於本周二(16日)生效,人行昨日即再度出招,表示為加強流動性管理,適度調控貨幣信貸投放,決定從本月29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今年來第五次上調準備金。

儘管環球市場對內地緊縮政策早有心理準備,但人行昨晚出招後,礦業巨擘力拓(Rio Tinto)及必和必拓(BHP)在倫敦的股價均應聲下挫逾2%。

周小川昨日在北京舉行的財新峰會上表示,就聯儲局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給中國帶來的影響,「中國可以採取一些管理措施,盡可能地防止更多熱錢流入」。他又重申「池子論」,指如果短期的投機性資金要進入內地,政府希望將資金放在一個池子裏,並通過對畄不讓它氾濫到中國的實體經濟中。

對於人行短期內兩度調高準備金率,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向本報表示,面對境外熱錢持續流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及發行央票,是人行對畄流動性的重要手段。如果流動性仍然氾濫,人行會進一步調高準備金率,故準備金率可謂「高處未算高」。

中信銀行:年底前加息機會大

中信銀行國際高級副總裁兼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則指出,人行調高準備金率,不等於人行不加息。事實上,中國已進入加息周期,倘若下月中公布11月的通脹數據繼續嚴峻,人行加息機會大。此外,美國的QE2政策尚未完全展開,如落實後引發大量資金湧入,亦會觸發人行加息對抗。廖群又稱,再度調高準備金率,內銀股盈利肯定受壓。

工商銀行(1398)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朱長法本月12日在A股配股發行網上推介會上曾表示,如果央行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工行影響不大,倘若央行持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不同銀行的流動性會有不同影響。

(明報記者毛婷婷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656

捲入偽造存款票證 虧蝕 60億 山東齊魯銀行擠提

1 : GS(14)@2011-01-05 23:23:4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4836426
山東省濟南市爆發嚴重金融詐騙案,公安近日偵破一宗以偽造金融票證等方法,多次向市內銀行詐騙資金,包括主犯等人已被捕。消息曝光後當地傳言四起,內地傳媒指肇事的齊魯銀行在案中虧蝕高達 60億元(人民幣.下同),一度引發擠提;當地企業紛紛將戶口轉往其他銀行。不過公安和中國銀監會以案件調查中為由,拒絕透露詳細案情。
2 : abbychau(1)@2011-01-06 18:00:33

好湯有聯想到我說的事吧?
3 : GS(14)@2011-01-06 21:14:30

2樓提及
好湯有聯想到我說的事吧?


那個小說...

http://finance.caing.com/2011-01-04/100213521.html
  经济南市公安局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刘某某通过伪造金融票证等手段多次骗取资金,涉及济南市一些金融机构和多家企业,其行为扰乱经济金融秩序。目前,案件侦破工作进展顺利,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资金和居民及单位的存款安全,相关金融机构经营正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22

銀行打電話搶存款

1 : GS(14)@2011-10-10 22:30:01

http://m.sharpdaily.hk/detail.ph ... 5307&category=daily

有讀者指,接到恒生客戶經理電話,遊說其將新資金轉移至該行做年息1.4厘的4個月定存,最低僅20萬元。

經理每月跑數達千萬
銀行界人士指,電話拉存款並非常見做法,尤其是坐擁大量存款的恒生。但確有銀行會於資金緊張時,指定客戶經理每人每月孭起高達千萬元的吸存額度。
其實銀行爭存戰下半年已升級,滙豐8月便以1.25厘吸納低至5萬元的3個月定存。中銀香港(2388)亦降低入門金額至10萬元,3及6個月定存可享1.45和1.65厘。德銀調查更發現,大新銀行(2356)以2厘高息吸納2個月定存。
渣打香港東亞北區存款業務主管王維憲指出,貸款需求持續,令資金流動性緊張,該行私人和企業貸款至第三季仍有理想增長,故有誘因增加存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230

C觀點 - 施永青 中央終降存款儲備金率 (2011年12月02日)

1 : GS(14)@2011-12-02 10:13:2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83869

今次下調存款儲備金率0.5個百分點,相等於把3,7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釋放出市場。首先得益的將會是股票市場與商品市場,前一階段的悲觀情緒,將會一掃而空,好友將會全面反攻,淡友遲早都得轉態。
不知道各大國之間是否早有溝通,在中國政府下調存款儲備金率的同時,美國聯儲局與另外五間央行一併增加美元的流動性,巴西央行更減息半厘。相信歐債危機的負面衝擊已告一段落。投資者宜及早重新部署。因版面調動,專欄《人在中環》及《心中有富》暫停一天,敬希垂注。
2 : 鱷不群(1248)@2011-12-03 13:49:38

歐債危機始終是國家償付能力的問題,流動性並不短缺,放水並不能解決問題
3 : GS(14)@2011-12-03 14:34:05

流動性並不短缺,甚至真是太多錢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798

減存款準備金率有乜用?

1 : GS(14)@2012-02-20 22:29:10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220/55939
星期六晚,約朋友食晚飯,窗口外做完幻彩詠香江無幾耐,手機就響。原來人行出聲明,減存款準備金率(RRR)50點。即刻上《利字當頭》facebook留個言,諗住將消息報告畀讀者知,原來《Money Cafe》個facebook都有即時發布呢個訊息,且已經有觀眾留言。星期六晚都繼續關心財經大事,呢班讀者同觀眾既可愛又可敬。
我對減RRR即時評語:「祝君好運」。讀者唔明,我解釋:「成件事,對大眾嚟講,根本完全無技術成份可言,唯一取決因素就只有或然率。」呢刻我相信最多人關注嘅係:「減RRR,對A股同大陸樓市有無幫助?」另一個就問題係:「o依家形勢,究竟似2007年定係2009年?」
降貨幣流速作用有限

分析減RRR有乜嘢影響前,先要明白點解全世界咁多國家央行,只有人行用調整準備金去調控物價。大家有無留意,廣義嘅人幣供應每年以十幾巴仙增長,從來無停過;充其量,只有增速放緩。「無所謂啦,大陸經濟強勁嘛!」
就算因出口增長,新發行嘅錢,最終都要回流,變成中國境內資金池一部份。越來越多錢,追逐無乜增加過嘅貨物,就係通貨膨脹。要去減少不斷增長嘅錢對物價嘅壓力,人行用佛利民一條數式:MV=PQ
呢條式,簡單易明:M係錢嘅總額,P係物價,Q係社會出產總量。佛利民開創嘅貨幣學派認為,社會出產總量(Q)短期內難有大改變,所以錢嘅總額增加減少,直接影響物價上落。
人行無法控制M,因為大型國有銀行以下,有好多大型國企等錢用。所以M一定要不斷增加。要調控物價,人行唯一變數就係V。V係乜?V就係錢嘅流轉速度。V越高,物價越高,反之亦然。太平盛世,V好穩定。不過兵荒馬亂,V可以大上大落。最重要一點,V並唔係簡單調整RRR就可以。事實上,之前減RRR,V並無跌,只不過錢由枱面走去枱底。今次人行減RRR,正面諗係陽光政策,慢慢鼓勵枱底錢回流正規系統。不過,對放大信貸就無乜用;對內銀股應該有少少好處,對宏觀經濟無乜意義。究竟o依家似07年定09年?我會話:It is different every time。

利世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835

胡孟青:未擺脫負利率 香港存款貶值

1 : GS(14)@2012-03-13 23:02:27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313/65946
內地媒體有一則報道,指出去年內地全國居民存款縮水6600多億元人民幣,人均存款貶值約500元人民幣。數字未必是最準確,但報道反映負利率拖累因素。
內地去年整體通脹是5.4%,扣除一年期存款利率3.5厘,即是負利率1.9厘。按此計算,35.2萬多億元人民幣的居民存款,一年貶值幅度大約就是1.9%。
內地人已算有運了,因為香港捱完長達六年通脹,零七年起負利率問題持續,西方量化寬鬆,更加把負利率問題加劇。有統計指,香港負利率水平為區內最嚴重,比歐美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去年本港通脹5.3%,一年期港元存款利息卻頂多1厘,就計出負利率有4.3厘左右。
如果以本港銀行體系的港元存款大約3.7萬多億計,粗略計算香港存款單單因為負利率就已經縮水1600多億元。這個金額當然較內地少,但不要忘記內地有13.9億人口,人均存款只是縮水大約507元人民幣。至於香港,簡單用700萬人計,負利率就令香港去年人均存款縮水超過2.3萬港元。
更大的問題是,祖國技術上已經擺脫歷時兩年的負利率問題。香港呢?恐怕就是無了期。要期望本港再度錄得實質正利率,有賴兩個情況:其一,當然是銀行大幅加息,但美國最快要2014年底之後,利率才有望獲調高。
當出現第一個情況的機會是零,就要期望第二個可能性,望通脹大幅回落至低於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即相當於要整體物價升幅降至1%之下,甚至要有通縮出現。所以說到底,要香港負利率消失,是一個相當天真的幻想。
負利率的形成,是由通脹或者利率過低所致,是雞與雞蛋的問題。講到通脹,港官歸咎於開放型經濟體系,而且依靠入口,但對於利率過低,就選擇避而不談,直接一點說,就是無動於衷。香港存款因為負利率而縮水,即存款變相被徵稅,在高物價、高地價之下,加上每年到時到候又要繳稅,香港人最少已被三重徵稅。
通脹、高樓價、資產市場升溫、負利率等等問題層層疊扣,解鈴還須繫鈴人,角逐盟主之士可以畫功一流,繼續繪畫出美麗動人的圖案,可是核心問題解不開,就算圖畫有多美,都與我無關。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2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