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師的一天
1 :
GS(14)@2011-03-08 22:47:44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050866
節奏快、壓力大,是延長交易時間的真實寫照。有沈大師之稱的訊滙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多年來的生活習慣也因新制而改變。起床、出門、早餐、工作等,生理時鐘似調快了一小時。
8:51am
研究外圍形勢及收集消息,處理客戶戶口及訂定部署。邊吃早餐邊做,未開市先忙 40分鐘。
8:51am
研究外圍形勢及收集消息,處理客戶戶口及訂定部署。邊吃早餐邊做,未開市先忙 40分鐘。
9:30am
一開市電話響不停,要給客戶意見,要替他們落盤,要準備電視節目,要錄港股王,要……
10:23am
早市未完,又風麈僕僕穿越大街往直播室,做提早一小時開始的節目。匆忙的步伐,感覺很中環。
2:36pm
午後市況淡靜,終於可緩一緩,舒一口氣,生活節奏改變,要時間適應,但這正是港人強項。
若要跟 A股為何不跟足
「我家都唔覺餓!」午膳時間提前了,但沈大師的早餐仍未消化。中場休息縮短了,但他的工作壓力更大。他認為,港人有辦法適應新制,但長久下去,對生活質素或多或少會構成影響。
曾經憧憬股市成交大增,可惜市場不會說謊。「對港股成交無咩特別幫助」,沈大師道出昨天的事實,「既然係要跟 A股,點解唔跟到足?」相信他的這句話代表了不少散戶及經紀的心聲,先不理能否刺激交投,但最少有更多休息時間。
2 :
abbychau(1)@2011-03-08 22:57:44這政策真是混吉的
3 :
龍生(798)@2011-03-10 00:53:45但又老實一句, 香港地, 淘汰至今日, 又剩番幾多個經紀丫...
隨著網上銀行的拓展
將來都只會越來越少
4 :
GS(14)@2011-03-11 08:01:37甚至我認為分析員都是可有可無
5 :
peterchan(7787)@2011-03-14 10:41:57沈大師齋吹水就得啦,使乜分析,咪扮忙啦
6 :
龍生(798)@2011-03-14 13:35:08分析員不是可有可無的
無左分析員, 例如宏安那些, 怎樣出貨?
7 :
pars(2406)@2011-03-14 15:12:53這個政策有乜問題? N年前睇香港電台架節目都有講d做金融架人朝9晚3(零晨3點),家下延長少少就呱呱叫@@
其實攪輪班制/分班制唔可以解決問題嗎? 講到尾都只係唔想客源分薄吧。
8 :
GS(14)@2011-03-14 22:27:476樓提及
分析員不是可有可無的
無左分析員, 例如宏安那些, 怎樣出貨?
網上大把
9 :
GS(14)@2011-03-14 22:28:267樓提及
這個政策有乜問題? N年前睇香港電台架節目都有講d做金融架人朝9晚3(零晨3點),家下延長少少就呱呱叫@@
其實攪輪班制/分班制唔可以解決問題嗎? 講到尾都只係唔想客源分薄吧。
錢無人想同人分,搞輪班應該唔得,因為他們通常是一個program咁做的
10 :
龍生(798)@2011-03-14 23:10:40網上難制造明星效應嘛
你就係例子
如果你行出黎貼股票, 做財演
憑你上年成績, 今日要出入國金食飯, 查林寶, 住中半山, 唔係問題
11 :
GS(14)@2011-03-15 07:51:44賺這些錢我會覺得邪惡,這不是我喜歡的
12 :
卡達菲(7782)@2011-03-17 01:21:235樓提及
沈大師齋吹水就得啦,使乜分析,咪扮忙啦
沈大師唔使分析! 佢只要占星問卜便可 !
青笑怒罵:搭棚大師的兩道板斧
1 :
GS(14)@2011-11-02 21:31:57青姐,下次抄野唔客氣啦
http://m.sharpdaily.hk/detail.ph ... 5307&category=daily
雖說無鬼不成戲,今時今日的搭棚手法,與十年前相比,原來根本毫無進步可言。只要後面有條大水喉,搵個編劇出通告開戲,或者索性外判吹雞食餐飯,甚至搞個美其名為睇廠團嘅喪飲喪食喪玩之旅,自有博紮上位演員隨時候命等埋位進入角色。
只有時未必熟讀劇本(上市公司資料)已經要執生推介演繹,
劇情卻又總離唔開如何睇好盈利前景,與股價表現將會有幾勁,哪怕該主角根本不懂揣摩戲中角色為何物,樣板戲功架十足就當交貨;哪怕明眼人挑通眼眉睇穿演技「屎到痺」。當然,人堆中亦不難找到懂得分對與錯的良心份子,只是礙於還要吃四海飯不想因太堅持原則被認定不識時務而被孤立,惟有屈服於形勢埋堆。
千篇一律的劇本,片尾結局自然離不開慣常出現的兩個版本。
版本一:假如整套戲不是由監製,即上市公司大股東打骰話事,而係將權力外判予編導,而這個位置多由街外手頭已有劇本在手的中間人毛遂自薦;或者中間人洞悉上市公司老闆有意自動獻身,尤其當上市掛牌近半年、即將解禁的公司,有股東身痕之際,難得有人主動敲門,自然容易一拍即合,郎有心妾有意,餘下的關鍵,就係老闆出手是否闊綽。
股票是印出來的,印股票與炒股票的誰先發達,答案好明顯,印公仔紙換錢回本快過本業,急功近利兼短視的大股東,再也不會顧及甚麼「惜貨如金」這類老套兼食古不化想法,以較大折讓之行使價出售認股權,或者索性直接轉倉予中間人介紹而來的所謂「對沖基金」,對方揸住手貨,才有動機和誘因替你敲鑼打鼓炒上,務求引起各方注意,甚至有大行報告覆蓋,為其清理跑道,也為未來散貨鋪路。
可惜,現實中的下集大結局都是很殘酷,基金又輸,上市公司都輸,誰在過程中大獲全勝予取予攜?中間人是也!公仔紙就如仙女散花,最終下落不明的更不在少數。
騙局上當皆因貪婪
版本二:若然大股東本身已份屬財技高手,自己就係話事人,隨時可控制貨源,實行肥水不流別人田,甚至直接與個別相熟單位朋比為奸,用長時間如集郵般不動聲色收集街貨,時間動輒長達一、兩年,確定自己人系統已成功把貨源歸邊後,才把股價敏感消息如擠牙膏般分段發放,成功在一、兩個月內完成派貨大業,周而復始,同一隻冧把可循環再用。
想加快每次循環周期,不妨趁市況兵慌馬亂之際,趁火打劫,大玩供股合股,甚至供完再合、合完再供,甚至低價發CB,目標是要把之前已持股坐艇的街外股東非我族類,弄得人仰艇翻,永不超生。
何故仍不斷有羊生羊太中招?當閣下明白甚麼叫客死客還在,騙局永遠有人中計上當,《警訊》永遠有題材,都係因騙子成功捕捉人類的心理缺憾:貪婪與恐慌。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2 :
GS(14)@2011-11-02 21:35:37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26449
該作者稱,「垃圾股的名稱之在本港創製,正是日本上述情況的述情況的印刷品,所不同者是日本法律當局經常有所行動,為保障投資人士而努力,而香港似乎仍是視而不見,醜劇還是不斷上演下去。這是天大的黑幕,而無數盲俠在燈蛾撲火呢?」
筆者認為,雖然股票市場的監管已經進步了不少,但是這種遊戲每天還在不斷地上演,可見人心的貪心確實未變也。
關於這文章,筆者亦有幾項對於炒股的流程的概念給大家知道,其實來來去去都是講這些東西,筆者繼續不厭其煩再多談一次:
(1) 隻股炒股通常都要資金和管理層的配合,才能得出最佳效果
(2) 股票最初炒起時,一般都是沒有太多人知道的,只是策劃者和一堆信得過的炒手知道
(3) 到需要炒起的時候,自然會傳達給證券行的相關人士
(4) 經紀聽到後,也會跟著照買,並會傳達給他的客戶,這就是股評及是股友向經紀探聽到的「內幕消息」
(5) 吸引到足夠多的股民後,公司自然會有所行動,或配股,或出售舊股,以吸收公眾的資金
(6) 其後公司就會發放很多好消息,使知名度繼續保持,成交保持高位,總體來說會持續緩慢下跌。但股價期間會有一至兩日的刺激,部分股民會因而降低了戒心,以為轉勢,但實際上卻是希望你多坐一會。
(7) 最終壞消息首次出現,股價暴跌,然後部分股民售出股票,其餘就會等待。
(8) 若第二次公司股權重新集中,加上情況轉好,股價就會重回高位。
近年,使股權集中的手段除了慢慢收集外,亦多了賤價批股,或者大比例的供股。
這種手法的好處,就是不用再等時間收集小股東的股票,就可以作成一次炒作,如果沒有資金的話,或者可以先利用融資,或直接拋售手上股票應付,其後以供股補回貨源,然後花出接近供股集資的資金收購不值錢的物體或借貸予他人,套回大部分資金,使他們股份變成沒有成本,方便他們從中取利。由於這種手法所費時間及金錢大大降低,所以極受部分小型股票莊家的喜愛。
但這樣的手法,卻使小股東的應份大大地減少,但可能因為這些財技高手的手法已經可以避免到所有在法律的麻煩,估計證監會對他們的行為已不能作出任何行動。
按筆者近期所見,仍有不少的股民沉迷在這種騙局之中,雖然有小部分賺到一些金錢,但輸的股民仍然非常多,而股票市場在金錢的層面上只是一種零和遊戲,只要你沒了金錢,另一個人多了接近相同的金額,由此可推論可見那班操控股價的財技分子應該把這些不值錢的股票換得了不少金錢,未來如果股友繼續上當的話,他們金錢只會更多,故特此再次呼籲這些股友放棄這些股票的炒作吧,不然你的金錢也會漸漸被吃光了。
筆者亦在此建議港交所增加條例,無論如何每年的包括配股、供股、發紅利輪及可換股債券合起來發行新股的比例,不可多於現有股本的50%,這樣就避免部分公司因瘋狂收購一些不值錢的資產,發行大量新股,大大減少小股東的應份,導致廣大股民遭受到巨大的損失。
3 :
Sunny^_^(11601)@2011-11-02 21:43:31青姐呢幾人咁大膽??
4 :
GS(14)@2011-11-02 21:45:14無人找她上電視
5 :
龍生(798)@2011-11-03 00:54:21唔知點解又覺得佢寫得幾好喎...
今次有抄咩? 我就咁睇, 原創性似乎甚高喎
6 :
GS(14)@2011-11-03 20:26:14是好好,抄了少少idea
沈大師在大快活做過?
1 :
GS(14)@2011-12-02 09:13:06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851071
不過,未來的日子可能更差,對兩大快餐連鎖店來說,仍有很大的挑戰。
首先是租金,一般的租約是 3至 5年,故此,未來數年仍有店舖要續新租。最低工資的影響尚未完全反映,而政治團體繼續爭取將此限額提高。最致命的應該是競爭,由於不少個人經營的食肆將處於生死存亡邊緣,勢必減價搶客,對「兩大」來說是潛在的競爭風險。
經濟差無助生意
市場有分析認為,未來的經濟差,將有利快餐股。此講法表面言之成理,實際上是一個謬誤,完全不切實際的憑空想當然。
在 80年代初,市場的低價食肆種類不多,競爭不大,當市道欠佳之時,不少消費者反而會從高消費酒樓轉而光顧快餐店,以節省開支。但踏入 90年代後,快餐店的食品售價不斷提升,當時的三大快餐集團皆以提升質素為市場策略,從而將食品價格提升,擴大毛利率。加上不斷有一些個人經營的特色食肆開業,價格相對於快餐店並不昂貴。對大家樂及大快活來說,已沒有了低消費的優勢。
而且,當經濟真的很差之時,基本上市民寧可在家用膳而不出外。
此現象在當年筆者在大快活任職之時已發現,口說經濟差有利快餐股者,通常就是一直不光顧快餐之人會講的。食慣快餐者,都應該明白到,快餐店絕不比茶餐廳便宜。
沈振盈
2 :
david395(4434)@2011-12-02 10:38:28yes ar he mention on hkrep
3 :
GS(14)@2011-12-02 10:39:162樓提及
yes ar he mention on hkrep
有無片?
4 :
鱷不群(1248)@2011-12-03 14:50:35快餐店的確絕不比茶餐廳便宜,但最近每次經過,生意好像是好了,特別是大快活,所以入了少少。加價已成常態,相信難有減價搶客的問題
5 :
greatsoup38(830)@2011-12-03 17:03:56但那些食物質素來說,2004 年我覺得活活好好味,但今年再食,又見到那些員工態度和份量,我是一定不會再去活活的
19 塊吃個熱狗餐,那個熱狗小得嚇人
6 :
鱷不群(1248)@2011-12-03 17:08:195樓提及
但那些食物質素來說,2004 年我覺得活活好好味,但今年再食,又見到那些員工態度和份量,我是一定不會再去活活的
19 塊吃個熱狗餐,那個熱狗小得嚇人
今年食材貴得太多,很多食肆都將價就貨。
7 :
greatsoup38(830)@2011-12-03 17:09:11但是大家樂雖然加價,但量仍保持...大快活兩樣都做,唉
8 :
idsdown(1658)@2011-12-03 17:29:025樓提及
但那些食物質素來說,2004 年我覺得活活好好味,但今年再食,又見到那些員工態度和份量,我是一定不會再去活活的
19 塊吃個熱狗餐,那個熱狗小得嚇人
咪用04年比啦, sars過後週街都係平貨.
今時唔同往日呢
9 :
david395(4434)@2011-12-03 17:40:593樓提及
2樓提及
yes ar he mention on hkrep
有無片?
no
10 :
亞力士(1473)@2011-12-03 19:14:46我又幾鍾意一條友去 美心同大家樂 拾拾下 重會私伙帶個丁面去
11 :
GS(14)@2011-12-03 19:50:438樓提及
5樓提及
但那些食物質素來說,2004 年我覺得活活好好味,但今年再食,又見到那些員工態度和份量,我是一定不會再去活活的
19 塊吃個熱狗餐,那個熱狗小得嚇人
咪用04年比啦, sars過後週街都係平貨.
今時唔同往日呢
No la.. I just talking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 people and the food , not the price
12 :
idsdown(1658)@2011-12-03 20:33:3310樓提及
我又幾鍾意一條友去 美心同大家樂 拾拾下 重會私伙帶個丁面去
帶野入去食, 咁都得?!
13 :
greatsoup38(830)@2011-12-03 20:44:0112樓提及
10樓提及
我又幾鍾意一條友去 美心同大家樂 拾拾下 重會私伙帶個丁面去
帶野入去食, 咁都得?!
My father brought some wine in the restaurant, so I think not strange
14 :
idsdown(1658)@2011-12-03 21:14:5513樓提及
12樓提及
10樓提及
我又幾鍾意一條友去 美心同大家樂 拾拾下 重會私伙帶個丁面去
帶野入去食, 咁都得?!
My father brought some wine in the restaurant, so I think not strange
酒無得賣無野講, 但吃吃下唔够料, 過隔離搬幾盤雪花肥牛過來打, 咁點計先
15 :
游浪潮(3792)@2011-12-04 00:53:06如果食幾十蚊,帶一兩件野入去加料又唔係咩野既
亞力士兄真有創意,出去用人地爐具自己煮食,仲可以不用洗碗﹗
16 :
肥B(18468)@2011-12-04 10:41:168樓提及
5樓提及
但那些食物質素來說,2004 年我覺得活活好好味,但今年再食,又見到那些員工態度和份量,我是一定不會再去活活的
19 塊吃個熱狗餐,那個熱狗小得嚇人
咪用04年比啦, sars過後週街都係平貨.
今時唔同往日呢
係呀, 作一個消費者, 我仲好鬼「懷念」$17大家樂荼餐, 計埋飲品有4款東東同一個盤, 捧住個餐未食就好鬼滿足~~而正常返的下午荼餐, 變返做21-24, 勉強叫做3件頭....
17 :
亞力士(1473)@2011-12-04 16:25:4912樓提及
10樓提及
我又幾鍾意一條友去 美心同大家樂 拾拾下 重會私伙帶個丁面去
帶野入去食, 咁都得?!
我浄係帶過面 未比人捉 定 懶得捉
18 :
亞力士(1473)@2011-12-04 16:28:4115樓提及
如果食幾十蚊,帶一兩件野入去加料又唔係咩野既
亞力士兄真有創意,出去用人地爐具自己煮食,仲可以不用洗碗﹗
我見唔只我一個係咁 五十幾蚊 樣樣有d 幾箋
19 :
david395(4434)@2012-06-13 20:04:51Vincent Lam:我都是700萬小市民的一份子,亦有幫襯大家樂及大快活,雖然不是日日食快餐,但勉強可以自稱為其中一個「食慣快餐」之人。
現在快餐店的確是貴了,但食物質素及食店環境,不能與1980-1990年代相提並論。對我來說,其價格仍然是超值。
沈生可能真的少食茶餐廳,現在的茶餐聽的價錢,唔便宜得過快餐店很多,但是食品質素,店舖環境,則相差頗遠。舉個例子,在中環,我唔覺得蘭芳園、尖仔記的價錢,便宜得過大快活或壹粥麵。例子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找幾家茶餐廳做比較。
若經經濟真的很差,市民或者會多點返屋企食飯,但亦未必。沈生屋企肯定有工人買餸,而我每逢周日,都會親自下廚。我的結論卻是,無論是茶餐廳,還是快餐店的價錢,隨時便宜過自己煮飯。這是我的親身經歷。
用自己的極不科學的經驗作為抗辯的理據,其實很無謂──因此,大家當我講故仔好了。或者,股價過去大半年的表現,已告訴我們一些重要線索?
有時候,我們要承認,市場先生比我們任何一位投資者,都聰明一點。
20 :
greatsoup38(830)@2012-06-13 21:34:47現在快餐店的確是貴了,但食物質素及食店環境,不能與1980-1990年代相提並論。對我來說,其價格仍然是超值。
= 是好了唔少的,但以現在的量同10年前比....是差好遠,當年滑蛋牛飯加湯都是20銀,現在你唔擺低34蚊是唔低的
沈生可能真的少食茶餐廳,現在的茶餐聽的價錢,唔便宜得過快餐店很多,但是食品質素,店舖環境,則相差頗遠。舉個例子,在中環,我唔覺得蘭芳園、尖仔記的價錢,便宜得過大快活或壹粥麵。例子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找幾家茶餐廳做比較。
= 確實真是茶餐聽貴超過5蚊以上的
21 :
greatsoup38(830)@2012-06-13 21:36:13若經經濟真的很差,市民或者會多點返屋企食飯,但亦未必。沈生屋企肯定有工人買餸,而我每逢周日,都會親自下廚。我的結論卻是,無論是茶餐廳,還是快餐店的價錢,隨時便宜過自己煮飯。這是我的親身經歷。
= 其實唔一定,自己食健康好多,價錢是一樣,但畀到你的野唔一樣,想問一句林生,你去邊買菜,咁貴的
講膠所手記:西灣河波浪大師
1 :
GS(14)@2012-02-07 21:43:46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207/50575
自從資深炒家、YY個編輯好拍檔「寅求」被調去重案組(即係朝早陪伴老總一齊改晚版),YY真係聽少咗好多老散股經。
某日,YY跟陳承龍君揸車去咗西灣河試佢話好鬼正嘅餐蛋丁加奶茶,「大隻佬」檔主嘅一番話,不禁令YY即話諗起阿求,亦驚嘆家陣老散質素係真何其高!
望住牛熊區嚟玩
「大隻佬」哥哥一路煮緊丁麪煲緊奶茶嗰陣一路大概係咁講嘅……
佢係睇住條保力加通道嚟炒股,牛熊證嘛,佢從來唔買,只會望住個牛熊區嚟玩,無論點,都會止咗蝕先,從不過夜,仲有,佢擅長炒波幅,炒標普指數,唔係好睇啲數據。
至於坊間財經分析員或所謂大師嘅意見,佢其實唔係好聽,因為佢都係鍾意自己做吓功課,信自己多啲,每日下畫兩點準時收檔,然後專心炒嘢同埋留少少時間做GYM。
畀啲貼士各位女讀者,投資同煮麪都有一手嘅佢,應該係未婚嘅,得閒不妨去西灣河睇吓搵唔搵到呢個隱世筍盤吖!!
YY
2 :
游浪潮(3792)@2012-02-07 21:50:34應稱為波幅大師
3 :
GS(14)@2012-02-07 22:00:272樓提及
應稱為波幅大師
都對都料
4 :
亞力士(1473)@2012-02-08 00:12:22西灣河試佢話好鬼正嘅餐蛋丁加奶茶<---- 估唔估到邊間 不過餐蛋丁可以有幾正
5 :
龍生(798)@2012-02-08 00:32:49係咪鯉景灣個間呢?
6 :
肥B(18468)@2012-02-08 12:47:18乜爽報個廣告部咁懶架, 將徵友廣告同飲食廣告在埋一齊架.......
7 :
GS(14)@2012-02-08 22:12:426樓提及
乜爽報個廣告部咁懶架, 將徵友廣告同飲食廣告在埋一齊架.......
無為意...hehe
金融雲端:跟大師炒股的困難
1 :
GS(14)@2012-04-23 22:43:47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272712
有「賺錢之神」稱號的邱永漢,早前又帶團到內地實地考察,並向隨團採訪的本報表示最看好東岳( 189),結果報道出街後東岳一度抽升 3%,豈料翌日便停牌,不但兩名主要股東宣佈減持,公司更擬發行 10億元可換股票據,雖然交易傳出告吹,但亦難脫有人借「金手指效應」抽水的嫌疑。
88歲的邱永漢,擅於發掘三四線股,往往在唱好後股價即有異動。由於叫座力高,故此深得財經雜誌及報章的青睞,近年每次帶日本投資者到各地考察,均有傳媒隨團採訪,報道拜訪公司經過,而邱永漢亦相當「識做」,總會交出一張貼士名單,記者如獲至寶,自然大書特書。
...
散戶心態 慳番做功課氣力
一般散戶往往喜歡追隨神級大師的心水,一來有強勁往績可尋,二來有金手指效應,覺得無論如何都會瀟灑炒一回,再加上搭便車心態,省卻了自己做功課的氣力,比斷估在心理上更加踏實。
不過,東岳事件告訴我,金融市場沒有 Easy Money,這是各路人馬的博弈之所,大股東會借神級大師的點評,部署抽水大計,又或管理層會借機發放壞消息,以紓緩不利衝擊。這些內幕消息,有時可能連大師也蒙在鼓裏。於是,投資者往往只能輕嘆:「說好的炒作呢?」
事實上,即使神級大師的貼股奇準,但不少研究認為,信眾要貼近神的成績,也是難度很高的事情,因為存在着很大的執行落差( Implementation Shortfall),例如神級大師可以在露口風前很早便買入,露口風後投資者又未必可以第一時間搶入,搶入的價位又可能因為高開而不夠理想。七除八扣下,回報已不見了一大截,還是否可以跑贏大市真的難以預料。
跟大師搵食 追得到未必好
名氣甚大的財經雜誌《巴隆氏》( Barron's),每年均會舉行圓桌會議,邀請獨當一面的基金經理,提供來年揀股建議,有學者研究了歷年近 1600個揀股貼士後發現,由推介日至出版日間的兩周時間,被貼股份確實會跑贏大市 2%,但在出版日計起,不論 1年回報至 3年回報,跑贏的魔力已經喪失殆盡。
著名的紐約大學財務學教授 Aswath Damodaran便認為,跟隨專家建議一定要快,有時可能要在專家公開貼股前便要預估其行動,如個別股份的成交異常,是否有神級大師的手影,否則到貼士揭盅後才去做功課,回報已被其他醒目錢迅速蠶食,到時便「追得到也未必好」。
本來以為是無辛苦無痛的策略,結果還是要做一大輪功課。
丘亦生
2 :
GS(14)@2012-04-23 22:46:11呢度入面好似只有幾隻未爆大鑊如8208、895、8058、1818、1066、2218、1812外,全部都有D出事feel
精英大師: 都吾知邊條戊李發明D退休金,強積金來騙人!!
1 :
GS(14)@2012-05-03 00:33:10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67405
文章由 精英大師 » 週三 5月 2日, 2012年 7:09 pm
什麼保障退休後生活......什麼退休後過原有生活質素......
其實買了這些野只保障個經金經理現在生活質素 :mrgreen:
2 :
passby(15493)@2012-05-03 03:31:55我想做雞金經理…
3 :
肥B(18468)@2012-05-03 10:08:45其實D銀行分同管理公司都唔會放棄呢舊肥肉.....
我都講左好多次, 積金局都唔知做乜, 就單單係所謂的半自由行都傾到無晒影....一D牙力都無
4 :
mr_dlm(19486)@2012-05-03 12:09:26mpf原意係好, 但任何西方好野去到中國人手都會變質
如果佢容許我投資2800我都無咁憎mpf
之前有隻fund track住hsi, 個管理費竟然要1.5%, 真係痴痴地線
5 :
GS(14)@2012-05-03 22:26:042樓提及
我想做雞金經理…
me too
6 :
Ar Yan(11362)@2012-05-03 23:00:065樓提及
2樓提及
我想做雞金經理…
me too
拿人的錢去賭,賭勝有錢分,有咩唔好
等的疊馬仔同你講,這鋪大老細,中左就問你拿少少,唔中,佢都無蝕底
如果的MPF,係佢幫你賺左,佢先至分到一分一毫,可能,佢會努力些,但係香港,又會變左的垃圾公司,回佣俾佢來接貨
都係晒鬼氣~~~
7 :
GS(14)@2012-05-03 23:00:42但幫你賺錢又去到另一極端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