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質斬首 IS揚言再殺日本人安倍:將與國際合作,要他們得到報應
1 :
GS(14)@2015-02-03 00:21:30
■IS昨日發放片段,警告日本要為打擊IS付出血的代價,並在片末播出後藤被斬首後的硬照。互聯網
經過十二天斡旋談判,一度傳出換囚釋放日本人質消息的希望,最終都以失望告終。「伊斯蘭國」(IS)聖戰組織昨天發放日本人質後藤健二的斬首片段,指日本要為支持打擊IS行動付出血的代價,揚言會再殺日本人,令日本噩夢開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哽咽譴責IS暴行,稱會跟國際社會合作令IS分子得到報應,而當局會加強保護日本人民安全。
聖戰組織IS昨天清晨在網上發放片段,題為「給日本的訊息」。新片段恢復過往西方人質斬首片段格式,有IS傳媒部門al-Furqan的標記。之前三個後藤硬照片段和錄音沒有出鏡的IS分子「聖戰約翰」,這次再次亮相,但背景變成山區荒地,跟過往沙漠背景不同。
■後藤被斬首後的硬照。互聯網
日方:盡力保護海外國民
「聖戰約翰」在穿橙色囚衣跪下的後藤身旁,左手持刀罵日本政府不知IS「全軍都渴望你們的鮮血」,又針對安倍向打擊IS國家提供兩億美元(約十五億六千萬港元)援助說:「安倍,因為你鹵莽決定參與這場贏不了的戰爭,這把刀不止殺後藤,亦會一找到日本人就繼續屠殺。就讓日本的噩夢開始。」「聖戰約翰」說完這番話後,就揮刀割向後藤咽喉,畫面此時淡出變黑,跟着接上後藤斷頭放在遺體上的硬照。但這次不同過往片段,沒有在片末預告殺下一名人質,全片沒有提及被他們俘虜的約旦機師卡舍肖貝爾(Muath al-Kaseasbeh)。安倍在後藤被斬首片段曝光後召開緊急內閣會議,語帶哽咽說:「我對這種殘暴、卑劣至極的恐怖主義行徑,憤怒至極。我們將與國際社會合作,要他們得到報應。想到他家人有多悲痛,我就說不出話來。政府一直全力應對,希望爭取他獲釋。我深感遺憾。」美、英、法、約旦和聯合國領袖,都齊聲譴責IS殘暴。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日方相信新片段很可能屬實,當局不會向恐怖主義屈服,安倍要IS分子「得到報應」的意思,並非要派自衞隊支援反恐聯盟,而是日本會盡力支援跟恐怖主義作戰的國際社會,對中東打擊IS國家提供的人道支援還會擴大。
他又說政府會盡力保護海內外日本國民安全,已指示駐外機構加強保護日本公民安全,又會阻止恐怖分子入境,並做好機場、公共交通工具和重要設施保安。
■後藤母親石堂順子痛哭受訪。法新社
■日本昨有大批群眾上街悼念後藤。
母:盼子救孩童遺志成真
後藤母親石堂順子哭道:「我難過到不知該說甚麼,現在滿心悲傷,眼淚不斷湧出。」她說後藤希望沒有戰爭和從戰爭貧窮救出孩童的遺志成真。後藤因嘗試營救另一遭斬首人質湯川遙菜而被擒,遙菜父親湯川正一說:「他為了救我兒,落得這種最壞結果,我真的很遺憾。」哭說對不起後藤家人。
IS綁架後藤和湯川後,曾開出兩億美元贖金條件,一周前殺湯川後改為要求約旦釋放女死囚里沙維(Sajida al-Rishawi)。約旦願放人,一度傳出後藤獲釋,但約旦要求證明卡舍肖貝爾仍在生不果,最後談判破裂。約旦昨天稱仍願以里沙維交換卡舍肖貝爾,但IS未有回應。美聯社/法新社/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202/19025967
IS失敍利亞主要據點發片認受挫
1 :
GS(14)@2015-02-03 00:34:24
伊斯蘭國(IS)發放日本人質後藤健二被斬首片段的同時,也發放另一條短片,首次承認在敍利亞科巴尼鎮(Kobani)敗退,但揚言稍後會重奪該鎮。
■連串空襲幾乎將科巴尼夷平。美聯社
揚言捲土重來
IS兩名戰士在短片中承認,美國聯軍不斷日夜空襲科巴尼,不只建築物被炸毀,連電單車也被炸掉,整個鎮一片頹垣敗瓦,「戰機沒有留下任何建設性東西,它們摧毀一切,我們惟有撤退,讓(庫爾德族)鼠輩挺進」,但揚言會重奪該鎮。美聯社記者進入科巴尼鎮後,只見鎮內滿目瘡痍,街頭滿佈瓦礫,樓房空蕩蕩,墳場多了很多新墳。去年IS戰士來勢洶洶,攻陷了伊拉克北部和西部大片土地及敍利亞三分一地區,迫使美軍夥同阿拉伯地區多個盟友展開空襲,阻擋IS進一步推進。美軍中將特里(James Terry)前日確認,聯軍自去年八月以來,空襲科巴尼內外受IS控制的地區七百多次,摧毀了二百八十多個陣地、近百座建築物及六十多輛貨車及設備。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02/19025756
IS炸彈襲擊巴格達40死
1 :
GS(14)@2015-02-10 01:05:53
伊拉克解除首都巴格達實施逾十年的宵禁令前夕,遭「伊斯蘭國」(IS)聖戰分子襲擊,當地多區前天接連發生四宗炸彈襲擊,至少四十人喪生,當中絕大部份是平民。傷亡最慘重的襲擊發生於首都鬧市,一名恐怖分子在餐廳及商店林立的街道引爆自殺式炸彈,造成二十二人死亡,包括大批婦孺。IS事後承認發動襲擊,聲稱是針對當地什葉派教徒。另外兩宗爆炸均發生於人流密集的市場(圖),共導致十五人喪生。首都以北遜尼派城鎮塔爾米耶(Tarmiya)亦有三名士兵被炸死。內政部相信連串襲擊事件與政府解除宵禁令無關。巴格達在昨天凌晨起,取消自二○○四年為遏止激烈教派衝突而設的宵禁令。總理阿巴迪(Haider al-Abadi)更承諾會重開長期封鎖的道路予民眾及車輛使用。居民坦言在宵禁令下,過去十一年恍如置身監獄,故大批民眾急不及待湧上街慶祝撤銷宵禁。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09/19034546
伊拉克計劃4月重奪摩蘇爾美料派地面部隊助剿IS
1 :
GS(14)@2015-02-10 01:05:58
一直堅稱不會派地面部隊打擊「伊斯蘭國」(IS)聖戰分子的美國,可能要打倒昨日的我。消息指伊拉克最快四月展開重奪第二大城市摩蘇爾(Mosul)行動,若IS的防守力太強,美國可能要派出地面部隊支援。
摩蘇爾是石油重鎮,為IS提供可觀能源收入,又有極具戰略價值的水壩等基建,一直是IS重要據點,成功重奪該鎮絕對是替這場反恐戰注入強心針。
■阿聯酋派F16戰機機隊到約旦,協助空襲IS陣地。
阿聯酋重新加入空襲行動
眼見IS近期在部份據點有失勢迹象,美國中央司令部消息透露,伊拉克最快將在四月展開重奪摩蘇爾行動,美國留意到IS成員的家人正撤離該鎮,相信是在加緊佈防,五角大樓正評估IS的防禦力,一旦超出伊軍能力範圍,將派地面部隊支援,但消息強調美軍地面部隊不會直接作戰,而是協助伊軍搜尋攻擊目標,規模亦只限於「小數目」。中央司令部指連串空襲已切斷IS在摩蘇爾的補給線,難有援兵,IS版圖擴張太快亦攤薄各據點實力,要棄守部份據點,敍利亞科巴尼正是例子,而加入IS的海外戰士近月亦顯著減少。加上阿聯酋正派出一隊F16戰機協助約旦空襲IS,美方又收到消息指阿聯酋將重新加入聯軍空襲行動,都對重奪摩蘇爾有利。
IS銳意離間美國跟盟友關係,宣稱美國女人質米勒遭約旦空襲炸死,各方半信半疑之際,有報道指米勒前年在敍利亞北部被擒後,早在去年七月已成IS談判籌碼,要脅若米勒家人不交出六百六十萬美元(五千一百五十萬港元)贖金,或美國不釋放巴基斯坦神經學家、「阿蓋德淑女」西迪基,就會在三十日內處死米勒,但在穆斯林組織介入斡旋要求美國放人後,相信IS最後並無行刑。西迪基涉嫌企圖槍殺聯邦調查局探員及美軍,二○一○年被判監八十六年,現正在德州服刑。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09/19034544
IS電郵美國女人質屍照 父母心碎公開家書「即使被囚仍可有自由」
1 :
GS(14)@2015-02-12 23:45:46
■ IS將米勒的屍體照電郵給她的家人,美國政府在檢核照片後證實她已遇害。
美國二十六歲女人道工作者米勒(Kayla Mueller),在敍利亞遭「伊斯蘭國」(IS)聖戰分子擄走十八個月後,家人上周末收到IS的電郵,內附米勒屍體照片,確定她已遇害,但未能證實她是否死於約旦炮彈下。她父母心碎之餘,公開她被囚時所寫的家書,當中她仍充滿鬥志,聲稱「在黑暗中見到光明,明白到即使被囚,仍可有自由」。
米勒是在二○一三年八月離開敍利亞北部阿勒頗市(Aleppo)一間醫院時,遭IS戰士擄走。IS上周五指,約旦戰機空襲他們在敍利亞拉卡市郊據點一幢建築物時,炸死了被囚該處的米勒,但未有提供證據。直至上周末,米勒家人收到IS的電郵,美國情報人員研究過那張屍體照片後,確認米勒已死。米勒的姨母萊昂前日代表家人宣讀聲明,形容米勒為人「文靜、冷靜,經常為那些受苦的人出頭、為他們發聲」。萊昂說着,忍不住抽泣。「全世界都跟我們一起傷心,全世界跟我們一起哀悼,全世界都希望更肖似她。若這是她留在這個世界的足迹,那將是奇妙的事。」
「畢生協助尋求公義的人」
米勒的父母亦有發書面聲明,為獨生女的死感到「心碎」,形容她「對人道主義工作很熱心和投入,畢生致力協助那些尋求自由、公義與和平的人」。他們又公開了米勒去年所寫的家書,該信早前由她獲釋的「囚友」交予她家人。信中的米勒指自己在「安全的地方」,未有受傷害,身體健康,受對絕對尊重。她又表現得很堅強,表示「會盡我所能戰鬥,仍然很有鬥志」、「我不會倒下,無論持續多久,我都不會屈服」。她又對前景樂觀,「我在黑暗中見到光明,明白到即使被囚,仍可有自由」。可是,對於要家人憂心,她就感到內疚。「若要說我在整個過程中『受了苦』,亦只因我知道令你們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她表明不欲談判釋放她成為家人責任,認為這不應成為他們的負累。
疑被送給指揮官作妻子
有美國反恐官員指,從IS給予米勒的待遇,IS似乎並不視米勒為人質或籌碼,而她可能被強行送予IS一名指揮官,作他的妻子。美國總統奧巴馬矢言會將那些要為米勒之死負責的人,繩之於法。他接受網站BuzzFeed訪問時透露,知道米勒死訊後,他「即時心碎了」;又透露美軍去年夏天曾嘗試營救米勒,但最終失敗。他又堅持不能交付贖金換人質,因為先例一開,美國人反而會成為更大的綁架目標。不過他承認,告訴人質家屬他不會以贖金換人質,是他「其中最艱難的工作」。至於約旦是否如IS所言,須為米勒之死負責,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對這說法嗤之以鼻:「不要忘記這女子死在誰人手中,不要忘記那些人要負最終責任──IS。」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就指,約旦空襲擊中的是武器設施,沒有證據顯示區內有平民,故質疑IS的說法。「不容置疑的是,無論她的死因是甚麼,IS都是負責。說到底,是IS強行囚禁她,代表他們要負責她的安全及身體狀況。所以,他們要為她的死負責。」歐內斯特又透露,還有其他美國人質在中東地區被脅持,但拒絕透露詳情。美國記者泰斯(Austin Tice)由前年八月失蹤至今,未知他被誰綁走、是生是死。路透社/德新社
■亞利桑那州有穆斯林團體參與悼念米勒的活動。美聯社
■米勒家鄉的居民都為她祈禱。美聯社
■米勒二○一一年跟父親一起迎接家族新成員。
■二○○七年高中時的米勒參與運動,呼籲各界關注蘇丹達爾富爾衝突。
■萊昂宣讀聲明時情緒波動,泣不成聲。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12/19038559
密謀當街捉人斬首悉尼拘兩IS支持者
1 :
GS(14)@2015-02-12 23:46:58
澳洲悉尼警方昨日宣佈粉碎「伊斯蘭國」(IS)兩名支持者發動恐怖襲擊的陰謀,拘控兩名廿多歲中東裔男子,指他們密謀在公眾地方捉人斬首。
搜屋撿獲獵刀IS旗幟
警方前天根據情報,於市中心三十公里外的費爾菲爾德(Fairfield)一處民居進行突擊搜查,拘捕庫圖比(Omar Al Kutobi圖右)及基阿德(Mohammad Kiad圖左),並撿獲一把開山刀、一把獵刀及一面IS旗幟,還找到錄影帶片段,片中只見其中一名疑犯跪在自製IS旗幟前,周邊放了武器,以阿拉伯語說了一段與襲擊行動有關的話。當被問到兩名疑犯是否密謀捉人來斬首時,新南威爾斯省副警務處長伯恩(Catherine Burn)說暫時不確定兩人想以甚麼方式施襲,但相信他們準備用刀殺人。警方正在調查他們是否跟IS成員有聯絡,但相信他們與去年九月拘捕的恐怖分子無關。目前兩人不准保釋,若策劃恐怖襲擊罪成可判終身監禁。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12/19038575
英三女生飛土國擬嫁IS戰士
1 :
GS(14)@2015-02-22 12:53:33
英國三名年僅十五至十六歲、品學兼優的中學女生,上周二飛往土耳其,擬準備到敍利亞作伊斯蘭國(IS)聖戰分子的新娘。蘇格蘭場正追查她們下落。
警破例發放閉路電視畫面
孟加拉籍的蘇丹娜(Kadiza Sultana左圖)及貝居姆(Shamima Begum中圖),以及一名德國籍少女(右圖),在同一間倫敦學校讀書,上周二以模稜兩可的理由騙過家人外出,帶同現金及電話在倫敦蓋特威克機場登機,同日黃昏抵達土耳其後失去聯絡。警方相信三名女生是受一名已加入IS的女同窗慫恿,取道土耳其往敍利亞下嫁聖戰分子。當局去年底曾就該女同學失蹤向三女查詢,但當時未有迹象顯示三女會步她後塵。事件引起輿論譁然,批評當局容許三名無成人陪同的少女逕自前往土耳其,要求加強截查,但警方反指航空公司未有主動阻止可疑乘客,而少女家人亦太遲報警。警方破例發佈三女的資料及閉路電視畫面尋人,希望避免她們落入IS魔爪。另方面,美國新任國防部長卡特(Ashton Carter)昨日突然出訪阿富汗,與總統賈尼(Ashraf Ghani)及美軍將領會面,商討美國撤軍的進程。英國《每日郵報》/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22/19050841
守王陵同袍被IS圍困多月土國揮軍入敍救走40兵
1 :
GS(14)@2015-02-23 14:58:26
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空襲「伊斯蘭國」(IS)在敍利亞陣地多月,土耳其一直拒絕參與,但土軍地面部隊前晚深入敍利亞境內,該行動並非參戰,而是把被IS圍困的守護鄂圖曼王陵墓的土軍救走,並將王陵遺骸移送回土耳其,事件中一名土軍喪生。
土耳其總理達武特奧盧(Ahmet Davutoglu)昨天表示,在無人機和戰機的開路下,約六百名土耳其精銳部隊前晚乘坐一百輛坦克和裝甲運兵車進入敍利亞境內。
一名士兵喪生
一支部隊抵達距離土耳其邊境三十五公里的阿勒頗省(Aleppo)幼發拉底河畔蘇萊曼沙阿(Suleyman Shah)王陵,將蘇萊曼沙阿的遺骸移走,以及救走被圍困多月的約四十名土軍,在臨走前還把陵墓摧毀,以免陵墓被IS作其他用途。另一支部隊則奪取了敍利亞阿什馬區,並升起土耳其國旗。整個行動非常成功,只有一名士兵在意外中喪生,但當局拒絕透露詳情。土軍整個突擊行動,事前已知會聯軍。但敍利亞批評土軍是「公然侵略」。儘管鄂圖曼帝國在二十世紀初崩潰,但帝國創建人奧斯曼一世(Osman I)的祖父蘇萊曼沙阿陵墓一直被土耳其視為聖地,土耳其在一九二一年跟當時統治敍利亞的宗主國法國簽訂條約,把王陵列為土耳其的領土。蘇萊曼沙阿陵墓原本是建在現址南部的古堡,但一九七○年因為敍利亞興建新水壩,王陵有被水淹的危機,土耳其將王陵遷到現址。
IS自去年崛起,將陵墓視為偶像崇拜,在敍利亞摧毀多個陵墓,蘇萊曼沙阿陵墓因有土軍駐守,加上土耳其多次警告若王陵和守軍有任何損傷,就會進行軍事報復,因此IS聖戰分子只圍困王陵而不敢發動攻擊。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23/19051661
傳跆拳道冠軍「伊拉克Rambo」抗IS
1 :
GS(14)@2015-03-17 02:08:02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擅打宣傳戰,試圖從IS手上重奪戰略重鎮提克里特(Tikrit)的伊拉克軍及民兵,亦有樣學樣,將一名孔武有力的什葉派民兵,塑造成戰無不勝的「伊拉克Rambo」,大大提高軍中士氣。四十歲「伊拉克Rambo」阿茲雷爾(Abu Azrael圖),另有霸氣外號「死亡天使之父」,外形亦甚「煞食」,蓄大鬍子,身材健碩,更是智勇雙全,傳聞入伍前是大學教授及全國跆拳道冠軍人馬。他的招牌造型是身穿迷彩軍服,高舉重步槍及斧頭。他經常上載手持利劍漫步戰場的相片,以及踏單車穿梭戰地及嘲諷IS聖戰士的片段,在社交媒體上人氣旺盛,「粉絲」數目超過二十五萬人。據悉,阿茲雷爾為保衞家園,去年中加入一支什葉派武裝部隊,最近參與圍攻提克里特,與IS激戰兩周,伊軍稱數日內將可光復全市。英國《星期日郵報》/《星期日泰晤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6/19077721
頭號軍師IS廣告嚇選民
1 :
GS(14)@2015-03-20 01:38:13
內坦亞胡今次能反敗為勝,實在拜頭號競選智囊沙維夫(Aron Shaviv)所賜。沙維夫一早就制訂全盤計劃,即使不能令利庫德集團逆轉戰果,成為國會最大黨,也要確保內坦亞胡在籌組聯合政府時佔優勢。
阻選民「向左走」
沙維夫堪稱選舉專家,曾在泰國、烏克蘭、科索沃等地進行選舉工程,經驗豐富。今次為內坦亞胡出謀獻策,可謂他歷來最難打的選戰之一,一來因內坦亞胡在位時間太長,民心難免思變;二來儘管右翼選民關心國家安全,但經濟議題同樣是他們關心對象,而這恰好是內坦亞胡任內表現最差的政績。為了扭轉右翼選民認為內坦亞胡及利庫德集團必勝、改投其他右翼政黨的看法,沙維夫致力塑造票投其他政黨,等同讓路予「姑息極端伊斯蘭主義」的左翼上台執政。他還在最後幾天力推恫嚇選民的廣告,警告選民若投其他政黨,就會讓「討好伊斯蘭主義者」的左派抬頭。其中一個短片廣告,顯示一名「伊斯蘭國」(IS)聖戰士乘坐貼上錫安主義聯盟領袖赫爾佐克海報的卡車,向民眾詢問開往耶路撒冷的方向,而答案是「向左走」。此外,沙維夫又指控一個反內坦亞胡的組織V15,透過民間組織OneVoice Movement收取美國國務院資金,抹黑內坦亞胡。儘管最終因證據不足,不得不停止對V15的訴訟,但他在Twitter表示,在美國資金及巴勒斯坦領袖的呼籲下,阿拉伯選票急增兩倍,嚇得右翼選民歸邊票投利庫德集團,造就內坦亞胡意外大勝。英國《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9/1908173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