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意+定製:蛋糕上的生意經

http://xueyuan.cyzone.cn/gushi-gushi2/233686.html

周理音,美籍華人,出生於北京,8歲時到美國,美國布朗大學藝術系畢業,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和藝術、設計、創意相關的工作。2004年回國,2010年創辦ccsweets創意蛋糕店。

近日,著名運動員林丹與謝杏芳的婚禮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其婚禮上獨具特色的婚禮蛋糕更是備受矚目。你是否也想在生日或婚禮上擁有一款與眾不同的蛋糕?創意蛋糕或許能滿足你的要求。

創意蛋糕是在傳統蛋糕形式基礎上,從製作工藝、外形等方面進行的創新,蛋糕不再只具有簡單的食用功能,通過獨特的「創意」它已成為文化形式和意義的載體,往往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同時其售價也較高,從幾百至幾千元不等,有的甚至幾萬元。

創意蛋糕在國內已發展多年,但很多人並不瞭解。專家指出,國內創意蛋糕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定位較高端,但其市場發展前景很可觀。創意蛋糕的技術並不太難,難在製作者能否獨具匠心,贏得認可。

與眾不同讓蛋糕更添彩

北京的翟先生最近在網上給孩子買生日蛋糕時,無意間看到一款生日蛋糕很獨特,「以前沒見過」。蛋糕呈長方形,上面是一幅很逼真的汽車圖畫,蛋糕四周是與圖畫一體化的花邊,「不是中式裱花,非常具有整體的設計感」。

最後,翟先生為孩子定製了這樣一款生日蛋糕,上面有變形金剛卡通圖案,孩子非常喜歡,「都舍不得吃了」。後來翟先生才知道,這是創意蛋糕,「和別人的不一樣」。

悅酷蛋糕CEO何洪冰也曾聽過朋友的抱怨,「給孩子過生日買蛋糕很犯難,千篇一律,沒什麼特色」。直到去年他在香港參加一個朋友孩子的生日聚會時,看到兩個生日蛋糕與眾不同,上面有卡通形象,非常漂亮。在迪士尼工作過的他覺察到了其中的商機,引進技術開始在北京創業,做起了創意蛋糕。

「相比傳統蛋糕,創意蛋糕是個更好的載體,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為它設計各種意義。」何洪冰介紹,創意蛋糕裡有一種數碼圖像蛋糕(digital photo cake),人們可以用機器把照片等圖像逼真地「打印」到可食用的玉米澱粉紙上,再把澱粉紙附著在蛋糕體上,成為一款具有特殊意義的蛋糕。

「之前我們就為一所高校MBA的學生做過創意蛋糕。他們在一起學習了20多天,最後的活動上我們為他們做了20多個嵌有他們照片的蛋糕,他們看到之 後很驚喜,興高采烈地找著自己的那一個。」何洪冰認為無論是生日聚會還是商業活動,創意蛋糕都是可以非常添彩的,「它甚至可以成為一種互動形式,比如我們 做過一款海綿寶寶的蛋糕,蛋糕體是海綿寶寶生活的海底。父母可以拿著海綿寶寶玩偶問孩子應該把海綿寶寶放在海底的什麼地方。」

每個蛋糕都有自己的意義

相比悅酷蛋糕,ccsweets創意蛋糕店並沒有多少可供參考的蛋糕成品,這裡的蛋糕絕大部分都是定製的,很好地體現了「每一個蛋糕都有它自己的意義」,林丹、劉濤、鄭淵潔等名人都曾在這裡定製過蛋糕。

ccsweets老闆周理音是美籍華人,出生在北京,但從小就在美國長大,大學時學習的是繪畫專業,後來還在紐約和佛羅倫薩做過設計工作。周理音認為做蛋糕和藝術是很接近的,繪畫給了她審美觀念,讓她知道怎樣去看比例,配顏色,把蛋糕做成一件藝術品。

「我並沒有專門學過做蛋糕,但在美國從小就接觸蛋糕,幾乎每家人都有做蛋糕的經驗,過節時經常會做蛋糕送朋友,我做蛋糕的技術都是自學的。」回國 後,周理音發現國內的蛋糕形狀大同小異,口感也偏甜,食材也沒有健康保障,於是便開始自己做蛋糕,後來就開了這家小店。「做蛋糕是件很高興的事情,因為都 是在幫別人慶祝某件事情,是非常有意義的。」

周理音介紹,怎樣做蛋糕關鍵看顧客,有的顧客非常仔細,花很多時間去想蛋糕的細節,有的顧客則可能只告知一個主題,細節需要製作者自己來琢磨,有時也會有不知如何下手的情況。

「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為周有光老先生106歲生日時做的蛋糕了。因為周老先生是拼音的發明者,當時他的朋友就提議做一台老式的打字機。做打字機是比 較麻煩的,因為上面有很多的按鈕,需要一個個擠上去。最後這個巧克力蛋糕我自己做了大概三天的時間,售價也有幾千塊。現在我做了至少得有幾百個各式各樣的 蛋糕了,漸漸也摸索出了一些製作的模式,但做一個精緻的創意蛋糕也得需要三天至一週的時間。」

創業對話

技術層面需要更多的磨合

新京報:創意蛋糕創業前期遇到的困難主要有哪些?

何洪冰:技術層面可能需要更多的磨合,拿蛋糕的形狀來說,我們試過圓形的、正方形的、長方形的,最終選擇了長方形,因為它最適合各種創意的表現。

再如做數碼圖像的玉米澱粉紙太濕容易有小氣泡,而用糯米紙韌性又不適合,這些問題都需要攻克。此外,資金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新京報:與國外相比,國內的創意蛋糕有什麼特色嗎?

何洪冰:對我們來說,配送服務是比較有特色的吧。像美國、歐洲蛋糕都不會配送上門的,我們有專門的配送服務。開始時配送員們都帶著蛋糕到處跑,嘗試怎樣過坎兒、怎樣轉彎最好。這種歐式蛋糕10℃左右品嚐最好,我們還可以提供冰袋來保溫。

新京報:在創意蛋糕的營銷方面有什麼心得嗎?

周理音:我們並沒有做過什麼宣傳,微博在我們的營銷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開始時很多人都是通過微博定製蛋糕的,後來我們的銷售主要還是靠口碑,品牌和質量是很重要的。

新京報:你對想從事創意蛋糕行業的人有什麼建議嗎?

周理音:我覺得做創意蛋糕前可以先學點藝術,這對做出出色的蛋糕是很有幫助的。此外,我們也在嘗試多向創意餅乾方向發展,因為有很多外地顧客買不到我們的蛋糕,而餅乾可以郵寄。

■ 專家點評

需注意色素使用安全問題

●曹繼桐,西點專家,中國糖藝大師,北京吉諾高食品技術推廣中心校長

創意蛋糕本身已經流行多年了,在中國的發展大致還處於初級階段。蛋糕的第一目的本來是吃,後來演繹出了不同的造型和裝飾,更加個性化,除了吃之外還創意出了獨特的主題,每個蛋糕都有不同的意義。

可以說創意蛋糕使得蛋糕的功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一般的生日層面滲透到各個行業,比如房地產商在新的樓盤銷售時就可能會定製一款樓盤模型蛋糕,我以前也做過神舟五號和七號模型蛋糕。

而隨著食材的更新、科技的創新,蛋糕的工藝從過去簡單的奶油裱花,發展為糖藝技術,創意蛋糕的製作難度也越來越大,越來越立體化。但一般來講,創意蛋糕的技術並不難,普及比較容易,關鍵還是看製作者的創意。

我認為創意為蛋糕插上了翅膀,在國內還是很有發展前景的。目前創意蛋糕還屬於少數人的高消費市場,在市場上的比例大約佔兩成。

創意蛋糕需要的物質成本不高,但勞動成本很高,我就接受過要做半年的定製蛋糕,價錢肯定比較昂貴。

值得注意的是,數碼蛋糕在國內存在一些普及問題。它對色彩有著一定的要求,但天然色素有退色、色彩程度較低等問題;有的商家採用的色素可能是化工原料,色素量也可能超標,食用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有的人喜歡在數碼蛋糕上做上照片,比如結婚照,使用時不可避免要切開,讓人的感覺也可能會不太舒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695

DR照常營業 廿億美容生意爭崩頭

2012-10-18  NM



DR毒針致命事件,政府束手無策,集團創辦人周向榮仍然優哉游哉生活,事件至今仍無任何拘捕行動。在壓力下,政府成立督導委員會,檢討監管美容行業,普通科醫生、專科醫生,甚至私家醫院立即表態,密謀瓜分每年涉及廿億元生意的本港醫學美容市場。

DR毒針搞出人命,該集團至今仍如常運作招待熟客,事件發生十多天,無拘捕、無檢控。旺角街頭仍見該集團的巨型廣告板,爆出事件後,記者曾先後到訪兩間旺 角DR分店,希望查詢美容療程,但記者甫踏入門口,職員已提高警覺,未待記者開口,已即時推說︰「我哋只做預約客人,負責同事而家唔喺度,你留低姓名同聯 絡方法,我哋搵人覆你。」隨即將記者半推半趕離開,不讓記者在美容院逗留。DR集團暫時收斂未敢招待新客,在科學園的實驗室亦未見有人上班。但本刊發 現,DR在荃灣有線電視大樓的化驗室仍然運作,每日亦有大批醫療物品、化妝品等原材料送到化驗室,而在後樓梯則棄置了大批屬於DR的廣告板。大廈看更更向 本刊指,職員由上週開始在玻璃門貼上磨砂紙,以防外人看到化驗室內的情況。港島重案組警員曾到上址調查,並在現場帶走部分文件,不過,至今仍未有任何拘捕 行動。

好難入罪

聲聲說會徹查事件,揪出幕後肇禍者,警方在上週六邀請周向榮到警察總部協助調查,但周只在警署逗留了兩個多小時便離開。事實上,在上週五早上十時許,本刊 發現周向榮與家人一同乘七人坐駕離開寓所,到灣仔東亞銀行港灣中心,其女兒更邊行邊喝咖啡。眾人逗留個多小時後離開,周發現記者後,即時走入後門登車,之 後再到九龍塘會食飯,兩小時後,一家大細拎着打包外賣返回寓所,周向榮生活仍然優哉游哉。周向榮態度如此從容,事關他被刑事檢控的機會極微。據指,警方或 循誤殺方向作出檢控,但律師伍家賢說,成功檢控的機會很微。「基本上要證明到個集團明知個醫療程序非常危險,但仍然去做,或者證明到佢有意圖去殺死客人先 告到誤殺。」他續稱,即使最後證明到做療程的醫生是DR集團員工,「告誤殺要喺無合理疑點情況下,證明公司喺程序上有嚴重疏忽」,舉證要求高,相信法例上難控以誤殺,至於公司負責人其他刑事責任,則要視乎警方調查公司有否干犯其他法例。

他補充指,受害人或可循民事追討DR:「只要證明到公司有多於一半機會係有疏忽,例如而家報導講嘅運送物料、實驗室處理有疏忽,或者係公司俾客人嘅資料唔足夠,構成誤導,就可以循民事起訴公司。」 換之言,分分鐘是賠錢了事。在輿論壓力下,上週四政府才成立督導委員會,檢討美容院監管問題,熟悉政府運作的醫學界人士指,委員會不全面,「高永文係主 席,但佢唔熟私人市場,幾位政府當然成員,包括Richard Yuen(食物及衞生局常任秘書長袁銘輝)跟開醫療電子病歷政策,唔熟悉私人醫療市場;有啲成員,好似兩間大學嘅醫學院院長、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長、香港 醫務委員會主席,私家醫院院長等等,雖然有分量,但大家對美容行業運作唔了解,你叫佢哋俾意見,只能俾到代表佢哋界別利益的聲音。」

一棍打死

有醫學界人士更直言,政府會借DR事件一棍打死美容行業,重新「分配利益」,「咁多年來美容中心都攞咗好多客人,搶咗好多醫生同私家醫院生意,醫生十幾年 攞唔到嘅利益,而家有機會攞番,梗係要打死你啦!」據香港美容業總會創會主席葉世雄指,本港坊間共有五千間美容院,每間每月平均生意額超過十萬,當中三成 生意來自醫學美容,粗略估計,本港醫學美容每年的營業額便高達二十億。督導委員會成立不久,多個醫生團體輪流開火。身為督導委員會成員的香港醫學會會長謝 鴻興率先猛轟,指今次DR死人事件是「一個人受害也嫌多」,「其實要切斷美容院同醫生掛鈎嘅方法好簡單,就係立法唔俾美容院做呢啲醫療服務。」他更斬釘截 鐵說:「而家法例未有寫,就要等政府去界定寫成法例。我認為紋身,穿耳等(美容院)可以做,但係打botox同麻醉針就唔可以做。」

三級制

香港整容外科及醫學美容醫學會會長金永強更認為可借鏡新加坡「三級制」做法,規限美容師只可做最簡單的服務,「第一級屬絕低創傷性,包括水晶磨皮、果酸換 膚、推脂等,呢啲好少撞板,最適合美容師做,但都要受過訓練先做得。」而第二及第三級,則只可由受過訓練的普通科及專科醫生操作,「第二級屬輕微創傷性, 包括用來脫毛的低能量激光及彩光、拉面,同埋打botox等;第三級屬介入性手術,只可由整形外科醫生或其他專科醫生做,好似隆胸,割雙眼皮等,抽脂都有 創傷性,最近新加坡就有人抽脂後不幸死亡。」香港皮膚學院主席陳衍里亦指今次美容死人事件事態嚴重,「任何打針(美容院)都唔得!」「做facial,搽 面膜同推脂可以做,搽麻醉藥都唔得,美國FDA已經禁止美容院同人搽麻醉膏,因為出過事,兩個分別廿二同廿五歲嘅女仔搽咗麻醉藥做激光後駕車出事死亡。」

香港私家醫院聯會前主席劉國霖甚至連專科私家診所亦一併炮轟,「好多醫生而家在診所同病人做小手術,好似大腸鏡,白內障,都唔受衞生署監管,但係如果病人 在醫院做就管得好嚴。私家診所嘅設備同人手,係咪同醫院一樣咁好?一定唔係。有個開診所的內科腫瘤科醫生搵過我,話買咗支超高壓氮氣樽,想借醫院地方同癌 症病人做冷凍治療,我即刻拒絕,因為醫院唔可以亂放高壓氣體,但私家醫生買咗放喺診所就冇王管,呢個醫生仲喺大陸買,支樽有冇過期,運輸過程安唔安全,統 統唔知,真係好牙煙!」他認為,為了保障市民,衞生署要加強對診所的監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811

最紅的生意

2012-10-15  TCW



天天天藍,這裡形容的是台灣景氣對策信號連十個藍燈,史上第二高;同一個島,卻有一個市場每年都紅。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估計,二○一一年台灣線上購物市場突破新台幣四千億元,二○○九年至二○一一年成長率維持在三○.三七%、一五%、一三.七五%,而接下來,二○一三年將突破五千億元。

零售業翻轉!網購完美成長,超越百貨、超商

資策會抽樣調查顯示,年營收上千萬的網路商店在前年只占了整體三.六%,這個數字在去年來到了六.一%,接近翻了一倍;營收百萬的店家占比從二一.二%成長至二八%。這也印證了網路商店規模越來越大的趨勢。更有不少店家,已經跨入年營收億元紅商店的門檻。

他們到底在紅什麼?

秋意濃,想吃大閘蟹,不必再到陽澄湖,台灣的業者在中國七個省收購進貨,你在網站上就買得到,二十四小時內活生生送上你餐桌。

大閘蟹的戰爭在中國一樣熱火。大閘蟹九月下旬才開捕,預購大戰卻已提前一個月就在網路上開打。

淘寶網搶先祭出團購優惠,八隻大閘蟹賣人民幣一百七十八元,才十天內預購就超過人民幣一千五百萬元,猛烈的低價攻勢,威脅到長期擁有優勢的實體業者,逼得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跳出來公開炮轟淘寶網。

網路購物的世界一直在進化,並且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據資策會估計,去年台灣網購市場超過四千億元,這是個什麼樣的商機?二○一一年全台灣百貨公司營業額二千七百零二億元、便利商店二千四百三十億元、超級市場一千四百二十八億元,網購市場大幅超過三大零售業種的營業額:可以說,網路已經成為台灣零售通路的新霸主!

東方線上行銷副總監李釧如認為網路購物目前屬於「完美成長」,她說:「整體base(基礎)擴大、頻次增加、平均消費金額也增加,等於來客數和客單價都成長,哪一種零售業可以做到這樣?」

完美成長不僅在台灣,這樣的現象也發生在世界各地。

根據歐盟統計,歐元區二○一一年整體零售業銷售下降一.六%,但專作eCommerce商務平台的美國公司Shopatron報告指出,歐洲的電子商務產值仍有一三%的成長。

市調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資料顯示,自○七至一一年,美國線上零售營業額共成長了六一%,去年正式突破兩千億美元。根據今年尼爾森(Nielsen)市調公司在 〈二○一六年美國零售業預測〉(Retail USA: What’s in store for 2016?)報告中預測,電子商務將是二○一○到一六年,年複合成長率最高的零售通路,而美國人最常購物的超市在零售通路市占率卻呈現下滑趨勢。

網購面孔翻轉!不只年輕人找新鮮,日用品也大賣

台灣在這樣的大趨勢下也有了新的面孔。

網路家庭(PChome)董事長詹宏志今年就曾在其《壹週刊》專欄中寫下這樣的觀察:「從前排行榜第一名,常常是打折的隨身碟之類的資訊周邊產品,現在卻 開始出現衛生紙、飲料、泡麵等,買東西的行為變了,意味著背後對應的生活型態也變了,網購不再是年輕人在網路上買新鮮便宜東西的管道,它開始變成一般人生 活安排的一種選擇,我們的電子商務似乎是來到另一個階段了。」

在便利商店裡,你可以發現居然有了消費者網購商品的專屬貨架。

合作模式翻轉!超商取貨,從順便到設專屬貨架

原本只是超商業務的「雞肋」,在櫃檯下方或後方暫時存放消費者網購的超取商品,由於數量爆增,現在甚至有了專屬放置的櫃子,上面標明了「PChome、雅 虎奇摩、7net、博客來、樂天」。全家便利商店○五年開始有了網路商品超商取貨的服務,從第一年的一百四十五萬件,今年預計將超過一千萬件以上,成長了 五.八倍。

PChome旗下商店街市集因應越來越大的規模,前年獨立分割出來,當時商品有二百五十六萬件、八千個店家,去年掛牌上櫃,至今商品數成長至四百七十八萬 件,店家達一萬二千家。至於PChome在○三年登錄興櫃時,營收只有十三億元,去年已達到一百二十三億元,八年成長八倍。

雅虎奇摩購物中心今年週年慶,也創下單日賣出六千台吸塵器、一萬四千個隨身碟、六萬八千瓶指甲油,平均一秒賣出一瓶等驚人紀錄。雅虎奇摩購物中心○九年發票總交易金額就突破百億元大關,如今電子商務部已占一半以上營業收入,也取代廣告業務部變最被重視的部門。

業者面孔翻轉!百貨巨頭也跨足想分一杯羹

除了兩大平台業者PChome、雅虎奇摩外,momo富邦購物網、遠東GOHAPPY快樂購物網、udn買東西購物中心都摩拳擦掌進來逐鹿天下。

二○○七年,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出乎意料的在杭州西湖、阿里巴巴一年一度「網商大會」中出現,論壇中郭台銘和阿里巴巴總裁馬雲有一場論戰:究竟是螞蟻會搬 走大象,還是大象會踩死螞蟻?螞蟻代表的是數以萬計的網路店家,大象代表著傳統巨大零售通路。網路商店最典範的代表淘寶網,預估今年交易額將可突破人民幣 一兆元,馬雲在接受大陸媒體時指出,大陸只有十八個省分GDP破兆,淘寶的產值相當於排名第十七的陜西,可以想見螞蟻吞噬零售市場力量的快速與巨大。

台灣一樣有許多不可忽視其力量的螞蟻。有店家靠量大做大規模,但也有店家走高價路線。

主打「正韓貨」的MIHARA,賣場服飾訂價約在一千到三千元之間,月營收可達五百萬元,創辦人錢億玲說:「網路不是只有低價競爭這條路,只要商品力夠, 高價一樣賣得動。」她曾在去年冬天兩個月之內,賣出近兩百件要價七千元的皮衣,今年夏天一款一千八百元的長洋裝,也熱賣七百件。

也有店家跨品類經營。以賣流行女包起家的天藍小舖,平均每月賣出上萬個包,月營業額超過三百萬元,在大陸有十多個代工廠,而現在還開創出次品牌販售女裝。創辦人陳曉婷認為,女生一個月頂多買一兩個包包,但是衣服卻可以買七、八件,這樣比較容易擴大營收規模。

電子商務長期成長趨勢確立,各路人馬也積極想要從這裡淘金。

遠東集團去年四月投資兩億元成立亞東電子商務公司,主要經營GOHAPPY快樂購物網,整合集團內虛擬零售相關業務,包括太平洋SOGO百貨、遠東百貨、 city’ super及愛買量販店等。亞東電子商務營運長林麗君說,電子商務絕對是未來趨勢,國內許多大集團也都積極布局這塊,「我們的chairman(指徐旭 東)七十多歲了講不出好名詞,但他就是一直跟我們說要e化、e化,去做internet的應用。」

林麗君強調:「對實體通路來說,這場仗一定要打,這是一定要走的路!」雖然目前集團的零售事業當中,網購只占三%,她認為這部分會是未來成長最快的。

目前GOHAPPY平均客單價一千六百元,一年的訂單數約一百五十萬張,等於一年創下二十四億的營業額,預估每年能有三至四成的成長。而實體通路,除非開新店,否則最多也只有個位數成長。

品牌商態度翻轉!從前是清倉,現在提供客製化商品

此外,與統一超同屬統一流通次集團在電子商務的布局更廣,包括已從網路書店轉型為百貨的博客來、統一速達旗下專門挖掘各地名特產美食的黑貓探險隊、與日本樂天合作網購平台樂天市場,這個已包辦你每天食衣住行的零售巨人,各方面的掌握了網路購物的龐大商機。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更早之前就曾說過:「二十一世紀要麼是電子商務,要麼是無商可務!」

品牌與商家注意到了網路的威力。過去,大品牌只跟SOGO及新光三越等通路龍頭開採購會議,介紹下一季或隔年的商品發展趨勢,而如今部分品牌也找上雅虎奇摩和PChome等網購平台共同參與。

雅虎奇摩電子商務行銷部總監陳思芬說,以前大家印象中認為,品牌商品會在網路上賣的都是過季品清倉,現在倒過來,反而從商品研發端就加入,甚至有品牌廠為 其開發獨家商品,例如去年大同電鍋推出的Hello Kitty款,只在雅虎奇摩購物中心獨賣,或圓山飯店的紅豆鬆糕,也因奇摩觀察消費者多為小家庭,建議開發一口迷你版,也成為熱門商品。

不只購物平台,就連網路賣家一樣具有影響力,在奇摩拍賣美妝類人氣與評價數第一的小三美日輸入,以專賣平行輸入保養品起家,捧紅許多台灣沒進口的品牌,後來屈臣氏、康是美等大型藥妝陸續談下該品牌代理權。

還有,過去網購平台跟著實體通路辦活動,例如週年慶、開學季等等,也跟實體百貨公司一樣辦信用卡紅利兌換,或是滿千折百等活動,「以前是跟進,現在我們是 要做實體做不到的!」陳思芬說,平台現在要做的是消費者和商品之間的自動媒合,透過系統記錄每個人的消費習慣、瀏覽過的商品介紹網頁,進而做出個人化的商 品推薦,「不像實體百貨的DM和簡訊,每個人收到的都一樣。」

有趣的是,另一種新中間人興起。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王義智說,因為現在兩岸的金流及物流還不是很方便,就有一群人專門在淘寶網上買大陸便宜或稀有的商品,再放到台灣拍賣網站上販售,等於變成網購世界裡的「中間人」。

商機之大,也帶動周邊相關產業,如物流業者,也在這樣的大環境趨勢下,跟著轉型淘金。

賣家影響力翻轉!菜市場內衣店,賣贏百貨專櫃

例如,全家便利商店也積極搶攻這塊大餅,全家便利商店E-Retail事業部資深經理陳菀揚表示,一開始做幫網購業者做到店取貨的服務,只是「順路」,因 為物流車每天都要到每家店一趟去做配送。但隨著量越來越大,「現在已經不能夠順便了!」陳莞揚說,全台平均每日配送五萬件,部分地區已經要加開一台車特地 去送貨,而公司也正在評估是否需要加開一台專車,一天跑兩趟去店收送貨。

「我們看到網購市場在成長,所以一直在想有什麼角度可以切入,後來發現是物流這塊,」有鑑於此,全家更斥資三億元新建的大溪EC物流中心,今年甫落成。過去只有做物流宅配這段,現在進一步提供網購業者倉儲、理貨、宅配等一條龍包套服務,加快運送效率。

在雲端的網購世界已成為零售業者的新戰場,過去台北東區百貨專櫃的SOGO和彰化小鎮的內衣店可能八竿子打不著,如今卻會在同一個戰場上廝殺。螞蟻雖然微不足道,但是爬上大象的大腿,一樣會讓大象坐立不安;何況,這場戰爭,現在還只是剛開始。

【延伸閱讀】網購微利沒在怕!它們全是營收億元店

86小舖4.5億元最高曾單月賣出2萬支眼線筆明星商品:防水眼線膠筆

Grace Gift3億元第1個請名人代言的網路女鞋品牌明星商品:麂皮流蘇靴

LULU's1億元2011年雅虎奇摩金拍獎女性精品與服飾類業績競賽獎第3名明星商品:比基尼

小三美日輸入3億元品項逾1.4萬種,捧紅國外品牌,讓知名通路跟進代理明星商品:嫩肘白膝霜

lativ70億元台灣網路平價服飾營收第一品牌,有「台版優衣庫」之稱明星商品:國民polo衫

天母嚴選5億元2009年雅虎奇摩票選爆紅網路品牌第1名明星商品:刷色低腰

東京著衣15億元蟬聯2010、2011年雅虎奇摩金拍獎女裝與服飾配件類業績競賽獎第1名明星商品:羅紋挖背小可愛

卡滋爆米花1億元創下單月賣出40萬桶爆米花紀錄明星商品:美式焦糖牛奶爆米花

【延伸閱讀】網購成長率強壓其他通路! —— 2011年各零售通路營業額

網購4,000億元年成長13.75%

百貨2,702億元成長7.6%

超商2,460億元成長6.7%

超市1,430億元成長7.3%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資策會MIC 整理:黃玉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874

營造光線氣氛,詠真做遍五星飯店生意

2012-10-15  TCW




傍晚時分,走入信義區,各五星級飯店明亮的大廳,散著柔和的調光襯出氣派氛圍。要營造出這樣的燈光,需要一組整合控制器。而從W飯店、寒舍艾美到君悅,即使這些飯店相互競爭,但他們以及幾乎台灣所有五星級飯店大廳的燈光控制,都來自同一家。

這家公司是員工不到五十人的詠真實業。不僅台灣,從日本NHK、富士電視台,到上海世博、巴西電視台、德國IMAX劇場等,都由詠真扮演控制燈光的魔術師。

嗅到獨門商機 早期包下全台九成歌廳秀

然而,三十多年前,詠真草創之初,做的是音響器材買賣,根本與燈光事業搭不上關係。但創業後一年多,詠真董事長徐錕柏不僅面臨音響市場急速萎縮,更遇上惡質客戶,背了兩百萬元債務,過了多年每天跑三點半的日子。

文化大學印刷工程系畢業的徐錕柏,在一九八○年代透過友人介紹,嗅到歌廳秀燈光商機。當時國內外幾乎沒有燈光控制市場,而音響和燈光控制器技術原理相似, 徐錕柏便自行設計出一套系統。「三十年前並沒有燈光控制市場這件事,而且國外也很少,」徐錕柏坦言:「這套技術是自創的。」詠真自創技術,也創造出燈光控 制的市場。

詠真當時在做歌廳秀生意時,全台跑透透,一家、一家的把控制器裝進餐廳裡。由於每家所需要的設計和線路都不太一樣,逼著徐錕柏必須要為每個客戶設計出客製 化產品。雖然辛苦,卻為詠真累積了好口碑。詠真從此不僅成了燈光控制器的代名詞,那時台灣超過九成的歌廳秀燈光控制器都成為它的客戶。

面臨被迫轉型 硬底子實力贏得凱悅合作

但當時的歌廳秀有如蛋塔效應,兩年內便沒落。當時台灣開始興建五星級大飯店,詠真跟著被轉進飯店市場。

讓詠真從傳統歌廳秀,轉型到能與國際級五星飯店合作的轉捩點,就是信義區第一個五星級飯店:凱悅飯店(編按:現改名君悅飯店)。

早期在台蓋飯店的都是不相信台灣技術的外國人。徐錕柏回憶,凱悅飯店開始興建後兩年,老闆卻換人,許多工程跟著換人做。飯店也透過工程師們聯絡上詠真,而徐錕柏硬著頭皮和破英文,想辦法拿下凱悅的案子。

但燈光設計師是決定製造供應商的關鍵,而這位設計師是美國人。當時徐錕柏多次去開會,每次都向美商證明產品功能符合需求,且美商也都無法反駁,但總不答應。

有一回,徐錕柏當下已經無計可施,突然想到這位美商總是洋洋得意的帶著一台戴爾電腦(Dell),便大膽告訴他,「你使用的電腦就是台灣製造!」美商確信 不是,並翻開蓋子準備讓徐錕柏難堪,結果老天幫忙,翻開後印表機插座的蓋子裡正寫著「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華人背景的凱悅董事總經理當下一看,就決定把飯店全部的燈光控制系統都交付詠真。

「這行是孤行獨市,」徐錕柏說。這行的門檻和競爭或許都不是最激烈,但是要讓客戶不能沒有他,徐錕柏也必須在產品上不斷研發,才能維持自己的市場優勢。 走進徐錕柏的辦公室,充斥著電路板和機器,他可以花十年研發一組機器,並每天早上四、五點就上班,晚上九點、十點離開。即使他時常得應酬,但當所有人準備 離開,要回家好好一覺到天亮時,徐錕柏卻是回到辦公室,繼續研究他的機器。

「他就像個科學怪人啊,小時候就很喜歡拆鬧鐘,」徐錕柏的太太、詠真總經理林鑾鳳笑著說。徐錕柏的個性,讓他能夠從台灣攻進日本。

研發高階技術 擊敗東芝攻進日本NHK

有一次,詠真與日本東芝(Toshiba)、松下電器(Panasonic)等大廠搶接NHK的設備生意。NHK是電視台,近年來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沒有雜音和能夠大力節能的調光控制器。而能夠達到這些要求的技術叫正弦波調光 (SineWave)。

詠真前後研發了十年突破這項技術,正弦波調光能夠消除電磁電氣雜音、保護燈泡,功率因數更達九九%以上(不到一%的能源被浪費),對電視台和劇場來說,正弦波調光是一項實用、更逐漸成為必須的產品需求。

一開始,日本人排外性格讓徐錕柏備感壓力,原本想放棄。沒想到,最後日本東芝實地評估後,竟向NHK開出三十億日圓的價錢。「那擺明了就是他們做這成本太高,」徐錕柏說,最後還是詠真接下了案子。

詠真投入研發的心力,從技術到服務客戶的經營方式,讓他可以打敗東芝,贏得NHK的青睞。

這項能力,來自詠真從歌廳秀時代就訓練出來的客製化研發思維。「跟很多國內或國外廠商比,詠真的東西比較活啦。他們比較能夠依你所需去做改裝或維修,」與詠真合作二十多年的喜來登工程部協理蔣永江表示。

對機器的責任感和熱忱,徐錕柏講出了一句話,「我們賣機器就好像自己的女兒嫁出去一樣。」賣了三十多年的機器,詠真一向只收安裝費,除了有新研發的安裝,後續維修幾乎不收錢。

「他們很努力,服務做得很好,每次飯店需要維修或什麼的,他們都很快就到現場了,」君悅飯店工程部總監張德民說。

詠真透過賣硬體、送服務的方式,讓客戶沒有任何理由換掉它,讓他從歌廳秀時代到五星級飯店戰場,不僅照亮別人,也照亮自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879

賣天氣的生意 八年營收翻五十倍

2012-10-22  TCW




天氣可以買賣嗎?

在氣候變遷年代,雷電風雨、酷熱寒冬都成為最夯商品。芝加哥期貨交易市場裡,每年天氣衍生性商品(weather derivatives)的交易額超過三百億美元,買家以全球四十二個主要城市的天氣下注,由老天爺做莊對賭,並倚賴總數超過五百家的氣象公司做分析諮 詢。包括農牧、能源、交通,甚至旅遊休閒等天氣敏感產業,都要藉著這類商品來避險。

看到市場需求氣象局只能做大範圍預測

在台灣,天氣金融商品還是玩家禁區,但唯一一家、由中廣《氣象達人》主持人彭啟明成立的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營業額已從二○○四年成立之初不到一百萬元,到今年預估的五千萬元,八年成長五十倍,錢途相當看好。

「台灣是世界銀行評估的自然災害高風險區,無論災害暴露面積或可能受災人口比例,都高居世界第一,」彭啟明指出,光是二○○九年八月莫拉克颱風,直接災損 即達新台幣九百零五億元,美國也有學者以二○○八年十一種大型產業為標的,估算出約有四千八百五十億美元的企業營收和天氣變動高度相關,在GDP占比高達 三.四%。

然而,近年國人的風險意識雖有提高,但每逢暴雨颱風,還是只能「大家一起看電視,一起恐慌,」彭啟明形容。探究原因,「台灣缺了『民間』這一塊,」中央氣 象局只能做全國範圍的大尺度預報,但各地地形與天氣條件差異極大,例如光台中市,就有山、海、屯三種氣候分區,同樣在颱風環流籠罩範圍內,三者受災情形可 能完全不同。

「日本根本沒有『放颱風假』這回事,只要電車有開就要上班;至於學生則授權學校自行決定,」彭啟明建議,颱風假不該一放一整個縣市,更不該一放一整天;但要做到這一點,縣市決策者必須有細緻的氣象服務做後盾才行。

提供防災資料讓颱風期間公路零死亡率

再以公路總局專案為例,去年天氣風險公司進駐後,每天就當天全台各路段的雨量、風向、風速等做彙報,一旦判斷有危險,就建議進行預警性封路。最驚險的一 次,就是二○一一年十月,奈格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期間,蘇花公路早上八點封閉,沒多久山洪爆發,要不是封路,極可能重演前一年梅姬颱風傷亡慘重的覆 轍。

「蘇花公路一封閉,山區蔬果就運不出來,公路總局壓力大,我們同仁壓力更大,」彭啟明說,經過一年合作,颱風期間的公路死亡率成功降到零,所以最近他們已拿到新約。

預警式封路,最後真正發生災害的機率有多高?「平均約三六%吧,」彭啟明表示,這個比率看似不高,但已和美國職棒大聯盟打擊王鈴木一朗年度生平最高紀錄 (打擊率○.三七二)相去不遠。「氣象預報是容許道歉的,」他說,氣象預報就和經濟預測一樣,必須隨時依最新資訊做微調,很難一步到位。

跨入商業服務拍外景、賽鴿全都找上門

防災之外,林林總總的商業服務,無論是賽鴿、養殖業防寒害、私人戶外婚宴、廣告公司拍外景、公關公司大型遊艇派對、協助成衣業或家電業做銷售分析與進貨量預估,彭啟明都來者不拒。

和天氣風險管理公司有多年合作的達達影視製片劉醇彬表示,拍廣告外景,一次出機至少三十五萬元起跳,一般合約容許在出通告前八小時做最後確認,他們會依據 該公司提供的拍片地點做每小時預報,若建議取消通告,他們多半會採納,以減少損失。問他,提供的預報準嗎?「準確率有七到八成吧。」劉醇彬說,山區拍片, 天氣說變就變,但還沒碰過「預報是晴天,結果下雨不能出機。」再說一次收費僅二千五百元,花小錢買心安,他覺得很OK。

天氣保險,是公認為最有潛力的,可惜卻一直做不起來。目前全台灣唯一還有賣「天氣險」保單的富邦產險資深協理林承斌指出,他們雖已推動多年,但幾乎沒有市 場,今年保單不到五張,保費收入約四十萬元。不過他對長期合作的彭啟明倒很肯定,「他們非常專業,對我們抓費率很有幫助。」

或許是天氣險費率較一般保險高(約為保額的五%到三○%),一般企業寧可看天吃飯,也捨不得花這筆錢。例如遊樂園若碰到冬天太冷,或寒暑假下雨太多,天氣險連「預期收入」的損失都賠付,但仍然乏人問津。

做為唯一民間氣象公司,還有全台十五張「氣象預報證照」中的七張,外界常會好奇,如果和中央氣象局做預報PK賽,兩者誰會勝出?「應該是互有輸贏吧,」在 氣象局任職十五年,放棄公務員年資轉戰來此的氣象環資部總監賈新興表示,民間不必和氣象局鬥高下,只要專注開發氣象局不會去做的差異化服務,就可以有自己 的一片天。

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副教授兼主任曾鴻陽指出,台灣市場太小,客製化天氣產品種類又太分歧,經濟規模都很小,恐怕連開發成本都不夠,想用天氣來獲利,有 其難度。再說,目前民間氣象公司就這麼一家,「沒有交流也沒有競爭,太孤單了!」曾鴻陽說,天氣絕對是一門好生意,能不能找到慧眼識英雄的人,得等待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16

「按月訂購」的小恩小惠如何變成大生意?

http://xueyuan.cyzone.cn/qibu-dianzi/234856.html
按月訂購(Monthly subscribe) 在美國用兩年時間從誕生逐漸走向成熟。自從2010年哈佛商學院畢業生Katia Beauchamp創辦了每月自動從信用卡扣除10美元就給你寄4個化妝品小樣的BirchBox之後,它目前已有超過10萬名會員訂購,今年4月拓展了為男士們準備的BirchBox Men系列。BirchBox的CEO Katia今天在GigaOM RoadMap 2012峰會上說, 40%的人都會去商店購買在BirchBox使用過的小樣,所以有越來越多的化妝品品牌準備與他們合作。為什麼按月訂購在美國發展得那麼好?我將會以 BirchBox為例,剖析其走紅原因。

微支付:月費少得會被遺忘

2011年美國人均GDP為47,132美元。按這個平均值計算,對每月大約有4000美金入賬的美國人來說,BirchBox 10美元的月費幾乎少的會被遺忘。雖然大牌化妝品在美國並沒有像中國那樣貴得離譜,但要買全所有熱門產品還得扔掉不少銀子。BirchBox就為愛美的女生提供了一個每月花10元就能試用各種大牌的服務,減少了買回來的化妝品又不喜歡的情況。當然,很重要的前提是,美國人對信用卡的信任和依賴為這些系統自動扣錢的按月訂購網站打下了基礎,中國人對網上刷卡或系統自動扣錢還相對謹慎。

體驗極致:設計驅動之美

從網頁設計、盒子設計到打包方式設計,BirchBox都是反覆琢磨儘量讓用戶體驗做到最好。BirchBox每個月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比如藍色之月、Gossip Girl之月等等。在盒子裡有一張剪輯寫的小卡片介紹每款產品的用途,所獲得的獎項,時不時還有像賀卡之類的贈品,與BirchBox合作的品牌也會附贈優惠券鼓勵大家購買他們的產品。內包裝是用女生們最愛的粉色,整個盒子給人感覺很精緻。

社交網絡:讓朋友傳遞美

BirchBox不光在產品設計,在市場營銷上也緊跟潮流,充分利用了互聯網能帶給他們的曝光率。BirchBox已經被134家美國媒體報導、它的Pinterest主頁有52萬1293個粉絲,Facebook上有22萬3756個粉絲。在YouTube上的一些化妝達人每個月都會專門錄製視頻告訴大家這個月她們收到了什麼產品。Pinterest和Facebook的官方主頁都會跟大家分享時下最流行的產品、化妝趨勢、時尚趨勢等,自我宣傳的內容反而比較少,而這樣的內容分配其實會讓消費者更相信BirchBox是真正瞭解時尚瞭解美妝的網站。

Birchbox的學徒

在Birchbox走紅後,很快有了每月寄食物的Love With Food、每月寄食材的LoveYourLarder、每月寄寵物用品的BarkBox;每月寄嬰兒用品的Citrus Lane;每月寄花的H.Bloom;每月寄鞋的ShoeDazzle;每月寄紅酒的Club W,甚至每月給男士們郵寄剃鬚刀的Dollar Shave Club都得到了9800萬美元的融資。

在中國已經有了許多同類網站,比如LolitaBox, MyLuxBox等,但都沒有像BirchBox這樣壯大起來。消費習慣、消費理念、支付方式上的不同讓中國的消費者顯得更難伺候一些。我認為能解決實際需求和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的按月訂購網站還是有很大潛力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577

如何判斷好生意(三):以體育服裝行業為例看企業的戰略與文化 散人

http://xueqiu.com/7267494171/22435182
李寧公司的問題,環球企業家的文章《李寧驚夢》http://www.gemag.com.cn/html/2012/company_0723/29761.html 及《李寧還有救嗎?》有深刻的報導。

李寧公司2011年報:使命:我們以體育激發人們突破的渴望和力量。

願景:全球領先的體育品牌公司。

核心價值觀:贏得夢想,誠信守諾,我們文化,卓越績效,消費者導向,突破。

主席報告(戰略):

發揮品牌實力,提升產品能力,推進渠道變革,優化組織結構。

近期行動:李寧5億「上籃」 大手筆體育營銷恐成拖累 http://roll.sohu.com/20121026/n355737791.shtml

個人看法:從願景使命核心價值的表述上看,表面化,空洞化,分散而不聚焦,走形式而已,如同李寧品牌一樣;戰略上看,李寧品牌的知名度已經有了,但品牌空泛化,缺乏內涵和美譽度,忠誠度,集中力量建立品牌的內涵,培養消費者的忠誠度是企業的戰略之重,但主席報告中未有提及。從環球企業家的深度報導來看,企業文化已經敗落,雖然前任CEO責任不可推卸,難道董事會都是啞子聾子?恐怕以李寧為首的董事會也難辭其咎!從其近期的行動上看,重金簽約韋德和CBA,仍然是病急亂投醫,仍然是重金砸在打知名度而不是聚焦品牌內涵;綜合以上,雖然李寧的品牌知名度仍在,但企業文化的重建比品牌,產品,渠道的重建更難,而其現在的戰略及行動仍不得要領,其復甦的可能性恐怕非常非常渺茫。。。

安踏2011年報:

使命:將「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融入每個人的生活。

願景:為中國市場品牌美譽度和市場份額雙第一的中國體育品牌,收人尊重,並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體育用品公司。

戰略:繼續通過結合獨特的代言人及贊助資源和互動市場營銷計劃,宣傳安踏專業形象及優質產品。以專業籃球與跑步為核心,擴展至女子,兒童,時尚等其他系列產品。

個人看法:使命比李寧更易理解,簡單;願景則差不多,沒什麼實在的東西;從戰略上看,比李寧清晰多了,以籃球和跑步為重點的專業化的體育裝備。無論在文化還是戰略及執行上看,雖然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也找不出什麼明顯的錯誤, 還算中規中矩吧。

特步2011年報:

品牌定位:時尚,運動,健康,快樂;

戰略策略:運動與時尚並重的營銷策略;側重跑步,明星代言;

個人看法:時尚運動的定位清晰明確,配合明星代言(有別於專業定位的運動員代言)的執行也比較配套到位,形成和李寧,安踏,匹克的專業裝備差異化競爭。年報裡感覺不到太多企業文化上的東西,但感覺企業執行力似乎不錯。

361度

年報裡看不到明確的戰略策略及品牌定位,提到今後重點之一是進入童裝領域,品牌定位是介於18至30歲熱愛運動的大眾消費者,營銷策略還是以贊助體育賽事為主。

個人看法:定位模糊,似乎是時尚定位,但又贊助專業賽事,讀年報的感覺是一家很平庸的公司,沒有目標和方向,為做產品而做產品,為做營銷而做營銷。

匹克2011年報

戰略:推行品牌國際化及專業化策略,與國際知名體育賽事及組織保持長期合作,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運動品牌。定位是以籃球為核心,滲透擴展至跑步,網球,足球等其他運動領域。營銷(戰術)上以NBA籃球明星為代言。

個人看法:匹克的戰略定位清晰,以籃球為核心的專業化,戰術上配合以NBA明星為代言的營銷也配套,但其核心籃球領域還未牢固的前提下就國際化及多元化,還沒站穩就想學跑步,似乎不妥,姚明退出NBA對匹克影響也較大,讀一些網上的文章感覺到匹克對消費者的重視還不夠,產品質量也未達一流水平,企業文化上有問題。

中國動向2011年報:

願景:彙集優秀人才,成就卓越管理,引領運動時尚,體驗激情喜悅。

使命:打造最令人嚮往的運動生活品牌;

戰略:運動,時尚,性感,品味;多品牌;

營銷:少量體育活動贊助,既沒有娛樂明星代言,也沒有體育明星代言;

個人看法:定位是時尚品味,營銷策略也符合其定位:贊助高爾夫及F1,但營銷推廣的費用太少,僅僅靠設計很難維護其高端時尚的品牌形象。感覺動向或者還停留在10年前的競爭狀態中,或者已經打算放棄,繳械投降了。

總體感覺:

     目前體育服裝面臨的是外延性擴張太快導致的供需失衡,調整之後行業應該能恢復平穩增長的狀態,但國內品牌都還處於弱品牌的階段------品牌知名度已經樹立,但品牌的內涵,美譽度和忠誠度還未確立的階段,戰略上應該聚焦品牌內涵,建立美譽度和忠誠度為重心,高端化和國際化上尚不具備與國際品牌競爭的基礎與條件。

     安踏和特步中規中矩,品牌定位明確清晰,營銷策略配合適當,執行力也不錯。匹克的定位雖然清晰,策略也恰當,但其國際化和多元化的戰略有拔苗助長之嫌,執行力似乎也不行。

     各個企業均談不上優秀,特別是在企業文化上,只不過在行業大發展的時候參與其中,敢於打廣告樹立品牌,提高知名度,現在行業的發展也進入了第二階段,單純打知名度而不知品牌經營的企業將會被淘汰,產品設計和質量達不到一流水平的將來也會被淘汰,佔據中端市場,積累品牌內涵及忠誠度是當前的戰略重點,戰略對路執行到位的,很可能在未來勝出,國際化,高端化等錯誤戰略則可能敗落,所以未來變數還很大。

從2012年半年報的數據看:

查看原圖
     數據分析僅僅是驗證定性分析的結果,2012年中報的數據似乎也大致印證了企業的戰略及其文化的情況,安踏和特步的情況最好,特步的同比銷售增速甚至超越安踏,有點出乎意料;匹克的應收款天數+存貨周轉天數最高,達到191天也有點出乎意料,這也許是姚明退出NBA及其企業文化(執行力差)的綜合效應吧。361度數據還不錯,也許它的執行力還不錯吧,但不看好其戰略,第一個要被淘汰的可能是動向了。
     有趣的是市場先生也很聰明,安踏的pb=2,特步pb=1.5,361度pb=0.9, 匹克pb=0.6,動向pb=0.68(動向持有大筆現金)。安踏特步賭成長,匹克賭反轉,動向賭煙蒂變現,哈哈

     (發表本文時,筆者持有中國動向,匹克,安踏,特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30

陸客遊台淪為三輸生意 三大解方 讓陸客商機人潮變錢潮

2012-11-12  TWM
 
 

 

面對陸客來台的龐大商機,台灣旅行社卻陷入低價搶團的惡性競爭,賠上國家形象、台灣旅遊業生機及陸客權益,兩岸政府恐怕要拿出魄力整頓,才能改變這三輸的局面。

撰文‧許瓊文、賴琬莉

這是一個奇特詭異的現象,打破了「人潮就是錢潮」的做生意定律。

二○○八年開放大陸旅客,每年來台人數遞增,今年更估計帶進逾二百萬人次、一千五百億元的商機,陸客來台要吃、要住、要消費,業者算盤怎麼撥,應該都是一盤賺錢的生意。

但四年下來,我們看到接陸客團的華曜旅行社倒閉、導遊要上街頭抗議、遊覽車老闆哀嘆賠錢,連搶賺鳳梨酥商機的老闆,也打算改做本地客人生意。至於陸客,就是從頭到尾的購物行程……。

這是台灣旅遊業的普遍現象,「陸客來得愈多,我們愈賺不到錢。」造成業者哀鴻遍野的源頭,其實就是「台灣旅行社低價搶客」造成的惡性循環,鳳凰旅遊董事長張金明就感嘆:「台灣旅行業者降價,賠錢做生意。」造成台灣旅行社賠錢做生意的源頭在於「供需失衡」。大陸辦理來台旅遊業務的「組團社」,由最初三十三家,雖然已陸續增加為二一六家;而台灣辦理接待陸客業務的「接待社」,卻已高達四○八家。在競爭者眾的情況下,只得低價搶客。

由觀光局出面

降低接待社數量

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姚大光認為,「陸客團的接待社多得離譜,自然就會競爭。」但台灣是自由經濟市場,要業者自律太難。

台灣租車旅遊集團總經理徐浩源提出具體建議,他認為應由觀光局出面成立平台,然後按照今年各業者接陸客團量比率,決定明年接團量,並要求大陸旅行社出團前匯清團費到平台,再分配給台灣旅行社,採取配額統一管理;同時,每半年針對服務品質評鑑,增減各業者接團量。

立法委員羅淑蕾則認為,追根究柢必須將此問題納入兩岸談判的重點,由陸委會與海基會列入重大議題的議程中,進入協商,「要求對岸組團社,一定要付給台灣地接社至少每人每天六十美元的基本團費。」羅淑蕾說。

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理事長,也是天海旅行社總經理曾盛海則建議,行政院修改︽大陸人士來台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與移民署達成協議,將「先付款」列入簽證送件標準,避免台灣接待社收不到錢的風險。

旅遊資訊透明

增加產品差異化

今年十月中,傳出中南部有黑道業者介入水果攤生意,坑殺大陸旅客;士林夜市賣出四顆要價近二千元的鳳梨釋迦給陸客。東南旅行社副總經理許永裕認為,相關單位應將團體旅遊相關行程、餐費、賣店商品等,公開定價,例如飯店分級制。

姚大光更提出政府立法,規定官方景點採取收費制度,可以有效達到市場分流。

「我們到九寨溝、北京故宮,都必須繳付高額門票,為什麼大陸人來台灣觀光,台北故宮很便宜,慈湖、中正紀念堂、太魯閣都不用收錢?」姚大光說。若政府能在各大旅遊景點收費,不僅能增加稅收,也會促使旅行社排行程時,因成本差距不大,更有意願選擇其他民間景點,如:小人國、九族文化村等,且達到總量管制,維護自然環境。

台北市導遊協會創會理事長林德仁則建議,觀光局應該與文化部資源整合,配合各縣市的節慶民俗活動,包裝台灣旅遊行程,讓陸客認識台灣的地方風貌與美景。

事實上,陸客來台殺低價的現況,過去也曾發生在國人赴泰旅遊的市場上。許永裕認為,開放自由行人數限制,讓市場可以有更多元的選擇,旅行社不一定只能做團客,也可以提供自由行行程,讓旅客有更多選擇。

回歸市場機制

提高自由行比率

觀光局業務組組長楊永盛表示,若以過去泰國觀光市場為前車之鑑,「最大關鍵在於兩地政府都願意積極管理自家業者。」換言之,他建議大陸有關單位應更加重視「低價團」的亂象。

楊永盛歸納兩地政府可從三點著手,第一是先從本地業者自律開始,雖然未能有效遏止,但政府呼籲購物店、餐廳、飯店業者,不要接受旅行社的賒帳,至少可稍微降低旅行社欠款、代墊過高的應收帳款的風險。第二,兩岸積極透過各種管道討論、研擬解決方法,建立資訊公開的平台,讓兩岸的旅遊資訊更加流通。

最後,觀光局對來台旅客,應更積極地投入宣導旅遊、消費的正確觀念,「業者就是抓住大陸剛開放觀光,陸客的旅遊經驗普遍不夠成熟。」楊永盛說,「一定會買,而且買很多」,成為旅行業者投機的機會財,透過更多宣導教育,讓市場盡快達到平衡狀態。

陸客來台商機確實漸漸在台灣發酵,兩岸相關單位應更重視制度上的缺失,盡可能讓市場回歸常態,產生正向循環,讓大陸人民來台旅遊有保障,台灣旅遊業者也能吃到陸客商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41

【尋找經濟新動力·廣東】讓桉樹皮變綠電 ——世界最大生物質發電廠的生意經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931

隨著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廣東的能源安全及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發展新能源迫在眉睫。世界最大的生物質發電廠的投產、運營代表了廣東省發展大型生物質能產業的可能性。

「就像找到了一個大煤礦」

在蘇余寧騎著自行車溜躂於廣東湛江周邊上千個木材加工廠之前,沒人注意過一摞摞堆在院落裡黑裡透著紅的「下腳料」——桉樹皮、桉樹枝。

儘管桉樹這種原產於澳大利亞的樹種被譽為玉樹、黃金樹,但樹皮、樹枝還是被木材加工廠視為「垃圾」,「直接僱人拉走扔掉」。

現在,它們卻成為了世界上單機及總裝機容量最大的生物質發電廠——廣東粵電湛江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下稱湛江生物質發電廠)源源不斷的燃料,發出一度度綠色電力。

「這就像是找到了一個大煤礦。」曾苦苦尋找合適燃料來源的湛江生物質發電廠的總經理蘇余寧比喻道。

2011年8月,廣東粵電集團成了這些「下腳料」的買家。粵電集團2台5萬千瓦的生物質發電機組相繼在湛江投產,代表著世界單機及總裝機容量最大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成,在此之前,我國最大的裝機容量僅為3萬千瓦。

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屬於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過去的五年,「生物質電」在中國遠比全球變暖升溫更快。將它敲入搜索引擎谷歌,會在0.29秒裡蹦出271萬條搜索結果。

隨著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廣東的能源安全及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發展新能源迫在眉睫。作為粵電集團新能源示範性項目,湛江生物質發電廠是廣東省唯一一家生物質發電企業,可謂生正逢時。

2007年,粵電集團進一步加大新能源的發展,規劃生物質能產業,還在湛江電廠任副廠長的蘇余寧受到集團委託,調研湛江周邊的生物質能資源。

為找到持續穩定的燃料,蘇余寧跑遍了湛江市林業局、桉樹研究中心、木材加工廠。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桉樹。

蘇余寧畫出了詳細的桉樹種植分佈圖。他發現湛江有四百多萬畝桉樹林,由於桉樹砍伐週期短,加工過程產生廢料多,「下腳料」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數字。此外,湛江地形平坦,是連結粵、桂、瓊以及大西南的交通樞紐,區位優勢十分顯著,剩餘勞動力也極為豐富。

一切似乎水到渠成——建立世界最大的生物質發電廠不僅僅是藍圖。

「用三星級酒店造價建成世界最大生物質發電廠」

如何讓桉樹皮「變廢為寶」,不單尋找原料那麼簡單。

據南方週末記者瞭解,最初擬定裝機容量時,所有人的態度都半信半疑。「這麼大的項目能行麼?天方夜譚吧?」

頂著壓力的蘇余寧只敢對周圍的人說在研究「垃圾發電」。好玩的是,項目原先擬定的名字是「農林廢棄物」,後來找廠裡懂英語的年輕人「查名詞」後才改為「生物質」。

與粵電集團一樣,地方政府也是壓力重重。

該項目所在的遂溪縣經信局局長陳輝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縣長牽頭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每週現場召開一次工程建設協調會。而他所在的局裡更是開了不下百次的專項會議,整個項目共有幾千人配合,「現在想都不敢想了」。

以徵地為例,「磨破了嘴皮,跑破了腳皮,還撕破了臉皮」。辦理土地證的審批流程一般是15天,而生物質項目3天就辦好了。其間,廣東省發改委的領導多次前來視察並予以支持。

最初規劃中,燃料甘蔗葉佔40%-50%,樹皮佔30%-40%,剩下則是秸稈等農作物。但甘蔗的成熟季節只有4個月,加上收購困難,現在僅佔10%,樹皮和根則由木材廠全年供應。

由於屬行業首創,技術路線、設備選型上都有很多不確定性。在不斷的實驗和與浙江大學等研究團隊的研討中,湛江生物質發電廠改進了多項設備裝置,其中「爐前給料系統」還申請了專利。

「我們用一家三星級酒店的造價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生物質電廠。」湛江生物質發電廠設備部部長楊云金說起這個項目,難掩興奮。

據稱,該項目建成後,美國、英國等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都紛紛前來學習。世界最大的生物質發電廠的投產代表了廣東省發展大型生物質能產業的可能性。

「第一個吃螃蟹的味道不好受」

真正挑戰還在投產後。此前,據媒體報導,國內一些地方盲目上馬生物質發電廠,結果出現爭奪秸稈資源、地盤、秸稈以次充好等現象。

據悉,湛江生物質發電項目一度經歷了燃料給料困難、成分複雜多變和組織難度大等多種困難。

目前湛江當地約有大小上百個供應商,大的供應商的料場投資上千萬元,供應總量約為3000-4000噸/天。供應商們會把收購上來的樹皮等原料在料場內曬乾、打包、裝車,再運入廠區內由大型切割機粉碎,通過傳送帶逐一送到鍋爐內燃燒發電。

組織難度可想而知。「按照目前每天進廠燃料4000噸計算,每天需要160輛左右的大型燃料運輸車輛進廠。」公司綜合部部長陳開培說。最初經常有人以次充好,混進來沙石和不干燥的燃料。他們想了很多辦法,幾乎是「集全廠之力驗收」,好在「現在運輸進出都全程有錄像,抓了幾個做手腳的開除了」。

燃料的供給很大程度還會受到季節影響。公司燃料部副部長鄧瑜調侃道,「我們是靠天吃飯,遇到一場陣雨什麼都白費了。」燃料需要露天晾曬,曬場很大,很難做到及時收儲。而今年下雨時間比往常都要多,有時候一連會下十幾天,嚴重影響發電總量。

據介紹,在蘇北一些生物質發電廠,使用的生物質燃料來源單一,較好控制。而桉樹在進爐焚燒後會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進而腐蝕鍋爐的內壁,嚴重時還可能「爆管」。「這是世界性難題。」粵電一度非常頭疼,一直在積極研究對策,現已取得一些突破。

這一切並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鑑。「以前是搞燒煤的,沒出現過這種情況。第一個吃螃蟹的味道不好受。」一位電廠工人說。

「2013年可以實現微利」

對於湛江生物質發電廠周邊的村民來說,企業建成最大的好處是,找到了活兒干。

在最大的黃略料場裡,十幾名村民戴著草帽、搭著毛巾在翻曬樹皮和樹枝,附近顏村的村民王權英從去年就開始在這裡幹活,每天八小時,收入60-100元不等。

粵電集團副總工程師兼戰略發展部部長文聯合介紹,項目每年投放在當地及周邊地區購買燃料的資金達2億至3億元,其中絕大部分資金是直接付給農民,解決了近四千人的就業問題。

按計劃該項目年利用農林廢棄物近100萬噸,年發電量可達6億千瓦時,二氧化碳年減排當量達48.9萬噸。不僅如此,生物質燃燒後的每天300噸的灰渣也是不可多得的寶貝。

「我們正在研究對灰渣的深度利用。」文聯合說。

儘管生物質電廠是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極佳的企業,但行業公開的秘密是,國內大部分生物質發電企業面臨著嚴重虧損,燃料成本牽動著所有企業的神經。

據湛江生物質發電廠介紹,公司經營壓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受下雨天等潮濕天氣的影響造成合格的生物質燃料供應不足,設備利用小時數少,發電量偏低,燃料收購價格上漲,運行維護成本較高,發電單位成本偏高。

文聯合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生物質電廠建廠前,電廠當地的樹皮、木屑、穀殼等都是廢棄物。現在電廠的收購價格達到每噸300元,比一年前上漲了50元,人工和運輸費用也在不斷攀升。

2010年7月,國家出台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固定電價政策,固定電價0.75元/千瓦時。但這遠遠不能讓湛江生物質發電廠盈利。「電價應適當提高。」一位企業內部員工說。

對於項目的處境,遂溪縣經信局局長陳輝說,「一般項目需要三年才能開始盈利」,而這個項目對當地的意義在於間接收入,如帶動勞動力、吸引人才和生態環境的變化。

按照《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底,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目標達到1300萬千瓦,「這就意味著還要增加好幾百個生物質發電廠,沒有國家政策支持,是不可能達到的。」文聯合說。

對於生物質發電企業來說,政府科學規劃生物質能源,嚴控項目選點,避免因地域資源不足引起燃料無序競爭至關重要。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曾建議高層,秸稈發電項目一哄而上,將產生巨大的浪費,欲速而不達。

由於已有前車之鑑,廣東省政府也在避免重蹈覆轍。

蘇余寧感到慶幸的是,廣東省對批覆生物質發電廠「非常慎重」,目前並沒有佈局新的企業。他提到,曾有廣州的一家生物質能源企業來到湛江收購原料,但因運輸成本太高,最終放棄。

「明年應該可以實現微利。」文聯合滿懷信心地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12

有生意唔敢接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21120/18072470
一間老牌公司發盈警,原因幾特別,據蔡東豪在爽報講,就係因為人手不足,請唔到工人!嘩,呢件新聞若在西班牙發生,會被視為天下奇聞,西班牙年青人失業率超過五成,整體失業率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周街工人冇工做,巴塞隆拿嘅「魯營」球場坐滿有近十萬人,內裏可能有二萬五千人係失業漢,如果佢地可以來工作而又識得飛機維修嘅話,香港呢間公司大可以發盈喜通告。
呢間公司就係港機工程(044),幾年前左丁山買賣過佢嘅股票。有一位親戚兩代在港機工程工作,加埋有五十年,收入十分穩定,但第二代工作二十幾年之後,逐漸唔見到有年青人入行跟佢學師,已隱約覺得唔妥,驚住一啲技術會在本港中斷、失傳。港機工程在十月八日嘅營業聲明話,公司業務穩定,但因為熟手技工及半熟手技工,特別係機艙裝修方面,由於唔夠人手嘅關係,唔敢接生意,例如2012下半年及2013年上半年只有一百一十萬工時(man-hour)可供應用,但2012年上半年嘅維修訂單有一百一十六萬工時,因此有單不能接,生意量已到極限,盈利當然增長有限。
左丁山好早就知道港機工程缺乏人手,事實上,成個機場都缺乏勞工,好多工冇人做,對香港年青人嚟講,根本冇失業呢回事,只要讀不上大學就退而思其次,去學師,做學徒起步,學到一技傍身,就唔怕冇工做。建造業工人宣佈大幅度加薪之後,電梯維修業大公司「迅達」(Schindler)願意在2013年為全體員工加薪三次,加幅至少百分之十三點五!
與此相比,一啲銀行猛話裁員,一啲工種嘅薪水比較低,但一般稱之謂「藍領」嘅行業就非常缺乏年青人入行!一位親戚當年因會考成績不佳,走去學木工,依家成為師傅,開工要過千蚊一日至肯制,佢一位同學會考及格走去做文員,最初以為幾好,點知近年公司不斷將後勤工作外判至馬尼拉、深圳、廣州等地,佢好驚職位不保,心理有壓力。近日見到樂施會調查(不知用甚麼方法)香港貧窮,指不少人月收少於三千四百元,呢類恐怕係老人家啩,不能作準,樂施會如有心反貧窮,不如周圍宣傳,勸年青人學做技工啦,如此掃貧,有效過要求政府派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