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稻葵:雄安新区的关键是制度创新

http://www.xcf.cn/tt2/201706/t20170602_780977.htm

  雄安新区不应当成为深圳或浦东第二,希望其变为GDP超万亿大型城市的想法不切合实际。雄安新区应该立足于“新”,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等制度创新上成为标杆,通过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的土地管理办法,新型国有股权管理模式,便利智能的公共交通系统,密切联系基层的公共治理结构,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严格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进行一些超前、可推广的制度性创新探索。

  近来,雄安新区成立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议论和分析。有一部分观点认为,雄安新区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亮点,其地位类似于深圳和浦东。这种把雄安和深圳、浦东进行简单比较的观点,恐怕并不符合实际,因为雄安的自然地理条件远不如深圳和浦东,它不靠江、不临海,没有出海口,周边也缺少具有深厚市场经济底蕴的经济中心。因此,希望雄安新区变为GDP超万亿、经济规模与大型城市相媲美的新型城市的想法,恐怕是不切合实际的。

  那么,雄安新区的建立可以在哪些方面带来长久性、全局性的影响力呢?笔者认为,雄安新区应该成为21世纪中国现代化制度探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体来说,其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探索方面,具有标杆性的创新意义。

  经济体制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开始定型,出现了一些在全球范围内值得回顾总结的创新点。但不可否认,中国经济现有的很多制度还必须持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

  首先,在土地管理方面,现有体制过分依赖市场化的土地出让机制,这使得各个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出让的收入。由于中国地方政府领导人的任期远比中央政府来得短暂,所以,土地财政的直接后果是地方政府出现短期行为,寅吃卯粮现象非常严重。

  同时,土地财政推高了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房地产价格,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恶果。为此,雄安应该探索一种由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的土地管理办法,比如说,可以探索一个三级土地和房地产管理模式。第一,政府可以长期持有相当一批房地产物业,通过出租的方式提供给在雄安长期生活就业的居民。第二,政府也可以建造一批“小产权”房,按照市场定价的原则卖给在雄安长期工作的人群,类似于像斯坦福大学给自己教授建造的住房。这种住房只能限于在本地工作的人员内部流转。第三,雄安的另一部分物业也可以完全面对市场开放,但其前提也是提供给具有雄安长期居住证的人员。通过这三种方式,让土地的使用能够长期支持本地的经济发展,避免房地产沦为投资和投机的工具,也为地方财政提供长期的财源。

  在公共财政方面,雄安应该仔细研究香港和新加坡的模式,那就是主要的财政收入应该还是来自于企业的纳税,而个人所得税则作为低税率但覆盖面比较广的税种。这样就能使得雄安的地方财政与本地经济发展能够密切联系,让地方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地扶持本地企业的发展,也使得那些以工资收入为主的中产阶层不至于背负上沉重的个税负担,同时也使得个人所得税变得较为简单而可操作,避免西方发达国家那种以个人所得税为主的模式。事实证明,发达国家这种个人所得税加房地产税为主的地方财政模式并不成功,因为这使得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相对松散,而且个人所得税也变得极其复杂,让个人所得税体制变成了要给各方政治势力讨价还价和游说的对象,这是美国式公共财政的悲剧。

  在经济发展方面,雄安也应该积极探索,比如,政府长期持有一部分地方企业非控股的股权,但不是直接控股这些企业。这就相当于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那就是政府控制一部分企业的股权,以此加强政府与企业的联系,也为地方政府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基础,但是政府并不干预企业的运行。

  社会治理

  在社会治理方面,特别值得雄安进行大力的创新。在交通管理方面,公共交通应该成为雄安新区内的交通主体。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公共交通方式之间需要进行快速、便利、无缝的接驳,比如,从高铁到地铁到公交车以及公交车站旁边的共享单车,形成一条龙公共交通服务。在私人轿车的管理方面,完全应该采取收取拥堵费的方式,引导居民可以拥有车但是少用车,让真正需要用车的居民能够买得起车且真正需要时也用得起车。雄安新区应该成为交通新区,有专门的智能交通的收费和引导方式。雄安应该向汽车限购、限行说不。

  在公共治理方面,尤其要探索建立基层政府(如街道)与居民直接沟通的渠道,应该定期召开面向本地居民的公共政策讨论会、听证会,把很多重大公共事务交由居民来表决,部分基层官员岗位可以尝试差额选举;基层性的税收,例如物业税乃至个人所得税,可以交由基层政府管理使用。新区的教育经费应该由新区统一安排,新区内部各个学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应该相对平衡,避免学区教育质量苦乐不均的情况。

  生态文明制度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新区也应该成为全国的标杆。雄安新区的自然条件并不好,大气污染扩散能力不强,水资源相对短缺,这将逼迫着雄安新区在自然资源的管理方面建立一套严格的体制。为此,应该由政府设计和引导,建立一套市场机制来合理配置稀缺的自然资源。例如水资源和排污权由市场定价,但是政府要发挥维护市场的作用,严厉打击偷排污水、偷采地下水等违法行为。自然资源的定价按照市场规则,新区内的水价很可能会远比周边地区高,而这只是充分反映雄安新区水资源短缺的客观情况,而不应该引发特别的争议。

  总之,雄安新区如果能够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以及生态文明制度上进行一些超前的、可推广的制度性创新探索,其将成为国家新一轮现代化制度创新的标杆,从而实质性地加快国家整体现代化进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230

我國四縱四橫高鐵網已基本建成,雄安新區將直達香港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6841

去年出臺的八縱八橫高鐵網規劃最近有了一個新變化:連接北京和雄安新區的京雄鐵路規劃出臺,未來從雄安新區出發,乘坐高鐵可以直達香港九龍。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調整後的八縱八橫高鐵網,哪些線路可能會改變我們的出行?

去年出臺的八縱八橫高鐵網規劃最近有了一個新變化:連接北京和雄安新區的京雄鐵路規劃出臺,未來從雄安新區出發,乘坐高鐵可以直達香港九龍。

中國鐵建第四勘察設計院規劃師鄭洪稱京雄鐵路從雄安引出以後到阜陽分兩支: 一支到香港九龍,另外一支到福建,它是八縱八橫重要的一縱。

連接黑龍江省哈爾濱和牡丹江的哈牡高鐵最長隧道——虎峰嶺隧道將於今天(20日)貫通,這意味著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最北邊的一橫突破了又一重大難關。

虎峰嶺隧道位於東北小興安嶺支脈的林海雪原區域,全長8755米,是哈牡高鐵的重難點控制工程之一。

(央視新聞/圖)

中鐵五局哈牡高鐵項目部隧道隊隊長 景國慶:隧道地處高寒地帶 冬季最低氣溫接近零下四十度 為了保證冬季正常施工 我們采取了一系列保溫措施 比如用熱水拌和混凝土 在洞口安裝保溫簾 保證洞內溫度達到五度以上。

哈牡高鐵建成後,哈爾濱到牡丹江的行車時間僅需一個多小時,未來沿線地區也將通過哈爾濱與哈大高鐵對接。

京沈高鐵阜新站即將封頂

同樣連接哈大線的京沈高鐵重要一站——阜新站即將封頂,未來這里將成為東北地區進京客流便捷通道。

(央視新聞/圖)

中國鐵建十一局京沈高鐵項目經理 方碧峰:阜新站開通後將承接哈大高速鐵路,從阜新到達沈陽只需40多分鐘、預計到達北京只需要2個小時30分鐘左右,比過去出行到這些大城市的時間縮短了約2/3。

根據八縱八橫高鐵網的規劃,未來京沈高鐵與京廣哈大高鐵對接,成為我國南北走向里程最長的高鐵大動脈。

雄安新區直達香港

(央視新聞/圖)

去年出臺的八縱八橫高鐵網規劃最近有了一個新變化:連接北京和雄安新區的京雄鐵路規劃出臺,未來從雄安新區出發,乘坐高鐵可以直達香港九龍。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調整後的八縱八橫高鐵網,哪些線路可能會改變我們的出行?

中國鐵建第四勘察設計院規劃師 鄭洪:京雄鐵路從雄安引出以後 到阜陽 分兩支 一支到香港九龍 另外一支到福建 它是八縱八橫重要的一縱。

八縱八橫高鐵網建成後 高鐵總里程增加一倍

(央視新聞/圖)

八縱八橫高鐵網中,新規劃的縱向線路還有:呼和浩特到南寧的呼南通道;北京到昆明的京昆通道;包頭到海口的包海通道;蘭州到廣州的蘭廣通道。

新規劃的橫向線路有:綏芬河到滿洲里的綏滿通道;北京到蘭州的京蘭通道;廈門到重慶的廈渝通道;廣州到昆明的廣昆通道。

八縱八橫高鐵網建成後,全國高速鐵路總里程將達到4.5萬公里,比現在增加一倍。它將連接起總里程超過20萬公里的全國鐵路網,基本覆蓋2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

我國四縱四橫高鐵網已基本建成

(央視新聞/圖)

去年出臺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首次明確提出要建設八縱八橫高鐵網,它是建立在2004年規劃的四縱四橫高鐵網的基礎之上。原有的四縱四橫高鐵網中的縱線:北京到上海、北京到廣州、哈爾濱到沈陽,以及東南沿海高鐵;四條橫線中的上海到昆明、上海到成都、徐州到蘭州都已經通車,除正在建設的北京到沈陽、青島到濟南、石家莊外,我國四縱四橫高鐵網已經全部建成。

(來源:央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044

雄安新區先行補償標準:臨時占地費每年每畝1500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10/1146536.html

據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官方通報,9月9日上午,雄安新區第一份臨時占地補償協議完成了簽署。圍繞新區規劃建設需求,雄安新區依法依規啟動臨時辦公區建設前期臨時占地工作,占用容城縣三個村莊約1000畝土地,共涉及240戶農民。

鑒於新區征地拆遷政策體系尚未出臺,雄安新區先行補償標準公布,此項目臨時占地費為每年每畝1500元,簽訂協議後先行兌付被占戶的半年占地費。待新區征地拆遷政策體系出臺後,再簽訂正式征地協議,按程序和標準兌付補償款,並落實相關政策和待遇。

新區建設“第一樁”紮入土壤中

據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官方通報,圍繞新區規劃建設需求,雄安新區依法依規啟動臨時辦公區建設前期臨時占地工作,占用容城縣馬莊村、白塔村、東關村部分土地,約1000畝,總共涉及240戶農民。臨時辦公區主要功能包括: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及部分入駐企業的臨時辦公,新區規劃建設成果展示、政務服務、會議、接待、便民服務和未來低碳智慧城市生活體驗等。

9月9日下午,在“清表”工作完成的一塊土地上,新區建設“第一樁”深深紮入土壤中,雄安新區全面建設自此拉開帷幕。容城縣國土局負責人介紹,打樁是為了進行土地勘測,兩樁之間的間隔大約30米左右,為接下來的臨時辦公區建設做好準備工作。

據雄安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臨時辦公區將采用現代建築產業化的快速裝配與模塊化技術,建築外部和內部空間上展現簡約美、樸素美,突出艱苦創業精神,通過智能建築、共享辦公、自主超市等功能,打造創新、開放、綠色、低碳、智慧時尚的城市生活體驗。

此次臨時占地實行“先占地,後補償”

鑒於新區征地拆遷政策體系尚未出臺,此次臨時占地實行“先占地,後補償”,先行支付地上附著物補償款。此項目臨時占地費為每年每畝1500元,簽訂協議後先行兌付被占戶的半年占地費。待新區征地拆遷政策體系出臺後,再簽訂正式征地協議,按程序和標準兌付補償款,並落實相關政策和待遇。

容城縣負責人介紹,這次臨時占地,種玉米的農戶有三筆收入:一是臨時租占土地,每半年補償750元;二是一季的玉米每畝補償1500元,其他的地上附著物都有相應合理補償;三是當地養殖企業收購青玉米稭,每畝給700元。補償款將由鄉鎮財政部門直接打到每戶農民的銀行卡里。

中國銀行雄安新區分行籌備組副組長杜雅紅表示,作為補償款發放的代理行,為了讓村民實打實看到補償款,這次為村民配備對賬簿,補償款到賬後,村民可以第一時間看到到賬情況。這張銀行卡免工本費、年費、短信通知費、異地取款手續費等費用,讓村民享受到最大程度的金融優惠。

雄安新區完成與村民的“第一簽”

白塔村黨支部書記馬占茹介紹,早在宣布設立新區之前,雄安三縣已經實行了嚴格的依法管控,農村建房、種樹等都停了。現在新區終於開始動工了,新區居民也都希望能為新區建設盡自己的一份力。

馬莊村村民宋建國,家里的5.6畝葡萄園也在這次臨時占地之列。9月7日,不等村幹部上門動員,老宋就帶領全家進園處理尚未完全成熟的葡萄。收獲的1.7萬斤葡萄擺在地頭,怎麽賣出去讓他犯了愁。得知情況後,新區幹部主動將老宋賣葡萄的信息發到微信朋友圈里。僅用了一天時間,老宋的葡萄就被新區、保定、北京等地的買主搶購一空。

9月9日上午,在容城縣馬莊村村委會門口,雄安新區第一份臨時占地補償協議完成了簽署。村民姜俊明在協議上按下了紅手印,隨後,中國銀行工作人員現場為他辦理銀行卡,通過電子轉賬將4147.5元補償款劃到他個人銀行卡中。這份1.75畝地的臨時占地協議書,成為了雄安新區與當地村民的“第一簽”。

來源:北京青年報

記者:張香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253

雄安新區全力推進“數字雄安”建設:聚焦大數據重點應用領域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08/1152478.html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記者從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了解到,雄安新區將全力推進“數字雄安”建設工作,探索和建立多個重點領域的大數據應用體制機制成為焦點。

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表示,推進“數字雄安”建設,首先要建立健全組織體系,成立“數字雄安”工作領導小組並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對相關工作的統籌協調和集約推進;探索創新政策體系,針對政府主導模式下的大數據建設、運營,梳理數據獲取、數據運營、數據安全等方面可能遇到的政策問題,創新突破,形成“雄安模式”;要建立數據管理層級體系,以雄安新區管委會和三縣政府為統領,以企業、社會和外部力量為依托,搭建塊數據公司,設立小型數據中心,探索並逐步完善“數字雄安”的技術標準,形成數據管理集成系統。這是“數字雄安”和大數據管理體制機制建設的基本思路。

雄安新區建設七個方面重點任務中,第一條就是建設綠色智慧新城,而“數字雄安”是雄安新區建設的規定動作和題中之義,是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手段和載體,目的是實現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治理、城市服務的智慧化。按這些目標“數字雄安”建設將聚焦大數據重點應用領域,重點將抓緊建立雄安公民個人數據賬戶系統、雄安房屋租賃大數據管理系統,搭建雄安新區區塊鏈及數字誠信應用平臺,設立“數字雄安”可視化展示中心等,通過這些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協同治理信用之城、普惠民生綠色之城、金融科技創新之城和安全運行示範之城。

來源:央廣網 記者:孟曉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22

雄安新區淘金:昨天騰訊入駐,今天阿里的3家子公司也要來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29/165432.shtml

雄安新區淘金:昨天騰訊入駐,今天阿里的3家子公司也要來了……
黑智 黑智

雄安新區淘金:昨天騰訊入駐,今天阿里的3家子公司也要來了……

阿里三家子公司涉及AI、螞蟻金服和菜鳥。現在,BAT就差一家了……

9月29日消息,黑智獲悉,阿里巴巴今日宣布將在雄安新區成立三家子公司,全面參與“智能雄安“建設。這三家子公司分別為“阿里巴巴(雄安)人工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螞蟻金服(雄安)數字有限公司”和“菜鳥科技(雄安)網絡有限公司。

三家子公司成立後,阿里巴巴將與雄安新區在人工智能、科技金融、智慧物流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推進“智能雄安”建設。

據阿里巴巴集團雄安項目負責人任庚介紹,未來阿里將通過人工智能、科技金融、智慧物流等領先技術,從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服務民生三個角度全面參與和助力雄安建設,為雄安裝上“城市大腦”。雙方還將探索新技術在綠色環保領域的應用,嘗試為居民建立“碳賬戶”,鼓勵居民低碳減排。

而就在昨天,騰訊成立雄安子公司——河北雄安新區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公司註冊資本金為 2000 萬元,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出資90.00%,自然人沈丹占比10%。公開信息顯示,沈丹是騰訊公司黨委副書記、公共政策部總經理。

騰訊這家新公司臨近榮城縣的奧威路。目前,奧威路已吸引大批知名企業及央企,如中鐵、中建、中國建設銀行、華夏銀行、長江證券等,此外還有一批IT通信類企業,如華為、浪潮等。

黑智簽名檔

雄安新區 騰訊 阿里 人工智能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977

香港1300公頃棕地2/3可建房屋等 多集中於四新區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11/1153261.html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會議昨日率先討論棕地議題,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小組成員大多同意積極重整棕土作業,並確認棕地有經濟貢獻,並非閑置地。香港特區政府初步估計,香港1300公頃棕地中,三分二可作房屋等用途,當中最集中於四大新發展區,涉及合共約540公頃棕地具發展潛力,預計可建起碼15萬個住宅單位,2023年起分批落成。

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日舉行第二次會議,分別落實小組未來的工作計劃,並就各個覓地選項進行討論,包括社會最關註的棕地發展,以及新加入的短期租約用地,但後者因時間關系,最終未有討論,改於11月7日會議討論。

黃遠輝在會後會見媒體時稱,大部分委員同意處理棕地問題,又確認棕地不等於閑置用地,因目前九成棕地涉及經濟活動,包括貨櫃擺放、汽車維修、露天貯物等,支持社會部分經濟發展。

黃遠輝稱,根據調查資料顯示,新界約有1300公頃棕地,其中較大板塊的棕地集中在粉嶺北、洪水橋、元朗南及新界北,共540公頃。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會議文件顯示,上述四個新發展區料可提供近15萬個住宅單位,容納約25.5至35萬人口。

不過他重申,由於部分棕地仍有經濟作業,須預留土地重置,並非全數用作其他用途。他以洪水橋新發展區為例,190公頃棕地中,約有300個營運者共3900人工作,若要發展,必須預留24公頃興建多層工業大廈容納受影響營運者,另提供37公頃土地作物流設施,意味即使收回全部棕地,僅三分二土地可用作房屋等其他用途。

就其余散落在新界各地的760公頃棕地,黃遠輝認為,土地過於零散,發展潛力較低,但強調並非不會處理,而是建議特區政府優先集中處理較大板塊的棕地,其余土地可利用洪水橋的顧問研究作參考,研究如何保持作業的經濟貢獻,同時釋放土地。

小組昨日又計劃成立兩個工作小組,分擔公眾咨詢工作,包括整合每個選項的利弊、土地潛力等資料,方便公眾討論,同時設計公眾咨詢方法,例如咨詢時間、次數等,並將所有意見集結成報告交予特區政府,又初步計劃延長咨詢期至5個月,於明年3月至7月展開,最遲11月底前提交報告。

(來源:中國新聞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095

雄安新區管委會:探索住房租賃管理新模式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11/1192127.html

CFP圖

10日,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召開以“住房租賃積分為切入,探索住房租賃管理新模式”為主題的學術性研討會,並邀請國內專業研究機構、高等院校、金融機構等相關機構的專家,為新區住房租賃制度建言獻策。

探索城市開發建設運營新模式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雄安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雄安新區將以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為抓手,以大數據監管平臺為依托,引入國內外知名房屋租賃管理機構,實施住房租賃積分制度,規範租賃市場,引導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

過度依賴土地財政推動城鎮化建設的發展模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費和市場主體活力,出現資源配置失衡、投機炒作、房地產價格上漲,易產生經濟運行和金融風險等問題。雄安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新區必須著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堅決不搞土地財政,不走房地產主導的城市發展老路,努力探索城市開發建設運營新模式,構建新的住房保障體系。

建立住房租賃積分制度

據介紹,雄安新區的住房體系設計是為了準確有效地服務於雄安的公眾群體,真正讓那些為雄安當前發展做出努力的人有房住、租得起,讓那些為雄安長遠發展做出貢獻的人有房產、買得起。為此,雄安新區積極探索建立住房租賃積分制度,從住房租賃市場主體屬性、政策激勵、租賃行為三方面,運用區塊鏈、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建立科學、有效的住房租賃積分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營造活力、健康、有序、可持續的住房租賃生態。

雄安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新區住房租賃制度管理的總體思路將堅持政府主導、企業運營、依法監管、積分激勵、租購同權的原則。通過實施住房租賃積分制度,將政府的管理目的和要求與個人的價值取向、利益訴求相結合,以內在驅動替代外部強制,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以引導激勵的手段形成積極向上、公平正義、誠實守信、健康綠色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

住房租賃制度的創新意義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新區住房租賃制度的創新意義十分巨大。首先,居住行為的數據化創新了租賃管理的新模式;其次,以租住行為為核心的舉措創新了居民權益的界定;最後,以積分激勵機制為措施創新了城市管理的新方式。

隨後,來自高校和相關領域的專家都肯定了探索這項制度的必要性,並一一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議。

(來源:人民網 記者:栗翹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135

重磅!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複《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全文)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對《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的批複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國家發展改革委:

你們《關於報請審批〈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的請示》收悉。現批複如下:

一、同意《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以下簡稱《雄安規劃綱要》)。《雄安規劃綱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著眼建設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創造“雄安質量”和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符合黨中央、國務院對雄安新區的戰略定位和發展要求,對於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具有重要意義。

二、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兩翼,有利於有效緩解北京“大城市病”,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與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契機推進張北地區建設形成河北兩翼,有利於加快補齊區域發展短板,提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水平。要以《雄安規劃綱要》為指導,推動雄安新區實現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建設成為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

三、科學構建城市空間布局。雄安新區實行組團式發展,選擇容城、安新兩縣交界區域作為起步區先行開發並劃出一定範圍規劃建設啟動區,條件成熟後再穩步有序推進中期發展區建設,劃定遠期控制區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要堅持城鄉統籌、均衡發展、宜居宜業,形成“一主、五輔、多節點”的城鄉空間布局。起步區隨形就勢,形成“北城、中苑、南澱”的空間布局。要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構建藍綠交織、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空間格局。

四、合理確定城市規模。堅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剛性約束條件,科學確定雄安新區開發邊界、人口規模、用地規模、開發強度。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雄安新區藍綠空間占比穩定在70%,遠景開發強度控制在30%。要合理控制用地規模,啟動區面積20至30平方公里,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要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控城鎮開發邊界,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加強各類規劃空間控制線的充分銜接,形成規模適度、空間有序、用地節約集約的城鄉發展新格局。

五、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要重點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轉移。積極穩妥有序承接符合雄安新區定位和發展需要的高校、醫療機構、企業總部、金融機構、事業單位等,嚴格產業準入標準,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業、中低端第三產業。要與北京市在公共服務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引入優質教育、醫療、文化等資源,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完善配套條件。要創新政策環境,制定實施一攬子政策舉措,確保疏解對象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好。

六、實現城市智慧化管理。堅持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適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礎設施,打造全球領先的數字城市。建立城市智能治理體系,完善智能城市運營體制機制,打造全覆蓋的數字化標識體系,構建匯聚城市數據和統籌管理運營的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樞,推進城市智能治理和公共資源智能化配置。要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建設多級網絡銜接的市政綜合管廊系統,推進地下空間管理信息化建設,保障地下空間合理開發利用。

七、營造優質綠色生態環境。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和國土綠化,將生態濕地融入城市空間,實現雄安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0%,起步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0%。要堅持綠色發展,采用先進技術布局建設汙水和垃圾處理系統,提高綠色交通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推廣超低能耗建築,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強化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加強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同步加大上遊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逐步恢複白洋澱“華北之腎”功能。

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高起點布局高端高新產業,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布局建設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加強與國內外一流教育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合作,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制定特殊人才政策,集聚高端創新人才,培育創新文化和氛圍。創新科技合作模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及綜合運用,構建國際一流的創新服務體系。

九、建設宜居宜業城市。按照雄安新區功能定位和發展需要,沿城市軸線、主要街道、鄰里中心,分層次布局不同層級服務設施,落實職住平衡要求,形成多層級、全覆蓋、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網絡。構建具有雄安特色、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增加雄安新區優質衛生資源總量,建設體系完整、功能互補、密切協作的現代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供多層次公共就業服務,創新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和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效機制,嚴禁大規模房地產開發。優化調整雄縣、容城、安新3個縣城功能,妥善解決土地征收、房屋拆遷、就業安置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和輿論環境,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

十、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要把改革開放作為雄安新區發展的根本動力,總結吸收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經驗成果,進一步解放思想、勇於創新,探索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路徑。對符合我國未來發展方向、對全國起重要示範帶動作用、對雄安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的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在新區先行先試,爭取率先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率先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和考核體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為全國提供示範。

十一、塑造新時代城市特色風貌。要堅持順應自然、尊重規律、平原建城,堅持中西合璧、以中為主、古今交融,做到疏密有度、綠色低碳、返璞歸真,形成中華風範、澱泊風光、創新風尚的城市風貌。要細致嚴謹做好單體建築設計,追求建築藝術,強化對建築體量、高度、立面、色調等要素的規劃引導和控制,原則上不建高樓大廈,不能到處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墻。要註重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留中華文化基因,體現中華傳統經典建築元素,彰顯地域文化特色,體現文明包容,打造城市建設的典範。

十二、保障城市安全運行。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城市安全運行、災害預防、公共安全、綜合應急等體系建設為重點,構建城市安全和應急防災體系,提升綜合防災水平。科學確定雄安新區防洪和抗震等安全標準,高標準設防、高質量建設,確保千年大計萬無一失。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人的要求,科學確定用水總量,完善雄安新區供水網絡,形成多源互補的雄安新區供水格局。實現電力、燃氣、熱力等清潔能源穩定安全供應,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十三、統籌區域協調發展。雄安新區要加強同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等城市的融合發展,與北京中心城區、北京城市副中心合理分工,實現錯位發展。要按照網絡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體化服務的要求,加快建立連接雄安新區與京津及周邊其他城市、北京新機場之間的軌道和公路交通網絡,構建快速便捷的交通體系。要加強對雄安新區及周邊區域的管控力度,劃定管控範圍和開發邊界,建設綠色生態屏障,統一規劃、嚴格管控,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十四、加強規劃組織實施。雄安新區是留給子孫後代的歷史遺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保持歷史耐心,合理把握開發節奏,穩紮穩打,一茬接著一茬幹,一張藍圖幹到底,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各項工作落實。《雄安規劃綱要》是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基本依據,必須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各有關方面要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大歷史觀,全力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統籌指導下,河北省委和省政府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全力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各項工作,建立長期穩定的資金籌措機制,完善規劃體系,抓緊深化和制定控制性詳細規劃及交通、能源、水利等有關專項規劃,按程序報批實施。國家發展改革委、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做好綜合協調,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委、單位,北京市、天津市等各地區,要積極主動對接和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

《雄安規劃綱要》執行中遇有重大事項,要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請示報告。

中共中央

國務院

2018年4月14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776

生態環境部:非法擠占雄安新區水域岸線的建築將限期退出

生態環境部19日表示,將制定非法擠占雄安新區水域岸線建築限期退出的清單,恢複和保護水生態,構建良性循環的水生態系統。

在生態環境部當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對記者表示,加強雄安新區的水汙染防治對保護白洋澱及周邊水生態環境,構建雄安新區生態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生態環境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攝影/章軻

目前雄安新區水生態環境面臨許多需要攻克的難題。攝影/章軻

他說,目前雄安新區水生態環境面臨許多需要攻克的難題。一是水資源嚴重短缺。張波說,當地流域範圍內上遊有100多座水庫,總庫容量超過了36億立方米。“大家一塊蓄水,連汛期的水也下不來,這樣重要河湖得不到必要生態流量的補充。”另外,當地地下水超采比較嚴重,保定市的地下水位已經從上世紀70年代的5米降到目前的24米,出現了明顯的地下水漏鬥。

張波說,另一方面,京津冀高耗水行業比較突出,鋼鐵行業是高耗水行業,農業種植中小麥耗水比較高。在這個區域內,七成左右的水資源用於農業,而農業的水價比較低,農業對節水灌溉措施缺乏動力。同時,工業、農業等各方面的汙染物排放量較大,汙染減排任務十分艱巨。

雄安新區流域範圍內汙染減排任務十分艱巨。攝影/章軻

張波說,在雄安新區範圍內,水生態環境承載力嚴重不足,由於生態流量得不到滿足,水生態的破壞和水質的下降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張波告訴記者,生態環境部成立了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與河北省政府簽訂了《推進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戰略合作協議》,先後指導河北省編制了《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制定了大清河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協同財政部安排2017年中央水汙染防治專項資金5億元,支持雄安新區的“洗臉工程”,為白洋澱生態恢複打下良好基礎。

張波說,生態環境部將貫徹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和新的《水汙染防治法》各項要求,指導雄安新區完成必答題。同時全面治理水汙染,推動高汙染行業企業退出,提升白洋澱周邊區縣城鎮汙水處理能力,完善城鎮汙水管網體系建設。恢複和保護水生態,督促嚴守紅線,嚴控開發行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783

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獲批,背後有哪些投資機遇?

對於頭頂著“國家大事、千年大計”光環的雄安新區,中央要求“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同時“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

4月2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下發關於對《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的批複。批複中提到,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建設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創造“雄安質量”和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今年2月,中央首次提出創造“雄安質量”這一要求。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也明確提出,雄安新區不搞政策“窪地”。

那麽,如何理解“雄安質量”?又如何看待不搞政策“窪地”所釋放出來的信號呢?

容城縣奧威路夜景,這里被外界稱為“央企大街”。

日前,產業中國研習社創始人張五明接受第一財經專訪表示,“雄安質量”的提出契合雄安的地位。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核心承載地”,雄安承擔著作為打造一個高質量發展方面全國樣板的角色。正如新區管委會主任陳剛所說的,“有創新才有未來,有質量才有生命。從全國來看雄安,無改革創新,無雄安價值。”

張五明認為,中央不在雄安搞政策“窪地”,說明在雄安發展過程中,市場還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自由開放的市場環境將會是今後雄安建設創新發展示範區的重要前提。

“雄安質量”與不搞政策“窪地”

2月22日,中央召開會議聽取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編制情況的匯報,會議強調,要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創造“雄安質量”,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成為全國的一個樣板。對於這一要求,張五明認為,“雄安質量”是中央“質量強國戰略”的具體體現,高質量發展既是新時代中國經濟轉型、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標準,也是中國建設科技強國、創新強國的重要基礎。如果雄安新區是關於未來城市的探索與實驗,“雄安質量”就是保證實驗穩步落地的標準和規則。

對於“雄安質量”如何理解呢?

在張五明看來,“雄安質量”涵蓋著五個方面:一是以人對生活的需求為核心的城市設計理念;二是新技術、新材料廣泛應用到城市建設和開發中;三是為支撐技術進步和人居質量提升所做的制度創新;四是系統、科學、高質量的城市配套體系;五是嚴格的城市開發工程的質量標準。

其實,“雄安質量”的提出從側面也進一步明確了雄安新區的規劃方向。前述批複提到,要以《雄安規劃綱要》為指導,推動雄安新區實現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建設成為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

此外,今年兩會期間,何立峰強調,雄安新區不搞政策“窪地”。

和深圳等特區相比,雄安新區並沒有特別的區位、資源優勢,在外界看來,帶著政策光環出生的雄安新區,今後的發展肯定會有大量的政策傾斜。既然“雄安質量”要在全國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就決定了政策不應該是雄安發展的主要動力。既然不搞政策“窪地”,就意味著,自由開放的市場環境,將會是雄安建設創新發展示範區的重要前提。

張五明認為,基於投資貿易的便利環境,更宜居、宜業的生活空間,強調創新、進取的城市精神等多方面將構築雄安對資本、人才、技術的綜合吸引力。需要明確的是,不搞政策“窪地”,並不意味著,雄安就沒有政策了。可以預期的是,今後將會通過有效的政策供給和政策調控進行形成優良的市場環境。

參與智慧城市的上下遊產業鏈

批複中再次明確提到,雄安的定位是“著眼建設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不過隨著這些“非首都功能”的產業集聚於此,可以預見的是新區將來會成為區域的增長極,對冀中南乃至整個河北起到輻射帶動作用。這意味著,在這一塊未來之城中,紛紛前來的不論是國企,抑或是民企,除了響應中央號召之外,更看重的是這塊市場潛在的投資價值。

那麽,新區的投資價值有哪些呢?中央多次強調,雄安不能搞成工業集聚區,更不是傳統工業和房地產主導的集聚區。雄安官方多次指出,雄安新區持續全面嚴控土地開發,嚴防炒房、抄地行為。陳剛還曾“請大家放心”:雄安一不搞土地財政;二要考慮百姓的長遠利益;三是絕不搞形象工程。根據前述批複來看,雄安新區絕對不會“以房地產業立區”,而且雄安新區還將打破很多地方土地財政路徑依賴的模式。

因此,支撐雄安的最大動力將會是產業發展帶來的增加值和稅收,而由產業鏈延伸所帶來的區域分工,將成為雄安輻射周邊的最主要動能。由此看來,雄安將依托產業政策的高地優勢,實現產業的快速集聚。

張五明認為,任何一個基於頂層設計來開發的城市,除了政府的直接投資,最大的優勢來自於政策和制度的創新。如早期深圳,有了外商投資的便利化政策,吸引了大量海外資本和國內勞動力。對於雄安來說,未來的創新不僅包含技術,也包含制度和政策,善用政策空間,將成為資本在產業投資上的著力點之一。國家對雄安高度重視,新區的地位和所承載的使命決定了這座城市未來自不必為資本而憂慮,但如何讓最有效率的資本和資源在雄安以及沿線進行更為科學化的組合,將是今後雄安能否撬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所必須面臨的挑戰。

目前來看,由於高定位,雄安的產業進駐門檻很高,控規中的一類工業用地將不會預留太多,絕大部分制造業將被攔截在外。從目前入駐企業名單來看,主要包括五大類,一是信息技術與智慧科技類。包括BAT、科大訊飛、華訊方舟、寒武紀等;二是基建類,主要是央字頭,如中交、中鐵、中建等;三是環保類,如東方園林、首航節能、雪迪龍等;四是能源領域,如大唐、國電、中核、國電等;五是金融類,國開頭、人保、安信、華夏銀行、長江證券等。

他認為,這五類行業,實際上是一個智慧城市前期開發過程中所必需的五大行業要素,由於管委會對註冊企業的把控非常嚴格,一般民營企業想在雄安註冊很不容易。那麽,既然要想在新區或環雄安地帶找投資機會,就只能在這五大行業的上下遊產業鏈上做文章,與入駐企業形成供應或合作關系,這需要各顯神通。其中,一個機會點在於,國內尚未有成熟的智慧城市案例,產業鏈的成熟度也不高,很多進駐企業在雄安開展的也是新的業務板塊。尋找上下遊合適的合作夥伴,這或許是新入局者的機會所在。

連接京雄的高端制造產業走廊

既然雄安的產業進駐門檻很高,在環雄安地帶有無投資機會呢?

在張五明看來,從環雄安地帶來看,雄安的高新技術產業要想做強,就需要制造業做後盾,而制造環節被雄安攔在門外,第一選擇就變成了雄安周邊:產業門檻略低、就近消費市場、土地供給充足、要素成本低。因此,找尋與雄安產業結構形成互補的朝陽行業將會是雄安投資的另外一個選擇。

事實上,“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對周邊的受益城市來說,帶來的也是戰略性的機遇。張五明認為,保定和廊坊將是最大的受益城市。同時,帶來機遇的具體範圍是,在北京與雄安之間、G4、G45和京雄高鐵通過的沿線及周邊城市,包括涿州、高碑店、固安、定興、徐水等。在這一區域,將形成一條連接京雄的高端制造產業走廊。需要說明的是,這並不意味著,每個城市都一定要以制造業為支柱,而是在這條帶狀區域,將形成一條高端制造業集群。

他表示,這些城市原本的產業基礎,尤其是制造業產業基礎非常紮實,形成了一大批具有競爭力的本土制造企業,如長城汽車、奧潤順達、巨力等,但是缺乏外界力量的有力支持,使得這些地區產業升級的難度比較大。雄安新區的戰略價值正體現在此,新區讓河北擁有了一個可以對京津要素具有吸引力的支點,形成暢通的要素流動通道,再結合未來雄安、北京在技術轉化上的消費需求,擁有良好制造業基因的京雄產業帶的輪廓將會逐漸清晰。

至於未來,在這條產業帶可能或應當布局的行業,張五明認為,這是基於四個因素:一是雄安城市建設過程中所形成的巨大消費市場,該行業能有效支撐消費需求;二是雄安產業布局中可以形成互補關系的上下遊產業;三是北京城市功能調整中的外溢行業和調整後的消費剛需;四是既有產業的升級。

值得關註的是,在雄安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會形成一個強大的人力資本磁場,再加上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紓解,將進一步加強磁場的磁力。雄安會是一片新天地,它有能力幫來到這里的人創出一片新天地。當然,雄安未來的勞動力結構,很大可能將形成一個兩極分化的漏鬥形狀,這也是其產業結構所決定的。一方面,這在於雄安布局的產業很大程度上都站在行業鏈金字塔的頂端,知識、技術密集型崗位將形成巨大缺口;另一方面,圍繞高端崗位服務的傳統服務崗位也就具有了很大的潛在空間。考慮到雄安新區原住民在區域內的先天優勢,將很大程度上占據傳統服務崗位,在雄安的外來人口中,有雄心的創業家以及高素質的白領所占比例將遠遠高於其他城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8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