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牛津學者:中國逾半基建浪費

1 : GS(14)@2016-09-13 08:00:38

【本報訊】中國正如火如荼對外推銷「一帶一路」,在境外大搞基建之際,牛津學者研究發現,中國過往基建多半造成巨大浪費,並形成今日的債務炸彈。牛津大學講師Atif Ansar等人在對中國1984至2008年間,利用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融資的95個公路和鐵路項目進行研究後發現,其中55%的項目成本收益率(benefit-cost ratio,BCR)低於1,也就是說在它們的運營生命周期內並無經濟價值。有關調查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牛津經濟政策評論》。論文稱,中國大陸有逾半基建工程項目,成本大於效益,四分三項目超支,加劇了債務問題,估計佔中國大陸28.2萬億美元負債的三分之一。《金融時報》引述Ansar指,將中國的經濟增長,歸功於基建投資並不正確;中國的經濟增長是得益於經濟自由化及制度改革,而低質基建項目過熱,對增長構成威脅。在2014年,發改委曾發表研究報告,指「無效投資」佔2009至2013年經濟總投資的近一半,政府的刺激措施和基建已造成約合42萬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浪費。報告當時亦引起外界關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3/197691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858

鐵路基建 煤炭股受捧

1 : GS(14)@2016-09-23 08:05:42

【本報訊】北水昨日暫緩湧港,港股通昨錄淨走資,中資金融股不再領升H指,取而代之的是近日獲大行唱好的鐵路基建股及煤炭股。


中車神華漲半成

昨升幅最大的H指成份股為獲大摩同時上調目標價與評級的中國中車(1766),該股昨升5%,貢獻H指6點升幅。神華(1088)昨亦升4.6%,為H指帶來8點升幅,成貢獻最大的H指成份股。上述兩股連同中國中鐵(390)、中車時代(3898)及中交建(1800)三隻鐵路基建股,昨合共貢獻H指近20點升幅,相當於H指昨逾四成升幅,貢獻超越中資金融板塊。大摩昨發表報告指,市場對內地鐵路設備股的需求前景,看法仍過於審慎。該行料鐵路設備需求將於明年起復蘇,但認為有關預期尚未反映在股價之上,因而將中車評級由「與大市同步」升至「增持」,目標價由7.9元升至8.8元。煤炭股方面,德銀日前將2016至2018年度的煤價預測上調,並一併將神華、兗州煤(1171)及中煤能源(1898)的目標價上調,最新分別看18.54元、5.13元及4.47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3/197791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652

投資精靈﹕中資金融基建股料受惠

1 : GS(14)@2016-09-28 04:45:38

【明報專訊】人民幣納入SDR對港股未必帶來直接影響,王冬勝亦表示未見機構投資者因此而增加人民幣資產投資,但長遠來看,資金流通將變得更頻繁,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認為,銀行的人民幣結算業務需求將增加,有利四大內銀,而香港作為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清算行中銀香港(2388)也可受惠。

另外,當人民幣漸漸普及,意味中央更需要放寬境內外投資及外匯管制,加快改革,對港股有好處,而隨着資金流進流出更自由,北水及海外資金將更樂於尋覓機會,不過植耀輝稱海外資金或會更傾向直接買A股。

另一方面,人民幣普及可推動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發展,中資企業可望以人民幣直接在沿線國家投資,減低匯兌風險,利好中資基建股如中建材(3323)、中車(1766)等。但植耀輝提醒,國與國的投資涉及政治因素,仍有待觀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031&issue=201609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322

中建承辦多項基建 屢爆醜聞

1 : GS(14)@2016-10-05 11:22:22

■本報去年揭發中建涉嫌於港珠澳橋地盤非法倒泥頭。



【本報訊】被揭有「豆腐渣」地台的水泉澳邨,總承建商是中國建築,中建在香港的工程項目繁多,但過去亦屢爆醜聞,最廣為人知的是年前的鉛水風波,承建廣珠澳大橋的工程又涉非法排污入海。《蘋果》昨就事件向中建查詢,但中建表示交由房署回覆。根據中國建築網頁,工程項目包括公屋、居屋、屋邨商場等,亦有私人豪宅發展及澳門的酒店工程;基建方面,中建承建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中環灣仔繞道銅鑼灣隧道等工程。


涉港珠澳橋非法排污


不過,中建的項目過去亦出現不少醜聞,年前的公屋鉛水風波,首先爆出食水含鉛超標的啟晴邨是由中建承建;其後政府大規模驗水,再發現中建負責的另一個公屋邨紅磡邨第2期同樣有鉛水超標,兩個屋邨總共涉及約7,000個單位。此外,中建負責的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工程,《蘋果》去年亦揭發該地盤涉將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大海,更曾被路政署書面警告。《蘋果》昨日就水泉澳邨的「豆腐渣」工程向中國建築查詢,中建表示集團只負責建築工程,項目問題將交由房屋署回覆。■記者林偉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04/197905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43

宏利陳景琳:中央政策轉向 壓樓市谷基建

1 : GS(14)@2016-10-17 07:58:12

【明報專訊】內地主要城市近日紛紛出招調控樓市,內房股價急挫,對投資巿場會造成什麼影響?宏利資產管理股票部執行總監兼高級組合經理陳景琳認為,有關政策意味中央已調整策略,本季開始由基建投資接力,取代樓市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由於政策轉變帶來不明朗因素,加上早前新貸破頂,均為人民幣帶來貶值壓力。「壓樓市」、「谷基建」及「人幣貶」料已成為最新政策方向,投資部署需因時制宜。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股票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洲於《Money Monday》第35期(2月15日出版)封面故事接受專訪,此前一個交易日(2月12日)恆指跌至18278點的近4年低位,市場普遍對後市十分悲觀。惟陳致洲當時表示,美匯指數已從1月底高位回落近5%,若有關趨勢持續,將利好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股市;而且有美國退休金公司已邀請宏利呈交亞洲股市的投資往績及前景分析,料為調配部分資金至亞洲股市部署,故他當時說:「2016年下半年的投資主題是資金將從成熟市場流走,重投亞洲股市。」他又認為,若內地推出利好改革政策,中港股市可望重拾升勢。

結果港股2月中旬已開始築底回升,至下半年升勢加快,恆指於9月9日最高報24364點,7個月內升6086點或33.3%,可見陳致洲預測準確。不過,第三季基金季結後港股隨即大幅波動,恆指上周更曾急跌近千點,升浪是否已告一段落?

重手調控樓市 內地逾20城市限購限貸

近日左右股市的主要政策動向,歸中央對樓市的調控莫屬。接受今期封面故事專訪的陳景琳認為,此舉意味中央已決定收緊樓市政策,控制泡沫,她表示此舉是正確的做法,否則泡沫愈吹愈大,一旦爆破,不堪設想。

根據中銀國際統計,除了北上廣深的一線城市(表1)外,部分二線城市的地方政府於國慶假前後亦推行調控樓市的措施,全國共有逾20個主要城市升級限購或限貸的樓市調控。內地樓市可帶動汽車、家電、傢俱等一連串的產業鏈,樓市轉旺被視為今年以來推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是次中央出重招壓樓市,難免為經濟帶來短期「陣痛」,政策不明朗因素增加,故港股近日出現調整。陳景琳強調,只要順應中央政策轉向投資,仍可找到賺錢機會,「我們要理性分析,雖然是次中央調控樓市會令短期經濟增長動力減弱,但希望有關負面影響可由政府私人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的基建上馬所抵消,內地經濟便仍可保持6%至7%增長」。

人行天量放水 人幣貶值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調控樓市的措施出台,國慶假期後人民幣離岸價、在岸價及中間價連挫多日,先後跌穿1美元兌6.7元人民幣的心理關口,同為逾6年新低,至上週五始略為反彈,分別收報6.7376、6.7283及6.7157。陳景琳分析,人民幣匯價下跌的根本原因,是人民銀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編按:今年上半年內地新增貸款達7.53萬億元人民幣,打破2009年上半年7.37萬億元人民幣的歷史紀錄),加上內地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仍然持續,故她相信,「弱一點的人民幣匯價是必要的,人民幣貶值是正常,只要穩定地慢慢貶值,便不會搞亂金融系統,相信全球政府及投資者都可以接受」。

今年初人民幣匯價急跌,曾拖累中港以至環球股市大跌,是次人民幣貶值浪潮會否再次成為大戶沽貨的藉口?陳景琳認為,此問題值得重視,惟她相信人民銀行已採取適當措施防範外資再次狙擊人民幣,故她預計人民幣匯價將緩慢有序地下跌而非急跌,中資股料不會再次被恐慌性拋售,「人民幣匯價會否急跌,關鍵是有沒有炒家沽空,但近月離岸人民幣拆息已多次被挾高,令借貨沽空成本大增,想要沽空人民幣賺錢亦非易事。」

陳景琳續說,人民幣是中國的貨幣,與其他國家一樣,匯價走勢視乎經濟體系的穩健程度,「如果經濟不穩,講乜都假 ,貨幣勢必大幅貶值,很多南美洲國家的經驗已可證明此點。」她重申,投資者最希望見到中央是次出招調控樓市後,跟著會推出其他政策,由PPP基建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如果內地PPP做得好,經濟穩定增長,我估計市場也不會再有藉口去讓人民幣大幅貶值。」

基建水泥環保股料受惠

綜合上述分析,陳景琳強調,MSCI中國指數目前市盈率僅12倍,估值不高,料只要順應國策投資,仍可找到賺錢機會,「我們之前已定調看好亞洲股票,並且預測中港股市盈利將會好轉,所以會保留已配置於中資股的資金,但會由某一板塊轉去另一板塊,哪一板塊有亮點,我們便轉去該板塊。」她續說,目前中資基建股的市盈率只有單位數,而水泥股可望受惠基建上馬,個別環保股則有機會以PPP方式參與水資源基建投資,這些板塊都值得留意。

事實上,本月以來,恆指及國指成分股中,中資金融股股價普遍下跌,中海外(0688)及華潤置地(1109)兩大藍籌內房股價分別大跌9.9%及10.3%;惟基建股中國中鐵(0390)及環保股光大國際(0257)股價逆市上升(表2)。

[封面故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02&issue=20161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21

「要麵包」遠美近中 增基建谷經濟

1 : GS(14)@2016-10-18 08:15:10

【拆局】有分析人士認為,杜特爾特之所以「遠美近中」,甚至向北京「跪低」,除他所稱「我外公是華人」外,更重要是他要借中國的錢為菲國經濟插上翅膀。外媒直指,杜特爾特實際上是面臨「要理想還是要麵包」的兩難問題。人口達1億的菲律賓近年經濟增速趨勢明顯,今年上半年GDP增幅達7%,高於中國(6.7%)和越南(5.6%)等周邊國家,且還有增長空間。但經濟增長受制於基礎設施,如鐵路交通、港口、能源水電、通訊等相對落後,使經濟發展未能創新高。


如「天掉餡餅」益北京

今年6月30日杜特爾特上台後,提出開發地方基礎設施,為菲國經濟加助燃劑、同時消除地區間貧富差距。而在這方面,中國無疑是最可能提供幫助的國家。故菲方對這次訪華尋求中方援助,包括30億美元的金援高度期待。對中方而言,無論出於政治原因,如解決南海問題、拆解美菲關係,推行一帶一路戰略,抑或純粹從經濟上謀求利益,菲律賓的賣身投靠都實在是一個絕好機會。無怪有輿論戲言,杜特爾特疏遠美國投靠北京,對中國來說,是「天上掉下來的一塊大餡餅」!《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8/198043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532

操盤手札記:基建三寶食大茶飯

1 : GS(14)@2016-10-20 08:04:39

劇集《律政強人》剛大結局,飾演律師嘅方中信與廖啟智鬥奸,教曉大家識玩法律有幾重要!而現實世界就上演《律政強袁》——律政司袁國強申請緊急司法覆核,阻止立法會新科主席讓青年新政兩名議員再次宣誓。呢場立法會鬧劇仲未煞科,買定花生吧!《寒戰II》中周潤發鬧:「你而家係司法干預立法!」我知律政司屬行政機關,唔係司法機構,司法機構之首係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不過律政司此舉都係行政機關擺法庭上枱,向立法會施壓,破壞三權分立!講番財經,中國第三季GDP一如預期,按年增長6.7%。數據無驚喜,無藉口炒作。恒指昨跌89點或0.4%,收23304,50天線危危乎;主板成交545億元,連續3日不足600億元。近日北水南下大減,不利港股後市,不過隨着深港通漸近,北水有機會重臨。人民幣自10月1日納入SDR以來,兌美元滙價持續下跌,在岸價(CNY)及離岸價(CNH)均曾跌破6.74關,創6年新低。自舊年8.11滙改後,已經係第四波貶值。喺人民幣持續貶值下,積極接海外定單嘅基建股如中交建(1800),卻可受惠。據內地媒體報道,發改委加快審批項目,7月、8月合共批覆12個基建項目,涉資2,849億元人民幣,絕大多數係交通基建。財政部亦發佈第三批PPP示範合作項目,總投資達1.7萬億元人民幣。嘩!基建股呢勻食大茶飯喇!基建三寶之中,中交建、中鐵建(1186)、中鐵(390)上半年嘅毛利率分別為12.1%、11.3%、9.5%;純利率分別為4%、2.2%、1.9%,以中交建賺錢能力最強。據彭博綜合券商預測,中交建2017年預測PE為6.4倍,低過中鐵建嘅7.5倍及中鐵嘅8.3倍,估值最低,有追落後空間。三股昨創一個月高位後回吐,中交建收8.58元,10線升穿20天線,出現黃金交叉。不過,高位仍有回吐風險,宜先睇定再撈底。割柑人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0/198061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838

廖偉強:不停有基建 樓市必興旺

1 : GS(14)@2016-11-08 05:35:43

【明報專訊】香港地少人多,樓價高昂已經是必然的現象,所以,在過去的幾十年,大部分時間的樓價都是有升無跌。

樓價在去年9月份開始回落,直到今年的3月份已經止跌回升,到今天樓價已逼近去年的高位,只欠2%左右就可以升穿歷史的新高。對於這次樓價的上升,開始有人擔心何時會再次回落;對於這個看法,筆者認為有些杞人憂天!

剛需下 需求有增無減

為何香港地少人多,樓宇可以這樣受歡迎呢?筆者有幾點看法,首先,一定是有剛性的需求;有能力而未能夠上車的市民,數量絕對不少;何況近年的風氣是分支家庭不斷增加,父母亦樂意協助下一代上車;再者就是離婚率增加及人口老化問題,均令物業需求有增無減。

如果大家有留意,香港的大型基建從未間斷,近在眼前的有各區的鐵路延線、屯門至機場的隧道、港珠澳大橋、機場第三跑道、如火如荼的高鐵等,多不勝數。這麼多的大型基建出現,香港的經濟差極有限,經濟好對樓市有一定的幫助。

內地客吸貴重物業

最近,傳媒都有報道,內地的買家明顯增加,當中可能與人民幣貶值有關。但是,筆者相信香港的樓宇絕對有一定的吸引力,因為香港的稅制簡單、樓宇質素高、環境衛生、管理完善、法制及治安都好,而且買賣手續容易兼有保障,當然,地產代理亦功不可沒。基於有內地買家因素外,再加上全球多國實行量化寬鬆,未來,將會是貴重物業主導樓市。筆者相信,這趟樓市的升勢只是剛剛開始!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691&issue=201611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341

盧志威﹕特朗普大興土木 利好美國基建股

1 : GS(14)@2016-11-10 07:42:52

【明報專訊】特朗普當選,抽離一點看並非世界末日,短線來說由於衍生工具的關係,將會大上大落,但是當所有人平倉之後,就要前瞻下一個事件,及回歸基本因素,看看哪些板塊值得持有。

投資市場預測政治事件能力弱

首先由於股市大跌,聯儲局下加息的機會率有所降低,起碼要待市况回穩才再炒加息,另一個難關就是意大利修憲公投,如果公投失敗,總理會下台,觸發提前大選,跟着脫歐派又贏出,意國銀行和債券將再次坐過山車,短短兩月之內投資者要擔驚受怕幾次。

今次事件,再次證明在重大政治選舉前,股市、匯市的預測能力有限,上次脫歐前英磅狂升,今次美國大選墨西哥披索和美股又是在高位,持倉都是會中伏,所以下次可採取被動策略,不要估結果。

軍工股大選年尾季多跑出

個股方面,由於特朗普主張國內減稅、大搞基建、對外貿易收關稅、擴大美軍編制、減低對能源和銀行的規管,所以預料基建、商品、軍工、石油、煤炭以及銀行板塊會受惠,尤其是軍工和基建,軍工股在大選年的第四季通常會跑贏大市,這個形態自1992年起已出年,今次亦不會例外,至於基建股可以看着VULCAN MATERIALS CO(VMC)和MARTIN MARIETTA MATERIALS(MLM),這兩家是美國較多人談論及熱炒的基建股,當然直接買入相關行業的ETF也可以。

另一個策略是趁低買科網股,半導體股出業績後普遍強勢,可以留意,互聯網巨頭如股價跌幅夠深,也可以買入。

[盧志威 美股搏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158&issue=201611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770

曾淵滄:美國大搞基建 中國分杯羹

1 : GS(14)@2016-11-11 08:02:54

【明報專訊】上星期五我在本欄已經告訴大家不必擔心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理由是特朗普政綱說易行難,11月9日特朗普果然當選,美股期指先大跌後來收復失地,美股開市不但不跌,更是狂升,出現三連升,且是九連跌之後的三連升,與亞太區市場所經歷的過山車式回升不一樣。同日,港股也是先大跌而逐步回升,一口氣由高位跌1000點再反彈約跌幅的一半,可見趁低吸納的人不少。11月9日的走勢與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公布時類似,當時恒指先急跌1200點,之後大幅反彈。

市場在特朗普正式宣布當選後,往樂觀處看,於是美國股市炒作特朗普慨念股,首先上升的是資源股、重型機械股,理由是特朗普會大搞基建。我也認為特朗普會如此做。

特朗普最重要的政綱是重整美國經濟,奧巴馬的8年任期靠印鈔票買國債,壓低利率,擴大社會福利來支持經濟,經濟復蘇力度很慢,特朗普會大刀闊斧的減稅,大搞基建,希拉里說要加稅,因為加稅是比較政治正確的,加稅表面上是富有的人交多一些稅,但真正富有的人有許多「合法」的方法避稅,特朗普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特朗普有決心搞一個政治不正確的減稅,減稅可以推動投資,投資增加,政府的稅收不一定會下降。

決心重整經濟 減稅推動投資

特朗普說要向中國、墨西哥、日本商品徵入口稅,這是說易行難的事,我在上周五已解釋過,因此,短期而言,特朗普如何使搬到中國的工廠搬回美國仍有待觀察,但是,馬上可以做的事就是大搞基建,建公路、修鐵路,特別是高鐵,至今為止,美國的高鐵技術依然落後,很需要急起直追。

特朗普要搞基建,鋼鐵、銅、鋁、煤石油的需求也會增加,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不會搞成本太高的太陽能、風能發電,因此,傳統的火電、煤、石油的需要必然上升,上述的資源商品都有國際公價,美國需求一提高,全球資源商品包括中國的資源商品的價格也一樣會提高。昨日,香港H股中的新疆新鑫(3833)股價一飛衝天,中鋁(2600)、江西銅(0358)升幅也很可觀,部分銅鐵股表現得也很不錯,我相信特朗普慨念股應該不會只炒一天,短期內仍有可為。

短期「特朗普」概念股炒起

另一個比較冷門的特朗普慨念股是鐵路基建、重型機械股,這包括中交建(1800)、中鐵(0390)、中鐵建(1186)、中國機械工程(1829),雖然特朗普口口聲聲說中國搶走美國人的飯碗,但美國的高鐵技術落後,不得不引進中國、日本或德國的技術,特朗普是個商人,在商言商,中國替美國建高鐵的機會是很大的。

大學教授

[曾淵滄 滄海明珠]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81&issue=20161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