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電信前三季度利潤同比上升7.2% 網絡運營成本增加

中國電信發布午間公告稱,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實現經營收入為人民幣2,638.16億元,同比上升7.1%;實現服務收入為人民幣2,334.94億元, 同比上升5.6%;實現股東應占利潤為人民幣175.43億元, 同比上升7.2%。EBITDA為人民幣760.33億元,同比下降0.6%,EBITDA率(EBITDA除以服務收入)為32.6%。

公司稱,該報告期內經營費用同比上升7.9%,主要是由於隨著去年該公司向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出售若幹通信鐵塔及相關資產後,需向中國鐵塔公司支付鐵塔資產租賃費所致。2016年前三季度網絡運營及支撐成本比去年同期上升19.6%。該集團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比去年同期上升3.5%。2016年前三季度人工成本較去年同期上升5.2%。由於期內移動終端銷售增加,相關銷售成本亦相應增加,促進期內其他經營費用比去年同上升10.4%。

此外,前三季度中國電信加大新融合的發展力度,持續推進3G用戶向4G升級,4G用戶和移動服務收入實現快速增長。該集團移動用戶數達到約2.12億戶,凈增1,459萬戶,其中4G終端用戶數達到1.07億戶,凈增4,903萬戶。同時,手機上網總流量達到833kTB,同比增長1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899

招商銀行前三季度凈利521億元 同比增7.51%

招商銀行10月28日晚間公布三季報顯示,1-9月該行實現歸屬於股東的凈利潤521.42億元,同比增長7.51%,其中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69.11億元。

另外,1-9月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602.91億元,同比增長2.60%,其中,凈利息收入占營業收入的62.84%,為1,007.22億元,同比下降1.05%,主要是受5月“營改增”實施後利息收入價稅分離和2015年降息後生息資產重定價等影響。

同時,凈利差和凈利息收益率有所下降,1-9月凈利差為2.43%,凈利息收益率為2.56%,同比分別下降0.17個和0.20個百分點。其中,第3季度凈利差為2.39%,凈利息收益率為2.52%,環比均下降0.02個百分點;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492.36億元,同比上升10.51%,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為30.72%。

截至2016年9月末,招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為592.7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18.65億元;不良貸款率1.87%,比上年末上升0.1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186.39%,比上年末上升7.44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3.48%,比上年末上升0.48個百分點。

截至9月末,招行資本充足率12.35%,一級資本充足率10.32%,較上年末分別上升0.89和0.88個百分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16

三季度凈利逆勢反彈 招行前三季利潤增長7.38%

銀行業凈利潤增速持續下滑,利息凈收入開始出現負增長,但招商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卻在三季度出現了逆勢反彈。

招商銀行10月28日披露的三季報數據顯示,由於三季度單季對公存款略有回落,截至今年9月底,該行總資產為5.24萬億元,僅比上年底增長 0.74%,存、貸款余額分別為3.46萬億元、2.93萬億元,分別比去年底增長1.16%、13.22%。

根據三季報數據,集團口徑下,前三個季度,招行實現營業收入1602.9億元,實現凈利潤521.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51%、2.6%。在該公司口徑下,則實現營業收入1522.8億元,同比增長2.26%,實現凈利潤483.5億元,同比增長7.38%。

在銀行凈利潤增速普遍持續下降的情況下,招行上述利潤增速,同上半年數據相比,出現了小幅反彈。今年上半年,該行實現凈利潤352.3億元,同比增長6.84%。而前三個季度的增速,比上半年上升了0.54個百分點。

從已披露三季報的各家銀行來看,招行凈利潤增速暫居首位。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工行、建行、中行、農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0.46%、1.35%、2.48%、0.52%,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則分別為2.05%、5.52%。

在收入結構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招行凈利息收入976億元,在營業收入中占比64.1%,利差、息差仍在進一步收縮。前三個季度,該行凈利差為2.46%,凈利息收益率為2.59%,同比分別下降0.21個、0.24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凈利差為2.39%,凈利息收益率為2.51%,環比均分別下降0.07個百分點。

值得註意的是,進入三季度,部分銀行的利息凈收入開始負增長。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工行實現利息凈收入3513億元,同比下降7.52%。而招行同期的利息凈收入,同比也出現了1.07%的下降。

非息收入的增長,對該行利潤增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前三季度,該行非利息收入 546.71 億元,同比增長 8.79%,占比35.9%,同比上升 2.15 個百分點。其中,零售業務營業收入 760.52 億元,同比增長 11.1%,占比 49.94%,與上半年基本持平。

仍在下滑的資產質量,是各家銀行的心腹大患。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招行不良貸款余額 578.65 億元,比去年底增 加 111.67 億元;不良貸款率 1.97%,比去年底上升 0.17 個百分點,而同期該行貸款減值準備已達1078.39億元,比去年底增加251.43億元。

今年三季度,2015年“股災”期間買入的證金公司,對多家上市銀行小幅減持。三季報顯示,截至三季末,證金公司在農行的持股比例下降了0.03個百分點,在工行的持股比例則下降了0.1個百分點。而截至9月底,證金公司持有招行8.446億股,持股比例為3.35%,比6月底的8.527億股減少了,持股比例下降了0.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31

農業銀行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0.52%,證金小幅減持

10月28日,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業銀行”)發布2016年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農業銀行實現凈利潤1,541.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52%;

不良貸款余額 2,298.2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 169.55 億元;不良貸款率 2.39%,與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172.73%,比上年末下降 16.70 個百分點。但為已公布三季報的四大行中最高。

股東持股方面,農業銀行前10名股東持股中,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小幅減持農行,持股比例由半年報時的1.92%下降至1.89%,下降了0.03個百分點。除此以外其他排名前十的股東持股情況沒有變化。

從盈利能力看,農行前三季度年化平均總資產回報率為 1.12%,同比下降 0.09 個百分點;年化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 17.10%,同比下降 2.31 個百分點。此外利息凈收入 2,981.21 億元,同比下降 9.31%。

從資本充足率看,按照《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計量的並表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35%、11.03%和13.21%。

三季報顯示,農行總負債 177,510.76 億元,比上年末增加 11,715.68 億元,增長 7.07%。農業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對產能過剩行業,目前農業銀行嚴格實施名單制管理,落實差異化信貸政策,做到“有保有壓”。截至9月末,鋼鐵、煤炭等8個產能過剩行業貸款壓降165億元,12個設限行業貸款壓降1473億元。

作為農業銀行的特色,農業銀行在縣域金融領域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 31,208.38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606.45 億元, 增長 9.11%。 縣域吸收存款 63,861.47 億元, 較上年末增加 5,859.73 億元,增長 10.10%。

農業銀行在縣域不良貸款率為 3.04%,比上年末上升 0.02 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 172.25%,比上年末下降 12.22 個百分點。該行負責人表示,農行在水利、政府購買服務、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大三農”、“新三農”、“特色三農”領域貸款實現較快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35

工商銀行:前三季度凈利2227.92億 證金公司小幅減持

28日,工商銀行發布三季報。一至三季度,工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840.15億元,同比下降3.93%,利息凈收入3,513.58億元,同比下降7.52%;前三季度凈利潤2227.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46%。年化平均總資產回報率為 1.30% ,年化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 16.53% 。

第三季度工商銀行實現收入1954.66億元人民幣,其中,凈利息收入1170.98億元;第三季度凈利潤725.75億元,去年同期為727.4億元。

報告期末,工商銀行總資產為236,464.7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 14,366.92億元,增長 6.47% 。資本充足率為14.18%,一級資本充足率13.13%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2.58%;不良貸款率1.62%。

報告顯示,三季度證金公司減持工商銀行A股3.62億股,持股比例由半年報的1.42%降至1.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37

受結構性減稅等影響 深圳前三季度地稅收入增速下滑12個百分點

受結構性減稅和去年基數太大的影響,深圳地稅前三季度雖然依然保持了約18%的增長,但同比增速比去年下滑了約12個百分點。

10月26日,深圳市地稅局公布前三季度稅收數據。今年1月至9月,深圳地稅前三季度稅收2120.9億元,稅收規模在全國大中城市排名第3。

觀察人士表示,深圳地稅稅收回歸到穩步增長階段,稅收結構在進一步優化。

同比增速有所下滑

根據去年深圳市地稅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1~9月份,深圳市地稅局共組織各項收入1896.7億元,同比增長29.9%,增收436.4億元。其中:稅收收入1800.9億元,同比增長30.4%,稅收規模在全國大中城市排名第3。

這意味著,今年前三個季度,深圳地稅稅收收入同比增長約18%,增速比去年下滑了約12個百分點。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營改增之後,地方一部分稅收收入歸到中央了,今年地稅收入的增長會比去年困難。如果增速要和去年持平的話,地方政府需要在其他領域拓展收入。

營業稅原本是地方稅的第一大稅種,“營改增”後,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成。“營改增”自2012年1月1日在上海啟動試點工作以來,不斷繼續擴大試點地區,並選擇部分行業在全國範圍試點。今年5月1日起,更是全面推行,試點範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

在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信息部部長鄭宇劼看來,除了結構性減稅,深圳去年稅收基數較大也影響了今年的增速。他告訴記者:“去年股市火爆,深圳金融業的稅收增速太快,證券行業的稅收收入同比增長了1.8倍。今年稅收增速放慢一點,實屬正常。”

稅收結構優化

根據深圳市地稅局公布的數據,今年前三個季度,體現經濟效益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收入仍然快速增長,合計貢獻稅收1202.1億元。

其中,企業所得稅收入582.2億元,增收150.9億元。增收主要集中於房地產、信息技術服務、商務服務、批發零售和科學技術服務業,五大行業合計增收114.5億元,占企業所得稅增收額的75.9%。

個人所得稅收入619.9億元,增收177.8億元。分項目看,工薪所得項目的個人所得稅收入423.7億元,占個人所得稅的比重為68.4%;與此同時,股息紅利所得、財產轉讓所得項目的個人所得稅收入分別為120.6億元和42.7億元,占個稅總收入的19.5%和6.9%,同比提高4.3和1個百分點,顯示分紅派息、股權交易、房產轉讓等經濟行為已成為個人所得稅越來越重要的收入來源。

鄭宇劼說:“國家稅改的方向是降間接稅增直接稅。而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是典型的直接稅,這兩者增長快速,反映了深圳稅收結構的優化。整體來說,深圳的稅收狀況是規模大、增速快和結構好。”

從產業結構來看,1-9月份,深圳第二、三產業分別實現稅收458.1億元和1660.9億元,增收60.9億元和259.9億元。這意味著,服務業稅收是工業的3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新興產業稅收快速增長,1-9月份,實現稅收488.2億元,同比增長39.3%。其中,互聯網、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創意、航空航天、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等新興產業稅收增勢良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54

三季度報:基金抱團增持“一帶一路”、“PPP

基金三季報在剛剛披露完畢。三季度市場窄幅震蕩,熱點渙散,“一帶一路”和“PPP”成為兩個持續性較強的熱點,期間,不少基金“抱團”增持了相關熱點概念股。

此外,三季報中,基金的41只獨門股也被曝光,從配置風格來看,基金依然熱衷於熱點題材的追逐和成長股的挖掘,同時也押註了一些冷門股。

從7月份到9月份,上證指數圍繞3000點左右來來回回,一直難有大的的突破。7月下旬市場開啟短暫的藍籌行情,但市場對指數上攻缺乏信心,隨後又進入盤整區間。受房地產市場回暖刺激,房地產、建築、建材、家電、鋼材等漲幅力度較大,國防軍工、有色、計算機等板塊三季度領跌。

其中,“一帶一路”和“PPP”可以說是市場上難得的兩大熱點,從公開數據來看,今年三季度,基金對於這兩大熱點也進行了熱烈的追捧。

中國建築就身兼一帶一路和PPP兩大概念,在今年三季度,一共有82只基金持有中國建築,基金新增持股數量更是排名第一,達到了22572.81萬股。

從持有的基金來看,招商基金下面的招商核心、招商國企價值、招商大盤藍等4只基金都增持了股票,而農銀匯理旗下更是有農銀匯理中小盤、農銀匯理行業領先、農銀匯理策略精選等9只基金購買了該股票。

獲得增持排名第二位和第七位的上港集團和上海建工,同樣具有一帶一路概念,獲得的增持數量分別為22197.56萬股和14131.75萬股。

PPP也是第三季度的大熱門,其中的龍頭股之一的東方園林漲勢迅猛,這背後也獲得了基金的一路增持,一共有69只基金蜂擁而至,而增持的數量達到了14702.67萬股。

除了大力增持的股票之外,在三季報中,基金的獨門尤其值得關註。所謂的獨門重倉股,指的是僅僅被一家基金公司所持有股票,相對於其他“大路貨”,基金可以通過押註一些獨家品種,從而實現業績的突出表現。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一共有41只基金獨門股,如山鼎設計為摩根士丹利的獨門股,長白山為匯添富的獨門股,量子高科為富國基金的獨門股。

從股價表現來看,7月份以來,這些獨門股普遍獲得了較好的收益,如恒星科技上漲了42.05%,長春經開上漲了25.46%,恒信科技上漲了15.68%。

從配置風格來看,一些基金依然熱衷於熱點題材的追逐和成長股的挖掘。如廣發基金的獨門股中設集團也有著一帶一路概念,摩根士丹利的獨門股伊之密主營為機器人業務,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增長40.22%。

此外,在這41只獨門股中,也有不少股票相當冷僻,既沒有耀眼的概念業績也不好,連研究報告也很少看到,如福鞍股份、東方創業、創興資源、寶利國際等,可見基金想通過押註冷門股來獲得業績的超額收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062

萬科前三季度銷售2629億元 董秘稱“穩定隊伍是各項工作重中之重”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27/1048319.html

Pbu463906_07thumb_head.thumb_head

每經實習記者 黃博文

今日晚間(10月27日),萬科公布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第三季度,萬科實現銷售面積583.2萬平方米,銷售金額728.2億元,同比分別上升8.4%2.5%

綜合1-9月,萬科累計實現銷售面積1992.1萬平方米,銷售金額2629億元,同比分別上升38.1%43.7%。其中海外項目貢獻銷售面積1.5萬平方米,貢獻銷售收入14.9億元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170.5億元,同比增長47.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6億元,同比增長20.5%

截至9月底,萬科合並報表範圍內尚有2506萬平方米已售資源未竣工結算,合同金額合計約3063.7億元。

報告顯示,第三季度萬科加快了項目開發節奏。1-9月,萬科累計實現新開工面積2441.4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74.6%,達全年計劃開工面積的111%;累計實現竣工面積1123.8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44.6%,占全年計劃竣工面積的54.4%

今年以來,熱點城市土地競爭加劇,地價屢創新高。萬科稱從持續觀察的14個主要城市來看,第三季度土地整體成交溢價率攀升至111%,創近年來新高。

面對火爆的土地市場,萬科堅持審慎控制投資風險的策略,以合理價格獲取項目資源。第三季度,萬科新增29個項目,按萬科權益計算的規劃建築面積約350.2萬平方米。1-9月,萬科累計新增99個項目,按萬科權益計算的規劃建築面積約1149.7萬平方米,平均土地成本為人民幣5043/平方米。截至9月底,萬科規劃中項目的權益建築面積合計3,331.1萬平方米。

公司堅持以現金流為基礎的真實價值創造,更加註重增長質量和經營效益。”萬科董秘朱旭表示,“隨著熱點城市調控政策出臺,未來土地市場有望回歸理性,公司將繼續關註市場機會,積極探索多元化的項目獲取途徑,確保公司可持續發展需要。

在其他核心的財務指標方面,前三季度萬科累計實現經營性凈現金流入429.9億元,規模創歷年新高。截至9月底,萬科持有的貨幣資金達751.9億元,遠高於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長期借款的總和309.4億元。

其中萬科凈負債率為8.94%,繼續保持行業低位;有息負債中,長期負債的比例達到64.85%

盡管萬科各項財務指標安全健康,但股權事件仍然對公司的信用評級產生壓力。第三季度,標準普爾維持萬科“BBB+的信用評級,但將評級展望由穩定降為負面;其後,穆迪也將萬科的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亦對萬科股權結構變化的影響表示關註。朱旭表示,“我們將保持與各類金融機構的持續溝通,盡全力減少評級展望調整對公司融資可能帶來的影響。”

報告中明確指出,7月以來,股權事件對萬科的影響尚在持續,市場分化和熱點城市調控公司業務發展帶來進一步挑戰。面對複雜的經營環境,萬科以穩定隊伍,控制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工作目標,全力保障各項業務的有序開展

萬科董事會秘書朱旭表示,“目前,穩定隊伍仍然是我們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司管理層正采取多種措施維持團隊的穩定性,以確保第四季度各項工作的穩步推進,為客戶持續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值得關註的是,1010日,中國恒大宣布9月實現銷售額475.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三倍;前三季度累計銷售額已達到2805.5億元,一舉超越萬科的2629億元成為行業第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46

聚焦三季報|光明伊利三季度利潤大漲 奶價持續走低存隱憂

近日,國內三大乳企中兩家先後發布了三季報,其中光明乳業(600597.SH)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26億元,同比增長69.45%,伊利股份(600887.SH)前三季度凈利潤43.89億元,增幅雖然低於光明乳業,但也同比增長了20.69%。不過值得註意的是,兩家的營收幾無增長,乳業整體市場增長前景令人擔憂。還有另一家蒙牛雖然尚未發布三季報,但從半年報公布的數據看,受現代牧業雅士利拖累,凈利潤恐難實現較大增長,而主要原因還是由於奶源價格走低。事實上,雖然光明乳業、伊利凈利潤較好,但原奶價格持續低位的系統性風險依舊存在,上下遊如果不能一同進步形成良性發展,將對乳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不利。

光明乳業方面向第一財經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受到原奶成本下降、產品結構優化的影響。光明乳業表示,通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加強費用管控,遏制虧損區域,提質增效。同時,不斷加強全產業鏈布局,加速布局原奶上遊資源,加強奶源在線監控及追溯管理長期戰略的實施。同時,光明乳業海外子公司新西蘭新萊特乳業收入利潤保持同步增長。光明乳業近日宣布海外子公司新萊特完成配股增資項目,增資人民幣1.86億元,保持持股比例不變。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黃付生表示,今年以來,華北、西南等原虧損市場大逆轉,高價奶粉去庫存完成都給光明乳業凈利潤增長帶來巨大支持作用。

值得註意的是,今年光明成功押寶女排,給產品銷售帶來較大推動。興業證券的分析報告指出,女排效應直接推動了光明乳業三季度的銷售。據悉,今年年初簽約中國女排成為官方戰略夥伴,隨後在下半年的奧運會中,女排姑娘不負眾望,成功獲得奧運金牌,女排代言的光明乳業相關產業也順勢大賣,給公司帶來不少利潤增長。

伊利利潤也出現了較大增長。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背後主要得益於伊利金典、安慕希等高毛利產品的銷量增長。宋亮表示,事實上,伴隨著消費升級,整個乳制品行業發力中高端產品,帶來了利潤大幅上漲。

今年各大乳企的業績呈現一個共同點就是在營收變化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利潤則呈現了較好的增長。不過,宋亮也提醒,營收幾無增長的問題應當引起註意。公告顯示,光明乳業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2.3%,伊利則更慘,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459億元,同比增長0.98%。對於乳企營收增長發力的情況,宋亮表示,營收增長發力主要是受到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由於經濟下行,國民收入增長放緩影響,另一方面,近年來消費品包括乳制品價格上漲抑制了消費增長。

不過,更值得註意的是原奶價格長期處於低谷。2014年以來,生鮮乳價格持續下行,雖然給下遊生產企業減輕了成本壓力,但長期看對整個養殖行業還是帶來很大影響。黃付生表示,目前為止,國內外原奶價格均無止跌企穩跡象,預計全年原奶的價格帶將同比下移。盡管上海奶協制定了3.8元/kg的原奶收購指導價,但在國內外原奶價格繼續下探的背景下,該指導價對乳企已無實際約束力。

2014年至今已經有很多中小規模養殖企業退出市場,現代牧業這樣的大型養殖企業也陷入虧損,10月25日,現代牧業(01117.HK)公布的未經審核的前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3.1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5.49億元。這也拖累了蒙牛乳業的業績。

對此,宋亮也表示,生鮮乳價格的持續低位給上遊養殖企業帶來很大影響,而牧場這些年也面臨了較大的成本及風險壓力,一方面牧場需要投入大量成本進行現代化改造,包括投資購買擠奶設備、儲存設備等;另一方面,奶牛牧場還面臨收奶壓力、奶價波動、自然環境、疫情控制等風險,亟需下遊企業進行扶持。事實上,一旦上遊牧場面臨困境,往往將影響到下遊乳制品質量安全等問題。因此,宋亮建議加快制度改造,乳業上下遊需要形成聯動關系,下遊生產加工企業與上遊牧場企業形成聯盟,而各大中小型牧場也應該形成聯盟,以公司化的形式,類似新西蘭恒天然的模式,提高牧場抗風險能力,加快現代化改造。可以看到,蒙牛乳業加碼現代牧業,以及近期伊利計劃收購聖牧高科背後都是為了加強對上遊的控制,提升上遊生產養殖能力,預防上遊出現系統性風險。

宋亮表示,就奶價而言,下行趨勢一時還很難扭轉,即便國際奶價微有回升,給國內奶價帶來的提升也極有限,不過,隨著國內經濟調整轉型以及消費力回升,預計乳制品消費會在2018年開始回暖,奶價也會有較好的增長,整個乳制品市場規模將會出現較大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77

一汽夏利:前三季度巨虧8.25億 王亞偉疑似清倉

一汽夏利10月30日晚間發布三季報,公司2016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14.72億元,同比下降44.63%,汽車整車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10.81%,公司本季度營業收入環比上季度增長5.9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5億元,同比增長3.37%,對公司股價構成利空,汽車整車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19.25%,公司本季度凈利潤環比上季度增長12.91%。

公司表示,公司現產品所處的細分市場連續多年下滑,公司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的步伐沒有跟上市場需求快速變化的要求,產銷規模受到了較大影響。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進行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公司已經在9月份推出了全新的三廂轎車駿派A70,還將陸續推出A級電動車、A-SUV、威誌換代等新的車型,不斷優化產品結構,適應市場需求,提升盈利能力。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王亞偉曾於2014年四季度重倉入駐一汽夏利,2016年6月底旗下三只產品仍累計持有公司約3893萬股,但三季報顯示,這三只產品已從前十大股東榜單中消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