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企仁寶擱置入股樂視致新 稱還款表現欠佳 不排除採法律訴訟

1 : GS(14)@2017-06-24 11:41:23

【明報專訊】債務纏身多時,四處「撲水」救亡的樂視再遭打擊。據台灣傳媒報道,樂視債主之一的台灣手機代工廠商仁寶電腦,其總裁陳瑞聰透露,因樂視還債表現不佳,仁寶已決定暫停入股樂視子公司樂視致新的計劃,據之前A股上市的樂視網公告,仁寶原本擬向樂視致新注資7億元(人民幣‧下同)。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台灣《電子時報》昨日引述陳瑞聰報道,仁寶已經臨時暫停入股樂視致新的計劃,入股計劃會否繼續推進,將取決於樂視償還債務的情况。仁寶原本打算在本周三(21日)落實注資方案,但陳瑞聰透露,樂視於4月和5月的還款表現欠佳,為了保障權益,在6月底之前,公司將會重新評估樂視欠款狀况,並且制定收回欠款的新策略,其中不排除採取法律訴訟。

拖欠應收帳9億 同意7億入股

資料顯示,仁寶電腦是全球知名電子代工商,旗下擁有多項業務。該公司在昆山有3家工廠,樂視手機正是由昆山仁寶一廠負責生產;但截至今年3月底,樂視仍拖欠仁寶應收帳款約9億元。不過,由於雙方關係尚可,因此仁寶同意出資7億元參與樂視網旗下子公司樂視致新的增資擴股,增資後仁寶將持有約2.3%股本,成為其第10大股東。

總裁陳瑞聰一直表態撐賈躍亭

值得注意是,自從去年樂視爆出資金困難,陳瑞聰一直公開表態支持賈躍亭,1月曾表示,從頭到尾都完全相信樂視債務問題可於4個月內完全解決;4月強調會跟樂視在同一條船上,但現在卻擱置入股樂視,顯見樂視拖欠還債可能已動搖到仁寶財政表現。

事實上,雖然之前獲融創(1918)主席孫宏斌注資150億元助其渡難關,但樂視仍然深陷無力還債邊緣,上月底有網媒稱,截至今年3月,整個樂視系的總債務高達343億元人民幣,當中還未計入供應商的欠款,本月初,先傳出有數十名樂視手機供應商跑到樂視大廈門口拉橫額討債,估計樂視欠他們4654萬元貨款;之後,A股一家上市公司明家聯合發出公告,指已起訴樂視拖欠廣告款項逾6000萬元人民幣。另外前日微博上流傳一份文件顯示,樂視因拖欠中移動江蘇公司1426.25萬元租用費,被中移動關掉其寬頻流量。

李嘉誠旗下和記環球同為債主

除了兩岸企業,李嘉誠旗下和記環球電訊也是樂視債主,上月已向樂視追討其拖欠多時網絡服務費,惟未有披露金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54&issue=201706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667

DQ鄭松泰朱凱廸案 官判訴訟擱置料再無議員因宣誓風暴被踢走

1 : GS(14)@2017-08-02 06:10:19

■朱凱廸斥林鄭政府及建制派議員違反不會「乘人之危」的承諾。



【本報訊】一退休漢今年3月入稟指立會議員朱凱廸及鄭松泰宣誓無效,但遲交兩萬元訟費保證金,上月中申請補交。法官昨頒下判詞,指他不合理延遲故拒絕申請,訴訟繼續擱置,退休漢須支付訟費。據悉,其他市民入稟的宣誓案均已完結,資深大律師梁家傑指基於興訟期限已過,政府和市民均難再就去年10月議員宣誓違法再提新訴訟,故身陷宣誓風波而未失資格的議員可謂「解除危險」。記者:勞東來據朱凱廸的律師透露,涉及朱的其他宣誓官司,因申請人不獲法援後撤銷入稟等原因,已全部完結。資料顯示,目前未有判決的宣誓官司朱均為被告之一,意味所有宣誓官司均已結束。



■鄭松泰強調今次官司暫告一段落純屬好運。謝榮耀攝

申請人羅景楊


拒申請人補交保證金

至於政府或市民能否就去年10月的宣誓爭議再次入稟興訟,資深大律師梁家傑指出,申請司法覆核有3個月期限,除非有相當罕見的情況,例如被控告的議員隱瞞重要資料,否則法庭不會接受過期數個月後興訟,以免可能被控的議員長期陷於懸而未決的狀態。至於用選舉呈請和《立法會條例》第73條興訟,亦分別有兩個月和6個月期限,由去年10月起計均已經過期。申請人羅景楊於今年3月3日根據《立法會條例》第73條入稟興訟,第73條規定,申請人支付訟費保證金之前,訴訟會一直擱置。法官區慶祥在判詞指雖然第73條沒註明交費的時限,但法例表明不得有不合理延誤。終審法院案例指應迅速和緊急地解決針對議員資格的爭議,以減低對立法會工作的阻礙,羅延誤4個月並不合理。代表羅的馬恩國大律師早前指,羅遲交保證金是由於他早前聘請的律師錢志庸誤解法例,冀法庭酌情處理。根據錢的誓章,他於今年3月21日已指示員工嘗試呈交支票給法庭,其後他諮詢大律師意見,認為應由被告向法庭要求指示申請人交保證金,除非申請人不遵從才會令訴訟擱置,故他等候案件提訊。區官認為律師誤解法律並不是要求酌情處理的好藉口,羅也沒理由一直不向法庭索取關於案件進展的指示,他自己亦有責任,所以下令繼續擱置案件。梁家傑認為根據判詞,羅難以再拿出新理由說服法庭重啟訴訟,故實際上擱置等於終結。案件編號:HCMP482-3/17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01/201082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302

王老吉加多寶訴訟Q&A

1 : GS(14)@2017-08-17 08:11:41

Q:雙方多宗訴訟的基礎是甚麼?

A:陳鴻道的加多寶在2002年與廣藥集團副董事長李益民簽了兩項補充協議,廣藥批准延長加多寶租用「王老吉」商標至2020年。不過之後爆出李涉受賄案,陳被指在兩項補充協議中行賄,廣藥不承認協議。當王老吉商標在2010年1月屆滿後,雙方開始互相訴訟。中國國際經貿仲裁委員會在12年裁決兩份補充協議均無效,加多寶公司不能用王老吉商標,事後廣藥索償29億元。


Q:爭奪廣告標語?

A:「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這個廣告口號內地家喻戶曉,由鴻道的加多寶公司所創。加多寶失去王老吉商標,推出「加多寶」涼茶,廣告口號為:「怕上火,就喝加多寶」。王老吉繼續沿用加多寶公司早前為他們創作的「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雙方互告侵權,廣州市中院判廣藥勝訴,指口號當初是度身訂做給王老吉,加上怕上火系列廣告令人想起王老吉,禁止加多寶使用怕上火系列,一審賠償500萬元。


Q:爭奪紅罐包裝?

A:加多寶認為王老吉的紅罐設計,是其租用王老吉商標期間所作,故擁有紅罐包裝涼茶的專利。王老吉則指商標屬廣藥,包裝與商標不能分離,故紅罐包裝亦自然是王老吉,最終法庭在昨宣佈紅罐可以「共享」。


Q:各自聲稱擁有配方?

A:王健儀多次公開稱自己獨有祖宗王澤邦傳下的涼茶配方,並獨家授權給加多寶,沒有授權給廣藥。廣藥控告加多寶涉嫌虛假宣傳和商業詆毀,法院指加多寶沒有介紹王澤邦留下的配方歷史,造成客觀事實不完整的表述,違反了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構成虛假宣傳行為,需賠償500萬元。


Q:香港飲到王老吉是否廣藥所製?

A:不是。廣藥在香港沒有為王老吉註冊,香港及馬來西亞飲到的王老吉是屬於王健儀的公司所有,配方與香港及內地的加多寶大致相同。



備註:貨幣單位為人民幣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17/201241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044

iPhone拖慢機速惹集體訴訟 質疑騙人換機 美以多宗入稟

1 : GS(14)@2018-01-01 23:46:42

【明報專訊】蘋果上周承認在電池老化的情况下,會透過系統更新拖慢舊款iPhone的運行速度,被質疑藉此欺騙消費者換機。過去1周,美國聯邦法院至少已收到8宗狀告蘋果的集體訴訟。以色列也有類似的訴訟入稟。蘋果股價繼周二跌逾2%後,昨早段微跌。

能源股隨油價回落,美股早段窄幅上落。聖誕後交投淡靜,美匯指數觸及93關口,見3周低位。為減少污染,中國部分銅業停產,令進口銅料增加,倫敦3個月期銅創3年半高位。此外,《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白宮已向小布殊年代的經濟官員Richard Clarida及Lawrence Lindsey面試,考慮他們作為聯儲局副主席的人選。

蘋果承認﹕降低效能免意外關機

蘋果上周首次承認,去年以來發布的操作系統更新,為iPhone 6、6s、SE及7加入一項新功能,透過降低處理器效能避免意外關機。部分消費者認為蘋果的做法可以理解。但也有消費者質疑蘋果涉嫌隱瞞,若非軟件開發商揭發問題,蘋果或不會承認事件,蘋果應讓消費者選擇是否降低性能確保電池續航力,而不是擅自為消費者做決定。目前加州、紐約州和伊利諾斯州的地區法院已接獲8宗代表全美iPhone擁有者的集體訴訟。以色列傳媒報道,特拉維夫法院周一也接獲類似的集體訴訟,向蘋果索償1.25億美元。韓國也有律師行準備向蘋果提出訴訟。

4年前保養訴訟賠5300萬美元和解

根據周四提交三藩市法院的訴訟表示,在沒有補救軟件的情况下,電池不能滿足處理器速度所需也是一種缺陷。入稟狀稱,蘋果為了避免向所有受影響的iPhone提供免費電池更換,試圖隱瞞電池缺陷。該案的原告代表是律師Jeffrey Fazio,曾在2013年代表蘋果消費者參與關於iPhone保養的訴訟,最終與蘋果達成5300萬美元的和解協議。

法律教授﹕行為可構成詐騙

部分入稟的訴訟表示,過去一年,多數用戶可能會把手機性能不佳,歸咎於處理器老化而選擇購買一部新手機,而不知道真正原因是電池電量不足,只要更換電池就行,毋須購買新機。部分原告要求蘋果支付賠償,具體金額不明。部分投訴則要求法院禁止蘋果在不通知用戶的情况下,限制iPhone的運行速度。

專門研究消費者科技法律的波士頓大學法律教授Rory Van Loo稱,倘消費者了解到真相,他們可能只會更換電池,而不是購買新機,蘋果的行為可能構成誤導或詐騙。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法律與技術中心指出,這可能不是蘋果的錯。在產品老化的問題上,還沒有保護消費者的法律規範,以設備安全漏洞為例,合乎情理的做法可能包括將產品降級或停用。

此外,台灣傳媒引述供應鏈消息人士稱,iPhone X銷售未如預期,蘋果已下調明年首季銷量預測,將訂單由5000萬部大減四成,至3000萬部。廠商已有所行動,例如組裝iPhone X的鴻海,其鄭州廠房已暫停招工。蘋果概念股昨日下挫,舜宇光學(2382)跌逾4%,瑞聲科技(2018)跌逾3%。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06&issue=201712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799

陸振球﹕「包攬訴訟」公司股票也值博?

1 : GS(14)@2019-03-18 12:10:44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3088&issue=20190318
【明報專訊】筆者上周六在香港城巿大學以特邀客席講師身分教授了一堂3小時的樓巿分析後,稍作休息,便又趕赴曾參與的氣功課程新春團拜,同席有可說是氣功師兄的基金經理黃國英,閒談間說到英國仍受脫歐事件困擾,英國股票還可投資否?

黃國英說有,其中一隻的業務對一般香港人而言或較陌生,原來是專門做「包攬訴訟」的生意,即是會游說目標客戶去打官司以獲取賠償,然後和原訴人在獲賠償的金額上分紅。筆者早前也聽過有在澳洲專做「包攬訴訟」的生意機構來香港拓展業務,而生意好到不得了。

固然,「包攬訴訟」在法律界或道德層面或仍有不少爭議,但對投資者而言,卻提供了另類的股票板塊選擇,值得研究。

席間筆者又問黃國英會否愈多新客戶,代表股巿愈危險,他說確有一定關係,比如說港股2017年出現大升巿後,2018年1月新客戶激增,偏偏港股便在那時見頂,而在今年2月他的公司只有一個新客戶,為歷來最差,因為大部人當時都認為港股仍未脫熊巿,但港股其後卻愈升愈有!

看來基金公司的新客戶數字,會是股巿一個頗具參考價值的相反指標,黃國英說他的基金自低位已回升兩成多,靠的是堅持在跌巿仍要打好逆境波,不輕信所謂超級大熊巿將來臨的說法!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3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