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娘水饺:靠细节“标准化”吸引多家风投

1 : GS(14)@2010-10-17 11:52:55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011/155686.html

    “大娘水饺”公司现拥有150家直营连锁店,还不能称得上老大,但如果悉数当今的中式快餐企业并进行比较,“大娘水饺”或许算得上较有活力的企业之一。
             
  

           吴国强还在苦苦寻找着他的中式快餐DNA。
  做过记者当过公务员的江苏大娘水饺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国强,用7年时间,把“大娘水饺”从江苏常州市一个25平方米的小餐馆,做成了遍布江苏、上海,并向北京及海外市场进发的中式快餐品牌。
  “大娘水饺”公司现拥有150家直营连锁店,还不能称得上老大,但如果悉数当今的中式快餐企业并进行比较,“大娘水饺”或许算得上较有活力的企业之一。
  “细节决定一切”
  1996年,“大娘水饺”还只是一间25平方米的小店,经营的是米饭面条之类的中式快餐。
  吴国强说,偶然的原因,他的店卖上了水饺,生意立即有了很好的表现。
  吴国强将水饺做成了目前市场上最成功的中式快餐,其秘诀是:量化每一个细节。
  至多在3分钟内就须将残羹剩饭和用过的餐具从餐桌上清理掉以便让新来的顾客就餐,这是公司的明文规定。公司有一部厚达300多页的《管理手册》,其中涉及保证产品规格和质量恒定的“标准化”内容,如每10公斤馅使用1袋调料、每6只饺子重120克、每6个饺子皮重55克、从顾客点餐到食品上桌不得超过10分钟、擦一张桌子应该遵守的清洁工序、和多少面兑多少水之类。
  分公司北京天润大娘水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沈柯说:“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个秘密,那就是细节决定一切。”
  沈柯说,中国新一代中式快餐供应商和上一代不同,已经不再简单地从形式上、表象上模仿麦当劳和肯德基,而是开始努力寻找中式快餐的工业化道路,以便更有效地抢占国内巨大的快餐市场。
  苦寻中式快餐标准
  吴国强的成功与中式快餐过去十几年的坎坷历程分不开。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全国至少出现过20个有名气的中式快餐连锁品牌,但面对麦当劳和肯德基这样的对手,它们的市场处境都很严峻。上海连锁商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肖正云说:“风光一时的荣华鸡没有了,新亚大包换了几任领导后也跌入了低谷。”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中式快餐却一直不敌西式快餐。现在,已有许多人发现,其关键除了品牌、资金和规模之外,还在于讲究烹饪技巧的中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厨师的经验和手艺,很难用数字量化。
  以标准化为前提的工业化,意味着在单位时间里可以生产更多的同质产品从而降低成本。
  十几年前曾负责协助麦当劳在中国找原料的李士靖,现在是北京市食品协会会长。他告诫国内的经营者说,中、西快餐业最大的差别,是后者有一套花几十年功夫建立起来的标准化工业管理体系。
  看起来,这些体系至少帮了肯德基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一个大忙。肯德基几乎平均每一个半月就会开发出一种经过改造的中国传统食品来迎合本地消费者,这些,也让新一代中式快餐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中餐也可以通过改良和标准化运作实现工业化生产。
  “当我们去肯德基吃川香辣子鸡的时候,你说吃的是洋快餐还是中式快餐?”吴国强说。
  “非常崇拜洋快餐”
  吴国强一直认为,作为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食品,水饺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稳定的消费人群,可以成为中式快餐的代表品种。但让手工包制的水饺标准化,做起来并不像做汉堡包那么容易。
  为了保证每种食品味道的稳定性,公司特意配置了6种调料分装在容量一定、标有1~6数字的环保塑料袋里,然后分别运往每个开有连锁店地区的中心厨房。中心厨房负责原料的统一采购和向当地门店供应150种水饺半成品与20种冷菜。但考虑到操作的复杂程度,每间店每天只供应30种水饺。
  不过,即便做到如此之细也还是有问题。自称“非常崇拜洋快餐”的吴国强说,中餐目前还有大量的质量控制点不容易量化,比如,面软了还是不软、煲的汤浓了还是清了,都不好计量,而这些会导致产品品质出现不确定性。




 2004年12月9日,中国快餐连锁企业,江苏大娘水饺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的第一家连锁店开业了。吴国强亲自在悉尼督战,他观察进店的每一位客人,尤其是那些碧眼金发的外国客人,客人们的表情都逃不过吴国强的眼睛。  国内市场还没做满,干吗到国外去呢?洋快餐已经发展了那么多年,中式快餐到人家的地盘上行吗?
  吴国强笑而不语,或许,他还在继续寻找着中式快餐的DNA。
  对风投不感兴趣
  1996年,文人出身的吴国强在常州商厦内一拐角处开了家小餐馆。这家店当时一天的营业额只有230元,月亏损1.5万元。为扭转败局,他开始尝试差异化经营,把馆子改成了水饺店,取名:大娘水饺。
  10年奋斗,如今,当时营业面积不足30平方米、员工不过6人的小水饺店已发展成为国内直营连锁店最多、跨地域最广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目前店铺总量近200家,今年营业额预计可突破3亿元,也吸引了风险资本的注意力。
  “我们暂时不考虑风险投资。”大娘水饺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理由是:企业正处于“青苗期”,现在引入风投不合算。“我们是成长型的企业,打算靠自己再发展几年。对于风投、上市,还要做深入研究。”
  IDG是大娘水饺接触的第一个投资客。早在2002年,经过6年时间发展,已拥有50多家连锁店、年营业额超过1.58亿元的大娘水饺就吸引了IDG公司前来投资,却始终没谈成。“我们从来没有主动和他们接触过。”大娘水饺副总经理强调说。
  即使在企业最困难的时期,大娘水饺一连关了7家店,面对IDG再一次抛出的绣球,仍然咬咬牙,自个儿挺了下来。
  “如果上面的困难再持续3个月,也许你现在就看不到我们的招牌了。”公司董事长吴国强曾这样形容大娘水饺当时的处境。
  在漫长的3年接触过程中,IDG不断遇到新的竞争者从半路杀出。包括鼎晖国际、摩根士丹利等。
  但吴国强表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要有抵御各种利益诱惑的“定力”。这解释了大娘水饺面对风险投资客的“岿然不动”。
  部分“草根公司”简况
  小肥羊 成立于1999年,2006年融资2500万美元,计划2008年上市。
  真功夫 前身“168”蒸品快餐店成立于1994年,2004年更名“真功夫”。最近股权纠纷闹得沸沸扬扬。
  傻子瓜子 始创于1972年,近年发展缓慢,未融资。
  大娘水饺 成立于1996年,近年稳步发展,未融资。
  王守义十三香 始创于1984年,1993年成立公司,未融资。
  湾仔码头水饺 始创于1970年代末,1997年被美国通用磨房食品公司收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50

魔鬼在細節 最低工資疑問多 企業修改僱傭合約 減人力成本

1 : GS(14)@2010-11-24 00:05:03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c-334233?category=m

最低工資明年5月實施,許多僱主對條例細節「矇查查」,目前HR界已嚴陣以待,坦言「魔鬼在細節」,至今僱主仍不清楚僱員進修、應酬及公司周年活動是否納入工時計算。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預料,大部分企業須重新改寫僱傭合約釐清工時定義,不排除更多大家樂「扣飯鐘」事件陸續有來。

既不是清潔,又不是保安,最低工資與我何干?不少企業以為僱員時薪高於28元,便不受影響,但條例規定,只要僱員月入低於1.15萬元,僱主須作工時記錄。

進修應酬 條數點計?

問題隨即出現,甚麼情況才算是工時?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副會長兼最低工資專責小組主席溫小雯坦言「魔鬼在細節」,因條例存有不少灰色地帶,「進修算不算工時?應酬算不算工時?員工都是因為工作才參與這些活動。」

她擔心,在計算工時將出現大混亂:「好像公司周年晚會,我們是搞手所以必要出席,但其他部門同事是自願性參與,是否一個同事計,另一同事不計?」其實,只要上司或企業指定出席培訓或活動,已應納入工時計算。

若員工在外地公幹,工時又如何計算?條例寫明到外地的交通時間視作工時一部分,但若在當地晚上接到上司電話,而內容與工作有關,例如討論工作進度,那便需納入工時。

最低工資不單增添計算工時難度,同時會令出糧日「延遲」。溫小雯稱,許多企業本月發放上月的OT補水,但當最低工資落實後,則要收集員工在該月加班時數。

企業在計算月薪制僱員薪酬時亦有困難,先要扣起該僱員所有有薪「非工作日」,即有薪病假、休息日等。以月薪6,000元為例,若該僱員每月享有有薪休息日 8天,在計算最低工資時,僱主要先扣除每日200元的有薪休息假,8日即合共1,600元,僱員每月實際所得的薪金為4,400元。但問題是,若僱員每日工作8小時,他的時薪只得25元,未能符合最低工資的28元,故僱主要加薪至4,928元,再加上有薪休息日1,600元,該月薪金為6,528元,較原本高出8.8%。

企業計算模式劇變

溫小雯指出,最低工資條例令成本上漲,屆時企業惟將有薪休息日或病假變作無薪,不納午膳作工時計算:「到時全公司的員工都要修改合約。」她揚言,條例迫使有良僱主變為無良,大家樂事件將會陸續有來。

她預料,最低工資條例令部分企業營運模式出現變化,甚至用機器取代人手,部分激勵員工機制如年尾發放的表現獎金會因而取消,或平均攤分在每月薪酬上。

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已向當局反映意見,她冀望勞工處將發出的行業指引,可釐清當中一切疑團。

﹏﹏﹏﹏﹏﹏﹏﹏﹏﹏﹏﹏﹏﹏﹏﹏﹏﹏

參照英國 本港基層未必受惠

本港在制定最低工資時參照英國模式,該國在99年立法後,約5%僱員平均收入增加1成,失業率輕微下跌,惟本港跟英國經濟、就業市場情況不同,本港基層生活能否得到改善?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數字,英國落實最低工資後,失業率由6%跌至5.5%,但生產力得以提升,因企業減少以賤價競爭,更着重產品及服務質素。

然而,本港勞工市場架構跟英國不同,以飲食業為例,由於工種較多,代表飲食業界的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已揚言,業界會出現「漣漪效應」,行業的薪酬會拾級而上,既然較低技術的清潔工時薪已達28元,侍應便可向老闆施壓加人工,時薪要逾30元或以上。

像早前大家樂事件,有飲食業已透過一切的行政手段,壓低人力成本,有僱主或會壓縮工種,包括引入各種機器取代人手,以減輕大幅上漲的成本。

至於部分單幢式大廈的保安員隨時成為最低工資下的犧牲品,60、70歲的長者本靠6,000多元薪金過活,但當最低工資落實後,難免有業主寧願聘請較年輕的保安員。政府內部評估,最低工資會令4萬名僱員因此失業。最低工資或會提升部分基層員工薪酬,但低學歷低技術的年長員工,或最終成為犧牲品。

撰文:沈怡
2 : 龍生(798)@2010-11-24 01:09:04

唉, 一早就知, 為政績搞出來的

而家好lor, 搞幾年, 亂晒龍, 咪廢lor

學好唔學學埋大陸的野

一出就亂, 一亂就收, 一收就死
3 : GS(14)@2010-11-24 21:48:47

最低工資和競爭力有衝突,未來社會開支大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740

高薪族放大假 或要記錄工時 最低工資細節 「累死」人事部

1 : GS(14)@2011-01-24 23:47:24

【明報專訊】距離最低工資法例實施只餘3個多月,但魔鬼已在細節出現,當眾人以為只要月薪不少於11500元便不用備存工作時數,勞工處卻指,有關法例是以「工資」計算,即「工作時數」掙取的金額,並不包括該月有薪假期和休息日等「非工作時數」的薪酬款項,即使月入30多萬元的高層,若當月內放大假,只有1天上班的「工資」少於11500元,僱主也要記錄他該月總工作時數。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最低工資專責小組主席梁慈暉說,由於最低工資法例訂明的每月「工資」計算方法極為複雜,不同薪酬水平的僱員,每月的放假日數多寡也影響其工資收入,並不能以平均數一刀切。(陳佩儀攝)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指出,不少公司至今仍不掌握最低工資法例執行細節,「工資」計算方法衍生出來的員工總工時記錄的影響更為巨大。香港中小型企業商會亦指,要再研究執行上的困難。會計界立法會議員陳茂波也說當初審議條例時,政府亦未特別說明此例執行細節問題,確是「看漏了眼」,將作跟進。

業界:細節執行影響大

根據最低工資法例的附屬法例,僱主須為「每月工資」少於11500元的僱員,備存工資期內的總工作時數,違者可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1萬元。但原來「每月工資」的計算,並不包括僱主為僱員支付的「非工作時數」薪酬,即要扣除休息日薪酬、假日薪酬、年假薪酬、疾病津貼或產假薪酬等款項。勞工處發言人亦表示,僱主在計算僱員的工資是否在11500元以上,從而「豁免」記錄工時,必須先剔除上述非工作時數的薪酬金額。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最低工資專責小組主席梁慈暉說,此條文衍生出來的問題等於公司要依據各員工每月有否放假,才知要為多少員工記錄工時,執行極困難。以月入30萬的公司總裁為例,若他在一個月30天內放了29天大假,只有1天上班,他該月掙取「工資」只有1萬元,儘管他的時薪逾千元。「你可以想像他的下屬怎去要求他提供工作時數資料?」

以5天工作制、放假有薪的月薪僱員為例,一個月工作日20天,有薪休息日10天,其實際月薪要達17250元,20天工作日所掙取的「工資」才符合11500元豁免記錄要求。

大部分公司不清楚法例細節

梁慈暉說,不少公司目前才開始為應付最低工資法例作準備,早前該會舉辦2場大型講座,發現大部分公司仍不清楚法例執行細節,法例要求僱主要在工資期後7日內計清金額出糧,這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壓力極大,相信未來人力資源人手需求勢增。

香港中小型企業商會會長劉健華和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均指,他們的商會已成立工作小組研究最低工資法例執行問題,包括更改合約細節,但仍未留意到因「工資」計算方法,衍生出來的複雜問題。

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主席、職工盟李卓人不諱言,有關11500元以上工資「豁免」記錄工時的條文實是「畫蛇添足」,故他們一直爭取無豁免,為下一步訂定法定標準工時作準備。

(明報記者陳佩儀報道)
2 : GS(14)@2011-01-24 23:48:41

只付28元底線 須棄固定月薪制
  2011年1月24日

【明報專訊】僱主若但求僅以最低工資28元時薪的水平聘請員工,日後出糧須放棄固定月薪制度,因法例並不容許僱主以28元工資計算出來的「全年平均月薪」向僱員出糧,否則遇上有31天的月份,員工實際工資根本不達標,如要僱主堅持固定月薪制,則須按31日「月大」作計糧基礎,等同員工一年可獲多發7日糧。

法例不接受「全年平均月薪」

由於每月工作日數及總工時,將是日後評估月薪制僱員工資是否符合法定最低水平的關鍵,同是每小時薪酬28元水平,以每日10小時工作,休息日及假期亦有薪計,在31天的月份最低月薪需達8680元,在30天的月份只要8400元,在只有28天的2月則是7840元。

雖然僱員全年12個月的平均月薪只為8516.6元,但勞工處指出,《最低工資法例》訂明僱員於「工資期」的工資,須符合法定最低工資水平。

對月薪制員工而言,其「工資期」是按月計,以上述例子而言,在31日的月份,員工月薪若只有8516.6元,並不符合按法定最低工資水平計算出來的8680元水平。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最低工資專責小組主席梁慈輝坦言,日後僱主將面對僱員工資水平會按「月大」、「月小」而出現差異,僱主若只按固定時薪水平出糧,日後將面對每月發放不同月薪的問題。

如僱主想減省繁複計糧的行政成本,堅持固定月薪制,則須按31日「月大」的8680元為準,但全年會多付1960元工資,等同向員工多發7日糧,當中未計員工若超時工作一樣要作「補水」的額外開支。
3 : abbychau(1)@2011-01-28 02:18:10

一直覺得人事部本來就好得閒
4 : GS(14)@2011-01-29 15:59:40

why?
5 : idsdown(1658)@2011-01-30 11:51:17

電腦幚左佢地完成了不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734

白表者免補地價置業 細節出台

1 : GS(14)@2012-09-12 22:23:58

申請買番個單身單位都好,積極考慮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912/18014212
在2016/17年度政府建成新居屋單位前,房委會每年會推出5,000個配額,供白表人士申請二手居屋計劃,白表人士即月入3萬元以下而兩年內無物業者。首批明年1月申請,5月公佈抽籤名單,其中2,500人可即時獲發批准信選購,餘下要2014年1月才獲發批准信,以後每年均如此,以免同一時間太多人去選購而刺激樓價。
獲批准信申請人可在6個月內選購,到期可申請延期6個月,之後批准信便失效。房委會今日會討論白表人士是否要分單身及家庭人士配額,抑或隨機抽籤。申請人日後轉售單位有限制,兩年內轉售要繳補地價。其他購買或按揭條件跟傳統居屋劃一樣,包括可按9成。
恐樓價不降反升
有地產業界人士表示,即使分批推售5,000個白表免補地價單位,依然對樓市降溫沒有幫助,「就算政府推埋租置計劃嗰啲公屋單位都冇意思,因為公屋家都俾人炒高曬,另外買咗公屋嘅人都係自住多,真正拎出嚟賣嘅單位可能得幾萬個,甚至更少,因為班人賣咗間公屋出去,都要有地方住,私樓咁高點買得起。」
他又稱,新措施反會刺激私樓價急升,因已放盤的居屋業主肯定會轉買私人單位,需求增加,料二手居屋樓價升幅最少35%。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表示,租置計劃的公屋單位給白表人士購買,打破政府多年來三層階梯的做法,「公屋綠表家庭更加冇機會買樓,佢哋買唔到樓,又會繼續住喺間公屋,公屋輪候冊只會更多人。」
白表家庭免補地價買公營房屋措施
可選購單位:25萬個未補地價居屋單位;12萬個租置公屋單位;9000個房協住宅發售計劃單位
申請資格:月入3萬元以下,首次置業
每年配額:5,000個
首次申請:明年1月申請,5月公佈名單
轉售限制:兩年內轉售要補地價
實施期限:至2015/16年度
申請費用:760元
2 : Sunny^_^(11601)@2012-09-13 10:41:36

"申請費用:760元"呢個係apply時比,定係有得買時比??

到時十萬人apply,都係得5000個名額.但係政府已經收左超過7千萬..
3 : 肥B(18468)@2012-09-13 12:13:19

都應該係申請時要收, 我又估無10萬咁多, 5-6萬都應該有, 點講都係「二手樓」, 「仲係居屋」, D 心頭高的人唔會有興趣架....
4 : stanly9988(17906)@2012-09-13 16:46:21

唔知折扣大概幾多?
5 : 肥B(18468)@2012-09-13 16:50:20

估計都唔會有特別優惠, 最多都係以往的優惠極限6-7折左右, 否則, 就會俾人話「明益人」,「賣大飽」,「對之前用7-8折買入居屋的人唔公平」等言論.....

===========================================================================
經dcdc兄提點, 呢5000個名額係俾白表人有以往綠表人的資格, 買二手居屋架, 即係平時所講的「居屋二手市場」. 邊鬼度仲有折扣姐~~
6 : GS(14)@2012-09-13 22:47:14

5樓提及
估計都唔會有特別優惠, 最多都係以往的優惠極限6-7折左右, 否則, 就會俾人話「明益人」,「賣大飽」,「對之前用7-8折買入居屋的人唔公平」等言論.....


咁即是無乜用
7 : 肥B(18468)@2012-09-14 10:35:21

單單睇個供應數目就知無乜用....

BTW, 昨晚見到無線的唔知邊個節目, 話借足FULL LOAN 讀大學的畢業生, 一畢業就有十幾廿萬債, 要節衣食, 唔敢駛錢, 拍拖結婚都唔駛諗云云.....

如果年輕人個個都咁諗就死啦......一畢業得一萬幾千就想搬出黎住, 又係死, 用一畢業個人工黎PROJECT 5 年後的情況, 都係死......

公屋真係俾有需要的人申請架, 居屋的業權唔完整, 「買左」都無用, 只係責左舊錢, 賺左住而已.
8 : dcdc(1215)@2012-09-14 11:58:20

現在市場上的資料, 我理解是沒有什麼特別折扣. 免補地價買入二手居屋, 情況同其他綠表人士一樣, 另加限制購入後 2年內不可轉讓至其他綠表人士.

折扣, 是指居屋原業主第一手買入時的 折扣率, 免補地價買入的新業主, 將來如要補地價在公開市場出售, 亦要承擔此折扣率.

例如:

1990年: 居屋原業主 ( X ) 第一手買入市價 100 萬的居屋, 折扣率 50%, 買入價為 50 萬.

2013 年: 免補地價買入的新業主 (Y), 200萬買入二手市場居屋. X 賺 150 萬.

2016 年 : Y 想賣樓.

對象:

A) 免補地價買入的新業主, 在居屋二手市場放售, Y 不須理會折扣率, 賣出價全收.

B) 公開市場, Y 要補地價, 以當時單位的市值, 用番第一手的折扣率計算, 如市值 500 萬, 補地價 250 萬 ( 500 x 50% ).  賣出價要扣回補地價.
9 : dcdc(1215)@2012-09-14 12:06:22

朋友問我, 我會說, 計算一下負擔能力, 當作是 固定未來租金 支出既心態去供樓, 唔駛理佢升跌, 升左賣左佢冇屋住, 跌左當交租, 樓價升跌沒有分別.
10 : 肥B(18468)@2012-09-14 12:07:33

所以, 知道點補地價的, 係唔會用呢個途徑黎讓自己的資產增值, 買入係平, 但賣出時就俾人「分身家」, 唯一可以縮減補錢的方法係, 沙士時補地價, 97時賣出去....
11 : 肥B(18468)@2012-09-14 14:05:56

2樓提及
"申請費用:760元"呢個係apply時比,定係有得買時比??
到時十萬人apply,都係得5000個名額.但係政府已經收左超過7千萬..


哦, 原來係100 + 660, 100 申請費, 無「賺」咁多~
========================================================================

白表免補地價購二手居屋政策摘要

選購單位:25萬個未補地價居屋單位、9,000個房協住宅計劃單位及12萬個租置公屋單位
申請資格:月入少於3萬元,資產不多於53萬
每年配額:5,000個
申請時間:明年1月接受申請,同年5月公布申請「中籤」名單
批  次:首批於明年5月公布時即時生效,次批則於2014年1月生效
轉售限制:兩年禁止售予綠表申請人,補價後則可自由買賣
申請費用:100元(申請費)和660元(批准證)

■註:實際申請月入和資產限額視乎當時經濟狀況,房委會或會調整
■資料來源:香港房屋委員會
■製表:香港文匯報記者 廖穎琪
12 : Sunny^_^(11601)@2012-09-14 17:33:47

11樓提及
2樓提及
"申請費用:760元"呢個係apply時比,定係有得買時比??
到時十萬人apply,都係得5000個名額.但係政府已經收左超過7千萬..

哦, 原來係100 + 660, 100 申請費, 無「賺」咁多~
========================================================================
白表免補地價購二手居屋政策摘要
選購單位:25萬個未補地價居屋單位、9,000個房協住宅計劃單位及12萬個租置公屋單位
申請資格:月入少於3萬元,資產不多於53萬
每年配額:5,000個
申請時間:明年1月接受申請,同年5月公布申請「中籤」名單
批  次:首批於明年5月公布時即時生效,次批則於2014年1月生效
轉售限制:兩年禁止售予綠表申請人,補價後則可自由買賣
申請費用:100元(申請費)和660元(批准證)
■註:實際申請月入和資產限額視乎當時經濟狀況,房委會或會調整
■資料來源:香港房屋委員會
■製表:香港文匯報記者 廖穎琪


oic

不過我而家PLAN緊既...係...

自住既出租,我新買既自住
13 : 肥B(18468)@2012-09-14 17:57:39

12樓提及

oic
不過我而家PLAN緊既...係...
自住既出租,我新買既自住


頭先先講, 按到最多30年咋!
14 : Sunny^_^(11601)@2012-09-14 18:00:54

13樓提及
12樓提及

oic
不過我而家PLAN緊既...係...
自住既出租,我新買既自住

頭先先講, 按到最多30年咋!


??我沒說按的事情呀...
15 : 肥B(18468)@2012-09-14 18:03:21

無, 提下你姐~~

而家D 樓市D 野日日變, 昨晚才QE3, 下午就收緊按揭
16 : Sunny^_^(11601)@2012-09-14 18:07:02

15樓提及
無, 提下你姐~~
而家D 樓市D 野日日變, 昨晚才QE3, 下午就收緊按揭


其實呢...我地想買既都係不過2百萬不到的綠表啦.

...比起其他私人樓,平平平好多啦
17 : 肥B(18468)@2012-09-14 18:10:34

唔好咁啦....留返D機會俾有要人仕嘛 (嘿嘿.....如我)

連呢D都俾SUNNY仔0卓埋, 好慘架真係...smiley
18 : Sunny^_^(11601)@2012-09-14 18:12:21

17樓提及
唔好咁啦....留返D機會俾有要人仕嘛 (嘿嘿.....如我)
連呢D都俾SUNNY仔0卓埋, 好慘架真係...smiley


你已經有樓喇..你d女女又咁細APPLY唔到呢
19 : 肥B(18468)@2012-09-14 18:19:50

咁都仲有個細路妹要安置架嘛...
20 : Sunny^_^(11601)@2012-09-14 18:21:09

19樓提及
咁都仲有個細路妹要安置架嘛...


噢,你的家庭..
21 : 肥B(18468)@2012-09-14 18:25:11

邊似你呀.....我呢D家庭合, 好普遍姐~~

讀到書的, 又收入唔錯的, 當然唔駛擔心啦, 唔係太理想的話, 咪幫下眼, 提點下~~
22 : Sunny^_^(11601)@2012-09-14 18:33:51

21樓提及
邊似你呀.....我呢D家庭合, 好普遍姐~~
讀到書的, 又收入唔錯的, 當然唔駛擔心啦, 唔係太理想的話, 咪幫下眼, 提點下~~


但係呀哥幫細佬妹買樓...好似
23 : 肥B(18468)@2012-09-14 18:44:15

我傳統D, 長兄為父, 老爹老媽將來走左, 預左都係我頂架喇, 而家仲後生, 幫到幾多咪幾多, 至少都要提下佢地, 呢個計劃佢地合資格, 講俾地知有什麼害等等....

掉返轉咁諗, 我有乜事要幫手, 佢地都可以出一分力嘛~~ 有兄弟姐妹就有呢度好(如果唔係忤逆的話....)
24 : Sunny^_^(11601)@2012-09-14 18:47:15

23樓提及
我傳統D, 長兄為父, 老爹老媽將來走左, 預左都係我頂架喇, 而家仲後生, 幫到幾多咪幾多, 至少都要提下佢地, 呢個計劃佢地合資格, 講俾地知有什麼害等等....
掉返轉咁諗, 我有乜事要幫手, 佢地都可以出一分力嘛~~ 有兄弟姐妹就有呢度好(如果唔係忤逆的話....)


我的親戚超壞的.

我家庭每個月都會比錢老人家...其他的都不會!

然後啦,之前老人家特然說要分錢...所有家庭都是一樣呢...
25 : 肥B(18468)@2012-09-14 18:52:50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你睇我好, 我睇你好姐~~

人越大, 經歷的事情越多, 唔到你唔化架~~ 遲下再大D, 什麼拍拖結婚生仔, 生老病等等都經歷過, 就知家人的好, 對好多野的睇法都會唔同左~~

這就是人生嘛~~smiley
26 : Sunny^_^(11601)@2012-09-14 18:59:18

25樓提及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你睇我好, 我睇你好姐~~
人越大, 經歷的事情越多, 唔到你唔化架~~ 遲下再大D, 什麼拍拖結婚生仔, 生老病等等都經歷過, 就知家人的好, 對好多野的睇法都會唔同左~~
這就是人生嘛~~smiley


一講到錢就咩都冇用...

有親戚竟然說我們的收租樓用平價租比佢得唔得...
27 : GS(14)@2012-09-14 23:36:49

7樓提及
單單睇個供應數目就知無乜用....
BTW, 昨晚見到無線的唔知邊個節目, 話借足FULL LOAN 讀大學的畢業生, 一畢業就有十幾廿萬債, 要節衣食, 唔敢駛錢, 拍拖結婚都唔駛諗云云.....
如果年輕人個個都咁諗就死啦......一畢業得一萬幾千就想搬出黎住, 又係死, 用一畢業個人工黎PROJECT 5 年後的情況, 都係死......
公屋真係俾有需要的人申請架, 居屋的業權唔完整, 「買左」都無用, 只係責左舊錢, 賺左住而已.


那兩個case假到無倫,我的消費水平至少是他4分1,我d債都就還清...

畢業的人工真是唔好用其預期未來呀...我識好多朋友仔,過左幾年人工基本上多幾成
28 : GS(14)@2012-09-14 23:38:11

10樓提及
所以, 知道點補地價的, 係唔會用呢個途徑黎讓自己的資產增值, 買入係平, 但賣出時就俾人「分身家」, 唯一可以縮減補錢的方法係, 沙士時補地價, 97時賣出去....


李嘉誠玩的是大型的,你玩的是小型的
29 : GS(14)@2012-09-14 23:38:53

16樓提及
15樓提及
無, 提下你姐~~
而家D 樓市D 野日日變, 昨晚才QE3, 下午就收緊按揭

其實呢...我地想買既都係不過2百萬不到的綠表啦.
...比起其他私人樓,平平平好多啦

200萬我都嫌貴,我想買個單人單位,大約100萬至120萬,畀10至30萬首期可以上車那隻
30 : GS(14)@2012-09-14 23:39:53

23樓提及
我傳統D, 長兄為父, 老爹老媽將來走左, 預左都係我頂架喇, 而家仲後生, 幫到幾多咪幾多, 至少都要提下佢地, 呢個計劃佢地合資格, 講俾地知有什麼害等等....
掉返轉咁諗, 我有乜事要幫手, 佢地都可以出一分力嘛~~ 有兄弟姐妹就有呢度好(如果唔係忤逆的話....)


我父親大人叫我唔好打細佬主意,一個人用呢粉糧供有d困難
31 : Sunny^_^(11601)@2012-09-15 16:19:14

29樓提及
16樓提及
15樓提及
無, 提下你姐~~
而家D 樓市D 野日日變, 昨晚才QE3, 下午就收緊按揭

其實呢...我地想買既都係不過2百萬不到的綠表啦.
...比起其他私人樓,平平平好多啦

200萬我都嫌貴,我想買個單人單位,大約100萬至120萬,畀10至30萬首期可以上車那隻


我的是一家3口喇,好不好...
白表價已家都仲有200萬樓下既...

綠表唔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99

中門大開:細節定成敗 添馬男

1 : GS(14)@2013-01-31 01:11:1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130/18150863
施政報告辯論前夕,兩間大學發表民調,梁振英民望再次插水,實屬意料中事,星期四發表施政報告第二輪民調,即使冇黑熊追咬事件,施政報告都會隨時跌破兩成滿意率,都咪話唔得人驚。
成功靠執行 得把口死梗
但o依家未算大鑊,跟住一年先至甘。因為一大堆梁粉委員會陸續登場,人人磨拳擦掌,誓要做一番事業,至少威過蔡涯棉、林奮強。對政務官而言,佢哋變成特區政府花生友,等睇戲。政府施政唔同競選,選舉政客開口中,你叫佢做乜都應承,但選完就失憶。施政講求執行細節,反覆推敲各種可能性,因為隨時一個執行上嘅失誤,足以推翻整個政策。大家只要睇睇金發局,話之你班梁粉吹到天花龍鳳,點勁點勁,規格如何超然,但當漏咗一個執行細節,就係是否屬公共機構,即刻被打沉。
外來政客空降仲政府,面對一班精於籌劃執行之政務官,必死。尤其越多嘢講,吹得勁就越死得快,因為政客輕視執行力,亦無時間及興趣關心細節討論。好似賓尼迪斯帶領車路士一樣,無論賓帥戰術上如何了得,但場上球員根本執行唔到出來,一個「廢托」已經搞到大家好氣餒。反觀曼聯費Sir,在芸芸英超教頭中,相信戰術理論比唔上賓尼迪斯、文仙尼,但球員落場落力執行,冇人敢側側膊,原因除咗佢出名「風筒理論」,即半場休息,近距離頭對頭訓斥球員,口氣連對方頭髮都吹郁外,仲有係靠更衣室內一班老骨幹。佢高價收購尹佩斯,都會問兩老傑斯及史高斯。
執行會經常出錯,需要不斷修正、再修正,執行更需建立骨幹團隊,堅定不移去貫徹,而骨幹是需要有領導才能,如果一味靠把口,有功先領,有過就先卸,肯定亂曬大龍。房策半年來政出多門,講嘅人多,做嘅人少,結果敗像已呈,俾地產佬睇穿你冇料到。
水貨客事件,政務官早知唔係掃場咁簡單,但林鄭急於做場大龍鳳,未做好計劃就高調掃蕩,以為可以靠嚇。點知水貨客仲全港蔓延,化整為零。
一切錯誤,源於個「急」字,民望越低就越急,越急就越亂,政策執行細節未經深思,CY正為僭建不斷付出沉重政治代價!
添馬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251

襲擊細節預先寄傳媒 撞總統府狂徒求判死

1 : GS(14)@2014-01-28 01:32:0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127/18606665
駕駛泥頭車衝擊台灣總統府的41歲男子張德正,原來是早有預謀犯案!事發前他曾將計劃書寄至多間媒體,承認「衝撞總統府的笨蛋就是我」,並呼籲當局判他死刑或無期待刑。
當局調查發現,張德正對時政不滿、對司法不公失望,或因此憤而犯案。他前日凌晨在一間便利店寄出四封分別到東森、年代等媒體信件,信中詳述他衝擊總統府的行車路線,他說如果事故做成傷亡,他願接受死刑,即使沒有他也希望被判無期徒刑。
張德正在網誌上透露對近期台灣時事不滿、司法失望,並對如何衝擊總統府「已經研究很久」,曾考慮撞總統車隊。他的林姓前妻曾向他提出傷害控訴,張認為法院判決對他不公。地檢署的檢察官已到總統府蒐證,最快今日向張問話,至於是否以殺人未遂罪訴,則要問話後才能決定。
台灣《蘋果日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307

滬港通細節未清 券商疑慮多

1 : GS(14)@2014-05-05 18:10:3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505/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滬港通」雖然好事近,本港中、小型證券經紀行卻疑慮重重。業界人士質疑「滬港通」計劃仍有不少未知之數,港交所有必要詳細向業界解釋。當中有券商認為,代處理接盤的港交所及上海證券交易所子公司,每日處理逾百億成交,卻未有適當監管,有機會形成集中風險。亦有券商憂慮,現時計算額度方法有操作漏洞,或令大鱷有機可乘。不過,最令人擔憂的是,各券商早年自行找得的內地大客,或轉投「滬港通」致失去商機。立法會金融界議員張華峰透露,正收集業界意見向監管機構反映,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證券商協會主席、金利豐(1031)行政總裁朱李月華坦言,以現時手上資訊,「未睇到證券界可以有咩得」。不過,她指由於滬港通機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晰,會等待港交所(0388)完成諮詢後,再與業界研究如何應對。

港券商變相與全國競爭

她表示,滬港通毫無疑問可以刺激港股成交額,但對本地證券業難言是否有利,尤其近年不少證券行均依賴內地客來港開戶炒股,但滬港通開通後,本地券商變相要與全國券商競爭,在內地現時並無設有佣金最低限制下,或會令本地券商流失大量客戶。

證券商協會永遠名譽會長蔡思聰則指出,上交所子公司每日處理過百億元港股成交,卻未有適當監管,或形成集中風險,因此他認為,將之納入在投資者賠償基金範圍內有其必要(見另稿)。

大鱷可藉大量買盤操控市場

「滬港通」每日處理最高買盤淨額130億元額度的方程式時,礙於買單只按落盤便算入算式,賣單則按成交計算,證券業協會主席陳立德擔心,有心人只需在競價時段低價輸入大量買盤便盡用額度,操控市場,或影響到「滬港通」啟動初期的運作。

聯交所消息亦指,若競價時段香港這邊買A股的需求很大,確有可能130億元(人民幣‧下同)額度在競價時段已用完(見圖)。

此外,由於部分業界未轉用「領航星」系統,蔡思聰指出,這形成沿用現有交易終端機的業界有機會不能趕及參與上海A股買賣,致需耗資更換設備。港交所則稱,證券商可因應其需要,決定是否及何時參與滬港通相關業務。

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早前向業者發放近300張問卷,蒐集本地中小型經紀行對滬港通的意見,內容包括滬港通是否對港股有好處,以及作為經紀對滬港通的關注及疑慮等,待整理好後,下一步將向監管機構反映。

張華峰:擬反映業界意見

對於港交所(0388)日前公布的文件表明,就「滬股通」(即港人買A股),須徵收新中央結算系統收費,張華峰表示,如收費合理的話可接受,希望新收費會與現行的結算收費相若。張華峰說,業界關注滬港通細節,尤其憂慮額度的使用及計算方法,如有大戶一開市便落幾十億的大盤,額度很容易不敷應用,大戶可能同時有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途徑買賣股票,擔心滬港通制度有機會成為大戶影響股市的工具。

明報記者 陳偉燊 廖毅然
2 : GS(14)@2014-05-05 18:10:5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505/news/eb_ebb1.htm



監管真空 券商倒閉無得賠


2014年5月5日





【明報專訊】滬港通推出的消息一度令市場振奮,但熱潮過後,投資者對滬港通的執行細節存在不少疑慮。本地證券界人士反映,兩地交易所的業務範圍彷彿與券商重疊,但卻不受證監會管制,令人擔憂。


有業界人士指,港交所(0388)及上交所的結算子公司,業務範圍涉及存倉和股票的轉移,應納入證監會第一類牌照的規管範圍之中。港交所則回應本報指,兩家交易所的子公司並非擔任經紀或中介人的角色,不會持有客戶的資產,因此符合相關監管規定。





不過,證券商協會永遠名譽會長蔡思聰指出,未來上交所子公司將每日處理過百億元港股成交,有機會形成集中風險,因此他認為,將之納入在投資者賠償基金範圍內有其必要。

港交所:不持客戶資產 符合規定

現時本港投資者透過經紀買港股,一旦該券商倒閉,投資者可獲最多15萬元賠償。不過,投資者賠償基金有一定的資格。未來港人若透過「滬股通」買A股,因為買的不是港股,所以證券行即使倒閉,亦不符合賠償基金的資格。另一方面,若內地人透過「港股通」買港股,一旦內地經紀倒閉,由於它不是本港持牌人,一樣不獲賠償。

消息說,兩地交易所在商討時都有討論過此問題,但最終認為不應該因為賠償問題而拖慢滬港通的步伐。本報就此向證監會查詢,但至截稿前未有回應。

另一方面,上交所在香港設立的子公司,需要向證監會申請自動交易系統(ATS)牌照,即類似早前商交所所持的牌照,證監在財務實力方面應有一定要求。上交所去年已取得此牌照,但只限於推廣用途,若要落實滬港通,該牌照的條件便需要作出更改。
3 : GS(14)@2014-05-05 18:11:2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505/news/eb_ebc1.htm

【明報專訊】「滬港通」開通,將令港股市場上的人民幣產品增添生力軍。不過,回顧人民幣產品發展多時,目前早已涵蓋證券、債券、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等,但至今交投未見活躍。「滬港通」要激活人民幣產品市場的如意算盤是否打得響?證券界普遍持觀望態度。


本港離岸人民幣發展一直落後於預期,多年下來,人民幣資金池的規模至今只有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台灣、新加坡甚至倫敦的人民幣量已逐漸追近。除了外匯市場仍叫一枝獨秀外,目前證券市場可謂乏善足陳,當中散戶感覺最深的是具吸引力的人民幣產品欠奉。





視乎外資對A股興趣

由2010年推出首隻人民幣計價股票至今,純股票目前只有兩隻,即便加上以人民幣交易的各類ETF,品種仍乏選擇。交投更不斷萎縮,在港交所掛牌的人民幣產品,在2012年成交最多的日子,每日最多才約2.5億元左右,近期回落至1億元以下,在上周的4月30日及5月2日,成交額只有7191.5萬元及909.8萬元。至於期貨市場上,人民幣期貨產品每日平均成交400至600多張,算不上旺市旺人氣。

因此,今次推出的滬港通,香港的盤算是,借香港與A股市場的連通,以增加本地人民幣投資的吸引力,從而加快擴大本港的人民幣資金池。與此同時,由於滬港通是封閉通道,本地及海外投資者自行兌換的人民幣,自A股套現後,泊在港時,可能會投入本地的人民幣產品,本港的人民幣市場亦有望得以激活。

不過,算盤要打響,首先要海外資金對A股感興趣。觀乎現時一眾QFII及RQFII,額度愈批愈多,買氣卻愈來愈弱。從投資者角度而言,除非A股再現牛市,人民幣匯價有升無跌。否則本港人民幣市場現時半死不活的情,短期難有大幅改變。

明報記者
4 : GS(14)@2014-07-16 17:03:1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6/news/eb_eba1.htm


銀行客玩滬港通 須另填表
開戶文件不同 證券行客無此限 2014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滬港通將在10月開通,但以銀行證券戶口參與的本港投資者,可能涉額外手續。銀行界消息透露,現有證券戶口的開戶文件,不包括買賣內地股票在內,客戶或要重新簽署文件才能啟動相關功能,變相要勞師動眾。另一方面,經紀行指客戶原有戶口已可買賣內地股票,毋須再作調整。

本報記者以客戶身分,致電銀行查詢參與滬港通須涉及的額外手續。一名匯豐職員對本報表示,由於滬港通尚未落實執行細則,該行暫無法確認有意參與的客戶須辦什麼手續。記者再追問程序會否與開設海外證券戶口相似、是否需因此補簽開戶文件,該職員回應稱,銀行如在客戶的投資戶口加設滬港通功能,所涉條款、產品買賣途徑、銀行服務權責等各方面,可能與原有港股戶口不同,「如果未得客戶同意,我們不能代客決定」。他相信銀行會有通知客戶作回應的機制,不排除客戶要再簽署聲明文件。


匯豐職員稱要得客戶同意才可買A股

恒生(0011)發言人回應本報表示,由於距離滬港通推出尚有一段時間,有關開戶詳情及手續將於稍後公布。中銀香港(2388)則指出,有關具體操作仍在研究中,該行將會以最簡便靈活的方式,方便客戶進行交易。

儘管在銀行開戶可能涉額外程序,多家經紀行卻表示沒有類似問題。耀才證券行政總裁陳啟峰指出,該行證券戶口文件的條款及條件中早已寫明,可以投資不同國家地區的各類產品,過去該行亦有提供買賣台灣、美國、內地B股等買賣服務,故客戶參與滬港通將毋須另外辦理手續。

輝立證券亦稱,一般證券客戶都可以參與買賣A股,除非監管部門另有指示,否則毋須另外辦理手續。信誠證券表示,客戶可以同一戶口買賣海外市場股票,毋須特別辦理手續。港交所(0388)發言人對本報表示,滬港通計劃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則,是在進行跨境交易時,以投資市場當地原則為本,主場規則優先。因此,香港投資者經由滬港通投資在上交所股票時,將要跟從上海的市場規則,當中有些安排與香港市場不同。

港交所:參與者須重新檢視客戶合約

有見及此,港交所已提醒市場參與者,須重新檢視他們與客戶之間的客戶協議書/合約,以決定有否需要因應內地市場規則及安排而作出修改。不過客戶協議屬經紀與其客戶之間的商業安排,經紀或會要求客戶重新簽訂經修訂的客戶協議書/合約,或簽訂補充議書/合約,但港交所不會強制規定。

明報記者 陳悅、葉浩霖
5 : GS(14)@2014-07-16 17:05:0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6/news/eb_ebb1.htm
兩地稅務安排 仍未公布
2014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滬港通將於9月開始預演,但目前不少細節仍未釐清,除了投資者或要另外辦手續補簽文件以外,其中包括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兩地稅務安排仍有待公布。

滬港通如箭在弦,但投資者以及券商均尚未能完全掌握所有操作細節,其中內地設有紅利稅以及資本增值稅,本港投資者參與滬港通時是否同樣要付這些稅項仍有待釐清。另外對於部分參與券商而言,亦要升級更換交易系統,或作出改動以應付兩交易連接內地異同,諸如A股股份代號是6位數,內地設有漲跌停板機制等。

此外亦有業界人士擔憂,上海證券交易所以及港交所(0388)子公司代為傳遞跨境買賣盤,角色形同中介人,但未有規定需承擔繳付投資者賠償基金,亦未見受監管,有集中風險之嫌。另外,內地投資者的投票權利等方面亦有待釐清。

李小加:毋須待制度完美才推

縱然還有不少問題要處理落實,但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認為滬港通毋須待制度完美才推行。他日前在公開場合稱,滬港通屬完全創新的事,不能完全百分百完美才開始,因此部分細節問題或要後續處理,但一些決定性因素如稅務問題要先釐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05

以身相許 自爆開房細節拉淫官落馬 女博士無人敢娶

1 : GS(14)@2014-09-29 23:53:32




■常艷將中共中央編譯局長衣俊卿拉下馬後,失婚兼失業。



兩年前不惜自爆緋聞將中共中央編譯局長衣俊卿拉下馬的山西女博士常艷,成名之後婚姻失敗,生活落魄;早前想再結連理,但徵婚數月卻無人理。36歲的她,近日再發求偶信息,但求「找個真心對我好的男人」,「地域不限」,甚至心灰意冷稱「可能閃婚」;其言殷殷,其情凄苦。內地網民對這位捨身拉淫官下馬的烈女命運熱議不休,大表同情。本報昨試着聯繫採訪常艷但並未得到回覆。



今年4月初,常艷在微博徵婚,表示想開始新生活,提出對象要求,包括「身體健康、性格開朗、成熟穩重有文化、自己經營小事業或小營生、能正確看待她以前的經歷等,年齡40至60歲,地域不限」等,但拒做二奶;隨帖還附上自己的近照、聯繫電郵;又稱「獵奇者勿聯,非誠者勿擾」。



■常艷為徵婚發近照。

■衣俊卿號稱是中共「三個自信」理論的起草者。


網上徵婚:現在死心了

半年後,常艷近日又在微博發帖稱:「一直對婚姻存有幻想,諸多應徵者基本沒回應。現在死心了!」「未來還有幾十年,還得過下去。找個真心對我好的男人結婚,相攜未來。」她表示自己「見過富貴繁華,嘗過苦楚凄涼,物質不是最重要,當然也不排斥」。要求男方「無不良嗜好,誠實,真心對我。誠實、真心,貌似沒要求,卻比金子還貴重!」今次常艷不但留下手機號,還沮喪地表示「可能會閃婚」,大有「求其搵個嫁了算」之意。昔日為反腐立功的她,落到如此下場,網民大表同情,紛跟帖勸她給她出主意,有人建議她上電視徵婚節目,「保證可再度走紅,也許找到另一半真愛」。也有人建議她:「嫁到海外去吧,在中國誰還敢娶你!」


被丈夫拋棄 淘寶開店為生

2012年12月12日,常艷在網上實名發表12萬字長文《一朝忽覺京夢醒,半世浮沉雨打萍》,大爆自己與時任中共中央編譯局長衣俊卿婚外情。文章不但大爆自己為調入編譯局拿北京戶口,多次向衣行賄甚至以身相許,更詳述兩人17次在酒店開房性交細節,其艷情見骨程度堪比三級文學作品。文章甫出轟動全國。一個月後衣被免職,但常卻無法博士後畢業,入京夢也成泡影,更被丈夫拋棄,淪為無業者,靠在淘寶網開店為生。對網上跟帖建議,她回應稱:「磨磨嘰嘰談戀愛者,請繞道;是否有眼緣,是否般配,毋須太久;我是大齡離異女,雖不恨嫁,但不玩同居、試婚。我想閃婚!」新浪微博


常艷小檔案

年齡:36歲祖籍:山西婚姻狀況:離異,無子女戶口所在地:北京學歷:瀋陽農業大學本科、山西師範大學碩士、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經歷:•山西師範大學教師、副教授•在淘寶網開網店,做個體戶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29/188831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758

英報揭王子與未成年少女上床細節性奴︰安德魯舔我腳趾

1 : GS(14)@2015-01-06 01:05:09





■羅伯茨2011年曾受傳媒專訪,稱與安德魯有三次性關係。



英國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四年前被指與未成年「性奴」上床醜聞,以為事隔幾年人們會淡忘,但隨着女當事人鍥而不捨打官司,兩人三次性接觸細節完全暴露人前,包括被指有舔腳趾癖好、參與淫蕩雜交,還被揭有可能被拍下淫照。


安德魯的美國富豪朋友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被指養了一班少女當「性奴」,服侍他和他的國際權貴朋友。多名女事主六年來一直在美國打官司追究,上周化名「某女子三號」(Jane Doe#3)的女事主加入訴訟,入稟指她為愛潑斯坦向多名國際政經要人提供性服務,當中唯一點名的是安德魯王子。


■安德魯(左)與愛潑斯坦的交情,令他擺脫不了性醜聞困擾。

稱10人在私人島雜交

英國傳媒認定,「某女子三號」就是2011年公開聲稱曾服侍安德魯的女子羅伯茨(Virginia Roberts)。《星期日郵報》和《星期日鏡報》都綜合入稟狀和羅伯茨之前公開和未公開的訪問內容,整理出她與安德魯三次性接觸經過。羅伯茨指她1998年15歲在佛州一鄉村俱樂部更衣室工作時,認識愛潑斯坦的舊女友馬克斯韋爾(Ghislaine Maxwell),由她推薦當愛潑斯坦的「按摩師」,實際是他的私娼。2001年,她被安排到馬克斯韋爾的倫敦家中,跟安德魯和愛潑斯坦共晉晚餐。她說:「安德魯一有機會就跟我眼神接觸,又盯着我的低V上衣。」兩人之後到夜總會消遣,她指安德魯跳舞時「對我上下其手,碰我的胸及屁股」。兩人之後回馬克斯韋爾的家,她要求跟安德魯合照後,愛、馬兩人離開。她跟安德魯脫衣共浴:「他舔我的腳趾、腳趾罅和腳弓。之後入睡房,他就與我做愛。都可以這樣說,因為他不粗暴,這不似強姦,但也不似做愛,更似:『我要公事公辦。』」



羅伯茨說馬克斯韋爾翌日早上對她說:「你做得好,他很快樂。」又指愛潑斯坦事後重賞她1.5萬美元(11.7萬港元)。她聲稱當時只有17歲,未過佛州的性行為合法年齡。英媒強調現有證據顯示,安德魯對於她是否成年和愛潑斯坦給她錢,全不知情。羅伯茨指另一次被叫到愛潑斯坦的紐約大宅,愛、馬兩人都在,安德魯膝上則坐了個美少女,她被叫坐在安德魯另一膝上,之後馬克斯韋爾叫她帶安德魯上樓按摩,就在按摩床上跟安德魯發生第二次性行為。她指愛潑斯坦這次事後只給她200美元(1,560港元)「標準價」。她指第三次接觸是雜交,發生在愛潑斯坦在美屬處女島的私人島,愛潑斯坦和安德魯坐着看她和七名俄羅斯少女一起進場,她說︰「愛潑斯坦打手勢指示我們脫衣,然後要我們互吻互摸。愛潑斯坦和王子都大笑,跟着脫衣,我就在那裏跟安德魯發生性行為。」



■羅伯茨指這張合照,就在二人於馬克斯韋爾(右)家中第一次上床前拍下。

■羅伯茨2002年為擺脫「性奴」生活,跟在泰國邂逅的澳洲籍丈夫閃電結婚。

■愛潑斯坦被稱為「罪孽屋」的佛州大宅,有兩個偷拍鏡頭。



可能被偷拍淫照

「某女子三號」在最新的入稟狀指,愛潑斯坦要她報告每次跟安德魯性接觸詳情,以便用來要脅他。《星期日鏡報》指本案其他文件顯示,愛潑斯坦2006年涉性罪行被捕時,警方在他佛州大宅發現兩個偷拍鏡頭和大量未成年少女淫照,當局相信他在其他大宅都有裝偷拍鏡頭,安德魯可能被拍下淫照。英國《星期日郵報》/《星期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05/189916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973

深圳反對 細節未定

1 : GS(14)@2015-04-12 12:20:49

【本報訊】收緊一簽多行的問題討論多時,中央出手,有政界人士相信是與近日深圳市接連有官員涉嫌違紀違法被調查,令阻力減少有關;同時也為特首梁振英提升民望。據了解,由於深圳反對,令一周一行細節未能敲定。梁振英去年初發表施政報告表示,暫不增加自由行來港城市及不擴大一簽多行範圍,3月人大政協兩會期間,主管港澳事務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更出手,要求國務院港澳辦和國家旅遊局調查本港旅客接待力問題,6月便有傳一簽多行會變成「一簽52行」。



北京助梁提升民望

到今年2月底,本港發生多次反水客衝突後,梁振英又指會與中央商討收緊一簽多行問題。不過,3月上旬梁見過中央領導後突改口,指自由行難以收緊,需中央和內地同意,又沒有直接回應會否限制一簽多行,認為改變政策不能過猶不及,要平衡內地居民需要。據了解,中央考慮到收緊一簽多行有助提升梁振英民望,決定放行。據悉,梁打算明日親自宣佈新措施,以便在政改方案最快於本周三出台前公佈「好消息」,並希望新措施能即時實行。不過,一直反對收緊的深圳市政府認為,應在持證人更換證件時才改為一周一行,變相令措施延至最長一年後才見效。據悉,因梁振英與深圳當局持不同看法,新措施的實施日期仍在磋商,就連計算一周的方法應為周日起至周六止,或是持證人來港起計7天這問題仍未有定案。■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12/191097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4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